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家庭文明小模範徵文(多篇)

家庭文明小模範徵文(多篇)

家庭文明小模範徵文(多篇)

家庭文明小模範徵文 篇一

有人問:“共享是什麼?”,共享的表層含義即是共同享受,而深層的含義則象徵着文明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祖輩在嚴苛的生活環境中懂得了人與人分享,而這種精神也隨之傳承到了現在……

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向我們揮手,走來,也在逐漸地改變着人們的生活觀念。網絡以一種無處不在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它以一種無形的力量促使着人們開創更美好的生活,也像一柄雙刃劍,將那些患有網癮的人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如今,人們只需拿起手中的手機,用微信掃一掃圖中二維碼,便可輕而易舉地完成任何事情。雖然十分方便,但有些人也會渾水摸魚,在其中搞破壞。例如運用病毒軟件將他人的錢財轉入自己的賬户,讓自己能夠遠程操控別人的電腦,這些事雖然有,但是卻不多,所以,網絡的總體還是利於我們人類生存發展的,共享單車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每當我走在大街上,沿路都會有幾輛共享單車擺在那兒,時不時地看見有幾名路人彎下腰,拿起手機,向二維碼圖片照了照,不一會兒,就把車騎走了。“哇,看起來好方便,我也想試試”!我每次都會這麼想。

終於有一天晚上,我在大街上健走,這次比往常走的路都多,所以走到一大半時,我已累得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了,剛好看到旁邊有幾輛“摩拜單車”。我靈機一動:要不騎一下試試,就一下!心裏好像有股魔力在吸引着我,反正這麼累,休息一下也行——我拿起手機,點開軟件,掃了掃圖中的二維碼,過了一會兒,跳出來一張網頁,什麼!還要押金!……,我不情願地交了299元,不一會兒,我就像“大人們”一樣,把車騎走了。第二天,又經過了那條路,看到路旁零零散散的擺放着幾輛自行車,有些有氣無力的歪斜着,還有的“懶散”地“躺”在那兒,我上前扶好。心裏也不禁響起了這樣的聲音:共享時代,一定就是文明時代嗎?

共享代表文明,文明就代表共享嗎?我始終在“文明共享”和“共享文明”這幾個字中徘徊不定…。共享需要文明,文明也需要共享。文明的人會分享,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反之,有些一心只要別人分享給他的人,往往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恰恰就是不文明的人。

共享是文明時代的象徵,文明也是共享時代的基本。沒有共享,談何文明!望共享的時代中有文明,文明的時代中有共享!讓我們一起文明共享,共同開創屬於我們的文明時代。

體驗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二

從今年春節後開始,我們人大機關逐步開展了傳統文化的學習教育活動,通過觀看這一系列的報告和電視專題片,感到自己受到了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憾,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洗禮,糾正了以前的很多錯誤認識,也開始學會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古代傳統和現代生活。

《弟子規》我以前接觸到的不多,只是想當然的把它當成是和《三字經》、《百家姓》一樣是以前古代兒童剛開始學習的啟蒙讀物,但裏面提到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太熟悉了,我小的時候,奶奶雖然不識字,但天天都給我講,什麼王小冰魚,丁郎刻木、蘆花絮衣等,長大上了中學以後,就開始感覺這些都是封建落後的東西。到今天都這麼大的人了,還用再學這個嗎?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特別是聽了錢文忠教授所講述的《弟子規》後,才感覺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太少了。《弟子規》通篇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聽起來全部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好象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但它是古人根據《論語》等儒家經典編寫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聖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是古時候對孩子從小在學習、生活、待人處事等各方面樹立道德規範的典範之作,也可以説是一部教給我們該怎麼學習做人道理的綱領著作。現代社會是物慾橫流、道德和價值觀扭區,人情冷漠,我們把以前的很多很美好的傳統道德都給拋棄了,因此傳統文化的學習很有必要。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很廣的這種事情我們實在聽得太多了,廣東小悦悦事件、老太太倒地該不該扶等問題,這種問題都能拿出來討論,説明現在社會的道德滑坡已經很嚴重了,象傳統文化論壇中陳大惠老師做得是一件春風化雨般很有意義的工作,逐步喚醒人們心中的良知,糾正人們扭區的價值觀,大力弘揚和繼承傳統道德和文化,這在現在確實是很有必要的。看了這一系列片子後,確實也應當引起我們的反思,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夠的。

孝敬父母在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中是第一位最重要的,以前沒看這些片子前確實對這些沒做過深入地思考。為什麼,因為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因為從小在縣城長大,從上學、工作、結婚、有孩子,基本沒大受過什麼罪,因為有很多事都是父母給包辦代替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快樂的大樹》,非常感動,感到父母就象是那棵大樹,把自己的所有全都給了孩子,還恐怕孩子不快樂。現在才感覺到,孩子對父母的感情與父母對孩子的感情相比真是少得太多太多了。前段時間我們買房子,沒有兩邊父母的資助也實在是不敢想,這兩天裝修,父親一直説“你們還貸款不容易,過段時間我們再想辦法給你們籌集一點。”老人是隻要有一點能力,也都會想着孩子,什麼時候我們能做到老人的百分之一也就他們也就使他們滿足了。

