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總結 >員工工作總結 >

乘務員個人工作總結多篇

乘務員個人工作總結多篇

乘務員個人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2114年乘務員個人工作總結

20xx年的支援春運的列車乘務員工作圓滿結束了。本次的列車工作自1月25日開始,歷經一個月,於2月下旬結束。

這一個月裏面,我總共出了3大趟,6小次車。從第一次車的工作生疏,手忙腳亂,到第二次的慢慢熟悉,再到後來的漸漸上手。幾次的犯錯,雖然只是小小的,卻教會我凡事都要認真做。很多事情儘管看似很小很簡單,但是一旦做起來,就絕不是看起來的那麼簡單,是要花費挺多的汗水精力才完成的漂亮。就比如説,打開邊門站崗,整個流程是這樣子:首先拿好抹布、腳踏板、順序牌和安全警示帶,然後開門將所有的東西放好掛好,站崗,最後關門的時候要全部一樣不缺的回收。4樣東西,掛的位置都不一樣,先做什麼後做什麼,還要保證一樣不丟,似乎簡單,但是保證不出錯,就要十二分的認真加上百分百的小心,對於平時粗枝大葉的人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就像我,就先先後後犯了幾次錯誤。

途中的清潔衞生,掃倒垃圾,讓我學到了吃苦耐勞和如何保持真誠的服務態度。有些乘客真的素質會很差,不過只要你態度好,心放寬一點,忍忍就過去了。另外就是溝通的重要,只要你跟旅客的宣傳工作做到位了,就可以少做很多繁瑣的工作。例如宣傳垃圾桶的位置或注意垃圾要裝好,你就不用掃很多次車廂了。還有與旅客的交談中,是可以學到很到東西的,各地的風俗啊、地理人文啊等等,最重要的一點是,還可以緩解車廂緊張鬱悶的氣氛,讓更多的歡聲笑語充斥車廂,提高着每個人旅途的開心指數。

在車上,我曾犯下一個挺嚴重的錯誤,這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在一次廣州出站時,那時候天氣真是很悶,空氣很濕很熱,玻璃窗都流出水了,車廂的乘客塞得滿滿的,是有史以來人最多的一次。於是,有幾個乘客就呆在邊門旁,勸我説等車開了一會,有風吹進來一陣再關邊門。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就這樣照着做了,然後被領導發現了,車站親自下來訓了我一頓。被狠狠地訓了,眼淚控制不住,不爭氣的留了下來。那時候的感覺現在還很清晰,因為好長時間沒有被人罵過了。不過還是感謝車長的批評與指正,讓我明白了,規矩就是規矩,在車上就要遵循車上的管理。於是,痛定思過之後,我寫了平生第,長長的自我檢討書交給車長。其實我知道,因為我,車站也被領導狠狠的訓了。

本次工作,我們順順利利的完成了。我相信,每個人都收穫了很多。毫無疑問,這是我人生中重要和精彩的一段實踐經歷!

乘務員個人

【第2篇】乘務員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篇一

也許有人會這樣認為,乘務工作不外乎是端茶送水而已,是一種體力勞動。其實,十年的工作經驗使我認識到要做好這份工作,更重要的是靠心靈去感受、體驗,乘務工作是一種心靈的藝術。

在一次服務中,我看到一個小女孩臉色蒼白、頭冒冷汗,旁邊的父母顯得手足無措,根據經驗,我斷定小女孩是暈機了,馬上端來熱水,幫她擦汗。由於後艙旅客全滿,空氣有些悶,我便對她父母説:“交給我來照顧吧。”我讓她躺在乘務員座位上,幫她墊枕頭、蓋上毛毯、拉下簾子,小女孩想睡又不敢睡,我輕輕地哄她,還示意上洗手間的旅客輕點,小女孩終於睡着了。一個多鐘頭後,小女孩醒來時已恢復正常,飛機也快要下降了。當我把小女孩交給她父母時,看着恢復往常活躍可愛的女兒,父母十分感動,連聲向我道謝。這時,瞭解事情真相的其他旅客也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客艙裏響起了少有的掌聲,置身於其中,我深受感動。是的,只要用“心”服務,實現與旅客情感與心靈上的溝通,一定能打動旅客的心,從而讓旅客在匆匆的旅途中得到温馨、舒服的享受。

廄得xx年1月的一天,一箇中年人坐上了我領班的飛往成都的航班,我發現他一上飛機就愁眉苦臉,悶悶不樂,就找機會跟他攀談起來。在聊天中,得知這個旅客在廣州打工,這是第一次坐飛機回家過年,可過安檢時卻把一個袋子丟了。我安慰他不要着急,答應幫忙尋找。旅客緊懸的心終於鬆了一口氣。我通過機組與安檢聯繫找到袋子,回廣州我馬上步行到安檢拿回袋子並託下一個航班帶去,令這個旅客十分感動。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事。航班到站並不表明服務到站,只要能給旅客提供方便,即使辛苦點兒也無所謂。只要我們用愛的力量温暖每一顆心,就能讓旅客在客艙裏得到舒適的享受的同時,更得到真情,得到愛的啟迪,正如旅客在留言紙上所寫的,“我要學習你們這種熱心為旅客的精神,在本職崗位上做出成績”,這使我深深體會到工作付出後的歡樂,體會到了這一平凡職業的不平凡之處!

