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關於清明節的徵文600字精品多篇

關於清明節的徵文600字精品多篇

關於清明節的徵文600字精品多篇

清明節徵文 篇一

永遠不知道爺爺長什麼樣子。在我的記憶中,爺爺就是故鄉山坡上的那堆長着野草的土墳。

清明去那裏掃墓,奶奶常帶我同去。先是清理野草,從墳前的土坪,到墳後的水溝,奶奶的動作很輕、很緩。總覺得那是她在為爺爺理髮、刮臉。

把周圍清理得乾乾淨淨,奶奶把竹籃裏的祭品在墳前擺開。滷豬肉、油豆腐、九重粿,是每年必擺的。一邊擺,一邊就開始呼喚爺爺的名字,聲音低而柔,彷彿是要把還在睡覺的男人叫醒,請他披衣起身吃飯。一會兒,奶奶對着土墳拉開話匣,絮絮訴説着一年來的變化。兩個兒子家誰家又添新了,誰家又蓋房子了,糧食今年分紅了多少,地瓜今年收成了幾擔,嫁到他鄉的幾個女兒誰過得好,誰的孩子結婚了,甚至村子裏哪條路修通了,哪裏又架了一座新橋,都是她的話題。

“奶奶,您看到爺爺了嗎?他長什麼樣子?”對着説個沒完的奶奶,我搖晃她的手,這樣問她。奶奶沒有理會我,只是繼續説她要説的話。直到覺得該説的話説完了,她才對我説,“你爺爺長得很高呀”。她告訴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才三十出頭,由於是途中遭土匪毆打而死的,臨時連做個棺材都來不及,只好把原來準備給曾祖母的棺材用來為他入殮。按常規尺寸做的棺材,居然裝不下他的軀體,後來只好把棺材頭尾的木板削薄,才能勉強把他裝進去。可以想象爺爺生前是很高大的,所以他能經常獨自趕着馱貨的騾馬,往返於通往城裏的那條密林夾道的山路。靠自己的力氣,養活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七口。

清明節徵文 篇二

言清明

清明在記憶中總伴着毛毛細雨,煙霧繚繞,摻雜着眼淚,笛聲與歎息千絲萬縷的思念,伴着清明細雨從天而降

清淚

淚隨雨而下,透過一束束花,似乎又看到了墓中人曾經的笑顏,回憶在腦海中游走。本還鮮活的生命不知何時化作了冰冷的墓碑,心中的思念如開了閘一般噴湧而出,笑着笑着,淚水落到了地上,風將雨水吹到臉上,分不清哪是淚,哪是雨淚雨摻在一起摔落在地上暈染開來,這之中是淡淡的塵埃。

悠笛

笛聲悠揚,之中隱含着一個女子對亡夫深深的思念,倔強的她不肯在眾人面前落淚,只能在這夜中獨自一人吹笛。笛聲中摻雜了太多的悲傷,太多的思念,太多的委屈與倔強,讓人不覺心中一顫。笛聲在月光中流淌,在這清明時節,帶着女子最純滿分作文網真的牽掛,飄向遠方。或許在這世上還有許多與她命運相似的苦命人,在這清明夜裏暗自落淚,帶着哀傷吹笛,希望逝去的親人在笛聲中尋得一份安然。

深歎

歎息聲在空氣中瀰漫開來,老人一隻手輕撫墓碑,口中輕輕念道着什麼,忽而又是一聲歎息,淚水隨歎息,從眼角滲出聲音在空氣中散開,“兒啊,你過得還好嗎?你不用擔心,我和你媽都還好好的……”歎息中,是深深的痛,是對已逝兒子深深的思念。老人待了許久,最終站起身離去,離去時又是一聲歎息,或許是釋然,或許是悲哀,都已道不真切,説不明白,太多太多的話還沒有説出,但在最後,不知被什麼堵住了咽喉,只發出一聲深歎。

在這清明時節,千萬縷愁緒化作一副藴藏着悲傷的水墨畫,淚水,淚水與歎息之中!

清明節徵文作文 篇三

清明是祭掃逝去親人的節日,緬懷親人目的是傳承他們的優秀品質。每到清明節,我都會想念起我已經去世的奶奶和爺爺。

我的奶奶是一個慈祥和藹的人,在我的記憶中,她圓圓的臉上總是露出可親的笑容。儘管她已經離開我們了,但是我常常想念她。記得我5歲的時候,一次在小區的小河邊玩,奶奶緊緊跟在我後面,十分擔心我出現意外。可是偏偏我不小心掉進了河裏,奶奶看到後,顧不上拖鞋,直接跳進河裏,把我抱起來,緊緊貼在胸口。當時,她臉都嚇白了,一句話都説不出來。她抱着我,飛快地跑回家,給我洗了一個熱水澡,換上乾淨衣服,害怕我生病。晚上,奶奶説她沒有照看好我,她十分擔心我白天受了驚嚇,晚上會丟魂,做噩夢,不利於身體健康。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我的奶奶是多麼愛我啊!

