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青少年工作報告多篇

青少年工作報告多篇

青少年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社會,培養具備現代法律素質的合格公民的基礎性工程,意義重大。青少年學生接受能力強、可塑性強,普法的效果明顯。實踐證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們應花大力氣抓好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對於我區如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區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基本情況

**區現有中國小校19所,現有中國小生3萬人左右。近年來組織學生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義務教育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

(一)組織網絡健全。目前,**區已經把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到“xx”普法規劃及年度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當中。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督促,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全區中國小配備了法制副校長。**區教育局成立了“xx”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各級各類學校也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協調和督查“xx”普法工作。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宣傳形式創新。充分發揮學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絕大部分學校把法律知識教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基本上做到了“計劃、教師、教材、課時”四落實。在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中,我們採取了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參觀法律圖片展覽、編排法律黑板報等形式,激發青少年學生的學法熱情,提高趣味性。同時,我們還利用寒暑假、“五一”、“國慶”四個節假日開展了以“帶法回家、送法進社區”為主題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加大了青少年法制宣傳的力度,擴大學法主題的範圍。目前累計接受學法教育的人數已達70萬人次。同時,**區各中國小校還以“12.4”法制宣傳日為活動載體,集中在全區廣大中國小生當中集中開展法制宣傳。

(三)抓預防,重在教育。在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過程中,**區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紛紛成立機構,制定方案;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明確各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法制副校長為第二責任人,班主任為直接責任人,把專項活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門整頓學校周邊環境,治理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文化、娛樂和其他場所。

(四)抓協作,發揮綜合效應。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門多,範圍廣,**區注意調動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性,發揮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明確職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各職能部門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和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存在問題分析

**區在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二是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實際效果有待提升;三是社會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存在死角盲區,亟待加強;四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率居高不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五是青少年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有待提高。經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在於:

(一)認識偏差。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學校、家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當前,不論是領導幹部,還是各級各類學校,或者一些學生家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認識,少數部門甚至是領導幹部,不能充分認識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些學校和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輕德傾向,忽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不到位,必然反映在行動上不積極,不配合,不參與,影響整體工作效果。

(二)社會負面影響。當前,社會上一些領域道德失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誨淫誨盜的文化產品、網絡文化屢禁不止,都對青少年法律意識的養成產生不良影響。曾有法制課教師提出5+2=0,學校一週5天的教育,抵擋不住兩天週末社會家庭的消積影響;還有的講10+1=0,學校十年教育,走上社會一年,就被社會醜惡現象拉下了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方法老化,針對性差。對於在校的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雖然我們在加強青少年學生學法用法工作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生動形象、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徵文比賽、法制文藝小節目、現身説法等,但這些活動畢竟範圍有限,活動時間有限,形不成長期效應,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對於法制課,各地大多采用集中授課,強制灌輸的方法,尤其是國中、國小,不分年級,不分受教育對象,一概採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內容,每學期或在開學或在結束之時舉行一次大型法制講座或法制報告會,幾百甚至幾千人集中聽課,這種強制性的説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殺了法制課的針對性,實際效果可想而知。

(四)措施棚架。 “一五”到“xx”普法,各地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創造了很多成功的經驗,並形成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制度,比如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制度,目標管理責任制,法制課教學講評制度等等,都推動了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深入發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許多行之有效的制度並沒有得到一體遵循,有的甚至僅停留在文件裏,掛在牆上,出現了制度棚架,不落實。

三、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的建議

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直接關係到國民素質的高低,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成敗,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庭三方的整體作用,促進各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

(一)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增強效果 要根據青少年活潑好動,求知慾強,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等特點,進一步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徹底轉變靠書本灌輸、枯燥乏味的現狀,提高青少年學法用法的興趣,增強青少年的法律素質。要總結現有成功的教育方法,大力開展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徵文、模擬法庭、法律文藝小節目、法制手抄報等活動,豐富青少年的業餘活動內容;要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編寫適合其生理心理特點的法制課教材,提高針對性;要把加強對“雙差生”的幫助教育作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點之一,樹立轉變一個“雙差生”比培養一個尖子生更光榮的教育觀念。

(二)協調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首先,要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要明確各職能部門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職責,既避免重複交叉、浪費人力、物力、時間,又避免互相推諉扯皮、產生真空空白地帶,形成各部門協調配合,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一方面,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領導,居中協調指揮;另一方面,各職能部門要充分行使職權,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比如,加大校園及周邊壞境的治理力度,淨化影視文化市場,依法打擊違法青少年犯罪,幫教失足青少年等等。テ浯危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的協調。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但學校不可能包攬青少年的一切事務。對於在校學生而言,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學生離校期間的管理,要推廣洛陽澗西區的經驗,“學校放假,社區開學”,發揮社區熟悉情況,近便安全的優勢,使學校管理與社會管理合理銜接,不留空檔。三是要加強學校與家庭的協調配合。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要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密切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動向,一方面要注意加強正面引導,教師、家長要起典型示範作用,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對於已經產生的錯誤,家長要配合學校及時批評教育,堅決予以糾正。

(三)加強領導,健全隊伍,提供保障ァ∈紫齲要加強對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涉及範圍廣,牽涉單位多,必須由各級黨委、政府牽頭,出面組織協調,賦予各部門相應的職責權限,並給予必要的人、財、物支持,領導的重視,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條件。其次,要加強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大力增強學校法制課的師資力量,提高法制課教師的法律素質,鼓勵現有的法制課老師參與法律學歷教育,吸引法律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投身中國小教育事業,徹底解決中國小法制課師資短缺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培訓,完善他們的法律知識結構,改變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只懂與自身相關法律知識的單一知識結構現狀,培養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法制聘用人才。同時,還要加強各級關心下一代組織的自身建設,促進離退休老同志更新知識,提高關工組織隊伍的整體素質。第三,要加強各種法制教育陣地建設。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組建法制宣講團,建設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開辦家長法制學校等,為青少年學法用法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

【第2篇】關於申請青少年植綠護綠工作經費的報告

xx市園林局:

為進一步全面貫徹團中央關於“保護母親河行動”的總體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綠色xx”的工作要求,着力培養青少年的環境保護意識、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充分發揮青少年在綠化工作中的生力軍作用,團市委將於十運會前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以綠色環保宣傳教育、植護治理實踐等為主題的“‘綠色金陵城、文明迎十運’--青少年綠色環保行動”。

在活動中,團市委將以呼應“綠色xx”工程的實施為主線,以“綠色文化”為主題,以創建“青少年綠色文明園”、“青少年綠色景觀道”和“青少年綠色環保基地”等為載體,開展大規模、多形式的植綠、護綠、養綠和綠化宣傳等系列活動,並不斷加強青少年參與綠化活動的機制建設,團結帶領廣大青少年為xx環境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青少年綠色環保行動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團市委參與“綠色xx”建設工作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因團市委為財政全額撥款單位,無其它經費來源,該項工作經費主要是通過向社會籌措的方式來解決,但目前雖經我委多方努力,該項經費仍嚴重不足,為了能夠將該項工作持久有效地開展下去,希望貴局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大力指導,並懇請貴局能夠給予十萬元(100000元)的專項經費支持。

以上報告當否,請批示!

共青團xx市委員會

xx年3月17日

【第3篇】長沙城區特殊青少年羣落街角青年生態調查工作報告範文

d社區在驕陽的照射下一片寂靜。在社區的一個街角,10多個滿臉稚氣的年輕小夥子聚集在一起,染髮、衣着奇異、旁若無人地懶懶地抽着香煙,偶爾爆發出一陣粗魯的罵聲和笑聲……這些特徵和舉止使得他們格外引人注目。

這就是去年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重點項目——《“街角青年”與社區青年工作研究》的研究對象——“街角青年”。 作為這個課題的申報者,湖南省社科院社會學法學所助理調研員黃海利用長達半年的時間,對長沙市開福區的兩個社區(我們分別標為d社區和l社區)進行了專門調查,發現在3782名青少年中,有60餘人具有明顯的“街角青年”特徵:年齡在15-20歲之間,文化程度較低,絕大部分為國中,大多擁有某種“一技之長”。

昨日,隨着《“街角青年”與社區青年工作研究》的正式完成,“街角青年”這個陌生的名字也隨之步入人們的視野,而如何讓這部分處於亞文化社會的青年重新迴歸主流社會也就成為一個不再諱莫如深的重大話題。

【名詞解釋】 街角青年

所謂“街角青年”,其內涵的基本要素是:

(1)15~20歲左右,長時間呆在街頭;

(2)以遊戲人生、遊逛街頭、經常違點小法但不犯罪(少部分發展成為青少年犯罪)成為一種主要生活方式;

(3)沒有從監護人那裏得到足夠的保護、監督,但保持一定的聯繫;

(4)沒有固定的職業和生活來源,數人或數十人聚集在一起,以社區地域關係為凝結點,結合成“dy羣”(即街角青年羣體簡稱),在羣體中尋求歸屬感,故稱之為“街角青年”。

“街角青年”是一種全球性現象。美國社會學家威廉·f·懷特和納米比亞社會學家p·穆福恩曾經對“街角青年”現象進行過研究。在國內,“街角青年”一直是一個被國內學術界所漠視的“邊緣青年羣落”,對於“街角青年”的研究成果國內目前不多。

【領軍人物】 17歲老大已混了5年

“天哥”,18歲,13歲不到輟學,20xx年7月因搶劫進了少管所“通過d社區居委會王主任,我們認識了dy羣的老大‘天哥’(已於20xx年7月因搶劫進了少管所被管教1年)。”黃海回憶説,“天哥”年紀並不大,進少管所時才17歲,卻已經在街角里混了整整5年,用他自己的話説,便是“已經在‘江湖’上摸爬滾打了5年”。當被問到為什麼不在學校讀書時,“天哥”深吸一口煙,稚氣未脱的臉上寫滿了憤懣:“讀書?我13歲沒滿就離開了學校,那時候我還沒拿到國小畢業證呢!成績不好,加之我不守紀律,學校給我做工作,要我不要影響全班的升學率,別讀了,一怒之下,我就不讀了。其實,誰又願意這麼早就沒書讀啊。”

出了校門,“天哥”很快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無人理睬的絕境。家庭本來就不完整,父母離異,“天哥”從小就跟着曾經因犯罪而入獄的父親,“沒人管我,我媽對我來説等於沒有,我爸名聲不好,就靠幫別人乾點雜活為生,生活都顧不上,哪有時間照看我?還好,我自己後來終於發現我並不孤獨。”13歲未滿的“天哥”發現在這個d社區,除了有幾個由二十幾歲的青年組成的團伙外,還有一大幫和他年紀相似、境遇相同的小兄弟們。

【日常生活】單調乏味中打發時間

中午起牀碰頭,然後上網、看錄像、玩桌球、唱卡拉ok……凌晨2~3時回家

黃海説,對於“dy羣街角青年”而言,早晨是從中午開始的,晚上的夜生活往往使得他們在每天上午補睡眠。一覺醒來,各自在家裏吃過中飯,不用人召集,中午12時左右就自覺來到d社區的某個街角,懶懶地在陽光下抽煙、閒聊,當人數聚集到10餘人時,便開始重點討論“今天如何打發”,然後開始他們新的一天“街角生活”。

