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河南景點導遊詞

河南景點導遊詞

河南景點導遊詞

河南省景區十分豐富,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河南的景點導遊詞分享,希望你們喜歡哦。

青龍峽景區導遊詞

發佈時間:2009-07-23 13:26來源:中國旅遊景區所屬欄目:河南導遊詞 瀏覽:106次點擊

青龍峽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3公里,面積約108平方公里,由七大遊覽區共計100多個景點組成。青龍峽景區是我省唯一的峽谷型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中原第一大峽谷”之美稱。

青龍峽景區峽長谷幽,山清水碧,羣峯競秀,層巒疊嶂,植被繁茂、氣候獨特。在長約7.5公里的峽谷底部,泉潭瀑溪星羅棋佈,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態,潭潭相印,瀑瀑相連,噴珠濺玉,色澤如繪,原始的古樸和生命的靈動在這裏展示的淋漓盡致:那掩映峽谷的旺榮瀑,玉帛飛掛的疊翠瀑,美奐美崙的同心潭,妙不可言的石上春秋,那獨具特色的溶洞景觀,再加之天然原始的植物羣落,共同構成了一幅大氣豪邁的山水畫卷。

青龍峽一年四季風光秀美。

春季的青龍峽,黃花遍地,山花爛漫,蝶去蜂來,爭奇鬥豔。美麗的連翹溝,神奇的桃花谷,到處都籠罩在一片春意盎然之中。四月,山下已是春夏之交,山上卻春意正濃,“早春春來遲”、“暮春春還早”,如果你因什麼緣故錯過了春天的季節,那麼你一定能在五月的青龍峽領略到乍暖還寒的春色美景。

夏季的青龍峽,是中原地區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這裏,七月最高氣温只有29℃,平均氣温22℃,夜間氣温在15℃左右,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景色秀美,是避暑清夏的勝地。

秋季的青龍峽,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如火似霞,一簇簇、一叢叢、宛如紅色的海洋,田野山林裏,紅紅的蘋果,金黃的柿子,火紅的山楂,紫色的桑葚等各種各樣的山果伸手可摘,彎腰可揀;極具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農家小院裏,一吊吊金黃的玉米,一串串火紅的辣椒,把青石院落裝飾得絢麗多彩。

冬季的青龍峽,是冰的世界,是雪的畫卷。冬季進入景區彷彿走進了雪域高原。站在景區觀景台上聚目遠眺,峽谷上下,惟餘莽莽,峯巒溝壑,銀裝素裹。松柏亭台掩隱在冰雪之下,獸蹤鳥影迷失在曠野之中。在這冰雪的世界裏,可以踏雪尋梅,亦可坐聽雪落,那份寧靜、那份閒適,令人陶醉。

景點分述

【山門牌坊】青龍峽風景名勝區山門牌坊是修武縣青龍峽風景名勝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該牌坊由河北省新樂市大理石工藝廠設計承建,2001年6月21日開始雕刻,2001年9月15日開始吊裝,2001年9月22日落成,前後歷時94天。

青龍峽山門牌坊為草白玉全石結構,三門四柱,仿古挑擔式造型,其所用草白玉取自河北省平山縣西板坡。牌坊通體高11.3米,寬15.7米,主門跨度6米,共用料110立方米,由108塊雕件組成,總重286噸,是目前河南省境內主門跨度最大的草白玉山門牌坊。

青龍峽山門牌坊採用浮雕為主、漏雕為輔的雕刻工藝。其柱高7.3米,重8噸,主樑8.3米,重9噸,皆由整塊石料雕刻而成。整個牌樓所雕圖案為龍、鳳凰、喜獅、鬆、竹、梅、蘭、荷、仙鶴等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其中雕有形態各異的龍66條,鳳凰16只,喜獅16對,神獸8只。整個牌坊通體氣勢恢弘,大氣磅礴,蔚為壯觀。

【千年榔榆林】朋友們,我們從遠處走近陪嫁莊村,首先看到的就是村口的榔榆林。這片榔榆林是陪嫁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共有榔榆三十一棵。榔榆又名黃榆,生長在北方山地,耐乾旱、抗嚴寒,是一種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落葉灌木。榔榆木質堅硬,古時候常常被用來做農具或者車輪。這片榔榆林能長的這麼高這麼粗,在國內都非常罕見。那麼,大家也許會奇怪,這一片榔榆樹為什麼沒有被砍掉去做農具和車輪,千百年來又是如何保留下來的呢?

當地有一個風俗,凡是有村子的地方,山民們都要在村邊建山神廟,四季香火不斷祈求山神保佑。這裏原先也曾建有山神廟。山民們對山神非常敬畏,認為山神廟周圍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神聖,不能亂動,否則就會壞了村裏的風水,給自己和後代帶來災難。這些榔榆也就這樣代代相傳,保存至今。其中最大的一棵胸徑3米,據專家測算,距今已有1800年了。千百年來,這片榔榆一直鬱鬱葱葱,作為一道綠色屏障,抵擋着風沙對村莊的襲擊。榔榆樹也是陪嫁莊村的情感樹,夏季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習慣端着飯碗來到榔榆樹下,邊吃邊聊,避暑乘涼,議古論今,談天説地;村裏的人們離開村莊到山外去,家人就到村口榔榆樹下揮手送別,看着親人消失在山路的盡頭;外出的人們歸期臨近,家人又會在樹下翹首遠眺,期待着親人歸來,盼着美好的團聚。榔榆樹下演繹着村莊裏的悲歡離合,榔榆樹也自然成為人們感情的寄託。

【陪嫁莊寨門】陪嫁莊就象一個小小的山寨,有寨必有寨門。進入陪嫁莊村,我們首先經過的就是寨門。陪嫁莊原來的寨門用青石砌成,有一大兩小3個門洞,門樓上設有了望台,門洞旁分列着兩隻石獅。現在大家看到的寨門是村民們在舊址上重建的。

為什麼村口一定要建寨門呢?其一,建寨門可以使整個村子更具整體性,使山村渾然一體;其二,建寨門可以加強對村莊的管理和保護,抵禦外來侵擾;其三,“進門是一家”。寨門又是一個村莊團結和睦的象徵,説明了陪嫁莊人團結友好,親如一家。

【陪嫁莊民居】陪嫁莊的民居與平原地區有所不同,是一個典型的石頭村。這裏的房屋幾乎全用石頭建成。石頭磊的牆,石板築房頂,就連一些傢俱諸如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槽、石臼,包括牛圈、豬窩、茅廁都是石頭砌起來的,石頭的作用在這裏達到充分展示。

陪嫁莊的房屋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在這個小小的山坳裏,十幾户民居院落建造得既隨意方便,又順應風水。石頭作為一種原始的建築材料,具有防寒隔熱的特點,住在石屋裏,冬暖夏涼,舒適宜人,別有情趣。夏季的中午,在石屋裏午休,需要蓋上一條被子。

這裏的石房大多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最早的一幢房屋還是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6)建造的,距今已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這裏的石屋建築工藝考究,建房用的青石被鍛砌的方方正正,極其規則,縫隙用石灰、毛髮、米湯等合成的泥漿填充得嚴嚴實實。許多房屋上雕刻有鴿子、鴛鴦等象徵吉祥如意的小動物,門窗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可謂妙趣橫生。除此之外,每家每户院子裏都種有一棵蘋果樹,體現了山民們求平安、求結果、求殷實、求富裕的美好願望。

【陪嫁莊傳説】明朝永樂年間,黃河邊上的武陟縣萬花莊住着一位高員外,家有良田百頃、殷實富裕。這天,他家裏來了一位五大三粗、膀大腰圓名叫白青龍的年輕小夥子要求給他做長工,高員外見這個小夥子憨厚朴實又有一身力氣,就把他留下了。

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且久旱無雨,莊稼眼看就要枯死,當地村民和員外一家非常着急,可青龍卻默默不語,只是每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從哪裏引來清水澆灌莊稼。沒幾天光景高員外及當地村民的莊稼都恢復了生機,葱綠喜人。眾人都很納悶。一天夜裏,有個長工偷偷跟着青龍下地才發現青龍變成了一條龍在向田裏噴水。高員外聽了長工的敍説後,知道青龍不是凡人,為了留住他,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婚後小兩口恩愛和睦,相敬如賓,生活幸福美滿。

