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名師教學心得多篇

名師教學心得多篇

名師教學心得多篇

名師教學心得篇1

前幾天我到石家莊參加了國小語文全國名師教學藝術觀摩展示活動,聆聽了江蘇的薛法根、北京的武瓊、浙江的虞大明三位名師的講座和他們執教的四節語文課,我們感受頗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虞大明老師,虞老師講了兩節語文課,一節是五年級的《祖父的園子》,一節是四年級的《父親的菜園》,這兩篇都是略讀課文,虞老師還有一個有關略讀課文教學的講座——《略讀教學——讓孩子擅讀、好讀》。通過對虞老師課堂教學活動的反思和對講座的學習,我領略到虞老師這堂課的精妙所在,對略讀課文教學也有了更深更高一個層次的認識與理解。下面我就結合《祖父的園子》一課談談我的收穫:

一、多次瀏覽 滲透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閲讀教學中要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與瀏覽。虞老師在課一開始就告訴學生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推薦給他們一種新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多遍讀,反覆瀏覽。課堂中精心設計了三次瀏覽。第一次瀏覽,讓學生緊扣課題,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學生第一遍瀏覽,想到什麼詞了,就可以寫在課題的旁邊。第二次瀏覽,讓學生把剛剛提練的詞語變成問題,如“為什麼説這是一個應有盡有、生機勃勃的園子?”等等,並強調將這些詞語變回問題,並帶着這樣的問題去學習,就能使學習更深入。學生帶着這幾個問題第二遍瀏覽,找到相應的句子,把這個詞語寫在了這個句子的旁邊,進行交流。第三次瀏覽,又讓學生帶着“為什麼是自由快樂的`”這個問題,用圈關鍵字的方法,想想蕭紅在園子裏幹了哪些事情?又以“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是哪件事?”來引領學生精讀重點部分。看似簡略的三遍讀,實則一遍比一遍深刻。那麼整堂課正如虞老師自己説的那樣,“讓學生學習略讀與瀏覽的閲讀方法,提高閲讀能力這是是略讀課文教學的重要邏輯起點。”而在此基礎上重點部分採用精讀,真正實現了略讀課文的簡約但不簡單,教師教的簡,但學生學的豐。整堂課上,教師引領學生用筆閲讀——隨時圈畫,隨時批註,讓學生用筆記錄閲讀探究的成果,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無痕引領,滲透寫法

整堂課,虞老師在寫法的滲透上是“無痕”的。如“為什麼説鏟地這件事情寫得最具體?”,當學生説到:

(1)寫了對話。老師馬上引導,在平時寫作中如果想寫具體,可以加入人物的對話。這樣的指導寫作十分簡單、有效。

(2)寫得比較多,用了好幾個自然段。老師順勢引導,平時寫作中多寫幾個自然段,你的文章一定會具體。

(3)抓住了祖父的神態。老師馬上引導到理解祖父的幾個“笑”上去,同時強調寫寫人物的神態可以把事情寫得很具體。虞老師就是這樣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文中作者把事例寫具體的方法,並告訴學生在今後習作中進行運用;再如學生交流到“願意”在文中重複運用時,虞老師就拿出了自己的一段寫景的文字與文中段落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照中獲得啟示:同樣的事物用不同的寫法就會體現不同的特點,表達了不同的寫作目的。

三、兩處設計最為巧妙

1、這節課結尾的設計

課的結尾虞老師播放了羅大佑的《童年》,在孩子們輕輕哼唱歌曲後,虞老師將自己的多個童年趣事的下水文片斷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閲讀。老師自身的童年趣事通過文字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的時候,調動了學生閲讀的興趣,並在一件件趣事中感受到了老師童年的快樂,在歡樂的笑聲中自然也調動起了自己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觸發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留住童年的永恆的想法。最後屏幕上出現:“聰明的,你用什麼方式讓你的童年留下永恆呢?”這樣的資源開發非常巧妙。

2、拓展延伸上

虞老師在拓展延伸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虞老師説到:蕭紅的童年時快樂的、自由的,所以她寫下了《呼蘭河傳》,當學生説到《呼蘭河傳》裏一定寫下了蕭紅的快樂自由的生活時,虞老師出示了茅盾先生的評價這本書是“一串悽惋的歌謠”?太讓人震撼了!為什麼呢?願意解開謎團嗎?自己去讀讀一定會有新的發現。老師這樣的設計有效地調動起了學生閲讀這部作品的慾望與期待。

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過死、過窄,其實對於國小生我覺得我們不必挖得有多深,不必學得有多深,我們應讓孩子讀得廣一些、遠一些,應讓孩子們懂得一篇文章學習的結束,應是孩子另一個嶄新閲讀活動的開始。

我想,只要我們也能在課堂上做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做學生的夥伴、朋友,讓學生真正成為閲讀活動的實踐者,我們的孩子也能做到擅讀、好讀!

