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歷史上韓愈的簡介(新版多篇)

歷史上韓愈的簡介(新版多篇)

歷史上韓愈的簡介(新版多篇)

歷史上韓愈的簡介 篇一

韓愈(768~824),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長慶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韓愈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説》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韓愈的主要作品 篇二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唐 · 韓愈

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正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北極贈李觀 唐 · 韓愈

北極有羈羽,南溟有沈鱗。川源浩浩隔,影響兩無因。

風雲一朝會,變化成一身。誰言道里遠,感激疾如神。

我年二十五,求友昧其人。哀歌西京市,乃與夫子親。

所尚苟同趨,賢愚豈異倫。方為金石姿,萬世無緇磷。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 唐 · 韓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築場十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繚逶迤,

擊鼓騰騰樹赤旗。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球驚杖奮合且離,

紅牛纓紱黃金羈。側身轉臂著馬腹,霹靂應手神珠馳。

汴州亂二首 唐 · 韓愈

汴州城門朝不開,天狗墮地聲如雷。健兒爭誇殺留後,

連屋累棟燒成灰。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興哀。

母從子走者為誰,大夫夫人留後兒。昨日乘車騎大馬,

坐者起趨乘者下。廟堂不肯用干戈,嗚呼奈汝母子何。

別盈上人 唐 · 韓愈

山僧愛山出無期,俗士牽俗來何時。

祝融峯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長別離。

別趙子 唐 · 韓愈

我遷於揭陽,君先揭陽居。揭陽去京華,其裏萬有餘。

不謂小郭中,有子可與娛。心平而行高,兩通詩與書。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遷宜春,意欲攜以俱。

擺頭笑且言,我豈不足歟。又奚為於北,往來以紛如。

病鴟 唐 · 韓愈

屋東惡水溝,有鴟墮鳴悲。青泥掩兩翅,拍拍不得離。

君童叫相召,瓦礫爭先之。計校生平事,殺卻理亦宜。

奪攘不愧恥,飽滿盤天嬉。晴日佔光景,高風恣追隨。

遂凌鸞鳳羣,肯顧鴻鵠卑。今者命運窮,遭逢巧丸兒。

病中贈張十八 唐 · 韓愈

中虛得暴下,避冷卧北窗。不蹋曉鼓朝,安眠聽逢逢。

籍也處閭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

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談舌久不掉,非君亮誰雙。

扶幾導之言,曲節初摐摐。半途喜開鑿,派別失大江。

人物評價 篇三

裴度:昌黎韓愈,僕知之舊矣,其人信美材也。近或聞諸儕類雲:恃其絕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為戲。

白居易:學術精博,文力雄健,立詞措意,有班(班固)、馬(司馬遷)之風,求之一時,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勢利,自致名望。可使執簡,列為史官,記事書法,必無所苟。

李翱:翱昔與韓吏部退之為文章盟主 ,同時倫輩,惟柳儀曹宗元(柳宗元)、劉賓客夢得(劉禹錫)耳。

後世紀念 篇四

墓址

韓愈陵園(韓愈墓)位於河南省孟州市城西6公里韓莊村北半嶺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臨黃河,是一片丘陵地帶。

1986年11月,韓愈墓公佈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詩人簡介 篇五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貞元十九年(803年),因論事而被貶陽山,後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個人作品 篇六

韓愈的作品非常豐富,現存詩文700餘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賦、詩、論、説、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誌、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門人李漢曾編其遺文為《韓愈集》四十卷,今有《韓昌黎集》傳世。

《韓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清代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注本。今人整理註釋的韓集有馬通伯《韓昌黎文集校注》、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童第德《韓集校銓》等。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註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雲、王元啟、沈欽韓、方成和今人徐震。

人物生平篇七

長安十年,未得一官,韓愈在憤懣憂傷的心情中回到河陽,與盧氏相守。鄉居生活誠然清苦,卻給了他思考的時間。這段時間中,他的思想開始真正涉足一些深刻的問題。貞元十一年(796)九月,他去往洛陽官員雲集之處,想要看看是否能在那裏得到一些機遇。從貞元十一年到貞元十八年,韓愈的仕宦生涯不過是兩入軍幕,在官職上沒有什麼大的起色。但他一生學問道德的理論基礎,卻是在此階段打下的。著名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及《師説》、《答李翊書》等文章,都是他這段時間的成果。