成親後一年的一天下午,高小姐坐在門口邊做針線邊問丈夫:“相公,村裏人都説你是一條龍,你現出原形讓我看看到底是咋樣的一條龍。”丈夫説:“你不害怕?”小姐説:“自家人怕啥”!正説着丈夫不見了,只見一條尺把長的小蛇爬在她的針線筐裏。小姐用手指挑着扔了出去,笑着説:“原來是一條小長蟲,寒磣人”。丈夫看妻子真的不怕,就説:“再給你變一個大點的”。説話間一條鬥粗的巨蟒搭在了房樑上。小姐一見“啊呀”一聲癱在地上,昏死過去。剎那間,天空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暴雨如注。轉眼間,夫妻二人沒了蹤影。

當天夜裏,萬花莊人都做了一個相同的夢。夢見青龍頭戴金冠、身穿莽袍對大家説:“我本是東海小青龍,因行雨不慎被玉皇大帝貶下凡塵二十四載,今已期滿返回了天庭。我的行宮在百里之外太行山深處一個四季流水的山洞內。在萬花莊的日子,承蒙眾鄉親照顧,很是感激。今後如遇旱災,可去找我”。

按照青龍的指點,萬花莊人找到了青龍居住的山洞並取名青龍洞。後來每遇旱災,萬花莊羣眾就要到青龍洞祈雨,果然無不靈驗。

高員外得知女兒住在青龍洞的消息後,就把青龍洞一帶百里山場買下作了女兒的嫁粧,青龍洞上的這個村也就取名叫陪嫁莊村。打那以後每逢七年級、十五,這裏的山民都要到青龍洞燒香、擺供、叩拜龍王夫婦。二月八年級是龍王的生日,每年二月二萬花莊也都要舉行盛大廟會為龍王過生日。春節前,萬花莊的人還要來這裏請姑爺、姑奶奶回去過年,這一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萬花莊村和陪嫁莊雖距百里之遙,但至今兩村羣眾來往密切。

【山村晨曉】陪嫁莊的早晨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候。一是村莊從無形走向有形,從朦朧走向清晰。夜幕漸退,天色漸亮,村莊從大山中醒來,錯落有致的房屋,原始古樸的石板路,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亮。二是村莊從夢境走向現實,從寧靜走向動感。雞鳴聲把山民從睡夢中喚醒,男人們迎着朝霞下田,開始一天的勞動,女人們打掃庭院,家家户户升起裊裊炊煙。牛羊進山了,兒童上學了,村莊又開始了嶄新的充滿希望的一天。如果有機會領略陪嫁莊的早晨,那一定是別有滋味在心頭。

【山村夜色】陪嫁莊的夜晚靜謐安詳。夜幕降臨,萬籟俱寂,村莊和大山融為一體,掩蓋在峯巒之中,好像是消失了一樣。農家窗户裏發出點點昏黃的光亮,遠遠望去,像是天幕上的星辰在閃爍。或新月如鈎,或星光燦爛,或月明星稀,或雲淡風清,山民們閒坐在村口的榔榆樹下談天説地,聲音在曠野裏悠遠飄忽,彷彿是天界神仙在輕言笑語。從村後的深山裏偶爾傳來淒厲的狼嗥,使夜幕裏的山村更顯空寂和神祕。如果你能在山村小住一晚,定會忘記都市的喧囂,忘記心中的煩惱,獲得一份寧靜、淡泊、深遠、博大的心境。

【觀景台】觀景台建於2002年春,總面積600平方米,是通往大峽谷的入口,在這裏看到的大峽谷,真的就像一條安然而卧的巨龍,前不見首,後不見尾。座座山脈就像是道道綠色屏障,護衞着神祕而又神聖的青龍峽谷。

觀景台距谷底的相對高差是750米。下邊山頭上的那個小房子(三間北屋)就是青龍王廟,廟北邊大約500米處的山崖下就是在方園百里內享有盛名的青龍洞。

站在觀景台上可以看到峽谷的一段,但無法看到峽谷的全貌,只有走進峽谷,才能感受到青龍峽的深邃清幽,觀賞到青龍峽的秀色美景。

【望親亭】(沿觀景台右邊的步道往下走350米的一座涼亭即是望親亭)這個亭子就叫望親亭,建於2001年秋,亭子下面這個山崖叫望親崖。望親崖正對的東南方向就是武陟縣萬花莊。相傳,高小姐被青龍王娶到這裏後,時常懷念家鄉親人,常常站在思親崖上遠眺故鄉,寄託思鄉之情。景區開發建設後就在這座崖上建了這座望親亭。對面那座山峯,山勢起伏,形狀酷似一個大公雞的冠,故名雞冠山。雞冠山上有一個穿透山體的洞叫通天洞,當地人稱雞冠山為窟窿山,地質學上稱這一現象為“天窗”。這一地名在清代的縣誌上也有記載。朋友們請看,正前方山腳下的那座山脈像不像安卧在崇山峻嶺之間的一條碩大的鯉魚呢?

【青龍王廟】這就是青龍王廟,過去叫龍神祠,始建於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是當時的河北道台(官名)撥款修建的。之後,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1994年又兩次重建。門額上面這塊牌匾是清朝光緒皇帝親筆書寫的御匾,這樣的牌匾共有兩塊,除這一塊外,另一塊在武陟縣萬花莊青龍祠內。

關於皇帝賜御匾的前後經過,萬花莊青龍祠有石碑詳細記載:

清光緒三年,大旱,死人無數。掌管彰(現山西陵川)、懷(懷慶府)、衞(現新鄉衞輝市)三府的雷道台指示下屬會同武陟知縣張保謙到青龍洞設壇求雨,解除了旱情。光緒皇帝聞奏後,隨命雷道台在皇宮設壇求雨。不一會兒果然雷聲大作,暴雨如注,光緒皇帝十分高興,就御筆親書了“惠普中州”兩塊牌匾,並派御使分別將匾送到了這裏和萬花莊青龍祠。

【青龍洞】這裏呢,就是傳説中青龍王及龍王奶奶居住的青龍洞。據説,這裏曾被一個兇虐的旱魔霸佔着,方圓百十里內沒有水吃。青龍王趕走了旱魔,並將堵在水源口的巨石推開,這一帶才有了水。現在,青龍峽谷中有塊石頭叫“老鼈石”,相傳就是當年旱魔封堵水源用的石頭。

細心的遊客可以發現,在這山上的巖石縫裏生有一種叫櫻草的植物,開嬌豔的粉紅色小花,據説就是當年旱魔逃跑時傷口流出來的血變成的。雖然好看,卻味苦有毒,碰到之後皮膚會奇癢難忍。

據當地人講,明朝永樂年時,青龍洞口高三丈三,非常寬敞明亮,那麼,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呢?

明朝時,萬花莊的人來這裏求雨,因為是龍王奶奶的孃家人,所以屢求屢應,青龍王還給了萬花莊人一面分水旗,好讓他們進洞而不被濕了腳。有一年,萬花莊派了一批年輕人來求雨,來到青龍洞口時,天剛朦朦亮。一個人説:“這次咱們悄悄進去,看看這麼早龍王爺和龍王奶奶在幹些啥”?年輕人好奇心重,經他這麼一説,其他人就同意了,於是他們既沒有點火放銃,也沒有燃放鞭炮,竟直拿着分水旗、抬着供品走進了山洞。那會兒,龍王爺和龍王奶奶還沒起牀。青龍王一看他們這樣進來,很是生氣,就施起了法術。只聽轟隆隆三聲雷響,青龍洞接連向下降了三丈,嚇得幾個年輕人抱頭鼠竄,慌亂中將分水旗丟在了洞裏。

從那以後,青龍洞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萬花莊人沒了分水旗,就再也沒進過山洞深處,這個洞究竟有多深,沒人知道。但人們相信,龍王爺和龍王奶奶一定還住在裏面,他們照常來洞口燒香祭拜,至於靈不靈驗,那就要看龍王爺高興不高興了。

青龍洞的水流很有規律,流水之前會發出很大的聲音。據專家説,洞內深處很可能有一個天然的虹吸管道與一個類似大水池結構的地方相連,每隔一定時間,水會自動被管道吸走。一些香客認為青龍洞的水是神水,每次來必飲幾口,並帶回家一些,有的甚至住在青龍洞,天天喝水來治病。