名師教學心得篇2

感謝幼教中心組織的實驗幼兒園教學觀摩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地向同行學習機會!通過觀摩實驗幼兒園教學活動後,她們的遊戲化及情景化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改革應注重開發藴涵本土文化的課程,應對幼兒進行本土文化的啟蒙教育,讓幼兒感受本土文化的優秀和特點,是這次“閩南童謠走進幼兒園”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我們選擇本次內容的主要依據。小班《唂唂唂唂哽》是以説唱結合的形式展現,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激趣導入、欣賞理解和遊戲感受。將原本比較複雜的童謠簡化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被幼兒所接受的教學活動。

1、從教學目標方面來看,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而且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着目標,環環相扣,較好地完成了目標。

2、從教學策略方面來看,閩南童謠《唂唂唂唂哽》的選擇契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能夠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在第一個環節中,她們選擇以“播放母雞的叫聲”的童謠引入激發幼兒學習童謠的興趣。其次,在活動過程中,為了打破以往詩歌教學沉悶的氣氛,通過展示與童謠內容相關的vcd,將幼兒帶入一個躍躍欲試的情境中來,使幼兒充滿期待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

在第二個環節中,通過提問——欣賞——朗讀,讓幼兒感受童謠,幼兒很容易地理解了童謠的內容,並記住了童謠。讓幼兒在圖譜提示下看看、説説初步瞭解童謠的內容。

3、從教學方法方面看。為了避免單調重複的學習,加深幼兒對童謠的練習和鞏固,我又藉助了快板,讓幼兒根據快板的節奏學習童謠。快板有較強的節奏感,幼兒會產生很大的興趣。“普通話+閩南語”的教學方法,運用自身生動的肢體語言,充分調動了孩子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師幼互動較好。在活動中,我還採取了問答的形式,和孩子一問一答來學習這首童謠,而且沒有運用到任何道具,只是讓孩子邊念邊做動作,孩子比較好模仿、好表現,學習情緒也是很高的,孩子在邊念童謠邊表演的過程中也學到了有趣的語句,同時還能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欣賞中班音樂活動《會跳舞的熊》活動中要用形象化的主要大大熊和小小熊等玩具輔助手段,喚起聽音樂的興趣。其實在第一次欣賞時,老師就介紹了大大,小小熊體型特徵並且引導教給他們一些走路的輕重模仿動作,以此作為孩子們表演動作的準備。接着在欣賞時利用音樂節奏感設置情境,幫助他們進入音樂欣賞的情景,把注意力吸引到聽音樂中來。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用語言來引導、提示孩子們,這樣他們就可以把感受、體驗及聯想到的情節與內容用動作表達出來。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説,他們已經能熟練的掌握42拍的節奏,會使用小鈴鼓、沙錘等小樂器來表現節奏,所以這次我選用的是幼兒熟悉的42拍的音樂,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來感知abaj結構的鋼琴曲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説,通過幼兒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來體驗和感受集體合作給他們的帶來的快樂。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走路輕快笨重為主線,幼兒在互動中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和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由此可見,我們在組織音樂欣賞前努力為孩子們創設有利的環境,能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發展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大班《口編8的加法應用題》為了讓數學活動變得輕鬆有趣,陳老師特別設計了情節模式:去菜地摘蔬菜的過程,學習口編8的加法應用題。整個活動豐富有趣味,教學準備做的很充分,老師的語言暗示也到位,讓幼兒由淺入深,輕鬆地獲得知識。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也符合了《綱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真規律,寓教育於生活和遊戲中。”

名師教學心得篇3

從看到活動舉辦地建蘭中學的那刻起,冥冥之中有種神聖的感覺,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打開舉辦方精心印製的會議手冊,老中青三代,南北方各地、史地兩學科,羣英匯聚,感歎自己幸運地選擇了這次培訓,對於基層一線的教師,兩天的培訓在異彩紛呈地教學展示中,在真誠的專家點評中,在主辦方精心地安排下,在聽課老師積極參與互動中,輕鬆快樂地結束了,這是一次教學的盛宴,如春雨滋潤久旱的大地,為我們難得參加高規格教研活動的老師帶來了教學的航向、啟迪、智慧。我學到了很多,不總結不足以提高。

一、紮實的基本功是成功教學的前提:從王俊老師精心繪製的智慧樹,黃雷老師、王春豔老師為一堂課精心選擇的那麼多視頻和音樂、圖片,到王純老師、施江舟老師、趙珊珊老師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學習瀏覽了那麼多書籍、論文、視頻、圖片,以及張強老師自主探究了這麼多的阿房宮相關信息,楊雷英老師精彩的世界地圖的板演,這些無不告訴我,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自己要裝滿一桶水,深入、全面、與時俱進地學習,對我這樣一個地理專業卻在教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的老師來講,顯得尤為重要,感謝這些老師的垂範,你們是我永遠的榜樣要讓課堂上的師生交流輕鬆而不淺薄,廣博而不泛泛,老師必須對所教的內容有充分地知悉,做到深入淺出地解釋,幻燈片的設計和板演恰到好處,最好還能有富有詩意韻味標準的普通話,這些都是一個教師必須的基本功,上好一堂課必備的素質。

