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彙報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彙報

江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彙報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彙報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江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緊緊圍繞“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實施和“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堅持就業促進、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係四位一體,縱深推進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推進有序,為全面建設“四個江油”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社會保障。

一、主要工作舉措

(一)突出人才優先,招才引智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持

1. 強化企業用工保障。建立民營企業招工用工服務平台,常年免費提供招工服務;有計劃的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春風行動”等專場招聘和巡迴招聘,確保民營企業用工需求。2018年至今,組織大型現場招聘會10場,新增就業9051人,為企業發放穩崗補貼和技能提升補貼534萬元;組織大學生就業見習185人,發放創業補貼142.3萬元,新增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93人、返鄉農民工創業2302人,帶動就業7245人。

2. 鼓勵企業技能提升培訓。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對新招錄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標準給予一定的職業培訓補貼,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全市範圍內建立以人社部門牽頭的技能人才培育機制,推行校企雙師聯合培養,廣泛開展“訂單式”“委培式”等培訓,促進技能人才快速成長。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綿陽市級和江油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分別給予所在企業5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在綿陽市級及以上職業技能大賽獲獎的高技能人才,分層次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2018年以來,共完成職業技能培訓4112人,品牌培訓381人,創業培訓464人;開展技能人才“訂單式”培訓3期,培訓的133人中有85人晉升高級工。

3. 實施招才引智服務。鼓勵民營企業全職引進一、二、三類領軍人才和高級人才,支持柔性引才聚智。按標準給予一定的引才獎勵和購房、租房補貼,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在每年單列1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和每年400萬元人才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的基礎上,認真配合升級出台以“三大人才引進計劃”“五大培育激勵工程”為主體、涵蓋47個政策點的“李白故里英才計劃”。目前,圍繞“一基地一集羣”和四川先進製造強縣建設,已建成21家省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家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2家院士(專家)工作站、8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吸納各類“雙高”人才60餘名。2018年新增引進高層次人才53人,發放各類人才補貼556.26萬元。

(二)持續開展和諧勞動關係創建,優化政務服務,為企業營造寬鬆的經營環境,減輕企業負擔。

1. 構建寬鬆經營環境。突出優化政務服務,繼續深入開展和諧勞動關係創建;積極推進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為企業創造寬鬆的經營環境。近年來,市人社局進一步規範事中事後監管,嚴格落實執法檢查預案規定,除發生投訴和上級專項檢查行動外,勞動保險監察機構均不隨意到企業進行監察;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減少抽查的比例和頻次;嚴格落實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評價制度,對連續三年被評為勞動保障誠信“A”級的企業,一個評定週期內免於日常巡視檢查。認真落實“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社會保險登記工作,企業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企業社會保險登記時,統一採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加載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不再發放社會保險登記證,也不對已參保企業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證換證,並取消社會保險登記證的年檢和驗證。

2. 落實社保降費補貼。按照政策規定,積極落實社保補貼,嚴格落實社保降費政策,推進階段性降低保險費率工作,為企業經營減負。自2019年5月1日起,全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從19%降至16%;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繼續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其間:失業保險總費率降至1%;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在現行基準費率基礎上下調50%;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為全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300%,下限2019年為50%,2020年為55%,2021年為60%。

3. 提供便捷法律服務。為企業提供勞動用工管理顧問服務;實行勞動爭議仲裁流動仲裁審理制。依申請,仲裁機構可到用人單位開庭審理案件;協助建立健全內部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提升企業自主預防解決爭議的能力,助力民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截止目前,2019年處理勞動爭議案件184件,在用人單位開庭一次;建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138家。

4. 緊扣改革轉職能。穩步推進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作改革。紮實做好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徵收政策調整宣傳解釋。主動謀劃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安置工作,積極做好社保費徵收職能劃轉工作。

(三)突出服務意識、聚焦“放管服”改革,加速推進羣眾滿意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1. 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工作。高標準嚴要求修訂人社工作紀律和服務規範,建立四級巡查督查機制,強化服務作風。提高服務品質,完善一次性告知書制度,疏理公佈“取消證明”“最多跑一次”兩個清單,取消證明58項。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項169項,全程網辦164項,均超過全部事項的90%。

2. 紮實開展疏堵去痛解難活動。開展“換位體驗”“局長跑窗口”“網友進大廳”等活動,查找羣眾辦事的痛點堵點難點。增設“社保卡信息維護”窗口,協調各銀行進一步優化未成年人辦卡流程;整合退休窗口和流程,實現一條龍快捷服務,提速50%以上。

