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基層反映 >

基層反映:“盲盒”市場亟待規範和重視

基層反映:“盲盒”市場亟待規範和重視

近年來,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盲盒”產品持續走紅,開“盲盒”的獎勵也從玩偶、動漫衍生品逐步擴展到文具、化粧品、日用品、食品、考古、圖書甚至寵物、機票等。因其具有“不確定性”等屬性,愈來愈多年輕消費者趨之若鶩,由此引發的市場亂象也屢見報道。上個月,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佈關於公開徵求《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擬對盲盒銷售的內容、形式、銷售對象等方面作出規定,引發輿論對“萬物皆可盲盒”背後亂象的熱議和關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基層反映:“盲盒”市場亟待規範和重視

一是“盲盒”存在“不確定性”,涉嫌“軟性賭博”。“盲盒”產品因其內容物不可見,且以“不確定性”作為賣點,為消費者帶來獨特的“軟性賭博”消費體驗,有網友坦言:買“盲盒”的過程和買彩票有着相似的心理體會。如今,“盲盒”產品的營銷也出現了“賭博”的陰影,如“12歲女孩三天花上萬買盲盒”“北京夫婦買盲盒四個月花掉20萬”“60歲老人一年花掉70萬購買盲盒”......無論是為了集齊“全套”還是為了抽到“大獎”,不少人賭的就是一個概率,這種現象連未成年人也不能倖免。如,奧特曼卡牌風靡幼國小生羣體,孩子們不斷地買卡、抽卡、湊卡,為其瘋狂氪金,近期還有媒體報道“10歲男孩花費萬元買奧特曼卡牌”,奧特曼卡牌“盲盒”儼然成了未成年人的錢包“收割機”。當下,“盲盒”市場從線下產品發展到線上應用,在相關平台或APP上,以“低價”“保底”“撿漏”等為噱頭的“盲盒”營銷行為愈來愈多,如“19.9元用上華為手機”“9.9元搏一搏”“開盒必中蘋果產品”......而實際上,以小博大的結果往往是“因小失大”,孤注一擲的後果必然是“十賭九輸”。

二是“盲盒”存在“不透明性”,涉嫌“消費欺詐”。部分商家利用“盲盒”產品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特點,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借銷售“盲盒”為名,行“消費欺詐”之實。有的商家以“盲盒”內放置的高價商品為誘餌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實際上高價商品並不存在或概率極低,絕大部分“盲盒”內放置的都是一般商品,其實際價值遠低於“盲盒”售價。如,以元氣部落APP“這箱有禮”盲盒套路為例:如果想要開出終極獎項特定商品,平均要抽71428.57次,花費4928571.43元;開出特級獎項特定商品,平均要抽4739.34次,花費327014.22元;開出高級獎項特定商品,平均要抽38.95次,花費2687.59元。還有的商家為牟取不當利益,利用“盲盒”產品掩人耳目銷售劣質、過期、“三無”產品。如,近來網友發現部分熱銷零食“盲盒”內,食品未標註生產日期、廠家、產品配料表等基本信息,且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退款,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三是“盲盒”存在“不安全性”,涉嫌“打擦邊球”。隨着各行各業颳起盲盒風,“盲盒”產品的內容物類型愈加豐富,監管難度也隨之增大。為了逐利,某些不法商家違背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以“打擦邊球”形式銷售違禁盲盒,罔顧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如,近來“倉庫盲盒”“活體盲盒”“色情盲盒”等違禁盲盒事件頻頻爆出,引發輿論熱議。如,在某網站視頻中,一位博主表示自己花費1000元買了一隻在機場倉庫長時間無人認領的行李箱,開箱後,箱子內物品總價值高達四萬人民幣,不少網友對行李箱的來源和轉賣的合法性產生了質疑。除“盲盒”來源不明外,違禁盲盒甚至會給消費者帶來牢獄之災,紫牛新聞便報道一起通過“盲盒”進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太陽鸚鵡交易,消費者被判刑的案件。此外,在“盲盒”產品題材、造型方面,某些商家為提高知名度,採用“打擦邊球”的不雅設計,對學生羣體易造成負面影響。

為此,建議:一是規範經營方式。監管部門要強化對產業監管,讓“盲盒”不盲。一方面,要釐清“盲盒”經營範圍,為“盲盒”出售的商品和服務劃定紅線,要求“盲盒”商品經營者遵循一般商品經營規則,杜絕“萬物皆可盲盒”現象。另一方面,“盲盒”監管要關注算法透明,經營者應將商品種類、隱藏款抽取概率等關鍵信息以顯著方式公示,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二是監管教育同步。治理“盲盒”營銷和消費,應從法律法規和消費者層面同時發力。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廣泛受理消費者投訴,對反映強烈的違規經營行為嚴懲重罰,使盲盒經營迴歸本味。另一方面,消費者要認清盲盒銷售方式的本質與危害,學會理性消費,主動遠離“盲盒”亂象。三是拒絕盲目跟風。“盲盒”最大的魅力在於以“不確定性”迎合人們賭博、獵奇的心理,媒體和輿論應引導消費者克服“貪念”,拒絕過分沉迷和盲目跟風,避免支出超過承受能力,或購買過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jiceng/38mn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