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我愛這土地仿寫詩歌(20首(新版多篇)

我愛這土地仿寫詩歌(20首(新版多篇)

我愛這土地仿寫詩歌(20首(新版多篇)

仿寫我愛這土地 篇一

一、找準課內“小練筆”的切入點

1、趣味變寫

教材中有些課文意藴深刻,耐人尋味,學生學後,心中有許多話想對文中的角色説,或想為他們改變一個環境。記得在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提出一個問題:“面對這個小女孩,你們想説些什麼話?”一位學生忽然站起來説:“我想讓她跟我一起生活。”接着好多學生舉起了手。同學們都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接着我讓學生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為題練筆,同學們馬上揮毫,寫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愛,體現出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如學習《草船借箭》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如果魯肅把諸葛亮的計劃密報給周瑜,事情會怎樣?”學習《小音樂家揚科》當學生正為揚科的遭遇而惋惜時,適時引導學生變寫“神筆馬良救揚科”“假如揚科生在我們這個時代,他會怎樣?”使學生一吐為快,直抒胸懷,收到良好的練筆效果。

2、填補空白

課文中由於作者構思立意、佈局謀篇、運筆行人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節,課堂上引導學生對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補充、想象。如學習《我的戰友》一課,讓學生想象: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是怎樣忍受着巨大痛苦做到紋絲不動的?他心裏會想些什麼?然後讓學生寫下來。學習《再見了,親人》一文,當作者寫到朝鮮大嫂為給志願軍挖野菜,被敵人的炮彈炸傷,文中省略了受傷至傷好的情節,可以讓學生小練筆“大嫂倒在血泊中,後來怎樣”通過聯想補充情節,使人物形象更豐滿,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將相和》時,讓學生補寫廉頗負荊請罪時的神態、言行以及藺相如的態度。這些練習處在特定的情境中,內容又與課文緊密相連,故學生容易接受。進行這樣的小練筆,不僅對學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課文內容有推動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義,從而訓練了學生的寫作技能。

3、模仿寫法

冰心在《談點讀書寫作的甘苦》中説:“我常常抄襲,就是説模仿別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學家也研究表明,給出榜樣讓學生學習,學習效率更高得多。因此,從課文中學習作文的方法,正確引導學生閲讀範文,加強由讀到寫的遷移,讓學生由不會寫,到通過對範文的模仿、借鑑,把範文的表達方式轉化為自己會運用的表達技能,這是一種很重要的練筆方式。如《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描寫了故鄉的楊梅樹和楊梅果,作者又從形狀、顏色、味道三個方面描寫了楊梅果,寫得具體生動。學完這課後,我就要求學生仿照課文描寫楊梅果的段落寫法,寫家鄉的一種特產,學生興趣極高,大多數學生都能模仿寫好。如學習《火燒雲》這篇課文時,讓學生想象:除了課文中寫到的火燒雲顏色和形態外,還有哪些顏色和形態,是怎樣變化的?然後,要求學生按着出現、變化、消失的順序寫下來,要寫上變化快的詞語。這樣,學生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空中遨遊。

4、續寫文章

有些文章所寫的事情雖然完結了,但事態還可繼續或有新的發展。課堂上可以讓學生以原文的終點為續寫的起點,展開聯想,構思新情節。如《小攝影師》寫的是一個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因忘了帶膠捲沒照成的事。學完這課後,我提出一個問題:“小男孩會再來嗎?”激發學生想象,讓學生續寫文章。如在教學完《窮人》一課後,我讓學生為文章續寫結尾。其中有的同學這樣寫道:“在漁夫和桑娜的辛勤操勞下,七個孩子終於長大成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同學寫:“桑娜為了使西蒙的兩個孩子過得更好,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而自己的一個孩子卻不幸夭折了……”有的同學寫:“在一次捕魚時,漁夫打撈到一箱珠寶,變賣成錢,從此全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見,學生的創造性是不可估測的,在他們清澈的童眸中裝着許多個異彩紛呈的世界。