“其實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網吧、錄像廳、桌球室和卡拉ok廳裏度過,具體去哪裏得由天哥説了算,如果天哥沒來,那就是我們説了算。” 作為“dy羣”中的核心層成員,今年17歲的“武狀元”不無得意地説。就這樣,“dy羣”的“街角青年”根據老大或者核心層成員的意見決定了當天的生活方式:如果下午的主體活動是網吧、電遊,那麼活動結束以後,大部分“dy羣街角青年”成員會各自回家吃晚飯。而“dy羣”中的核心層“天哥”、“武狀元”、“豆芽杆”、“耗子”等人則會繼續聚在一起閒逛打發時間,然後一起去某個成員家中或d社區某個小餐館蹭飯,在交流下午的活動心得同時,討論晚上這個對於“街角青年”來説最為重要的活動時間安排。

晚上7時左右,“dy羣”成員們會陸續繼續來到社區的某個街角集合,當人數達到10餘人或數十人時(成員與下午活動相比會有變化,但其中肯定有2~3人“dy羣”核心層成員),同樣,經過核心層成員的決定,他們去錄像廳、桌球室和卡拉ok廳居多。

晚上的活動會進行得很盡興,“街角青年”們不論那天晚上幹什麼,都會在一起聚到凌晨2~3時,然後帶着一身疲憊和“瀟灑”後的興奮回家睡覺,第二天再重複這樣的生活。

【經費來源】 從“灰”到“黑”想方設法

各自湊錢在d社區開過鋪子等等,最後全是關門大吉,然後想盡一切辦法撈錢吃飯、娛樂為主體的生活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從家裏和親戚要的錢寥寥無幾,自己又沒有工作,而家庭顯然是不可能為他們這種“灰色生活”提供資助的,因此,生活來源成了重要的生存問題。

“天哥是我們的好老大,每次打架他都衝在前面,一有錢我們都是大家一起花,吃飯也會帶上我們,如果我們有錢也絕對會和兄弟們一起用,大部分時候都是大家一起湊錢玩,當然大部分的錢還是天哥在想辦法解決。”

“dy羣”的第四把手“耗子”説。

在幾個月的觀察中,黃海他們發現,作為這羣“街角青年”的老大,“天哥”必須考慮和擔負羣體活動的絕大部分經費,必須為手下幾十個小弟兄們安排好出路。為此,天哥想盡了一切辦法。

他甚至還曾經積極組織一幫人,通過各自家裏湊錢在d社區開過鋪子,什麼“快餐店”、“服裝店”等等,讓小弟兄們去管理店面,可這些正經生意卻在“街角青年”的懶散經營和形象不佳下是“開一個砸一個”,最後也是關門大吉。籌不到經費則意味着“dy羣”的活動會停止,交流會停滯,最後導致老大權威的喪失和“dy羣”的解體。於是,“dy羣”開始在對

面的l社區敲詐勒索國小生和年紀較小的國中生,一些問題學生開始加入他們的行列,甚至因此而輟學開始與“街角青年”們合流,最後成為“街角青年”。而一些小打小鬧的偷竊行為也開始在“dy羣”的價值觀念中得到認可,老大“天哥”因此還拜一名老扒手為師,“灰色”開始向“黑色”演變。最終在20xx年7月,“天哥”因盜竊不成而搶劫,被當場抓住送少管所管教一年。

【角色自辯】“我們不是惡勢力”

大家在一起只是熱鬧,有個伴,在一起玩,當然如果沒錢玩,也會做點小壞事。“誰都瞧不起我們,又沒有正式的手藝,找不到也懶得去找工作,反正在別人眼裏我們是小混混,那就乾脆混得了,我就不相信活不下來,混久了,自然也就要惹是生非。”當談到社會對他們的看法時,“天哥”一臉的玩世不恭,可眼中卻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正常社會的嚮往和無奈。

據瞭解,幾乎所有的“dy羣”成員都曾有過好好做人的想法。在家庭的幫助和社區居委會的推薦下,“天哥”曾經開過鋪子,讓一幫小兄弟看守鋪面,“武狀元”曾經去應聘過保安,“耗子”曾經想去某個商場當櫃枱營業員,但均以失敗告終。

“別人看不起我們,可我們自己還是得看得起自己啊,我們在學校讀書雖然不多,但還知道要做有出息的人,可是後來我們卻覺得這個社會不讓我們成功,我們沒有機會出頭,那我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出頭。”“天哥”説:“其實很多事情我們是在搞破壞,你們認為不應該的,我們偏要去做,有時候看到別人被我們捉弄後的憤怒,我們就會覺得蠻興奮,到後來,我們把這種事情作為我們這幫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我們絕對不是惡勢力,大家在一起只是熱鬧,有個伴,在一起玩,當然如果沒錢玩,那也會做點壞事。” “天哥”很嚴肅地澄清説,與一些違法犯罪幫夥不同,他們的行為方式和運作規則決定了它是d社區“街角青年”自發形成的一個“灰色社會”。但是,“街角青年”這種相對主流社會而言的“灰色青年”,很有可能發展成為“黑色”,暴力和犯罪傾向愈發明顯,暴力行為越來越多。如2002年,“天哥”為首的“dy羣”打了3次羣架,20xx年則打了5次,“豆芽杆”為此丟了一隻眼睛。(除黃海外,其餘均為化名) 新報記者 朱浪

長沙城區特殊青少年羣落“街角青年”生態調查之對話

誰把我們撒落街角

對話專家

7月2日,記者與黃海相向而坐,話題很沉重。

平心而論,對於“街角青年”,社會,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謂的主流社會,是很難從心理上接受這幫青年人的。在常人眼中,他們不學無術,惹是生非,學校、家庭都容不下他們,他們的容身之所理所當然地也就狹窄得只剩下“街角”了。然而,這個羣體裏的並不都是壞孩子,他們渴望迴歸,渴望被容納,如果一定要説他們壞,他們變壞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變壞的原因更值得深究。

對話人物:湖南省社科院社會學法學所助理調研員黃海

對話內容:《“街角青年”與社區青年工作研究》的整個調查過程

新報:你第一次接觸“街角青年”時,對他們是持一個什麼樣的看法?

黃海:20xx年4月的一天,在d社區居委會主任的陪同下,我與10個街角青年進行了第一次交談。地點就在d社區居委會辦公室。他們都只十幾歲,除了染髮、抽煙、衣着奇異等外部特徵外,他們大部分人臉上還明顯帶着稚氣。

交流前,我很坦誠地告訴了這10個人,自己正在做一調查,只是想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更不會將其一些情況透露給他人。但是,他們仍有所顧忌,甚至有點羞澀。基本上是一問一答。

第一次見面,可以説,他們並未把我當做是朋友,而是敵人,有種防備心理與敵對心理。當時因為居委會主任在,他們才無奈配合我的工作。我當時就意識到了,要融入到他們這個羣體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可是説實在的,當我申報這個研究課題時,我內心是歧視這個羣體的。起初在與他們交流時,可以説是帶着虛偽的面具,為的就是完成這個課題研究。

新報:那你又是怎麼樣逐步取得他們的信任的?

黃海:基於課題研究的原因,我不得不想盡辦法去接近他們。我跟“天哥”他們説,你們原來每天干什麼還是照常幹什麼,我只是一個無聲的記錄者,不會干擾到他們。但是,很明顯,他們的生活沒有了往日的放肆。比方他們有人提議去做件破壞性的事情,他們先是向我投來質疑的目光,然後就會被馬上否決。

但是,我仍堅持着每天中午在小區廣場等待他們的出現。通過觀察,我發現,他們並沒有我當初想的那麼壞。只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同於我的罷了。那時,我的心理開始有點理解他們。我開始請他們吃飯,開始與他們交心、聊天,開始真正融入到他們的生活。

通過一個月,他們開始主動與我接觸、聊天,主動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活動。慢慢的,我對他們有了更深的瞭解。“我們也想好好讀書,好好工作,但是學校嫌我們成績不好不要我,也沒有單位肯要我。大家都在歧視我們。”這是天哥們跟我講得最多的一句。

新報:“天哥”們認為大家都在歧視他們,但你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和他們接觸,你對他們的看法是否發生了改變?

黃海:改變很大!外號“豆芽杆”在一次打架中弄瞎了一隻眼睛。據説,當時他們幾個人在烈士公園玩。在他們附近,有一男一女正在為何事而爭吵,突然那男的打了那個女的一巴掌,“豆芽杆”他們看不過去,就前去指責那個男的不該如此對待女性。誰知發生衝突,“豆芽杆”拿着啤酒瓶砸過去,人沒有打着,碎片卻擊中了自己的眼睛。由此可見,他們挺講義氣,挺有感情的。

當時,我很同情他們,覺得他們是被社會所拋棄的可憐人。後來,我發現他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種理解。他們不希望所有人都帶着“有色眼鏡”來看他們。

新報:隨着時間的推移,你接觸的這部分“街角青年”都將成家立業,這是否意味着“街角青年”將在d社區逐漸解體?

黃海:不會的。例如,我們調查的dy地區由僅一街之隔的l社區和d社區所組成。其中,d社區以“街角青年”居多,l社區由於擁有一個非重點國小和非重點中學,以問題學生和中途輟學學生居多。 ?

兩個社區的青少年儘管分屬不同的社區和文化社會形態,但是他們之間卻有着某種千絲萬縷的聯繫。事實上,l社區的問題學生和中途輟學學生由於受到對面d社區“街角青年”的強大作用力和吸引力,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街角社會”的隱性社會基礎,源源不斷地補充和繼續維繫對面這個“灰色社會”的穩定存在,成為d社區“街角青年”的外圍組織和後備力量。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遇到了15歲的“小z”(化名)。“小z”是經常和“天哥”他們混在一起的人,但他的真實身份卻是對面中學的八年級在讀學生。在“天哥”的幫助下,我們與“小z”進行了數次交流。“小z”認為,他的成績不好,紀律也不好,肯定考不上大學,還不如早點加入社會。在小z看來,覺得每天跟着‘天哥’走不會吃虧,他們都把他當兄弟,有什麼事都罩着他。在“dy羣”裏,“小z”認為找到了自己的羣體歸屬,甚至還能在這個羣體中找到滿足自己社會地位流動的路徑。

新報:那又是什麼力量使l社區的問題學生成為d社區“街角青年”的外圍組織和後備力量?

