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課題研究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課題研究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課題研究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課題研究

一、課題名稱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

當前我國社會正經歷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結構性變革,在社會轉型和制度轉軌的過程中,城鎮化的進程異常迅猛,受農村貧困及城市利益的驅動,出現了農民外出經商、學習等普遍的社會現象,人口遷移流動也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外出務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於是在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有的羣落鄉村留守子女。那麼,什麼叫留守兒童呢?就是父母雙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離開父母,廝守在當地讀書的兒童。這些兒童由於過早脱離了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其生活、學習和心理都要經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適應,感到孤獨無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壓力,誠惶誠恐,有的勞累過度,力不從心,等等。因此,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成了研究當今教育問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農村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乃至會影響我國教育的整體發展,關係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關係到我國社會的發展進程。我們期望家庭、學校和社會能對此給子足夠的重視,共同探討解決這一社會問題的更為有效的途徑。

漫川關鎮鎮域範圍較大,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外出務工人員多。而由於外出務工人員所在城市的條件限制(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工作時間長、工資低:外地學校接受農民工子女就讀有一定條件限制),導致大量農民工子女成為留守兒童。據統計,本學年我校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學生有56人。這些學生中父親單獨外出打工的有37人,佔66.1%,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的19人,佔33.9%。因為父母一方或雙方長期在外,這些學生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家庭教育,缺少關愛,在心理上孤獨苦悶,在學習上無人問津,在生活的缺少照顧,在安全上沒有保障,他們性格略顯孤僻、倔強、不善於和別人交流,衝動易怒,不關心學習,過分貪玩等。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家庭教育長期缺失,在生理、心理和學習上都面臨着很多問題。

關愛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兒童性格成因的主要因素。年輕的父母將幼小的他們留給年老體衰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這種“隔代教育”在農村是一種普遍現象,而這種“隔代教育”直接導致關愛教育的缺失,其原因有三:

1、受缺乏父慈母愛的影響:“一個母親能勝過100 個教師,一個父親能勝過100個校長”,這是國際基礎教育界的一句名言。家庭是青少年成長期間的避風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們成長的必要條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集體感;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的催化劑,缺少父愛、母愛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內向、行動粗暴,缺乏同情心。“留守兒童”大多數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他們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護,如果這些學生不能潔身自愛,很容易變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體感的“後進生”。從我校近年來調查統計的情況看,大部分“後進生”來自這些家庭。

2、受祖輩溺愛的影響:與缺乏父愛母愛正好相反,“留守兒童”又過多地受祖輩的溺愛,走上另一個極端。由於父母不在家,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責任便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身上,但由於各種因素的侷限,這些老一輩人無論教育思想還是教育方法,都無法跟上形勢的要求。同時,由於受“隔代親”這種傳統習慣的影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愛偏護或不管這些孩了,就像本地方流行一句話"祖父母只能疼孩子,不能打罵孩子”。這些留守兒童, 使他們養成了唯我獨尊、缺乏約束的小皇帝心理。據調查顯示,在我校些留守家庭中,“留守兒家”普遍存在這種現象。

3、受不成熟“自我認定”的影響:“自我認定”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生理、心理特徵的判斷與評價,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自我認定”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與社會自我三個部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這三個方面的自我都有一定的看法和評價。留守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正確引導,往往會產生不成熟的“自我認定”。例如,我們學校九年級有一個男學生就以暴制暴,從此就認定人要比別人兇,就能比別人出色;有的女學生學習成績差,便認為自己腦子笨;有些男學生一開口説話就面紅耳赤、結結巴巴,便認為自己表達能力差等等。又如,有些同學認為自己的獨立能力不如別人,又由於沒有主見,看不到自己獨立能力差的產生原因,便自我認定自己生來笨手笨腳。因苦惱、困惑,造成了自信心的喪失,甚至自暴自棄。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1、教書育人是培養學生成才的重要條件,而要將農村留守兒童培養成才,教育工作者都要遵守一個基本的教育規律,那就是關愛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現代教育管理中,關愛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去關心愛護他人,尊重理解他人,更好好地教育、引導和幫助他們,使他們健康成長。

2、《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中指出:“兒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給予兒童必需的保護、照顧和良好的教育,將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綱要中還要求“重視兒童心理衞生知識的普及。在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逐步在大中城市和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兒童心理諮詢和矯正服務機構。”

四、課題界定

農村留守兒童:現在的農村,一些學生的父母雙方或單方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到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打工,為家庭的收入和國家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他們的子女因各種原因留在老家,不能跟隨他們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優質教育,只好跟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是其他親戚在一起生活,成為兒童中的一個弱勢羣體——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缺少親情的關愛,缺乏家庭的温暖,尤其是缺少父母親的關愛,缺少父母的呵護,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學習成績差,生活作風散漫,行為習慣不好,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提出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就是要加強對他們的關愛,給他們温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的合理愛好,讓他們走上健康成長之路。

