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3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嗎精品多篇

2023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嗎精品多篇

2023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嗎精品多篇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篇一

一、紀念屈原

相傳公元前340,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不忍面臨亡國之痛,在五月五日那天投河自盡,楚國人為了哀悼他,用竹筒裝入大米投入河中藉此來

祭祀和悼念屈原,而到了唐宋年代,粽子成為節日和各種市場一種美味的食品,在長安就有專門的店面製作粽子,餡有各種原料,而到了明朝開始有了粽葉包裹的粽子。

屈原投河自盡之後,楚國人民十分哀痛,跑到河邊,開始打撈屈原的身體,深怕被魚蝦什麼動物給吃了,開始用竹筒裝米向河裏面投,或者雞蛋什

麼的,好多人看見之後於是紛紛仿效。相傳又有位老醫師自己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水蛟龍水獸,要藥可以藥暈它,這樣就可以避免它傷害屈大夫。而後來

人們怕丟入河中的飯糰被蛟龍所食,於是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最後成為了棕子。這個傳説在民間最為流行。

二、紀念伍子胥

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將伍子胥因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均被楚王所殺,於是投奔吳國,助吳伐楚,可謂節節勝利,五戰就攻入楚都郢城,建功赫赫。可

是吳王闔廬死後,夫差繼位,大敗越國,越國勾踐請和,夫差然允之。伍子胥向夫差進言:當斬草除根,夫差不聽。此時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進讒言以害伍子胥,

夫差聽之,賜劍與伍子胥。忠良子胥在自刎而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聽到這樣的話非常生

氣,於是令人掘取子胥的屍體裹在皮革裏在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後來就相傳為紀念忠良伍子胥之日。

三、龍之日説

端午節的兩個主要活動都與龍有關。主要出處來自《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相傳古代吳越地區以“龍”為圖騰,每到五月初五,都會進行圖騰祭祀。

理由主要有:端午節由來中粽子投入水中卻被蛟龍所竊,和龍有關;端午節中競渡比賽用的船是龍舟;吳越地區,百姓有着斷髮以紋“龍”的習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

2021年高速公路時間安排表(預計): 篇二

2021年春節假期

2021年春節假期高速免費時間為2021年2月11日0點(除夕)——2021年2月17日24點

2021年清明節假期

2021年清明節假期高速免費時間為2021年4月3日0點——2021年4月5日24點

2021年勞動節假期

2021年勞動節假期高速免費時間為2021年5月1日0點——2021年5月5日24點

2021年國慶節假期

2021年國慶節假期高速免費時間為2021年10月1日0點——2021年10月7日24點

2022年端午節有三倍工資嗎 篇三

在端午加班是有3倍薪酬,根據我國的《勞動法》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也就是説,今年6月3日當天如果在崗,相關單位需要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粽子來歷的民間傳説 篇四

據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年),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説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須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粽子。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這個神奇的傳説,最先被樑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説,收在《續齊諧記》裏。説明粽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為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為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説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説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説專門用粽子來喂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説:“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端午節習俗 篇五

賽龍舟

賽龍舟是中國一項歷史悠久的水上競技活動,有些地區又稱“劃龍船”或“龍舟競渡”。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習俗,盛行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和香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舉行龍舟競賽。此外,龍舟也先後傳人日本、越南等國家。1980年,賽龍舟被列人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每年都要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湖南省岳陽市,舉行了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傳統又帶有現代色彩的“龍頭祭”。“龍頭”被抬人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睛)。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淚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六十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重要傳統習俗。

粽子

粽子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粽子的原型,即用a葉(菱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晉代(265-420),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同時粽子還用作饋贈親友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經“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人粽,詩人蘇東坡還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元(1279-1368)、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a葉變革為薯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輔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插艾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疫病容易流行。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首蒲作為重要習俗之一。家家胡西掃庭除,以a蒲、艾草插於門嵋,懸於堂中,用以驅邪逐疫。艾草,又名家艾、艾篙,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營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