3. 認真開展多樣化便民服務。加強鄉鎮、村(社區)基層平台建設,下延服務42項,推行“一站式辦結”+“上門、延伸、代辦”的“1+3”服務模式。堅持週六延時服務,積極引進一體化自助服務機,自主開發政策查詢機,大力推廣綿陽智慧人社App、人社微信號,全力拓展“互聯網+人社”服務範疇。

二、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存在問題

一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技術工人、青壯年需求大,供給少。同時由於外部經濟形勢不佳,可能引發農民工返鄉潮,穩定就業難度不斷增大。二是機構改革職能轉變帶來挑戰。目前正處於社保徵管體制改革、醫保、生育保險職能劃出改革的關鍵期,如何平穩過渡、最大限度保障羣眾利益、如何形成較好的部門協作仍需思考探索。三是人才工作還有差距。人才工作的手段拓展不夠,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和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還不能滿足江油發展需求,特別是對技能人才需求較大。是信息化建設滯後,部分業務仍無法實現網上辦理。

(二)對策建議

1. 堅定“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全面發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一是着力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新建高端人才服務中心、農民工保障服務中心、公共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等功能區域,探索市場化運營管理,組織“春風行動”等系列大型招聘活動,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二是確保全市就業穩定。紮實做好去產能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困難羣體就業工作。確保實現全年新增就業8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的工作目標。三是全力做好農民工就業工作。積極參加“衢州——綿陽”等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活動,在拓展本市就業崗位同時,進一步穩定農民工外出就業規模,確保全市農民工轉移就業穩定在23萬人。

2. 堅持“產業為基”聚焦“項目為大”,大力實施人才振興戰略。 一是全面實施人才新政。配合市委組織部實施好高端人才“領聚計劃”、骨幹人才“融聚計劃”、柔性引才“智聚計劃”三大人才計劃和企管人才“領航工程”、技能工匠“鍛造工程”、鄉村人才“振興工程”、英才激勵“博愛工程”五大培育激勵工程。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務力度,逐步完善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聯動機制,全年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50人以上。二是大力推進“技能江油”建設,緊貼“一區多園一走廊”工業發展需求,實施 “詩城工匠”培養工程,新建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支持職業教育,落實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按照不同工種和等級進行1000至6000元的補貼,加快培育一批實用性技術工人和頂尖技能人才,為江油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支合格的產業大軍。

3. 夯實民生底板增強羣眾“三感”,紮緊織密社會保障網。一是加速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增強羣眾幸福感。以基本實現法定人羣全覆蓋為目標,健全全民參保信息系統,實施精準擴面。暢通各類保險轉移接續,不斷優化服務機制、提高保障水平。認真做好社保基金和就業基金的風險防控工作,堅決防止系統性風險。二是穩妥推進社保制度改革,增強羣眾安全感。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積極穩妥會同税務部門做好社會保險費徵管體制改革,切實按照機構改革部署做好社保、醫保職能劃分與協調配合,妥善做好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調整後的參保安置工作。三是大力實施“江油人社事、最多跑一次”建設,增強羣眾獲得感。持續優化便民服務,深入推進羣眾滿意的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鄉鎮、村(社區)平台標準化建設,打造15分鐘人社服務圈。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社銀一體化”、“綜合櫃員制”和人社誠信體系建設,加強窗口隊伍建設,開展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活動,全力疏堵去痛解難,增強羣眾獲得感滿意度。四是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按照上級部署,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實施失業保險技能提升“展翅”行動和援企穩崗“護航”行動,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確保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為全市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4. 嚴格依法行政打造陽光仲裁,積極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一是支持服務實體企業規範用工。開展政策進企業、進社區活動,增強企業依法用工意識,提高職工依法維權能力。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處理勞動關係矛盾,把勞動關係的建立、運行、監督、調處的全過程納入法治化軌道。堅持以調為先,統籌處理好促進企業發展和維護職工權益的關係,調動勞動關係主體雙方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企業和職工協商共事、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二是加強治欠保支工作。加強日常巡察和專項檢查,認真做好迎接國家、省、綿陽考核工作。在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推動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用賬户、實名制管理、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等制度落地落實,確保農民工工資建賬率、直髮率、按月實名發放率90%以上,工資保證金、政府項目清償率100%,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權益。三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健全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加強調裁審銜接,推進調解仲裁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和信息化建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pk6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