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畢業論文模板 >

關於畢業論文指導的內容和方法新版多篇

關於畢業論文指導的內容和方法新版多篇

關於畢業論文指導的內容和方法新版多篇

論文的寫作指導 篇一

寫議論文時我們往往會使用到例證法。甚至在今天,一篇沒有用到例證法的文章是難以想象的。但同學們在寫作時對例證法的運用也感到比較棘手,或例子有誤,或以敍代議,甚至例子不能證明觀點。尤其是有些例子看似非常漂亮,但細讀一下卻漏洞百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試圖用一篇學生的文章和上課的主要過程來闡釋一下原因。

下面讓我們先看看這則材料:“風/可以吹走/一張/無助的紙片/卻吹不走/一隻/會飛的蝴蝶”讀了這段小詩,你有何思考,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這段材料的關鍵詞是“無助的紙片”和“會飛的蝴蝶”。有些同學大而化之,將“會飛的蝴蝶”直接詮釋為“有生命力的”或“有目標的”,這是不準確的。因為“有生命力”就一定“會飛”嗎?“有目標”就一定“會飛”嗎?“會飛”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能飛”。在這句小詩的語境中,“無助的紙片”和“會飛的蝴蝶”對舉,只有正確理解了“無助的紙片”,才能正確詮釋“會飛的蝴蝶”。“無助”不是“不願飛”,而是“不能飛”,紙片沒有翅膀,也就是説:沒有自我飛翔的能力。基於此,“會飛的蝴蝶”應該理解為“擁有飛翔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將“擁有飛翔的能力”做任何合理闡釋——比如“理想”、“信念”等——都是可以的。當然,你要寫什麼“能力”,取決於你想針對什麼“風”發表議論。不同的“風”需要不同的“能力”加以抵禦。

下面讓我們看看這篇文章——《最是文人應自由》。

最是文人應自由紙片與蝴蝶,兩者雖然看似同樣地軟綿無力,弱不禁風,然而風可以吹走一張無助的紙片,卻吹不走一隻會飛的蝴蝶。不同於紙片只能任由風擺佈它的命運,蝴蝶能憑藉着它的`兩翼翅膀在風中逍遙自在。陳寅恪先生以“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來嘲諷喪失獨立自由人格的文人。他們中的多數都曾嚮往着成為在風中自由起舞的蝴蝶,可當風席捲而來的時候,卻僅僅做了象徵性的抵抗,收起了本該展開的翅膀,成為一片片木然的紙片。然而,作為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如同陳寅恪在王觀堂紀念碑銘中説的那樣:“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也只有這樣的蝴蝶,才能保留清明的自我,從而在風中自由地翩翩起舞。

最是文人應自由,精神上的獨立是最高的獨立,精神上的自由是最高的自由。也唯有在精神上獨立自由的文人,才能維護整個文化與思想的獨立自由。最初的知識分子誕生在春秋戰國這個“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時代,氏族國家瓦解,戰爭**,在這場風暴中卻誕生了許多的蝴蝶——諸子百家,每一個學説都保持了自己觀點的自由獨立,這種自由獨立的精神使他們以先知先覺的姿態站在了那個亂世的最前面,不斷地進行理性地度量與反思,發展改善自己的學説,從而把這個古老的民族重新拉回前進的道路上。儘管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不少蝴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心安理得地變成了紙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時期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文人被禁錮在專制統治的風暴裏無法舒展翅膀,文化也因此在這些時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在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缺失的時代,最是文人不自由,然而,文人便更應求自由,以謀求文化與思想的出路。

