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大學聯考作文名人語錄多篇

大學聯考作文名人語錄多篇

大學聯考作文名人語錄多篇

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一

小時候。鄰居們總是故意的逗我,笑着問我長大後想要讀什麼大學。我總是想都不用想,迅速地回答道:“清華大學,要讀研究生。”不經意間,這成為鄰居們逗笑我的話語。每天讀着“a、o、e……”,吹着泡泡,聽見別人的問話,我總是毫不猶豫的回答着。那時候,是什麼都不懂的年紀。

長大後。現在的我是一名普通高中生,夢想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白駒過隙,彈指須臾,童年時的逗笑已不再,面對的是外人一張張沉默的臉。不會再有人問我童年時與眾不同的夢想,我也不會向別人提起童年時那遙不可及的夢想。

後來啊,我常常幻想擁有美好的未來,但總是質問自己,是否有信心擁有它。腦海中浮現出父親那張如磐石般堅毅的臉,但又多少次想到母親的叮嚀與囑咐,我的內心總是如潮水一般跌蕩起伏。幻想能否成為現實?我是否有勇氣對自己忠誠到底?在一瞬間,我明白了夢想的意義。夢想是糖衣,誘惑我前行。

收回以前遐想的思緒,我才發現夢想就宛如天邊的星辰,永不熄滅地照亮我匆匆的人生。現實就是腳下的土地,踏實而厚重的記錄行路的足跡。我明白了人不能活在華而不實的夢想裏,也不要沉湎於現實的喧囂中。在人生的道路中,左邊種植夢想,右邊種植真實,隨手採擷,收穫希望。

我在成長的路上編織着夢想與希冀,我相信現在的血淚史會成為那些讓我痛並快樂的往事。我懷着或歡喜或失落的心情奔向我的未來,不管怎麼樣,都不要有遺憾,因為時光與年華,誰也輸不起。

還記得童年時鄰居的逗笑嗎?還記得長大以後自己的猶豫嗎?還記得現在閃閃發光的夢想嗎?

我在過去與未來,在時光的邊緣,尋找屬於自己的夢想,只為在夢裏聽見花開的聲音。我相信不會等到年華流盡,我就會聽到花開的聲音。

要有最真實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大學聯考作文 篇二

教學公平

“為人生賦值,為社會定型,為國家和民族立心鑄魂。”教育是人的現代化最核心的要素,保證教育公平,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對促進社會公平意義深遠。

自20世紀60年代掀起教育改革浪潮以來,教育公平一直是各國政府和教育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我國而言,如何在“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中,讓所有適齡兒童都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義務教育,更是一道前所未有的難題。

近年來,我國對教育均衡發展空前重視,從各個方面編織起教育公平的保障網。投入數千億資金,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和校舍安全,實施城鄉統一“兩免一補”標準,設立專項資金,對在連片特困地區鄉、村工作的教師給予必要的生活補助……當然,一些地方還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此次公佈的報告顯示,20xx年接受督導的26個省份中,有8個省份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未落實到位;一些地方政府關愛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措施不足,特殊羣體學生教育機會未得到完全保障,等等。

有去西部某省支教的學生回憶,在上第一堂課時,他拿出一幅印有動物的圖片,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喊道:“牛!”但圖中根本沒有牛,後來才知道他們喊的是“鳥”。原來在當地方言中,牛和鳥的發音相似。因為缺乏師資,這裏大多數學生不會講普通話,甚至連聽懂普通話都有困難。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在一些地區,基本辦學條件仍存在薄弱環節,教師隊伍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資源使用率有待提高……正如《報告》中所指出的,讓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必須在提升各地義務教育質量上下功夫,真正夯實教育起點公平的基石。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也要做到“精準灌溉”。地區、學校、學生不同,存在的教育發展問題也是千差萬別。一位教育領域的幹部坦言,西部農村地區教學點多、小規模學校多,學校撤併往往面臨兩難:撤了容易造成上學遠、上學難,甚至引起輟學;不撤又無法解決學校規模小、師資差、質量低的窘況。如果沒有經過事先周密調研,政策上搞“一刀切”,盲目調整學校佈局,看上去是擴大了學校規模,有利於學校建設和提高教育質量,其實給農家孩子上學平添了不少負擔。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了普惠性的政策,還需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兼顧教育發展需求與羣眾便利需要,確保教育公平穩步推進。