二、以生為本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中心:黃雷老師視頻、音樂、圖片齊上陣,符合七年級學生視覺和聽覺學習能力強的特點,喜聞樂見,施江舟老師穿越形式的設計,楊雷英老師微信形式地運用,充分考慮學生的追求時尚的心理,從學生最有體驗生活出發鏈接學習的內容,親切自然,幾乎每位老師都用到了質疑的手段,這些都緊緊抓住了中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強的特點,讓課堂學習自然地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從課堂教學的形式、引導的方式、學習內容呈現的方式幾個方面都全面圍繞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值得我們學習。

三、三維目標是教學資源選擇的依據:我們在準備一堂課的時候,常常被眾多的史料包圍了,好像每一個都很重要,有時候真的難以割捨,王純老師、趙珊珊老師的選材,給我很大的啟示,歷史課的選材,第一要看課堂落實的知識目標,這是圖片、視頻、文字選擇的重要依據,要努力為知識目標的實現找最清晰的圖片,最有視覺和聽覺穿透力的視頻,最能體現知識點的文字資料,還要有出處,文言文要有註釋;為能力目標選材的話,要注意視覺資料的思辨性,比如,趙珊珊老師用的視頻,一段簡潔的影視劇對白,道出了課堂教學的知識點,漢與匈奴的關係,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西漢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匈奴,視頻不超過2分鐘,但該需要呈現的都有了,沒有一句對白和畫面是多餘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有下列的選擇規律: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有爭議的文字、有感染力的詩歌、音樂,要能引發思維的衝突和共鳴,這是選材標準。在這個方面,無論是準確程度、還是精煉程度,兩位老師都完美的做到了,我表示深深的敬佩。

四、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收穫:03年剛開始接觸新課程的時候,因為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放在首位,再加上人教版的歷史與社會在歷史知識的全面和系統性方面和以往的社會學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更多的是側重學生情感上的一種接受,價值觀的形成,態度的明確,而史實的系統性常常不能兼顧,造成第一屆學習新課程的學生,不能形成很系統的歷史和地理知識在知識目標的落實中存在明顯的缺憾,這次活動中聽了南北兩種不同風格的史地課,感覺論從史出,史附以形,應該可以解決這個教學中的困惑,也就是把王純老師的課堂設計,加上施江舟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使課堂教學時學生的收穫最大化,也就是説將王純老師的嚴謹的歷史思維和施江舟老師的活潑的教學形式結合起來,既可以讓學生掌握紮實準確全面的歷史知識,又可以讓課堂形式更喜聞樂見,學生活動面更廣,收穫更大。

五、師生和諧是最好的課堂:什麼是最好的課堂,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聽課的第一天就聽到後排的三四位老師明察秋毫地指出上課老師授課過程中每個他們認為不妥的細節,最有意思的是第一天上午兩節課結束後的短信提問,幾乎95%以上的短信都是對上課老師某個方面的設計的質疑,坐我邊上的年輕老師問我:“他們這樣不好吧,一堂課總有它好的地方,而且不同的老師肯定有不同的上法的。”我很贊成這位年輕老師的觀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老師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學生的學情也千差萬別,王純老師的課後反思,讓我耳目一新,如此年輕的老師,盡然有如此細緻嚴謹的工作作風,從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所向等不同的方面做了全面的學情調查,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設計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這種踏實科學的教學作風給了我極大的震撼,結合她所上的北宋一課,沒有華麗的詩歌,沒有動人的音樂,但憑老師紮實的基本功和淵博的知識、緊貼學生學習實際需要的教學設計,將學生輕鬆調動,學得充實自然。所以我由衷地感覺到,什麼是最好的課堂,師生和諧,一個願聽、一個願講,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投入地思考、表達、活動。自然地生成思維的衝突、展開辯論、生疑破疑,在這個方面張強老師的課也表現的很自然。值得我借鑑。

六、公開課和常態課是理想和現實區別:這次在聽名師們自己表述課堂設計的緣由的時候,好幾個老師都説到,公開課和平時的課會有些不同,但憑一堂公開課要做如此眾多的課前準備這一點才上到今天讓在座的老師拍手叫好的地步,我想確實是不一樣,那麼現實每一天的課為什麼就不能這麼上呢?而我們大家又為何替這些公開課叫好呢?我細細思量,拿黃雷老師的話説,公開課是追求有美感的課堂,拿施江舟老師話説,公開課是追求詩意的課堂,王純老師和王春豔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嚴謹、親切、優美,也是一種美的課堂的追求,所以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公開課是幫我們實現在現實教學中很難去輕易表現的最美課堂,它包括最美的語言,最美的圖片和音頻,最精妙的導引,最自然激烈的思維活動,最大限度的知識獲得,最深入的情感,最正確的價值觀的展示,等等,這是我們每個教師不是在每一節課中都來得及實現的,但公開課給我們琢磨的時間,展示教學理想的嘗試,反過來影響現實教學的開展,思考現實教學的方向,我們究竟該做一名怎樣的老師,我想,當我們拉近了現實和理想課堂之間的差距的時候,我們真正的以人為本的課堂應該可以得到較好地落實了。

