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多篇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多篇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多篇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篇1

這一次6月份的兩天培訓,我主要有以下較深的體會:

1、6月10日我們大家先上午聽取了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學院德育研究室朱尚忠主任的“教師專業發展中德育幹部‘五力’的研修”的講座,朱主任從學校德育工作的價值與學校德育幹部的責任談起,剖析了當前中國小德育幹部面臨的任務和問題,重點闡述了學校德育幹部“五力”(學習力、研究力、反思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內容和對德育幹部的一些實際操作指導及相應的要求和經後德育幹部努力的方向。下午聽取了“班級主題教育課”實施的精彩講座,感受頗深。朱主任重點介紹了從傳統主題團隊活動、主題班會等脱穎而出的“主題活動課”的含義、主要特點、價值、以及實施主題教育課的基本原則、實施過程等,深入淺出的講座,既有理論的具體闡述,又有教例的生動演繹,對我們德育幹部進行了一個專業的指導和操作。具體體會如下:1、必須要增強班主任的專業意識。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利用主題教育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須確立班主任專業意識,通過學習、實踐,積累多方面的教育理論知識,熟練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不斷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發揮個體的長處,克服專業發展中的不足,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2、必須提升班主任教育的基本功。主題教育課的組織與實施,能夠綜合展示了班主任關於主題教育課設計、表達、信息技術的運用等教育基本功,同時,通過主題教育課的組織與實施的歷練,也提升了班主任的教育基本功。

2、6月11日,著名德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黃向陽教授做了“道德素質教育的探索”的報告。黃教授從品德的結構與素質教育談起,尤其是談到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學校德育改革時提出的五種德育,利用簡單的案例,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了一系列的理論和方法。

結合史校長對我們的工作要求,結合我自己這兩天的學習,作為一名德育幹部,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以下幾點新的感悟:1、心中要有理論(想法),加強學習,以理論為基礎,構建工作系統(學習力);2、心中有想法(願景),有理想有追求(研究力);3、心中有方法,正確的思想必須在正確的時候、時間,對正確的人實施才是正確的(執行力);4、心中有效果,任務佈置後,一定要有結果;要有結果必須重視過程,深入一線,進行把控,同時反思過程,促進效果。(反思力);5、心中有特色,別人沒有的,我們有;別人有的,我們更精緻(創造力)。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篇2

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教書育人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準則。這裏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幾點做法。

1、利用數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我們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國中版數學教材中,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在教學中適時地、自然地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導學生閲讀《有關幾何的一些知識》、《中國最早使用負數》、《勾股定理》、《關於圓周率》、《我國古代有關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國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閲讀教材後,告訴學生,我國自古在數學研究應用方面就有輝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發現早於世界其它國家1100多年,楊輝三角的發現先於其它國家400多年;祖沖之對圓周率π值的計算、負數的使用、方程組的解法都比歐州早1000多年,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令世人矚目。現代,我國科學的豐碩成果同樣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自豪,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發起、推廣的優選法,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產和科學試驗,創造了很大的經濟價值;陳景潤成功地證明了數論中“(1+2)”定理,被譽為“陳氏定理”;美籍華裔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因在科學上的巨大成就而榮獲諾貝爾獎等,這些真實典型的數學史實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勵起學生學習的進取精神。

2、利用數學應用教學,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

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徵之一,加強數學與實際的應用聯繫,強化應用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這不僅在於數學應用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我們在講授《直角三角形》引言課時,針對學生不重視這類問題的通病,向學生講述了這樣的事實:早在公元前兩千年,我國的治水英雄大禹,為了解決在治水中的地勢測量問題,就巧妙地利用瞭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據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係,解決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難題,這種方法要早於西方三角術的研究達兩千年之多。通過這個故事,不僅使學生看到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而且使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應用題的積極性。在以後講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識在各方面的廣泛應用時,再進一步啟發學生,數學知識只有最終同實際問題相結合,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實用價值。另外為了加深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給學生針對性地佈置了一些實習作業,如自己製作測角器,測量學校旗杆的高度,測量大雁塔的高度;或者建議學生到農村、工廠、建築工地參觀學習,瞭解數學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總之,在講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必須密切配合社會形勢,市場經濟變化態勢,及時增加滲透生活、生產常識、金融投資常識、市場競爭常識等,引導學生處處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養和發展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利用數學美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

