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誠信徵文(精選多篇)

誠信徵文(精選多篇)

第一篇:誠信徵文

誠信徵文(精選多篇)

做一個誠信陽光少年

四年級2班宋昭君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都是説的誠信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要誠實守信,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更快樂。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裏玩,把媽媽平時喝水的杯子給打碎了,然後悄悄地收拾好了,扔進了垃圾桶。媽媽回來了,想喝水卻找不到杯子,於是問我:“有沒有看見我的杯子?”“沒有,誰知道你放到哪裏去了啊!”因為有點緊張,所以講話有點支支吾吾,媽媽雖然好像看出了點什麼,但是沒繼續追問,可是我的心裏就像有了個大包袱很沉重: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做(本文來源本站)一個誠實的孩子,而這次我卻撒了謊。後來我去找媽媽,對她説出了實話,可是媽媽非但沒責備我,反而誇我説:“能夠誠實就是一個好孩子!摔壞杯子是小事,但不誠實説謊話是千萬不能有的壞習慣。不光要誠實,還要守信,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不到要表示歉意。只有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別人才會讚賞他,尊重他,信任他。”説完後我心裏的大包袱一下子卸了,整個人都輕鬆了,原來説謊也是件不輕鬆不快樂的事啊!媽媽還給我講了幾個古往今來有關誠信的事例:有季布一諾千金,宋濂連夜抄書、列寧按時歸還圖書等,這些都對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只有以誠待人,別人也才會以誠相待;用誠信待人,可以使自己心情舒暢,也可以使自己和別人都感到快樂。所以,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做一個眾人喜歡的講誠信的陽光少年。

第二篇:誠信徵文

誠信徵文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了。”——大仲馬。正如他所説,誠實守信應當為我們每一個人做人處事的第一原則。

講到誠信,我的身邊就發生了許多事情,如我們學校的某些同學拾金不昧,時有感謝信張貼在學校門口,令我印象最深的事例是赴美演出的那次經歷。2014年春節,我跟隨舞蹈團赴美演出,由於時間寬限,老師留了兩天時間給我們購物。我對商店中的一切倍感新奇,東挑挑,西看看,我每一件都想要,每一件都十分喜歡。可總不見得都買回來吧,我挑了一個米老鼠的掛件和一根唐老鴨的項圈。去結了帳後,我滿心歡喜地拿着買來的商;品離開了商店,回到了集合處,時間還早,我便想清點一下錢包裏還有多少錢,這不看不要緊,一看真要命,我的錢包不見了!我反覆翻找着書包的每一個角落,卻沒有找到一絲書包的蹤跡。這是老師卻偏偏讓我門整了隊,準備到別處去了,天生膽子小的我沒把這事和老師説,心想:唉,誰讓自己丟三落四,這錢包呀,恐怕是再也找不回來嘍。我無可奈何地跟在隊伍後面拖着沉重的步伐走着。這時,後面傳來一陣“wait,wait!”的聲音,我們循聲望去,原來是商店裏的營業員。我們的翻譯與她一溝通才知道,原來,她在貨架上發現了一個錢包,猜想是我們的,就趕緊送過來了,老師問道:“這是誰遺失的錢包啊?”我緩

緩的舉起了手,老師搖搖頭説:“你呀,丟了錢包也不跟老師説,還好找回來了,不然你怎麼辦啊?”説着,把錢包遞給了我。我心中欣喜萬分,錢包失而復得啦!”我對那名營業員感到深深的敬佩,她拾金不昧的精神與誠實守信的的品質令我深深感動。

誠信如一朵玫瑰,送給別人,手有餘香。

第三篇:誠信徵文

淺談誠信

年少之時,父母總是教育我們為人要守信用,對父母和其他人不要撒謊,求學之時,老師也曾這樣勸誡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道德標準——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這些如當頭明鏡懸如我們頭頂。人們習慣於用誠信來初步衡量在社會中踏出的每一步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大國,《論語·學而》中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禮記·中庸》中稱:“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最講信用的,而歷史和現實也充分證明:誠信為本,於世於人,於國於民,何其重要。 無論是教科書還是從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中,我們總能從歷史的長河中窺見中華民族與中華人民信守承諾的美好品德。