“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精準發力、綜合施策,補齊農村、貧困、邊遠等地區的教育短板,保障困難羣體、殘疾兒童、隨遷子女與留守兒童的受教育權利,才有可能使教育的涓涓活水,潤澤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有關大學聯考的作文 篇三

母校之所以被稱之為母校,正是因為她和母親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故而永遠都是一個温馨而聖潔的字眼。她不僅慈祥,而且博大。每當我們提起母校的時候,內心就忽閃着一種深深的眷戀。我以為,母校之於學子,是寬厚的土地恆久的祝福,是長長的站台永遠的等待。學子之於母校,恰似一羣放飛的白鴿,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也永遠走不出母校那牽掛的目光,而在母校的大樹上,還是那個掛在枝頭的青杏,幾多酸澀,幾多依戀。

暑假裏,我騎着單車,又看到了那闊別已久的母校,心中滿是悵然。

踏進校門,我又看到了那棵梧桐樹,它依舊是那麼高大,那麼挺拔。還記得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小朋友一起手拉着手,在梧桐樹的樹蔭下,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不時的會有小朋友摔倒,可當他們扶着梧桐樹,又站起來的時候,沒有大哭大鬧,反是更高興的重新拉着手,又歡快的投入到遊戲中。梧桐樹也會不時的晃動着枝葉,吹來陣陣涼風,為小朋友們帶去一絲清涼。

我笑了,當我走近梧桐樹,思緒又飛到了九霄雲外: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終於第一次考了100分。放學後,我歡快的衝出教室,抱着高大的梧桐樹,向它訴説着我內心的快樂。梧桐樹彷彿聽懂了,向我微微一笑。這時,老師走了過來,面帶笑容地叫着我的名字。我剛要回頭,就感覺一個東西壓在我的頭上,我好開心。老師一手扶着梧桐樹,另一隻手撫摸着我的頭,告誡我不要驕傲,要把這個勢頭保持下去。

我感動了,不捨得離開梧桐樹。我彷彿看到了,畢業典禮的那一天,同學們互相交流着內心的不捨之情。有的抹眼淚,有的互送聯繫方式,好不快樂!當同學們各自離開學校時,我走到梧桐樹旁邊,抱着大樹,流出依依不捨的眼淚。這時,大樹彷彿也哭了,簌簌地落下幾片葉子,彷彿它也捨不得我,要我留做紀念。我默默地撿起樹葉,細心地將它夾在我的相冊中,留作永久的紀念。

我思念,小朋友那天真無邪的笑聲,

我留戀,老師那鼓勵向上的話語,

我懷念,夥伴們那分手時的傷心……

我騎上單車,心中滿是豁然。

大學聯考的作文 篇四

又是一年大學聯考季,作為一位考生家長 ,心中五味雜陳,有終於堅持到終點的放鬆,又有不知結果的忐忑。

每每看到女兒嬌小的身軀揹着諾大的書包,奔走在校園裏,心裏有説不出的心疼,好在女兒還算淡定,只有一次我週末去接她,同學都走光了,她還沒出來,等了好久終於急匆匆的出來了,我迎上去開玩笑地説,你幹嘛呢,同學都走光啦,就剩咱倆了,她突然撲上來哇的一聲哭了,我慌了,趕緊語無倫次的安慰,問了半天原來是有一門功課沒考好,讓老師叫去訓了半天,無休止的期會考,期末考,一模,二模,三模,每一次考試都鞭撻着每位學生繃緊的神經,一直考到大學聯考,每位同學都是久經沙場,考神經已經麻痺了。幾乎每次考完女兒總會打電話説,媽,我這次又考砸了,開家長會的時候你要有心理準備。我除了很蒼白的説,沒事,還有下次呢,不要有壓力。別無他法。

是的,別無他法,作為媽媽的我,幫不上一點忙,只能在生活上盡力照顧,抽時間燒點好吃的送去,好感謝學校的門衞師傅,對我女兒萬分的照顧,女兒嬌小的摸樣總是能引起別人的愛憐,每每讓女兒在他門衞室吃飯,剩下的晚上在他的微波爐加熱了再給女兒吃,我一直記得這份恩情,一定要在方便的時候謝謝他,比如送他一條香煙,我只是想説,在這一年的大學聯考路上付出的不僅僅是老師和家長,每個相關的人都在竭盡全力幫忙,孩子們,當你們離開這個學校的時候,是否還會記得這個温暖的門衞室和慈祥的門衞伯伯?記得疲憊不堪的下了晚自習後,微波爐裏一份靜靜等待的温暖的飯菜?