二、把閲讀教學和小練筆緊密聯繫起來

1、內容重組,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和表達能力

重組就是將課文中的某些句子摘錄下來,然後加上自己的語言,進行重新組合,從而拓展文章的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如學《蟋蟀的住宅》,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的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這句話,我要求學生在閲讀時根據課文的描述,用自己的語言來説一説蟋蟀是怎樣建築自己的住宅的?學生把課文內容重組後的句子是:蟋蟀建築自己的住宅時,先用前足扒土,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然後用強有力的後足踏地,接着用後腿上的兩排鋸將泥土推到後面傾斜地鋪開,最後就是長時間的整修。這個洞還可以隨天氣的變冷和它身體的增長而加深加闊。通過這個小練筆的訓練,讓學生體會到蟋蟀的整個身軀是那麼的柔弱,用來施工的工具僅僅是細弱的前足和後腿,與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塊、踏地、鋪土、修整等工程相比,這是多麼大的反差!所以對蟋蟀來説,這不能不算是偉大的工程,也是人們為之驚訝的原因。這種重新組合式的小練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重點內容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更是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和表達能力。

2、讀中學寫,提高學生的語言遷移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給出榜樣讓學生學習,學習效率會高得多。因此,從課文中學習寫作的方法,正確引導學生閲讀範文,加強由讀到寫的遷移,讓學生由不會寫,到通過對文本的模仿、借鑑,把文本的表達方式轉化為自己的表達技能。如《桂林山水》一課在描寫灕江之水的特點時,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先用感歎的語氣寫出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然後從感覺、視覺、想象分別具體寫出灕江水“靜、清、綠”的程度。在學生理解這組句子的結構和作用後,要求學生仿照句式描寫一處景物。學生有的寫花,有的寫一場大雪後的情景,有的寫天上的白雲,有的寫中秋之月……他們的仿寫真是太精彩了,不但表達了對自然風光的喜愛之情,更是把課文的經典句式結構進行了內化,並能舉一反三。這種形式的小練筆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遷移能力,寫作技巧也就進一步提高了。

3、讀中插寫,提高學生個性化表達的能力

有些文章的情感性強,感染力強,學習課文內容時,學生肯定有許多話要説。老師可以在閲讀教學時,讓學生以小練筆的形式抒發內心的情感。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中可憐的婦女、可恨的洋人、可悲的警察、無奈在旁觀看的中國人、有志氣的都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的地盤上,外國洋人橫行霸道,如此荒謬的事情,讓學生個個義憤填膺。於是我抓住時機,讓學生用“我想對_____説_______”的句式,寫寫你最想説的話,體會當時中國人的無能,體會落後就要捱打的心酸和無奈。一時間,大家踴躍發言,揮毫寫作,各抒己見。這種形式的小練筆,讓學生既透徹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體會了文中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他們個性化表達的能力。

4、文意拓展,激發學生思維的想象能力

有些文章所寫的事情雖然結束了,但事態還可能有繼續或新的發展。課堂上可以讓學生以原文的終點為續寫的起點,展開聯想,構思新情節。如《巨人的花園》,最後以“巨人在小男孩的啟發下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為結局。學完課文後,我啟發學生道:“巨人和孩子們生活在美麗的花園,以後會怎麼樣呢?請你展開想象,把這個童話寫下去。” 學生們的續寫異常精彩,由此可見他們的創造性是不可低估的,在他們清澈的童眸中裝着許多個異彩紛呈的世界。這種續寫形式的小練筆有效地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想象能力,既是對文章情感的昇華,又是對文章內容的深化。

三、重視生活小練筆

1、抓課堂突發事件進行小練筆

課堂突發事件是指在課堂中突然發生的“衝突”,它常常出乎師生的意料。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敏鋭地利用一些課堂突發“事件”,作為同學們練筆的題材,這既讓他們學會了聯繫生活去寫作,也幫助學生養成勤觀察、勤思考的習慣,改變了習作沒什麼可寫的窘態。如有一次我正在上課,一隻蜜蜂從窗户飛進來了教室,引起了同學們的驚慌,歷時大約五分鐘,不束之客才翩然離去,同學們卻還沉浸在剛才的騷亂中,議論紛紛。於是,脆停下來,立即讓他們練筆,一吐為快,不一會兒,學生的佳作就新鮮出爐。可見,運用教學機智、靈活有效利用課堂突發事件進行練筆,無疑讓同學們對生活有了更細緻的觀察,對作文也有了濃濃的興趣。