在近代思想專制極其嚴峻的時期,所幸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仍存在於一些文人的心中,蔡元培、吳宓、陳寅恪都有獨立不倚的人格,他們在為人處世的每一個方面都恪守這一原則,“思想自由,兼容幷包”、“思想不自由,毋寧死”,他們深刻地意識到,無論是學術、思想或是文化,是不能被統治的,它們要保持住獨立自由發展的尊嚴與權力,是建立在他們這批文人能獨立自由地進行研究的基礎之上的。陳寅恪雖説過“最是文人不自由”,他自己作為一個文人仍然是自由的,哪怕他的軀殼被文革的重壓而變得沉重,他的精神卻化為一隻蝴蝶,在風中舒展雙翼。最是文人應自由,願做那一隻蝴蝶,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論文的寫作指導 篇二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閲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思維導圖由於簡單易用,用户羣已遠遠超過了其孿生兄弟——概念圖(Concept Map)。然而,儘管大家都認為思維導圖非常有用,但具體在什麼場合有用以及有多大的用途至今還缺乏實驗數據的驗證。在標誌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方面,很難發現以思維導圖為主題的論文,而以概念圖為主題的卻非常之多,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概念圖以其相對抽象複雜而成為研究者們眼中的“陽春白雪”,思維導圖卻似乎由於其簡單易用讓研究者們視為“下里巴人”而“上不了枱面”。

筆者認為,越是簡單有用的東西越具研究和推廣價值,思維導圖不該為學術研究無情地拋棄,我們需要開展一系列的實驗來研究它的應用形式和效果。本文從為數不多的思維導圖教學研究中選取新加坡三所中學開展的實驗——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議論文,嘗試在分析本案例中思維導圖研究的成功及不足之處的基礎上,對如何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思維導圖教學應用研究給出一些建議。

【案例】

新加坡對思維導圖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擁有全球為數不多的博贊中心之一,在思維導圖教學應用方面有較多的研究。筆者以新加坡三所中學老師在開展思維導圖教學應用研究中撰寫的論文《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議論文——新加坡光偉中學、萊佛士女中、聖尼各拉女校三校的實驗經驗》為依據,從實驗背景、目的、過程、分析和結論五個方面介紹這個研究案例,力求在對事實的描述上忠實原文。

【實驗背景】

在“學校重思考、國民愛學習”的號召下,新加坡的學校都積極地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思維技巧。但仍有部分老師認為只有“素質好”、“名校”的學生才能掌握、運用思維技能。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非常重視思維導圖教學應用,為各個學校提供了思維導圖軟件“Inspiration”。因此探討思維導圖如何促進學生思維技能的發展成為必然。實驗目的在三所學校裏分別用同樣的教學程序教導普通學術班、快捷課程班與特選課程班學生用思維導圖寫議論文,然後通過各類的反饋,如學生的成績、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查、老師的觀察以比較三所學校教學效果的異同,初步探索提高學生思維技能的方法。

【實驗過程】

以光偉中學、萊佛士女中和聖尼各拉女校三年級普通工藝(學術)班、快捷課程班和特選課程班各30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在實驗之前,先根據學生第一、二學期的議論文成績把學生分為上、中、下三類,然後調查所有參與實驗學生的作文的態度,並記錄存檔。實驗中,老師把學生分為6組,每組5人,利用兩堂課(約60分鐘)進行寫作前的引導教學。通過抽籤確定學生角色,學生根據角色卡在小組裏負責不同的工作,老師預先設計各組完成思維導圖,然後分別彙報,非彙報組同學根據WRAITEC工具卡提問,彙報組設法回答和辯解,老師隨時協助、總結。下課時,學生上交經過討論、修改後的思維導圖讓老師批閲,老師在批閲時儘量保持圖的原貌,只對思路上的嚴重問題進行修改。在另外兩堂課,學生利用老師發回的思維導圖現場個別完成作文,交給老師批改。三校老師根據統一的評分要點與評分標準批改。接下來對參與實驗的學生再次進行作文態度調查,以比較實驗前後的異同。最後,比較三校的成績表現、文中思維的表現和對寫議論文的態度,總結實驗的經驗,並提出建議。

【實驗分析】

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寫議論文是否能提高作文素質?實驗證明,三校學生的議論文成績令人鼓舞,70%以上的上中下組學生成績都獲得1~7分之間的進步;中下組學生進步率高於上等學生,達到73%;普通學校的學生進步率高出重點學校學生進步率10%;聖尼各拉小組學生進步的幅度最高,從2 分到7 分不等。從作文中的論點、論據和結構來評估,67%的學生三項獲得上等、53% 獲中等,2 個萊中快捷華文班的學生的論據得下等、1個的結構得下等,三校學生均表現不俗。其中聖尼各拉女校的學生表現最佳,86.6%的學生三項獲得上等、萊佛士女中學生57.7% 三項獲得上等、光偉中學學生56.6% 獲得上等,但該校差生成績的進步率最大。