數學並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它實際包含着許多美學因素。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早斷言:“哪裏有數,哪裏就有美”。數學美的特徵表現在和諧、對稱、秩序、統一等方面。比如圓是平面圖形中最完美的圖形,它的完美不僅在於它的完全對稱性(軸對稱、中心對稱),而且在於它體現着一種偉大的精神集體主義精神,這是因為圓本身就是把無數零散的點,有秩序地、對稱地、和諧地、按統一的規律(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排列而成的封閉圖形,就像一個和美的大家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時也遵循着集體的紀律。由此我啟迪學生,你們個人就象圓上一個個孤立的點,你們所處的班集體乃至於整個社會就好比一個圓,集體的形象與榮譽與你們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若個人不遵守集體的紀律,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就會像不在圓上的點一樣,遊離於集體之外,也就得不到集體的温暖。這樣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集體主義教育自然地滲透到學生的心田。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數圖象教學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

數學中存在着嚴密的邏輯推理,同時也存在許多富有哲理的東西,我注意挖掘這方面的素材,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比如我在講授平面直角座標系時,首先講平面直角座標系是一種劃定點位置的工具,它把幾何中研究的基本對象“點”與代數中研究的基本對象“數”聯繫起來,通過平面內點與有序實數對的對應關係,將一個點在平面內的位置,由它的兩個座標(橫座標、縱座標)確定下來。由此加以引申,我們所處的整個社會,實際上也有一些無形的座標系,每個人進入社會後,就象平面內的點一樣,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説來,個人的定位參數概括起來也有兩個,即個人的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在這兩個因素中確定定位高低、好壞的唯一能動因素是後天因素,那就説明個人在社會上的'定位,在某種程度上與自己的後天努力是密切相關的。因而告誡學生,在國中這個人生觀發展的十字路口,每個學生都應正確認識自己和社會,確定正確的人生目標,端正人生態度,為以後長大成才而努力學習。另外,在學習完函數圖象後,通過對各類函數圖象特徵的總結,如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拋物線、有的是雙曲線、有的是折線等,啟發學生,人生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如同函數圖象一樣,有時平坦,有時崎嶇;有時高潮跌起,有時低潮綿延,應始終保持冷靜向上的人生態度,去經受成功與失敗的考驗。

5、結合教學實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數學藴含着極其豐富的辯證思想,它較其它學科更為具體和廣泛,這是數學學科的一大特點。如角的推廣、函數的定義、軌跡的概念等都是運動和變化的思想在數學中的具體體現;數的對立統一(正和負,整與分,有理與無理,實與虛)、運算法則的對立統一(加與減,乘與除,乘方與開方)都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具體反映;一些定理、定義、公式、法則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相互依賴,都反映了普遍聯繫的規律;還有反證法的思想,實際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規律的體現。在講授相應新課的同時,適時地、恰當地滲透些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不僅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對數學方法的熟煉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科學的世界觀。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個重要的並且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在進行這一課題實踐時必須注意方法上文道結合,做到自然妥貼,切忌生搬硬套,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恰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滋潤萬物。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篇3

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是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新課標下國小數學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可以避免“應試教育”帶來的重智育輕德育的不良影響。因此,將德育中的學習目的的教育,學習習慣教育和辨證啟蒙教育等內容貫穿在數學教學之中,通過德育教育來提高學生思想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結合數學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依據數學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數學教材上的插圖,用數學知識和一些數目材料等藴含着的豐富思想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在本冊教材中“黃河掠影”、“高速山東”展現了保護江河、祖國建設和科技發展的新成果。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生動講解,就能使學生感到祖國的偉大和社會主義的優越,受到了愛祖國受社會主義的教育。

