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師德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師德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師德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師德教育論文 篇一

一、高職院校教師廉潔從教的概況分析

從不少高職院校的學生反應情況來看,每到期末考試或者其他大型的考試,一些教師就會變相的收取學生的“過關費”,並且有的“過關費”數額較大,這不僅嚴重損害了教學教育的公平性,還觸犯了法律。第三,在學術成果的評審和鑑定環節,存在情況。一些教師,為了評的更高層次的職稱,需要發表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而限於自身的研究侷限,為了能夠順利取得相關職稱,就開始對學校學術成果評審委員會的相關領導進行。

二、促進高職院校教師廉潔從教的措施分析

1、健全職業監督機制。

從高職院校的教師管理模式來看,設計合理,執行有效的監督,是預防教師隊伍,促進其廉潔從教的重要舉措。任何沒有嚴格監督的管理制度,都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教師的廉潔從教,除了從紀律上嚴格約束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監督機制。在高職院校內部,可以以學校黨支部為領導機構,有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共同組成監督小組,定期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測評,發現問題的要及時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制定有效的懲戒機制,對於那些觸犯教師行為守則的教師,要從嚴處罰,杜絕教師貪腐行為的發生。

2、加強自律教育。

高職院校的教師,從整體素質上來講,無論是其學術水平還是個人道德水平,同本科院校的教師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管理過程中,加大對教師的行為約束力度,做好教師的自律教育。從教師廉潔從教的初衷看,最重要的還是教師要時刻保持一顆職業奉獻的熱心,高職院校的教師,在經濟收入上,可能相比社會中的其他行業,顯得有些淡薄,而如何才能抗拒外界的誘惑,甘於為教育事業奉獻,是值得教育界思考的重要問題。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要在複雜的世界中明確是非標準,增強辨別能力,不要被來自各方面的不良風氣矇住了雙眼,不是屬於自己通過合法勞動所得的報酬,就堅決不能接受。其次,要敢於抵制不良的風氣,凡是違背教師職業道德,違背廉潔從教的行為要堅決抵制,不能麻木不仁,明哲保身,自己的思想上樹立了正確的觀念,各種不良誘惑就隨之遠離,只有嚴格自律,才能養成公正的品德意志,這一點是保持廉潔自律,堅守高尚情操的重要保證。教師要保持廉正需要做出許多艱辛的意志努力,除了抵制各種不良的誘惑,還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阻力,遇到別人的不理解,教師就要有果敢、堅毅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力量,要做到“慎獨”,只有道德意志頑強,在任何情況下才不會改變自己正確的認識和信仰。總之,教師只要具備了辨析是非的能力,有頑強的抵制能力,並能夠養成自己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一定能保持自己廉潔從教的道德行為。

3、完善學術評價體系。

學術對社會風氣的毒化並不亞於其他領域的,。學術的發生,外部環境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但與高校缺少健全的學術評價體系和輿論監督也密切相關。要通過各種方式防止學術浮躁,杜絕學術違規行為,併力求學術創新,提高學術水平。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學術道德規範。進一步完善專著論文出版、科研項目申報、科研成果鑑定和評獎、職稱評定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制定防範和打擊專著論文中的抄襲、科研成果的造假、科研成果鑑定評獎的不公正等現象的懲處條例。另一方面,高校要努力營造潛心鑽研、嚴謹治學的學術氛圍。通過經常開展學術交流、思想交流、經驗交流等活動來營造氛圍,製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把廉潔內容滲透到業務學習和日常工作中,形成普遍的育德氛圍。

三、結語

教育是社會經濟生活中非常文明高尚的行業,是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幟,而教師隊伍對於學生來説,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導作用。當前,雖然教師的一些不光彩事件,給廣大教育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只要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制定出相關的制度措施,教師的廉潔從教是可以實現的。

師德教育論文 篇二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着神聖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21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 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 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因此, 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是時代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風建設和決定教師隊伍建設成敗與否的關鍵。

一、師德修養的基本要素

1.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修養的思想基矗“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 人梯”、“ 春蠶”、“鋪路石”, 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 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 像陶行知所説的那樣:“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説,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2.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修養的基本要求。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 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説,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絕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

又説:“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

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3.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核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着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 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 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 要求學生文明禮貌, 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 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 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 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説明這個道理。

4.教好書是師德修養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

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裏, 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於其中, 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 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

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紮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僅僅熟悉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的知識應比這寬廣得多。通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 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