上課時老師的引導及應用思維導圖是否能使三校學生對寫議論文抱着更積極的態度?覺得議論文容易寫的學生比例從實驗前18.8%提高到實驗後的36%。學生對於議論文的寫法及論點、論據的熟悉程度也平均增加了21.1%,尤其是光偉中學,知道一般議論文的寫法的學生從實驗前的7人增加到實驗後的19人,教學效果顯著。僅一次的教學實驗,三校平均已有48%的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可以使注意力集中、協助理清思路、使寫作文不會離題,也可以激發許多聯想,對寫作議論文有幫助。

【實驗結論】

實驗結果顯示,用思維導圖來教學生寫議論文能提高學生作文素質和作文態度;尤其是有利於成績中下孩子來學習。

畢業論文指導內容和方法 篇三

指導的方法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總的講,要堅持啟發式、諄諄誘導。具體地講,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1、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指導教師只對畢業論文中的原則性問題進行指導,不能越組代庖,代替學生撰寫或更改。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指導教師要保證畢業論文的思想性和科學性。學生要對論文的具體觀點、論據、數據以及邏輯性負責。

2、指導教師要給學生方法論的指導,講解撰寫畢業論文的要領,富有啟發性地引導學生去獨立地撰寫論文。

3、指導教師要以平等的民主探討式的態度,啟發學生髮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不要照抄書本資料。在撰寫論文過程中,培養學生寫論文的具體方法和優良學風及文風。

4、指導和督促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具體進度計劃,克服撰寫過程中的困難,完成選定的課題。指導的形式,要少用“背靠背’’的通訊形式進行指導。因為面批面改,口問手寫,更容易滲入學員心田,使他們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指導前,教師應對學員論文(初稿)仔細閲讀,打上記號;指導時,應着重指出為什麼應當這樣寫、不應當那樣寫。至於具體修改,則應放手讓學員自己改

指導的內容

畢業論文要指導的方面很廣,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七項內容。

(一)指導選題

選題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開端。能否選擇恰當的題目,對於整篇畢業論文寫作是否順利,關係極大。好比走路,這開始的第十步是具有決定意義的,第一步邁向何方,需要慎重考慮。否則,就可能走許多彎路,費許多周折,甚至南轅北轍,難以到達目的地。

指導學員選題,要遵循這樣兩條基本原則:第一條是價值原則,即論文的選題要有價值。論文價值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之分,選題時,要把應用價值擺在首位。學員寫的畢業論文不是毫無實際意義的“空對空”的文字遊戲,而是來源於現實,併為現實服務的。衡量一篇論文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之大小,應當首先看它能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如何。我們要鼓勵學員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題目,寫出文章來最好能指導現實,為當前的現實服務。

第二條是可行原則。選題時要充分考慮主客觀條件。客觀條件主要是寫作的時間、地點、環境;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學識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學員在選擇畢業論文題目時,必須考慮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量力而行。即要選擇那些客觀上需要,主觀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題目。

(二)指導蒐集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寫文章不能沒有材料。畢業論文如果缺少翔實的材料,就會像毛澤東同志曾經批評過的黨八股那樣,“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像個癟三,瘦得難看”。

寫作的材料從哪裏來?