何謂之誠信?西漢初年,季布為人正直,樂於助人,特別講信義,諺語説: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今天的“一諾千金”由此而來,此謂之誠信。北宋晏殊參加殿試,發現考題正是自己曾寫過的,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説明實情,要求換個考題,《晏殊誠實無欺》這一美德故事流傳至今,此亦謂之誠信。伯牙,子期,一個撫琴,一個聽音,衣袂飄飄的年代,高山流水之中風清雲淡,也於高山流水中結為知音,並莊嚴約定,後來故人逝去,再無知音,伯牙最終選擇以斷琴來結束。這約定與斷琴,便是對友誼的誠信。昔伯牙之於子期,而今誰與我,這也是我們對友誼誠信的一種渴望。方誌敏,一位無私的共產黨員,他的遺書可謂樸實而又感人:“我經手的錢有上百萬,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錢,是用於革命事業的。”相信這番話會令“伸手派”汗顏。這遺書體現了入黨宣誓時定下的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誠信,千金難易。 也曾感到迷惑,為何在古代總能湧現如此多的誠實守信之人,為何會有那麼多的誠信故事流傳到今天,《萬曆十五年》中做出這樣的解釋: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用道德約束的社會,人們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們心中有着這個現代社會沒有的信仰,所以他們極少去弄虛造假。儒家的思想文化給予社會你無法想象的影響,即使是愚忠,即使是愚孝。

倘若我們社會能夠如古代一般人人講誠信,那也就不存在今天重提誠信重要性,為何時至今日我們需要再次重提誠信?

商品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本以為看到的是商品市場上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但是,讓我們心寒的是商品經濟風起雲湧,道德淪喪如決。商品經濟發展的今天許許多多的事令人駭然:假煙、假酒、假種子、假化肥、假文憑、假職稱……不勝枚舉。前有唐駿野雞大學事件令國人汗顏,後方舟子打假一次又一次地衝擊國人的心靈。當我們看到連紅十字會這個本應純淨的地方都失去其本質時,我們似乎沒有理由去相信其他的人與事。市場秩序混亂成為突出問題的今天,在假煙、假酒、假藥乃至除了媽媽不假以外無所不假的今天,企業對消費者的誠信顯得多麼重要啊!三鹿奶粉擊碎了國人的第一道心理防線,骯髒無比的地溝油,皮鞋做的膠囊讓人們陷入對食品藥品行業的無限驚恐之中。試問商家對顧客的誠信在何方?下面是對南方某個藥材市場的調查,藥材合格率只有3%,不合格率竟高達97%!在那裏,普通的牛角變成了犀牛角,牛骨變成了虎骨,塑料片變成了鹿茸片,番薯粉變成了淮山粉,化工原料加香精居然成了麝香,甚至豬飼料、禽飼料,也製造成各種各樣的中成藥、西成藥。更有甚者,他們將廉價藥、滯銷藥、過期藥的標籤去掉,換上新的標籤,馬上就可以獲得幾倍、十幾倍的利潤!難怪呀,我們的消費者處處在尋找着真,也難怪消費者處處在謹防着假!我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市場經濟就成為誠信喪失的理由嗎?然而我們説,市場經濟正是信用經濟啊!現代市場經濟,它要求把單純追求物質利益的衝動,轉變為一種社會責任感,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起來。當你追求最大利潤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對社會的責任,這樣的經濟活動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對於一個企業來説,它的長久存在不是比一時的利潤更重要嗎?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也是協作經濟,協作就要誠實守信。在當前的

市場交往過程中,不少人都抱有這樣的心理:認為在市場競爭中,只有損人才能利己。在這種心態支配下,產生了大量不正當的經濟行為,這不但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且傷害了市場經濟在人民羣眾中的聲譽。200多年前,美國一位著名經濟學家在給一位年輕商人的信中,首次提出“時間就是金錢”的命題,同時也提出了“信譽也是金錢”的命題。對於前一個命題,我們經常引用,而對後一個命題,似乎不大提起。十多年前,鄧小平同志倒是提起過,他説:“一切企業事業單位,一切經濟活動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須實行信譽高於一切。”信譽高於一切,這就是發展市場經濟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企業的誠信是它的一種無形資產,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效益,更重要的是,誠信代表着一種企業精神、企業文化,代表着企業形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誠信,必定失去發展的空間,失去堅強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嚴。有一名德國留學生,成績優異。畢業後,到處求職,屢屢受挫。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檔案記錄表明,他曾經逃避公共汽車票被抓三次。在新加坡,有人拿着飛機票卻不能登上飛機。因有資料顯示他借閲的圖書還沒有歸還圖書館。可見,誠信對於每個人至關重要。誠信,公司才能聘用你;誠信,銀行才能借錢給你;誠信,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誠信,才能融入社會,求得生存和發展。誠信無處不在,無處不需。 堤之水,誠信缺失也就隨之氾濫成災。

