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介紹一種事物説明文五年級作文

介紹一種事物説明文五年級作文

介紹一種事物説明文五年級作文

介紹一種事物 篇一

武漢東湖

武漢東湖在武漢市武昌東部,是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是33平方公里,包括生態風景區面積是88平方公里。

東湖位於長江南岸,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的,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它湖泊相通,並與長江相連,非常容易發水災。1899年到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一聲令下,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還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在人工的干預下,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

東湖是一個旅遊勝地。東湖風景區有白馬區、落雁區、磨山景區等。

磨山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面環水,六峯逶迆,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緻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閒勝地。

説起東湖,就不得不説起東湖綠道了。東湖綠道全長28。7公里,綠道串聯起東湖的磨山、聽濤和落雁三大景區,將要打造湖中道、湖山道、郊野道4條主題綠道,以及4處門户景觀。

東湖綠道還有“四個最”之稱。它是最“聰明的綠道”,因為東湖綠道只能步行、騎行,遊客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騎車,還車;它是最健康的綠道,車道全是用賽車瀝青鋪成的;它也是最有愛心的綠道,為野生動物預留了專用通道;它還是最乾淨的綠道……

東湖是武漢人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驕傲,我愛美麗的東湖!

介紹一種事物 篇二

熊貓

熊貓是一種漂亮的動物,可愛呆萌,很討人喜愛。它們體型肥胖整個身子如一個蓬鬆的球兒,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相比貓而言,熊貓不僅那麼可愛還特別惹人喜愛。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色為黑自兩色,臉頰很圓。可以説,熊貓是世界最稀有卻最可愛的動物了。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裏,那裏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温低於20℃。它住在竹林裏,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佈利於該物種建策藏身和哺育幼仔。

介紹到這兒時,你可能會問:“那它是如何睡覺的呢?”彆着急,我們來一一介紹。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的進食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年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衡、側躺、俯卧,伸展或倦成一團。所以大熊貓其它時間都用來休息。即使它還在睡覺但看起來十分迷人:總是眯着小眼藍莓般的小眼睛可迷人了,它總是把腿撐在樹枝分杈的地方,用手遮住點綴在上方的“小藍莓”露出櫻桃色的小舌頭。

大熊貓性情十分温順,初次見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頭低下好似害差了一般,不露真面目。但是一但當上母親,其小寶貝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即便是關懷看望,也惹怒母親大動肝火,張牙舞爪,甚至會動動手腳。有時它們還愛作一些修飾及其他一些求適活動,像貓一樣把身子直,前是伸開,後半身抬起,讓身軀靈活舒展,可舒服了。

可能貓的數量稀少,大約只有600只,被譽為“中國國寶”。現在人們為了加強保護、大力宣傳大熊貓為了讓資源為大熊貓所用以及給大熊貓營造美好的家園。現在的成都的熊貓基地有專業的人來飼養熊貓,目前已成功繁殖大熊貓85胎共124只,現有大約83只。

這就是熊貓,你覺得它是不是很可愛呢?

介紹一種事物 篇三

香梨

在有些冷的秋日,聽着音樂,細品一小盤香梨,便是最為愜意的事。

香梨是在秋季食用最為適宜的水果,它成熟於9月中下旬。香梨是圓潤的水滴形,長度約8至9釐米,線條優美流暢;香梨體積不大,重量約為200至250克,一隻手就可以輕鬆地拿住,玲瓏可愛;果身頂上有一處不深不淺的圓形凹陷,正是長柄的位置,普通香梨的柄大約為兩釐米,並表皮粗糙,手感酷似樹皮。一些熟透了的梨表皮為果綠與橙紅更加惹人喜愛。

梨的種類可謂是數不勝數。如:秋月梨,果皮為淡黃色,果肉雪白,清甜可口;皇冠梨,皮薄肉厚,風味酸甜;水晶泥梨,表面晶瑩光亮,肉質細膩,汁液飽滿……而在眾多的梨類中,秋月梨較為突出,在百果園等水果店中屬優質梨類,口感也比較細膩。

香梨有它獨特的果味。將香梨捧在手中嗅一嗅,可以聞見一絲甜甜的果香,若是切開,雪白的果肉便立即溢出清澈的汁水,令人食慾大增。輕輕嘗一口,有嚼勁的皮與清甜的果肉在舌尖融合,沁涼的汁水充滿了整個口腔。藏在最裏面的梨核為水滴形,顏色為深褐色,長度約為1至1。5釐米作文。

香梨具有清火、潤喉等諸多功效,在發生咳嗽,感冒等疾病時,也可以用冰糖與梨清燉,治療效果極好。

香梨等梨類的寓意為“分離”,所以不能給住院的病人送梨,可梨類還是即可口又有眾多功效的水果,深受大眾喜愛。

介紹一種事物 篇四

大熊貓的自述

Hi,我就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活寶貝---大熊貓。接下來我就介紹一下自己吧!

