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精品多篇)

語文大學聯考優秀滿分作文 篇一

社會總是會慷慨地給予孩童一份特別的關愛,這關愛中又無疑雜着些許歆羨:看那些孩子,比起翁嫗,甚至比起我們,他們有明亮的眼,有光潔的皮膚,更有純粹的心靈。單純、柔軟、好奇並敬畏着世界,赤子之心即是如此,其珍貴亦在此。

然而這關愛、這歆羨恰恰暴露了我們的尷尬與不堪:我們的心,我們的千迴百轉計謀頻出的心,已不配被喚作“赤子之心”,亦無法成為孩童的表率。就像赫胥黎所説的,“少男少女的心靈正在提前硬化”。童心已失,我們自然將走向沉淪。

不必費盡心力去找尋什麼例證了,整個的社會就是的例證:看着老者的無助,我們的視線是不約而同地彎着的;看着旁人無視信號燈穿梭於車流這中,我們的心腸是硬的。“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為何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當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寫下這句振聾發聵之語,他是否已經預料到了物質的洪流將不由分説地捲走我們珍貴的純淨的心?他是否想見了失去赤心之心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敬畏而充滿了算計、無聊的沉淪之地?

是的,我們如此珍視孩童的以及像孩童一樣的純淨的心靈,但如此美好而脆弱的東西該如何在社會中,在這個骯髒的大漩渦中保持獨立?不是人人都像葉芝一樣,有勇氣説出“我就要走了”的脱離世俗之語,有足夠澄澈的心去“無論在車行道還是灰暗的人行道”都能聽到遠方的海浪。葉芝是幸運的,他呵護着自己的童心,也就守護了一方淨土。可是誰會來守護我們的心,來柔化我們的心呢?請先自己行動起來,拂一拂心上的浮塵吧!

我不能免俗,不敢誇耀臼己的心仍是純淨的。所以當我面對我的妹妹,看着她像所有孩童一樣,直率地向世界發問並表達臼己的喜怒哀樂;看着她依舊敬良着這個世界,我無疑是慚愧的。我們不需要更多沒有感情的行屍走肉了,不需要更多試圖去征服一切的狂妄之人了。如果無法更改世界的運行軌跡,就請守護身邊的童心吧!它們的單純與柔軟,不設防備卻擁有的感化力量,彷彿星星點燈,終會照亮黑暗。

童心之貴,貴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長會失去許多,卻不應失去最本身最純淨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説的:“我們不是要-卜|子拯救整個世界,但我們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觸手可及的部分。”我願這赤子之心,可長存你我周圍,更長存丁。你我心間。

幸福是什麼?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有人認為幸福如夜空中的星星,明亮耀眼;有人認為幸福如展開的畫卷,絢麗多彩;還有人認為幸福是貌若灼灼桃花,傾國傾城……。我認為幸福是一縷暖陽,是一泓清泉,是一片綠洲,是熱心的付出,是生命對生命的感動。

記憶的琴絃撥回到兩年前,那是一個初冬的下午,我放學後一如既往地去公交站台乘車回家,看到一輛229即將進站,我跑得氣喘吁吁還是沒趕上。倒黴的我只有在寒風中等下一輛車的到來,可能是等得時間較長,我有些受涼了。上公交車後,我在擁擠的車廂裏找了一個位置站着,總有種想嘔吐的感覺。

我提醒自己分散注意力,可是難受的感覺愈發強烈,我想把背上的書包取下來拿餐巾紙,可是來不及,我“哇”的一聲吐了出來,弄得手上、褲子上都是嘔吐物。頓時,我的臉“唰”的一下就漲紅了,我緊張地看了看四周,發現不少乘客都在看着我,我像一隻驚慌失措的小鹿,心想今天可是糗大了,怎麼辦呀?我羞愧得低下頭,不敢看他人的目光。這時一位大約20多歲的姐姐走到我身邊,説:“小朋友,你怎麼了?”她一邊説着,一邊遞給我餐巾紙讓我擦手上的髒物,一邊幫我擦掉褲子上的髒物,沒有一點怕髒的神情。這時有一箇中年大叔也起身讓出自己的位置給我坐。那位姐姐扶着我坐下,並問我:“你書包裏有沒有熱水?我給你倒點喝,生病了就不好了。”我的眼眶濕潤了,向那位姐姐投去感激的目光。

