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多篇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多篇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多篇

這是一個快樂而印象深刻的春節。它如煙花般絢麗,不停地在我們腦海中浮現,化為我們不可遺忘的記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五篇大全。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篇一

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着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的年畫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着大魚咧嘴笑,有身着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着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着兩條黑亮的辮子,穿着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裏神情專注的剪着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着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裏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裏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裏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台,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煙裊裊升騰起來。蠟燭台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説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裏等女孩子們來説,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九年級,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裏,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着濃濃的親情,散發着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篇二

隨着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伴着清脆的爆竹聲;跟着五顏六色的煙花,春節悄然而至。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清脆的門鈴聲急匆匆地響了起來,我打開門,原來是表姐她們回來過春節啦!外婆和外公可勤快了!忙着往桌子上擱餃子皮、碎肉餡,還端來一碗清水,桌上還放着一塊一元硬幣,好奇的表弟不解地問:“外婆,這是要幹什麼呀?”“包餃子——”外婆一邊忙一邊悠悠地説。“包餃子,我也要包!”表弟顯得異常興奮,“我也要包,我們也要包!”我、表哥和表姐也不甘示弱。開始包了,只見外婆捏起一張餃子皮,託在手心裏,拿起筷子,加了點兒肉,蘸一些清水,左手一捏,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就誕生了。我心裏想:這對我來説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嘛!我笨手笨腳地也捏起來一張餃子皮,餃子皮冰涼冰涼的,真舒服!接着用筷子加了一大坨肉塞在白嫩嫩的餃子皮上,蘸了些清水,順手一捏,肉餡兒好像硬是要和我作對似的,冒出了尖尖的小腦袋,我是第一次包餃子,見如此情景,先是呆住了,第二反應便是趕緊去捏,捏好了這邊,可那邊又破了,我又去捏那兒,捏好了那兒,可這邊又破了,好幾個來回後,我急得滿頭大汗,有點兒不知所措了,一抹臉,抬起頭正想去請教外婆,大家鬨堂大笑——原來我變成大花臉了。

在院子裏修剪花枝的舅舅聽見了,也聞訊趕來。我原以為他包餃子的技術比我好不了多少,可後來便完全打消了這種念頭。舅舅可是個包餃子高手,他一下就包了三四個餃子。我不服氣,捏起一張餃子皮,夾了一大坨肉餡,蘸了些清水,一邊包一邊大聲喊:“我要超過舅舅的本事——”大話還沒説完,肉餡又一股腦冒了才出來,惹得大家又是一陣笑聲!“哦,瞧我這記性!忘了上硬幣!”外婆小孩似的拍着腦袋調皮地説道。説着,她左手託皮,右手夾餡,順便把硬幣放入餡內,表弟歪着小腦袋,調皮地問道:“外婆,為什麼要在餃子餡裏放硬幣呢?”“你們不知道,誰呀要是吃到這有硬幣的餃子,誰今年就要走紅運、發大財啦!”外婆一邊神祕地説着,一邊慈祥地看着我們這羣調皮的小孩。

“開吃嘍!開吃嘍!”外公端着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來到桌前,我們這幾個調皮的小孩都爭先恐後地搶着餃子,都想吃到那個放有硬幣的餃子,都想走紅運、發大財。“咣啷”一聲,表姐的嘴裏吐出來一枚硬幣,使我、表哥和表弟的下巴差點兒碰到桌子,“呵呵!倩芝今年要走紅運、發大財嘍!”外婆還是悠悠地説,全家人都樂呵呵地笑了起來,笑聲飛出了窗外,越飛越遠……

春節生活使我難忘,是我人生記憶中的美好寶石,在我走過的、平坦而又有時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閃閃發光。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篇三

小時候的春節,長大後的春節,在我的記憶中都是美好的。

今年的除夕,人們還在最後的忙碌,有的剖魚、有的殺雞,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紅色節日的盛裝,樹上掛滿了紅燈籠、中國結;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了大大的福字,對聯、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個個俏姑娘,祖國各地,沉浸在一遍喜慶之中。

