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工作計劃 >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精品多篇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精品多篇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精品多篇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道德與法治研訓工作將繼續以市科研中心學科教研要求及區國小學科研訓計劃為指導,緊密結合我校的教學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課程建設、提高品德學科育人質量為重點,加強學科課程實施力度,強化學科專業學習與研究,重視學科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深化品德學科教學改革,努力轉變品德課“看圖畫、教課本”的傳統教學,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教學目標,進一步增強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實現學科課程實施的規範化、教師課堂的專業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及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加大檢查力度,夯實課程實施方案

圍繞“開齊、開足、上好”的課程原則,深入貫徹落實課程實施方案。

(二)加強學科業務學習,更新學科教學理念

1、繼續進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系統培訓學習,正確把握學科培養目標及措施。

2、繼續深化市學科教學策略學習,熟練掌握學科教學流程及實施辦法。

3、系統學習德育教育知識及信息技術知識,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深化品德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生本活力課堂

1、加大生本理念的學習與思考。深入學習課程標準以及其他教法內容,對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學生自主展示評價交流情況進行研究,真正在課堂放手學生體驗、探索、發現,互相啟迪,自主生成。

2、加強對生本活力課堂流程的反思改進。藉助區“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專題課例研討等形式,加強對德法學科“活動體驗式”和“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再學習和再落實。

3、通過聽課、評課、教學問卷調查等多種評價形式,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及時進行整改。

(四)夯實傳統教研,加強創新教研,提升教師的研究力

1、繼續落實教研教學常規建設,抓好教學的五個環節。詳案要求環節清晰,教學策略運用得當,內容詳實,問題設計適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簡案實用、有效;認真設計學生作業,做到要求嚴格,指導有方,批改認真,反饋及時,輔導有效。

2、紮實推進學科問題研究,有效組織針對性強的主題教研活動。

3、認真學習區關於德法課程資源區域化整理項目研究方案,深入解決區域品德教育突出問題。

(五)強化教師梯隊發展,提高整體教師專業水平

抓好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以區“名師工作室”為平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好優質資源,以點帶面,積極培養對象,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立研究能力、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團隊,引領本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養綜合評價,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修養

不斷完善本學科學業評價體系。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逐步實行課後行為跟蹤評價,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三、活動安排

九月:

1、制訂並傳達本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組織德法教材培訓活動;

2、學期初教學業務初查;

3、參加省德法學科培訓,做好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校級培訓工作;

十月:

1、組織推門聽課、開展課堂教學研討;

2、組織參加德法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

十一月:

1、參加區“名師送教”活動暨德法學科教學研討會;

2、組織參加學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

3、組織不同學段質量抽測調研;

十二月:

1、組織參加區德法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

2、校常規調研,抽查課程執行情況;

3、組織學科作業展覽;

4、組織參加區優質課評比活動;

一月:

1、迎接學期末教學調研;

2、總結本學期教學工作,制定下學期工作計劃。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二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從何而來以及什麼是國籍。

②認識居民身份證並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標

培養樹立學生的公民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作為中國公民的自豪感,能維護中國公民的形象。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教學難點:懂得憲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樹立憲法意識。

教學過程: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導出新課,解讀《導學案》的學習目標:

(1)課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羣的圖片。

(2)談一談你是怎麼理解中國人,美國人等不同身份的。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單元的第一課《公民意味着什麼》。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至少要達到以下兩個目標:

(1)知道公民的身份從何而來以及什麼是國籍。

(2)認識居民身份證並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3、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彙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難問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組內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精講點撥。

1、課件出示第23頁的知識窗。

交流:你知道國籍是什麼?它是怎麼獲得的?

2、認識身份證。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小卡片,它能代表我們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證。

①先説一説身份證是什麼樣子的?居民身份證的正面和背面分別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證上獨一無二的信息是什麼。——公民身份證號碼

②瞭解身份證號碼的不同含義。

公民身份證號碼由18位數字組成,各有不同的含義:第1--6位是地址碼,7---14位為出生日期碼,15---17位為順序碼,第18位為校驗碼,如果校驗碼為10,則用x代替。

③公民身份證的有效期。(課件出示課本25頁相關鏈接)

④身份證用處知多少?

住酒店辦理住宿登記,機場辦理登機手續,在郵局郵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機上打印火車票,在手機營業廳辦理業務

板書設計

做合格公民,樹立良好形象

憲法是根本法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正當權益,懂得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理解法律保護是未成年人的特別需要,感受法律保護對未成年人的意義。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法律來積極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法律的保護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依法保護我的正當權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法律保護公民的正當權利,當公民權利受到侵犯時,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教學難點:理解法律保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特別需要。

教學過程-:

一、學生回顧前面所學知識:

1、出示圖片:打擊犯罪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依法行政。

2、依法治國首先應該依據哪部法律?

學生回答(略)。

3、教師歸納:

憲法是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二、出示圖片:憲法

因為憲法規定了我們國家的性質、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等根本問題。

學生齊讀教材中關於憲法第一條第一、第二款規定。

教師:你還知道其他根本問題的相關內容嗎?