第一來自生活。人民羣眾豐富多采的生活實踐是文章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魯迅曾對青年作家説過,“此後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要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黨校學員來自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都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指導教師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從自己的“生活倉庫”中攝取寫作材料。

第二來自書本,包括各種文獻資料、報刊雜誌等。宋朝朱熹詩曰:“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講的是讀書的好處。書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寫作者如能經常向書本請教,文章的材料就像“源頭活水”那樣源源不斷。指導教師平時博覽羣書,瀏覽各種報刊,發現有用的材料,就可以向學員推薦。

材料靠自己去搜集。指導教師可以指導學員先制定一個蒐集材料的目錄,如是調查材料,可按時、地、對象擬定目錄;如是文獻資料,可按書刊名稱和發行年月安排目錄。要着重蒐集第一手材料,對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處、核對原著。

(三)指導立意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主題。主題在文章中處於核心地位,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一篇文章質量高低、價值大小,主題是其衡量的主要尺度。

指導學員立意,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符合現實需要,體現時代精神。文章是時代的產物、現實的反映,它的主題應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特徵及發展方向。因此,畢業論文應牢牢把握時代脈膊,回答時代提出的最尖鋭、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第二,反映客觀事物本質。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反映,但並不是像鏡子那樣機械地反照現實,而應當反映客觀事物的某種本質,揭示其內部的規律性。

第三,要有獨到的見解。只有獨到的。見解,才能使人受到啟發,令人感奮,於人有益。什麼是“獨到的見解”?就是古人所説的“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俱無”的思想、認識、意見、主張。要獲得獨到的見解,關鍵在於多思。其次,要有膽識,敢於標新立異。指導教師要指導學員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入事物的本質,多思深思,確立有現實意義;有獨到見解、有理論深度的主題。

(四)指導謀篇佈局

所謂謀篇佈局,就是考慮和安排文章的整體結構。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確定了主題,選定了材料,接着就要把文章的框架搭起來。

安排結構的基本要求是:要圍繞主題安排結構;要有明確、清楚的層次;要完整、自然、嚴密。

指導教師應根據文章所要表現的內容,指導學員合理安排結構,做到有中心,有層次,首尾圓合,重點突出,嚴謹自然,富於變化。

(五)指導起草

起草初稿是寫文章最重要的步驟,是按照設計“藍圖”進行“施工”的階段,是以文字形式實現作者構思的過程。

(六)指導修改

修改是文章定稿前必不可少的步驟。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而客觀事物是曲折、複雜的,不大可能一次就反映正確。因此,就需要不斷地修改、完善。

怎樣指導學員修改畢業論文?

1、斟酌主題。

主題是文章的價值所在。主題要正確、鮮明、深刻、集中、新穎。主題如果有問題,就非改不可。

2、掂掇樹料。

論文的材料不可太少,也無須太多。材料翔實,論據充分,論文才有説服力。材料太少,就會使文章顯得內容空洞;材料太多,掩沒觀點,理論性不足,也是疵病。因此,學員初稿寫成後,教師要指導學員,對材料重新估價,加以必要的增刪。

3、調整結構。

要檢查文章結構是否合理。所謂結構不合理,表現在頭緒繁多而雜亂,層次不清晰,重點不突出或重點確定有誤,內部次序顛倒,首尾缺乏照應,等等。要通過調整,使文章層次清楚,結構嚴謹,首尾圓合,揮然一體。

4、錘鍊語言。

有些學員寫的畢業論文,文字粗糙,語言拉雜,句式單調無變化,空話套話一大堆。對此,必須進行修改。魯迅説:“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答北斗雜誌社問》)我們應學習魯迅的這種嚴謹態度。

(七)指導答辯

答辯是畢業論文的最後“驗收”階段,旨在瞭解學員對所選擇課題研究的深廣程度和真實程度,並引導學員對本課題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對畢業論文作最後的修改和補充,使之更臻完善。

答辯前,指導教師應要求學員端正態度,做好準備,以迎接答辯。

論文的寫作指導 篇四

一、初步感受“雄辯”的力量。

人們常説“事實勝於雄辯”,同學們在寫作議論文時,也常走入“觀點+材料”的誤區,認為有了事實,就能自然地證明觀點了,其實不然。有了事實,還須雄辯,這樣才能使你的文章更具説服力。

請看全國第三界大學生辯論賽上的一段精彩的辯論

(播放視頻,學生觀看)

看了之後,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呢?

——語言華美、論辯有力、有理有據等。

二、事實如果沒有“雄辯”會怎樣呢?

