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高三教師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高三教師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2014高三政治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高三教師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2014年南通市高中政治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宋榮華 毛鑫

2014年9月22日—23日本人蔘加了在通州舉辦的2014年南通市高中政治教師培訓,這次培訓會回顧、總結南通市高中政政治課改實施的經驗和成績,我認真聆聽了課程專家和學科專家作專題報告,瞭解高中課改國際國內的發展趨勢,以及高中新課標中涉及的學科前沿或重點難點知識,拓寬了我的專業視野。這次培訓,我的收穫很大,感想也很多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一、示範性強的兩節課:通州高級中學的錢小華《個人收入分配》和如皋薛窯中學的秦桂林《我國的政黨制度》

兩位老師的課都能緊扣考點,層層鋪開,整個課堂的實施行雲流水,生動活潑,很好的貼近了一輪複習的實際,為我們高三政治的一輪複習提供了更多的示範很觸動性思考。

薛窯中學的秦老師,更多的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輔之以必要的老師指導,我想,如果能夠堅持實施的話,效果應該也很不錯的,只是在某些環節設置上是否可以緊湊些,還有在講解判斷題“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行政時,用時過少,講解是否過於簡單。

通州中學的錢老師,考點的呈現並非機械式的,而是更多的進行了整合和優化,通過典型例題帶出,用判斷題型的疑難解析加以鞏固和突破,所選的例題精當,所設計的環節精巧,環環相扣,這是我感覺的最大的亮點,引起了更多的思考,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錢老師以提問導入循序展開教學過程,我想是不是可以採用針對性的適量的填空默寫或者判斷解析來展開;在進行第一次疑難解析時,是不是可以給出2-3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後再進行回答,面對a就是b的

結構,不妨可以藉助形式邏輯中的逆命題或逆反命題加以解答;另外有個疑問就是,這樣的課的備課強度很大,是否適合常態的日常課程實施。

二、顧斌老師的《“我”與“我們”的統一—思想政治教師的重新定位》的報告。

陳老師從一則經典寓言“拼地圖”生動的道出了思想政治課教師定位中存在的兩種偏向:一是,失去了“我”的“我們”;一是,失去了“我們”的“我”。在古代,教師無論是“作為神啟的教師”還是“作為官吏的教師”,都將自己看作是一種特殊社會利益階層的代表。而在現代,隨着師範教育和教師專業化的開展,教師“作為專業人士的教師”。兩者都將教師功能化 。師生關係有必要從功能性關係深入到存在性關係。陳老師説:“教育要關注人的存在問題,教師本人必須要撕破教師這個面具,回到他本來的和豐富的人性狀態。”“課程與教師的關係形成了指揮與服從、任務與執行的關係。教育的工具性,形成灌輸與訓練模式,教師成為課程的‘傀儡’。”聽了他的講話,我久久不能平靜,我從事教師職業的時間不長,還屬於一個新的教師,但是講台上的那個“我”還是我自己嗎?我是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站在講台的,還是僅僅只是一個教書的工具呢?我對待學生的時候是充滿人性的關懷的,還是冷冰冰的已經發生了異化了呢?我所教授的是什麼樣的知識呢?是“我”的知識,還是“我們”的知識?陳老師説,我們教授的應該是“生成的知識”,即生成知識觀,課程內容是教師與學生在具體的、變動不居的教學活動中共同創構的結果。因而是一種“協商性文化”與“生成性知識”。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含量,實現“me to we ——我到我們”的轉變。

三、南通市教育研究中心的陳小鳳老師的《2014大學聯考政治試題分析及複習課的思考》

陳老師的報告總共分為三部分:一試題分析;二個人體會;三複習啟示。陳老師是2014年江蘇大學聯考政治試卷的直接參與者,因此她用較為詳實的內容告知了大學聯考試題是如何真正走進大學聯考考場的,並結合自己的思考談了對我們複習的思考。加強學習拓展視野;加強研究把握趨勢;加強思考,豐富思想。要以人為本,以學為重,以研為先,細研考試説明;重視實幹着重能力,充分激發基地潛能,調整步伐,優化節奏。