黃海:作為一個15歲左右年齡段的青少年,“小z”根本就不會知道他自己認為的參加社會其實是一個邊緣青年羣落組成的“灰色社會”,更加不會知道這不是主流社會中的社會成功流動模式,而是在一個亞文化社會中的內部地位流動。作為同一個年齡段的接受他的“街角青年”羣體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滿足自己休閒玩樂的同時,也在吸引着對面問題

學生的羨慕和內心向往;更加不會意識到自己不自覺形成的“街角社會”在牢牢讓他們保持“街角身份”忠誠的同時,也在對對面問題學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讓他們不自覺地成為“街角社會”源源不斷的後備生力軍。

‘小z’走的路子其實是在重複‘天哥’和‘dy羣’‘街角青年’們走過的老路:問題學生——輟學學生——“街角青年”——“街角社會”。只不過不同的是,“小z”們除了因為學校、家庭的原因以外,還受到了“天哥”和“dy羣”不自覺形成的“街角社會”的強大向心力作用。因此,“街角社會”暫時不會隨着“街角青年”年齡增大要成家立業的社會化步驟加快而呈現動盪和解體的趨勢。(除黃海外,其餘均為化名) 新報記者 朱浪

怪狀循環

街角遊戲規則固定 領頭人“前赴後繼”

老大“天哥”於20xx年7月被抓後,並沒有出現如社會期待的幫夥解體現象,相反,“dy羣”還在繼續運轉,新的成員陸續加入,“武狀元”也在實際上充任了新的老大角色,繼續領導“dy羣”的生存。

黃海説:“這説明,在‘街角青年’這個羣體中,成員們除了因為共同的價值觀念而聚集在一起,共同享有一種亞文化羣的社會心理以外,還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擁有其社會結構、身份忠誠和成員基礎的隱性社會。讓人感興趣的是,‘街角青年’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模式與我們的主流社會遊戲規則制定具有驚人的相似性。”他們有對社會流動的欲求,在往上的動力被阻礙和限制時,他們會選擇在“街角幫派”中以一種亞文化心理特徵,竭力形成一個亞文化社會結構,並在這種結構中尋求領頭人依賴、心理認同和流動欲求滿足。

“天哥”在“dy羣”其他成員的眼中的確是一位好領頭人。“我已經不完全屬於我自己了,大家認為我講義氣,有什麼事情都找我,義氣就是一面旗幟,所以很多兄弟都服我。再一個,我自己心裏也清楚,手下這麼多兄弟跟我,為的是什麼,是有口飯吃,是不被人家欺負。”“天哥”説,“所以,只要我有好處,我就一定留一份給我兄弟們;不論我的兄弟遇上了什麼麻煩,我肯定會幫他擺平的。”“天哥”作為領頭人,並不意味着他應該比別人更有錢,但是他必須花錢很大方,這是他必須承擔的個人義務。

除此之外,領頭人和核心層成員必須在羣體特別感興趣和經常組織的某種羣體活動中確有本事。因為,羣體活動是“街角幫派”中亞文化社會流動的主要途徑。其他成員要想在“dy羣”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在羣體組織的某個活動中有突出表現,以體現自己的能力。這樣,他們在主流社會中得不到滿足的流動欲求渴望,又在團體中有限地位流動中看到了希望。

“這意味着‘街角社會’確立了它自己的遊戲規則。”黃海認為,在由“dy羣”形成的“街角社會”中,每個人沒有身份的不同,只有地位的差異,這個亞文化社會能夠在內部給他提供社會流動欲求的滿足。但是如果他想要得到這種滿足,就必須自己參與維護這種亞文化社會的結構穩定,通過承認這個“灰色社會”的結構秩序來承認自己的街角身份,並通過維護這個“灰色社會”的結構權威來維護自己的街角社會順利流動。否則,就會被排斥,甚至被踢出局。

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天哥”進了少管所後,“dy羣”並沒有解體,他們還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充當了維護這個亞文化社會穩定的角色。 新報記者 朱浪

長沙城區特殊青少年羣落“街角青年”生態調查之拯救

拔何良刃刮骨療傷

核心提示

15~20歲的年齡段使他們根本不具備走入主流社會的心理準備和技能準備,他們被迫留在街角繼續被自己的亞文化“街角社會”牢牢把握以對抗主流社會,甚至成為社區建設和主流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由此,“街角青年”該向何處去,他們的未來該由誰來負責,主流社會該如何呼喚他們的迴歸,都是這個研究課題必須關注的重點視角所在。

採訪即將結束時,黃海為拯救“街角青年”開出了一劑良藥。

【理想途徑】 社區救助重任在肩

黃海認為,搞好社區青年工作,是“街角青年”迴歸主流社會的理想途徑。因為“街角青年”的來源緣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合力,家庭放任自流,學校踢出校門,問題學生和中途輟學學生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不正常地過早流入社會。

在調查中,黃海發現目前社區青年工作存在着組織缺位、工作方式陳舊、教育服務缺乏、工作專業素質不高等問題。“社區青年工作是聯繫家庭、學校和司法機關的基地和橋樑,其重要地位決定了其應然角色的特徵。”

黃海認為,針對目前社區青年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社區青年工作應該在“街角青年”的轉化中承擔起更為主動和完善的社會事務應然角色。“其實,在國外,在港澳地區,社工組織的地位與權利是很高的,同時他的社會效果也很大。”黃海説,“社工組織作為聯繫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紐帶,國家必須用法律法規來賦予該組織一定權利,通過法律去真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此外,黃海還提出,對於dy地區的“街角青年”來説,他們不是沒有組織,而是社區組織沒有和他們的組織有效結合,社區組織不是沒有幫教活動,而是活動過於空泛。因此,社區“街角青年”的轉化工作必須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必須建立完善和實用化的服務陣地,使“街角青年”的轉化能有切實可靠的依託。更重要的是,對於“街角青年”來説,他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亞文化社會——“街角社會”,同時還具備其獨特的社會心理特徵,內心依然存在社會流動的欲求。因此,社區青年工作在轉化組織制度化以後,應該繼續完善服務陣地建設,緊扣“街角青年”的社會心理特徵,開展各項實用的服務活動,使“街角青年”的轉化工作落到實處。

例如:與組織、人事、勞動等部門密切合作,健全青年就業保障制度,鼓勵青年努力成材。通過廣泛開展“新世紀創新創效”、“共青團號”創建、“青年崗位能手”等各種就業競賽活動,鼓勵和幫助“街角青年”參與就業競爭,使“街角青年”有事做,能做事,培育他們走進主流社會的信心和能力,讓“街角青年”能展示自己的才華,認識自己的價值,通過一

個合理可行的社會正常流動途徑,讓他們慢慢離開街角。

【關鍵措施】“四位一體”扶助“街角”

“街角青年”要重新迴歸主流社會,僅僅靠社區組織和共青團組織的單方面努力是不夠的,關鍵還在於必須建立完善的社會組織體系,使其轉化的工作能夠成為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家庭、學校、社區和社會應該組成“四位一體”的組織體系,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家庭 家教是主要陣地

建立家庭培育管理系統,實現“街角青年”產生的萌芽警報。家庭是青少年最早也是最根本的教育場所和依靠,也是青少年思想行為教育的主要陣地。“豆芽杆”曾經説過:“父母親不管我,我也不想要他們管,我的父母跟我是半斤對八兩,我留守街角,他們留守麻將桌。”這樣的家庭顯然就是屬於“街角青年”越軌中家庭預警系統失敗的典型。

●學校 別把問題推向社會

強化學校教育關懷系統,實現“街角青年”形成的初期警報。當家庭萌芽警報失效時,學校不能把問題學生推向社會。 學校在教育人方面也有着不可取代的權威性。學校如果把沒有教育好的、根本不具備成熟心理和生存技能準備的學生推向社會,就等於給“街角青年”“輸送”了後備人員,給社會留下了無窮的後患。因此,家庭和學校警報系統如果成功,實際上就斷絕了“街角青年”的後備軍和“街角社會”的隱性社會基礎。

●社區 社區幫教引回主流

創新社區幫教服務系統,實現“街角青年”壯大的中期警報。如果家庭和學校兩者的警報系統失效,那麼最重要的警報系統的任務就落到了社區身上。作為青年進入社會的緩衝區,社區的作用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社區也逐漸成為某一區域社會生活的依靠。“街角青年”從學校來到社區,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服務幫助,結果他們自發成幫結隊,流浪街頭,給社區建設造成諸多麻煩。建立社區幫教系統,是解決“街角青年”迴歸主流社會的有效和關鍵途徑。社區幫教系統可以憑藉社區的基層組織地位,以社區治安保衞人員為核心,以團組織為依託,與家庭、學校密切聯繫,對“街角青年”進行一幫一、一帶一的教育,開展各項心理輔導和就業服務,幫助他們走出街角,迴歸主流社會。必須注意的是,社區幫教系統不可建成少管所式的社區幫教組織,必須真正從心理上和實踐上轉化“街角青年”。

●社會 完善防護接納系統

完善社會防護接納系統,實現“街角青年”越軌的終極警報。“街角青年”並非是盡幹壞事,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防範,他們極容易走向犯罪道路。社區警務人員要仔細掌握“街角青年”的活動動向,對他們的活動進行必要的干預和警告,使他們時刻警醒。“街角青年”一般不幹壞事,因此不能用強制的手段管理,他們的行為可能不端,但是也不到被抓或被關的程度。因此,許多警察也睜隻眼閉隻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是對“街角青年”的放縱,實際上是對“街角青年”從“灰色”逐漸轉入“黑色”道路的一種默許。

更重要的是,主流社會不能再用“有色眼鏡”審視“街角青年”。如果從家庭、學校流入社區的“街角青年”,通過社區青年工作成功轉化後,主流社會依然歧視和排斥他們,那麼這個邊緣青年羣落會重新迴歸“街角青年”,並且在以前的“街角社會”心理沉澱的基礎上,更加忠實自己的街角身份,仇視和敵意主流社會,最終走向“黑色社會”。

【採訪後記】在蜕變中感受“街角”

在對黃海將近3個小時的採訪過程中,他一再強調,面對“街角青年”,他的心理經過了一次大的蜕變:從歧視到同情,從同情到理解,從理解到幫助,全方面感受了潛伏在街角的特殊羣體。

半年時間,與“街角青年”的親密接觸,讓他了解到“街角青年”需要的是什麼,他們帶給社會的又是什麼。

半年時間,讓他認識到,“街角青年”並不都是壞人,但是也不是好人和善人。如何去將其轉化為正常青年,成了當前一重大社會問題。

“如果説,完成這個論文,只為應付當初申報的科研課題,那我現在準備出書,把半年來每天的訪談資料和觀察心得,一點點回憶記錄下來,為的就是希望社會能理解‘街角青年’這個邊緣羣體,希望全社會都能真正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黃海説得很坦誠。根據黃海的計劃,目前他已將該論文整理成20萬字,預計在今年8月出版《走入“街角青年”——來自一個城市邊緣羣體的表達》一書。據悉,這也是我國首部專題調研“街角青年”這個社會現象的著作。

【第4篇】重慶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自查報告

重慶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自查報告

重慶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在市委市府的領導下,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在全體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材為工作目標,為改善青少年的成長環境,有效地減少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作了大量工作,現遵照中綜治委預防辦的要求,對全年工作進行了自查,現報告如下:

一、建立了完善的組織機構(18分)

1、2001年重慶市即成立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團市委權益部,辦公室主任由團市委分管書記兼任,權益部部長任辦公室副主任。(3分)

2、團市委還落實一名專門人員負責市預防辦的日常工作。(3分)

3、在2000年,我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已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納入全市的社會治安綜合考評體系。(3分)

4、市預防辦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完善基層組織建設,目前,我市各區縣市預防機構設置率達到90%,我們還將開展專項督察工作,力爭早日使預防機構的設置率達到100%。(2分)

5、市預防辦開展日常工作所需的經費已列入市財政預算。(2分)

6、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經過各方多年的努力,我市的預防工作已進入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預防工作已作到了年初有計劃、有佈置,年中有檢查督辦,年末有考核評比。(3分)

7、市預防辦分季度召開工作聯繫會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2分)

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14分)

1、今年市預防辦圍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任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組織全市青少年開展了“雛鷹爭章”、“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民族精神代代傳”等實踐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增強活動的實踐性。(3分)

2、市預防辦十分重視青少年活動陣地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加強對青少年活動陣地的建設和管理。目前,我市逾半的區縣已建立了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青少年宮,還建立了市少年犯管教所法制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動陣地,竭誠服務青少年。(2分)

3、市預防辦注重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聯合市教委把法制教育列入了中國小的教學大綱,在中國小普遍開設了法制課做到了法制教育、教材、課時、師資的“四落實”。(2分)

4、我市截止2003年底已建立了求精中學等四所青少年法律學校,青少年法律學校基本做到“有計劃、有場所、有教材、有對象”,對社區內的青少年開展深入有效的法制教育。(2分)