鍾馗捉鬼

鍾馗捉鬼也是端午節的獨特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有關鍾馗的來歷,據説是這樣的:患了瘧疾的唐玄宗(712-755在位)曾夢見大小二鬼在殿F-i自逐。小鬼穿着紅衣,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皇帝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喝問,大鬼叩首回答説:“臣姓鍾馗,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皇帝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飲雄黃酒

飲雄黃酒的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雄黃酒,就是加人藥物雄黃的酒,雄黃是一種含有硫化砷成分的礦物質,具有解毒殺蟲的作用。流傳至今的民間故事《白蛇傳》中就有白蛇娘子端午節飲雄黃酒而現出原形的情節,民間由此便認為蛇蠍娛蛤等毒蟲可以由雄黃酒,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以保身體健康。

佩香囊

端午節還有佩香囊的習俗,傳説也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衣服上的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等,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索上繫上各種不同形狀的香囊,結成一串,玲瓏可愛。

端午出行注意事項 篇六

1、出行之前,要做好充足準備

出行前做好準備,建議就近錯峯出遊,避開熱門景點或景點的高峯時段,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開展娛樂項目。

準備跨地區出遊的,應該選擇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低風險地區,瞭解當地的防控政策,準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如口罩、手消毒劑等。

途中做好防護,如果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健康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衞生,儘量減少飲食次數,並且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

在旅行期間,在景區有序排隊,保持距離,注意咳嗽禮儀。

選擇衞生條件良好的賓館住宿,入住後要開窗通風。一旦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2、正確就餐,健康分餐

建議選擇衞生條件、通風條件好的餐廳用餐,提前預訂,錯峯用餐,避免擁擠。

進入餐廳前做好體温測量、登記。在餐廳期間,儘量減少接觸公共設施,做好手衞生,在飯前和如廁後洗手。

用餐過程中,儘量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如多人共同用餐,推薦使用公筷和公勺。

3、旅行歸來,科學消毒

返家後,外套可直接掛在通風處,或及時清洗。耐高温的,可選用烘乾機80度以上烘乾20分鐘。不耐高温的,一定要按照衣物消毒劑配比方法浸泡消毒。

按照“七步洗手法”,在流水下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或者使用含75%酒精免洗手液清潔雙手。

及時清潔箱包內外的污物。關閉手機電源,用75%的酒精消毒紙巾擦拭表面。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篇七

1、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個重要習俗,粽子又被稱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每個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餡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為了祭祀祖先神靈,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們不忍心江中的魚 baihuawen.c n蝦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向江中的魚蝦投入粽子。粽子的起源遠早於屈原時期,為了紀念屈原,後人才堅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這樣的習俗。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盛行,也是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2、拴五色絲線

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還有一説,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3、佩香囊

端午節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習俗據説有避邪驅瘟的含義,而在南方,年輕男女還會通過香囊來表達各自的愛意。香囊形狀萬千,小巧可愛,但它不僅僅是裝飾品而已。香囊內通常會裝有中草藥、香藥、硃砂、雄黃等,具有驅蟲防病的功效。外面由絲布包着,再用彩色絲線纏繞固定,最後再用綵綢刺繡,五顏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奪目。

4、飲雄黃酒

雄黃酒有驅蟲解毒的功效,多喝還能養顏美容。端午節喝雄黃酒,寓意驅除病魔。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牀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這些活動,從衞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5、懸艾葉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驅趕蚊蟲、提神醒腦。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家裏打掃乾淨之後,將艾葉插在門楣上。艾葉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體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掛艾葉的習俗,但是區別於作用不一樣,南方利用艾葉祛邪祛病,而北方進行避毒避惡,其藥理相通,都起到殺菌防病的作用,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

6、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大習俗,至於賽龍舟這個習俗從何而起,還是來源於歷史典故。根據古時傳説,屈原含冤投江之後,楚國人十分悲傷,他們相信楚原是忠心賢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然而當他們奮力到達洞庭湖時卻不見屈原的蹤跡了,他們擔心湖中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借划龍舟來驅散湖中的魚。後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有賽龍舟活動,賽龍舟之習俗盛行於當時的吳、越、楚三國。之後人們以端午賽龍舟的方式來祈禱風調雨順。

★ 端午節高速公路收費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onq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