最後,我感謝這兩天為我奉獻如此美好課堂教學的所有的專家、名師、工作人員和建蘭中學以及主辦方,希望來年有更多的老師能享受到這種高水平的教學研究活動。

附兩天內的即時課堂點評:

小課堂濃縮大歷史,精選史料把課上,神態怡然從容道,深邃歷史輕鬆現,版塊清晰條理明,點撥學生談笑間,內外兼修好功底!敬佩!——致王純老師的課

巧用質疑導學案,生疑破疑落目標,課堂設計巧思量,若將生成秒利用,水到聚成更順暢!辛苦了張強老師!——致張強老師的課

穿越千年古史,圖片文字視頻齊上陣,把握民族交往,歷史跌宕起伏輕鬆現,激情豪言妙語,師生合作探究明智慧!——致趙珊珊老師的課

深邃思慮出精品,古詩吟誦把史解,師生合作感悟深,巧用對比智慧顯,語言精美課生輝,視頻形象明史理,旁徵博引蓋古今,盡顯名師好風采!——致施江舟老師的課

老當益壯把課改,化繁為簡、大膽創新,重視學法授以漁,輕鬆點撥把課上,老驥伏櫪!——致王俊老師的課

微信穿行四十五,現代時尚又親切,視頻圖片多彩現,資料豐富顯精心,重點難點巧突破,精導妙引學生出彩,課堂生輝,要是開頭結尾,去粗取精,深奧哲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一定完美演繹!——致楊雷英老師的課杭州北京古都拉近師生距離,豐富圖片文字完整呈現內容,親切巧問妙引層層展開教學,遠近知識對比巧得知識結論,親身經歷融教學,音樂諺語齊呈現,輕鬆快樂學知識!——致王春豔老師

視頻激趣,詩歌總結,合作探究,競賽鞏固,多元調動,學習高效,學生活躍,老師親切,智慧引領,水到渠成!若在擬人化介紹四大洋七大洲的時候,孩子們能指圖介紹的話,課堂完美更有佳!——致黃雷老師的課

名師教學心得篇4

3月26日,陽城縣名師教育教學觀宣講團在xx鎮中學舉行宣講,我校組織全體老師積極學習。聽完他們的報告後,他們的先進事蹟、感人故事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久久回味,使我的心中也盪漾着做老師的幸福,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有了以下心得體會

愛崗敬業才能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用心培養每天面對的每一個學生。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精、氣、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像孔子那樣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去從事教育。

用師德風範去感染每一個學生。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呢?正如有人説的那樣“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誠信力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

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是新時期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唯有通過自身學習與有效的實踐訓練,才能在教學中輕車熟路,遊刃有餘。

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趕緊行動起來,更認真地搞好教學工作,並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進行教研和教改活動,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一切為孩子的明天而努力。

不知不覺,踏上三尺講台已快滿三個年頭,三年的教學經驗與許多始終奮鬥在第一線的老教師相比,實在太微不足道。但就是在這短短三年中,我從一開始的不情不願變成滿腔熱忱投入教學。三年中,我不斷向領導請教,向前輩諮詢,但仍覺有太多不足與迷茫。

究竟什麼是教育?我們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是什麼,成績、素質還是考上高中的人數?作為義務階段的教師,我們應該教會學生什麼?怎樣對學生進行交流才算有效?

面對這許許多多、層出不窮的問題,思索良久,仍得不到答案。

三月中旬,教委通知全縣中國小教師全員參加名師教育(學)觀宣講活動。聽到這個消息,我很是高興。平時與本校教師的交流畢竟有限,真正走出去,聽更多名師的經驗之談,與其他學校的教師交流,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長,也許心中的疑惑都能得到解答。

3月26日上午,我與學校的同事們一起參加了名師教育(學)觀xx片宣講大會。此次宣講時間雖然不長,我卻從中學到了很多,領悟了很多。對於教書育人,我的想法也有了一些改變。

此次宣講,給我觸動最大的是各位名師對教育事業的熱忱之心、對課堂教學的鑽研之心以及孜孜不倦的學生之心。這些正是我最欠缺的,特別是在教學中將積極熱情的心態與教學智慧相結合。

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成功的老師,我認為,熱情主動應該是第一要素,積極地情緒也是我們教師的第一內驅力。只有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給學生帶來積極地影響。教育的過程是獨特的,它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往往在邁入課堂,推開門的第一刻就把自己的情緒傳染給了學生。充滿熱情的教師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創造愉悦的學習氛圍,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面對日復一日的教學,每個教師都難免會有那麼一刻產生倦怠情緒,我就常常自我拉鋸,一方面對教學感到枯燥,一方面又鼓勵自己打起精神。看看這些名師,他們從事教學多年卻仍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投入教學,讓我感到慚愧。以後無論是何心境,無論生活中有何困難,都要爭取以笑臉面對學生。