5、市預防辦牽頭建立了市少年犯管教所、沙坪壩區法院少年庭等一批永久性的青少年、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2分)

6、多年來市預防辦聯合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積極為全市的中國小配備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目前,全市各級中國小共 計配備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共計近7000名,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經常深入學校、社區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2分)

7、市預防辦在開展日常法制教育的同時,還創新法制教育形式。利用組織未成年人蔘觀市少年管教所,聽少年犯現身説法,組織編制《重慶市未成年人行為守則》等方式,服務青少年法制教育。(2分)

三、加強專項整治工作(12分)

1、按照國務院等有關部委的部署,從2月底,市預防辦在市委市府的統一部署下,採取有力措施集中清理整頓互聯網等上網經營場所,嚴厲打擊容納未成年人進入或無證照經營的“黑網吧”,市預防辦4月在全市未成年人中組織開展了“未成人拒絕網吧”行動,網吧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一批違法違歸規網吧受到處理,基本禁絕未成年人上網和無照經營現象,為未成年人上網創造了安全文明的網絡環境。(3分)

2、今年以來,市預防辦組織協調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針對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口袋本”圖書、暴力色情遊戲軟件、“粗口歌”等開展了集中專項整治,淨化了校園周邊環境。(3分)

3、經過多年的治理,我市絕大部分學校周圍200米內沒有網吧和電子遊戲經營場所,沒有彩票進入校園,校園周邊的“黃、賭、毒”現象得到剷除。(3分)

四、開展預防社區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17分)

1、市預防辦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社區閒散青少年的管理,在主城六區開展對社區失學、失業、失管青少年普查工作,普遍建立社區青少年管理檔案,推動學校、社區間信息通報和溝通機制的建立。(3分)

2、市預防辦督促全市各街道建立了有街道、公安、教育、文化、司法等有關單位參加的社區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固定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如有特殊情況,也可臨時召開檢查落實既定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協調各方工作。(2分)

3、市預防辦在渝中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等部分有條件的社區組織建立青少年法律志願服務隊、大學生社區援助服務隊等形式的預防社區青少年犯罪工作隊伍。(3分)

4、市預防辦、團市委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針對弱勢困難邊緣青少年羣體開展“萬名社區志願者與未成年人結對”等多種“一助

一、多助一”形式的結對幫困、幫教活動。(2分)

5、我市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比我市前三年平均值低0.2%。(3分)

6、市預防辦在重慶中世律師事物所設立青少年法律服務熱線電話,為青少年提供心理輔導和法律服務。(1分)

7、採取有力措施,強勢推進“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未成年零犯罪社區”的創建工作成效顯著,我市大部分社區社會治安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社區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下降。(3分)

五、抓好預防在校生違法犯罪工作(11分)

1、市預防辦積極同市教委協商,加強中國小學籍管理,對違規違紀中國小生基本不採取開除勸退的處理方式。(2分)

2、市綜治委、市預防辦、市教委、市公安局一直堅持開展 “安全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會同街道、學校、社區等部門建立了校園社會治安羣防羣治隊伍,努力改善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嚴重危害中國小生身心健康的“下暴”等問題得到根本遏止,校園暴力問題得到較好解決。(2分)

3、我市的在校生犯罪比例比我市前三年平均值低0.3%。(3分)

4、市預防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讀學校建設,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加大了對行為有偏差的青少年學生的矯治。(4分)

六、大力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16分)

1、深化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我市有13個行業、系統參加“維權崗”創建;開展了打擊網絡色情、開通青少年法律諮詢服務熱線等多種形式“青少年維權在行動”活動。(5分)

2、實施好“進城務工青年發展計劃”。繼續深化“千校百萬”培訓計劃,加大了在進城務工青年中的團建工作力度,倡導打工文化,解決進城務工青年的欠薪、超強勞動、人身傷害等突出問題,保護進城務工青年的合法權益。(3分)

3、市預防辦在加強原有青少年自護教育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其作用的同時,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在寒暑假等節假日組織青少年學生,廣泛開展各類青少年自護系列教育活動。(3分)

4、市預防辦協調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加大對流浪兒童救助設施的建設,從資金、人員、設施等方面保障流浪兒童能得到救助;嚴厲打擊引誘、脅迫流浪兒童從事乞討、賣藝、盜竊等案件,一批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份子受到打擊,流浪兒童的合法權益維護得到維護。(3分)

5、市預防辦協調共青團、民政、司法等部門積極做好青少年罪犯、勞教人員刑滿釋放、解教時的銜接工作,協調市勞動保障部門加強刑滿釋放,解除勞教青少年的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2分)

七、預防宣傳及信息工作(6分)

1、做好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宣傳工作,在《重慶青年報》、《重慶法制報》上刊發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宣傳工作專版,預防工作經驗和做法在《青少年與法》雜誌上刊發了8次 。(4分)

2、預防工作情況、信息無漏報、瞞報、遲報等現象。(2分)

八、開拓、創新預防工作(5分)

1、2月,大膽開拓、創新預防工作,形成在全國首創的《重慶市未成年人行為守則》並正式出版了《重慶市未成年人行為守則學校讀本》,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全國300多家媒體播發了消息,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3分)

2、針對預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受黑惡勢力控制的賣花女童等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問題,聯合多個系統、單位共同制定有關政策性、規範性措施,促進全市預防工作有突破性進展,取得明顯實效。(2分)

自評得分:99分

重慶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5篇】範集鎮青少年權益維護工作調研報告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民族進步、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保護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事關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順利實現的大問題。為切實做好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總結青少年權益維護聯絡站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找出解決辦法,特對範集鎮的青少年權益保護情況開展調研活動,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的基本情況

範集鎮歷來重視青少年權益保護,由鎮婦聯牽頭、司法所、關工委、團委、派出所、工商所、及教育總校多部門聯動,成立了範集鎮青少年權益維護聯絡站,使得各個部門發揮各自職能作用,把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進行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切實加大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行為的打擊力度,着力淨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全鎮青少年保護工作呈現出穩步推進的良好局面。

1、各單位協調配合形成合力

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具體操作起來一定要各單位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方能事半功倍。範集鎮統籌規劃,要求重點單位各負其責:派出所應致力於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讓青少年可以自由快樂的學習生活,免受不良人員的影響;工商所要着力於淨化校園周邊的社會環境,嚴格取締黑網吧、收繳非法的音像製品和書籍,防止黃賭毒對青少年精神上的腐蝕;教育總校要加大交通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青少年法律維權意識;司法所要擔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重任,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養和自我保護意識。此外其他各單位要協調配合,重點做好保障和宣傳工作。

2、法制宣傳教育紮實開展

範集鎮紮實開展“法制進課堂”活動,每年都會結合法制宣傳教育節點,開展大型的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邀請黨政幹部、司法所工作人員、法律工作者、派出所民警等為同學們做有針對性的法制報告,教育青少年要遵紀守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每年鎮青少年權益維護聯絡站都會舉辦法制教育報告會,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

3、淨化社會風氣整治校園環境

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淨化社會風氣、整治校園環境必須加大力度。但這並非一朝一夕或者一家單位能夠實現,必須各部門的協同配合,進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範集鎮對黑網吧、非法經營的書店、音像製品店正在逐漸取締;流動攤點、不符合衞生標準的飯店、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超市等也在整治,為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思想純淨都提供了更多保障。

4、法制宣傳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青少年性格中具有叛逆的特點,加之代溝的存在,使得他們很難聽進去父母、老師的教誨,特別是一些“問題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現尤為突出。範集鎮獨闢蹊徑,利用我鎮機關、單位年輕人較多的優勢,將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吸收到青少年權益維護聯絡站隊伍中。由於他們文化水平普遍較高,而且思維活躍、善於創新加上年齡差距小、思想觀念接近,所以由他們形成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主力軍宣傳效果更好。同時也能為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幫助他們成人成才,而且也鍛鍊了這些年輕幹部自身的能力,一舉數得。

5、突出對留守兒童的關愛

範集鎮是勞務輸出大鎮,因而留守兒童問題也是青少年權益保護中的重要方面。在學校、團委、鎮村對這些留守兒童成長特別關心和關注的同時,範集鎮婦聯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利用鎮會議室的場地優勢,組織大學生村官和退休老教師,辦起了留守兒童法制輔導學校,為留守兒童們宣傳法律知識,既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又增長了他們的法律知識。除了學習法律知識,範集鎮婦聯還和團區委及區心理協會聯手,組織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大講堂,要求區心理協會的專家與留守兒童主動溝通,消除他們的不良情緒。

6、加大對失足少年的教育矯正力度

範集鎮婦聯和司法所比鄰辦公,經常接觸到社區矯正及刑釋解教人員,其中有部分的青少年。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因為年少物質而觸犯法律,對於他們的教育工作尤為重要。為了教育他們學法守法,每月司法所約談上述人員時,婦聯總會安排與他們本人談話交流,試圖走近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思想,幫助他們解決就學、就業、生活等各中問題。到目前為止,未成年矯正人員矯正效果良好,沒有重新犯罪的跡象。

二、當前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我鎮青少年保護已基本形成了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多途徑聯合的框架。加強了與青少年的密切聯繫,瞭解了更多青少年權益維護方面的問題和情況,加強了青少年權益保障。但是,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碰到了困難和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一些單位對青少年保護工作重視不夠,措施不力

一些單位對青少年的維權工作重視不夠,落實不到位,特別是對網吧等一些青少年禁入場所管理不嚴,導致青少年進入網吧現象還時有發生,甚至呈蔓延趨勢。

2、青少年保護工作體系不夠健全

青少年權益保護目前只侷限在團委、婦聯、關工委、司法所、派出所等部分單位部門,海為形成全社會、全體單位聯動參與機制,面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還需要更多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形成保護青少年權益的助力。

3、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受升學率的影響,部分學校對法制教育重視不夠,未能形成漸進、科學、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而社會、機關組織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受場地、時間等限制,參與人數有限,不能達到覆蓋全體青少年的效果。

三、加強青少年保護工作的建議和對策

青少年保護工作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在宏觀上要有統一的認識和總體要求,在微觀上要針對不同情況做好具體工作,結合我鎮實際我們認為要把握以下幾點:

1、堅持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

學校要把民主法制教育放到一定高度,堅持德育與智育並重,堅決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不重德的不良傾向。家庭、學校要幫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我鎮青少年權益維護聯絡站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開展更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法制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

2、突出重點羣體,努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要進一步做好特殊青少年羣體的保護工作,要對單親、留守、失足等重點青少年羣體給予特別關注。對單親青少年,要努力減少家庭破裂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對留守青少年,要以關愛為主,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服務計劃和措施,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温暖;對失足青少年,要立足於教育、感化、挽救,促使他們向好的方面轉變。對於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事件,維權工作決不能放鬆。一方面要使青少年投訴有門,有符合青少年特點的維權方式;另一方面要對青少年進行自護教育,引導他們學會依法維權。

3、加大整治力度,營造優化青少年的社會環境

青少年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羣體,各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採取得力措施,積極營造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社會氛圍。相關單位要加大對黑網吧、非法經營的書店、音像製品店的查處力度,同時進一步規範流動攤點設置,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4、實行防治結合,切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將預防與教育相結合。要加強那些處於“三不管”狀態的閒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要加大對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青少年的矯治力度,要對服刑勞教青少年和刑釋解教青少年的幫扶矯正工作,配合司法所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開展心理諮詢和服務,矯正不良行為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第6篇】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暑假社會工作實踐報告