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他們什麼都想知道,並認為教師什麼都知道。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慾是發展智力的動力, 教師應珍惜它, 而不能扼殺。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 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所以,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正如加裏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 然後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5.育好人是師德修養的歸宿。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 自己不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 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 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堅持以德育為首, 五育並舉,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二、中學教師如何加強師德修養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 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德形象, 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

1、要注重性格的平穩持重和認識視野的開闊貫通。性格的平穩持重是一個教師應有的心理狀態。要能以平等、熱情、誠懇的態度面對學生,要讓情緒穩定,善於自我調節。

教師要對那些不利於教學的情緒加以控制。特別是與學生髮生矛盾、發生衝突的時候,教師更要理智,不要聲色俱厲,暴跳如雷,使矛盾衝突白熱化,而應冷靜沉着,寬宏大量,在健康的氣氛中解決衝突, 並使衝突導向產生一定的教育價值。

2、要有較強業務技能和學術能力。業務技能,是指通過長期某一業務活動方面的訓練而求得的技術。

如工整清晰的板書,標準的普通話,現代信息技術的靈活應用等,都是一個教師必備的基本業務技能。學術能力,是指在業務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索的個性特徵。通常人們主張,“學思結合”、“做想結合”、“知行結合”。不能只停留在業務技能的層面上, 而少於學術提煉,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於學術見解的發表,而少於親身教學的實踐。

3、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和機智幽默的應變能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 要善於清晰地展現各門學科、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交給學生一張知識網, 並教會學生利用這張網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機智、幽默同樣是構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對教師來説,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品質,它是教師性格、修養、智慧的表現。幽默可以幫助教師更靈活更巧妙地實現教學、教育的意圖, 學生也普遍歡迎富於幽默感的老師。機智就是應變能力,課堂上的情況瞬息萬變, 特別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幽默、機智實際上是以紮實的知識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基礎的,這個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培養。

4、要有旺盛的求知慾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現在的資訊迅猛發展,知識更新非常快,教師不能再抱着一本書闖天下, 加速知識的更新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 特別是對中職學生而言, 他們已經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接觸社會的機會也不斷增加,有自己的思想。教師如果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很容易產生信任危機,同時, 知識的更新也更容易和學生產生共同的話題, 良好的互動關係會使教育問題的解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説過:“沒有榜樣, 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説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裏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説,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所以説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 學生毫不遲疑地順着標記前行。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 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是時代的需要, 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培養造就一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率先垂範,教書育人, 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實現自身的辦學目標。所以, 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 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

師德教育論文 篇三

重視師德的教育和培養,強調將師德的教育和培養落實在每一項工作之中、每一個崗位之上、每一個個體身上,並不斷探索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師德建設新內容、新方式、新手段。

一、讓師德“落地”

道德重要的不在於認識和判斷,而在於實踐。因此,我們強調,讓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從理想走向現實,從文本走向實踐,讓師德可見、可做、可學、可評。“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師德在教師層面做細了,在幼兒園管理中就能實現“道法自然”。為此,我們將師德內容轉化為具體的要求,將師德規範分解為對待工作之道、與家長相處之道、與幼兒相處之道、與同伴相處之道、與社會相處之道的細則,通過具體規範和實例,讓師德融入教師的工作細節,浸潤於教師的保教行為之中。

1、讓師德可見。師德不是抽象的,不是處於高端的理想狀態,而是可以看見的。我們以愛和責任為師德核心,將愛和責任可視化。如對孩子的愛體現在一日生活中對於孩子生活護理的細緻到位。具體表現為幫助或引導孩子的“十二無”:孩子臉上無鼻涕痕跡、嘴角無吃飯(點心)的痕跡、無不梳的頭髮、無露出的肚臍、無穿髒衣、無穿反衣、無內衣袖不拉、無扣錯鈕釦、無穿尿濕褲、無穿反褲、無穿反鞋、無鞋帶散開。每天由總值班人員和保健教師例行檢查,幫助教師養成細緻照顧孩子生活和積極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識及習慣。

2、讓師德可做。師德不是掛在嘴上的,而是要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我們提出: “簡單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容易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容易。”據此,我們要求教師把知道的事、明白的事、簡單的事做好。在我們看來,師德的每項內容都有對應的行為和事件。如,關於保護幼兒的安全,我們明確規定發生危險時每個人的職責、具體要做的事情以及具體的站位。通過一次次的消防和防暴演習,每個人都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明白了職責不是僅僅寫在紙上的。同時通過業務學習、書面考試、實踐考核,教師牢記了自己的職責,形成了自覺反應,從而將安全工作落到了實處。