我恍然大悟,其實幸福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幸福如冬日裏的一縷陽光,暖人心田;如夏日裏的一泓清泉,沁人心脾;如沙漠裏的一片綠洲,給人希望。幸福在天地間每一個角落綻放。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 篇二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雲捲雲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範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並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於自然,人理應藉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於自然,甚為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祕,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侷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説,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於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於自然,也歸於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於自然山水,感受天光雲影之變,細觀雲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於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説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 篇三

看天光雲彩,能測陰晴雨雪;漫步林間,能觀草長鶯飛,枝葉枯榮,可無法細説萬物之性。打開電視,輕點鼠標,可知萬物原理,可無法身臨其境。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在我看來,身臨其境,用心感受,即便不知萬物原理,自然也並不遙遠。

看來山峻嶺,清流激漓,即便你不懂山的形成,你卻能用心感受山的'巍峨,水的靈動;看萬花紅遍,綠蔭環繞,即便你不懂花的種美,樹的生長,你卻能用心感受花的甜美,樹的奉獻;看繁星閃爍銀月懸空,即便你不懂星星的距離,你卻能感受黑夜的神祕與趣味。由此可見,如若心有自然,心繫自然,雖不知萬物進化理論,卻能感受自然的魅力,自然的靈魂。自然,近在咫尺。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獲得身心愉悦。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你貼近自然,你會收穫不少意外的驚喜。當你與家人朋友出外旅遊時,因為有清泉叮咚,你會收穫趣味;因為有雄偉瀑布,你會歎為觀止;因為有蟲魚鳥獸,你會驚喜不斷。當你在自然給予你的一切中享受,當你被自然親切納入懷抱之時,你是否有發現,即便你不懂鳥性不

懂花語,你卻已經與自然如此貼近?你是否有發現,是自然帶給你的喜悦與驚奇,讓你覺得自然其實並不遙遠?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昇華。蘇軾被貶黃洲時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自然的雄洋壯立,使他認識到人生短暫,何必難為自己?才會有他積極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嵇康喜愛竹林,喜愛竹林中悠閒的雅士生活,是自然的清高秀麗,使他擁有竹子般正直的性格,不願與世同流合污。我認為,我們從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吸收到的精華,能使我們的涵養進一步提升,使我們的信念更加堅定,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圓滿。而這一切,難道懂得萬物表面的原理能比得上嗎?

誠然,有人認為懂得物性更重要。不可否認,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我們可現清楚瞭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然而,這一切卻只停留在表面,你未曾用心去感受自然,你亦未曾得知自然的真諦,所以這樣,自然只會“越來越遠”。

嗅一嗅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風的靈動,融摸水的温潤,你便會窕爾一笑,用心感受自然,你會發現,自然,就在身邊。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的作文 篇四

家人間的一句關懷,偶爾的吵架拌嘴,到家時桌上冒着熱氣的一葷一素……這些生活中的點滴間處處透露着人間的煙火氣,充斥着家的温暖,令人放鬆和安心。

多年前爸爸單位總會發些年貨,而今年發送至我家的是兩箱車釐子:據説是智利進口的,個個粒大飽滿,紫紅的外皮上透着鮮潤的光澤。但就是這兩箱車釐子,在我們家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爸爸説要將車釐子送人,他對媽媽説:“前兩天你買的幾斤車釐子還沒有吃完,家裏的水果又多,這兩箱車釐子我們也吃不完,不如就送人了吧!”可媽媽不樂意了:“這車釐子的包裝都破損了,留在家吃不好嗎?再説過年這麼多天,總會吃完的,拿出來招待客人也體面些!”我看他們爭了半天,誰也説服不了誰,便提議:“反正車釐子有兩箱,你們一人一箱,互不干涉,想怎麼處置都行。”於是那兩箱車釐子就在我們家客廳門口的置物架上趴着。

第二天起牀後,爸爸上班去了,媽媽在房間裏換衣服,我發現門口的車釐子少了一箱。放學回家,我偶然往門口一瞥,卻發現另一箱車釐子也消失了,我愣了一下,隨即回房間寫作業去了。

大年七年級,爸爸媽媽開車帶我去給爺爺奶奶拜年,剛進門,爺爺奶奶就熱情地迎上前:“囡囡來了,快進來快進來,洗洗手去拿車釐子吃,又大又甜,智利進口的哩!你爸爸媽媽寄的,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寄兩次?加起來有一大箱,我們也吃不完,你們可要多吃點……”奶奶絮絮叨叨地説着,我卻呆住了,隨即“噗嗤”一聲笑起來。“怎麼啦?”奶奶奇怪的看着我。“沒什麼”我嘴角上揚,心裏一股暖流湧過,不只是為奶奶的關懷還是爸爸媽媽孩子氣的較真。突然我想起了什麼,拿起電話按下了一串熟悉的數字:“喂,外婆嗎?新年好!嗯!對,是我……,你們有沒有收到兩個半箱車釐子啊……”掛斷電話,我長輸一口氣,眼中的笑意更濃了。環繞在四周的是奶奶家的温暖、淡淡的果香與令人舒暢的人間煙火氣。

若獨自在外感到孤獨寂寞時務必回家看看。家中的温情或家人間的小心思會如同一盞明燈,引領你的心回到家,回到人間,與家人共賞新年的煙火!