家庭文明小模範徵文 篇三

曾經看到過一句感染力極強的話:“城市,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上”那時,我腦海中,浮現的城市的影子不再是鋼筋水泥而是一座温暖如春雨的小島,我時常想是什麼使城市與單純的建築羣區別開來,後來我明白了,是文明,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使城市充滿了生機與魅力。

巴黎的文明是時尚浪漫,倫敦的文明是典雅與古樸,紐約的文明是繁華與開放,雅典的文明是華貴與神祕,北京的文明是傳統氣息濃郁的,上海的文明是現代節奏鮮明的。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明特徵,猶如一張張迥異的面孔,帶給人們愉悦的驚奇感 。這時候的文明隱藏在城市的街頭巷尾,蹁躚在城市美倫美奐的建築物裏,飄散在當地美食的香味中,流連在記載城市歷程的史冊間。它是非意識形態的,是自然而然的沉澱,是有意無意的積累,是遊覽者看到第一眼城市留下的印象,是所聞者不由自主的聯篇浮想。譬如一提起鳳凰,人們便會想起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觀想到神祕的儺戲,想起依山傍水的吊腳樓,打造精美的苗族銀飾,當然更可能想起那本被譽為“古今中外最別緻的一部小説的《邊城》。由此可見,有了文明,城市便有了一襲光彩奪目的長袍,得到世人的讚美,引發人無盡的嚮往。

文明的另一個層面是城市裏人的行為舉止和修養素質。有一句話説得好“最偉大的風景是有人蔘與的風景。”我想人們在觀光遊覽,倘徉於城市外圍風景之中時,也一定不會忽略對城市精神內核的欣賞。試想想我們漫步於桃紅柳綠鶯歌燕舞的城市公園中時,耳邊傳來的若是粗鄙的吵架聲,目睹的若是成羣成堆的垃圾,那將是多麼大煞風景。相反如果文明在社會生活中深入滲透,發揮效應,處處是悦耳和諧的禮貌用語,處處是一塵不染的街道,那麼再普通的景色也會無端地生髮出魅力,讓人流連忘返。説到底,一個具有淺層次文明的城市,頂多成為觀光旅遊城市,並且等待它的是人們審美疲勞後的不屑一顧,而一個具有深層文明的城市卻足以成為人身心的歸宿,接受人身心的皈依,不能忽略的是深層文明往往是白天形成的,它不像外層文明要承受歷史的寵幸才能擁有,或者與經濟投入緊密掛鈎,它更多的是主觀的超越物質的,它是一個城市應該始終不懈追求的至高目標。

此次長沙創建文明城市,深入地理解並把握住了文明的兩個層面,在改善市容市貌加強文化底藴與提高公民素質兩個方面投入精力。我相信,文明會給予長沙精髓與靈魂,在不久的將來,又會崛起一座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上的文明城市。

家庭文明小模範徵文 篇四

那件事,令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在街上散步,那天中午陽光明媚,天空異常晴朗,明媚的陽光照耀着大地,黑色的柏油大道都散發着閃閃的光芒。如此燦爛的陽光,如此新鮮的空氣,怎能不令我神清氣爽?

我帶着滿心的喜悦,跟隨爸爸媽媽漫步在馬路旁的人行道上。突然,一個圓柱體的東西出現在我的視野裏,我帶着買腦子問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空易拉罐。一個念頭突然在我腦海中閃過:我到底該不該把它拾起來?經過大腦仔細考慮後,我才決定把它拾起來。當我正準備彎腰去拾起它的時候,一個穿着華麗的人從我身邊走過,很自然的把手往空中一揚,一個零食袋就飄了下來。我朝她撇撇嘴,極不滿意的瞪了她一眼,很不高興得想:穿得這麼華麗,原來內心那麼骯髒!我思量着,自己該不該把這些垃圾撿起來呢?這些垃圾又不是我扔的,我憑什麼要撿?如果我撿起了它們,別人還會以為是我扔的呢。可這個想法馬上遭到了否定:這麼漂亮的柏油大道上,撒着一些零零碎碎的垃圾,簡直是毀了大路應有的面貌。儘管我這樣想着,可是我仍是不願意伸出我的手彎腰拾起這些垃圾。當我猶豫不決時,一個小女孩從我身邊走過,當她看見腳下的垃圾時,馬上彎腰把它拾起來,並扔進了垃圾箱。我目睹了小女孩的所作所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我竟然連一個小女孩都不如!但當我抬起頭的時候,卻看見了一幕本不該出現的畫面:幾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個個穿得很時尚,頭髮各色的都有,當他們經過這條路時,難聽的話語在我的耳邊響起。並且,他們非但沒有留下一個好的形象,竟然還留下了幾個煙頭!剛剛才被小女孩拾過的路面,此時又變的髒亂不堪。如此不文明的舉動,使我即刻對他們充滿了厭惡,即使他們外表再美麗,舉止上不文雅仍會遭到人們的唾泣。這一次,我沒有再考慮什麼,馬上彎下腰,拾起垃圾扔進了垃圾箱。

是那個跟我素不相識的小女孩,使我懂得了什麼叫真正的文明。真正的做到講文明,不僅僅是保證自己的舉止、行為符合文明人的要求,更要時刻關注他人的行為舉動是否符合要求,見到不文明的人或事都應採取相對的行動來勸阻或批評,給予他們忠告。

文明,是一個城市的標誌,擁有文明,才能打造出一個好的城市。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建出一個人人讚美的文明城市!