本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從中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對接下來的高三一輪複習起到很大的幫助,我將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認真總結,結合本校本地學生的實際加以創造性運用,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篇:11年高三語文教師研討會心得體會

2014年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

語文備課組:石慶鬆

2014年10月16——17日一天半的時間,我參加了2014年黔東南州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會議在凱里一中會議室舉行,在州語文教研所的充分準備和精心的安排下,研討會內容充實而豐富,對高三語文備考複習起到了很有建設意義的指導作用。

10

10分鐘,聽了江西省臨川一中的肖麗霞老師的《

分析及高三複習心得體會》的講座。

肖麗霞老師首先回望分析了

題思想、

認識,指出話題作文逐漸淡出,命題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兩分天下,命題思想在於關注社會、關注人文、關注生活、關注人生價值、注重理性思辨。然後又對

穩為主、穩中求變,儘量讓考生有話可説,有理可論。在命題形式上話題作文淡化,

情真實”

參與生活、體驗人生。最後肖麗霞老師對

一要處理好寫與評的關係,

文,三要解決好三種流行病,

提倡個人氣息、文化氣息。

肖麗霞老師首先對17號上午8:00——12年作文作出了自己的預測,指出命題內容將以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相對穩定。“文體特徵鮮明”應該引起重視。命題基調在於二要做好兩種題型, 2014年臨川省語文試卷進行了點評,:30 11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從命題形式、命 11年全國各地試卷評分標準上指出了“感年作文備考提出建議,命題作文和新材料作指出四個月11,一上午的時間,中間休息了試題分析等幾個角度談了自己對今年大學聯考各地區語文試題的“內容豐富”12還主張引導學生建立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方面的特點,一是文本具有濃郁的江西文化特色,二是選讀文本的閲讀難度更平衡,三是語文性更強、語文味更濃,四是探究題與文本的結合更密切。然後對各個題目做了具體的解説,對20份大學聯考作文樣卷從評分標準的角度進行了分類點評。最後提出了2014年作文備考的應對策略,一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二是要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的常態,三是要閲讀大量的文言文篇章。

學建議,吃透《考試大綱》

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

在關於閲讀的報告中,肖麗霞老師首先談了

特點,指出就體裁而言,文學類文本在非課改區以散文為主,課改區小説佔半壁江山,課改區實用類文本以傳記為主。就內容而言,所選文本堅持了社會主流導向,

關注生命,三是親近自然、感悟自然。從選文來源看,突出了地方特色,現當代名家多。然後對

散文為主,江西省考小説的概率較大,

較大。江西是文化大省,命題將會進一步凸現地方特色。題目將更加開放,探究性學習、個性化閲讀等理念影響會進一步明顯。最後提出2014年大學聯考備考建議,一是加強課外閲讀的指導,二是建立科學的訓練模式,三是樹立文體訓練意識,四是注重思維過程的分析,五是增強答題規範意識。

在對今年臨川及全國語文卷的分析中,

大學聯考試題和答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提出了四吃透和重視雙基的教2014年閲讀作出預測,提出命題趨勢以實用類文本考科普文章的概率指出了試題中存在的問題和值得2014大學聯考閲讀題的二是關注人生、、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和學生,重視基 一是面向文化、面向傳統, 肖麗霞老師對江西省語文

商榷的地方,看得出下的功夫很大,值得我們學習。

肖老師報告結束以後,州語文教研所負責人,首先對考試大綱的各個題型做了具體詳細的分析,指出了注意事項,重點內容並針對具體題型提了一些複習備考的建議。然後指出了貴州省11年大學聯考複習計劃,這部分內容我已經落實到了咱們自己的複習計劃之中。最後州教科所領導提出了高三教學及複習的建議,指出講授新課階段,進行單元跟蹤測試,不主張綜合性的練習。每次測試的講評要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各考點的複習要紮實有效。作文要早下手,重點訓練材料作文、命題作文和漫畫作文等題型。要加強課外閲讀,最好有每週兩節連堂閲讀課等。

