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中秋節節日作文(精品多篇)

中秋節節日作文(精品多篇)

中秋節節日作文(精品多篇)

中秋節作文 篇一

中秋賞月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説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説,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説。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説;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可是,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户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台灣的地震,它牽動着我也牽動着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先思念、温柔、完美、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忙,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期望,想到明天的完美。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忙和温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靜中

,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我的“心月”吧。

關於中秋節作文 篇二

今天是中秋夜,我看着這圓圓的月亮,思念起了去世的奶奶來。她那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來,我就想起我們家鄉的糖餅,因為烙糖餅,是奶奶的拿手好戲。

記得那次我們到奶奶家過中秋,剛吃過午飯,我就看見奶奶拿起了一個大黃盆,開始和麪。奶奶揣呀揣,翻來覆去地揣,似乎要把面裏的筋也要給揣出來似的。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見奶奶用手迅疾地拍上幾下,蓋上紗布,面算是和好了。

和好了面,奶奶並不休息,進裏間抱出三包糖來。這三包糖,都是用紙包的,一頭大、一頭小,上面還貼着一塊兒紅紙,長條的,外面用線繩捆紮。奶奶先解開一包,連同包糖的紙一道攤在桌上,再把另外兩包打開倒上去,用擀麪杖輕輕地擀。奶奶一直要把這些紅糖都擀細,如麪粉那麼細。

第三個環節,就是炒芝麻,我的兩個年齡最小的姐姐,蹲在鍋門口添草燒火,奶奶則是站在鍋前,用鏟子不停的翻炒。芝麻的香味兒從廚房裏飄到院裏,飄到大樹下,飄向廣大的空間裏,即使我正在玩耍、奔跑,也會不自禁地停下腳步,深深地呼吸幾口,心想:“奶奶的芝麻真香啊!”

炒好的芝麻,盛到簸箕裏,漫漫地搖晃,讓它冷涼,奶奶説:“油都被炒出來了,不搖晃,芝麻就會結塊兒,那香味就不正了,糖餅就不好吃嘍!”等到芝麻冷涼,放到碓臼裏輕輕地嗑,盛上來,與紅糖拌在一起。這時,夕陽已經紅紅的照進了廚房。

還是我的兩個年齡最小的姐姐在灶下燒火,奶奶則是在灶堂前忙碌。每包好一個小圓餅,她都要沾上一層雪白的芝麻,然後貼到剛剛燒熱的鍋裏。奶奶都是把先包好的糖餅放在鍋的正中間,那裏熱度最高,待一會兒翻身,挪挪位置,再把第二個貼到鍋的正中心。如此,直到太陽落山,直到開始點燈的時候,奶奶才完成整個月餅的製作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呢,也沒閒着,領着弟弟妹妹們到處亂跑,想點子玩兒,還時不時地跑回灶間來看看。第一次來的時候,奶奶説:“小寶,拿一個嚐嚐,”我伸手拿起一個,燙,啪地掉地上了,引得兩個姐姐放聲地笑。我把餅撿起來,兩隻手輪換着晃晃,再拍拍,用嘴吹吹,上去就咬它一大口。外面的,好脆,好香;裏面的又柔,又軟。怎麼沒有糖?我用兩手一壓,糖稀現出來了,再吹一吹,用勁兒猛一吸,把糖稀飽滿地全部地吸入口中,那種又香又甜的感覺,真的像醉了似的。一轉身,發現奶奶在看着我,很專注,又好像很幸福。我趁奶奶還沒回過神來,轉身跑了。就在那轉身之際,順手又拿了一個芝麻糖餅。

晚上的時侯,一家老少,男男女女,十幾個人,圍坐在明媚的月亮下面,一邊吃着圓圓的糖餅,一邊拉家常。當時,我和兄弟姊妹們在一旁打鬧嬉戲,偶爾到大扁子裏去拿上一個芝麻糖餅吃,那時,真幸福。

奶奶,我想您,想您烙的芝麻糖餅。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篇三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據説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温、台、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國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着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節的作文 篇四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了,到處都飄散着月餅的香味,洋溢着團圓的喜悦。

這天人們都會吃月餅、賞月、看中秋晚會。我們家也不例外。吃過團圓飯,分享了香甜的月餅後,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陽台看月亮。