大學生中也有讓人不齒的不守誠信行為——大學生償還助學貸款的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牽動着社會各界人士的心。據湖南大學和中國勤工儉學在線網的一份調查顯示,有3.5%的貸款學生承認從不考慮還貸問題。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負責人表示大學生的拖欠貸款率已經高達20%。一個在新時期成長的大學生,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個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接受國家幫助的人,居然在順利畢業之後,把貸款一事忘得乾乾淨淨,將誠信二字踐踏得粉身碎骨……

但是2014年感動中國我們卻看到了這樣一對兄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做出了誠信的答卷—— 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地裏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他們,就是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20年來,他們不曾欠過工人一分錢,不論家裏出了多大的事,他們,都不曾違背過諾言。這,使我感動。今生不欠來生債。誠信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就好比如健康,缺之不可,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誠”與“信”就是支撐起“人”字的撇和捺,沒有它你的人生就失去了支點,你就根本無法很好的立足於社會。古代君子必備的四德“忠、孝、信、義”之一就是誠信,可見誠信之於人的重要性。“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眾人仰之;言而無信,眾人避之。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你就失去了友誼、愛情,甚至親情。沒有朋友,連親人都如陌生人,你的人生還有什麼趣味?還有什麼意義?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可能連條狗都不如。因此,誠信,人務必備之。

可面對現實,我想還應該用法律來維護人類的這種美德,將一個人的信用問題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個人檔案記錄,隨時隨地調用,使人們清晰地認識到不誠信寸步難行,不誠信將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昨天你答應過同學去做某件事情;今天早上你答應過爸媽要認真聽講,你就一定要做到。曾經許下的誓言,孝敬父母,海誓山盟,不管是對父母還是愛人,也請你務必做到。

以時代來呼喚誠信。人無信而不立。古人信奉:“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而今天我們信奉:“誠信無價!”無信者,請重拾你的人生之寶-誠信。

第四篇:誠信徵文

撒播誠信的種子

——讀《誠信教育——人生的必修課》後感

平果七小五(1)班王玉亭12歲指導老師:唐鳳桂

手捧着《誠信教育——人生的必修課》這本書,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與小夥伴們拍手拉鈎的畫面。為了共同的一個“小祕密”,兩隻小手指緊緊地勾在一起,一邊拉一邊鄭重其事地念道:“拉鈎,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那個時候,還依偎在父母懷裏撒嬌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是誠信,可我們堅信:這個約定一定不會變。

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的豐富,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言而有信”,什麼是“一諾千金”,明白了承諾與責任的關係。承諾,為了實現而存在,如承諾無法兑現,變成了謊言,謊言多了,就會讓別人失去對你的信任和尊重。

“誠實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魯冠球的這句名言不禁讓我回想起一件事: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學校就要進行體育達標測試了,為了能夠順利過關,我與小夥伴們約好星期六早上七點在學校門口會合,然後一起去練習。她們爽快地答應了,我高興得一夜睡不好覺。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就來到了學校門口,左等右等,連個人影都見不着。我心想是自己太着急,來得太快了,還是耐心等待吧。可這一等,就等到了十一點鐘,她們還是一個都沒來,我只好氣呼呼地回了家。下午,我一一到這些小夥伴家中去詢問早上失約的原因。她們有的無奈地説是起不來,有些淡淡地説是天氣太熱了,有的藉口説腳疼??我什麼都沒説,因為我明白了:一個輕視自己諾言的人會找出一千條理由來為自己開脱。孔子曾説:“朋友交而無信乎?”一個值得信任值得做朋友的人,並不是要為別人做盡任何事,而是要盡力做好每一件答應了別人的事。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道德之魂,是道德體系的根基。一個民族的生存,一個國家的強大,一個平凡人在社會的立足,同學之間的友誼??這些都離不開誠信。書中所告訴我的這些道理,使我受益匪淺,它也在我的心裏播撒下了誠信的種子。相信總會有一天,誠信的綠蔭會遍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誠信的果實會甜到每個人的心靈。