3、讓師德可學。我們努力讓教師感受到,師德標兵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師德榜樣就在身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他人學習的師德榜樣。我們不求做高、大、全的完人,只求做有閃光點的凡人。我園每學期都表彰師德標兵,經常舉行“我身邊的師德模範”演講活動,每學期都舉行一次向他人學習的活動。我們還經常引導教職員工在同事身上找值得自己學習的優秀品質和良好行為,然後歸類分析這些優秀品質和良好行為,安排不同的專場學習活動。如:我園有一位老教師照顧孩子午睡的工作做得特別細緻,哪些孩子容易出汗,睡覺前要脱幾件衣服;哪些孩子容易着涼,要將其被角掖實;哪些孩子喜歡蹬被子,要幫助其蓋嚴被子等,心裏都清清楚楚,所以她班裏的孩子出勤率高,家長滿意度極高。我們就組織大家一起觀摩那位老師是如何在孩子午睡時進行生活護理的,並請她給大家做專題講座。在我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師德標兵,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向他人學習和被他人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提高。

4、讓師德可評。師德不是隻在評選先進和申報職稱時才進行評價的。我們注重建立常態化的評價機制,人人掌握標準、人人蔘與評價,人人被評價、事事可評價、時時可評價。幼兒園每個崗位的工作標準不僅本崗位的教師清楚,其他教師也都很清楚。每個人可以自我評價,也可以評價他人。我們每天由總值班人員巡視幼兒園各崗位、各環節工作情況,然後和教職員工一起評價;我們每學期都通過詢問幼兒、家長問卷、電話訪談、小型座談會等形式,瞭解家長對於班級教師和保育員、保健醫生、園長等的看法和評價。我們主動請幼兒、家長、教師代表及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等多方參與,對我們的工作進行多主體的評價。我們力求讓執行者和檢查者清楚每項工作的規範,努力把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結合起來。如:為照顧好食物過敏幼兒,我們要求廚房工作人員、本班教師和保育員、保健醫生、總值班人員等都熟悉這些幼兒,不僅要記住名字,還要記住是哪一個班級的幼兒,他們分別對那一種食物過敏。園裏通過面查和書面檢查瞭解此項工作的到位情況;同時,通過記錄和問卷、詢問等方式瞭解是否完全滿足了每一個食物過敏孩子的個別化需要,並將此結果告知家長,讓家長也成為師德的評價者。

二、讓師德“生根”

師德建設不能僅滿足於教職員工的“知其然”,還要努力讓教職員工“知其所以然”。我們很重視師德學習的累積效應,既注重借鑑各國的師德規範,也注重學習歷史上的師德典範,更注重學習當代的先進模範人物,並強調達到公民的基本素質要求,從縱橫、遠近、他人和自己等多個角度幫助教職員工理解和認同師德建設的意義、內容。通過全方位學習,教職員工有關師德建設的視野、心態和參與的主動性等都發生了變化,他們對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有了較深刻的理解。隨着實踐的逐步深入,教師從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對師德規範產生了認同感,從而使師德規範的執行變成了一種內心的自主選擇。

1、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我們首先強調教師是一個公民,是一個從事教師職業的公職人員,所以,我們將教師的職業道德與責任義務教育融入“公民教育”與“公民責任”教育之中。為此,我們組織教師學習《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法律、法規,讓教師認識到師德建設是社會對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要求,是對公民的基本義務要求,然後在充分考慮教師職業特點的基礎上提出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包括對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我們努力引導教師從公民的角度自覺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義務,積極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理解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協調人際利害關係的基本的社會規範,理解法律是依賴公共權力的強制保證,而道德則是自覺行為。

2、聆聽專家講座和模範人物的先進事蹟介紹。我們經常邀請專家、模範人物來園指導,讓教師與專家及模範人物零距離互動,讓教師感受和領悟師德榜樣的精神,從而認識到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師德高尚的人,各個行業的模範人物一定是本行業中的道德楷模。我們不但邀請幼兒園特級教師,還邀請中學、國小特級教師及其他行業的勞模和著名的。科學家來園講座,我們組織教師集體觀看央視的“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的專題節目,讓教師瞭解他們的成長經歷、遇到困難和坎坷時的表現,怎麼處理集體和個人、事業和家庭、學習和發展的關係等。這些活動使教師獲得了新鮮的、生動的、可學習的師德建設經驗,教師感受到模範人物是可信、可敬的,從而產生向模範人物學習的動機和信心。