還有女兒的班主任老師,每次看見他都是一臉的疲憊和憔悴,年紀輕輕就敗了頂,且有白髮摻雜其間,女兒有一次跟我説起他經常在晚自習後,拿着一個硬麪包夾在學生隊伍裏排隊去微波爐里加熱,有學生會調侃他,哎呀老師,你一個麪包加熱個什麼勁!他憨憨的笑着:熱了會軟和點。我聽了心裏酸酸的,可能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忙碌的教師,無暇照顧他,他自己整天只好方便麪麪包打發忙碌的自己,據聽説由於他出色的教學,他每年都帶大學聯考班,也就是説他每年都得繃緊神經這股弦,他擔負的是每位家長的希冀,是每個學子的未來,他深知責任重大而不敢懈怠,以至自己塵滿面,鬢如霜。年復一年大學聯考季,惟願滿園桃李香。

有時我會提着保温桶站在女兒下課必經的路上,迎着一羣青春的面龐,有乖巧的學生會打招呼,恰恰媽媽好!恰恰!我們今天又可以改善伙食了!女兒會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一樣撲過來, 不知為什麼,同學們叫別的家長都是阿姨,但他們都叫我恰恰媽媽,我很享受這樣的稱呼,我會多燒一點菜,讓女兒和他們共享。

寒假暑假沒有休息,學校裏要安排補課,還不敢明目張膽的在自己學校補,因為上邊有明文規定, 不許補課!於是就有不想補課的學生叛變革命,一個舉報電話打到教育局,於是就只好到處打游擊,今天搬到恐龍園,明天搬到常工院,後天搬到南博灣,我頭天晚上必要關注手機短信,看看明天是否轉移戰場,老師還特別關照學生放學時不要一窩蜂的出去,要三三倆倆得出去,免得別人看出看來是在這補課的,還得警惕的四下看看,方才能出門,像極了地下黨接頭。由於居無定所,住校當然是不可能的,我於是天天穿越大半個常州開始我的護學之旅,早上一趟晚上一趟,於是天天在空間裏得瑟,有去恐龍園的麼,免費接送!於是我那一段時間隔三差五做噩夢,要麼夢見自己要參加一場考試卻遲到了,到了考場人家都交卷了,要麼是拿到卷子一題都不會,急得滿頭大汗,醒了。

這一年大學聯考備戰是家裏的頭等大事,啥事都往後排排,有啥事只要説,唉,沒空去啊,要陪小孩的,小孩今年大學聯考,保證一百個理解,學校裏只要有什麼指示,一個電話,再大的事情立馬放下,馬不停蹄趕過去,我家丫頭今年大學聯考啊,這事多大呀!

好歹熬到大學聯考了,如臨大敵的準備各種大學聯考神器,文具當然是不可缺少的,再三檢查,每樣兩份,然後就是生活用品,衣服一天保證一套,不能洗衣服,會耽誤考試的,然後清涼油,提神的,濕巾紙巾,擦臉的,雨傘,防雨的。林林總總一大箱,而且依據班主任的建議,考試第一天要穿紅衣服,預示開門紅,第一天就考個紅紅火火,第二天要穿紫的,預示紅得發紫,第三天要穿黑的,預示紫的發黑,結局圓滿。不管靈不靈,我反正老老實實的給女兒準備了紅紫黑三色體恤各一件,然後特地讓大女兒在網上給新買了一個粉色的小皮箱,一切收拾停當,像嫁閨女似的隆重的把女兒送上了學校安排的去賓館的大巴,千叮嚀萬囑咐。在女兒上車的霎那,竟濕了眼眶。