首先問題來了,我到底是熊還是貓呢?如果把我歸為熊科動物,可我又專吃竹子,和熊的生活習性不同,所以不是熊;如果把我歸為貓科動物,可我體型那麼大,所以也不是貓。科學家對於我的分類也十分頭疼,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目前,我歸類於熊科下的大熊貓屬。

你們想知道我的身體特性嗎?我的骨頭非常粗大,重量幾乎是與我身軀大小相同的動物的兩倍,活像一個渾圓的大球。我的牙齒又大又平,很適合咬斷並咀嚼竹子。一隻成年的大熊貓有42顆恆牙呢!我的臼齒齒面面積約為人類臼齒的7倍。我的手掌多長出來的部分像人類大拇指的結構,有助於攀折及夾握竹枝。我的後肢不如前肢那麼有力,因此我行動比較緩慢笨拙。

我呀,99%的食物來源都是竹子。你們可別以為我是素食動物,我其實是愛吃素的肉食動物哦!我的腸子並不像牛、羊等食草動物那麼長,所以吃完竹子還沒消化完就排出體外了。因此為了維持身體的能量,我一天中除了睡覺外,其餘時間都在吃東西。告訴你,一隻成年的大熊貓一天要吃掉20-40千克的竹葉或竹筍。

現在,根據專家調查,目前大約只剩下2000只野生大熊貓了。所以,請大家不要破壞環境,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把!沒了我,生活會少了多少樂趣啊!

怎麼樣,活潑可愛的我是不是也讓你喜愛呢?

介紹一種事物 篇五

桔子

一到秋天,桔子上市了。水果鋪裏,金黃色成了主打色,桔子也可以稱為橘子,在北方,人們習慣叫橘子,而在南方,人們習慣叫桔子。桔子通常為扁圓形,近似圓球形(和棒球一般大小),果皮軟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果肉為淡黃色、硃紅色的或深紅色的,把皮撕開裏頭的果瓣是枯紅色的。上面佈滿了白色的筋條,十來個果瓣像兄弟一樣圍在一塊。拿出一片果瓣,撕開外面的膜,裏頭鮮嫩的果肉就露了出來,咬一口,汁水四溢。

“橘生準南則為橘,生於誰北則為枳”。橘子品種特別多,其中我最歡的是砂糖枯,金錢枯和“醜八怪”。砂糖桔小小的,只有一個乒乓球那麼大,是橢圓形的,你一口就可以吃掉一整個冰糖桔,甜甜的,吃了一個還想吃;金錢怙是桔黃魚的,不仔細看還以為它是一個丘乓球,當然它也是巨大的桔子家族中,非常特別的一種桔子,它不像別的枯子,吃前還要把皮撕下來。它的皮可以直接吃,也沒果瓣,外面一層甜甜的,但越吃到裏面越酸,而且有很多核;醜八怪是個葫節的形狀,有棒球那麼大,它的皮軟軟的,三兩下就撕開了,露出了枯色的果肉,又大又甜,非常美味,完全和它這個不好聽的名字不符。桔子的品種有幾十種,主要生長在長江以北部。

桔子的作用非常多,全身都是寶。皮可以清新口氣,健脾和胃,還可以製成陳皮,十年以上的陳皮藥用價值非常高,價格也很貴;在冰箱裏放一塊新鮮的枯子皮,可以除臭,打開冰箱,一股清新的桔子香味撲面而來,令人十分愜意;桔子的筋絡可以保護人體的血管,舒筋活絡;桂子的肉可以吃,還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甘甜可口,人見人愛;桔核的功效是理氣、散節和止痛。

桔子不僅種類多,而且功效也很多,你也買一個來嚐嚐吧!

介紹一種事物 篇六

螳螂

螳螂,又名刀螂,是肉食性昆蟲。為翅亞綱,螳螂目。通體綠色或棕色(個別品種外表五彩繽紛),長約5-13釐米,算得上是昆蟲家族中的“巨無霸”了。螳螂頭呈三角形,善於各方位轉動,眼為複眼,每隻眼睛約有幾千個小眼,看動的物體格外清晰,腹部為橢圓形,被兩對翅膀覆蓋,四肢粗壯,共有三節,末端長有倒刺,能在光滑的地方攀爬,為到各個地方打獵提供了條件。螳螂怎樣抓住獵物?前肢功不可沒,這是螳螂最神奇的部位,也是昆蟲家族中獨一無二的部位。前肢約長1-2釐米,佈滿尖刺且可摺疊,當其它昆蟲路過時,螳螂會悄悄跟過去,然後將獵物夾住,前肢迅速收緊,就結束了戰鬥。除此之外,有些螳螂長相似花,埋伏在花旁,當有蟲來採蜜時,就會被這個以假亂真的“花”吃掉了。可以説,螳螂是一種聰明的捕食者。

螳螂除南、北極外,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全球已知螳螂種類約有2000種以上。非洲熱帶雨林的品種最多,其中最為出名的螳螂是大魔花螳螂和綠巨螳螂,它們平均體長12釐米,有的甚至能突破13釐米,我國已知約有147種螳螂,其中中華大刀螳螂最長,約長10釐米左右。

螳螂一生只產一個卵,通常能孵出20-40只小螳螂,但幼年螳螂十分脆弱,天敵眾多,一般能成年的屈指可數。螳螂會蜕皮,約半個月蜕一次,體積越來越大,顏色由淺至深,甚至改變螳螂顏色。

螳螂有近親嗎?是什麼昆蟲?許多人見螳螂與蝗蟲長相相似,便覺得蝗蟲是螳螂的近親,其實蟑螂才是螳螂的近親!在幾千萬年前,蟑螂是一個大家族,其中一種蟑螂與眾不同,它們的前肢長滿刺,作為保護足。後來因環境等原因,這種蟑螂逐漸變化成肉食昆蟲,保護足也變為捕食足,這便是螳螂的雛形,(如今有螳螂正處於過渡階段,例:金屬華螳)。後來,這種昆蟲身體、四肢變得細長,能支撐身體,使其立起來,慢慢演變成了如今的螳螂大家族。

標籤: 説明文 五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gzwg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