2、抓住各類遊戲進行小練筆

課堂或課外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遊戲,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不自覺地調動全身感官的投入,感情奔放。緊接着寫作,學生對當時發生的每一個細節,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情感的起伏曲折,記得非常清楚,寫起來毫不費力,且有血有肉。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木頭人”、“畫鼻子”、“扳手腕”、“擊鼓傳花”等遊戲,課外可組織“兩人三足”、“拔河”、“老鷹捉小雞”等遊戲。遊戲習作是一方快樂的天地,學生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有了可寫的內容,有了生動有趣的語言,有了深刻體驗()和真實感受,習作自然變得輕鬆愉快。

總之,小練筆打破了作文的神祕感,為學生創設自由傾吐的寫作氛圍,使課堂活潑、開放,使作文進入學生的生活,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掌握多種教學策略,努力提高小練筆的有效性。

我愛這土地仿寫詩歌 篇二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殘損的羽毛摸索

這被億萬人民的愛所温暖着的九百六十萬平方。

這永遠流淌着華夏血脈的河流,

這亙古跳動着的強有力的心臟和那來自時間專注的目光。

然後,我死了。(沉睡)

——連歌聲也融在了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希望,

因為,我對這無限的大地愛得深沉……

這裏埋藏了我黃金般的思念。

仿寫我愛這土地範文 篇三

一、結合詩歌鑑賞專題的相關知識來錘鍊語言

詩歌鑑賞專題要求學生鑑賞詩歌的語言,這其中就包括煉字。煉字就是反覆琢磨推敲,從詞彙庫中挑選出最妥帖、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要煉的字往往是詩歌中最精練傳神、能使語句生動形象起來的一些動詞、形容詞等。如果能把詩人這種煉字技巧運用到寫作中當然會有利於提高語言的個性特色和表達效果。比如魯迅短篇小説《示眾》:

剎時間,也就圍滿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禿頭的老頭子之後,空缺已經不多,而立刻又被一個赤膊的紅鼻子胖大漢補滿了。這胖子過於橫闊,佔了兩人的地位,所以續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層,從前面的兩個脖子之間伸進腦袋去。……但是後面的一個抱着孩子的老媽子卻想乘機擠進來了;禿頭怕失了位置,連忙站直……又像用了力擲在牆上而反撥過來的皮球一般,一個國小生飛奔上來,一手按住了自己頭上的雪白的小布帽,向人叢中直鑽進去。

動詞往往是文句的靈魂,動詞用得好,會使文章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魯迅不愧為這方面的高手,僅僅一個描寫看客擠佔位置的場面,就用了四個動詞:禿頭的老頭子用“增加”,紅鼻子胖大漢用“補”,老媽子用“擠”,國小生用“鑽”。每個動詞都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生理特徵,可謂個個貼切而精彩。

但是寫文章僅靠使用動詞是遠遠不夠的,其它類別的詞同樣有值得錘鍊的價值。比如描摹事物時一定要把事物的性質和情態寫出來,就要注意錘鍊形容詞。如大學聯考作文《擁抱現在》:

夕陽的餘暉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風搖曳身姿,門衞的那隻圓滾滾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叢裏,痴痴地凝望那片塗了油彩的瑰麗的天空。

這段文字寫出了夕陽下小草搖曳的風姿、大白兔卧在地上凝望天空的情態,很有情趣。能把小草和大白兔的情態刻畫得如此生動可愛,當然離不開作者對形容詞的妙用。

二、結合選用、仿用、變換句式專題的相關知識來錘鍊語言

好的詞語、好的意思都需要用好的句式表達出來,句式的選擇對學生作文語言的個性特色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在寫作中運用選用、仿用句式考點的相關知識來錘鍊語言。比如長短結合:長句因有多重修飾而顯得周密嚴謹,短句則因短小而顯得活潑自由。兩者結合使用,則可使文句錯落有致,靈活多變。再如整散結合:整句形式整齊勻稱,結構相同或相似,節奏鮮明,音韻和諧,琅琅上口。散句沒有句式和結構方面的束縛,隨意而寫,富於變化,形式靈活。整句和散句結合使用,能使文章節奏明快,舒緩自如,充滿抒情和論證的氣勢。如《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