大學聯考第一天,心情忐忑,一大早驅車趕去,車子被護場的警察遠遠攔下,步行至考場,目送一隊隊考生步入考場,搜尋着女兒的身影,遠遠望見,卻立馬躲起來不讓女兒看見,怕影響她的考試情緒。然後一上午在考場外風吹日曬,汗流如雨,找個庇廕的地方和別的考生家長聊聊閒話,看到有考生零零星星的出來了,我們羨慕的説,這肯定是學霸,你看人家交卷多塊,很快鈴聲就響了,立馬衝到警戒線外,希望女兒出來第一個看到我,伸長了脖子看到女兒笑靨如花的出來了,提着的心撲通一下放下了,小丫頭肯定考得不錯,沒像她姐姐當年第一場就考砸了,趕緊迎上去,女兒看到我一臉驚喜,連忙説,媽媽,我考的……我大手一揮,不談考試,爸爸媽媽就來給你助助威!

接連三天,我和老公準時在考場外迎接女兒凱旋,然後把她送到賓館,最後一天,大女兒從上海趕過來,和我們一起把她妹妹從如火如荼的考場接回了家,自此,大學聯考總算圓滿結束,我也總算睡了一個安穩覺,一夜無夢。

第二天我和女兒在浴室沖澡的的時候,終於還是忍不住小心翼翼的問了一下她的作文,作文是以青春不朽為主題發揮的議論型散文,作文的中心議題應該是以不朽為重點,結果我們一討論女兒就炸了,完了完了,我跑題啦,我重點放在青春上了!澡也不洗了,披着濕淋淋的頭髮胡亂穿上衣服,風一樣衝出浴室!

唉!昨日重現,註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五

當年拍攝《黃土地》時,張藝謀還只是個攝影師,衣着極其簡單,拍戲兩個月,就穿一雙軍用膠鞋。這雙膠鞋為他跑前跑後,忙前忙後,為拍出好片子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拍完最後一組鏡頭後,張藝謀和陳凱歌等人急欲回北京沖洗,他們從早上7時出發,天黑了才走入山西地界,當時山西全境修公路,他們的車走走停停,午夜時分,天降大雨,走不通了,他們只有調頭直取太原。調頭後,前面公路好走多了。在眼看大功告成之際,張藝謀急令停車,見他下車脱下那雙陪着他拍片的膠鞋,恭恭敬敬地擺在公路中央,口中唸唸有詞:“兄弟,你跟我不易呀,現在戲拍完了,我要感謝你,我把你留在這裏了。”

這可不是偶然的作秀,曾擔任《十面埋伏》武打替身演員的成都英雄特技隊隊長丁濤也看到過這一幕。在拍《十面埋伏》時,張藝謀在片場總穿球鞋,丁濤説:“拍張藝謀的戲最大特點就是累,張藝謀累,他身邊的人也累。每次在片場我都看見他忙忙碌碌,緊鎖眉頭和工作人員不斷地交流。那時他好像身體不太好,隨身帶了一堆藥。但每次有人勸他休息,他總是搖頭。”當片子好不容易拍完後,張藝謀也舉行了一個向自己鞋子的道別儀式:向那雙舊球鞋鞠躬告別!

一雙鞋,包含着各種艱辛磨難,見證了腳下的路,承載了張藝謀走過的風風雨雨。張藝謀對鞋鞠躬,既是對自己努力的尊重,也是對生活的感恩。

大學聯考的作文 篇六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轉眼間,已到了十八歲,當然,也到了面臨人生一大抉擇的重要時刻。

高三的挑戰,人生的第一搏,在向我們招手。過去的時光,你不必惋惜;昨日的無獲,

你也無須抱怨。在這高三的最終一刻,讓我們昂揚奮發,放手拼搏。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荊棘遍佈,磨難重重。然而,我們正值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這正是我們意氣風發的黃金時代。所以,們無關墮落。

應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意志,不屈不撓,不破樓蘭終不還;應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信念,愈挫愈勇,欲與天公試比高;應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性格,敢説敢做,敢叫日月換青天;應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氣魄,氣壯山河,山登絕頂我為峯。

十八歲,我們沒有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沒有林黛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多愁善感;也沒有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孤傲灑脱。.。.。.但我們擁有豪情壯志氣沖天,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擁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毅力,擁有。.。.。.