第五篇:誠信徵文

國家助學貸款與大學生的誠信教育

一、國家助學貸款的性質和意義

國家助學貸款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巨大的作用:首先,它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速人才培養,特別是使經濟較困難的優秀青年得以深造的重大決策;其次,它是國家為了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再次,它能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體系,緩解高校資助經費不足的矛盾;此外,它能幫助學生樹立自立自強觀念,鞭策學生勤奮學習、努力上進,有力地推動高等學校學生素質教育的改革;最後,它還為公民獲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機會,提供社會保障機制。[②]

二、國家助學貸款與誠信的關係

誠信在《説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

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弄虛作假。從道德範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誠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外社會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更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關鍵。可以説,人無誠信不立,家無誠信不和,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

不穩,世無誠信不寧。

國家助學貸款屬於個人信用貸款。個人信用貸款是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向資信良好的借款人發放的無需提供擔保的人民幣信用貸款,也就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以其自身信用作為還款保證的貸款。可見,誠信是決定能否辦理國家助學貸款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條件。只有擁有良好的個人信用,才能獲得由國家擔保的銀行貸款。因此,誠信教育在開展國家助學貸款中的作用尤為

重要。

三、貸款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體現了國家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殷切關懷,但是在實施過程中許多學生卻出具貧困的虛假證明、不按時還款、惡意欠款等誠信缺失的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有損自身的形象,還增加了學校的負擔,更給國

家經濟造成損失。而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既與社會上信用評價體系的不完備有關,又與學校裏誠信教育薄弱有關,還與家庭中的不良影響有關,但最

主要、最根本的還是自身意識和要求的不嚴格。

1、導致誠信缺失的直接原因——社會上信用評價體系的不完備和不良因素的影

誠信是一種社會規範,用來調節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現實關係,以形成一種特定、和諧的道德實踐活動。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早已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個人信用綜合法律制度,而誠信記錄是決定能否在社會上較好通行的主要依據。如果一個人有不良記錄,不僅銀行不會借錢給他,甚至想租房都困難,所以在國外人們十分注重誠信記錄,為樹立長期良好的信用形象而時刻守約。目前,處於發展中的我國僅依靠社會輿論和道德譴責來解決誠信缺失,其成效是不明顯

的,國外的經驗值得借鑑。

2、導致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學校誠信教育的環節薄弱

誠信教育隸屬於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在中國小階段比較重視,而在大學階段則

更重視

個人自身的發展,在各專業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滲透性教育,如豁達的胸懷、人性的良知、身負的責任和使命等等。在高校,雖然有兩課教育,但存在缺乏直接的思想交流環節;雖然有校園文化活動,但存在側重學生的文體、科技素質的提高,而忽視學生品德的養成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誠信教育就更流於

形式化、抽象化,不能在心理上真正地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

3、導致誠信缺失的間接原因——家庭中的不良影響

家庭土壤環境對學生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的影響,也是誠信培養的重要基地。父

母的誠

信品質,誠信教育意識,言行對子女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應利用親情和榜樣的力量,教育孩子以誠為學,以誠待人,以誠處世。但是有些家庭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視道德品質方面的引導;有些家庭意識到誠信教育的重要性,但培養方法不當;還有些家庭成員存在不誠信的言行;更有甚者帶着孩子一起公關,讓孩子親身體會如何弄虛作假。司馬光在《家範》一書中指出: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從這個意義上説,良好的家庭

環境是青少年誠信品質生長的沃土。

4、導致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自身意識和要求的不嚴格

誠信教育能否奏效,歸根結蒂依賴於學生自身。從一般意義上講,一個貧困大學生只要勤奮好學,就能順利畢業,畢業後按月還最低還款額,六年內全部還清是完全可能的。孟子曾説過“挾泰山以超北海,人語曰不能,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長者折枝,人語曰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信守諾言,按時還款是“不為”,而非“不能”也。每個大學生只有從自身做起,自覺地實踐誠信行為,經常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否符合誠信品質的要求,及時修正不符合誠信的思想、行為,才能使自己真正具有誠信的道德品質,才能增進社會對大學生羣體的

信任。

四、加強誠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第一,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健全法律保障體系。