每個教師都向教好學生,可為什麼有人費了很大功夫卻老教不好,有的人不怎麼費勁卻可以輕鬆得到好成績?我想,一名成功的教師只有滿腔熱忱還不夠,還要擁有無窮的智慧。將二者合二為一,我們的教育便會無往不利。有的名師用愛感化學困生,巧妙化解矛盾,善於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合理發揮他們的優勢,成功將學困生轉化為班中骨幹。有的名師懂得發揮情感魅力,從而構建愉悦課堂氛圍。這些都是教學中思考而得的智慧。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思考,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

無熱忱便無偉大,無智慧便無效率。只要我們用熱情和智慧、愛心和責任,真正用心從事教育教學,我們就能從教書育人的職業中體驗到創造性工作帶來的充實與幸福,使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變得更有意義。

3月26日,我們有幸聆聽了由陽城縣教育局組織的教育學宣講團6名名師在xx中學報告廳的精彩報告。報告會場秩序井然,報告名師激情揚抑,報告點評精闢準確,精彩報告時時博得陣陣掌聲,這次大會的學習真的讓我思緒萬千,大開眼界。

本次報告我們共聽取了《學困生轉化的有效方法》、《觀注學生髮展,實施有效教學》、《我和孩子共成長》、《用心澆灌學生一生的精彩》、《關注學生情感,構建和諧課堂》、《加強班級文化建設,規範班級管理工作》六篇報告。

首先,從報告中,我深深感受到“愛”的確是師之魂。每位名師對學生的教育都飽含着深深的愛意,無論是對學困生的幫助,對國小生的關心,對班級事務的管理,處處都流露着老師們教育中對孩子們那份誠摯的愛意。只有用心來關愛學生,耐心幫助學生,多給學生一點寬容,才能更好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也會更努力地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多給每位學生一份真誠的關愛,多從學生的生活細節給學生以關懷。

其次,從報告中,我深深認識到多點表揚,更能增強學生信心。各位名師對學生的表揚、鼓勵無處不在。在教學生活中,老師們能積極捕捉學生細微的閃光點,善待學困生,耐心面對每位學生,不斷從學習生活中鼓勵學生,給學生信心。“好學生是表揚出來的”這句話在名師們的教育實踐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也使我深切體會到表揚的魅力所在。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我也會努力做到抓住時機給予學生表揚,多從細小環節發現每位學生的優點,特別是要多給學困生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能夠更加自信地學習生活。

再次,從報告中,我深深認識到班級建設對於學生的發展、鍛鍊價值之大。無論是班級 文化建設、制度規範、精神建設,對於學生人格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成長都有着深遠的意義。因此,對於今後的班級建設,我也會投入更大的精力搞好班級建設,以促進班級每位成員都能夠更加全面、健康的發展。班級生活對於學生來説就相當於“小社會”的體驗,學生不僅要從中學到所必需的文化知識,同時還應從中學會如何自理,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學會做人等。

總之,通過本次教育學報告的學習,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學校應開全開足課程,積極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師應更好地去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應在教育中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培養學生自學、樂學的好習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成長中感受幸福,並且健康快樂地成長。

xx年3月26日,我在蟒河鎮蟒河中學聆聽了陽城縣的幾位名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宣講,感觸頗深!

一、要認清自己的價值取向

教師,作為所有行業中教特殊的行業,面對着教特殊的羣體——學生,決定着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使命。從國小到國中,從國中到高中,不同層次有着不同的教育需求。只有認清自己的價值取向,找準自己的定位,才能讓學生朝着有利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若不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心中沒有既定的、合理的目標,而任意的“綜合無度”、“拓展無度”,任性的發展,只會浪費了學生美好的青春年華。

二、要用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

教育事業的特殊性決定着教師要比其他行業的人付出的多。我們面對的是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每一屆的學生都有不同,而同一屆的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心態的變化又有所不同。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的諸多因素,這樣的教育將是失敗的教育。只有關注學生的成長動態,用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才是實施當今素質教育的前提,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用愛去感化每一位學生

作為教師,要正視學生間的差異。十根手指還不一般齊呢!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有着個性思維的學生呢。由於學生家庭因素的不同、性格的不同等,使得他們對每一件事的看法、做法也會有所不同,這樣就在教師眼中有了“後進生”、“學困生”等説法。但每一個孩子都是有他的長處的.,當你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嘗試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用愛去感化他,他又何嘗不能成為所謂的“好學生”呢?