十八歲,充滿了奮鬥的活力;

十八歲,我們躊躇滿志;

十八歲,我們泣涕漣漣,彷徨失落;

十八歲,我們無關墮落!

大學聯考作文 篇七

20xx年大學聯考全國卷要求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作文。這道試題沿襲了近幾年話題作文的命題方式,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一是限制性增強,提供給考生的寫作空間相對縮小;二是考查角度有所改變,前兩年注重思想品德方面,20xx年側重於認識水平和理性思辨;三是有較強的針對性,提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感情用事。應該説,今年大學聯考作文的導向是好的,但不少寫作水平較高的考生,落筆後出現了種種失誤。下面擇要列舉,並就應當採取的措施談點看法。

弊病一:審題不準。偏離題意。

20xx年的作文,應特別注意話題中的“和”字以及提示語中的“關係”一詞,否則就可能偏題或走題。大學聯考評卷中發現,很多考生是不理解題意的。他們未能抓住感情與認識的“關係”,或單方面地講認識,或單方面地談感情——比如把立意自定為“父母的愛造成自己無能”,這樣的作文,最多隻能算勉強符合題意。

還有些考生,根本不瞭解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的區別,徹底地拋開了話題,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比如有考生認為寓言故事中富人懷疑老者,那老者好心沒好報,於是從這個角度寫了篇《好心沒好報》,自然遠離試題要求;有考生由富人隨便懷疑別人而推斷他缺少氣度,於是從“做人需要氣度”這一主題説開去;又有考生認為富人如此判斷是因為缺乏與別人的溝通,於是談起“溝通”的重要性……以為這樣就符合題意,其實是完全理解錯了。這類考生犯了大學聯考作文的大忌——審題錯誤,最終吃了大虧。這都是理解力不高的表現,當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來一直宣傳“降低審題難度”,誤導了部分考生。

對策:抓好審題這一環節。

話題作文開放性很強,但不可能沒有限制因素。因此,寫作時必須有一個嚴肅認真的審題過程。所謂“審題”,説得明白一點,就是命題者叫你寫什麼,你就寫什麼;叫你“向東”,你就“向東”,千萬不能由着性子“向西”。審題水平,與考生的“綜合素質”密切相關,同時也需要掌握一些具體的審題“技巧”。這些“技巧”是:不能匆匆“掃描”,而要一個詞一個詞地在心中默讀考題。這樣,可以強迫自己定下心來,把命題中的每一個字看清楚。這麼讀,是為了找出考題中的“關鍵詞”。關鍵詞,是命題者下達“指令”最主要的“載體”,非抓住它不可。當一個詞在考題中多次出現時,它就很可能是關鍵詞。關鍵詞有時不止一個,要儘可能找出來,決不遺漏。用鉛筆把找出來的關鍵詞一一圈出來,這樣,可以有一個“物質依託”,防止在“心裏盤算”時丟三落四;然後,一一落實被圈出來的關鍵詞,即把它們的要求全部體現到作文中去。審題結束後,再用橡皮把鉛筆圈過的痕跡擦去,以免留下做“記號”之嫌。細讀命題中的“[注意]”。

另外,必須明確的是,“話題作文的核心是話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張偉明先生語),話題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樣,是立意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它只是命題者所做的“作前指導”,是引發考生思考的一個“由頭”,是啟發考生打開思路的一個“例子”,所以千萬不能從材料中自行提煉出某種觀點並任意發揮,而要嚴格依據話題來作文。

弊病二:認識膚淺,內容空洞。

考生對話題的理解是深是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章立意是高是低,選材是優是劣。不少考生對感情與認知的關係體驗不深,文章立意限於生活的表面,浮於膚淺的層次。如果寫議論文,就忙於堆砌論據,缺少分析説理、致使論述深入不下去;如果寫記敍文,則缺乏應有的韻味,顯得過於直白。這都與對話題的認識不夠深入有關。有些考生,展開論證時帶有明顯的主觀隨意性,比如説“富人應當認為兒子是小偷,而不是他的鄰居”,這本身就出於作者的主觀臆斷。還有考生一本正經地寫道:“我們這些祖國的希望,應該培養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別讓我們的親情與認知,人的價值體現在對社會的貢獻上!”真可謂違情悖理,不知所云。