下午2:00左右,在校長的帶領下,各個學科的老師從凱里返校,我也隨着大家回到了我耕耘的地方——榕江一中。

這次會議內容充實豐富,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指導高三複習起到了很好的幫助,我做了詳細的會議記錄,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和其他老師一起學習領會會議的精神,把握大學聯考動向,優化複習方案,爭取在12年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第三篇:高三教師教學心得

以智慧和微笑迎面高三

畢業之後我就進入了教育機構,從事教育事業,但在剛接觸教師不久我就被安排到高三年級擔任高三年級的數學課程,這對於我來説是一個機遇,但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剛從事教師行業,我沒有教學經驗、沒有管理能力、更沒有帶高三的經歷,所以我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然而時間在一天天流逝,轉眼間一年就過去了,回想這一年的生活,我們體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對於他們來説,高一、高二時,他們的生活是快樂的,學習是輕鬆的,興趣的多樣的,但高三帶給他們最多的是枯燥的、乏味的、重複的同時也有痛苦的。對於這樣的高三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樹立自信

積極健康的心態是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保證,也是大學聯考成功的關鍵。到了高三,每個同學都有一定的壓力,都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這是很正常的想法。有的學生把壓力當成一種包袱,甚至因為壓力使自己對大學聯考失去信心。而積極的心態應是把壓力化為動力,樹立充分的自信。要讓同學們知道,能夠打敗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當對自己有了信心之後,即使遇到了挫折,也會從挫折中吸取教訓;即使失敗,那就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即使再苦再累,你就認為這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以後必成大事。這樣,學生既具備了吃苦的準備,又有了戰勝困難的決心,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每天都要想一想“我有什麼收穫”,時刻使自己充滿成就感,這樣學習起來必然是快樂的,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是一面鏡子,你如果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如果對它哭,它也對你哭。每一個高三學子的正確心態是:笑對高三。

二、教師要把好基礎關

縱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基礎知識的分值能達到70%%,而偏題怪題非常少見。這就要求同學們在複習的過程中,嚴把基礎關。認真研讀課本,認真閲讀和理解課本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幅圖,認真做每一道題。在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根據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把知識點串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

三、教師要把好記憶關

大學聯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同學們記憶知識多少的考查。如果一個同學不善於記憶,腦子裏空空如也,何談知識的靈活運用?因此當我們在講解知識時能給予學生一定的記憶方法,

對於不能理解的學生,我們也要教會他如何記住這樣的形式,甚至可以編一段順口溜,讓他們能夠使所記的內容保持長久。

四、教師要把好總結關

複習階段要進行查漏補缺工作,經常總結。同學們可以拿出以前的練習本、試卷,把不懂處、易錯處、常錯處、常考處一一歸納總結,使自己對自己的情況心中有數,便於利用有限的時間彌補弱點,尤其是近年大學聯考試卷的總結。

五、教師要把好做題關

通過做題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深化;通過做題能發展思維,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此目的,多做題是必要的,但並非做題越多收益越大。除了做題數量外,做題方法和“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首先要選一本適合自己的參考書,認真地做每一道題。在做題過程中還要注意鍛鍊自己的審題、分析、解題、書寫能力,一定要親自動手,把題完整地解下來,避免一看就會、一做就錯。做完以後,不要一味往前走,還要回頭看,這就是做完題後的反思、體會。

六、教師要把好考試關

高三期間會有許多模擬考試,一是為了檢查同學們的複習情況,二是為了模擬大學聯考情景,鍛鍊考生的心理素質。同學們平時就要有意培養自己認真仔細、頑強堅韌的品格。有的同學題目難考不好,題目容易還是考不好,這就是心理素質不好的表現。面對難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煩躁,知難而退;面對易題,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丟分,這是同學們最易犯的毛病。其實,若能做到沉着應戰,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績。要想在最後的大學聯考中超常發揮,必須做到“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把平時的每一次作業都當成考試,卡好時間,給自己打分,及時總結,找出差距,這樣在正式考試時才能從容面對,超常發揮。