【黃龍洞】這個洞叫黃龍洞,洞口高10米,寬6米,深約50米。走進洞內可以看到許多蓮花瓣樣的水池,豐水期時池內蓄滿清水,洞內溪流淙淙,是這一帶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溶洞。之所以把這個洞叫黃龍洞,是因為原先黃龍就住在這裏,後來因為和青龍賭棋賭輸了,只好搬到了青龍峽谷內的小黃龍洞。

明朝永樂年,青龍被玉帝貶下凡後,由黃龍代行青龍之職,那知黃龍還不如青龍,一味貪玩,玩忽職守。玉帝惱怒,便也將其貶下凡塵,住在距此20公里影寺村南的山洞裏。黃龍謫限期滿後,玉皇大帝責令黃龍給青龍當副手,共同掌管北方降雨。黃龍無奈,只好從影寺村南的洞中搬到這裏居住。但時間不長,黃龍就為爭香火與青龍鬧起了彆扭。黃龍和青龍商量下棋賭輸贏,三局兩勝,誰輸誰就得搬到青龍峽谷內的洞裏住,各受各的香火。結果黃龍輸了,按規定只好搬走了。當時黃龍的媳婦説啥也不願走,是被黃龍硬拖着下山的。現在,從黃龍洞到青龍峽谷底的小黃龍洞這一帶的灌木都是順坡向下長的,那就是當年黃龍拖媳婦時留下的痕跡。

【老妖洞】我們面前的這個大廳就是老妖洞。洞高6米,寬10米,深40米。洞頂、洞壁有異彩粉呈的石鐘乳和石筍。石鐘乳生長非常緩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石鐘乳雖然很小,但是它們卻經歷了幾萬甚至幾十萬年的時間才形成現在這個樣子。

【兩親家洞】這裏就是兩親家洞。洞長40米,洞高5米,洞寬2-3米,一個洞口在南邊崖壁上,另一個洞口在東邊崖壁上,呈90度角蜿蜒貫通。明朝,高員外一家到青龍洞探望女兒時就住在這個洞裏,所以當地人稱它為“兩親家洞”。

【石人對石門】在兩親家洞東口左邊的巖壁上,有一塊方形凹進去的部分,極象是兩扇關閉的石門。而在石門的正前方、峽谷那邊的山崖上,又恰好有一座孤立的石柱,形似石人,石人石門遙相呼應。村民中有句俗話:“石人對石門,沒金必有銀”,按照這一説法,當地人確信,石門後的山體裏珍藏着大量的金銀珠寶。其實,石人對石門在這裏只是一種被神化了的自然現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青龍湖】(站在剛才在望親亭看到的鯉魚頭上)在這裏俯視青龍峽谷可以看到青龍湖似一塊碧玉鑲嵌在崇山峻嶺之間,碧水如鏡倒映着青山綠樹、如障羣峯。青龍湖又名青龍水庫,建於上世紀60年代,壩高50米,總蓄水量44萬立方米。2003年夏,在水庫上游又新建了一座高22米的二級水壩,使水面向前延伸了500多米。2003年秋,景區投資在這塊水面上建成了水上游樂園。待會下到溝底,朋友們可以乘船遊玩。

【大將軍】在水庫北端水上游樂園左岸邊的這座巍峨雄壯的山峯,彷彿是一位披鎧戴甲、久經沙場的威武將軍,正挺胸昴首威風凜凜地望着遠方。他好象是在思索,怎麼打贏下一場惡戰,又象是在回味一生的戎馬生涯。

【黃龍洞】朋友們,這裏就是黃龍洞。洞口直徑5米,洞深400餘米,由外及裏,逐漸變小變窄。洞中常年泉水潺潺,清涼襲人。由於水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加上常年的沉積凝結,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石階,就好象是龍背上的鱗片,富有層次。這個山洞就是當年黃龍被青龍趕到谷底後居住的地方。

【幽瀑】眼前這掛瀑布名叫幽瀑,這個名字是根據它的外在形態命名的。朋友們請看,在同一等高線上,這塊巨石把原本平坦的水面分成二條水流,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幽”字。水流從巨石中間流瀉、水聲輕、流速慢、幽雅、恬靜。由此,我們稱它為幽瀑。

【凝翠泉】這股泉水就叫凝翠泉。不僅是因為它水流清澈,色澤如翠,更因為在泉水溢出的地方形成了一塊巨大的“水鏽石”,石上佈滿了苔衣和青草,遠遠望去,就好像是一塊巨大的翡翠擱置在河邊上。泉水經年不息從上面流過,帶走的只是歲月的輪迴,留下的卻是那永遠的青翠,故稱凝翠泉。

【崖景:千猴崖】在這座崖壁上,由於巖縫長年滲水,形成了一塊塊姿態各異的水鏽石。這些怪石形成一片,連成一體,酷似成百上千只太行獼猴在此聚會。它們或仰或卧,或蹲或站,或抓耳撓腮,或追逐嬉戲,或攜妻牽子,或抱頭私語,既像在召開盛會,又像在舉行慶典,給人無限遐想。最為奇特的是,這崖壁之上竟還有個洞龕,朋友們請看,那裏大概就是猴王享有的洞天福地吧。

這些形態各異的水鏽石,學名叫“蘆管巖”。它的形成機理和鐘乳石大致相同。只不過它們是碳酸鹽附着在植物的根系表面,進而結晶形成的,因為常年受光照、風吹、雨淋,與鐘乳石有一定的區別。

【石景:豹子頭】從峽谷底部往上看,迎面的這座黃色斷崖猶如一隻大豹子從山體中探出頭來到溪中飲水。朋友們請看,斷崖中間堅着凹進去的黑色巖體像不像豹子的眼睛,斷崖邊緣那孤形的輪廓和崖下缺口不正是豹子的鼻子和嘴巴嗎?

【功到渠成】(豹子頭右拐彎15米處谷底黃色巨石上的水溝)朋友們請看,在這塊巨石之上,流水長年累月從上面流過,竟把平整石頭的表面沖刷出一道深深的水溝,形成一段天然石渠。眼前的這幅景象不得不讓我們感歎時間和流水的力量。正是流水鑿石石成渠,鐵杵磨針歎光陰,由此我們把這一景觀稱為功到渠成。

【青龍潭】這裏就是青龍潭,因潭上這塊水鏽石酷似一個巨大的龍頭而得名。這裏潭水碧綠,清澈見底,潭面約150平方米,是青龍峽內較大的水潭之一,也是遊人攝影留念的好地方。

【九連瀑】青龍峽是原始清新的,它有着少女般的純情和詩一般的朦朧,眼前這九條相連的瀑布就足以讓我們感受到這一點。大家看,從這裏往上,在不足300米的峽谷內有九條瀑布分佈其間,它們或氣勢磅礴,如飛龍探淵;或平整細膩,光滑似錦;或輕揚漫灑,似含羞少女。形似各自獨立,神卻相依相連,它們以水搭橋,以水牽線,高低錯落,相映成趣,在青山掩映的河道之中勾勒出一幅素雅、美妙的水墨畫卷,於是我們送給它一個和它姿態一樣素雅、美妙的名字“九連瀑”。

【潭瀑景觀:游龍戲鳳】游龍戲鳳是九連瀑景點的第五個瀑布,在這裏奔湧的溪流匯聚成直徑1米的水注沿黃色的河牀傾瀉而下,有如一條長龍在谷底翻騰咆哮。瀑下一潭碧水恰似一隻綠色的鳳鳥安卧在峽谷之中。遠遠看去,瀑布和水潭就像游龍和鳳鳥在一起私語嬉戲。龍鳳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幸福吉祥的化身,在此要特別祝願各位遊客龍鳳呈祥,吉祥如意。

【金銀灘】大家請看,這一地段的河牀寬闊,光線充足,水流平緩,水質清洌,微風撫過,陽光照耀下的水面泛起銀白色的波光,煞是迷人。透過水麪,澄黃的河牀底如同鋪上了一層金子,色澤鮮明,金光閃爍。所以我們把這一塊河灘叫做金銀灘。在豐水季節,水的顏色變得碧綠,河牀的金光閃爍在碧水之間,則又形成了另一種景觀——金波碧潭。