一、發現問題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得人們的重視,農民的思想覺悟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一樣的供子女唸書,讓子女受高等教育。但除學校的應試教育,家庭教育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弊端。

(一)幾種極端查方法:談訪法

一、發現問題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得人們的重視,農民的思想覺悟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一樣的供子女唸書,讓子女受高等教育。但除學校的應試教育,家庭教育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弊端。

(一)幾種極端的教育方法

1盲目型

有些家長盲目的認為要出類拔粹必須多讀書,多做題,正所謂的題海戰術,還要參加補習班…時間排的滿滿的,根本就沒考慮孩子的勞逸結合,配合孩子的自身條件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規劃。家長只知道努力賺錢滿足孩子學習的一切,一味的根據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讓孩子來完成自己沒完成或完成不了的夢想,最終使得孩子失去自主的能力,只能順從家長的盲目。

2隨波逐流型

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員,可偏偏有些家長就盼着子女在這三百六十行中,行行能有所建樹,把他們培養成無所不能的現代化人才。但是如今的社會,普通人是多數,像那樣所謂超人畢竟有限,要讓普通人的子女成為超人談容易。根據調查,一八歲的小姑娘就是在媽媽的意願下報了好多班,除了學校上課外,週三下午要補習奧數,週五下午補習英語,週六上午上舞蹈課,下午上外教學習口語,週日上午上鋼琴課,學習阮,下午游泳課。年僅八歲就失去了童年應有的快樂,每天就這樣度過。小女孩並不快樂,也不喜歡一些樂器,但因為媽媽讓學,不得不學,而媽媽給出的原因是別人都學,我們不能落後於別人,要想比別人強就要比別人會的多。

3放任自流型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確是萬萬不能的,一些父母為了子女能有更美好的明天努力賺錢,忙於工作和事業而對子女採取不聞不問政策,完全給子女自由,但卻忽略了自己的愛對他們是多麼的重要。也許有些子女毅力夠強,學會了獨立,變成了生活的強者。但對於一些制自力,意志力弱的孩子來説,父愛母愛的缺失可能造成他們心靈上的陰影,有被拋棄的感覺,在外界的誘惑下,誤入歧途,有些可能走上不歸路,成為問題少年。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成績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因素,而跟後天家長的教育無關,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也就不關心子女的家教問題了。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這樣的家長只能説他們不負責任。

(二)幾種消極的學習太度

1唯命是從型

有些同學從小受到父母的嚴格家教,稍有不順就會受到批評,久而久之,他們自身的反抗情緒也就被消磨怠盡了,父母之言尤如聖旨,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允許的堅決不做,完全成為依賴父母的乖寶寶。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父母總有離我們而去的時候,凡事都得靠自己。

2放任自流型

記得我一同學,從國小到國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矛,成為老師和同學的寵兒,一直這樣下去多好,可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上縣裏讀高中的時候遇到了不少勁敵,而且個個比她優秀,待遇彷彿從天堂顛倒在地獄,如此遭遇,自尊心強烈的她怎能受的了,總認為別人瞧不起她、笑話她,自卑的厲害因為受不了而中途退學了。

3破罐子破率型

有些資質差的同學經過後天的努力而沒達到預定的結果,還是成績平平,不見起色,便主動放棄自己,不再堅持,抱着我不行的念頭一錯到底。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樣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差,慢慢開始厭學,開始逃學,最終導致退學。有的沉迷於網絡,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而事實也證實了這點,青少年犯罪比例很高,中途退學更是數不勝數。

二、分析問題

(一)對父母的分析

1對於父母盲目、壓迫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這樣的孩子從小生活在高壓政策下,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試想一下,從孩子稍懂事就開始給其施壓,每天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下,誰受的了,只能聽從安排,沒膽量也沒時間去做自己的美夢,更別説鍛鍊自己的生存之道了,慢慢地也許連自我都迷失了,只能依靠父母了。

2對於完全給予孩子“獨立”的父母來説,認為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自我意識,凡事靠自己,而相應採取不聞不問方針,這似乎也挺極端。孩子最需要的莫過於父母的愛了,父母的不理睬會讓孩子誤以為從小就沒人疼愛,在心理留下陰影,缺失了這份最偉大的愛,會讓他們倍感孤獨,養成自閉的消極情緒,這並非長久之計。

(二)對青少年的分析

1長久生活在父母保護傘下的孩子習慣了“倆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度聖賢書”的日子,凡事有父母擔着,自己不用操心,舒服的過自己的日子,照父母的意思按部就班就好,更不需自己樹立遠大的目標、理想,這些都太累。還有的父母太強勢,自己反對也無效,只好默默無聞的屈服,走父母安排的路。

2如今留守兒童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打小跟着外祖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年甚至幾年也見不着父母幾面,和父母團聚彷彿成了這些孩子的夢,他們從心底渴望着父母的愛,可這偏偏又是他們所缺失的,讓他們覺得自己總是生活在無助而又孤獨的邊緣,他們不願意於人溝通,養成了孤僻、自閉的習慣,長久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陰影下,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這是父母的欠缺。

三、解決問題

(一)解決父母的問題

1瞭解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父母不可能完完全全的瞭解孩子,青少年判逆心理的強弱很大成成度和父母於孩子的思想分歧有很大關係,導致代溝也隨着加大。這個時候,父母就不應一意孤行,完全根據自己的意願教育孩子,相應做出讓步,和平解決問題,做為一個好的傾聽者聽孩子的心聲,去以朋友的身份幫他們。

2尊重孩子

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尊重也是如此,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先得學會尊重別人,父母和孩子也是這樣,雖為孩子,但也有自尊心,也有尊言。父母不顧及孩子的感受要求做些她們不樂意做的,那判逆的心理,而父母也得不到理應的尊重。

(二)解決孩子的問題

1換位思考

衝動是魔鬼,青少年氣血方剛,最易激動,情緒不穩定,在判逆期和父母發生衝突在所難免,但一定要“忍”字當頭,學會換位思考問題,別不拿父母的話當耳邊風,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不防冷靜下來的時候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一下父母這樣做的初衷,他們的社會閲歷畢竟很豐富,不要妄費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即使父母的方法有不合理之處,我們也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與父母談判,與父母講道理,以達成一致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

【第7篇】青少年個案工作報告

洋洋是國中二年級的學生,他的父母都在私企工作,平時工作較忙,還經常加班,所以洋洋在放學後經常是一個人在家。因為沒有人看管,洋洋回到家中,通常都是先看電視,或是玩網絡遊戲,直到很晚才開始寫作業,總是玩夠了才肯睡覺。洋洋的老師向家長反映,近期洋洋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且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還經常在課堂上睡覺。洋洋的父母得知這些情況後很着急,他們也知道總是讓洋洋一個人待在家中,會使他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從而影響學習,而且也存在着安全隱患。他們很不放心,但又沒有其他的辦法。

【問題】

假設你所在的社區有很多與洋洋有相同問題的孩子,請為他們設計一份服務方案。

【問題解析】

1.問題的陳述與分析 社區中的很多孩子因為父母工作較忙,還經常需要加班,在放學後存在着無人看管的問題,他們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一個人在家,存在着安全隱患。

2.個案服務方案

(1)方案目標

1)協助家長指導及照看孩子。

2)培養孩子們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功課及學業,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3)指導孩子們正確的交友方式,鼓勵他們參與健康的娛樂活動。

4)培養孩子們積極的人生觀及良好的品格。

(2)方案實施策略

1)與社區學校進行溝通,充分利用社區學校資源,為有需要的孩子建立課餘託管

服務場所。

2)成立社區志願者隊伍,為孩子們提供課業輔導服務。

3)組織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組織遊戲,滿足社區內國小生康樂活動的需求。

4)將具有相同興趣的孩子組織起來,開展小組工作。

5)聘請社交技巧、自我照顧能力、公民教育等方面的專業人士,開展相關的講座、別輔導、發展性程序、家長諮詢等服務項目。

(3)方案執行 整合社會資源、提供服務、監督執行進度、處理危機等。

(4)方案評估 家庭成員對服務的滿意度、方案執行情況及其效果評估等。

青少年個案

【第8篇】推進和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一、工作項目 社區青少年工作。即以團組織為核心,以社區為平台,充分整合資源,着力開展青少年教育和服務,吸引和凝聚青少年,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二、推進理由

1、推進和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是形勢發展的需要。今年初,中共中央、xx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國召開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xx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自此,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貫徹落實《若干意見》和xx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高潮,各地黨和政府都非常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採取得力措施,優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努力為青少年成長成材辦實事。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點和重點工作。

2、推進和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是共青團事業發展的需要。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組織結構和運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社區地位的重要性逐漸突現出來,同時,作為青少年的聚集地,社區已成為青少年學習、生活和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在教育和服務青少年工作中,具有最直接、最具體及覆蓋面最廣的特徵。

團組織只有不斷適應新的形勢變化,將社區作為工作的重點和突破口,才能加速團的事業發展。

3、推進和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社區是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小生每年有170多天的假期在社區度過,將青少年凝聚起來,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為他們提供紮實有效,周到優質的服務,淨化他們的成長環境,既是團組織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需要。

三、工作基礎與現狀近年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社區為重點和突破口,在加強團的組織和青少年工作機制建設,教育服務青少年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有益的嘗試,探索出以“東亭模式”、“武漢維權模式”為代表的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同時,在實踐中創造了一批生動新穎的工作載體,為我們進一步推進社區青少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社區青少年工作網絡初具規模。團組織是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工作的主體,近幾年,全市各級團組織、特別是城區團組織都將社區作為共青團工作的重點,在社區團建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團工委為核心,將社區內各級團組織力量整合起來,開放式、地域式的社區團組織網絡。

全市各級青教組織,以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為載體,建立的市、區、街、社區四級青少年維權中心,在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再如,各級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站)、社區少工委等青少年組織也已成為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的重要力量。

這些都為進一步推進社區青少年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

2、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隊伍初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工作者隊伍,是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的基礎。

一直以來,各級團組織通過社會招聘、志願服務等方式,吸收了一大批有責任心強、有能力、有經驗又熱心青少年教育服務事業的社會人士參與社區青少年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各級團幹部、青教幹部為核心的社會化青少年工作隊伍。

3、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初見成效。全市各級團組織始終把社區作為青少年教育服務的主要陣地,把青少年教育服務作為共青團工作的首要任務,長年堅持在社區青少年中開展學理論示範小組、社區科普、環保行、鄒鷹行動、志願者行動、青年文明社區大家樂、青少年維權行動等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活動,不斷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力度,切實服務於社區青少年,維護社區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真正為社區青少年辦好事,取得明顯實效。

應該説,全市各級團組織在教育服務社區青少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如:社區團建缺乏大的突破;單項工作進社區多,整體推進不夠,團內資源分散,工作難以形成系統和聲勢,事業發展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不高,工作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程度較低,社會、青少年對團的工作認可度不高,宣傳力度不大,這些都是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視,認真研究和盡力解決的問題。

四、工作推進思路 推進社區青少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圍繞一箇中心、發揮兩個優勢、建好三個平台,完善四個機制,堅持以人為本,着眼於“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達到培養“四有”新人的最終目標。

1、圍繞一箇中心,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四有”新人是青少年教育的根本目標。

社區青少年工作要緊緊圍繞這個中心,以教育和服務為手段,幫助青少年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強勞動意識、創造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觀念,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整體素質。

(1)加大教育力度,幫助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三觀”。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首先要教育引導青少年熱愛祖國,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奠定思想基礎。