請看我們熟悉的一個故事:

(請一生朗讀)

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説:“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捨,不吃這碗飯,後來就餓死了。

這個故事在吳晗《談骨氣》中是用來證明什麼觀點的?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的確,文章中就説:“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可是,如果僅僅是這樣材料與觀點的組合,能讓人信服嗎?為什麼?

——不能,因為對此材料,可能還有其他的理解。那麼對於這則材料你還有怎樣的理解呢?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小結,出示課件,師讀:

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説:“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捨,不吃這碗飯,後來就餓死了。

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很多人對此都抱讚賞態度,我卻不以為然。試想,一個人已餓至將死,形容枯槁,還有何氣度可言呢?這食物誠然是嗟來的,但有何妨呢?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暫忍一時之辱,以圖有為於將來,有如越王勾踐之為,留得青山,卧薪嚐膽,方才有重振雄風之日,如此“大丈夫”不更令人擊節讚歎嗎?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由此可見,事實如果沒有雄辯就不能證明觀點。

三、有了事實如何進行“雄辯”呢?

請完整地看一下我們的課文(出示課件,學生齊讀)

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説:“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捨,不吃這碗飯,後來就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很有名,傳説了千百年,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人擺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聲“喂,來吃!”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捨,吃了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課文是從什麼角度進行分析説理的呢?

——分析餓人不食嗟來之食的原因。具體有兩個方面:一是施捨者的態度,吆喝一聲“喂,來吃!”,是如此蠻橫和冷漠!另一個是施捨的目的,吃他的飯就要乖乖地聽命於他,可見其目的之卑劣!這是對餓人人格的極大侮辱,因而餓人“寧可餓死”,也不食嗟來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觀點:“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極具説服力!

通過以上的分析對比,你看出“雄辯”需要注意什麼嗎?

——需要僅扣事實材料,圍繞自己的觀點進行分析,使“雄辯”成為聯接觀點和材料的橋樑。

四、“雄辯”具體有哪些方法呢?

1.因果分析法:

如上面《談骨氣》中的這段分析,它是從態度和目的兩個方面分析原因的。這樣的分析就是因果分析。我們寫作時可以用因果關係複句來表達。關聯詞語有“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或者單用“因為”“所以”“因此”等皆可。如《想和做》中“人類能夠這樣勞動,能夠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夠不斷進步。”

2.條件分析法:

出示課件《勤能補拙》,“由此可見,一個天資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懇懇,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變得聰明起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同學們可以看出這是對其條件進行的分析,用的是條件關係複句。其關聯詞是:只要……就……。我們還可以用“只有……才……”、“無論……都……”等句式來分析條件。

3.假設分析法:

《想和做》中有這樣一段話:“除了學習功課以外,做種種課外活動,也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例如開會,演説,辦壁報,組織班會和學術團體,這些實際的行動,如果光憑一腔熱情,埋頭苦幹,不根據已有的成績和經驗,想想怎樣才能把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麼結果常常會勞而無功。”

這段是從危害的角度來進行假設分析的。關聯詞語是:如果……那麼……,其他句式還有“如果……就……”“假使……那麼……”等。

4.對比分析法:

《想和做》:“人在勞動中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為什麼目的,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缺點,才漸漸想出節省勞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類能夠這樣勞動,能夠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夠不斷進步。要不,今天的人類就只能像幾萬年以前的人類一樣,過着最原始最簡單的生活了。”

此段是從意義和危害兩個方面進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設分析。由此可見,一段分析可綜合運用多種分析方法,這樣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辯性,令人信服!

另外還有比喻分析法等其他的分析方法,這裏就不再多做介紹了。下面我們就運用所介紹的四種分析方法來做一點練習,讓剛才所學到的知識能轉化為我們的能力。

五、你能運用所學方法為你的觀點進行“雄辯”嗎?

1.課件出示事例,請學生朗讀。思考:對於這個故事,你有什麼看法?

一天,公司總經理叮囑全體員工:“誰也不要走進8號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但他沒有解釋為什麼。

在這家效益相當不錯的公司,員工們都習慣了服從,大家牢牢記住了總經理的叮囑,也不去8號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

一個月後,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員工,總經理對新員工又交代了一次“不要走進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

這時,有個年輕人在下面小聲嘀咕了一句:“為什麼?”