【寶塔山】對面的這座孤山突兀而立,從這個方向看呈圓柱形,由下而上,逐漸變小,猶如一座天然的寶塔,氣勢雄偉,蔚為壯觀,我們叫它“寶塔山”。

【龍泉】這裏就是龍泉。青龍峽谷中有泉水數十眼,這是其中之一,據當地人説,此泉是青龍王所賜,與青龍洞遙遙相對,故起名叫“龍泉”。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斷,是青龍峽谷主要水源之一。

【石人峯、鴛鴦峯】對面這二座山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左邊山峯上的石柱,就是我們在兩親家洞看到的石人。右邊這座山峯則如一隻可愛的鴛鴦,靜默而卧,若有所思。我們分別把這兩座山峯叫做石人峯、鴛鴦峯。

【疊翠谷】眼前的這道道山谷高低錯落,崖坎疊加,層次分明,且山體植被茂密、綠樹掩映,鬱鬱葱葱,青翠欲滴。於是,我們把這個山谷稱為疊翠谷。

【佛龕峯】眼前的這片崖壁表面平整,中部微凹,高約150米,寬120米,形似天然佛龕,為此,我們把它稱為佛龕峯。

【鎮山神獸】在這道伸向峽谷的山嶺之上,數塊怪石一字排開。不知在大家眼裏,這些怪石又像些什麼?當地人把它們稱作鎮山神獸,願它們真的能威鎮山中惡魔,保佑一方平安。

【樹景:石上春秋】石上生樹,這在我國的名山大川中並不多見,然而在青龍峽景區,我們卻能夠在兩處欣賞到這一奇觀。眼前,大家看到的只是其中一處,另一景觀在我們的前方,待會我們便可以看到。那麼,這一景觀到底奇在什麼地方呢?大家看,其一,河邊巖石上的這兩棵樹紮根石縫,一大一小,枝繁葉茂,姿態優美,樹依石而生,石託樹而立,石樹互為一體,堪稱奇觀,是為一奇。其二,大家可以想一想,石與樹在此是如何結合的呢?是先有樹?還是先有石上的石縫?有人説,先有石縫,樹種因大風吹刮遇到石縫中的泥土,在適宜的條件下得以生長;也有人説,先有樹,樹在成長過程中以其頑強的生命力撐開了巖石阻障,透過石縫不斷向外伸展。那麼,到底是先有樹還是先有石上的石縫,我們不得而知,這不能不使讓人感到奇怪,是為二奇。其三,石與樹融為一體,互為保護,共同抵禦風雨的洗禮和山洪的衝擊。人們要想移樹,就必先移去樹下的石,而要想移石,就必先移去石上的樹,甚是奇妙,是為三奇。其四,石樹相依而生,相撫相偎,猶如一對戀人,它們攜手並肩,同心同志,共抵洪水猛獸,共度風風雨雨,正可謂:“石樹相依苦苦戀,愛如枷鎖情為伴,春秋連理度風雨,道是無緣卻有緣”,堪稱奇情,是為四奇。由此,我們叫它石上春秋。

【石景:鱷魚觀天】河牀上的這塊巨石恰似一條出水的鱷魚仰首望天,神情專注,似乎已陶醉於青天白雲的無限美景之中。

【石景:蟾蜍石】眼前的這塊巨石形如一巨型蟾蜍,巨石表面粗糙不平,隆起大小不一的疙瘩,恰似蟾蜍的體表,形象逼真。這隻蟾蜍正在抬頭痴望,看有沒有天鵝掉下來,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一隻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瘋了!

【旺榮瀑布】這裏就是旺榮瀑布,這掛瀑布寬9米,高13米,水流湍急,噴珠濺玉,轟鳴聲響徹山谷,形成一道亮麗的水幕,掩映在峽谷之間。

這個瀑布原來叫“王榮瀑布”,因為有一個叫王榮的隱士曾在此修行而得名。

隱士王榮長相俊美,博覽羣書,通曉詩史,對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他無意做官,故而隱居在此煉丹彈琴,誦經閲史,賞景作賦。王榮尤其擅長彈琴,他的琴聲悠揚,飽含深情,如泣如訴,感人肺腑,常引得飛禽走獸駐足靜聽。

優美的琴聲也深深打動了一位長髮及地、身穿翠衣的秀麗女子,她經常坐在瀑布下邊靜聽王榮彈琴。在不斷的接觸過程中,王榮漸漸發現,這女子言談舉止輕浮不端,就起了疑心。,

一天,王榮趁女子不注意將一包硃砂撒在了女子身上,有意試探女子身份。一陣白煙過後,翠衣女子竟變成一棵柳樹幹楊樹身的怪樹。原來這翠衣姑娘是個柳樹精,被王榮看破後,現了原形,成了柳不柳、楊不楊的怪樣子。

【楊柳樹】這棵樹就是剛才講到的楊柳樹,它似楊非楊,似柳非柳,雖是柳樹的軀幹,但卻長着楊樹的枝葉,人們據此把它稱為楊柳樹。一位遊人在一首詩中贊到:“水中一棵樹,不知是楊柳,不為山洪急,悠悠度春秋”。

【情侶石、同心潭、忘情瀑】在這兒的河道兩側有兩塊突兀、互相呼應的巖石,其中的一塊仰首凝視,好象是在向對面的那塊巖石打招呼,而對面的那塊則低頭含羞,欲言又止。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想起戀愛中的青年男女相約相會的一幕。在它們的前面是一汪碧潭,潭底巖石因長時間水流沖刷,形成相連的心形。在水潭的上方,一掛瀑布洋洋灑灑,輕盈而不失靈性,温柔而富有動感。巖石、碧潭、瀑布組成了一組如夢如幻的情愛場景,遊人至此,似乎可以尋味到愛情的美妙意境,感受到這種美好情感的温馨與博大。人們也據此把這組景觀取名為情侶石、同心潭、忘情瀑。

【樹景:同根異志】如果説前面的“石上春秋”向人們展示的是一種奇景異致的話,那麼眼前的這道石樹一體景觀體現的則是另一番韻味了。在這塊近乎方形的巖石上,一棵松樹長出了兩個軀幹,它們雖同系一根,但卻背向而長,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志不同,道不合,不相往來。人們據此把這一景觀取名為“同根異志”。這裏也有一首詩來描寫此情此景:“石上兩兄弟,同根不同趣,一朝翻了臉,各自向東西”。

【猿人背山、魯迅峯】想必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在青龍峽,我們卻可以欣賞到栩栩如生的猿人背山。大家看對面的那座陡峭的山峯,懸崖邊上有一塊巖石酷似一個猿人,鼻、嘴、肩依稀可見。它把大山緊緊背在自己身上,既像是在效仿愚公移山,又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實,也有人將他看作魯迅先生,您看,像嗎?

【綿羊渡水、烏龜擋路】走到這裏,眼前的河灘上突然出現一塊巨石卡在河道中間,擋住了遊人的去路,這塊巨石就是烏龜石。在烏龜石之後,還有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極象一隻綿羊,它半入水中,象是要淌河而過,而又被龜石所擋,一幅認真而又無奈的樣子。於是人們形象地稱這兩塊石頭為“綿羊渡水,烏龜擋路”。

據説當年就是這塊石頭堵住了青龍洞的水源,被青龍王施法術拋在了這裏,而當時正有一隻羊在這裏飲水,結果被堵在裏面,怎麼走也走不出來了!