中國有句古話叫“將心比心”,意思是説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我們這個社會有細緻的分工,我們這個社會的人際關係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人都是服務對象,人人又都為他人服務,在更多的場合你為別人服務,在更多的場合又會接受別人的服務,只有“將心比心”,才能力求把服務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相信大家不會忘記1990年發生的特大空難“十二事件”吧。空難發生的第二天,我執行xx航班。在南京上客時,幾個面帶憂傷的旅客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們坐好後,我馬上給他們遞上温開水,並詢問他們是否身體不適,但他們都沉默不語,似有重重心事。這時,地面工作人員上機送艙單,我忙把他們請進服務枱,詢問是否有空難家屬,他們回答説,好像有。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起飛後,我給他們遞上小毛巾,再次輕聲詢問到廣州什麼地方,是不是雲山大酒店(當時空難接待處),一旅客點了點頭,眼淚叭噠叭噠地掉了下來,我一下子全明白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深深地體會到這些失去親人的旅客的悲痛心情,眼淚也奪眶而出,旅客的心和我們的心是相通的。而當時,我也只能不停地安慰、開導他們,儘自己的一片心,既是對旅客,也是對空難中死去的同事、同學。到達廣州後,由於各種原因善後處理小組沒有來接他們,為防萬一,我和另一名乘務員自費坐出租車將他們送到目的地,當我們説明來意時,有關人員先是一愣,然後很快握着我們的手,連聲説:“謝謝你們幫了我們一個大忙。”旅客亦從悲痛中對我們真誠地道了一聲謝謝xx人。我感到十分欣慰,此時能給他們一絲慰藉,是對我的鼓舞和真摯的支持。我從內心感受到作為空姐的使命和責任,就像炭火一樣,燃燒自己,温暖別人。

在服務過程中,有時我們的一片熱心也會得不到旅客的理解,我們也會碰到少數道德水準低下的旅客,這更需要我們從大局出發,委曲求全,多一份諒解,多一份體貼。記得有一次我執行xx航班,由於天氣原因延誤了五個小時才起飛,旅客上飛機時情緒都很激動,他們不理解,把氣出在我們身上,我們在廣播裏一再道歉,忙裏忙外,照顧旅客,安撫旅客情緒,把飲料、餐食、報紙一份一份送到旅客手中。這時,有個男青年叫道:“不吃了,肯定是xx沒有飛機,騙我們天氣不好,要賠償我們損失。”旅客的情緒頓時起了波動,都嚷着要向我們索賠。那個男青年又向我多要一份餐食,當時我們已經把自己的機組餐都送出了,於是向他道歉説沒有了,他卻指着我的鼻子説:“民航都是騙子、混蛋!”我只能依然保持笑容跟他解釋,但他又罵開了:“你們只會笑,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當時,儘管我心裏十分委屈,但我想到我現在穿着制服,是代表xx,我要維護xx形象,就依然平靜地對他説:“先生,如果是由於航班延誤時間,影響了你的工作,我們表示抱歉,對此帶來你的不滿我們表示理解。但是,由於天氣原因,我們也無能為力,為了你我的安全,我們只能等天氣好轉再起飛,請您支持我們的工作。”其他旅客看到這情景,也停止了爭吵,紛紛讚揚

我們乘務員服務態度好。後來臨下飛機時,那個旅客不好意思地向我道歉説:“對不起。我不應該把氣出在你身上。”我笑着説:“我理解你的心情,歡迎你下次乘坐我們的航班。”“一定、一定。”旅客答應着。是啊,人心換人心,只要我們能夠體諒旅客,旅客也是能夠理解我們的。也許空姐這一特殊的工作,使得我們心中裝得下千千萬萬個旅客,卻難以裝下自己的親人。每逢萬家團圓的日子,都是我們繁忙的時候。多年來,當新年的鐘聲響起的時候,我都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也許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合格的女兒,沒能為家人親手端上迎春的湯圓。如果,我們把乘務工作只看成是一種職業來對待時,將會覺得是極其辛苦和平凡的,旅客只是一個一個的工作對象;而當我們把它看作一種崇高的事業時,對旅客的認識會有一種全新的意義。我們不會再用一般的職業心理去對待他們,在為他們服務過程中愛的情感會油然而生,工作的辛勞就會變成我們付出後的歡樂。十年來,我只是儘自己的一片心、一份力和乘務隊的姐妹們一起,為提高xx的服務質量、為提高xx的聲譽而努力工作。去年六月我被授予全國民航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給了我壓力,鞭策我繼續進步。為了無愧於“xx空姐”稱號,我將繼續全身心投入這份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

【第3篇】乘務員個人工作總結

擔任乘務員的這一年裏,本人認真學習乘務員職責,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懇墾、任勞任怨,以較好的水平完成了自己一年來的工作,現做幾點總結:

1、乘客服務是乘務員的責任。“以人為本、乘客至上”是我一直以來銘記的。服務好每位乘客,讓他們感受到乘務員的熱情,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愛護和關心。

2、在車廂內不定時巡查。隨時留意老人、小孩以及孕婦,對他們做到特殊照顧,有問題及時解決。

3、搞好車廂環境衞生。保證車廂隨時整潔、乾淨,讓我們的乘客在流圖中舒心,下次還坐我們的客車。

4、和同事搞好關係。能在一起工作是我們的緣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在一起能相互幫助,共同學習,積極溝通交流,這樣才能補長取短,有利於我們的工作更進一步,更完美一步。

以上就是我學習工作的一點初淺體會,在工作上還有不足之處,誠請前輩們不吝指教。

今天我能成為一名長途乘務員,我感到很榮幸,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工作、學習,與時俱進,提升自己的素質,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乘務員。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zongjie/yuangong/3rjd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