對於高三的學子,這一年是他們必然的一次歷練,只要調整好心態,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在老師的指導下,尋找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提高複習效率,高三的一年必然是收穫的一年,高三的一年必然是通向成功的一年。

對於高三的教師來説,高三,意味着新的人生階段,也意味着一種執著信念的勝利。忘懷所有的艱辛,這段時間發瘋的教學和管理,彷彿交走了我半生的囑託。那些過往,我們承認也罷,忽略也罷,只要花開於心,就會不敗。

第四篇:高三二輪心得體會

日照市高三歷史二輪複習研討會學習心得體會

工作以來,高三的歷史研討會屈指算來,參加了有七八次了,感覺我們的歷史研討會每次都有新收穫,讓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受益匪淺。尤其本次的研討會,我們的最大感覺就是內容豐富、實在,從日照實驗中學兩位老師的公開課到大學聯考閲卷老師對大學聯考閲卷體會的介紹、省城專家講座,都非常的符合我們備戰新課改下的大學聯考的需要。尤其是教研室朱老師的2014——2014學年高三歷史後期教學十條建議,更是高屋建瓴,為我們後期提升歷史教學質量指明瞭具體的前進方向。為更好的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我們實驗高中高三歷史備課組進行了集體業務研究,每位老師都總結了本次學習的體會及下一步的工作中對這次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措施,現將這些體會及措施總結如下:

一、心得體會

1、日照實驗中學兩位老師的公開課讓我們感覺意猶未盡。本

次研討會,包括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色的一節試卷講評課、一節二輪複習課都非常精彩。講評課老師上課有氣勢,言簡意賅,整節課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學生精神面貌好,面對大學聯考鬥志昂揚積極主動。二輪複習課專題選擇別具匠心,突出了地方史觀,非常符合山東大學聯考的需要。

2、大學聯考閲卷老師對大學聯考閲卷體會的介紹細緻、全面,使得我

們對大學聯考的閲卷感覺不再神祕,從而為接下來短暫的70天的備戰大學聯考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尤其是對我們在平時的文綜訓練中的抓學生規範提供了標本。

3、省城專家秦老師講座內容實在、豐富,沒有一些高深、枯燥的

理論介紹,都是他作為一線教師多年探索的結果,為我們備戰大學聯考提供了具體的榜樣

二、落實措施

1、踐行課改,引領“開放”潮流。

正如朱老師所介紹的,山東大學聯考歷史卷第27題。充分體現試題的多元化、開放(請勿抄襲wWW.HaOwORD.cOM)性和研究性學習的課改精神,該題無論是從命題立意、選材、試題設問、答案評閲上,還是對今後大學聯考命題的導向上,都盡顯“開放”風範,將命題專家的匠心獨具水準盡情的展示在了大家面前。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第一、應更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注意以文明史觀和全球史觀構建專題框架,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形成歷史知識體系。注意構建單元之間的知識網絡,對相同或不同時期的中外歷史進行總結對比,加強歷史知識的橫向聯繫或縱向聯繫。注意積累與研究,探尋小切口,小角度,對歷史事件進行多角度、立體式的研究與總結,加深對歷史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多角度探求;第二,應加強學生的人文知識及基本素養,在做好歷史學科內相關知識縱向聯繫的同時,要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繫,同時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和國際重大事件,尤其是有關國家發展和當代國際關係的相關問題。

2、進一步培養、提高學生規範答題的能力。

聽了大學聯考閲卷老師的閲卷體會,我們感覺到培養、提高學生規範答題的緊迫性與必要性。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打算通過專門的“提高學生規範答題”專題及平時的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規範答題的能力,