五、課研究目標

1、總目標。通過課題的研究,針對我校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展開分析,找出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如何彌補,並在此基礎上探索一條適應我校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新方法,為我校成功實施留守兒童關愛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主要目標。

(1)研究我校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不同年齡、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的留守兒童心理現狀進行科學的測查分析,掌握基本情況,進行心理現狀比較,提出相應的關愛教育對策。

(2)對個別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諮詢與輔導(與家長一起),一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擺脱心理障礙調節自我。另一方面,積累個案為研究提供系材。

(3)探尋在我校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積累符合我校實際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經驗。

(4)通過課題研究,培養一批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骨幹教師,搞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業務水平,保障和推進我校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深入開展。

六、課題研究內容

1、對象:漫川中學留守兒童

2、研究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內容

(1)瞭解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狀況。通過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讓人們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關心他們的學習、成長和生活,幫助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2)探究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要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必須分析他們冷漠性格的成因,以便於我們更好的對他們進行關愛教育。

(3)探究怎樣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關愛教育。通過我們的研究,掌握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基本原則。

(4)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研究,將結果用於指導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使這些留守兒童得到更適合於他們身心發展的教育,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七、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我深入每一位家庭,對每-位留守兒童家庭背景、父母外出方向,文化程度、家長教育方式等做了解,同時向代理家長或者監護人瞭解孩子們在家表現,儘快掌握好第一手材料,便於工作的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老師和每一個留守兒童監護人建立定期聯繫制度,老師同時做到對幫扶對象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大家做到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做到掌握好家庭情況、掌握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留守兒童思想品德的輔導員,情感交流的溝通員,日常行為的監護員,生活起居的管理員和健康成長的指導員。

2、借鑑文獻研究法:研究中不定時的收集與本課題相關的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比較研究,利用文獻資料來研究課題內涵,借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增長點,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論。

3、問卷調查研究法:為了更好地瞭解留守兒童學習、生活情況,通過問卷測試、走訪、座談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資料,瞭解學生的差異,為有針對性地貫徹關愛教育的原則提供依據,促使每位留守兒童都能愉快的學習生活。

4、經驗總結法:對一些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形成,以及冷漠性格的形成,和通過我們努力做工作使之轉化,對於些行之有效的經驗,我們要及時總結,以便於我們日後的工作更好的開展。

八、主要措施及步驟

1、加強學習,理論先行。定期組織本課題組成員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分析現狀,更新觀念,明確研究目的,增強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加強班級管理。結合課題的內容,我們在學校開展班級摸查制,讓班主任對本班的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做一個全面的登記,並在第一時間對留守兒童的各種心理因素進行安撫,讓留守兒童在第一時間得到關愛。

3、建立心理輔導諮詢中心。在學校抽出專管德育的心理學教師,專門開設一個心理諮詢中心,讓農村留守兒童有心理問題時,能得到及時的開導,讓他們能開心的生活、學習。

4、開設心理講座課。每學期開展不少於5次的心理講座課,通過專家們的循循善誘,開啟這些農村留守兒童的心智,讓他在藍天下和其他兒童一起健康成長。

5、加強課題管理。按照具體實施方案,開展課題研究,並及時寫出心得筆記。

6、及時做好每次參觀學習的心得體會。定期帶課題組教師外出考察和下村瞭解情況,在回來之後認真討論總結。

九、預期成果

1、理論性成果

在我們將各種個案總結後,結合我校的實際,寫出有關於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論文。

2、研究性成果

將各種調查問卷材料綜合,寫出調研報告。

3、實際效果

(1)農村留守兒童方面:①調動我們學校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都能夠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②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能有意識、有計劃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學習方法,並把這種意識和計劃內化為自覺化行為,為自己的學習服務。③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自己計劃、管理好時間:能夠自我約束,合理安排時間,以達到較高的學習效果。④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否真正理解或掌握了所學的內容)能夠進行自我監控、自我判斷,並根據學習任務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調格。

(2)學校老師方面:①調動我們學校教師在搞好自己的教學同時,參與到教學科研上來,讓老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②為我們學校培養一批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骨幹教師,搞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業務水平,保障和推進我校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深入開展。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多方面因素的結果。老師們在教育過程中只要有心、有愛,再給一定的制度約束,讓留守兒童尊重你們、尊敬你們,讓他們找到家的温暖,留守兒童的教育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4wmn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