結合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中的廣泛應用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是學生努力學習的一種外部動力,但從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來看,單給他們講這樣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為他們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據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一切活動,包括衣食住行等都離不開數學這一事實,也可利用數學應用廣泛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密切聯繫實際進行基本知識教育,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如學習計算時,設計買賣情境進行引入,當發現學生在計算時出現錯誤,就向學生講清出錯就會給生產和工作帶來巨大的損失。又如,在數學教學中,選用的題材也儘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像做好事,綠化種樹,節約用水,用電,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積極鍛鍊等事例。這樣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工農業生產和祖國建設聯繫起來。讓學生在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中產生興趣,從而萌發了為祖國的強盛和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的動機,激發出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熱情。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篇4

一、改變認知,轉化態度

認識是行為的基礎,一個人有了正確的認識和獨立的判斷能力,才能有正確的行為。否則,就不能正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行為不良學生之所以會違反行為規範,產生不良行為,正是由於他們的無知,是非觀念不清,缺乏正確的行為導向能力。所以,矯正行為不良學生,就要設法改變他們原有的認識,使他們的態度發生轉化。這就要求教師向行為不良學生傳遞正確的信息,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向學生傳遞信息有兩條途徑:

一是教師直接向學生傳遞信息,即通過與學生談心、對話等傳遞信息。在這一直接的途徑中,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以贏得學生的信賴,這樣才能使學生樂於接受教師所傳遞的信息。

二是教師要採取各種形式的課內、課外活動,間接向行為不良學生傳遞信息。在這一途徑中,教師要精心組織、安排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讓學生接受所傳遞的信息。當行為不良學生接受的新信息與原有因素不一致時,心理上便會產生不穩定狀態,導致原來不良認識的改變與態度的轉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評價能力,要經常進行評價的示範,使他們的知識不斷豐富和加深,評價能力逐漸由現象到本質、由別人到自己不斷得到提高。學生有了正確的自我評價能力,就會對他人及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和判斷,揚善棄惡,在實踐中採取合理的行為。

二、創設情境,感化引導

行為不良學生存在着自卑心理,認為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起自己,往往以懷疑或粗暴無禮的態度對待別人,但他們的自尊心並沒有泯滅,他們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種既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狀態,導致他們情緒的多變。要使他們擺脱消極的態度定勢,就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師應有"捧出一顆心來"的精神,主動改善與不良學生之間的師生關係,關心、愛護、尊重他們,用一顆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感受到積極而深厚的情緒體驗,從而把老師當做可以信賴的知心人。這樣,他們才會克服消極的情感,增強積極的情感。教師還要教育學生集體正確對待和熱情幫助行為不良學生,使行為不良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温暖,消除與同學、與集體的對立情緒,增強對他人的信任感。當他們在集體中享有一定位置時,就能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和尊嚴,就會以新的集體中的一員的姿態參加集體活動。

三、鍛鍊意志,培養習

矯正行為不良學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改變舊的不良行為習慣,養成新的優良的行為和習慣。學生在由壞習慣向好習慣的轉化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舊病復發"的情況,這是由於他們本身意志薄弱,不能抵制外部不良誘因而引起的。因此,要使行為不良學生轉化為優良學生,就必須使他們能夠有效地抵制外部不良影響,鍛鍊與外界不良誘因決裂乃至鬥爭的意志力,培養、鞏固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增強他們在各種不良環境下能不受影響、戰勝不良的個人慾望和需求而堅持正確方向的能力。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給予他們與誘因接近的機會,以鍛鍊其與誘因決裂和鬥爭的意志力,鞏固新的行為習慣。例如:讓曾犯過破壞公共財物錯誤的學生去管理班級財物;讓曾違反過校規校紀的學生去維持班級秩序;讓犯有偷竊錯誤的學生經手班級經費收支等。這種考驗,可以使行為不良學生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信任,產生一種尊嚴感,使新的高尚的動機戰勝舊的不良動機,達到鍛鍊和增強其意志力的目的。在鍛鍊他們的意志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強化,以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如:教師交給行為不良學生某項任務,怎樣才能使之完成得好?這就需要引導。當他們完成了任務,做出了成績,教師就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鼓勵。行為不良學生原來受到的批評、指責較多,一旦受到表揚,會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從而激發起他們迫切要求進步的心理渴望,使之增強與不良誘因決裂和鬥爭的意志力,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與不良誘因決裂、鬥爭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強化,逐步形成。