3、研讀有關師德建設的名著。多年來,我們一直要求教師每個暑假讀一本名家著作,每個寒假讀一篇教育名家的文章,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閲讀。每學期開學初我們組織大家交流學習心得。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教師發現,所有名家都認為教師應該是道德卓越的優秀人物,同時認識到人類社會在充分肯定教師崇高地位的同時,也對教師的道德品行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種學習提高了教師對當代世界和中國建設師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認識,也深化了他們對師德內涵的認識。

三、讓師德“枝繁葉茂”

在師德建設上,我們強調以教師的主體性發揮為基本追求,讓教師成為職業道德建設的積極參與者,使師德建設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追求,鼓勵教師在自主的道德踐行過程中提升職業道德水準,實現自身精神人格的提升。

1、關照教師的體驗。我園的每一項師德規範都建立在教師充分觀察、體驗的基礎之上。比如:帶操服裝的規範--不穿裙裝、短衣和低腰褲等,就是教師在觀摩帶操活動後形成的。教師們發現,如果帶操時教師穿裙裝、短衣、低腰褲等是很不方便也很不雅觀的,於是他們一致認為,在幼兒園園紀園規中要增加帶操服裝的規範要求。

2、關照教師的困惑。我們的共識是,規範不是用來“整”教師的,而是用來提升工作質量的。所以,每當教師在工作中產生困惑,如,與幼兒家長、同事或相關人員發生矛盾時,我們不是去指責,而是與教師共同面對,共同分析原因,共同找出改進的方法。我們認為,很多時候教師的困惑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麼做。如,教師不知道如何做好家長工作,於是,我們與教師共同討論並制定了做好家長工作的細則,逐一規範教師如何家訪、如何與家長交流等日常家園共育工作,這對教師有效開展家長工作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指導作用。

3、關照教師的自尊。教師都具有積極向上的動機需要,管理者要注意保護和不斷激發這種動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關照教師的自尊。比如:每學期作家長問卷調查,目的不是要給教師的工作分出高下,而是幫助教師瞭解家長的真實想法以及對於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教師主動地去反思和調整工作。因此,我們採取讓教師自己閲讀家長問卷,然後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診斷、自我調整。對於工作中存在較大問題的教師,我們也是與教師單獨交流,共同分析原因,尋找改進的策略。這樣既發揮了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作用,又保護了教師的尊嚴並激發出教師不斷向上的積極性。

4、關照不同層次教師的要求。我們注重滿足不同層次教師職業道德發展的需求,體現出師德規範的結構性特點以及不同的作用。對新教師強調規範性--讓師德規範發揮約束作用,對中年教師強調示範性--讓師德規範發揮指導作用,對老教師強調榜樣性--讓師德規範發揮激勵作用。

在師德建設中注重將師德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管理及教師的日常保教工作之中,注重職業道德習慣的養成,強調在實踐中將師德規範轉化為師德行為。我們不斷追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浸潤式的、持續性的、良性互動式的師德建設境界,促使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職業道德建設中來。

師德教育論文 篇四

我們已跨迸21世紀的門檻,我們的社會即將跨入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新領域不斷增多,學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週期大大縮短,計算機的普及和internet網的崛起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種種潛在的危機,如能源匱乏問題、生態平衡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人口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為了適應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必須不間斷地創新,人們必須不停頓地學習,各類社會組織必須向學習型組織轉型,人們的道德素質必須不斷提高。顯然,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必須實行改革,人才素質必須更加優化。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統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它是多維度的,是教育系統內各要素都要更新與發展的變化。簡單他説,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完成由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向以直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以及由培養經驗型人才向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轉變。我們所説的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教育觀念,又是一種教育模式,其實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為教育模式實質上就是具有實際操作功能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人們形成的關於教育的比較穩定的世界觀,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內容和方法的主體。教育觀念主要有四大功能:

(1)對特定集團的教育主張、教育秩序、教育行為加以正當化、普遍化、社會化;

(2)使與自己集團對立的教育觀念解體;

(3)使教育諸要素在統一的整體中各盡其能;

(4)賦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觀念具有一般導向功能,在教育、教學中佔據指導者地位素質教育觀是與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根本對立的。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是在社會“升學熱”中自發形成的,這種教育觀念只見考分不見人,考什麼就教什麼,怎麼考就怎麼教,一切以考試作為指揮捧,引導學生“死扣書本、死記硬背、死追分數”相反,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視素質,需要培養什麼樣的素質就教什麼,怎樣教有利於提高人才素質就怎麼教,一切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依據,重視學生的“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理論為指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並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

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取代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是大勢所趨。但是,還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即使運用了最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也並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現代化了,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最根本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kq94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