我的爺爺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聽爸爸説,爺爺在1965年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由於家庭成分不好,沒有能夠去上學。他高中畢業後,就到大山裏的國小教書育人。那時候,生活環境十分艱苦,但是爺爺沒有被困難嚇倒,他自學了各種樂器和書法等。他的二胡拉得特別好,琴聲就像月光下的清泉一樣,潺潺流淌。他能寫一手好書法,很有名氣,老家那裏的春聯、婚聯和輓聯都是他寫的。他還有一門絕活,就是自學了裁剪和縫紉,小時候爸爸和姑姑的很多的衣服都是他做的。可是,爺爺的身體很不好,他在4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儘管我出生、生長在常州,但是我十分熱愛安慶,因為那裏是我的故鄉,是奶奶和爺爺生活的地方。我常常向爸爸問起奶奶和爺爺過去的事情,希望能夠經常回到故鄉去看看。我從爸爸的身上,能夠看到奶奶勤勞儉樸、爺爺堅強好學的品質,我也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學習好、品德好的學生!

清明節徵文 篇四

清明,印象最深的是兒時外出掃墓,那一天,家裏基本上也不怎麼開伙。因為在頭一天,奶奶就會蒸一鍋饅頭,再煮上一些雞蛋,這就是清明這一天的主食。當時不明白為什麼這一天要吃這些東西,後來,奶奶告訴我,清明也稱寒食節,在這一天,不宜動火。

年年清明,年年都要給親人掃墓,年年清明,年年都會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我長大一點後,到了清明這一天,竟有着些許的期盼,可以一家人外出走走,不僅只是為了掃墓。常常是在掃墓歸來,爺爺便會陪着我在草地上放一會兒風箏,而奶奶總是笑眯眯地坐在不遠處看着我。

一年又一年,這樣的情形,似乎從沒有變過。兒時的我,從未曾想過,若干年後,疼我愛我的爺爺奶奶也會長眠於地下,而我也要在這一天,帶着孩子去看望他們。兒時的一切,都讓人很是懷念,有時也曾想,如果時間能夠停留,能夠回到兒時,該多好啊!

只是時間一年一年地從身邊流走,當二老相繼離開我之後,我才知道,有書包範文些人,走了就不會再回來。曾經的一切,都只是留在回憶當中。而每一年的清明,我再也吃不到奶奶蒸的饅頭了,再也聽不到奶奶説關於清明節的習俗了,再也無法和爺爺一起放風箏。

如今已為人母的我,也總會在這一天,帶着女兒去掃墓。我會對她説關於我小時候的事情,告訴她清明節的來歷,告訴她要懂得珍惜屬於自己的一切。當然,我也一再告誡自己,珍惜和善待身邊的人,因為,有些人一旦離去,便註定再也無法相見。

清明節徵文 篇五

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着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着悲傷的氛圍,想起太多早已粉塵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或許也因此,類成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記憶。

但淚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和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記憶對於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的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未來的展望。試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麼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來。那麼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的機會,那麼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着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什麼?

現在早已沒“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麼視乎麻木,沒有感情的宣泄,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未來的展望。

清明節徵文作文 篇六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着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説,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説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節徵文 篇七

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説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向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十分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徵文 篇八

“明天大家都得早起。”太奶奶吩咐道。“為什麼要早起?”我不解的問道。“因為明天你們都得到太爺爺的墳上祭拜。”太奶奶答道。哦,原來明天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呀!

太奶奶一邊準備着第二天要用的東西:草紙、陰票、香燭、鞭炮……,一邊説:“明天我們家上墳祭拜的都要來這吃飯。”她讓我母親幫忙做飯。“這下可有的忙了。”母親説道。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十幾口人都早早起了牀,我們拿着太奶奶準備好的東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我們剛到山腳下,就聽見許多炮竹聲。到了太爺爺的墳上,大人先把墳周圍的雜草除去,然後,在墳前擺好供品,插好香燭,而我則和幾個孩子摘了許多小野花,有紅的、白的、紫的等。“快過來給太爺爺燒香、燒‘紙錢’。”母親叫道。太爺爺的所有的子孫都跪在他的墳前,一字排開,挨個燒紙、叩頭。我把那一束美麗的小野花放在太爺爺的墳頭,希望太爺爺能看見這美麗的野花,能理解我的一番心意。

母親説:“自古以來,清明節這一天,活着的人都要去祭拜自己已故的親人,為過世的親人寄託哀思,讓晚輩們學會感恩。把我們對他們的懷念都融入那漸漸燃盡的紙堆裏。”隨着那春風輕輕地吹送,帶去我對太爺爺的祝願,祝太爺爺在另一個世界裏過得幸福安康!也希望太爺爺在陰曹地府保佑我們全家老小平平安安。

清明節徵文作文 篇九

每逢清明,內心都倍感失落,今年又逢清明節,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説,也只有踩着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説:"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mjeg1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