今天的月亮特別清透、特別皎潔,連雲都特別識相,靜靜地待在一旁,把月亮襯托得像個美麗的姑娘。你瞧!那美麗的姑娘正睜着大大的眼睛,欣賞我們這和諧的人間呢!正看得入迷時,弟弟扯着我的衣角嚷道:“姐姐,為什麼今天的月亮比我的臉還圓?就像一個大大的圓盤子。”

我不禁笑了,摸着弟弟的臉説:“小笨蛋,今天是中秋節,月亮當然圓了,這樣才像團圓的樣子!”

弟弟眨巴着眼説:“團圓就是有月餅,有爸爸,有媽媽,有姐姐,還有大圓盤月亮!”

這時,爸爸、媽媽也過來了,還説:“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總之,中秋就是一個團圓快樂的日子,就像我們一家人這樣。

中秋節的作文 篇五

農曆8月15是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晚上,人們要用月餅和水果來獻月亮。

中秋節的前一天,爺爺和奶奶帶我去買水果。街道上人山人海,來來往往,熱鬧極了。街道兩旁有很多賣月餅的攤點。月餅有方的、圓的、心形的,有大的,小的。各式各樣的月餅可好看了。整個街道上散發着一股濃濃的香味。

賣水果的小攤點上擺着各種各樣的水果。彎彎的香蕉像小船;圓圓的紫葡萄作文吧像珍珠;紅紅的石榴像一個個小燈籠。我們買了香蕉,葡萄和石榴,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到了中秋節晚上,吃完晚飯,我抬頭看着寂靜的夜空,迫不及待地問爺爺:“月亮咋還不出來?”爺爺笑着摸摸我的頭,讓我再等等看。

等了好長時間,月亮終於從山上露出笑臉。不一會兒,像一個大玉盤一樣掛在了天上。圓圓的月亮出來啦!我和爺爺趕緊把早已準備好的月餅和水果端出來放到桌上獻月亮。

中秋節作文 篇六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就是中秋

15的月亮圓圓的、亮亮的。抬頭一看,咦?月亮上有一個黑影,那可能是嫦娥吧,她旁邊的小黑影應該就是玉兔了。真想跟她們會會面,一睹嫦娥的風采、玉兔的純潔。可惜那只是神話中的人物,我們是不可能看見的。

也許,那些黑影並不是嫦娥和玉兔,而是藴藏着寶藏的仙脈,正等着我們去探索、開發呢。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動人的傳説,特別令我喜歡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據説嫦娥是在八月十五那天成仙奔月的,百姓們聞知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而每年過中秋節,就離不開中秋月餅。

中秋啊!一個神奇美好的中秋!

中秋節的作文 篇七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來臨了,大街上已有熱鬧的節日氣氛,各種月餅已開始登場,水果攤上的果子個個圓潤飽滿,小吃街越發的熱鬧……滿街的飄香讓人沉醉。

節日的氣氛很讓我享受,因為過節的時候,外地工作的爸爸就會回家陪伴我們。記得去年中秋節,爸爸帶我去買了大閘蟹,肥美的蟹肉、蟹黃吃的我滿嘴流油……我想今年爸爸也會像往年一樣,給我們做一大桌子好菜,用完餐,一家人會在陽台點上蠟燭,邊吃着月餅喝着香茶,邊聽着爸爸媽媽講述中秋節的往事。

中秋節是石榴成熟的季節,爸爸已經給我們郵寄了石榴,個個嬌豔欲滴,透着成熟的紅暈,讓人愛不釋手,打開來晶瑩剔透,吃起來更是鮮美多汁,酸甜可口。帶着節日家人團聚的期望,滿心盼着美好的中秋佳節快點到來。

過中秋節作文 篇八

皎潔的月光,射在了寬闊的院子裏……那一天,正是中秋。

中秋節的夜晚,我和小夥伴們來到小河邊點燈籠,大家都聚集在小河邊。頓時,小河邊充滿了幸福快樂的氣氛,充滿了甜蜜的童年味道,充滿了愉快的笑聲……點燈籠遊戲開始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愛的小燈籠,我們把燈籠插在了泥土上,每個人插燈籠的地方都不同:有的插在小河邊,好像一顆美麗的“仙女草”點綴着小河;有的正插在草叢中發出光亮,好像一顆閃閃的“夜明珠”;有的插在離草地遠一些的小橋邊,向那裏一看,像一隻只閃着微光的“小螢火蟲”……我們玩了許久,才回家吃月餅。