【猴子拜觀音】大家請看,在左邊的那座山峯上,有幾塊巖石似乎很隨意地堆放在那裏,卻堆出了頗有意味的效果。看上去就像觀音菩薩的蓮花座一樣。而在它的左邊山崖下,恰好又有一塊孤立的條石,形如一隻猴子,身體微微傾向蓮花座的方向。這麼一個組合景觀就好像是孫悟空在求拜觀音菩薩,無奈觀音菩薩雲遊四海,空留蓮花一座,孫悟空只好頂禮膜拜、虔誠等待。所以當地人把這一景觀叫做猴子拜觀音。

【三官洞】這裏就是這一代最有名氣的三官洞。請各位遊客抬頭看一下洞口上部的鐘乳石,你可以展開你的思維盡情想象,通過想象你會看到一個古老的神話。由於該洞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現在還不能入內。在這裏我把洞內的情況給大家作一簡單介紹。

三官洞洞深在1700米左右,分上、中、下三個大廳,洞裏有完整的洞庭、洞腔。洞內瀑、潭相連,梯次推進,沒於水中的邊石壩,或酷似蒼龍,或形似如意,神形兼備,蜿蜒崎嶇,嫵媚秀麗,與洞壁、洞頂形態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相映生輝,有如龍宮仙境。

三官洞大約形成於300——400萬年前著名的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在二氧化碳、水、地殼震盪的作用下,地下水不斷衝擊、溶蝕層理結構的碳酸鹽巖,形成了象三官洞這樣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溶洞。

關於三官洞名稱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説法:

400多年前,河南、山西一帶發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旱,接連三年滴雨未降,河牀龜裂,赤地千里,莊稼絕收。老百姓不堪忍受乾旱之苦,紛紛攜兒帶女,逃荒要飯,流離他鄉。澤州、陵川、修武三地的縣官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決定一起去青龍洞為民祈雨。

為了表示虔誠和決心,三個縣官除準備了豐盛的祭品外,每人還各頂了一個鬥,鬥裏裝滿了火藥,火藥中插着一把點燃的香,三步一拜,前往青龍洞祈雨。意思是若還不降雨,他們三人就將被火藥炸死,決不生還。

走到三官洞這個地方時,鬥裏的香只剩下二指高了,火藥眼看就要爆炸,就在這時,忽然晴天一聲響雷,下起了瓢潑大雨,澆滅了即將點燃的火藥。老百姓説,青龍王是被三位縣官為民請命的壯舉所感動,才降下了甘霖。

從那以後,這一帶就一直風調雨順。老百姓感念三位捨身為民的縣官,就把這個洞取名為三官洞,並在洞口為他們塑了像,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尊石像就是當時雕成的,只是日久年深已經損毀,但三位縣官舍身為民的壯舉至今被人們傳頌。

【索道】該索道隸屬焦作青龍峽索道服務有限公司,總投資600萬元。始建於2001年12月3日,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施工,於2002年7月18日經國家索檢中心一次驗收合格。

本索道為單循環、雙吊籃索道。由驅動裝置,張緊和制動裝置、迂迴裝置、運載索、吊籃、支架、託壓索輪組、電氣設備等部分組成。索道設計以安全舒適、經濟方便為原則,突出了與周圍景觀的協調一致性與實用性。

索道上站房位於陪嫁莊北山頂,下站房位於上山步道中段。上下站高差268米,水平距離744米。共有吊籃86個,每小時運客量為380人,單程運行需時14分鐘。該索道由北京機械研究所設計製造,遼寧葫蘆島市安裝公司安裝。

朋友們,走到這裏,讓我們回過頭來,遠望流翠的水,遠眺連綿的山,水流如詩如夢,遠山蒼蒼茫茫;蒸騰的白雲掩印着峽谷,構成了一幅大氣磅礴的水墨長卷。

“碧水青山飾青龍,雄峯流雲扮長空”。今天的旅程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真誠希望與各位朋友再次相會在青龍峽畔,我們在這裏靜候着您的到來。

,

一天,王榮趁女子不注意將一包硃砂撒在了女子身上,有意試探女子身份。一陣白煙過後,翠衣女子竟變成一棵柳樹幹楊樹身的怪樹。原來這翠衣姑娘是個柳樹精,被王榮看破後,現了原形,成了柳不柳、楊不楊的怪樣子。

【楊柳樹】這棵樹就是剛才講到的楊柳樹,它似楊非楊,似柳非柳,雖是柳樹的軀幹,但卻長着楊樹的枝葉,人們據此把它稱為楊柳樹。一位遊人在一首詩中贊到:“水中一棵樹,不知是楊柳,不為山洪急,悠悠度春秋”。

【情侶石、同心潭、忘情瀑】在這兒的河道兩側有兩塊突兀、互相呼應的巖石,其中的一塊仰首凝視,好象是在向對面的那塊巖石打招呼,而對面的那塊則低頭含羞,欲言又止。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想起戀愛中的青年男女相約相會的一幕。在它們的前面是一汪碧潭,潭底巖石因長時間水流沖刷,形成相連的心形。在水潭的上方,一掛瀑布洋洋灑灑,輕盈而不失靈性,温柔而富有動感。巖石、碧潭、瀑布組成了一組如夢如幻的情愛場景,遊人至此,似乎可以尋味到愛情的美妙意境,感受到這種美好情感的温馨與博大。人們也據此把這組景觀取名為情侶石、同心潭、忘情瀑。

【樹景:同根異志】如果説前面的“石上春秋”向人們展示的是一種奇景異致的話,那麼眼前的這道石樹一體景觀體現的則是另一番韻味了。在這塊近乎方形的巖石上,一棵松樹長出了兩個軀幹,它們雖同系一根,但卻背向而長,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志不同,道不合,不相往來。人們據此把這一景觀取名為“同根異志”。這裏也有一首詩來描寫此情此景:“石上兩兄弟,同根不同趣,一朝翻了臉,各自向東西”。

【猿人背山、魯迅峯】想必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在青龍峽,我們卻可以欣賞到栩栩如生的猿人背山。大家看對面的那座陡峭的山峯,懸崖邊上有一塊巖石酷似一個猿人,鼻、嘴、肩依稀可見。它把大山緊緊背在自己身上,既像是在效仿愚公移山,又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實,也有人將他看作魯迅先生,您看,像嗎?

【綿羊渡水、烏龜擋路】走到這裏,眼前的河灘上突然出現一塊巨石卡在河道中間,擋住了遊人的去路,這塊巨石就是烏龜石。在烏龜石之後,還有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極象一隻綿羊,它半入水中,象是要淌河而過,而又被龜石所擋,一幅認真而又無奈的樣子。於是人們形象地稱這兩塊石頭為“綿羊渡水,烏龜擋路”。

據説當年就是這塊石頭堵住了青龍洞的水源,被青龍王施法術拋在了這裏,而當時正有一隻羊在這裏飲水,結果被堵在裏面,怎麼走也走不出來了!

【猴子拜觀音】大家請看,在左邊的那座山峯上,有幾塊巖石似乎很隨意地堆放在那裏,卻堆出了頗有意味的效果。看上去就像觀音菩薩的蓮花座一樣。而在它的左邊山崖下,恰好又有一塊孤立的條石,形如一隻猴子,身體微微傾向蓮花座的方向。這麼一個組合景觀就好像是孫悟空在求拜觀音菩薩,無奈觀音菩薩雲遊四海,空留蓮花一座,孫悟空只好頂禮膜拜、虔誠等待。所以當地人把這一景觀叫做猴子拜觀音。

【三官洞】這裏就是這一代最有名氣的三官洞。請各位遊客抬頭看一下洞口上部的鐘乳石,你可以展開你的思維盡情想象,通過想象你會看到一個古老的神話。由於該洞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現在還不能入內。在這裏我把洞內的情況給大家作一簡單介紹。

三官洞洞深在1700米左右,分上、中、下三個大廳,洞裏有完整的洞庭、洞腔。洞內瀑、潭相連,梯次推進,沒於水中的邊石壩,或酷似蒼龍,或形似如意,神形兼備,蜿蜒崎嶇,嫵媚秀麗,與洞壁、洞頂形態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相映生輝,有如龍宮仙境。

三官洞大約形成於300——400萬年前著名的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在二氧化碳、水、地殼震盪的作用下,地下水不斷衝擊、溶蝕層理結構的碳酸鹽巖,形成了象三官洞這樣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溶洞。

關於三官洞名稱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説法:

400多年前,河南、山西一帶發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旱,接連三年滴雨未降,河牀龜裂,赤地千里,莊稼絕收。老百姓不堪忍受乾旱之苦,紛紛攜兒帶女,逃荒要飯,流離他鄉。澤州、陵川、修武三地的縣官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決定一起去青龍洞為民祈雨。

為了表示虔誠和決心,三個縣官除準備了豐盛的祭品外,每人還各頂了一個鬥,鬥裏裝滿了火藥,火藥中插着一把點燃的香,三步一拜,前往青龍洞祈雨。意思是若還不降雨,他們三人就將被火藥炸死,決不生還。

走到三官洞這個地方時,鬥裏的香只剩下二指高了,火藥眼看就要爆炸,就在這時,忽然晴天一聲響雷,下起了瓢潑大雨,澆滅了即將點燃的火藥。老百姓説,青龍王是被三位縣官為民請命的壯舉所感動,才降下了甘霖。