大學生羣體是社會羣體的一部分,學校的誠信教育也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支持。

社會這

個大環境,對於推進誠信道德建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正如鄧小平同志曾經説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做好事。”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指出:“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誠信制度,是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基本行為準則”。[③]還要“建立誠信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④] 可見,良好的社會法制環境是實現大學生誠信教育目標的可靠保障,必要的制度約束也是教育學生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們要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加強誠信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進一步明確誠信在我國整個法律體

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也使人們意識到個人誠信的價值所在。

在進行誠信法制建設的過程中,可採用以下措施:必須明確規定學校、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司法、公安、税收等部門和學生本人有義務提供真實的信用資料;有關部門對不提供信用資料或提供的資料不真實的個人和部門進行懲處;

對不講信用的借款學生的姓名、身份證號、違約行為等定期進行媒體公開曝光並記入全社會的個人信用信息系統,使以後的任何交易行為都將受到影響;對情節

嚴重、態度惡劣者將依法追究違約借款人的法律責任。

第二,加強誠信教育建設,健全誠信教育體系。

高校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誠信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是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是未來的創造者和主宰者。可以説,高校的誠信教育工作關係着我們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關係着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因此,高校時刻都要把誠信教育工作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誠信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具體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在各種宣傳或活動中體現出來,例如組織學生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文件;利用報紙、廣播、電視、黑板報等輿論宣傳陣地;如有條件還可以邀請校外專家、學者開設講座;舉辦讀書活動、報告會、經驗交流會、徵文活動等等,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領悟,在領悟中警醒,在警醒中行動,從而促進大

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講誠信理論的同時,還要結合誠信實踐,幫助大學生們瞭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社會實踐是培養大學生道德品質的熔爐,是增強大學生道德評價能力和道德修養自覺性的有效途徑。如果誠信教育僅僅停留在課堂上的理論教學,那麼教育的效果是不顯著的。要讓學生樹立講誠信的主人翁責任感,積極發動全體學生廣泛參與誠信建設,教育學生講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積極設置誠信踐行的模擬情境,開展企業信用調查,並組織大學生到一些金融機構

切身體驗因經濟信用行為而帶來的結果等活動。

第三,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健全信用保障體系。

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主體,構建大學生個人誠信檔案是健全信用保障體系的有效方法。只有儘快建立個人信用管理體系,推行個人信用制度,才能讓信用作用落到實處,使風險得以化解。例如2014年5月,中國海洋大學率先在全國高校中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其主要包括:學生承諾書、個人資料、家庭背景、品行説明、學習效果、經濟狀況、信用記錄、特別記錄等。“信用記錄”作為大學生誠信檔案的重點,主要考察學生在校期間國家助學貸款還貸情況、學雜費交費

情況、違反校規校紀情況、勤工助學情況、相關責任義務情況及履行承諾情況。該校已將學生的誠信表現作為思想品德考核和綜合測評的重要依據納入《大學生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學生誠信檔案的電子化管理信用,被奉為學生社會生活的“第二身份證”,一旦出現違紀不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又無故不交納學費等不良的記錄,該校規定當年不給予校內任何的獎勵和資助,也給將來的求職加薪、就醫、購物、租賃、貸款以及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難。當學生通過獎學金、勤工助學獲得的資金達到一定數目時,學校將會建議學生提前還款;若學生的品行有不光彩記錄的情況出現時,該生將得不到學校的無息貸款和國家助學貸款。[⑤]我們應該借鑑該校的做法,定期、全面考察學生在校期間的信用狀況,及時地記錄、反饋、監察、糾正、指導等動態管理和實時監控,以促進學生誠信習慣的養

成。

同時,以儲蓄存款實名制為基礎,建立包括個人支票和工資、退休金和養老金、保險與醫療保障等社會福利資金、個人所得税等內容的個人基本賬户制度。大學生個人誠信檔案和個人基本賬户制度的建立,將擴大個人信用體系的覆蓋範圍,使銀行和國家相關部門擺脱在大學生信用信息收集方面的被動局面,主動、即時徵信。也為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務提供法律依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以減少違約現象的發生。

“立信難,好比燕銜泥;失信易,如同水衝沙。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提高大學生的誠信素養,不論是從誠信教育體系建設,還是在法律制度建設和信用制度建設上,都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但我相信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各界的共同努力,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中的誠信狀況必將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和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g811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