南方的雨,下得纏綿、温柔、纖細、持久;

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暢、粗獷、乾脆。

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愛,羞羞答答,多情、含蓄。

北方的雨,像北方小夥的情,熾烈如焰,熱情、奔放。

南方的雨,使人想起洞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煙繚繞的山野、村舍……

北方的雨,使人想起黃鐘大呂,金戈鐵馬,想起渾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和火一樣燃燒的紅高梁……

這幾段文字整散結合,長短錯落,變化靈活。再加上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的運用,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文采斐然。在風格的對比之下,將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不同的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充滿了強烈的個性特色。

當然,除了選用句式,還可以仿用句式。根據寫作的需要,模仿古詩詞名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流行歌詞的內容和表達形式,進行仿寫,給閲卷老師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學生作文《歷史考試》:

室外,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室內,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

這段話,巧妙地仿寫了流行歌詞,寫出了歷史考試中做不出題目的無奈和尷尬,充滿戲謔味道,顯得俏皮可愛,有強烈的幽默效果。

三、結合修辭專題的相關知識來錘鍊語言

恰當的運用修辭,可以繪未見之景,狀難言之物,抒微妙之情,可以增強語言的文學味,提高語言的表達力和感染力。

如大學聯考作文《愛似高山流水》:

水是流瀉輕盈的,靈秀而暢達。母愛似水,水的名字很多。有時候,她叫甘露,去親吻乾涸的泥土;有時候,她叫細雨,用温情感化冷漠的凍土;有時候,她叫冰石,用堅毅期待閃着碎光的沃土。

這段文字用三個比喻句構成排比句,將母愛這個抽象的對象比喻成具體的甘露、細雨、冰石,多角度地展現了母愛的偉大作用和特質,生動形象。

又如大學聯考作文《壯哉,猛士》:

是誰?曾經彷徨,而後懷着滿腔熱情拿起筆桿子,向敵人的咽喉刺去;是誰?曾經吶喊,而後激勵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鋪滿荊棘的道路上奮勇前行,追尋那一片光明;是誰?曾經傷逝,為的是無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無法再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魯迅先生!

仿寫我愛這土地範文 篇四

在教學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詩兩首》時,第一首《我愛這土地》(艾青),在講解,朗讀,背誦的基礎上,我講到:“在炮火連天,國運危機的時刻,一隻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鳥,也要奮力抗爭,用自己的歌喉發出不屈的聲音。它使人聯想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接着引領學生去思考我曾經給學生念過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赤兔馬之死’(講誠信的話題)。作者用了一種共同的手法,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然後再接着引導:“假如我是一粒沙,一顆星,一朵雲,一棵樹,一顆桑樹……我也如何”下文就有大家來完成詩的結語。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是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用近鏡頭,神態描寫,愛見於情態,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眷戀和熱愛。這是愛國者目睹滿目瘡痍的祖國,愛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憤表情的特寫。仿寫一句:“……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你們愛得深沉……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世界給我感動太深。”“……為什麼我的臉上常掛笑意,因為我對夢想追求得執着……”同學們一聽,樂了,情緒馬上高漲起來,開始去構思詩了。教師的這種信手拈來,常常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就算是拋磚引玉吧,然後留三分鐘時間,給學生思考,聯想,構思。

因九年級時間緊張趕進度的原因,這種精彩常常會被忽略。我也馬上轉入第二首詩《鄉愁》的學習,簡潔地講解背誦後,我也信口一句:“讀書時,鄉愁是一根細細的電話線,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然後引領學生續寫“鄉愁是……”,繼而引導學生仿寫:“小時候……長大以後……後來……而現在……”

課後練習還有一首席慕容的“鄉愁”,我也沒有粗糙地放過,簡析,背誦,仿寫。一課有三個讓學生們精彩的機會,就放在最後讓同學們展示。先給五分鐘構思創作,可以“假如我是……為什麼我的……”,也可以是“小時候……長大以後……後來……而現在……”也可以是“鄉愁是……”還可以是仿寫席慕容的“鄉愁是一首清遠的笛,常常在……”在這個仿寫續寫的過程中,一定要放低台階,給學生信心。我説:“只要同學們寫出兩句,就是天才了。”五分鐘後指名展示,看看同學們這洋溢着鮮活的生命體驗的精彩寫作吧:

“假如我是一隻蝸牛,我也應該揹着那巨大的行囊,向着遠方的高牆邁進,揹着那份執着向前,——然後我爬上了象徵勝利的頂端,迎着堅定與光榮。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的那份堅毅感動了上蒼。”

“如果我是貝殼裏的一粒沙,我也要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掙扎,讓那黑暗一點一點將我包裹,然後,我死了,卻成就了一顆耀眼的珍珠,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笑意,因為我對這夢想愛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棵草,我也應該挺拔着身軀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是我的家,這裏天上浮動的白雲是我的夥伴,這背後的高山是我堅強的後盾。即使經歷了風吹日曬,也要挺拔的立在這土地裏。為什麼我的臉上常有笑容?因為我對這裏的生活愛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顆星星,我也應該用那渺茫的光照着,那塊四季如春的土地,那有着悠久歷史的小鎮,那退潮的海灘,那用磚瓦鋪成的屋頂,和那夜裏孤獨怕黑的小草。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故鄉愛得深沉。”

“故鄉的雲是一陣温暖的風,總在思鄉的人兒心中飄散,故鄉的藍天,故鄉的土地已模糊在思鄉人的眼裏,彷彿噙滿淚水的眼睛,歲月逝去後,鄉愁成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永不泯滅。故鄉的雲再次飄去,我聽到了故鄉對我的呼喚。”

“小時候,學校是一個玩具屋,我在裏頭,歡樂也在裏頭;長大後,學校是一個廣闊的運動場,我在裏頭,操場也在裏頭;後來啊,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我在裏頭,兄弟姐妹們也在裏頭;到現在,學校是一個無盡的題海,考試在裏頭,我也在裏頭。”

這些精彩的創作使我欲罷不能,看着還有許多同學渴望展示但又有些羞澀的眼神,脆要求全體同學們,五分鐘之內把自己的創作寫下來,以小組為單位交給了我。將近五十份。帶着這沉甸甸的作品,下課後,我把它製成PPT課件“學詩,詠詩,續詩,仿詩,寫詩”每一首都註上我班的小作者的名字,下一節課在教室用電子白板展示出來,展示一首,同學們就會自覺讀一首,越讀聲音越響亮,一邊讀自己的作品,一邊樂,一邊不由自主地給自己、給他人鼓掌。太有成就感了!

仿寫我愛這土地 篇五

關鍵詞 語文教學大學聯考試卷仿句題情感體驗

一、把握意藴美

仿句深層的意藴美滲透於對生活的領悟中。鳥獸諸物,山川之境,終可在仿句中體現,將自然萬物包羅。展現意藴美的精神,傳遞出學生時代獨特的意藴美。把內心潛在的一種審美理想,幻化成文字,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把自己的審美感覺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也是仿句題類型所要求的大理想。如:聽,蛐蛐歡快的歌聲;嗅,稻子香濃的氣味;撫,柳條婀娜的身姿;賞,星星明亮的眼睛;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歎道:“多麼美好的夏夜啊。”

這個仿句實例,就抓住了富有夏夜氣息的意象,令夏夜的畫面温吞,和諧,充滿美感。小技巧成就了自己的大語文課堂。這極具美感的仿寫句子,不僅讓學生得到審美愉悦,頓時令課堂也靈動鮮活了起來。學生就找到了符合人們視角的審美意藴,頓時讓課堂清爽了許多,學生自己也喜歡自己的小小成就,在有成就中得到美得體驗,這也許是仿句題帶給學生的深層意藴美。