使學生做到審題思路規範、答題語言規範、答題格式規範、書寫規範、注意答案的簡明扼要。

3、加強集體備課、業務研究。

集體備課既是提高備課組整體成績的關鍵,又是提高個人教學成績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要依據考綱、考題、學情和複習所存在的問題、隨時獲取的大學聯考信息,加強集體備課、業務研究,依據課標和考試説明進行知識的整合、刪補,通過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指導能力。

第五篇:高三英語教師的教學體會

來自一個優秀的高三英語教師的教學體會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向大家彙報我們高三備課組在這個高三學年中所做的一些事,以及這些年在教學上的一些個人體會和想法。在座的有好多英語學科的教學好手、能手、高手,你們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在這裏班門弄斧了。

高三這一年裏學生和老師做得最多的就是試卷,下面就從試卷的聽力、語法、閲讀、翻譯、寫作五個部分來談一下我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經驗共享

1、聽力

聽力部分在整張大學聯考試卷中的難度係數是比較低的,高三密集訓練後可能可以達到較滿意的效果,但若高一高二完全放掉這個聽力環節,僅靠高三猛補是不太可能達到十分理想的成績的(25分以上)。

在高一高二時,我們普通中學老師除要求學生聽配套教材的錄音磁帶外,還可以做這幾項工作:①單詞聽寫,句子聽寫,短文聽寫(spot dictation或全篇,依文章的難度和學生的水平而定);②每天大聲朗讀英語,保證一定的朗讀時間(每天20分鐘左右)。鼓勵學生模仿標準發音,改善自己的語音語調。讀得地道“聽”起來自然就不難了。很多學生聽力差的根本原因就是未過語音關,不會讀自然就聽不懂了。

到了高三,保證“一週兩聽”大學聯考題型的聽力練習(一週大約兩課時)。高三上以“精聽”為主,每套練習我們是這樣處理的:課前教師預聽,明瞭難點;課中學生聽整套題;check時,短對話部分的簡單題要求學生集體複述,難題個別複述,針對難題復聽第三遍(提倡“抓大意”,謹防抓單個詞而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短文部分如是敍事體裁的,要求學生先抓文章大意,再通過猜問題抓細節信息,爭取全部拿下;如是其他體裁的,就盡力而為,待到check時找出影響理解的詞彙,然後復聽第三遍;長對話部分要求學生聽前先看錶格確定主題,再抓細節信息,填出的目標詞彙應與主題一致,不至鬧笑話。

高三下,隨着學生聽力能力的增強,複述的時間減少,需復聽三遍的內容也減少。針對測(高三下幾乎每週一測)的結果對錯誤率集中的題進行復聽和複述。要求聽力特別差的學生每週在家再增聽1到2次。

2、語法

大家都知道大學聯考語法集中在複合句和動詞的考察上,抓好這兩大部分就等於抓住了12分左右,其他散點語法抓常見、常考的類型即可(如:主謂一致有很多,但抓常見常考的;倒裝也有不少類型,也抓常見常考的)。在複合句和非謂語動詞的語法教學中,我不喜歡把一個大語法點一股腦一次性教給學生,他們會手足無措,一灘渾水。我喜歡從高一開始做鋪墊、滲透工作,讓學生一點一滴,不慌不忙地接受,到時就水到渠成了。最後讓學生與老師一起歸納總結,找出關鍵點、易混淆點。待到再遇此舊知識點時,要求全班的任何一個學生都能説出一二,復現次數多了,再提高要求,要求全班任何一個學生都能把此知識點説全。 高三綜合語法訓練階段時,常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花8-10分鐘做完一套語法題,對好答案,集中講解錯誤率高的。然後收齊全班的答題結果,對語法部分問題嚴重的學生進行課後個別輔導。總的來説,高三教學中花在語法上的時間不多,我覺得這項工作應是高一高二就做好的。這裏舉個例子,由於漢語中沒有後置定語的概念,學生對‘後置定語’的用法很不習慣,考卷中遇到這類題錯誤率一直很高。例如,2014年大學聯考語法最後一題40. that is the only way we can imagine _______ the overuse of water in students’ bathrooms. a. reducing b. to reduce c. reduced d. reduce,學生很容易選a,看不出we can imagine是作後置定語,而受imagine doing的影響。但其實類似的題在我們寶山區的一模、二模中都出現過。

