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將朗讀進行到底

將朗讀進行到底

語文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因為她讓我掌握的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語言。這一點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必須明白的,明白了這一基本出發點,就自然明白語文教學其實就是聽、説、讀、寫的教學,語文學科培養的是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這一事實。無論哪一種語言,她首先都是作為一種工具而存在的,這是本;然後才是所謂的形象化,才是節奏感,才是修辭學,這是末。作為學生,學習語文應該先得其本,然後才得其末,切不可本末倒置。可是,我們多數語文教師在教學語文時,往往捨本逐末,忽略基本功訓練,把語文教成了文學。國小階段,中、低年級沒有這樣的擔憂,到了高年級,特別是中學階段,就比較突出了。那麼在教學中如何突出語文之本呢?我認為還是應該回到“聽説讀寫”這一層面。今天我只就“讀”的重要性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將朗讀進行到底

朗讀教學,是教師容易忽視,學生容易忽略的環節。雖然我們在教師的備課中常常可以見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的教學目標,但課堂上教師卻很難真正體現出這一目標來。一則是老師認為“讀”沒有必要,一是耽誤時間,因為要講述的問題還有很多,二是多此一舉,因為學生課下可以去讀;二則學生認為“讀” 沒有意思,一是因為文章內容已經熟悉,再讀純粹浪費時間,二是因為反覆閲讀枯燥無味,於是走馬觀花裝模作樣。長此以往,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不願花時間在“讀”上面花工夫,於是乎很多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低下,説起話來結結巴巴,條理不清:寫出的作文也是東扯西拉,邏輯不清,叫人不忍卒讀。

朗讀教學,訓練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語音、語速等方面提高普通話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的語感,即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進一步體會語言的深意甚至言外之意,從而熟練自己對語言的運用。特別是朗讀經典,更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我記得呂叔湘先生曾介紹過20世紀20年代北京大學一位美國女教師克拉格夫人教莎士比亞戲劇課的例子:上課她和學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學生也念一段,唸完了,她就問:“有什麼不懂嗎?”所有需要解釋的地方解釋完了,她又問:“你們覺得這一段寫得好不好?”學生説:“看不出。”她就説:“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和大家一起念。唸完了,她又問:“全懂了嗎?”可學生反應不那麼活躍。她又説:“再念一遍,再念一遍。”於是又唸了。就是這麼念來念去,大家覺得這個戲寫的不錯,是寫得好啊!好了,就下課了。

呂先生説的“念”,就是朗讀。從呂先生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在幾十年前,外國老師就十分強調朗讀了,強調自主學習、自主體驗了。當大家念得覺得“這個戲寫得不錯”時,實際上是自己真的把戲的深意讀懂了,把戲中的人物讀活了——這就是“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感受啊。

我曾經閲讀過介紹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課堂的例子,於老師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真正地被落在實處。在於老師教學《第一次抱母親》一文,我們可以窺見他教讀的“用心”。

師:誰有把握讀得正確流利?

生:(讀)母親病了,住在醫院裏......

(句與句之間沒有停頓)

師:讀課文要注意停頓,沒有停頓就沒有思考。(板書:思考)還要想象(板書:想象)。聽老師讀(師範讀第一自然段)

師:一句話讀完了要停,停頓的時間就給自己留下思考的餘地,同樣,一個自然段讀完了,停頓的時間要更長一些,像説話一樣自然。好,先自己把第一自然段輕輕讀一遍,輕輕地念,邊讀邊思考、想象。

(生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原來那位站起來讀第一自然段,注意停頓,語速較慢。眾生鼓掌)

。。。

師:現在聽於老師怎麼讀的,注意老師怎樣停頓的。

(教師深情地範讀課文,隨着他飽含深情、抑揚頓挫的範讀,許多人禁不住流下熱淚。讀完後台上台下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是兩位大師不約而同的“重讀”“引讀”的例子,給予我們語文教學很多的啟示。與其繁瑣的分析,別有用心地提問,整塊整塊時間地書寫;不如重視與引導學生多對課文的朗讀。朗讀是一門藝術,朗讀是一個教學的傳統,指導朗讀也是一門藝術,這是一篇大文章。言為心聲。課文或課文中人物語言多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外在反應,對於這種“物化”的文字,怎樣讀出“温度、厚度”,離開朗讀的中介,兒童很難理解課文,理解課文中的人物,理解作品藴含的深意。好的文章多得是,好的作品就在那裏,關鍵是學生怎麼能夠感受出來?心悦誠服地説出那個“好”?