剛回到家門口,聽到一陣朗朗的讀書聲:“中秋節的夜晚,爺爺和孫子……”我心裏正奇怪着:“這不是妹妹課本中的《爺爺和孫子》嗎?沒想到她那麼會在這個時候用課文,萬萬想不到啊。”我走進屋子裏,見桌面上擺放着新鮮的水果和我最喜歡吃的月餅,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摸了摸飢餓的肚子,向“美味佳餚”靠近。當我剛要拿一顆葡萄放入口中的時候,媽媽拍了一下我的手,説道:“幹嘛呀,跑步不能偷步,吃東西也不能“偷步”,知道嗎?”我嘟起小嘴,媽媽便向我投來生氣的目光,我只好乖乖的變回媽媽的乖乖女。

過了不久,妹妹已經朗誦到:“要是您變成月亮,該多好呀!您願意嗎?”“我願意!”爺爺自然地答上了。大家聽了後,歡笑聲充滿了整個屋子……中秋節的夜晚,是我最開心、最幽默的一個童年時光!

中秋節的月亮,又圓又大又漂亮;中秋節的夜晚,又樂又苦又有趣——這是我家的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 篇九

昨天,我和弟弟剛剛游完泳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月亮非常的圓,因為昨天是中秋節,所以月亮才那麼圓。我問爸爸為什麼農曆8月15日中秋節的月亮會那麼圓?爸爸説:“因為地球是繞着月亮轉的,從每一個角度看月亮的形狀都不一樣,正好農曆8月15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月亮。”經過爸爸的解答風終於明白了,農曆8月15日的月亮為什麼會那麼圓。

回到了家,吃完飯了,我看到山上有很多的人在放孔明燈,約有100多個孔明燈。有1個孔明燈飄了過來,還有1個孔明燈落到了地下,還有一個孔明燈飛到了月亮上。

過中秋節作文 篇十

八月十五的早上,特別開心,起牀後,已經是八點,媽媽讓我做早餐,吃完飯,我就看書。

時間過得很快,十一點了,爸爸媽媽前幾天,就商量好,今天中午,帶爺爺奶奶去外面吃飯,當媽媽進門説走,我和弟弟趕緊收拾好,爸爸和爺爺奶奶在車上等候。

到達餐廳,服務員阿姨走進來,讓我們點菜,我和弟弟爭奪菜單,隨後,被爸爸拿去。點了四個可口菜,主食是燉雞。我們吃着菜,説説笑笑,不久,燉雞上來了,服務員阿姨把一大盆雞,放在一個櫃子上,又打開電磁爐,又拿來一個碗和大勺子,讓我們邊吃邊盛。

弟弟買來一瓶飲料,弟弟也給我倒上,過一會,我還想喝,不料,被我弄倒半瓶,弟弟大嚷着,我也沒理他。每次吃完雞肉,由我來盛,很燙,不敢盛多,我們吃的津津有味。

我們快吃飽,爸爸讓我去給服務員阿姨説,買三個饅頭,切成片,蘸着雞湯吃,味道很不錯。

回到家,我又鑽到書中。晚飯後,媽媽看手機上,老師佈置有一場電影,讓我們去電影院看,可打電話,説快演完了,其實我們也忘了。弟弟吵着要去外面玩,他是為了滑滑板。

我們去公園,我不會滑,拉着弟弟的手,我害怕,把他手捏疼。我又拉着媽媽的手,剛開始滑,滑板不走,我用了全部力氣,弟弟一次又一次給我示範。後來慢慢的滑,找到感覺。走在小路上,弟弟抬起頭,指着月亮説,月餅,我和媽媽都笑了,他又説,你知道,我為啥説是月餅,因為我餓了,回到家,弟弟拿起一塊月餅吃了起來。

俗話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第二天晚上,抬起頭,發現月亮真的又大又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pp4j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