要在尊重青少年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思想道德主題教育,通過報告會、徵文、社區實踐行等多種形式,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於創造,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做好準備。

(2)加大服務力度,努力為青少年辦實事。為青少年辦實事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渠道。

要通過開展網吧、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等活動,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通過開辦諮詢熱線、心語室,定期舉辦各種培訓和講座,提供法律援助,提高青少年自護能力、自主能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通過實施“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開展“爭做合格小公民”、“走進社會大課堂”等實踐活動,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2、發揮兩個優勢,增強對青少年的凝聚力。吸引和凝聚青少年是共青團組織做好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手段。

共青團組織應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活動優勢,更好地吸引、凝聚青少年,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1)發揮組織優勢,形成社區青少年工作體系。共青團是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主體,無論是團組織、青教辦、少工委、關工委、志願者協會都在不同層面擔負着社區青少年教育和服務任

務。要充分發揮共青團系統的組織優勢,形成以團組織為核心,以青教組織為龍頭,以各類青少年社團組織為依託的社區青少年工作網絡體系。

同時,要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者的隊伍建設,組建由街道團委或青教辦牽頭,由團幹部、青教幹部、少先隊校外輔導員、志願者、“五老”以及熱心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社會人士組成的社區青少年工作機構,在社區青少年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2)發揮活動優勢,形成社區青少年工作品牌效應。組織青少年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活動,是共青團教育、服務青少年的重要途徑,也是共青團組織的優勢所在。

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就是要充分發揮團的品牌優勢:堅持實踐育人。通過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周、18歲成人儀式教育、社區道德評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報告會、民族精神代代傳、手拉手、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少年團校、雛鷹爭章、假期社會實踐、義務勞動、志願服務、參觀各類教育基地、展覽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通過親身體驗,受到教育;堅持文化育人。

通過進一步深化新世紀青少年讀書計劃,聯合文化局、廣播電視局等相關單位共同建立優秀青少年影片庫、優秀青少年讀物流動圖書館,青少年圖書銀行、定期送電影、送好書進社區,舉辦社區青少年文化節,興辦各種興趣愛好協會(小組),開展富有科學性、趣味性的文化藝術、體育娛樂系列活動,滿足青少年對文化的需求,積極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氛圍;堅持服務育人。通過不斷深化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開展“社區青少年遠離毒品、珍惜生命”禁毒教育、“社區網絡文明行”活動、“心手相連”——社區志願者結對幫扶行動、希望工程助學行動、預防艾滋病“青春紅絲帶”行動和環境整治行動,組建青少年權益保~律援助團、家庭教育講師團,開辦各種自我保護培訓班、訓練營、自護學校,開展衞生醫療、心理諮詢、法律援助服務,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幫助青少年解疑釋惑,排憂解難,為青少年辦實事。

3、建好三個平台,鞏固和完善青少年陣地建設。陣地是共青團服務青少年的依託。

建立一個陣地,就能有效地服務和吸引一批青少年。通過建立健全社區青少年中心,整合優化團屬網站,挖掘事業單位的服務功能,搭建共青團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平台。

(1)加大整合力度,建立健全社區青少年工作平台,社區是青少年校外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團的各項教育服務網絡的終端,青少年維權服務站、青少年法律學校、自護學校、社區少工委、少年團校、志願服務站、青少年讀書俱樂部等都是共青團工作向社區的延伸,如果在社區建立統一標識、統一模式的青少年中心,以項目化、互動化的方式運作團的工作品牌,就能更好地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2)提高質量,優化青少年網絡服務平台。由於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青少年上網不可避免,網絡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團屬網站要儘快提高質量,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增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將現有的網站進行整合優化,資源共享,既可節省成本,又可擴大影響,還可通過市場化運作,事業化發展的方式,尋求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

(3)強化功能輻射,延伸團屬事業發展平台。充分發掘團校、青少年宮、新聞中心等事業單位的青少年文化教育服務功能,在鞏固現有陣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其輻射效應,使其功能向社區延伸。

通過開辦業餘團校,設立社區教學點、社區小記者站,送培訓、送活動、送報紙進社區,為社區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豐富多彩、快捷便利的文化教育服務。

4、完善四個機制,促進社區青少年工作持續發展。完善的機制是社區青少年工作持續、良性發展的重要保證。要加強社區青少年工作,就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長效工作機制。

(1)形成資源保障機制。即從爭取政策資源、吸納物質資源和整合陣地資源三個方面構建起資源保障體系。

一要積極爭取各級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將社區青少年中心建設納入到黨政社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如社區883計劃)當中,在場地、投資、人員配置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二要千方百計尋求物質依託,通過募集、公開招標、項目合作等方式,積極發掘社會資源,尋找多種依託,籌集活動經費;三要進一步加強陣地資源的整合力度,充分發揮團校、青少年宮、青少年營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實踐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全市範圍內合理配置、使用,儘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功效;四是要充分利用團內資源,通過互訪、聯合培訓等方式,加強不同城市社區間的青少年交流活動。

(2)健全管理運行機制。社區青少年工作要想做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科學的管理運行機制。

要建立以團組織為核心,以青教組織為依託,以地區性工作聯誼會、各類協會為紐帶的社區青少年工作組織體系,通過爭取政府支持、社會贊助、項目服務等方式解決工作經費來源問題,通過招募青年志願者、吸納熱心青少年工作的社會人士參與社區青少年工作等方式解決工作骨幹隊伍問題,從而實現工作的良性運轉、持續發展。同時,還要將社區青少年工作逐步量化、實化、項目化,建立管理和考核制度,進行規範化運作。

(3)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即建立科學合理、富有實效的社區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評價體系。

要通過專家測評、心理測試、道德評議、雛鷹爭章等手段,形成青少年社區評價體系;要通過制定考評細則,對社區青少年工作進行定期評估,運用共青團系統的各種榮譽評選表彰手段,對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先進組織及個人進行精神、物質獎勵,形成良好的工作激勵機制和導向。

(4)建立監測預警機制。社區是青少年的聚集地,是掌握瞭解青少年思想動態,觀察環境對青少年影響的前沿陣地,加強對社區青少年狀況的研究,及時跟蹤變化情況,掌握動態信息,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反應靈敏、準確高效的預警機制,通過對青少年思想狀況、成長環境的一些重要指標進行定期監測評估,及時發出預警信號,有利於黨和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及時制定和調整關係青少年切身利益的法律和政策,檢查、監督、評估有關青少年的法律和政策的執行情況,促進法律政策的落實與完善。

五、幾點建議

1、推出一批試點。抓社區青少年工作,要注重特色和實效。由於全市各個社區在基礎條件、資源分佈、工作依託和青少年

狀況上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推進工作時,應選取不同類型的社區進行試點和探索,以便於條件成熟後在全市面上推廣。建議在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一批社區試點,有條件的社區可建立社區青少年中心,並通過公開徵集的形式,確定名稱和標識,招聘工作人員。

2、制定兩項管理制度。青少年教育服務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

在團內,要進行歸口和項目管理,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原則,儘快出台社區青少年工作目標管理制度;在團外,要依託各級青教領導小組,建立青少年教育聯繫制度,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形成工作聯動機制,以社會化、市場化方式,最大限度地尋求資源,共建社區青少年教育服務活動陣地,營造社會各方面齊抓共管,全面參與的良好工作態勢。

3、成立武漢市青少年思想教育研究會。組織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從事青少年問題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熱心青少年教育的社會人士,針對青少年工作中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理論研討和工作交流活動,併為市委、市政府制定青少年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4、加強青少年社團組織建設。針對社區內不同青少年特點和愛好,成立一些讀書、交流和興趣類的青少年社團,在社區青少年中心的指導下,利用假期開展活動,既能活躍社區青少年生活,又可以培養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5、推出示範性的大型青少年文化精品活動。通過舉辦社區青少年文化節、讀書節,主題歌詠比賽等大型性文化展示活動,擴大工作覆蓋面,擴大社會影響和聲勢,營造人人都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第9篇】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工作自查報告

我院少年刑事審判庭繫有獨立建制的業務庭室, 1999年7月被命名為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以來,在市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領導小組及院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繼續貫徹執行“教育、感化、挽救”六字方針,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理論研究和制度建設,強化全方位教育,有效促進了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深入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就幾年來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領導、健全制度,確保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專業化、制度化、規範化 為了使少年刑事審判工作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我院強化領導,大力加強了機構和制度建設。 一是成立領導小組。我院少年庭被授予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以後,院黨組十分重視,專門成立了以分管院長為組長,研究室、辦公室、刑庭、少年庭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少年刑事審判及創建優秀“維權崗”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少年刑事審判及創建“維權崗”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監督,確保該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是建立政治業務學習制度。即每週五下午集中學習政治理論、審判業務知識及與少審工作有密切聯繫的其他專業知識,如犯罪學、犯罪心理學、社會學等,用理論武裝頭腦,用知識指導辦案。 三是建立陪審員學習、座談制度。即每年組織陪審員學習與審判有關的業務知識和其他知識,聽取他們對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真正起到了既陪又審,既審又教,真正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作用。 四是完善少年刑事審判工作制度。制定了《少年刑事審判一審操作規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調查表》等,確保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規範、有序開展。 五是制定了延伸服務工作制度並納入綜合考評。少年刑事審判庭獨立建制後,建立了法制教育登記薄、“緩、管、免”人員跟蹤幫教登記薄及定期召開“司法一條龍”協調會議制度。為確保該制度的落實,並將跟蹤幫教納入院綜合考評之中,統一考核,使此項工作步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二、強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由於少年犯罪的特殊性,不僅要求審判人員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業務水平,還要求審判少年犯的法官有特殊的事業心、特殊的責任感、特殊的感召力;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法官,還必須是一名合格的“教師”。為此,我們注重加強了審判人員政治、業務素質的提高。 努力強化政治素質。繼續堅持每週五下午政治業務學習雷打不動。按照院制訂的政治學習計劃,認真組織學習了鄧小平理論和“xxxx”的重要思想;認真開展了廉潔勤政教育,層層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人人寫出廉潔執法保證書;積極開展教育整頓活動,對思想、作風、紀律進行整頓;認真開展法官職業道德大討論,強化法官職業道德建設,從而有效提高了全庭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增強了幹警的宗旨意識、大局意識、秉公執法意識和職業道德素養。 加強業務學習,積極提高執法水平。每年年初都制訂學習計劃,人人建立學習筆記,採取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認真學習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青少年犯罪學》、《心理學》等與少審工作密切聯繫的專業知識。特別是最高院《關於審理示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出台後,我們及時組織全庭人員利用週日休息時間,集中進行了學習。同時,我們還有針對性地舉行了四次庭審觀摩,開展了三次疑難案件研討會和人民陪審員座談會。從而有效提高了全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 三、突出未成年人特點,堅持多措並舉,把庭審變成教育、改造少年犯的重要陣地,全力搞好少年審判工作 搞好案件審理是少年審判工作的重心。工作中,我們突出未成年人特點,堅持多措並舉,進一步強化了審判工作。 1、 注重庭前調查,堅持“三見面”,掌握全面情況。為確保案件的順利審理,庭審前,我們首先採取同少年犯本人見面、與監護人見面、與少年犯的單位或學校見面,深入瞭解少年犯過去的表現、思想作風、道德品行、家庭情況及社會影響等。其次是走訪公安、檢察承辦人,瞭解被告人歸案後的有關情況,查清被告人的出生年、月、日,個人簡歷,並認真核實,確保責任年齡查清。在走訪過程中,注意發現被告人的個性特點、成長過程中有無劣跡史及作案動機,歸案後的心理狀態等,從而做到在庭前基本掌握被告人犯罪的主客觀原因、主觀惡性程度、危害大小及歸案後的心理變化等,為選擇審理方式、方法奠定基礎。 2、有的放矢搞好開庭審理。在庭審方式上,針對少年被告人的不同情況和所犯罪行,採用不同的庭審方式。對那些主觀惡性小、人身危險性不大,偶然失足或一時失去理智、後果又不十分嚴重的少年被告人,大膽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庭審時,公訴人一般不出庭支持公訴,但其辯護人和法定代理人到庭,從而使法庭氣氛更加寬鬆,有利於少年被告人認罪服法。對於那些牴觸情緒大,不積極配合庭審或犯罪後果較為嚴重的少年被告人,庭審時不但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庭,而且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庭審中,控、辯、審三方充分行使職權,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少年被告人的犯罪原因,指出其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共同努力使少年犯放棄對抗、配合庭審、認罪服法、接受改造。 在庭審階段,我們還針對少年被告人的心理、智力、身體發育等情況,因案制宜,寓教於審、懲教結合,具體主要把握了三個環節,並做到對待少年被告人“像母親對待孩子,像老師對待學生,像醫生對待病人”。一是自始自終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在審問用語上,注意用誠懇的態度,温和的語氣,儘量少用法律術語,多用一些通俗的語言,既保持法庭的嚴肅性,又不使少年犯感到法官的冷酷無情。二是發現少年被告人有認識上的錯誤時予以糾正。有的少年被告人存在錯誤認識,或者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是認為不應受法律的制裁。對此,我們在查清事實的同時,進一步使他們認清危害性,糾正認識上的偏差。上述措施有效促進了庭審,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如十六歲中學生趙xx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案。趙在放學途中,遭同學孫xx糾集張x對其進行毆打,趙躲閃不及,用隨身攜帶的鉛筆刀順勢一刺,致使張x脾臟破裂(後被摘除)