1、活動一:知識搶答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麼?(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4)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權利;文化教育權利;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的權利;華僑、歸僑和僑眷的正當權利。)

(5)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祕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保衞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税。其它:公民有勞動的義務;有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6)國家的標誌是什麼?(國旗、國徽、國歌。)

……

2、教師作好各組搶答結果記錄。

建國以來,我國先後頒佈過四部憲法,1982年憲法是現行憲法,曾做過四次修訂。它由序言和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四章構成。

板書設計

樹立憲法意識,知法懂法不犯法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正當權益,懂得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理解法律保護是未成年人的特別需要,感受法律保護對未成年人的意義。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法律來積極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法律的保護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依法保護我的正當權利。

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法律保護公民的正當權利,當公民權利受到侵犯時,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教學難點:理解法律保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特別需要。

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情景體驗,分組探究,交流展示,歸納提升,達標測試。

教法

提問法,講解法,討論法

學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

教具及學具準備

小品表演、案例蒐集、瞭解有關法律的一些規定。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與設計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渴望平靜、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會生活並非如此。請欣賞同學給我們帶來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學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楊依、王浩權利被侵害的三個片段。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面對這些情形,你覺得是繼續忍受還是可以想別的辦法解決呢?

學生討論,分別發表意見,説出多種解決方案,如通過新聞媒體披露,運用社會輿論的壓力解決;推舉代表與對方交涉,協商解決;到政府的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把對方告上法庭,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師:同學們説得很好。生活中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運用法律來積極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利,法律保護就在我們身邊。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第五單元第一節“生活中的法律保護”

二、瞭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正當權益,懂得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2)理解法律保護是未成年人成長的特別需要,感受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意義。

三、學生自主學習,瞭解本堂課的主要知識點:

(1)如何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正當權利?

(2)説説我們在家中、在學校、在社會中所享有的一些權利?

(3)為什麼我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

(4)有哪些保護未成年人正當權利的專門法律?

學生邊看書,邊把問題批在相關課文的上面,並將答案打記出來。

交流自主學習的結果。

四、分組探究、展示交流:

(一)你説我説大家説: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幾種權利,你還知道我們享有哪些權利?

學生分組探究,代表發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師指導:

1、政治權利: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政治自由;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等。

2、人身權利:人身自由權、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榮譽權、名譽權、隱私權等。

3、財產權利:個人財產所有權、財產繼承權等。

4、受教育權。

5、司法保護權。

(二)根據引言部分所説的汪菁、楊依、王浩的情況,你認為他們分別可以怎樣依法維權?

學生分組探究,代表發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師指導:利用法律來進行維權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過執法機關來進行維權行動。

(1)、汪菁案例解決的途徑:上訴到工商部門、城管部門等,由他們出面進行依法取締;去法院起訴,要求停止侵害,進行賠償。

(2)、楊依維權的途徑:反映到衞生防疫部門,依法處罰小飯店;上訴到法院要求民事賠償等。

(3)、王浩可以撥打110報警,由公安部門配合抓獲敲詐者。

(三)作為未成年人,一般會有哪些不法侵害發生?把你知道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學生分組探究,代表發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來自社會的,還有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如:

1、被社會青年敲詐勒索。

2、被流氓或壞人毆打。

3、被人拉攏看黃色書刊、錄像等。

4、被壞人搶奪錢財或被騙錢財。

5、被家長或學校老師毆打、體罰。

6、僱傭童工。

7、有些娛樂場所、網吧引誘未成年人進入等。

8、有些廠家、商家銷售不合格食品。

(四)你認為應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事情發生?

學生分組探究,代表發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會共同參與,齊心協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

2、加強管理,加強理想、道德、法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質,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

3、注重修養,善於引導,家庭和學校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環境。

(五)閲讀課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談談怎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學生分組探究,代表發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師指導:

1、全社會共同參與,齊心協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

2、加強管理,加強理想、道德、法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質,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

3、注重修養,善於引導,家庭和學校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環境。

板書設計

認識法律,懂法知法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三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教研工作繼續以新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紮實開展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操作行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

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隨着品德與生活新課程的實施,對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我校一、二年級將全面使用品德與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級將使用品德與社會教材,要求廣大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把握和落實課程目標,探索綜合課程新天地

促進課程綜合化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亮點之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的綜合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課程性質,從教學內容的開發、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選擇等方面探索綜合課程的新天地。

1、教學內容的綜合性

兒童生活的綜合性決定了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提供的範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方式的開放性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應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教學評價的靈活性

教學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發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評價方式方法。可以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目的,既要有學生的調查記錄、自我評價,又有家長、教師和同學的評價寄語,可以説是建立學生個人的小小資料檔案冊。五至六年級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會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進思品、社會課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課堂教學的新路子。

(二)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不斷壯大骨幹教師隊伍

1、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

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應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增強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師資的配備上努力實現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相對專業化,一、二年級都是年青教師負責執教,便於青年教師的培養。學校要給青年教師多創設亮相、展示的機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大我校國小思品、社會骨幹教師隊伍。

(三)規範和優化教研製度,提高教研活動實效

根據市局要求,今後應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除時間、數量上保證外,應注重活動質量和實效。積極創設教研氛圍,開展説課、研課、教課競賽等活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學習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主要活動安排

二月份:

各任課教師按備課組制定各年級的教學計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年級組互相聽評課。

三月份:

上好優質課,進行教學評析,寫好教學反思。

四月份:

1、觀看優質錄象課,進行評析。

2、三、四、五、六年級任課老師教學經驗交流。

五月份:

1、觀看優質錄象課,進行評析寫好反思。

2、做好期末複習工作。

六月份:

1、學期工作總結

2、寫好教學回顧與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hua/dv98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