20xx年大學聯考選寫議論文的比較多,但論據相當貧乏。商紂王與妲已,曹操疑人,孔明失街亭,包青天鐵面無私……是考生引用最多的例子。舉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則多是打碎花瓶等,內容低幼化;或者是班上同學錢包或鋼筆被偷,接着總有人被冤枉,最後事實總被澄清,千篇一律,面目可憎。有的考生選寫了散文,但政論色彩太濃,不像文學作品。還有些考生的作文,其實就是對話題材料的擴寫,這樣的文章得分會低得可憐。這充分暴露出當前中學生生活單一、閲讀面狹窄和聯想、想象能力差等問題。“説自己的話,抒自己的情”,這樣基本的要求很多考生都做不到。

對策:加強理論修養和積累寫作素材。

要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和豐富寫作材料,平時應做到“三備”:備思想,備知識,備生活。備思想,首先是要學好中學各門功課,各門功課的基本理論都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觀點。其次是關心社會生活和時事政治,正確認識當代社會的一些熱點、焦點問題。在作文中要避免片面化、庸俗化、低幼化等不良傾向。備知識,可與備思想結合起來進行。可注意閲讀《中國青年報》、《讀者》等思想性文化性較強的報刊,還可進行蒐集、分析事例的訓練,大致做法為:通過課外閲讀每週蒐集三至五個事例,並列出每個事例可以用來闡明的一種或多種觀點。備生活,這有多種途徑,比如注意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加強與同學、親友交往等。真正要備好生活,還得把上述活動的內容寫進日記或練筆中,特別是那些有閃光點、有衝擊力、有啟發性的人與事,要及時記下來。到臨考前,翻出來整理一番,記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細節。

考試時面對話題,要善於作由此及彼的聯繫,由因到果的推斷,由現象到本質的分析,由個別到一般的思考,以深入認識並準確詮釋話題。構思時,寫記敍文應注意選取有動情點、有積極意義的材料,並作深層次的開掘;寫議論文應注意擺出論據後還要有理性分析,能站在理論的高度認識問題,揭示事物的本質。

弊病三:文體不明,搞大雜燴。

有些考生對文體認識模糊,錯將文體混雜當作夾敍夾議,作文一半是議論,一半是敍述,犯了文體不能統一的錯誤;有些考生敍述與議論相割裂,敍述的事件不能説明論點,議論部分不是從敍述中引申出來,而是另起爐灶,造成兩種表達的分離,甚至出現了議論、抒情、説明和描寫平均使用筆力的現象,使寫出的文章“四不像”,不知道作者究竟“自選”了哪種文體。

對策:正確理解“文體自選”的要求。

大學聯考話題作文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文體自選”。但這並不意味着寫作時不需要文體的規範,而是給考生提供了多種選擇的機會,便於考生在自己擅長的文體中發揮。然而,一旦選定某種文體,作文就得符合這種文體的要求,決不能隨心所欲。從具體的操作過程看“文體自選”,考生在構思時倒是多了幾個環節:1.考慮該題最適合寫哪種體裁。2.要選擇適合自己發揮的體裁。形象思維發達、會編故事、善於記敍描寫的同學,可以選記敍文、散文來寫,甚至寫成小小説、童話、寓言等文學體裁;邏輯思維發達、會思辯、善於議論説理的同學,可以選議論文來做。3.要考慮有沒有與該體裁相應的足夠的素材。4.用這個體裁寫,能否寫出新意。這幾點都想好了,體裁問題解決了,實際上選擇材料的問題也就基本考慮到了。

弊病四:胡編亂造,盲目求新。

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到歷史人物那裏搬救兵的不在少數,許多考生參與了“發思古之幽情”的大合唱,儘管也湧現了一些歷史題材的精品之作,可令人費解的是:有些考生明明缺乏文史知識的積澱和新編故事的素養,卻也選用了歷史題材。於是在不甚了了的情況下,囫圇吞棗,泥古不化,加上用以表達的語言與借用的人物口吻風馬牛不相及,內容與形式嚴重失調,顯得不倫不類。