本次教學觀宣講讓我的思想認識又上升到一個高度,讓我更清醒地認識到:知識的缺陷不會影響人的一生,而人格的缺陷卻會影響人的一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讓其指導我的教學工作的開展。

我心靈又一次感到了震撼,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的無怨無悔。

3月26日上午,陽城縣“名師教育教學觀宣講”活動在我校進行,來自演禮、四中等6所學校的張海蒲、張紅霞等教師各做了精彩的演講,每一位參加演講的老師,無論是工作20多年教師,還是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她們用自己真誠的愛心譜寫着一曲曲動人的詩歌。

宣講中,她們無一不體現着一種思想:“用愛温暖學生、用愛關心學生、用愛感動學生、讓學生在愛中成長!”一年又一年,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了,雖然有些累,但既然選擇,就無怨無悔!

每一位教師的生涯中,都有着同一份對學生的那種割捨不下的情愛。如果説教師職業的偉大,就在於她像母親一樣能給予學生無私、博大的愛,無一不體現着一種境界:“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藴的情感叫愛心,它能消除悲傷的瓦礫,推到絕望的斷崖,也能點燃希望的燈”;教師的偉大在於她甘做人梯,為了能肩負起責任,她可以用自己的身軀填平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溝溝坎坎;教師的偉大在於她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而捨棄了大好的青春年華,如果這世上沒有了教師,那人類將永遠陷入混沌之中,因為人生有許多事要學,人生有許多事要做,而一生教你學做事的人便是教師;人生有許多難做的事,最難的事是做人,而教會你做人的人也是教師。無論是華髮滿頭還是青春年少,一生最離不開的人便是教師。

老師的職業容不得虛假;老師的職業排斥奸佞。誨人之心長在,譁眾之意皆無。一切偽善、醜惡、買空賣空、損人肥己之言行,都與教師的道德相悖、為教師的稱號所不容。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疑於毀掉一個學生。”是的,教師是擎天的柱,是潤澤大地的春雨。做老師難,做一名中學教師更難,尤其面對當今物慾橫流、金錢與權力當道的社會,我們教師的堅韌更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職業是平凡的,但是她卻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價值,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是一腔熱血、兩袖清風、三生無悔。

上個星期六我非常幸運的聆聽了教育局在我鎮舉辦的“陽城縣名師教育(學)觀宣講交流”的演講活動。參加這次演講的教師都是我縣的優秀教師,他們平時紮根於教育一線,有着相當豐富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對教育管理也有着各自獨特的方法。這一次的聆聽便成為了我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下面我就針對本次的“學習”情況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做老師要無怨無悔

做教師要像蠟燭那樣發光;像春蠶那樣春蠶吐盡最後一寸絲。我不會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逍遙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種教師的使命感。因為我深深地懂得: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地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甘於無怨。

(二)要愛每個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的。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聽講,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所有學生。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那天,幾位老師都談到了師生關係,並且舉了好幾個案例。他們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告訴我們如何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這幾位老師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我想:他們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所揹負的責任。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時時處處以師德規範自己,將愛心灑向學生,把知識傳授給他們,讓學生真正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名師教學心得篇5

20xx年10月26日,第17期週末名師課堂,鄒城市第二實驗國小邀請了杭州市天長國小樓朝輝、馬迎春、吳恢鑾、陸白琦。馬迎春、吳恢鑾、陸白琦分別講授了語文《紙船與風箏》、數學《旋轉》、英語《happy halloween》三節課,並和在座聽課教師作了互動教學研討。下午,杭州市天長國小校長樓朝輝作了關於教育個性的主題講座。這三節課和樓朝輝先生的講座藴含的“做學生喜歡的老師”的教育理念,不時激起所有在座教師的共鳴,不時激起現場熱烈的掌聲。通過這一天的學習,不僅讓我領略了各位教師出類拔萃的風采,也讓我從中感受到課堂的靈活多變,下面就從以下幾點談談我對這幾節課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紮實的基本功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我們就要有滴水石穿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堅持不懈積累經驗。

二、課前師生互動環節很有特色,每位教師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情景教學,這樣不會讓每位學生一開始上課就覺得緊張,而且還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對教課的老師感興趣,從而也對這位老師的課興趣,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注意力集中並且感興趣才是最好的學習狀態,這幾位老師都做到了這一點。

三、教師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無論從課題教材的蒐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的有1創意,引人入勝,形象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牢固掌握。

四、練習設計基礎實效,靈活多樣,很具有代表性,教師對學生出錯的地方進行到位的點評,講解,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把容易出錯的地方在課堂上解決掉。這樣學生既牢固掌握了知識,避免了走彎路,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後作業的負擔。

五、討論交流的主題是學生。合作交流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學習方式,以前聽課觀到合作交流,很多是師生對話的形式,老師對學生的對學生的彙報進行彙總或評價訂正,重結果輕和學生思維的碰撞和交流。這幾位老師對這一點處理的很好,讓聽課的老師感受到了學生思維火花的相互碰撞。

六、上課教師的語言具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到位,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高興地站起來,體面的坐下。在我們聽的這幾節課中,每位老師到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了積極的評價,教師親切和藹的教態、抑揚頓挫的語調、給孩子們積極向上的鼓勵使得整節課都充滿着活力。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自己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名師教學心得篇6

今天有幸去機關二園參加教研觀摩活動,聽了四節活動課,並抽空參觀了幼兒園環境,感觸頗深!