。歸案後,趙一度悲觀失望,意志消沉。在庭審中我們採用了寬鬆和緩的法庭氣氛,實行近距離審理方式,讓被告人坐着回答問題,不帶械具,不讓法警站庭,庭審中採用平緩莊重的語氣,對被告人的辯解認真傾聽,當趙xx辯解自己長期受孫xx的欺負時,審判人員及時點頭表示理解和同情,從而使趙xx對審判人員產生了親切感和信任感,真實感受到了法官們對其命運的關注,使他由悲觀失望、破罐破摔一步步轉化為積極主動交待犯罪事實,努力配合好庭審。抓住這一時機,在教育階段,我們認真給他講解了法律和有關刑事政策,指出其行為對社會、對自身、對他人及對家庭的危害性,要求其增強自控能力和法律意識,在我們的示意下,趙xx的父母也表達了對他的殷切期望之情,趙聽後痛哭不止,表示一定棄舊圖新,請求法院寬大處理。 四、加大教育力度,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 搞好審判只是完成了任務的一半,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少審人員的重要職責。工作中,我們針對少年犯罪的特點,廣泛延伸教育職能,多措並舉,防止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1、立足預防教育,做到未雨綢繆。針對當前只注重應試教育,忽視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法律道德觀念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學率,致使一些青少年在社會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下,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現象,我們創設了“一課~”制度,即堅持與學校正常聯繫制度,應邀或主動到學校擔任法制課教師,利用以案~的形式,融法理、道理與實際案例中,教育學生遵紀守法;不定期召開法制報告會和家長師生座談會,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例,組織青少年學生及家長並邀請共青團、婦聯等相關部門參加,以擴大社會教育效果。我們結合典型案例,着重剖析少年犯罪的原因,指出其深刻教訓,從而增強了法制教育的感染力。針對在校學生違法違紀增多,學校管理難度較大的問題,除增加法制報告會的次數外,還有針對性的製作了一些錄相片,拿到學校播放,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1999年以來,我們在全縣各類學校中上法制課二十四次,召開法制報告會和家長師生座談會各十一次,受教育青少年學生達三萬餘人次。其中在縣實驗中學的普法宣傳活動被《法制日報》予以報道。為檢驗教育效果,瞭解青少年的學法需求,進一步提高普法教育的水平,我庭專門設計了《法制教育報告會反饋意見表》,在法制報告會後發給師生們填寫,從反饋的情況看,師生們對我們的做法都很滿意。今年以來,我們還指導法庭為鄉、鎮中國小上法制課4次,均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為使預防教育不留死角,我們還開展了全方位的普法宣傳工作。不定期在縣廣播電台法制欄目和縣電視台政法時空欄目播放典型案例和舉辦法律講座。積極與省界、縣界等邊遠刑事案件多發區的派出所、村治保委員會及婦聯的同志聯繫,通過召開座談會形式,深入瞭解治安狀況,交流普法經驗,研究防範措施,以此做好超前教育,減少和預防少年犯罪。 2、抓好跟蹤教育,力促浪子回頭。工作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只有加強針對性,掌握可行性,注重實效性,強化以愛換愛的動情效應,才能不斷扭轉教育對象的思想,達到教育目的。對於判處實刑的少年犯,我們實行了“送行制度”。即在對其做好認罪伏法教育的同時,在其被送少管所時專門安排讓其親屬來送行,對其進行鼓勵和教育,使其感到家庭的温暖、親屬的期望,從而樹立起改造的信心。我們還根據每人的不同特點,將犯罪原因、經歷、認罪態度、幫教重點等填成表格,向監管單位介紹。對於判處管、緩、免的少年犯,我們積極建議或商請有關部門安排他們復學或就業,儘量為其鋪平今後的人生之路,努力消除其內心的陰影。如姦淫幼女犯吳某某,其犯罪誘因是受不良書刊的誘惑及平時家庭對他的溺愛,主觀惡性不深,只是一時衝動,且被害人家庭對其諒解,吳某被我院減輕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結案後,我們積極與縣教委和學校取得聯繫,又將其安排在原來的班級上學,後我們又多次到其所在學校找其談心,讓其放下包袱,認真學習,通過我們的工作,他的成績直線上升,現已考取重點中學。我們還結合審判工作實踐,建立了司法建議制度。在辦案中,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及時口頭或書面向有關學校單位和被告人家庭提出司法建議,制定可行性防範措施。幾年來,我們共提出口頭或書面司法建議12條,有效預防和減少了青少年犯罪,擴大了審判的社會效果,促進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深入開展。 為總結幫教經驗,提高幫教質量,我們建立了少年犯檔案制度。針對每個少年犯設計了三聯表格,第一聯是犯罪情況一覽表;第二聯是審理情況一覽表;第三聯是犯罪原因及幫教措施表。並對未成年犯罪案件進行微機建檔。從而為我們掌握一個時期內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帶有普遍性和傾向性的問題,不斷改進教育措施提供了依據。通過以上工作,1997年以來我院判處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5案47人,無一人重新犯罪。 五、強化對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及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理論研究,促進審判工作開展 在審判工作中,我們注重加強了對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及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理論研究。通過對近幾年審結案件的分析,我們發現,當前青少年犯罪呈現“五多兩化”的新特點,即財產犯罪居多,性犯罪增多,團伙犯罪增我,連續犯罪增多,在校生增多和犯罪主體低齡化,犯罪手段成人化。針對上述特點,適時寫出了《當前青少年犯罪趨勢分析及相應對策》一文,報送縣政法委。該文在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六條切實可行的措施,受到縣政委領導的表揚,並將該文予以轉發。 為總結審判經驗,我們根據審判實踐及少審工作的特點,經過探討和分析,撰寫了《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堅持的原則》等四篇調研報告。我們總結的堅持庭前見面原則、切實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原則、堅持“寓教於審、審教結合”原則、裁判文書應着力體現公開、公正原則、堅持適用刑罰個別化原則等少年刑事審判應遵循的原則,受到上級法院的充分肯定。 六、下一步工作計劃 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深知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離上級的要求和與兄弟法院相比,還有不少的差距,今後還任重道遠。我

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為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做出新的貢獻。 1、在今後的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中,繼續堅持依法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訴訟權利的原則;堅持設立完善的領導體系和相應制度;堅持“寓教於審、懲教結合”的原則;堅持對未成年人刑罰個別化的原則;堅持以審判為中心,拓展少年法庭影響的原則。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努力開創少年刑事審判工作新局面。 2、開通“維權熱線”。近期將在院黨組的支持下開通“維權熱線”,提供少年刑事法律服務。其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少年刑事審判庭的職能和作用,擴大社會影響力,最大限度的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把“司法為民 ”思想落實到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的實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廣播、電視等~手段向社會公佈熱線電話號碼,並由少年審判庭法官輪流值班,面向社會解答有關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以及少年犯的教育、改造、再就業等各類問題,對於有關少年法律的問題,當場耐心進行解答,對於疑難、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由庭務會集體研究討論做出解答,對涉及其它業務範圍的諮詢,經請示領導後及時進行轉辦,同時協調共青團、婦聯、工會、勞動、教育等部門解決問題,力求做到事事有解答,件件有迴音。

【第10篇】團委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報告

團委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報告

×年,我鄉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在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和團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在各成員單位支持配合下,大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落實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進一步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鄉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始終站在事關黨的事業代代相傳、後繼有人的高度,加強協調,健全組織,強化責任,切實落實好各項工作。爭取領導重視,將預防工作列入黨政工作的議事日程。鄉人大主席張相金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親自抓此項工作,並將預防工作與綜治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檢查、同步考核。在預防辦的綜合協調和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全鄉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工作得到深入、紮實、有效地開展。

二、狠抓教育,提高素質,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我們針對青少年“易塑性、易變性、敏感性、偏激性、情感性、崇拜性”的特點,加強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從源頭上遏制、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1、紮實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共青團、婦聯、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中國小生為重點,狠抓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五四”運動90週年、建國60週年等紀念日為契機,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以十八歲成人儀式、少年軍校、少年夏令營等實踐活動為載體,青少年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增強。深入推進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滿足青少年學習成才的強烈願望,幫助青少年全面提高素質。

2、切實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我們始終把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作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一方面,加強法制副校長(輔導員)的配備工作,目前全鄉各中國小校配備率已達到100%;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今年以來,大橋中學及中心國小共上法制教育大課4場,直接受教育師生達4000餘人次。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法制教育實踐活動,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維權,強化服務,全力構築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防線

全面落實社區預防計劃。是將預防計劃的實施融入青年文明社區建設。今年以來,鄉團委在全鄉開展了青年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將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計劃作為青年文明社區創建的一項重點內容,同時將預防計劃與青年志願者行動、紅領巾實踐基地建設、青年文化活動、社區安全服務等內容結合起來,真正讓預防計劃取得理想的效果。二是準確摸清社區閒散青少年底數。7月底到8月初,鄉團委專門對全鄉範圍進行了調查,重點對社區閒散青少年分佈、特點和需求作了詳細的瞭解。

四、多方聯動,三管齊下,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領導小組圍繞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網絡,爭取各成員單位的鼎力相助,着力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通過這些紮實有力的措施,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將素質教育的目標落實到家庭教育之中,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空間。回顧總結今年的工作,雖然做出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如:有些工作帶有明顯的階段性和突擊性,未能從根本上進行治理;對閒散青少年的教育缺位,有些部門工作不平衡,沒有形成完善的基層監控幫教機制;社會上可供青少年活動的文化設施和免費活動場所太少等等。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履行職責,把我鄉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第11篇】社區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計劃報告