二、體悟温情美

温情美勝花,温情沒有亮麗的外表,卻能夠活力四射,親情在生命中蔓延,父母手掌輕輕粗粗地撫摸,倚門而立翹首等待的眼睛,她們的絮絮叨叨,寒噓問暖,以及愛心食譜,都讓我們記憶不斷,源源不斷的温情散發出來,帶着鮮活的温度。我們心靈的寧靜,終究在愛的熱量裏汩汩滲入。帶着這樣的感悟來寫輕俏的語句,可以轉嫁,可以漂移,怎能寫的不出彩呢?如九月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老人節有學生在課堂仿寫句子:①“無限思念,一心相盼;不能回家,我的遺憾,健康快樂是老人節對父母的祝願。”②“父愛是一片海洋,讓你的情感即使遭受生活的困苦,依然感到寬廣包容;父愛是一座大山,讓你的心靈即使受盡折磨,也能做到不屈不撓。”

以上句子就很好的表現了血濃於水的温情之美。意境美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與他所描繪的客觀環境有機融合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境界。以上句子這個學生所寫的帶有較濃的親情,可愛,調皮,如果不加入可愛的想象,沒有深深的體會,不會有如此的仿句。

三、兼顧音韻美

欣賞富有音韻美的文字,既能打開情境,又能開啟聲情,聲情是對文字的渲染和襯托,使文意更加彰顯;所以如果一個好的仿句的情景和聲情之間能夠相得益彰,那麼它就是最好的句子,最唯美的。

還是以九月九老人節為例:

①九月九,父母與健康相牽手;九月九,父母與幸福一起走;九月九,父母與壽星相攜手。

②天高雲淡,思念成串;秋風秋雨,愛意綿綿;志存高遠,爸媽勿念;祝福永遠,深情無限。

這個學生仿寫的句子,就很注意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帶着幾分動聽,幾分和諧,讓人賞心悦目。

另外一個學生仿寫的更注意了句子的和諧音韻,如:

願做一棵小草,不與花朵爭論美貌,只願為大地添加一分奇妙;願做一棵小草,不與大樹比較身高,只是以沉默來應對喧囂。其實平凡也很令人驕傲。

展開合理的想象,讓仿寫句與例句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樣就達到了既形似,又意諧的效果。能讓仿句題更加出彩的一招,應更注意音韻美,讓仿句題類型更亮,更有妙趣。

四、注意豐富美

注意錘鍊語句,儘量與例句達到和諧、照應,讓讀者讀起來一氣貫成,不留任何痕跡和阻礙,同時還要注意句子內部的前後照應。更應注意選材的豐富,運用語言的張力要寬大,就能達到更令人流連往返和耐品的境地,達到這樣的程度,需多練,多悟,多用心,方能出彩,仿句題的美不僅僅美在單純,更多的是美在豐富。表面看這仿寫的句子似很單純,但深看則很富麗,那就要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多方面調動人們的欣賞愉悦,喚起人們用生活中的經驗來填補詩中的空白。所以它看似單純,而這種單純卻藴含着一種不動聲色的豐富,這種豐富是一種真豐富,大藴含。

如:我願做一棵小草,盈盈碧水邊是我的天地,懸崖陡峭上有我的身影,傲雪風霜中還有我的峽谷,愛這片土地為我撐起的天堂。

願做一棵小草,品嚐春雨的甘甜;願做一棵小草,傾聽夏日的驚雷;願做一棵小草,欣賞秋葉的灑脱;願做一棵小草,感受冬雪的浪漫。

以上兩句相比較,就覺得第一個仿句題寫的較豐富,富有厚重氣息,讓我們久久回味,讓課堂變得有書香氣息,帶着文化的韻味來體察語文的美,這是浪漫的課堂,是語文的課堂,讓丟了好久的語文氣息,似乎在瀰漫,令人覺得馨香,課堂突然美妙了起來。

五、展現思想美

有些仿句題對外在的格式要求是其次,而對內涵的把握以及錯落有致的內在要求卻很嚴格。仿句以其凝練優美的語言,輔之以語調、節奏、韻律以及各種修辭手段的運用,湧現出的美句,讓人吟誦。以其空靈雅緻,或絢麗多彩,或讓人愉悦,這樣的題型讓課堂精彩多姿,學生的思想美麗豐富。

如仿句的正反對比類型:

雨:①正,炎熱的夏季給人涼爽的點點。②反,迫於烏雲的威勢,就流下了懦弱的眼淚。

洗衣粉:①正,消耗自己的生命去驅除別人的污點。②反,藉助別人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泡沫人生。