一、環境佈置

幼兒園的大小環境都體現了幼兒園的教育主題,幼兒園孩子的美術作品、幼兒活動的照片張貼、文明禮貌用語的標識、孩子用繪畫摺紙、剪紙等形式佈置的教室都突出主題教育的思想。幼兒園還把園教育主題,巧妙地結合在環境中,如:在幼兒園大廳的牆壁上佈置,教室、活動室的區角,樓梯角的佈置不僅美化了幼兒園的環境,起到裝飾性作用,同時又可以讓孩子進行遊戲,這也體現了空間的巧妙運用。孩子們活動時文明、有序,形成了較好的規則意識;能根據主題內容引導孩子們創設豐富、濃郁的主題環境和區域活動,一走進班級,就知道正在開展的是什麼主題,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得較美觀,較突出地體現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主體性。

自然角也特別豐富,同樣的種植植物表現方法不同,有的放在幼兒卧室為“氧吧”充分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作用,有的放在陽台或户外,讓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不僅起到教育的作用,還美化了環境。還能根據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設計自然角的觀察記錄,讓人一看一目瞭然。

二、教學活動

1、活動的基本內容:

本次活動共有4為老師向我們展示了優秀的教學活動。

第一節:小班數學活動《數氣球》,活動重點是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量。朱老師通過幫小動物數氣球的線索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數數的小本領。活動中老師製作了課件,並結合課件讓孩子進行按物點數,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本學習我也是帶的小班,所以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如到遊戲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在遊戲中輕鬆學到本領。

第二節:大班數學活動《年媽媽的一家》,重點是讓孩子初步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係。年、月、日之間的關係是很抽象的,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動手操作等方法,讓幼兒來理解。數學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在數學活動中教師如何使用科學的提問引導幼兒朝老師的思路去思考?是值得我深思的一個問題。

第三節:中班綜合《有趣的肥皂》。在活動前王梅老師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肥皂,有很多是我平時都沒有見過的,孩子們更是異常的高興。幼兒通過看看、摸摸、玩玩,對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肥皂有了更深的瞭解。活動的目標很輕鬆的達成了。這節活動令我最深刻的是王老師的語言、教態。活動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第四節:大班歌表演《烏鴉和狐狸》,這節活動老師運用了《桃花朵朵開》的旋律,把烏鴉和狐狸這個故事的情節融入到歌曲中。形式比較新穎,幼兒的積極性高,能根據歌曲的情節大膽的表演。教師在活動中的情緒也感染了幼兒。

2、總體感觸:

(1)教師在選材上都認真的考慮到了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活動的內容。

(2)目標與過程協調統一。活動的過程能為目標服務。教師較好地把握了活動的節奏,環節過渡自然和諧,層層遞進,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大膽地表達、操作、自信的表演。

(3)教具的精心準備與恰當運用。四節活動課都根據活動的需要準備了教具(學具),課件的製作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4)活動組織有序,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教師能以親和的態度和靈活的活動形式建構安全、平等的學習環境。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操作性。

(5)教師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語言生動活潑,簡潔流暢,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幼兒學習態度積極,情緒良好,在經驗、能力等方面獲得了相應的提高。

三、自我反思

此次觀摩活動收穫很大,最大的收穫就是,我明白了無論是幼兒還是老師,做任何事情都要勇於嘗試,因為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你才能發現問題之所在,才能收穫,無論事成功還是失敗,那對於我們的專業成長都是有很大助益的。

在學習之餘,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況。平時在園,活動準備顯得很倉促,不夠全面,在教學的時候,往往只是遵循教科書上的方法步驟,不能夠將它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多采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此次的觀摩活動我受益匪淺,我決定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很好地學習、借鑑老師們的豐富經驗,多探索,多發現,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動情境,放開自己,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地接受知識,快樂地學習生活!

名師教學心得篇7

詩人何其芳説秋天是寧靜悠遠的,而我覺得其實秋天也不乏夏日的激情。

11月5日,20xx之秋的“浙派名師暨全國國中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藝術展”如約而至。中心禮堂座無虛席,來自多個省的專家和語文教學的一線教師,靜心傾聽着每一堂課。上課名師們精當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不斷出現的高潮迎來了聽課教師們的一次次掌聲,也讓我們對自己的日常教學有了深刻的反思。語文教學泰斗餘映潮、特級教師韓軍、喻旭初、新秀金曉燕等,不僅展示自己精深的教學思想和精湛的教學技藝,而且還引領與會語文老師進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爭鳴。

