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總結 >員工工作總結 >

施工員技術主管工作總結

施工員技術主管工作總結

老天眷顧,機場路沒出現較大的失誤。沒幹過下部結構,對這些東西是一臉懵逼,毫無頭緒,迷迷糊糊的就當了技術主管,也就迷迷糊糊的過來了。我承認我很不稱職。

施工員技術主管工作總結

就先説放樁位吧。説真的我覺得真的不要太容易,又不需要全站儀那麼笨重,講句不該講的話,大部分的樁頂標高是低於護筒低標高的,護筒又是1.2m的護筒,挖出來可以全部歸咎於鋼筋籠偏位。但是話説回來,按照我給小夥子列的幾條要求,只要按照我的要求做了,就算是真的偏了那也是沒辦法了。校點:機場路的rtk全線校點13個,平日校點使用基站平移,(我試過,CPII-036校點到CPII-040複測偏差1cm以內,兩點間距3.3公里,精確度無需置疑的。)校一個CPII點,複核一個加密點(通常情況下不要選擇有高壓線及接收機上方有遮蔽物的點進行校點,容易出現假固定),確保校點沒有錯誤。校點時帶上杆高,備用。下面就是放樁位了:通常我要求一次性放3個樁位,一個準備下護筒,兩個用來複核。樁與樁的中心間距是已知的,放出樁位後尺量樁間距也可複核樁位放樣是否存在異樣(放樁位時需注意RMS值,可確保避免假固定現象)。

然後就是護筒埋設。(其實有些東西是需要靈活掌握的,有時候監理提出的要求也是過分小心了。但是我們做到了也能避免很多問題。所以沒有必要對監理有太大的敵意,要合理利用監理。)規範要求護筒高度高於地面50cm,護筒中偏差5cm內。。。。。這些都是基本要求了,沒什麼好説的,現場總結一下,護筒埋設也不要太高,基於我們現場場地現況,護筒埋設20cm-30cm即可,太高了打灰有困難,而且鋼筋籠焊接及下導管時都是坐在護筒上,放的枕木不起作用。保持這個高度,護筒周圍夯實密實,監理或者其他單位檢查,也不會拿這個説事情。護樁是個必須存在的東西,作用單一但真的很重要,往往現場還沒到成孔,護樁就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鑽頭、鋼筋籠對中都能用上,往往現場不能引起重視。

護筒埋好了測個標高吧。之前校點rtk帶的杆高這個時候用上了,用過很多次,rtk校點後標高是絕對有偏差的,但是可以作為對比標高使用,對於小夥子的水準儀使用我一直是持有懷疑態度的,以至於一開始側標高我都親自去,有時候後半夜我也要去一趟,真的不放心。水準儀使用小夥子總是不聽我的,不留測量記錄,不閉合,想想看,無論一站還是轉站,只要閉合都能查出問題,無奈我只能讓他們用rtk側標高來跟他們的水準儀的結果做對比,避免出現錯誤。

開鑽吧,也沒什麼好説的,鑽進過程中也沒那麼忙,多研究研究渣樣,鑽進快結束時測測護筒頂高程看看是否有變動,及時調整孔深,多測測,避免超鑽或者孔深不夠。

成孔了檢查孔深孔徑垂直度,我至今都無法理解1m的孔下1m的探孔器為什麼還要成為規範,以至於成為某些心術不正的監理吃拿卡要的第一炮。一系列的報檢以後(鋼筋籠焊接還要説?),現場在幹726承台的樁基時我就發現,施工隊伍在鋼筋籠焊接及混凝土澆築時就是把導管及鋼筋籠全部架在護筒上,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鋼筋籠頂高度會有差異。

最後就是打混凝土了,我真的擔心我這的基坑開挖完樁基有各種各樣的奇葩問題,打灰是我最擔心的步驟之一(另外一個就是放樣及標高)。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好壞,導管接的是否緊密,有沒有漏水,小夥子拔導管不會算會不會拔脱了,不能準確判別混凝土是否到達設計位置導致超打甚至樁頭不夠,一大堆擔驚受怕的。無論是我也好,部長也好,對這個打灰都絮絮叨叨的説了好多次了,我相信就是沒接觸過的也應該會了。無非也就是加減法。

寫着寫着就覺得真的沒辦法再説下去了,一直強調的問題,也就這個樣子了,我覺得現場用點心,都是可控的,沒什麼難得。真的沒什麼難得。其餘得下鋼筋籠之前再次檢查鋼筋籠長度啊,都懶得説了。但是有一點我想在最後強調得是,旋挖鑽進場一定要校一下鑽桿得垂直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zongjie/yuangong/vgl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