貞元十七年(801),韓愈再入京選官,得到祠部員外郎陸傪的引薦,授四門博士。四門博士是四門學的學官。這一職務,與韓愈“汲汲於富貴,以救世為事”的理想相去甚遠,但他對工作也極為竭力盡心。當時,韓愈在京師已經有些名聲,學校學生以外,慕名而來,求學問道者也往往有之。他有問必答,凡登門稱弟子者,他一概不迴避師徒名分,這又大悖於當時士子恥於求師的風氣,因此招致許多非議。

貞元十九年(803),韓愈的文名愈盛,由此升遷為監察御史。但當年即因上書《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被貶連州陽山。

陽山處嶺南窮荒之地,韓愈在當地關心教育,興辦學校,有許多惠民之政,甚至在他離去時,當地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

貞元二十一年(805),韓愈得到命令,離開陽山,於郴州等待新的任令——即江陵府法曹參軍。這一職務實則屬於職掌猥雜的俗吏,因此韓愈對此憤憤不平,極為不滿。

判司江陵未滿七月,朝中的政局人事都發生着劇烈的變化,韓愈感到有了迴歸長安的指望。到元和元年(806),他領到朝中“國子博士”的任命,至元和三年(808),正式擔任此職。元和四年,改官都官員外郎,但他在任上因祠部事務與宦官發生激烈的鬥爭,隨後為息事寧人,被改官為河南令。

任河南令不足一年,韓愈在繁劇的政務中堅定地與不法軍人鬥爭,興教育,整頓風俗。元和六年(811),韓愈調任職方員外郎。自此時到元和十三年(818),韓愈一直在長安為官,達到他一生仕宦的頂峯。

元和十四年,唐憲宗預備奉迎法門寺佛骨,這是憲宗朝最隆重的一次禮佛活動。歷來堅持反佛的。韓愈感覺無法坐視傾城的崇佛狂潮,於是上表切諫,即後世極為有名的《論佛骨表》。言語辛辣,充滿輕蔑嘲諷。這篇上書恰恰是在佛骨已迎入長安,長安士庶的佛事活動達到最高潮之際寫的,文中更有東漢奉佛之後,帝王鹹致夭促一類的話,憲宗見書而盛怒,韓愈則因此被貶八千里外的潮州。

被貶時,韓愈已在晚年,且體弱多病,又在荒僻之鄉,境遇極苦。但他在任中勤於王事,終於職守,去害除弊,安定百姓,興辦學校,培育人才。歷代潮州官員中,在職僅半年的韓愈不過是來去匆匆的一個,但他在潮州人文史上的影響卻是最大的,也是最為潮州百姓愛戴的。

元和十四年(819),韓愈被移袁州,次年十一月,又回到長安任職。長慶四年(824),他因病去世,在長安靖安裏私第離開了人世,這一年,他五十七歲。

韓愈的主要作品 篇八

1、《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2、《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3、《晚春》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

4、《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5、《春雪》

看雪乘清旦,無人坐獨謠。

拂花輕尚起,落地暖初銷。

已訝陵歌扇,還來伴舞腰。

灑篁留密節,着柳送長條。

入鏡鸞窺沼,行天馬度橋。

遍階憐可掬,滿樹戲成搖。

江浪迎濤日,風毛縱獵朝。

弄閒時細轉,爭急忽驚飄。

城險疑懸布,砧寒未搗綃。

莫愁陰景促,夜色自相饒。

6、《春雪》

片片驅鴻急,紛紛逐吹斜。

到江還作水,着樹漸成花。

越喜飛排瘴,胡愁厚蓋砂。

兼雲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見迷巢鳥,朝逢失轍車。

呈豐盡相賀,寧止力耕家。

7、《聽穎師彈琴》

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

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羣,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

失勢一落千丈強。

蹉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9oy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