另外,一部分考生不是首先考慮內容,而是抓住“文體自選”去刻意“創新”,借各種文體胡亂闡發,他們的作文內容荒誕、寫法失真、語言表達滑稽古怪,有閲卷專家戲稱為不是寫作是炒作,不像作文像遊戲。比如有考生機械、膚淺地模仿名篇《諫太宗十思書》,寫了《諫父親三思疏》,文中充斥着諸如“今天兒子給你請安了”,“兒子以忠臣的身份向你‘進死諫’”,“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便。君樂聞直言,則侯化為忠。現將諫言羅列如下”,“此死諫一,望君一思疏”,“此死諫二,請君二思疏”,“老爸,其忠言逆耳,為興家立世之道,望接納”等半文半白的句子,最後是“祝龍體安康”“臣民兒上”,弄巧成拙,讓人啼笑皆非。

對策:必須明確兩點認識。

第一,對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內容。高爾基曾説:“散文,第一是內容,第二還是內容。”任何文章都是思想內容、文體結構和語言表達三方面因素的統一體。歸根到底,形式要為內容服務,沒有好的思想內容,形式也就失去了生命。所以決不能光在文體結構上打轉轉,為創新而創新。作為中學生,還是要打好紮實的基礎,熟練地掌握幾種常用的文體,這才是正道。第二,故事新編不是靈丹妙藥,並不適合所有考生。寫好故事新編,要求

有三:一是對原著研究得深,二是對現實社會有深切感受,三是要找到兩者結合的切入點。這不是一般水平的考生所能勝任的。

弊病五:投機取巧,套用時文。

20xx年大學聯考卷面上再次提出“不得抄襲”的要求,但考場作文中仍有仿作、抄襲現象,主要是一些敍事性的文章。這類作文往往套用刊物上某篇小説、寓言的情節和人物,模仿這些故事的結構。少數考生還能作些加工改造,注意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更多的考生則是全盤照搬。

對策:端正文風,杜絕投機心理。

有必要提醒考生:不能心存僥倖,以為套用現成的故事可以矇混過關。這類作文一經發現(實際上不被發現的可能性極小),只能是得分最低的一類,甚至會被評為0分。如果某些時文確實很精彩地詮釋了作文話題,寫作時予以概括,把它作為寫議論文的例證,倒也無可非議;但不能全文主體套用現成的故事,只在首尾加上一點扣題的話,更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

大學聯考作文 篇八

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個多彩的世界,每一雙眼睛都嵌進一個多彩的人生,每一條泛着清麗旋律的小溪都閃爍着多彩的光輝。於是包容化作一泓心間的清泉,撫平生命的痛苦,包裹新生的希望。

個人的包容是清泉晨起的露珠,反映光彩。

李斯曰:“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譯細流,故能就其深。”三國時期的曹操便是歷一座宏偉的泰山,官渡之戰時他以弱勝強的原因,大抵是他戰後將他清點出的一些部下與敵軍勾結的書信盡燒之,並説出“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吧。這種胸襟氣度與包容,才使得他周圍有如荀攸、郭嘉之類的人才為他賣命。不僅如此,他用人不計較出身,包容“前嫌”,甚至有仇但有才能的敵人,如果願意投降,他都欣然用之,正是因為包容了這些,魏才如同閃爍的露珠,在三國時期綻放了華美的光彩!

種族的包容是清泉輕快的低吟,帶來和諧。

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與摩擦之際,黑人的地位更顯得尷尬,各種侮辱與不平等在那時被壓在那個種族之上,而這種不包容,令世界顏色黯淡。好在轉角處有一抹亮色。一名白人母親站了出來,她解釋不同膚色時温和的説:“不同,是為了相愛”。一名偉大的黑人領袖站了出來,曼德拉用他一生的抗爭為黑人贏得尊嚴。大地上有了吶喊,有了歌唱,瑪丁·路德金站起來的吶喊道:“我有一個夢想!”,黃家駒站起來高聲歌唱:“願這土地裏不分你我高低,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為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正是這種對國家,對膚色,對種族的包容,成就了現在世界文明的繁榮與繽紛,宛如清泉輕快的低吟,帶來美好與和諧。