四、針對個性,因材施"矯"

矯正行為不良學生,要針對其個性特點進行。這是因為他們的不良行為表現不同、個性不同,如他們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各異,所受的家庭教育及社會交往都各有特點。因此,要做好矯正工作,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其個性心理特徵及不良行為表現,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於有過錯時間較長的學生,要以疏導思想為主,使其逐步在行為上改變;對於犯錯誤時間不長的學生,可以要求其迅速改變行為,伴之以思想教育;對於性格外向的學生,要直截了當地進行批評教育,督促其行為的改變;而對於性格內向的學生,則要循循善誘,調動其改正過錯的內部動力;對於獨立性較強的學生,要從提高其認識水平入手,進而改變其原有態度,再改變其不良行為;對於順從型的學生,可以運用教師的威嚴和集體的力量及規章制度的制約,迫使其改變不良行為,與此同時,對其進行正面教育,最後達到學生認識上的徹底轉變。

矯正行為不良學生,是一個靈魂的再塑造過程。因此,教師僅有良好的願望和努力工作的精神是不夠的,還必須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摸索、掌握矯正技巧,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要善於尋找突破口。在矯正品德不良學生的態度時,教師要善於發現他們內心深處的"閃光點",改變他們的心理狀態,發揮他們在某一方面的興趣、特長,重新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揚善棄惡,揚長避短,打開一條通向學生心靈的通路,使之產生改錯的內部動力。

其二,要善於抓住轉化的時機。當學生開始在行動上有改正錯誤的表現時,他們對教師的態度特別敏感,甚至對教師的一個眼神都特別注意。這就要求教師抓住這種時機,給予學生讚許的目光、信任的微笑,或給予表揚、鼓勵,進一步激發他們要求進步的熱情。

其三,要善於對待轉化過程中的反覆。行為不良學生在轉化過程中一旦出現反覆,自己心理上就會矛盾不安,思想上有壓力。教師絕不能在此時表現出厭煩情緒,而必須及時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分析他們出現反覆的原因,並在其反覆中尋找積極因素,引導他們戰勝消極因素,使他們今後不再出現反覆和動搖,堅定前進的信心和步伐,逐漸鞏固良好的品德習慣,並在生活實踐中經受考驗,立志脱胎換骨。

隨着教育的深入,朱進同學有了很大的轉變。大家一致認為,與以前相比,簡直換了一個人。九年級畢業後,順利進入高一級學校。

教學與德育心得體會篇5

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令人頭痛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一些現象和存在的問題,隨着工作的深入,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真可説是千變萬化,德育工作是越來越難做,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德育思想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陣地”。那麼,究竟學科進行德育滲透時應注意什麼問題?下面談談我多年來這一方面的心得體會。

一、要樹立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理念。

德育內容應該説在各語文學科的教材裏都有所體現,因為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都應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師只有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理念,有着強烈的責任感,才能自覺做到教學育人,切實履行授業傳道、教書育人的職責。

二、要善於分析學生,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

我們面對的是“特殊”的羣體,文化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夠,缺乏刻苦精神;所以在滲透德育思想時要十分注意找到“興趣點”,它是否被學生接受。是否有力於學生髮展。

三、注意因勢利導,淡化德育痕跡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學科教師進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與效應相對應,注意改善與教育對象的關係。我們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愛心換愛心,以信任換信任,注意因勢利導,淡化德育痕跡,讓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進行,增強德育的滲透性和效果。

四、公正、尊重事實

學科教學在滲透德育的同時,還應注意客觀公正,尊重事實。對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要一分為二。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一種傾向轉為另一種傾向。想根源,嚴而無格;客觀公正評價學生,客觀公正評價社會,才能增加學生對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59jz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