我愛這土地仿寫詩歌 篇六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歡快的歌唱

這有着五千年文化的祖國大地

這永遠讓我們驚豔着的大好河山

永遠在進步的中國

和那崛起的東方雄獅

然後我們自豪

連眼淚也是激動的

為什麼我會永遠面帶微笑

因為我對着土地愛的深沉

我愛這土地仿寫詩歌 篇七

假如我是一滴水

我也應該用脆弱的身子流淌

這被微風細雨所浸潤着的土地

這永遠拂過着的温暖的風

這無止息地照耀着的和煦的陽光

——然後我昇華了

連影子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為什麼我總是晶瑩剔透

因為我對這大自然愛得純潔

仿寫我愛這土地 篇八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藉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閲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所以,在當代的語文教學中,要以課文為寫作的突破口,及時地把寫作訓練有機地揉進課文的教學中,進一步發揮課文的“模”的作用,使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實現讀寫結合。

目前,統編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在思想教育、題材選取、體裁安排、佈局謀篇、遣詞造句等方面,無不匠心獨運,是學生模仿習作的典範。那麼根據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即模仿的要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鑑的對象和創造的依據至關重要。現就國中學生實際情況並結合課本談談自己的嘗試,以期拋磚引玉。

對於國中學生來説,可利用課文突出寫作的專項能力訓練,但不必面面俱到。下面試舉幾個方面為例:

1、仿標題。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用一句著名的歌詞為題,同時把文章的説明內容交代清楚,一舉兩得。又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語雙關。

2、仿詳略安排。如講解《木蘭詩》時注意文中內容詳略的安排,不難看出文章詳寫了木蘭的從軍緣由、離別、辭官和還鄉。略寫了出征前的準備和軍旅生活,從詳寫的內容中可以看到一個怎樣的木蘭?引導學生質疑:如果略寫的內容也詳寫的話,可以看到一個怎樣的木蘭?為何作者不詳寫呢?最終讓學生明白:文章內容的安排要看其主題。為此我要求學生改寫《木蘭詩》,要求:詳寫的內容略寫,略寫的內容詳寫。

3、仿人物描寫。如動作描寫,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看似簡單的動作描寫,抒發了濃濃的父子情深。如《一面》作者先後五次刻畫了魯迅的外貌,由遠而近,同中有異,都突出一個“瘦”字,卻不顯得羅嗦累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導學生明白先要概括些,後寫的要具體些,所寫的外貌要有所區別,先少後多,逐漸增加,突出特徵每次都要寫到,以加深印象。為此設題並要求學生自行觀察一個星期然後行文:以“我班的 ”為題,要求:描寫班級裏影響你最深的一個或多個人物並對其人物進行細緻的刻畫;班級人物不出現真名。

4、仿語言。如:《觀舞記》中排比、比喻的運用。課堂中我設計了句子仿寫訓練。首先,組織學生觀看印度舞蹈,進行“假如我是 ,我就要 ”單個句式的仿寫。如:假如我是畫家,我就要用各種長短不一的畫筆,描繪出她們婀娜的身姿和嫵媚的舞蹈。然後,組織學生觀看《千手觀音》進行排比段的仿寫。

5、仿表現手法。如:《我愛這土地》一課詩人使用象徵手法,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象徵這一手法在《海燕》、《雷電頌》、《星星變奏曲》等多篇課文中都出現過,學生並不陌生。教學時通過反覆朗讀和賞析,體會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感後,課堂中我設計了以“我愛這校園”為題,以‘假如我是____,我也應該_____’開頭,仿寫一首詩,並使用象徵這一表現手法來表達對校園的讚美和熱愛。”又如:《口技》一課的以動襯靜的手法,在“遙聞深巷中犬吠”句中“遙”字、“深”字表現兩者之間相距甚遠但仍能聽見狗叫的聲音,説明什麼?即夜晚安靜。這便是有聲襯無聲。課堂中我設計了以“一個寧靜的夜晚”為題的片段作文,要求用上以動襯靜的手法。

另外,利用課文進行寫作教學的訓練時,要深挖課文內容。這些文章有的詞句藴含豐富,耐人尋味;有的人物心理描寫凝鍊;有的省略情節;有的結尾戛然而止……設計作文時,應針對課文內容的可挖掘性,抓住訓練點,對課文內容進行補白、詳化、延伸。