總經理滿臉嚴肅地答道:“不為什麼。”

回到崗位上,那個年輕人還在不解地思考着總經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勸他只管幹好自己的工作,別的不用瞎操心,聽總經理的,沒錯。

年輕人卻好奇地偏要刨根問底。眾人便拿出公司的規章制度,提醒他別砸了手裏的飯碗。

可年輕人偏偏來了犟脾氣,非要走進那個房間不可。

他輕輕地叩門,沒有反應,再輕輕地一推,虛掩的門開了。不大的房間裏只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個紙牌,上面用紅筆寫着幾個字——送個總經理。年輕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個已沾了許多灰塵的紙牌,走進房間。

這時,聞知年輕人闖入了那個禁區,有人開始為他擔憂,有人替他出注意,勸他趕緊把紙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誰也不説他曾進入那個房間。可年輕人卻謝絕了眾人的好意,乘電梯直奔15樓的總經理辦公室。當他將那個紙牌交到總經理的手上時,總經理一臉笑意地宣佈了一項讓他震驚的結果——“從現在起,你被任命為銷售部經理。”

“就因為我把那個紙牌拿來了?” 年輕人不解地問。

“沒錯,我已經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勝任這份工作。”總經理充滿自信地看着年輕人。那個年輕人果然不負厚望,把銷售部的工作搞得紅紅火火。

2.學生討論交流,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觀點

——如:從年輕人的角度,可能提出的觀點有:

①不為條條框框所束縛,才能有所創新。

②敢於叩問,才會有所發現。

③勇於探尋,才能獲得成功。

④不避風險,方見英雄本色。

⑤勇於開拓,才能開闢新天地。

從總經理的角度,可能提出的觀點有:

①任人唯賢。

②科學選拔人才。

③慧眼識英才。

④知人善任:根據銷售部經理所特有的素質要求,設定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考查,因而他的任命也是成功的。

⑤信任可以激發人的潛能。

……

3.寫作片段練習:

學生運用所學的“雄辯”方法,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一翻“雄辯”。

4.交流,評價,完善。

六、小結。

結束語:生活中有很多的門都是虛掩着的,如友誼之門、機遇之門、成功之門等等,我説只要我們能勇敢地叩門,大膽地走進去,呈現在你眼前的,很可能就是一個嶄新的天地!

論文的寫作指導 篇五

一、本課題研究現狀

這部分圍繞着查找的參考文獻(至少20篇,含一篇外文)經過綜合總結,説明有關本課題已有的研究的成果、觀點、結論,分析其不足和缺陷,對本課題的基本內容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歸納總結本課題寫作的立足點,出發點等內容,引出論文寫作背景,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寫作指導

這部分如果要做得好,可以參考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的格式和要求,我們做的是本科論文,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但是需要了解並適當概括相關的研究現狀。

一般專業術語的規範格式為:xxx(xx)研究了……(內容概括),認

為……(結論),或者通過對……的研究,得出……(結論)等內容,注意言簡意賅,不要囉嗦,主要列示研究內容和結論就行了。

研究現狀一般分為國外和國內兩部分分開寫作。

參考文獻閲讀是論文寫好的關鍵前提,所以要認真閲讀參考文獻。由於我們開題報告表格較小,所以一般不需要詳細寫清晰,只需要進行歸納總結即可,具體詳細內容在正文中。

二、本課題研究目的

這部分重點強調本課題研究針對研究現狀出發,為了達到什麼目的,起到什麼作用。如:教育投資者,增加對新準則的理解、認識和運用,提出解決方案,設計思路等等。

這部分寫作時一定要結合論文的基本內容和主題探討,説明本課題研究預期的目標。

寫作專業術語格式為:通過本課題研究,以期達到增進對……的瞭解和認識,全面認識理解……,加強對……的認識理解,提升……,增加……,提出了……,期望對……

三、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這部分重點強調説明課題研究達到了什麼結果,可以解決什麼實際問題,提出了什麼 理論思路,針對問題提出瞭解決方案等等,