語文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五

若你遇見我,我會説這是緣,是機遇……

若你遇見我,請你主動和我説話,我比較內向,不會主動和你打招呼。但是,如果你跟我説話了,我一定會笑着説:“你好”。你不要擔心,我會冷冷的對你,我會充滿熱情的跟你交朋友。

若你遇見我,請把你最真實的一面給我看。讓你的喜怒哀樂盡情的展現在我的面前,我也會把最真實的自己展現在你的眼前。和你一起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一起喜怒哀樂。

若你遇見我,請你主動的進入我的世界,同我一起感受世界的美好。我喜歡看書,讓我們一起感受書中世界的美好。感受那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感受那封建社會的黑暗。我們看見那崔鶯鶯,打破了封建制度的牢籠,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讓我們一起沉浸在書中的世界,一同感受書中主角的經歷。

若你遇見我,請不要被我的話語傷到。你跟我認識久了會發現我跟以前不一樣。我有點神經大條,大大咧咧的。你也會發現我説話不經過大腦的思考,説出來的話可能會傷害到你。但是請你相信我,那不是我的本意,希望你能原諒我,我們還是好朋友。

若你遇見我,請你提醒我要幹什麼。不知道為什麼我有點健忘,所以如果我忘記了什麼事情,請你不要生氣。我沒有辦到,我會改的,請你放心。

若你遇見我,你會發現我根本不會照顧自己。生活的沒有規律,我知道你看了一定會生氣。但是請你相信我,我一定會改變的。你會發現,我根本就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我只是知道要做好自己。

若你遇見我,你會發現我在學習上很不努力。我需要你在我身邊時時刻刻的提醒我。我還會給自己壓力,卻不懂得把壓力變為動力,我需要你的幫助。

若你遇見我,你會和我交朋友,與我交心嗎?

若你遇見我……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 篇六

當我們拿着滿分試卷回家後,家長的親吻源源不斷;但當拿到一張不及格試卷時,得到的只是一個巴掌。然而我滿心歡喜拿着差兩分就滿分試卷回家時結果卻跟不及格試卷結果一樣。心裏不禁生出一個疑問:標準,你真的如此重要嗎?

我想説:不!

不可否認,我們都想要一個達到標準的試卷,對於家長們來説便更是如此。然而,一張達到標準的試卷就能説明我們真的全部理解了知識,全都掌握了知識嗎?誠然,或許家長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很好的成績,這確實是每一個父母都的心理,但是,達到了一個標準便是親吻,低於這個標準便是巴掌的行為真的合理嗎?難道一張98分的試卷不及一張61分的及格卷。只因98分沒有得到滿分這個標準便是巴掌,只因61分滿足了及格這個標準便親吻。那我們學生以後要怎麼做呢?

若家長堅持這種做法,那學生會不會在發現自己不能達到滿分而只能達到高分,卻想得到家長們的表揚,選擇放棄高分而只是達到及格呢?那以後的學生是不是隻會安於現狀,達到及格便可。因為高分還不如一個及格標準,所以學生們會不斷安於現狀止步不前,不會想取得高分,那有些知識便不再去理會。我想這並不是家長們的初衷。所以,標準也沒有如此重要。

正如當代詩人郭小川説:“但願每次回憶,都對生活不感負疚。”希望家長們也明白,標準不能衡量一切,因而,有時我們也大可不必太注重標準,讓我們對生活不感負疚,就像麥克阿瑟所言:“當生活都用標準來衡量時,那社會便不再有温情和喜悦。”對啊,標準確實可以衡量一些東西,但它只是一個標誌性的東西,並不能代表一切。錢鍾書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的導師並不用標準考試成績來衡量一個人的付出而是結合他平時的表現綜合思考。便對學生有一個很好的定論,學生也會不斷努力向前奮進。因此,錢鍾書一生最敬佩的人便是他的導師,因而錢鍾書取得如此的成就也受其影響。試想一下,倘若這位導師也想漫畫中的家長般,如此注重一個標準,結果又會如何?還會有如此成就的錢鍾書嗎?他還會成為錢鍾書最敬佩的人嗎?

