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怎麼仿寫作文精品多篇

怎麼仿寫作文精品多篇

怎麼仿寫作文精品多篇

模仿的作文 篇一

小時候,我是一個善於“模仿”的學生。

一年級時,我看見高年級的哥哥在籃球架上又翻又吊,很好玩。於是,每當下課,我就躲過值勤老師的目光,爬上籃球架,有時像猴子一樣吊在上面,有時像樹袋熊一樣抱在上面。如果有老師走來,我就迅速一鬆手跳下來,佯裝坐在籃球架下休息,若無其事地東張西望,每次都有驚無險。

二年級時,我看到男同學偷吸花蜜很有趣。春天,花園裏開滿了紅彤彤的一串紅。有幾個饞嘴的同學便去偷吸它的花蜜。我很好奇也跟着去了。我學着他們的樣子先吹走花瓣上的螞蟻或小蟲,然後摘下長長的花蕊······蜜汁甜津津的,味道好極了!可惜蜜汁量很少,有的裏面還沒釀出花蜜呢!所以偷吸一次要採得滿地都是花瓣。噢,可憐的滿地“片片紅”!

三年級時,我的“模仿”能力達到了極致。印象最深的是夏末秋初時節,操場邊的葡萄結果了。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瑪瑙一樣掛在架子上,很誘人。嘴饞的同學又開始行動了。我去望風,他們則用樹枝和沙包去打葡萄,可是要麼沒打着,要麼打爛了。於是他們改變了策略—一個強壯的同學抱起一個瘦小的同學去摘葡萄,然後藏在口袋裏去角落裏“分贓”。我們吃着又香又甜的葡萄,心卻跳個不停,既害怕又興奮。吃完後我們把果皮衝進了下水道“銷贓”。

嚐到甜頭的我,膽子也大了,學着他們的樣子獨自去偷葡萄。“模仿”能力升級後,我索性用剪刀一次解決一串,非常過癮!葡萄經過我們這一番折騰,所剩無幾。噢,可憐的無果“葡萄架”!

現在,我四年級了,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再也不會幹這樣的事情了。

類似這樣的事,你小時候一定也經歷過吧?

嘻嘻,人都有善於“模仿”的階段。再見了,小時候的我!

匆匆仿寫作文 篇二

花枯萎了,有再現芳華的時候;草枯黃了,有再次青葱的時候;樹葉枯敗了,有再次盎然的時候。可是,聰明的你能告訴我,為什麼我們的時間會一閃而過,不留痕跡呢?――是它們不肯回來罷:那它們又去了何處?此刻又在與誰戲耍呢?是它們回家了罷:它們的家又在何處?

我不明白它們給了我多少機會,給了我多少時間,我只感受到我的心在漸漸空虛。細細數着,有不止五千的日子匆匆從手心溜過;像隔着一層若隱若現的薄霧,伸手觸碰對岸,僅有一把虛無的空氣和沒有來的慌亂,沒有迴音也沒有靠岸。我不禁心如亂麻。

有一些時間流走了,而該來的也在快速到達;走過去,又回來,一次次人生迷途,我的彼岸又在何處?天上的太陽起起落落,在升起時躲進我們的小屋,在落下時又留給我們一抹殘陽。他來來往往,我也一向木然地跟着。於是――寫作業的時候,日子從筆尖下從容地走過;看書時,日子從聚精會神的雙眼下溜走;發呆時,日子從眼前的天花板上一路高歌遠去。我感受到了他內心的迫切,看一個人生命漸漸消逝,是一件何等痛快的事?

我伸出手,遮住了他的去路,可他又從指間悄悄離開;天黑了,我趴在桌子上,他便輕輕地從我的背上躍過,留下一縷清風。等我再次睜開眼時,朦朧中又是溜走的一日。我歎息着,卻只能望洋興歎。

時間是公平的,他給了我們有限的時間,我們就應當用這有限的時間做無限的事,難道不是嗎?是的。從前的一幕幕讓我難以忘懷,在時間裏穿梭,忘記了時間的消逝。我在白馬過隙般的時間裏,像一個流浪者,慢慢地遊蕩,體會這世間的辛酸,感受到了人間的苦難。這就是時間啊!

當太陽升起時,新的一天又即將到來。

仿寫作文 篇三

語文水平是一個人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正因為如此,在大學聯考語文試題中,作文的分值一直佔很大比例,因而要想提高學生的語www.文成績,就必須在作文上下一番功夫。然而,如何提高寫作水平,卻一直是個令許多學生和老師頭疼的問題。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而重在日積月累地不斷錘鍊。那種不重視平時練筆,臨考前胡亂背幾篇範文以應付考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應做到“四多”,即多閲讀、多觀察、多思考、多練筆,堅持作文訓練三部曲,摘抄、積材、仿寫三結合。

一、堅持摘抄,讓課外閲讀落到實處

大量的閲讀訓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前提。古人所謂“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許多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就是,一則無物可寫;二則無話可説;三則語言乾癟,甚至病句連篇。究其原因,還是平時閲讀量少,語言和素材的積累不雄厚導致的。高中生學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而寫作水平的提高必須以豐富的詞彙和充實的素材為前提。