一模38. is this the best way you thought of ______ people getting into the dangerous areas?

a. to stopb. stopping c. stopped d. to have stopped (you thought of 是後置定語)

二模35. the cause he had devoted himself to ______ a perfect success.

a. proving b. provedc. was proved d. has been proved (he had devoted to是定語從句)

從這個例子可看出,如果教師把學生錯誤率高的題講清、講透,在一段時間內反覆呈現類似的題,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那麼凡是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都應該能掌握。

3、閲讀

閲讀上應投入大量的時間,俗話説“得閲讀者得天下。”大學聯考中,各種類型的閲讀題佔了總分的1/3,所以閲讀的成敗決定了大學聯考的成敗。我認為高一高二的“導入課”(課文整體教學)不可少,教師絕不可功利地“直奔主題”(講解課文),單一枯燥的教學會導致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失。再者閲讀新題型的出現更説明了整體教學的重要性,導入課為閲讀能力、詞彙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礎。當然,高一高二時也要上好“語言點課”,嘗試為學生創設話題、情境,讓學生“學中用,用中學”,讀説結合、讀寫結合,真正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翻譯、寫作鋪好路。這些年裏,我本人明顯感覺,大學聯考詞彙表中學生掌握最好的就是我們新世紀教材1-4冊中出現的重點詞彙,也就是我們老師花大量心思上的高一高二配套閲讀教材的詞彙

高三學生要增加閲讀量,每天保證一定量的閲讀時間,20-30分鐘,保持“熟練閲讀”的狀態,經驗告訴我們這種狀態一直要保持到大學聯考的前幾天。教師要做的是精選閲讀材料,保證材料的實效性、新穎性,摒棄重題、舊題,不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教師分析閲讀題時應做到:①抓特殊詞、關鍵詞②抓長難句③尋錯誤根源

①眾所周知,“上下文賦予了詞彙生命。”沒有上下文的詞彙是死的,而學生往往會把詞彙記死,導致僵化,即:只記它的某一個意思或某一種詞性,導致閲讀時的理解偏差甚至進入理解的死衚衕。拿詞彙題或cloze來説,某個關鍵詞的理解偏差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連環錯誤。(如:2014年大學聯考詞彙題,目標詞彙中有7個都可作動詞(producing, predicted, identified, matched, reducing, carried, increase),選錯一個,就會連環錯。死記硬背、不靈活的學生肯定翻船。還有2014年的cloze中的關鍵詞revise,不理解這個詞的學生整篇文章都無法看懂。這篇文章中還有一個詞preview,如果學生只死記“預習”這個意思是看不懂句子的,從上下文理解它就可推斷出是“排練,彩排”這種引申意思。)所以,分析時,一定要抓住這些關鍵詞、特殊詞,讓學生學會在語境中靈活地理解詞彙。

②長難句是閲讀理解的最大障礙之一,句子一長,結構一複雜,學生就頭大,沒心思讀了。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鼓勵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攻下長難句,獲取成就感。然後在課堂講解時要“講清楚、講透徹”,讓學生明白長難句並不可怕,只要語法概念清晰,斷句斷得對,主幹找得出,就可迎刃而解。我經常對學生説:所謂的長難句無非就是定狀補多,把這些次要成分拿掉不就完啦!有啥好怕的!以2014《精編》第九套cloze中的一句句子為例:at all universities there is a constant tendency towards grade inflation (giving ever more high marks) – that is ___53___fiercely at some universities and allowed to go unchecked for long periods at others. a. followed b. supported c. compared d. fought 這個例子説明只要教師堅持這樣的訓練和引導,學生分析長難句的信心會增強,能力會逐漸提高。