仿寫我愛這土地範文 篇九

【關鍵詞】 國小語文 農村 作文教學

一、學生習作與生活相結合

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專題展開,表達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由衷地熱愛、讚美與嚮往。這組專題還安排了相應的“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習作的內容也是關於鄉村生活和田園景物的。我們學校在農村,同學們也都住在農村,對鄉村的生活當然是非常熟悉了。我本來想這一單元對農村的孩子很有優勢,學生一定會有內容可寫,能寫得比較好。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是“走進田園生活”,習作的內容與綜合性學習密切相關,可以説成功的綜合性學習可以為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這一單元的學習剛開始,我就佈置了綜合性學習的作業,併發了校訊通,請家長配合帶領自己的孩子去觀察田園風光,參加田間勞動,瞭解不同季節裏莊稼、瓜果、蔬菜的生長情況,當地人的生活變化等等。

二、觀察勞動過程,為作文積累素材

有這樣一個例子,家長讓學生暑假去學游泳,學生極其不願意,並鄭重表示:只要是帶“學”字的都不去。但是家長話語稍轉,説讓他去“玩水”,他就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可見,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極其重要的,教學的方式方法得當,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

國小作文題材多數是關於人、物、事或是景色的描寫。在農村學生的天地裏,沒有遊樂園、公園、動物園,也沒有網絡,因此學生總覺得沒有材料可寫,學生的寫作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並不是真正的有感而發。因此,模仿老師給出的範文進行寫作是他們完成任務的主要方式。但教師要看到農村教育的有利條件,即將課堂搬到田間,將靜止的課堂教學轉變為動態的課堂。

如描寫父親的作文,學生就模仿作文書上的內容,寫自己的父親是任勞任怨的公務員,是救死扶傷的醫生,或者是偉大的工程師。出現這種情況不僅是出於模仿的心理,更是學生思維受限所導致的。將課堂擴展到田間後,學生仔細觀察父親的勞動過程,親身體驗勞動所創造的成果,體會父母的艱辛,這給學生提供了內容豐富的感性材料,也讓他們的寫作思維更加開放:可以寫父親具有勞動人民的辛勤本質,寫父親在勞動方面具有的才幹,也可以聯想到父親艱苦勞動背後的責任心和偉大的父愛等。

三、敍真情就是作文

農村的風景優美,鄉土氣息濃厚。美麗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態的動植物。教師利用這種優勢,引導學生“見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育引進國小作文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一次,我組織學生去春遊,提前佈置好作文任務,並進行適當的情景寫作指導。許多同學的作文都寫出了農村風景的優美,讓人彷彿聞到了鄉土的氣息。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部分同學的作文中將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其中有一位同學寫道:“我躺在這軟綿綿的淡綠色的地毯上,沐浴在青草氣息的清香中,仰望着藍天飄過的朵朵白雲。習習的春風輕輕地撫摸着我。就連太陽公公也來湊熱鬧,和煦的陽光想‘誘惑’我進入夢鄉。忽然,我的手被什麼碰了一下。我猛的一下子坐了起來。哦,是一隻淘氣的小山羊,它看我坐起來,起初往後跑了幾步。又回頭看了看我。見我沒有什麼惡意,又‘咩、咩……’地跑過來,在我的身邊站住,上下打量着我。我笑了,一伸手把它抱到懷裏。正當我想與它親近時,遠處傳來急促的‘咩、咩咩咩……’聲。我順着叫聲向遠處一望,一隻老山羊急顛顛地向這邊跑來。我明白了,親了親小山羊,把它放回到草地上。小山羊蹦蹦跳跳地跑到媽媽身邊。我驚呆了:它們的樣子真像是久別重逢的母女。”該同學是這樣結尾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學過的課文《小麻雀》的故事。母愛是偉大的。動物況且如此,我們人類的母愛是用任何語言都形容不出來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用母親愛我們的心去愛我們的母親呢?”通過以上的訓練,同學們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筆下已經做到“言之有物”。我就接着進行了“言之有神”方面的訓練。

四、感悟自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3rkn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