危害如此,痛心也在此。

反觀當下,多少人追名逐利,只為一紙文憑和所謂的標準,爭得頭破血流,最後也一無所獲。為何不把標準看淡些,正如汪國真所説:“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這紅塵,太污太苦太錦簇;這人情,總浮總疏總麻木。願我們所有人都能把標準看淡些,然後去追逐詩意和遠方,不留負疚。

語文大學聯考優秀滿分作文 篇七

流水匆匆,歲月匆匆,匆忙到來不及收拾童年的碎片,來不及回味,來不及追憶,一晃又過了二十載。生命,在這二十年的風雨中洗禮;心靈,也在滄桑中走向成熟。這二十年來,我在黨和國家的呵護下,像一棵小草一樣健康茁壯的成長,並且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

由於家處偏遠的山區,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而父母年邁,上又有卧病在牀的爺爺要照顧,沒有辦法外出打工,所以父母要供我上大學是非常不易的。記得我拿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那天,全家人是多麼的激動和高興,不識字的父親拿着我的通知書愣了半天,眼睛一直盯着那紅爍爍的幾個大字,激動得差不多要流淚了。可在高興之餘,我看到父親轉過身去,歎息了好久。那一晚,父親和母親一直在商量我上大學的事,直到半夜也沒有結果,在歎息中他們沉默了。那一晚我徹底的失眠了,我知道我家的經濟狀況連家庭的日用開支都難以解決,又怎能支付大學那昂貴的學費呢?我的大學夢可能就要破滅了,我開始對大學生活感到迷茫。

村裏人常説:“供個孩子上學,考不上大學氣人,考上了大學更氣人”。是啊!天文數字的學費,巨大的各種生活開支,壓得家長們透不過氣來。多少次看到父母在為我的學費、生活費奔波,他們在無奈中是怎樣的掙扎?在痛苦的折磨中又是怎樣忍住沒有呻吟?想起這些,心,被揪似的痛;淚,也在莫名的流。

就在全家人為我上大學而發愁的時候,我在學校發來的通知書上看到了國家的各種助學政策,尤其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讓我再一次看到了大學的希望。當合國家的這項政策,像一縷温暖的陽光照進冰冷的雪地,融化了我內心那沉重而僵硬的冰塊。很快,在學校和資助中心幫助下,父親帶着我到縣教育局資助中心辦理所有的手續,簽了合同,取了證明,讓我順利的進入了大學校園。

大學是一個美麗和諧的家園,我很慶幸能夠來到這裏,在這温暖的家園裏,我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也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如今,我可以漫步於如簇的櫻花叢中,可以晨讀於清幽的紫竹林裏,可以奔跑在寬闊的球場上,可以沉思於豐富的圖書之中,我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享受那美好的生活。經過自己的努力,在政府與學校的幫助下,我建起了貧困生檔案,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解決了我的生活問題,也為家裏減輕了負擔。百花齊放、萬木爭春,我是其中的一株,在黨那温暖的陽光照耀下,在國家那甘甜的雨水滋潤中,不斷地向自己的夢想靠近。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黨和國家給予我的關懷和恩澤,它們讓我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為祖國的事業不斷奮鬥。

國家和黨,助我圓夢!伴我成長!在我們孤立無助之時,它會攜起我們的手,帶我們走過崎嶇的山嶺,越過波濤洶湧的大海,到達成功的彼岸。黨和國家的那些政策,圓了無數學子的大學夢,讓他們茁壯快樂的成長,享受着無比美好的大學生活。黨和國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辦事,共產黨員楊善洲同志就是典型的代表,善洲精神是黨和國家給予我們的又一次洗禮。所以,我們要積極學習楊善洲精神,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在黨旗的號召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服務。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時時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每個人必須擁有的赤子情懷。儘管我們無法一一將滴水報以湧泉、將閃電歸還閃電。

語文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八

對與好,似乎天生就是相伴而生的,好便一定對,對就一定好。但在現實中,真就一貫如此麼?