③我是一個教學中喜歡問為什麼的人,某個學生如果總犯這類或那樣的錯誤必定有其個性化原因,把其個性化原因揪出來説清楚(是某個詞的理解出錯,還是與其背景知識相矛盾引起的錯,又或是缺乏閲讀技巧導致的錯還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產生的錯等等),起碼他下次再犯的可能性就小了。如果是全班性的集中錯誤,那就説明這個點我沒教到位,課堂上一定重點補足,而且會一段時間內復現多次,讓學生加深記憶,到了一定的復現量就不易遺忘。(如:本次高二質管考詞彙題中出現的charge“充電”的用法學生掌握不好,那就利用提問、翻譯等各種形式、機會復現這一知識點,力求每個學生都記住。)

4、翻譯

翻譯教學中我們注重四點:詞塊意識、中英表達差異、課堂板演、課後面批。

國內外很多語言學大家的研究表明,詞彙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語言中最常見的詞形,以及這些詞形的典型組合和它們的核心用法模式上。詞形的典型組合指的是詞的搭配,如:make out,而常見詞形的核心用法模式指的是詞的類聯接,如:claim的用法,claim sth, claim to do, claim that。大量語料庫研究表明,語言中存在一種詞彙程式(speech formulae)現象,即成串的語言結構。這些結構由於出現頻率高,形式和意義較固定,就像一個板塊一樣,因此michael lewis稱之為“lexical chunks”,即“詞塊”,既包含類聯接也包含搭配的概念。自然話語中70%以上是由詞塊來實現的,説話者根據情境直接檢索和提取儲存在大腦中的詞塊進行語言交流,所以,話語的流利度和地道性取決於大腦中詞塊的儲存量和詞塊的深度知識。

案例:(翻譯)近年來,由心理壓力引起的問題已經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有個學生寫成:in recent years, the questions aroused by mental burden have affected more and mo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她把cause problems寫成arouse questions, mental stress/ pressure寫成mental burden。她費力選擇的這些詞只是與中文對應,但不準確、地道。如果她的詞塊庫中存有這些詞,絕不會犯這樣的錯。她會迅速提取詞塊庫中的“引起問題”,“心理壓力”,這句翻譯做起來應該順風順水,很容易得滿分。且看這句句子由7個詞塊組成:①in recent years,②cause problems,③be caused by,④mental stress,⑤affect sth.,⑥more and more,⑦middle school students。 教師和學生應樹立詞塊意識,全力提高學生的詞塊儲存量,把教學的重點放在①最常見的詞彙②這些詞彙的核心用法③它們的典型組合。在這個方面,我校教研組通力合作,三個備課組資源共享,編寫教材每單元的重點詞組、句式,大學聯考詞彙表中的核心詞組。

翻譯做得不好的學生往往寫出的英語從語序到詞序完全與中文對等,受到母語的強烈影響,其實這些學生的英語思維還未養成。比如:他嗓門很大。缺乏英語思維的學生就會直白地譯成:his voice is loud. 大學聯考翻譯題存在的價值無非就是考察學習者是否具備把地道的中文譯成地道的英文的能力。因此,學生先要準確理解中文意思,再用英語的語言習慣來表達。例如:2014閘北區二模卷中的一道翻譯:那裏的服務無懈可擊,還可免費出借雨傘。(borrow)很多學生譯成:the service there is perfect, and can borrow umbrellas for free. 後半句的譯法只是機械地與中文對應,根本不考慮句子的內在邏輯。另外,我們高三備課組也協力歸納出詞彙表中常見的語法位置與中文語法位置不一致的詞彙幫助學生記憶,如:available, accessible, break up, happen to, strike, occur等等。

課堂裏,學生的翻譯可課前寫在黑板上,上課時教師和學生一起糾錯,一起訂正,這種“板演”形象直觀,可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當然,課後的整理工作也很重要,有助於學生釐清出錯的理由,記清正確、地道、規範的表達。

每個學生的翻譯錯誤點不同,犯錯的原因也不同。教師對每個學生應瞭然於心,對於靠課堂上集體講解解決不了問題的學生應及時、適時進行面批,幫助鼓勵,減少他再次犯錯的機會。