生命的包容是清泉閃爍的光輝,照耀古今。

生命中的包容是人與人相處所必須具備的容器,裏面包裹住了差異所帶來的不適應。世界之大,卻沒有兩片完全相似的樹葉,但差異的存在不是為了這分高低優劣,而只是如同那白人母親所説,為了更好的相愛。不一樣,才能綻放出光彩,一幅圖畫若只有一種顏色未免太過單薄,唯有混和雜糅在一起,才顯出色彩的繽紛。

沒有包容的角落,殘疾人只能窩在家中。

沒有包容的職業,女性工程師只能高呼“我看起來像個工程師”,卻依舊競爭不過筆試成績大不如她們的男性,在嘲笑中艱難前行。

林則徐説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了寒風的凜冽,才能擁有夏風的清爽;包容了灼熱的蠟油,才能擁有一室的温暖。只有彼此包容,才能共同組成一個絢麗多彩而又矛盾重重的世界。

大學聯考的作文 篇九

高三學習忙,幾個月沒有回家了。前天媽媽來校,閒談中我才知道跛足爺爺過世了,心情頓時非常沉痛。雖然他不是我的親爺爺,但像他這樣的好人怎麼能説死就死呢?震驚、哀悼之餘,眼前不由浮現出跛足爺爺那張古銅色的臉以及剛認識他時的往事。

“老瘸子,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我瞥了一眼輕蔑地罵道。

“你罵誰呀,雪兒?”媽媽問。

我噘起嘴向左邊一翹。

媽望望左邊,不由拍了一下我的頭説:“啥呀,你瘋啦?竟敢罵跛足爺爺!”

“罵他,就罵他。討厭!”我氣惱地説,“丟點紙屑、果皮,他也囉囉嗦嗦沒完沒了,還假正經地彎腰去撿,一瘸一拐地放入垃圾桶裏……”

“對呀,講究公共衞生,養成良好習慣,是一種美德!”

“哼,老瘸子愛管閒事。一次,我將剩飯倒在溝裏。他見了,嘮嘮叨叨不説,還拿掃帚掃起來,又一瘸一拐地送到豬圈裏……”

“是啊,像你這樣不知節約,又毛毛愣愣的,就得管教。”

“管教!他又不是我爺爺,管得着嗎?”

“不僅我,學生們大都討厭他:男女同學拉拉手、説説話,誰燙了發,穿件奇特的衣服,他都管;還説什麼‘小孩子要愛惜學習機會,生活要樸素自然’!真是淡吃蘿蔔鹹操心,也不怕操心大了爛肺子?”

媽媽把我拽了過來,嚴肅地對我説:“跛足爺爺可是百裏挑一的大好人。別看他現在白髮蒼蒼,腿腳不靈便,可在上甘嶺戰鬥中,勇敢殺敵,立過三等功;他腿腳不好,是因為小腿中還留着彈片的緣故。轉業回鄉後,舒適的工作他不要,偏偏要當個清潔工,年年都是市裏的先進。退休後,兒孫要他坐享清福,可他就是閒不住,戴上‘環衞義務值勤員’的袖套,廠區上上下下,社區前前後後,大樓裏裏外外,全被他包管了。廠裏多年受到省市衞生部門的表彰,都是跛足爺爺的功勞。”

“真的嗎?”我驚訝起來。

媽媽又講了跛足爺爺很多動人的事蹟,使我不禁改變對他的印象。那以後,我經常和夥伴們到跛足爺爺那裏玩,他像親爺爺一樣關懷我們,還經常給我們講要孝順、做善事的故事。

如今,跛足爺爺去世了,本想週日回家到墓前祭拜他,可媽媽説他沒有墓——因為死於一種怪病,他決定死後把遺體捐獻給省醫院,以供對這種怪病的科學研究;還特別囑咐兒孫們:自己雖然年老,但眼睛非常好,捐獻自己的眼角膜,讓盲人也能看到今天的好日子。

唉!我那跛足爺爺走了,從他批評我到現在已有六七年了,他雖然不是我的親爺爺,可我像親爺爺一樣地敬重他愛戴他。因為不能到他墓前拜祭,就寫這篇作文表示對他的哀悼和敬意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9lvpj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