時常聽同行説“上課要上出一個‘我’來”。我覺得聽過八位名師的課,每堂課都能有自己的個性,都具有學習意義。對於正在語文教學道路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這次觀摩學習使我產生很大的思想震動,收穫頗豐。

金曉燕老師執教語文拓展課《生命常常如此之美》。《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是喬葉散文集《天使路過》中的一篇文章,它文質兼美,作者寫了“這些塵土一樣卑微的人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之美。我覺得讀喬葉的作品,有一種漫步在西湖蘇堤時的愜意和悠閒。金老師抓住“美”,通過“發現美——感悟美——尋找美”來體味“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走進文本,感知文本,感悟文本,昇華文本。從文本拓展到生活,使學生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而且這堂課做到以文講文,金老師在執教過程中大量引用《天使路過》中的優美且富有哲理的語句,將這些語句完美地穿插在文本閲讀中,水到渠成,既有助於學生對文本的感知感悟,也有利於引導學生繼續閲讀。總之金老師這堂課可謂是文章之美、人物之美、生命之美、作者之美、課堂之美,深深地折服了我們。

餘映潮老師為我們執教了七年級簡短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這堂課沿襲餘老師創立的“板塊教學”,這堂課他安排了“朗讀、辨析、品析”三個板塊。餘老師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朗讀,從學生齊讀初步感知文章,到“進行有力度的訓練”,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兩個層次,再深入指導學生讀出人物的個性。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時,餘老師又用兩兩相對的五個小問題認真梳理了全文的知識點:“兩個意義難解的字或詞”、“兩個分別表示敬與謙的美字”、“兩個同形而意義有別的詞”、“兩個不同形而意義相近的詞”、“兩個能表達全文要義的字”,教學思路異常清晰。最後是品析文章: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在餘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恰到好處地講出了“這是一個開門見山的故事,這是一個有詳有略的故事,這是一個餘味悠長的故事”等。最後總結“讀文析———語;讀文識———禮”。整堂課井然有序,餘老師總是和顏悦色,慈祥地為學生解答疑難,使學生在這堂課上不僅薰陶了文言意藴,也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這也是餘老師“新簡實活”教學理念的實踐體現。

建蘭中學的王旭東老師揮灑自如,他的教學風格具有創新性。在教學中他的教學設計體現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的人文積澱,張揚學生的個性。他執教《水調歌頭》,開場以自己滿含感情的朗讀導入,初步將學生帶入《水調歌頭》特有的情境中,繼而通過不斷地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朗讀、誦讀方式來與文本進行溝通,從而走進文本,走近詩人。一直以來自己比較懼怕上詩歌,一是因為自己的文學底藴不夠,因而底氣不足,再是這樣的課型沒信心把握,聽了王老師的課才發現詩歌的課也可以上得如此激情澎湃,如此有效。但是談一點本人拙見,王老師設計的展現學生預習成果這一環節,我覺得不妥。學生的預習成果體現出學生課前預習非常成功,有老師提出質疑:既然學生在課前已經基本“吃透”詩歌,能寫出高質量的感悟,那麼還上什麼課呢,不是畫蛇添足嗎?所以我們建議在詩歌賞析之後讓學生當堂寫感悟呈現傑作,效果會更好。總之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下,讓我們明白了:詩歌也是可以這樣上的。

小説《我的叔叔于勒》選取的不是我們成人的視點,而是一個與我們的學生年齡相仿的少年人的視點。一個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我們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與少年人有所不同的。這篇小説由特級教師韓軍執教,韓老師的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便是領着學生跳躍性地讀文本,在朗讀文本的過稱中,弄清人物基本關係,梳理故事基本情節,聽讀故事情節高潮,動作外貌心理語言,風景描寫稱呼變化。這堂課的設計給在場老師眼前一亮的便是兩份信的設計:《一封沒有寄出的信》(于勒寫給家裏人的第三封信)、《菲利普未公開的日記》(父親的信),學生通過設想這兩份信的內容,更好地通透了小説人物的性格特點。

趙富良老師執教《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趙老師的課緊貼文本,注重感悟,讓學生能深刻體會課文充滿着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這堂課老師帶着學生進行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藉助文本蘸滿情感的語言與鮮明的對比手法,體悟文章內容;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用朗讀震撼心靈巧妙的延伸,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的楊聰老師是有個性有才華的年輕老師,他的課也如他人一樣有個性有才華,他上了魯迅的《雪》,從文學語言角度解讀文本。阮長海老師教的《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兩篇短文,用夸父和共工的共同點作為切入點,教學設計獨樹一幟,充分體現課堂的有效性。

名師們上課風采各異,評課的大師們同樣因為他們睿智而精妙的點評給我們帶來很深的觸動和啟發。

有時我深深感到教育的現狀偶爾會逼迫語文教學很無奈地走向功利主義。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堅守語文教學崗位,我想今後我更會從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出發,且行且思,立足課堂教學實踐,堅持以學生為本,講求課堂的有效性,上出一個“我”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o6wey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