5、寫作

寫作教學是我最薄弱的環節,我自己也有很多的困惑。高三教學中我一般要求學生作好“好詞好句的摘抄工作”;學生兩週一篇習作;教師認真批閲、整理優秀學生範文或自己下水寫範文,及時講評、表揚;有時採用小組互批形式,以小組合作方式學習寫作技巧;課後教師手把手教寫作能力差的學生,增加他們的面批機會。但始終覺得一個班裏寫得好的學生太少,有明顯進步的學生太少。普通高中的學生如果在寫作中能上個台階,那潛力會更大。所以,我打算逼着自己在寫作教學方面設立研究課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一下比較有效的教法和學法。

二、不足與反思

雖然所帶教的這個班參加考試的40人中有14人上了120,但最高分只有130,也是唯一一個算是130以上的。兄弟學校的最高分比我們高得多。都説“好學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

是老師導出來的。”看來,我在“導”字上花的功夫還遠不到位,對於高端學生的關注度還不夠,需要好好反思,也需要向其他同行虛心學習。我想,對於有潛力成為130分以上的高端學生,應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從高一做起,從課外入手”。

高三的兩次模擬考中,我班學生的寫作平均得分都沒達到及格分15分,而且20分以上的寥寥無幾。普通中學的寫作教學如何改善?曾經參加過曹楊中學英語教研組的“以讀促寫”研討會,感覺頗有價值。他們的做法是:以教材為基礎,融入報刊閲讀。先從仿寫句子、仿寫段落、仿寫文章結構到自己寫一句話評論、寫一個段落、再到一篇120-150字的短文。這種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獲得寫作的自信。接下來上高一的話,也可以嘗試着做。畢竟,寫作僅靠高三一年來提高是困難的,它是個漫長的從大量的輸入到點滴的輸出的過程。

三、心得體會

四次高三帶下來,我有三點較深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1、不搞題海戰術

不搞題海戰術的關鍵是教師要“做在學生前面”,教師科學選題,把好試題關,不讓學生做重複、無意義勞動,提高做題效率。

“凸顯每張卷子的價值”,學生精做,教師精講,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做一張講評一張,講評一張複習一張(艾賓浩斯的遺忘研究表明,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最初的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學得知識一天後,如不及時複習,只剩下原來的25%。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揚有這麼一句口號:天才就是重複次數最多的人。語言學習是積累的過程,複習是積累和保存知識的最好方法。)。我通常要求學生每天課後花15分鐘時間複習,第二天課堂上留出10分鐘的複習時間,做到“一步一回頭,兩步再回頭,三步又回頭。”知識在不斷的復現中成為長期記憶。

2、最大限度地挖學生潛能

不要去抱怨我們的學生有多差,多懶,多不愛學英語。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擁有至少比他們目前成績好的“潛能”。一個好教師就應該擁有挖掘學生潛能的能力。某個目前考110分的學生,以他的能力應該可以考120的,你就要想辦法讓他達到這個水平;一個現在只有60分的學生,他的潛能就更大。我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四點:①關注和了解每一個教學對象,讓他們感受到真誠的師愛;②走進每一個教學對象的內心,接觸他們學習以外的事物;③重視“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度。④恩威並施,既給學生動力也給學生壓力。

3、勤於反思,善於調整

教師專業成長理念是“專家引領,名師示範,同伴相助,自我反思。”教師的教學生涯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要“做出色的教師,更做出色的學生”。要向專家學,向書本學,向同伴學,向學生學。學無止境,常教常新,不斷完善。每年你的教學對象可能會變,所教的內容也應該視學情而調整改變;社會在不斷髮展,教學內容應不斷調整,教學手段也應不斷改善。怎樣才能教得更好,學生學得更輕鬆?—始終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不管你的教齡是1年,10年亦或是30年。反思讓我們成長,反思也讓我們葆有一顆教學的熱心。蘇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長朱永新教授説: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我相信:思考的你是用心的,思想的你是美麗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jm68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