從那以後,這一帶就一直風調雨順。老百姓感念三位捨身為民的縣官,就把這個洞取名為三官洞,並在洞口為他們塑了像,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尊石像就是當時雕成的,只是日久年深已經損毀,但三位縣官舍身為民的壯舉至今被人們傳頌。

【索道】該索道隸屬焦作青龍峽索道服務有限公司,總投資600萬元。始建於2001年12月3日,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施工,於2002年7月18日經國家索檢中心一次驗收合格。

本索道為單循環、雙吊籃索道。由驅動裝置,張緊和制動裝置、迂迴裝置、運載索、吊籃、支架、託壓索輪組、電氣設備等部分組成。索道設計以安全舒適、經濟方便為原則,突出了與周圍景觀的協調一致性與實用性。

索道上站房位於陪嫁莊北山頂,下站房位於上山步道中段。上下站高差268米,水平距離744米。共有吊籃86個,每小時運客量為380人,單程運行需時14分鐘。該索道由北京機械研究所設計製造,遼寧葫蘆島市安裝公司安裝。

朋友們,走到這裏,讓我們回過頭來,遠望流翠的水,遠眺連綿的山,水流如詩如夢,遠山蒼蒼茫茫;蒸騰的白雲掩印着峽谷,構成了一幅大氣磅礴的水墨長卷。

“碧水青山飾青龍,雄峯流雲扮長空”。今天的旅程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真誠希望與各位朋友再次相會在青龍峽畔,我們在這裏靜候着您的到來。

,

一天,王榮趁女子不注意將一包硃砂撒在了女子身上,有意試探女子身份。一陣白煙過後,翠衣女子竟變成一棵柳樹幹楊樹身的怪樹。原來這翠衣姑娘是個柳樹精,被王榮看破後,現了原形,成了柳不柳、楊不楊的怪樣子。

【楊柳樹】這棵樹就是剛才講到的楊柳樹,它似楊非楊,似柳非柳,雖是柳樹的軀幹,但卻長着楊樹的枝葉,人們據此把它稱為楊柳樹。一位遊人在一首詩中贊到:“水中一棵樹,不知是楊柳,不為山洪急,悠悠度春秋”。

【情侶石、同心潭、忘情瀑】在這兒的河道兩側有兩塊突兀、互相呼應的巖石,其中的一塊仰首凝視,好象是在向對面的那塊巖石打招呼,而對面的那塊則低頭含羞,欲言又止。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想起戀愛中的青年男女相約相會的一幕。在它們的前面是一汪碧潭,潭底巖石因長時間水流沖刷,形成相連的心形。在水潭的上方,一掛瀑布洋洋灑灑,輕盈而不失靈性,温柔而富有動感。巖石、碧潭、瀑布組成了一組如夢如幻的情愛場景,遊人至此,似乎可以尋味到愛情的美妙意境,感受到這種美好情感的温馨與博大。人們也據此把這組景觀取名為情侶石、同心潭、忘情瀑。

【樹景:同根異志】如果説前面的“石上春秋”向人們展示的是一種奇景異致的話,那麼眼前的這道石樹一體景觀體現的則是另一番韻味了。在這塊近乎方形的巖石上,一棵松樹長出了兩個軀幹,它們雖同系一根,但卻背向而長,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志不同,道不合,不相往來。人們據此把這一景觀取名為“同根異志”。這裏也有一首詩來描寫此情此景:“石上兩兄弟,同根不同趣,一朝翻了臉,各自向東西”。

【猿人背山、魯迅峯】想必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在青龍峽,我們卻可以欣賞到栩栩如生的猿人背山。大家看對面的那座陡峭的山峯,懸崖邊上有一塊巖石酷似一個猿人,鼻、嘴、肩依稀可見。它把大山緊緊背在自己身上,既像是在效仿愚公移山,又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實,也有人將他看作魯迅先生,您看,像嗎?

【綿羊渡水、烏龜擋路】走到這裏,眼前的河灘上突然出現一塊巨石卡在河道中間,擋住了遊人的去路,這塊巨石就是烏龜石。在烏龜石之後,還有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極象一隻綿羊,它半入水中,象是要淌河而過,而又被龜石所擋,一幅認真而又無奈的樣子。於是人們形象地稱這兩塊石頭為“綿羊渡水,烏龜擋路”。

據説當年就是這塊石頭堵住了青龍洞的水源,被青龍王施法術拋在了這裏,而當時正有一隻羊在這裏飲水,結果被堵在裏面,怎麼走也走不出來了!

【猴子拜觀音】大家請看,在左邊的那座山峯上,有幾塊巖石似乎很隨意地堆放在那裏,卻堆出了頗有意味的效果。看上去就像觀音菩薩的蓮花座一樣。而在它的左邊山崖下,恰好又有一塊孤立的條石,形如一隻猴子,身體微微傾向蓮花座的方向。這麼一個組合景觀就好像是孫悟空在求拜觀音菩薩,無奈觀音菩薩雲遊四海,空留蓮花一座,孫悟空只好頂禮膜拜、虔誠等待。所以當地人把這一景觀叫做猴子拜觀音。

【三官洞】這裏就是這一代最有名氣的三官洞。請各位遊客抬頭看一下洞口上部的鐘乳石,你可以展開你的思維盡情想象,通過想象你會看到一個古老的神話。由於該洞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現在還不能入內。在這裏我把洞內的情況給大家作一簡單介紹。

三官洞洞深在1700米左右,分上、中、下三個大廳,洞裏有完整的洞庭、洞腔。洞內瀑、潭相連,梯次推進,沒於水中的邊石壩,或酷似蒼龍,或形似如意,神形兼備,蜿蜒崎嶇,嫵媚秀麗,與洞壁、洞頂形態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相映生輝,有如龍宮仙境。

三官洞大約形成於300——400萬年前著名的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在二氧化碳、水、地殼震盪的作用下,地下水不斷衝擊、溶蝕層理結構的碳酸鹽巖,形成了象三官洞這樣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溶洞。

關於三官洞名稱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説法:

400多年前,河南、山西一帶發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旱,接連三年滴雨未降,河牀龜裂,赤地千里,莊稼絕收。老百姓不堪忍受乾旱之苦,紛紛攜兒帶女,逃荒要飯,流離他鄉。澤州、陵川、修武三地的縣官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決定一起去青龍洞為民祈雨。

為了表示虔誠和決心,三個縣官除準備了豐盛的祭品外,每人還各頂了一個鬥,鬥裏裝滿了火藥,火藥中插着一把點燃的香,三步一拜,前往青龍洞祈雨。意思是若還不降雨,他們三人就將被火藥炸死,決不生還。

走到三官洞這個地方時,鬥裏的香只剩下二指高了,火藥眼看就要爆炸,就在這時,忽然晴天一聲響雷,下起了瓢潑大雨,澆滅了即將點燃的火藥。老百姓説,青龍王是被三位縣官為民請命的壯舉所感動,才降下了甘霖。

從那以後,這一帶就一直風調雨順。老百姓感念三位捨身為民的縣官,就把這個洞取名為三官洞,並在洞口為他們塑了像,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尊石像就是當時雕成的,只是日久年深已經損毀,但三位縣官舍身為民的壯舉至今被人們傳頌。

【索道】該索道隸屬焦作青龍峽索道服務有限公司,總投資600萬元。始建於2001年12月3日,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施工,於2002年7月18日經國家索檢中心一次驗收合格。

本索道為單循環、雙吊籃索道。由驅動裝置,張緊和制動裝置、迂迴裝置、運載索、吊籃、支架、託壓索輪組、電氣設備等部分組成。索道設計以安全舒適、經濟方便為原則,突出了與周圍景觀的協調一致性與實用性。

索道上站房位於陪嫁莊北山頂,下站房位於上山步道中段。上下站高差268米,水平距離744米。共有吊籃86個,每小時運客量為380人,單程運行需時14分鐘。該索道由北京機械研究所設計製造,遼寧葫蘆島市安裝公司安裝。

朋友們,走到這裏,讓我們回過頭來,遠望流翠的水,遠眺連綿的山,水流如詩如夢,遠山蒼蒼茫茫;蒸騰的白雲掩印着峽谷,構成了一幅大氣磅礴的水墨長卷。

“碧水青山飾青龍,雄峯流雲扮長空”。今天的旅程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真誠希望與各位朋友再次相會在青龍峽畔,我們在這裏靜候着您的到來。