1、摘抄美句、美段、美文。

德國大詩人歌德説過:“在每一個藝術家的身上都有一顆勇敢的種子,沒有它,就不能設想會有才能。”要求學生閲讀的名家名段,大都來自閲歷深、見識廣、語言駕馭能力強的作者之手;作品的內涵也必然大於學生的閲歷、見識和語言駕馭能力。學生通過學習會受到一種無形的陶冶,有時它比獲得“技巧”更為重要。文章是人格的表現。讀、記這樣的文章是一種人格上的薰陶、情感上的操練。

2、瀏覽報刊雜誌上的各類文章。

通過閲讀報刊雜誌上的各類文章,達到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內容,及時掌握當今世界的各類信息,使思想觀點處於世界前沿的目的。這類文章範圍寬廣,旨在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素養,為進行專題性閲讀蒐集線索。魯迅也強調“不要專門看文學”。他説,專看文學書,會變成連常識也沒有,要“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因此,我引導學生要善於廣泛地瀏覽各種有益書籍,從中吸收各種各樣的營養來豐富充實自己。

3、多寫讀後感。

高一第一學期單純地摘抄,第二學期就要在摘抄的文段後,寫下自己的感想,可多可少,可以多寫一些自己對文段的感悟。通過寫讀後感,把所想所感記下來,不僅理清了千頭萬緒,鍛鍊了語言的書面表達能力,形成了思考、寫作的習慣;而且還能夠逐步加深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也能錘鍊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認識生活的敏感度。經過一年不間斷的訓練,就能從一開始被動的閲讀、摘抄,到後來習慣性的閲讀、品味、感悟,不但形成多閲讀、多思考的習慣,還能使同學對閲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提高寫作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堅持素材積累,豐富人生感悟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材料和生活的積累就是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的泉源。積累寫作的材料,並非一天兩天所能夠辦好的事情,是一項要靠學生自覺的、長期性的語文活動才可以做好的艱鉅工作。再者,積累素材務必主動,有意識地積累,否則所得的材料也是零亂、籠統、膚淺、模糊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採集寫作素材。

1、每兩週記一件有意思、有意義或是有感悟的小事。

從近兩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就能看出,寫作要求已經迴歸到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特別是對身邊小事的感悟,如08年大學聯考廣東卷的《不要輕易説“不”》、湖北卷的《舉手投足之間》、天津卷的《人之常情》等都向細節和情感迴歸,而我們所欠缺的正是對細節的把握和對人生的感悟。因此,要特別注意身邊的“小事”。寫作文,未必寫人人皆知的大事才是好文章,只要寫出有意義,對自己或別人能構成一定影響的事情就可以啦。事件雖小,但反映的問題,揭示的道理並不小,就達到了寫作目的。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對自己有啟發、有教育意義的人物或事件用簡練的文字記錄下來,就是最真誠的寫作素材。同時,只有細緻地觀察了生活,精細地體驗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豐富、深刻、系統。

2、根據主題詞,每兩週蒐集事例和名人名言。

盲目的積累素材還遠遠不夠,素材的積累應該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可以安排每兩週一個主題詞,如“自律”、“自省”、“合作”、“機遇”等,利用課外時間,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資料,按要求蒐集事例和名人名言,並評選出最好的材料一起學習、積累。通過積累,內容空洞、語言乾癟的情況能夠大大改善。

三、堅持仿寫,有目標地提高寫作技巧

在眾多提高作文能力的訓練中,仿寫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雖然有人認為仿寫抹殺了創造力,但是,誰又能否認王勃將瘐信“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一仿便成就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仿寫的本質是“創造”而不是“複製”。它要求以掌握的知識為基礎,運用聯想、想象、記憶、遷移等思想規律,實現對新知識的認識,並拓展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這也是仿寫的意義,是它能迅速大面積提高寫作水平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實仿寫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格言警句仿寫、敍述仿寫、描寫仿寫(心理、行為、行動、外貌、語言細節側面場面)議論仿寫等;從篇幅上區分為句仿、段仿、篇仿等。“舊瓶裝新酒”,是仿照別人文章的表現形式、構思特點、行文風格去進行寫作實踐的一種做法,而不是對全文或整段的照搬照抄。

在學習範文的基礎上,有意識地仿照範文的佈局謀篇、遣詞造句、寫作技巧等特點去作文。傳統的範文教學雖然有不少的缺點,但是也有不少在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上的可取之處。如“範文引路”、“模擬訓練”,可以把其當作模仿寫作的典範。通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並加以發揮,最終就能變為自己的東西。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礙”就得到了解決,作文“冷場”的局面將會消失。仿寫對於中下生來説,可以提高其寫作基本功和寫作興趣;對於上層生來説,可以使其更多地借鑑、吸收別人的長處,從而轉化為自己優勢。

寫作水平的提高,絕非三五日就可做到。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文章同樣如此。一篇文章,即使有再好的立意和構思,如果沒有典型而有力的材料作為支撐,也只是一個空架子而已。宋人朱熹曾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沒有捷徑,只有抱着誠實的態度,以正確的方法紮紮實實地不斷練習,才能寫出好作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mjn4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