一、夯實組織機構,完善組織網絡,明確職責任務

調整和完善街道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由政法委員顧建明同志任組長,綜治辦主任楊生根、派出所所長周其海、派出所副所長徐小夯、司法所所長朱菊根任副組長,並擔任法制副校長。成員包括街道綜治辦、宣傳辦、民政、社保、婦聯、團委、派出所、各村黨支部、居委會、中國小、幼兒園等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綜治辦楊生根同志任主任。各成員單位按照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明確職責任務,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密切協作配合,切實為青少年遠離犯罪、遵守法紀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二、以學校為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主要陣地,開展各種法制宣傳和教育工作。

1、發揮法制校長作用,以各種形式警示學生,提高法律意識,以'遠離危險、遠離犯罪'為主要內容,深入各中國小定期舉行法制專題講座。法制副校長結合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的現狀,對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件進行剖析,重點講解什麼是違法行為、什麼是犯罪,增加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同時,由街道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同志不定期向師生彙報近期街道區域內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並邀請校外法制輔導員舉辦法制報告會。向師生們介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維權法》等相關的法制法規,增強全體師生的法制意識、遵紀守法的意識及對違法犯罪的防範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2、充分發揮教師、學校、家長聯合作用,構建預防網絡。加強教師的法制觀念,通過加強師德,增強廣大教師監督、保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宣禮講法,及時幫助、引導學生遠離犯罪,特別是關注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將法制教育列入教學大綱,切實將法制教育落到實處;提高家長的法制意識和教育方法,利用家庭這個青少年成長教育的重要課堂,耳濡目染宣傳守法意識,營造出家庭和睦、遵紀守法的環境。教師、學校、家長加強聯繫,努力合作,為青少年創造出遵紀守法的典範和環境。

3、提高自我保護、安全自救的意識及抵禦侵害的能力。通過青春教育、心理生理輔導、避險救護演習,引導他們克服成長期綜合症狀,抵禦不良思想侵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邀請消防中隊在中學舉行實地滅火演練,增強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邀請交通民警為師生上交通安全課,培養學生遵守交通法的良好習慣。通過種種措施讓學生掌握必要必備的自我自救方法,提高自我預防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在社區開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作為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一項重要舉措。

1、開展社區系列普法宣傳活動;以社區青少年法制學校為依託,建立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對是非的辨別能力,增強依法保護自己權益的意識和技能。提高家長素質,改進家庭教育。

2、以'家長學校'為依託,開展各種家庭教育培訓班、講座、諮詢等活動,幫助家長特種是年輕家長提高自身素質和家教水平,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杜絕家庭暴力,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3、強化社區青少年管理、服務,幫助、教育社會閒散青少年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創建活動,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進一步發揮社區管理,教育和服務功能。社區居委會要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活動場所,爭取設立法制教育閲報欄、宣傳欄、圖書室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網絡。繼續對殘疾、下崗以及因父母服刑、吸毒而無法獲得正常家庭監護的困難青少年開展'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困服務,解決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對有不良好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的青少年要制定社區結合幫教措施,安排專人開展結對幫教措施,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重新違法犯罪。開展'社區青少年遠離毒品行為'聯合公安部門利用社區各種活動陣地和宣傳陣地,開展多種生動活潑的活動,向青少年介紹有關毒品的知識,使廣大青少年瞭解毒品給社會、家庭、個人帶來的危害,增強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識。

4、淨化社區環境,消除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誘因,加大社區環境整治力度。街道、社區要聯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關部門,根據社區中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突出問題,密切合作,各抓共管,特別是對毒品、不健康音像製品、違規經營網吧、違規經營歌舞廳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頓力度。重點做好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治安整治工作。組織青少少年開展'告別網吧'、'拒絕毒品'、'遠離賭博'活動,增強青少年對社會不良現象的免疫力。

四、爭對日益增多的外來人口中的青少年,通過多種方式建立信息渠道,掌握情況,重視並切實抓好管理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外來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質,採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教育有不良行為的外來青少年,做到企業內、各村及街道社區中外來青少年羣體的生活有人問,思想工作有人做,發生問題有人管,遇到困難有人幫。

五、建立預防長效機制,建立了由街道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文化教育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聯繫會議制度,堅持定期召開聯繫會議,溝通信息,協調、督促、落實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管理、服務等相關事宜。及時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在保護青少年權益的基礎上,通過預防、挽救、教育感化等方式妥善解決各種問題。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工作,我們要不斷努力,開拓創新,勇於進取,紮實工作,積極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進一步規範預防辦組織機構,加強預防小組各成員單位間的溝通與聯繫,在繼續紮實做好基礎性工作的同時,繼續增加教育宣傳活動次數,大力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創造性的開展適應青少年特點的工作,不斷提高我街道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整體水平,創造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使青少年遠離犯罪。為創建'平安太平'打好紮實的基礎。

【第12篇】社區青少年工作的調研報告

前言

青少年在這一時期呈現出幾個特點:一是尚未形成自己的個性,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二是青少年大都通過角色模仿來完成自己的社會角色扮演,所以他們喜歡模仿他人的行為,也易把不良行為作為自己模仿和參照的對象;三是情緒和行為傾向於兩個極端;四是個體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傷害。

社會學理論認為,人的社會化就是不斷地調整自我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要求,人是環境的產物,環境塑造了人的個性,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區域除了家庭、學校就是社區。相關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犯罪率較高的地區,往往是社區文化環境欠佳,亞文化盛行的區域。“社區文化為社區居民所共享,同時也強有力地約束着社區內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這樣一來,要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就要求開展有效的社區工作創造良好的社區文化環境,給予青少年一片乾淨、祥和的成長空間。

二、開展社區工作對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的大部分時間在社區度過,社區是他們的主要成長空間

據粗略統計,我國中國小生一年中約有170多天的節假日和雙休日,而這麼多時間裏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區裏度過的。他們在社區完成課後任務,在社區裏玩樂。所以社區內的狀況對他們有重要的影響。

(二)社區是青少年直接接觸的外部環境,社區環境和社區氛圍直接影響青少年對人對事的態度和個性的形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處於社會化過程中的青少年,個性還未形成,邊緣性強,可塑性也強。從他們接觸的人和事上可以看到他們社會化後的影子。社區文化會被青少年所內化,當然也包括黃賭毒等糟粕文化。甚至是社區結構佈局對青少年都有重要影響。如果社區樓下就是遊戲室,這無疑會增加樓上居民尤其是中國小生打遊戲的機會和時間。因此開展正式、系統、專業的社區工作對這些進行管理就顯得很必要了。

(三)青少年會有許多要求寄託在社區上,包括學習的機會、勞動就業的培訓、提供解決日常問題的途徑、增強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等等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會把很多人甩在精神或者物質的困境中無法自拔,他們需要藉助別人的幫助特別是專業人士的幫助,而不能自立的青少年更需要藉助專業社工的力量。在成長期的青少年不僅對外界依賴性強,而且對資源需求量也大。兩個同樣資質的孩子,一個投入大資金、大精力進行培養,一個則是有限的經濟支持,甚至是食不果腹,兩個孩子的未來也極可能是天壤之別。這就要對社區資源進行整合,使它得到配置,讓每個人都獲得健康成長的保障。

三、社區青少年服務的現狀

(一)經費投入不足,許多活動、計劃無法付諸實踐

由於目前社區青少年工作開展過程中,並不是所有費用都由政府承擔,再加上許多工作都依靠政府實行,所以社會參與度不高,社會捐贈也非常有限。

(二)對社區青少年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有部分社會工作者都認為,“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把青少年社會化的責任完全歸於家庭和學校,似乎沒有社區、社工什麼事,忽略了社區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

(三)專業的社區青少年工作者隊伍薄弱

社區工作者多是年齡較大、缺乏專業培訓和專業素質的人,很少有能夠根據專業知識和理論提供專業服務給青少年服務對象的。“吵就勸,錯就罵,行不通就撤”的現象大量存在。

(四)社會各界對此項服務認識不到位,導致服務定位不正確

許多年以來,社區各項服務都是由政府倡導和組織的,社會大眾主動開展工作的意識缺乏,而且這種由上級命令式的服務工作在執行時會缺少靈活性,各級工作人員難免在工作中加上自己的價值因素。

(五)我國的社區青少年工作實踐還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社會需求,青少年服務工作的發展滯後於整個社會的發展

從全國範圍來看,只有為數不多的城市社區開展了服務內容有限的社區青少年工作,地域差異大。此外服務的制度規範性不強,一方面制度不完備,另一方面存在有規範不遵守的現象。

(六)缺乏深層次的理論研究和創新

在最初提出社區服務概念的時候就帶有很大的經驗性色彩,不同行業的人們大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價值觀進行解釋的。他們着眼於多種多樣的具體工作,始終不能站出來顧全社區整體的建設和發展。理論的發展始終滯後,沒有深刻的突破和創新。沒有理論的指導社區工作的開展也失去了活力,與專業化道路有了很大的偏離。

三、發展社區青少年工作的思路

(一)拓展服務經費來源,加大資金投入

這是發展此項工作最亟待解決的問題。鼓勵社區經濟實體的發展,為社區工作發展提供資金,充分發揮這些經濟實體的作用,並保證資金確實有效地用在社區青少年服務上。要調動廣大居民積極性,擴大社會參與度,贏得更廣泛的社會捐贈。此外對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服務對象進行有償服務,以服務養服務,這種經營的方式也會促進社區青少年工作向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二)要讓全社會包括社區工作者對開展社區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達成共識,加大社區工作宣傳力度,使得社會各界對此項服務樹立正確、全面的認識

通過社區內宣傳、社工服務上門、新聞媒體宣傳等改變服務對象及其家庭成員以尋求社工幫助為恥的觀念,讓他們認識到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可以找社工,第一時間想到社工。同時工作者也應把服務青少年視為自己的天職,不能拒絕、推脱。通過宣傳教育讓公眾瞭解到社區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並積極支持此項工作。

(三)提高社區青少年工作者專業素質

成立一支專門的青少年工作者隊伍,對工作者進行培訓,實行考試上崗,實施嚴格的按能力晉升制度。同時可以招募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生志願者,聘請離退休社區工作專家,為青少年提供專業服務。

(四)肅清社區文化環境,弘揚傳統美德,活躍社區氣氛

青年文化是一種從屬文化,它永遠被鑲嵌在特定的主導文化之中,且大多數情況下與主導文化是一致的。不良的社區文化必然導致不良的青年文化,在不良文化下成長的青少年就是不良青少年。社區工作者可以向社區居民講授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身作則,對好行為加以稱讚、獎勵,對好精神加以弘揚等。從而營造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氛圍,引導青少年養成正派的生活習性。

(五)擴展社區青少年工作的服務範圍,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社區工作不能侷限在對少數青少年提供已有的幾項服務。而應滿足居民多層次、多種類的需求,應設法開闢各種渠道,為青少年羣體提供學習指導、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心理諮詢等服務,協助他們解決在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問題,化解糾紛,擺脱困境。

(六)解決理論的深度問題

發展社區青少年工作理論,進行深層次的理論研究和創新。可以將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具體從兩個方面着手:一是借鑑國外先進理論,結合具體情況加以本土化,以理論指導實踐的前進,以實踐促進理論的發展;二是鼓勵從業人員、各大高校學者、專家進行理論研究,獎勵對理論發展有較大貢獻者。

“青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興則國興”,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優良環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總之,開展專業社區工作,整合各方資源,調動各方力量,為青少年成長消除後顧之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yqqv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