八里溝景區導遊詞

發佈時間:2009-07-23 13:26來源:中國旅遊景區所屬欄目:河南導遊詞 瀏覽:57次點擊

首先,讓我們對八里溝景區的地理方面有個簡單的瞭解。八里溝景區位於太行山南麓的深山區,距新鄉市50公里,輝縣市25公里,總面積42平方公里。景區森林覆蓋面積率達90%,植物有1100多種,動物60多種。景區內有7大險谷、36奇峯、處處皆有神祕奇異之感。這裏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奇、險、峻、秀、幽於一谷,自古即為遊覽勝地。景區內劍峯千仞,溝壑奇幽,飛瀑鳴澗,清泉潺流,林木葱蘢,花草馥郁,獼猴嬉戲,羣鹿呦呦。它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九寨、青城之幽,黃山、峨眉之秀,因此人們常稱八里溝為“太行之魂”。

這裏的主要景點有三潭、三龕、石門水庫姚家墳、八里溝大瀑布、獼猴自然保護區、桃花渡、山神廟、羊洲地、紅石河等40餘處,步移景異,各有所奇。其中八里溝大瀑布與紅石河二處為景區精中之華,故景區形象口號為“天河奇瀑,太行之魂”。還可登太行主峯玉皇峯,東觀日出,西望雲海,南眺黃河九曲,北覽千峯競秀。真可謂“萬山偃伏此峯高,舉目四觀天下小。”呀!

景區內年平均氣温14度,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後如秋,夜如初冬,“三伏炎熱人難熬,清涼到此樂陶陶”,極宜消夏避暑。景區空氣清新,沁人心脾,山泉甘甜,環境清幽,是一處天然氧吧,山水精品畫廊。這麼優美的環境,自古以來釀造了“常來八里溝,能活九十九”這句佳話!同時,八里溝還是您觀賞原始山水的理想勝地,休閒度假的温馨家園,迴歸自然的世外桃源。1990年我國園林專家來此考察,認為八里溝景區貴在原始、美在自然,稱此景為“亞洲一絕”。

在車上,我們沿途將看到柳葉泉水庫、三潭,石門廟等景區柳葉泉位於三潭之下、石門溝口之外。泉水從亂石中汩汩湧出,水面細長,狀如柳葉,故稱柳葉泉。泉水四季不斷,緩緩注入柳葉泉水庫,形成清澈透明的山間平湖。湖水深則碧綠,視若無底;淺則透明,沙石可見。魚躍蟹浮,日月臨照,青山入映,是理想的游泳和垂釣場所。三潭,位於石門溝口處兩峯對峙的河溝之內,由內向外稱頭潭、二潭和三潭。又名白龍潭、黃龍潭和黑龍潭。潭潭相掛,面積各有數畝。其中三潭最大,潭水呈黛色,深不可測。相傳潭中有神靈,人不敢犯,投入瓦石,風雨立起,求雨甚靈。潭上原建有三仙宮、朝陽宮等,殿堂樓閣建築雄偉,寺廟倒映潭中,如水晶宮一般。但由於一些特殊原因,現僅存一通石碑,其餘皆毀.真是可惜至極!望各位遊客可以諒解!不過這也可能有助於遊客們對這美景的無限遐想吧!

好了,過了“三潭”,我們這就到了石門廟。石門廟是三潭之上所有廟院的總稱。其含有關帝、龍王、靈宮、王母洞等。它規模宏偉,密集緊湊的有朝陽宮、太平宮、三仙宮、合稱石門三宮。創建於宋,最盛時期三宮為入進院落,院院相通,有房屋130餘間。三宮中朝陽宮最大,大殿敬奉王母娘娘,配殿供奉十一神像。相傳朝陽宮很有靈氣,因此每日香客絡繹不絕,每年二月,十月都要在此舉行一個月的盛大廟會,商賈雲集,熱鬧非凡,香火集盛。抗日時期,八路軍武工隊在此活動,日偽軍曾多次進攻這裏,屢攻屢敗,日偽軍認為這是神靈在保佑我軍,於是便火燒三宮,整整燒了七天七夜,所有建築化為灰燼,然而敵軍還是未能取勝。

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石門廟”,轉眼間,我們已不知不覺地到了“壯士崖”。壯士崖位於三潭西岸。大家向東望,那不就是剛剛我們參觀的“三潭”了!大家現在可以驗證“壯士崖位於三潭西岸”這句話的事實了!1948年6月,太行軍區48團與國民黨反動派在此激戰,消滅敵軍400多人。為掩護主力撤退轉移,8名戰士奉命留下阻擊,在彈盡路絕的情況下,他們堅貞不屈,英勇跳崖,除一人被樹叢攔截而倖存外,其他人皆壯烈犧牲,它是堅貞勇敢歷史的記錄,因此之後被列為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政府們為了紀念那些烈士們,在1994年8月1日,又在此建“英烈亭”。《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原型,曾獲太行英雄稱號,曾任北疆軍區司令員的輝縣籍郭興同志,親手書寫“勇士屹立太行頭,浴血奮戰殺敵寇,糧盡彈絕無退路,一躍黑潭寫春秋。”一詩立碑,以示紀念。

一陣激烈的戰爭重現後,我們又到了“石門水庫”,它因水庫位於石門溝而得名。1973年為解決輝縣市西北地區乾旱缺水狀況,在原上八里鄉的一座小型水庫基礎上,輝縣人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修起了庫容30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該水庫壩高90米,基寬80米,壩頂寬5.5米,壩長291米。就地取材,紅石漿砌,蔚為壯觀。豐水季節,水面達10餘里,碧水微波,千尺深泓,堪稱高峽平糊。

讓我們現在來到水庫西側的丹壁崖下看個究竟吧!這裏便是“三龕”,內凹30餘丈成龕形的洞天福地,遠看三龕,實有五龕,龕龕相連。簡稱一龕井二龕塔,三龕裏面住菩薩,四龕娘娘樓,五龕老鵰窩。説的是一龕內有一廟,旁有一方聖井,水清見底,旱不涸,澇不溢。二龕有一明代磚塔,塔高10米有餘,造型別致,巧奪天工,現塔毀,基存。三龕更為深括俊秀,山門上題有“雲峯寺”三個大字,創建於宋,興廢不知何時。明嘉靖年間重修時,基址拓寬,先後建殿堂樓閣十幾座,房舍30餘家,原名雲峯庵,後改名雲峯寺,屢有重建。北岸有一懸泉,注入殿前池中,猶如蒼龍吐珠,十分壯觀。四龕內有一巨石鋪地,如姑娘之秀樓。五龕內有一可兩人合抱的老鵰窩,相傳幾百年前形成,懸立與絕壁半腰,常見蒼鷹盤旋,烏鴉成羣,別有一番情趣。

現在,我們再來認識一下黑老潭,它位於松樹坪村南二里許的石門水庫內,潭長14餘里,寬5-6米,深不可測,水呈黛色,故叫黑老潭。聽説常有一黑婆婆出入水面,故又叫黑老婆潭。

啊!那邊的獼猴歡蹦亂跳地來了!你一定不禁會問:“這可能是到了獼猴自然保護區吧!”的確,這位於石門溝西部的便是獼猴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東西長16華里,溝內叢林密佈,景色清幽,南峯北嶺,山勢峻峭,林木茂密,溪流潺潺,常有成羣的獼猴出沒其間,據説有七、八羣,每羣幾十只到百隻不等,各有勢力範圍,外敵不得侵犯。一羣猴的活動範圍幾十公里,冬春多在嶺頭,夏秋多在溪邊避暑、搶食。為保護獼猴,劃分獼猴自然保護區,目前這裏的獼猴是地球上緯度最北端的獼猴。