家庭文明小模範徵文 篇五

拿起筆,鄭重寫下:惟有安全,文明才能書寫生命燦爛篇章

生命的右翼

那是一雙雙漂亮的大眼睛,卻充滿着恐怖的陰霾;那是一隻只嬌嫩的小手,卻在鋼筋水泥間無力地垂下;是邂逅死神的恐懼;是生離死別的悲痛;是災難突降的恐慌;是生命逝去的悲哀。

面對慘烈與痛苦,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在一遍又一遍的拷問着自己的內心:安全,安全是什麼?因為,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淚水,都跟安全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也許有時候,安全是一座橋,平安在這頭,危險在那頭;也許有時候,安全是一條河,生命在這頭,死亡在那頭;而更多時候,安全是一份執着、一份責任,保護着生命,傳遞着平安。“5.12”地震使數以萬計的生命瞬間化為烏有,然而,也創造了一個奇蹟:有一位校長,每學期都要帶全體師生演練緊急撤退,當初平安時,人們會認為這純屬多餘,更有點滑稽可笑,人當地震來臨,所以人都驚歎了:整個地震帶惟有這所學校沒有一人死亡,所以師生的心都還強有力地跳動着,這是多麼激動人心、多麼令人振奮的消息呀!安全是什麼?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健康,是這位校長對安全的重視、謹慎,才換來了眾多生命的延續,是全體師生對安全的一次次苦練,才換來了今天生的希望。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對安全多一份關注,那麼將會有更多的生命仍可以在陽光下跳動,這可是任何東西無法換來、無法替代的,這是安全給我們的警戒,更是一次忽視安全教育的慘痛代價!

讓我們把目光稍稍放遠,來看一下:

生命的左翼

文明,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文明更是安全的前提。

明明看見了那耀眼的紅燈,腳卻死死踩着油門,只 聽“嘭”一聲巨響,身體便“優雅”地滑落,只要短短地等上半分鐘或一分鐘,綠燈就會牽着你平安度過;道路旁有柵欄,只要稍微繞點遠路,文明地穿過人行橫道,安全就會伴你左右,可偏偏有人喜歡輕輕一跳,翻過柵欄,自以為很酷很瀟灑,對遠處飛馳而來的車子也只是嗤笑着説:“想嚇唬人,我才不怕!”但當一切發生,酷、嬉笑便都化為不盡的痛悔。

“安全無小事,文明在細節”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付之實踐的行為。安全與文明就象是人生的一對翅膀,一對可以讓人擁有幸福的金翅膀,我們必須珍視這對翅膀,切實使用這對翅膀,才能讓生命之舟在藍天下自由翱翔,才有可能譜寫下輝煌!

體驗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六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説,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圍繞着“和”這個核心,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人際和諧的五倫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行為準則。另外就是對“孝”的理解,引申開來説,對家庭裏的父母親,為人子(女)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單位的規章制度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説實話,到學習之前,雖然心中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認同,但是自認為自身做得還不錯,經過兩次學習,才逐步領會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意義有多大,傳統文化,尤其是《弟子規》的內容能夠指導我們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幫我們養成良好習慣,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涵養的中國人。

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們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輕一代中尤為突出,所以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傳統美德,讓仁愛、孝悌重回到我們心中,讓忠誠、守信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使我們的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達。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説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説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説得多,不如説得少,説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作為職場中的我們。

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經常會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面對父母的嘮叨,覺得很煩;有時對父母的牢騷,不能很好的給予勸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

從校園已經走出來一段日子了,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懷念象牙塔裏的單純的美好,懷念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受,懷念着以前的一切,總是不想告訴自己要向前看,總是把自己矇蔽在過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總是抱怨周邊的環境太過複雜,抱怨這個社會是多麼的世俗,忘了繼續追尋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憶裏,痛苦在現實中。在不遇到問題的時候,充滿自信的對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戰的時候,既沒有小隱於野的氣魄,更沒有大隱於市的心境,也只不過是俗人一個。所以非常感謝領導們在我彷徨的時候給了我機會參加傳統文化的學習,提醒自己應該如何繼續以後的人生。

自從我自己學習傳統文化以後,就越來越感覺到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並介紹自己周圍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識的有緣人來到國學班學習,學習的道路還很漫長,希望大家都能夠踐行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qpy33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