對不一定好,在《宋史》上曾經記載過這樣一個例子,開封府曾辦理過一個案子:甲與乙是朋友,甲拿了乙的東西,兩個人在大鬧間,乙不慎打到了甲的要害,甲不治而亡。按照當時大宋的刑法,應判處乙死刑。開封府按照法律辦事,此為對,但無論按照當時人或是現在人的眼光來看,乙都罪不至死。所以導致當時不僅乙不服,百姓也有諸多為乙伸冤的。此即為判的不好。由此可見,對不一定好。

同樣,好不一定對,“滴滴打車”的出現無疑極大地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在最初也贏得了陣陣喝彩,此即為好。但在後來的發展中,層出不窮的媒體報導使得“滴滴公司”的安全隱患和個人運營違法的問題暴露無遺。違法的行為當然是不對的。因此,好也不一定對。

但很對例子也證明了,好的事即便在當時不對,但在事後,也會得到人們的認可。

在“721”大雨當天,無數志願者冒着雨前往首都機場,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困在機場的旅客。但在經過收費站的過程中,卻爆發了衝突,走高速要交高速費是法律規定毫無疑問嗎,但好心好意做志願者卻依然被收高速費無疑令人心寒,司機們想要免費通過高速,即為好與不對之間的衝突。

但在隨後,有關部門卻進行了反思,對相關規定進行了修改,允許依照特殊情況對高速路實行免費政策,由此可見,好的事即便當時不被認可,但終歸會得到人們的承認,但違反法律的好事即便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

好與對,從不相伴而行,我們應在對的基礎上,努力追逐好。同時,常規不代表隊,我們也應當用於打破常規,在看似“不對”中追求好。

語文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九

未能看清生活之前,我們困於“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末路之難,手持長矛,毫不掩飾的表達那些帶着疼痛的鋭利。待到頓悟釋然時,高山險阻也只是一段回憶。説到底“四方食事,不過人間一碗煙火。”

孤身一人探求智慧時偶爾的恍惚,心酸苦楚無可信之人可靠之地傾訴的無助,夜深人靜做回真實自己的怯懦,這些全是寂寞。你知道它的存在,但從未覺得它能打破眼前的熱鬧。直到寂寞已經深入肺腑,迫使你尋找一副藥到病除的方子,你才知曉寂寞是自己控制不了的癮。感到孤獨不見得糟糕,試圖擺脱它卻是不大明智的。正是孤獨造就了你的獨一無二。畏懼孤獨在於我們害怕這背後的與眾不同——與眾不同的行為招來的各色目光。寂寞時候,所有人都一樣。晚年的楊絳先生目送女兒、丈夫相繼離世。她選擇用寫作來填充空閒的。日子。《我們仨》就是由先生對寂寞的享受而生的。認真老去的楊絳先生讓我們發現,原來寂寞也可以是認真的。享受寂寞才能坦然接納生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必輾轉反側,與生活和解吧。

“我自私,沒耐心,缺乏安全感。我會做錯事,發脾氣,有時還很難纏。如果你不能包容我最差的一面,那麼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夢露曾如是説。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構建基於理解寬容,人於自我的相處何嘗不是這樣。當你目睹殘花碾落成泥下意識感傷時,可曾深思她們為何蒙塵,你又因何落寞,你是否真的讀懂了這份下意識的感傷。面對腐朽黑暗的南唐朝廷深感無力的韓熙載開始質疑曾經躊躇滿志的自己。最後,他“陶醉”在聲色犬馬的生活之中,借腐爛將自己淹沒。他確確實實懂了自己的報國無門,反抗無果後,甘願為這座將傾大廈陪葬。讀懂自己,不意味着與孤寂內心抗衡,而是開始原諒,原諒孤寂,原諒自己,原諒生活。哪怕天公從不仁慈,也請善待你對世界的熱愛。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不被賞識的陳子昂於幽州台上長歎,他的寂寞源於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而在他之前之後,無數人帶着同樣的憂憤,或月下獨酌,或山間長嘯。跨越時空,如此之多的人同你一起靜靜佇立,這樣想來頓時悽清就消減了幾分。你來人間一趟,總要經歷些什麼。不必過分追求順遂,過往皆會成為你的半截詩,誰也不能更改。好比古蹟修復講究“修舊如舊,帶病延年”,人也是一樣。霍金在與輪椅相伴的大半生裏,用幽默風趣的談吐來回應旁人的擔憂、同情。於他而言,寂寞從不是桎梏,而是嘉獎他孜孜不倦探索世界的最佳勛章。好的不好的都是你,不論別人如何,你一定得悦納自己。

我是你,你亦是我。我們會感到孤獨,但又過的熱鬧。我們被囚禁在時間裏,但又能延伸到生命之外。我們是肉身凡胎,也是日月星辰。站在大地上,我們會為世俗煩惱。其實無論是迷眼煙塵,還是裊裊炊煙,都不過是我們各自分得的這一點人間煙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pwnr6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