經過了美麗風景的侵染,一陣長途跋涉,現在我們又到了抱犢橋。抱犢橋位於松樹坪西二里許。有一橋橫跨河水之上,橋名抱犢橋,河為抱犢河。相傳西漢末年,此地有一個名叫馬武的牧童,每天要趕着牛過河到對面山坡上放牧,怕牛犢太小被水淹死,便抱在懷裏過河。小牛漸漸長成了大牛,馬武仍天天抱着牛過河,不知不覺之間力氣大增,成為方圓百里聞名的大力士。忘莽奪取政權後,馬武便追隨劉秀與王莽作戰,成為劉秀手下一員得力戰將。馬武做官後,常記起從前抱犢過河不易,就出錢命人在河上建起了一座小橋,方便羣眾過往,後人就把他抱牛經過的着條河叫做抱犢河,稱此橋為抱犢橋。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下山,一同去領略八里溝大瀑布這一勝景!八里溝大瀑布,因位於八里溝而得名,又因瀑布的豁口如龍口,又稱龍口瀑布。瀑布落差157米,雨季寬20米左右,平時有5米左右,一年四季水流不斷。一掛飛瀑,凌虛而下,咆哮奔騰,山鳴谷應,飛珠濺玉,異彩紛呈,磅礴多姿,氣勢恢弘,被譽為“華北第一瀑”。遠望素帛飄渺,節節下瀉;近看明珠閃爍,白帳飄落,身臨瀑下涼氣襲人,使人有“赤日行空午不識,炎熱酷暑汗自收”之感。該瀑布還有一個最大奇觀。若天氣晴朗,陽光直射(上午8點-下午2點)可以看到10餘米高的彩虹,七彩俱全,十分壯觀。正如清代大學士孫詮所説:“訪其側下懸崖坐,貪看飛泉不肯行。”而瀑布下方的青龍潭因瀑布落入潭中,泛起波濤,似青龍出入水面而得名。

看完了瀑布,下個景點是紅石河。現在我們大家腳下的路叫龍盤梯,大家可以看到龍盤梯順着崖壁盤旋而上,共有700多個台階。請大家注意安全。過了龍盤梯,再走約一公里的山路就到了紅石河。

過了階,現在便到了紅石河。紅石河是八里溝瀑布的源頭,河寬20米,深0.6米,此河源自山西,海拔1500米,故又稱“太行天河”,河牀為紅石沙巖,光潔平瑩,碧水橫溢,紅綠相映,色彩斑斕,明麗如畫,淙淙悦耳,如夢似幻。河水順着光潔平整的紅石板層層疊疊,川流不息,在陽光照耀下,如巨型的水晶板,晶瑩透亮,似亂石彈溪琴,淙淙悦耳。

我的介紹別到了這裏,山清水秀的八里溝想必給大家帶來了美好的印象吧!可能都已經已經躍躍欲試了!那麼大家就親自去你所喜愛的景區體會一下大自然對你的親吻和擁抱吧!從現在起自主遊覽,到了晚上7:00在這裏集合回家!讓我們一同帶來神祕和遐想,一起帶走美麗和奧妙!遊客們,再見!

淇縣靈山導遊詞

發佈時間:2009-07-23 13:26來源:中國旅遊景區所屬欄目:河南導遊詞 瀏覽:103次點擊

靈山位於太行山東麓,距朝歌城北10公里,遊覽面積10公里,遊覽時間大約需1個小時。這裏交通平坦,位置優越,山青水秀,廟宇堂煌。四面環山,東有玉龍峯,西有靈鷲峯,南有靈龜山,北有伏牛嶺,羣山環抱,晝似蓮花吐放,夜如眾星捧月,不但景色優美迷人,而且歷史源遠流長,女媧在此煉石,捏土造人,殷紂王在這兒降香,姜太公在此釣魚,唐太宗在此加封,究竟景色如何?還請您遊覽之後,自己作一番評價!

今天當我們站在景區山門時,首先仰頭抬望觀看到靈山二字,是由2000年8月台灣混無禪留下的墨寶。

走入山門,第一個印入我們眼簾的是這個高13米的女媧神像,它是由花崗巖材料做成的。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據<<史記>><<尚書>><<列子>><<淮南子>>。等史記記載,婦媧是一位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歷史人物,她煉石補天,捏土造人,並首創婚姻制度,是東方世界古代人類和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的偉大女性先祖。在遠古時期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面對巨大的災難,她挺身而出,無私奉獻,造福人類,澤被萬物,推進文明,是歷史天地的偉大創世先祖。她的行為和事業是鼓舞激勵世世代代中華兒女永遠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

大像取女媧補天之資,雙手高摯,面色剛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底座下有三層平台,第一層平台擺放着十二生屑雕塑,表示着天下億萬有情兒女偎依在女媧娘娘身邊與她共享天倫之樂,第二層是植物造型主與鴿子,預示着世界充滿了愛心與和平,第三層擺佈着玄妙無比的八卦圖,象徵着女媧娘娘神祕莫測的高超本領。

大像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面女媧託石補天的雄姿,我們已經領略過了,下面看後面女媧認真地捏土造人。相傳當年女媧捏土造人,後讓男人和女人結合繁衍後代,女媧是人類的始祖,是人類共同的母親,靈山以女媧為主,故靈山也叫母親山。

靈山有人之景觀,女媧大型雕塑,更有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華廈第一奇觀女媧峯,從這兒向西望去,這位人類共同母親的化身。頂天立地,毅立於望娘坡上,觀人間煙火,看世間善惡,宏法度化,佛光普照。

好,下面我們一起走入女媧來觀看,迎面的這兩位把門神位是我們的哼哈二將,傳説他們是西周的大將,後來姜子牙封神,特封他們為哼哈二將,把守佛寺山門。

走出女媧廟,下面我們繼續向前走入女媧宮。靈山是以封神演義出了名的,商朝曾經有四位帝王為靈山的女媧降香,他們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面帝辛是殷商第三十君王,帝乙之子,紂王,好,我們現在一起到紂王降香處來觀看紂王降香的經過,碑之上講,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是女媧娘娘的誕辰,紂王就率領滿朝文武,八百御林來為女媧降香,看到女媧的美顏。頓起淫心,題風流詩一首,留在行宮粉壁上,風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粧,曲曲遠山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花姻騁娟裝,但得妖嬈能舉動,娶回長樂待君王,那麼女媧娘娘貴為神女,而紂王竟想娶她,簡真是痴心妄想,所以才招至後來成湯百年積業毀於一旦的結局。好,看過之後,我們繼續看旁邊的五色石,傳説當年女媧煉石補天遺留在人間兩塊奇石,一塊是<<紅樓夢>>裏面賈寶玉身上的寶玉,另一塊就是大家面前的五彩石。有一首詩對五彩石描繪的淋漓盡至是:未遇補天滯人間,盛土談粧立庭前,靈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對雲煙,相信讀後,您會對王彩石會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好,現在我們到後面的千古佛洞來觀看,千古佛洞又名驅病洞位於靈峯壯側的半山腰處,因洞的入口處有一自然形成的石佛而得名,石佛高兩半多餘,體態肥大,兩耳垂肩,面目慈善,形象逼真,鑽佛洞者都要有因洞口狹窄,貼佛心而過所謂佛山有我,我心有佛,人心佛心,心心相印,朋友,你心中有難解之事嗎?如果有,我們一起走入千古佛洞穴訴説心事,

當我們來到千古佛洞泊洞口,首先看到一則對聯: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對仗工整,耐人尋味,看右邊的題靈山景區,朝歌腹地繡靈山,雙劍直插九重天,南聳紫光女媧峯,北卧碧波景龍潭,千古佛洞鑄勝景,萬年古剎聚羣仙,昔日曆經桑滄,今朝又迎明圓,這首詩把靈山景區的景點,歷史以韻律詩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現給了遊客,給人一種如詩如畫般的仙境情懷,再看右邊的題詞:每逢到靈山,都鑽古佛洞,若問為何故,健身又去病,壁石多元素,若將造化成,妙説不盡,陶醉自然中,這首詩把鑽千佛洞穴的益處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了,鑽古佛洞有病可以去病,無病可以健身,其妙無窮,身入佛洞,自得其樂。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靈梯的前面,靈梯取名原因有三,一是走時腳底下發出叮咚鋼琴一般的聲音,二是地理位置優越,上面是靈峯,下面是玉帶河,它是連接靈山的山和水的紐帶,三是台階數吉祥,一邊是84個台階,民間所説,73、84、一個人活了73、84就是長壽了,大家登過84個台階,祝願大家順利度過84歲,一邊是84,兩邊廉潔168,1、6、8祝願大家一路發。

河南導遊詞

標籤: 導遊詞 景點 河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9l8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