媽媽告訴我在滿桌的佳餚中,有兩道菜是最有寓意的,一道是紅燒魚,預示着我們今後生活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還有一道是肉圓,預示着一家人吉祥美好、富貴團圓。全家老少圍在大圓桌上,邊吃邊互相道賀祝福,乾脆響亮的酒杯互碰聲,藴含着來年的事業能興旺發達。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和熱情的祝福,預示着來年的生活會美好燦爛。吃年夜飯間,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連綿一片

吃完團圓飯後,我們就開始守年歲了。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耳邊還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晚會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是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就纏着爸爸陪我去放鞭炮。我們拿着精心挑選的煙花朝屋外走去,我們來到一個空曠的地帶,那裏早就有人在放了。我拿着自己買的鞭炮,我把它立好在地上,先打燃打火機,然後我蹲下點燃它,我就捂住耳朵飛快地向安全地帶跑去。當我跑到安全地帶時,它已經瘋狂地旋轉起來,最後“轟”地一聲響起來。

然後我又拿了一個又長又細的神鞭。我拿着安全的那一頭,我伸長着手臂請爸爸幫我點燃另一頭,我看着神鞭放出金燦燦的星火向周圍放出,我不由自主地在原地轉起圈來。那些星火像一條龍不停地圍着我轉。同時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音。

這天晚上到處是煙花爆竹聲;到處是喜氣洋洋的歡笑聲,煙花爆竹聲徹夜不絕。在新的一年裏,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大的進步。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篇四

好像是臘月十九,家裏要大掃除,長棍子綁上小掃把,清掃屋頂、天窗,以及各種平時觸及不到的所在,屋裏塵土飛揚。大木盆裏泡上牀單、被面子、被裏子,媽媽們的雙手被涼水泡得紅通通的。

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會在廚房灶台的角落裏放一碗糧食,上頭插着一小把檀香,裊裊升起怪怪的香味。大人説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去彙報這一年的日子光景。

年二十七八,開始和麪蒸饅頭,做好的饅頭點上紅紅綠綠的梅花,上鍋蒸得熱氣騰騰,一直都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提前蒸那麼多饅頭,害得全家要吃好多天。也是這幾天,大人帶着全家老小去澡堂洗澡,澡堂子裏那個擠呀,真的會連站着穿衣的地方都沒有。

到了年三十,上午媽媽摶丸子,先攤好煎餅、切碎,煮熟的肉剁碎,葱白蒜白、生薑大料,攪拌出丸子餡兒特有的香味,一個個丸子在手裏摶好,再放到竹匾子裏滾上澱粉,中午摶好的丸子下到開水鍋裏凝住,汆丸子的水留着燒湯,加入花生米、肉末、千張、香菜,煮出一鍋無比美味的湯,全家就吃這個。忙完午飯,下午媽媽們早早就開始準備年夜飯,燉了一鍋肉,孩子們跑過來,媽媽會遞一塊到嘴裏,我到現在都覺得稍微醃過的肉煮熟了不用再炒,是最好吃的。家裏的男人們要準備好紙錢去上墳,黃裱紙裁成小方塊,一疊一疊,在膝蓋上捻開,團團的,鋸齒花邊。田野裏成羣結隊的人各自往自家的墓地去,空氣裏飄散着上墳時燃放鞭炮的煙火味道。年夜飯一般天還沒黑就開始了,魚和肉是一定要有的,滿滿一桌子,可以盡情吃,平時沒肉吃的我們恨不得能像狗熊那樣多吃一點儲存着。年夜飯罷,大人洗洗刷刷,騰出鍋灶來炒瓜子花生,孩子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紙燈籠,把蠟燭放在火上烤一烤,插到燈籠底座的鐵釘上,再小心地放好燈籠外罩。提着燈籠走路很有趣,小心翼翼的,一團團的燈籠聚在村裏最大的空地上,嘰嘰喳喳的小孩子的歡笑聲,噼裏啪啦蠟燭燃燒的聲音,蠟燭油的氣味,一不小心,蠟燭倒了,點燃了紙燈籠,提燈籠的孩子會一陣尖叫,無限傷心。沒有電視,回到家,全家人一起圍着包餃子,説説笑笑,記得那時最怕父親要我們自己總結匯報這一年的學習成績,覺得過年非要説這個特別煞風景。熬到上下眼皮打架,就上牀睡覺,一邊還捨不得,覺得年三十的每一分一刻都那麼讓人流連。