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寫作指導》。它是針對研究目的的進一步昇華和解釋説明。注意不要和研究目的雷同。

寫作專業術語格式為:通過本課題研究,可以對……有借鑑意義,有利於促進……,有助於幫助……,對……有明顯的作用等等。

四、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研究內容不是寫作題綱,不是將論文標題羅列下來,而是本文需要研究解決的中心問題,每個中心問題可以分為1-2個小問題。問題闡述言簡意賅,每個問題闡述不得超過50個字。

最近幾年其他各系和學院也有部分學生直接羅列寫作標題,我們也默認可以。

五、本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是主要寫作過程的總結,一般由以下幾個過程組成:

1、前期準備:開題準備、查找資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參考文獻

論文的寫作指導 篇六

大學聯考指導:議論文寫作結構模式

一、【對照式(正反論證)】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明確中心觀點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正面事例和扣題分析

第3自然段:總結正面的觀點,強調作用

第4自然段:反面觀點總結 + 反面例子及分析,強調危害

第5自然段:聯繫當下分析現實意義

(三)結尾部分:第6自然段:藉助格言,結尾強化中心

二、【平面並列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明確寫作範疇,提出觀點。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做法一 + 過渡 + 事例 + 分析

第3自然段:做法二 + 過渡 + 簡例1 + 簡例2 + 分析

(三)結尾部分:第4自然段:藉助名人名言,結尾強化中心

三、【並列例證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明確觀點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事例一(夾敍夾議)

第3自然段:事例二(夾敍夾議)

第4自然段:集中分析

(三)結尾部分:第5自然段:結尾強化中心。

四、【由古而今遞進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確中心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古人的事例論據(排例)

第3自然段:分析總結古人事例

第4自然段:轉折引入“當今意義”

第5自然段:今天的人物事例(詳例)

(三)結尾部分:第6自然段:辯證分析後總結

五、【由古而今對照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確中心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回望歷史 + 古人的正面例子(1個詳例)

第3自然段:再看今朝 + 今人的正面例子(2個簡例)

第4自然段:反觀當下 + 今天的反面現象

第5自然段:呼應開篇分析

(三)結尾部分:第6自然段:總結強調

六、【“為什麼——怎麼樣”的遞進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比興引入,明確中心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提出“原因” + 詳例1 + 詳例2

第3自然段:從“原因”方面集中分析

第4自然段:提出“方法” + 排例

第5自然段:承接第4段,歸納分析

(三)結尾部分:第6自然段:總結

七、【“擺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寫作對象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擺出“具體的現象”,並歸納出普遍現象

第3自然段:分析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

第4自然段:分析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第5自然段:提出初步的解決辦法

第6自然段:提出根本的解決辦法

(三)結尾部分:第7自然段:總結

八、【“引-議-聯-結”時評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用材料和他人的相反觀點作鋪墊

第2自然段: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

(二)主體部分:第3自然段:議論:原因一

第4自然段:議論:原因二

第5自然段:迴歸材料,聯繫現實情況

(三)結尾部分:第6自然段:總結

九、【“先破後立”式】

(一)總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

(二)主體部分:第2自然段:“破”的部分,否定與自己相反的做法或觀點,做好鋪墊。

第3自然段:“立”的部分,鮮明提出自己的觀點。

第4自然段:正面的例證(排例或者詳例都可以)

第5自然段:聯繫當下,利用反面例子突出自己的觀點。

(三)結尾部分:第6自然段:總結

結 語:

考場作文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夠按照合理的論證思維展開,讓論證嚴謹有力,思路清晰流暢,那就可以了。所以,上面的所提供的議論文九種結構模式並不代表所有的作文模式,不要求所有同學都要嚴格按照這些結構模式來寫。

反而,我們鼓勵有較好寫作能力的同學能夠放開去,在正確立意之下大膽寫出富有個性而符合邏輯的文章。但是,對於大部分依然備受考場作文折磨的高三學生來説,能夠借鑑他人的寫作思路來輕鬆組織自己的寫作是一條捷徑,同學們不妨大膽用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biyemuban/dvrl1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