我在教學《愛如茉莉》課文做了一些反思。自己初讀課文就被打動了,這是肯定的。學生呢?學生有我這樣的體會嗎?學生有我這樣的閲歷嗎?我們不能太一味地“拔高”孩子,指望人人都被文章打動,信服處處有心動的句子。但我們承認好的作品是寫出來的,好的作品更是讀出來的,讀到心裏面去,感受到字裏行間的“温度與厚度”就是好的作品。會讀的、讀好的孩子往往不忽視文章的細節。文中有一段:媽媽生病了,作者剪了一大把茉莉來看望。看到了爸爸為了照看媽媽,不到陪牀上休息而而緊握媽媽的手,“頭伏在牀沿邊睡着了”。作者把茉莉花插在瓶裏,頓時,一股清香瀰漫開來。。。這些細節不要急着要同學們談“感受”,在前文老師範讀定下基調後,我引導孩子反覆朗讀,鼓勵個性化的、有自己理解的讀。

只有讀,讀通讀順,讀出作者寫文的“韻味”,感情的潮水自然會緩緩流淌出來......就像特級教師李吉林老師上《第一場雪》,只是從讀中入文、以讀代講:“誰把大雪讀的很大?”“誰把大雪讀的很靜?”“誰再把大雪讀的很美?”......就是這樣簡單地教學設計與教學理念------真可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道無言”。簡簡單單地教語文,簡簡單單學語文;深入淺出,復歸朗讀,以生為本,以學為要。不同層次的朗讀,會把文章讀的很順很爛很透,自然把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讀出來,而不是我們教學常態的那個----“以講代讀”,“以講代讀”我們的課堂上用的太多了!只是不經意地在用,只是認為這是我在上課,只是我應付出的勞動。。。到了“講台”哪有不講的道理?有人形象地把讀書叫做“煮書”。

於老師説,飯可以煮,肉可以煮,書怎麼可以煮呢?“煮”就是告訴我們要把書讀熟,讀得遍數越多,書就煮得越熟,它的味道,它的意思才能體會出來。“煮書”,就是反覆讀,讀反覆,就是多讀,它更是一種體察,一種涵泳,一種傳統誦讀方法的復歸。課文的藴含與要義終究不是是“講”出來的,而要慢慢地“讀”出來的,慢慢地“品”出來的,漸漸地“感受”出來;把作者的情感很好地傳遞給讀着,這是對作品可觸可感的過程,也是自己與作品意會、共鳴、感動的過程,還是對作品可愛和貼心的過程。在“讀”的當中,讀着的課文,大腦裏會“填充”出文中好多沒有的東西,“空白”被創造了,想象也就飛翔了。“書”讀出來,“文”也就讀活了......在孩子們稚嫩的童聲裏,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嗅到了茉莉的花香,懂得了平淡無奇的真正內涵。“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文章自然結尾,首尾呼應,畫龍點睛,昇華了主題,更傳出了作者和讀着的心聲。全身心的朗讀,會讓孩子很好地進入課文的意境,也很好地昇華出來自讀着內心對父母的深深敬意。

如今的語文教育現實是,朗讀不是太多,而是顯得不足了,無論是課外或課內。相對於那些繁多的課程和作業而言,早讀課顯得彌足珍貴,何況早讀課也不完全用於語文和朗讀的。語文課的教學功利性又多是牽着語文老師和孩子去完成與作業、考試有關的事;因而,書聲琅琅的課堂和校園都急等着我們語文老師來喚醒。

注重朗讀教學,其實是對傳統語文教學的迴歸。近些年,我們不少研究語文教學的專家都將眼光放在現代教學的前沿陣地上,不願意迴歸傳統,認為創新才有發展,守舊自取滅亡。這種看法過於偏執,有崇洋媚外的嫌疑。我國在教育教學方面積累了很多的寶貴的經驗,僅《論語》一書中提及的教育教學方法就讓後人受益匪淺。就“朗讀教學”而言,這是幾千年中國教育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法之一。可以這樣説:沒有誦讀,就沒有語文!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將“朗讀教學”進行到底。

標籤: 朗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kovp7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