年七年級早晨,不許睡懶覺,天一亮父母就催着我們起牀,放鞭炮,按年齡順序給父母磕頭,領壓歲錢,然後煮餃子下湯圓吃飯,父親手巧,用小竹片給我們姐弟每人都刻一把兩開叉的小叉子,吃餃子湯圓都好用。早飯後,老少爺們姑娘媳婦小孩子都按輩份相約了去各家拜年,從村裏最年長的輩分最高的人家開始,小孩子一般進了長輩家跪下就磕頭,長輩們不管平時多嚴肅的這會子都會慈祥地拉起孩子,塞給一大把花生瓜子小糖,亂紛紛的拜年一直持續到午飯。下午是可以自由活動的,男人們喜歡聚在一起打牌,婦女們三五成羣嗑瓜子閒聊,小孩子自然各處瘋鬧,男孩子每人手裏一把小鞭炮,一個個拆了零放,這裏那裏的,突然一聲爆響,嚇得魂都要散了,這是過年期間唯一不招人喜歡的地方。這一天無論誰家都不幹活,不動剪刀,不動掃把,幾乎也不怎麼做飯,都是熱一熱年三十的剩飯菜。這是全民放鬆消閒的日子。

年八年級要走親戚,自然先去姥姥家,給姥姥舅舅們拜年,還是磕頭給紅包,大吃大喝的一天。到了這天晚上,心裏就特別難過,盼望許久的無比快樂的年還是這樣就給過完了。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700字徵文篇五

月是故鄉明,節是家鄉親。春節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是我們最歡樂的節日。臘月三十的守夜,大年七年級的拜年,都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永遠刻畫在我的心裏。

快到春節了,我們身邊到處都有了年味兒。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貼上了“福”字兒、春聯,掛上了燈籠、綵帶,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爺爺負責購年貨,奶奶則在家裏打掃衞生。

這天,我和爺爺去超市買年貨了。

一進超市門,嗬,這場面真熱鬧啊!可以用“人聲鼎沸”、“摩肩擦踵”來形容了。我和爺爺買完了東西,就趕快回家了。

晚上,我們算了算賬。收穫挺多的,但是錢也沒少花。

過了一天,我和爺爺又去大集買鞭炮。看來這裏的人也不少啊,熙熙攘攘的。

我們來到了一個賣鞭炮的小攤上,我對爺爺説:“爺爺,今年我們這裏的霧霾這麼嚴重,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還是少買一點兒鞭炮吧!”“好啊!”爺爺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我們愉快的回家了。

終於到了除夕夜,爸爸媽媽都回來了。我們吃起了年夜飯。不知為什麼,這頓飯我吃得格外香,可能是因為過年的原因吧。

吃完了年夜飯,我們全家都下樓去放鞭炮了。我拿出鞭炮,爸爸把它點着了,在一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回家了。

上了樓,我急忙打開電視,看春晚嘍!就這樣,我們全家其樂融融地度過了一個晚上……

大年七年級,我早早的起來,穿上新衣服,給爺爺奶奶磕頭要壓歲錢。爺爺奶奶給了我五百元,弟弟也一樣。然後,就陸陸續續地有人來我們家拜年,我的爸爸媽媽也出門走親串友,給別人拜年。一年來,人們借這個機會互相拜年、相互祝福,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吧!

春節印象,説也説不清,道也道不完。春節迎着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麼過的,每當想起它,我仍不禁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感到驚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pwpp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