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瀋陽清福陵導遊詞

關於瀋陽清福陵導遊詞

關於瀋陽清福陵導遊詞

瀋陽清福陵導遊詞1

另一種説法與佛教有關,佛家認為人生有108種煩惱,為去掉這些煩惱,唸佛要108遍。曉鍾要叩108下,佛珠要用108顆,所以佛教建築多與此數有關。據專家考證一百單八蹬的建築形式在全國僅有兩處,另一處在山西五台山上的菩薩頂。

走過神橋,便會看到碑樓,碑樓建於公元1688元,重檐歇山式建築。正中立着康熙皇帝親筆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文是用滿漢兩種文字雕刻的,上面詳細的定述了努爾哈赤的生平,創業的艱辛以及豐功偉績,福陵的神功聖德碑有一種奇特的現象,每當陰雨天氣,碑身的背面會顯現寬袍大袖,飄飄然如踏雲而來觀音側身像,所以又稱觀音石。碑樓內地伏四角各雕一凹型海水漩渦,每個漩渦內各雕一魚、鼈、蝦、蟹,每到陰雨天,漩渦內會蓄滿水,其實這就是古稱“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現象。

碑樓東為茶膳房、果房。面為滌器房、宰牲亭等,這都是祭祀時用來工作的建築物。

過了碑樓,是一座城堡式建築叫方城,這是陵園的主體建築,也是最具滿族特色的建築,這是我們要參觀的第三部分,方城高1丈5尺7寸,周長113丈8尺4寸,正中為隆恩門,上有三滴水歇山式門樓,周圍邊廊,尚北明間避門,黃琉璃瓦頂,原來隆恩門兩側有八顆松樹,象徵皇帝生前文武大臣垂手恭立於門前,故稱為“站班鬆”、隆恩門的兩側有磚砌石階,拾級而上便到了方城之上。相傳,秦始皇陵的內埠和外郭,就是按秦都咸陽的規制建造的,如此看來,皇陵中的方城是都城的象徵,以體現“事死如事生”。方城的四角有四座角樓,均為兩層衝檐歇山式建築,上懸風鈴,風吹鈴動,一是可以驅趕鳥雀,使其不在這裏築巢,二是可以渲染莊嚴、肅穆的氣氛(方城角樓的獨特建築是瀋陽這兩座陵寢區別於其他明清皇陵之處)。方城正殿叫隆恩殿,建在五尺高的大須彌座上,這裏是祭祀的重要場所,隆恩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周圍邊廊。上蓋黃色琉璃瓦,架樑全部為和璽彩繪,隆恩殿三間四門八窗,明三間以隔扇門為裝飾。殿內有大暖閣,大暖閣內供小暖閣,供有陵牌殿後有二柱門、石祭台、洞門,洞門之上便是大明樓。樓中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此碑就是福陵的“聖號碑”。由於“聖號碑”具有特殊地位,此碑和其他碑制不同。其中一點便是它被塗成許多色彩,碑面用硃砂染成紅色,碑文填金,其它各部用紅、黃、白、蘭、綠五色彩絲、金光閃閃、鮮豔奪目。清末以後由於失修色彩脱落,特別是1962年5月7日大明樓着火被毀,此碑受到一定損失,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明樓是後來修復的,方城後是月牙城,古人認為“天有陰晴,月有盈虧”,滿月象徵團圓,而月牙則代表離散。人死謂之虧,所以把這修成月牙形,以示悲哀。城內空曠、沉寂,只有北牆正中的琉璃照壁,為這座空城牆添了一些生氣,據説這照壁地宮的人口。

瀋陽清福陵導遊詞2

明清陵寢地表建築,基本上是紫禁城建築的變例,而紫禁城建築的前身就是瀋陽的故宮和昭陵、福陵。其主導思想在於宣傳皇權至上,其等級、使用材料均與紫禁城宮殿一樣,不同的是陵寢是皇帝死後居住之所,不僅要威嚴,還要適應陵寢這一特殊要求,故明樓寶頂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清代陵墓地表建築與周圍環境十分協調,紅牆、黃瓦、高聳的明樓與蜿蜒的青山、流淌的河水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顏色搭配及其協調的畫卷,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相映成輝。明樓高聳,顯然是設計者依據陵墓地表建築坐落在羣山之中這一特定環境,為強調其陵墓主體標誌性建築而有意設計的。它避免了陵墓建築低卑、與帝王身份不相符這一難題。

明清兩代建造許多規模宏大的宮苑、陵寢,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很出色,在裝飾風格的表現上沉雄深遠,映透了明清全盛時期皇權的聲威。建築的整體氣勢上大大不同於洛可可風格對莊嚴崇高,宏偉氣派的拒絕,卻與巴羅克着意追求空間及視野容量的闊大,追求體積表現力的雄健不謀而合。到了清代中葉以後,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築和藝術上也表現出一種追求繁瑣綺麗的風氣,工藝品上堆砌玉石珍寶,金銀琺琅,連建築裝修上也鑲嵌上琺琅玉石,藝術之高低彷彿與金銀財寶的多少成了簡單的正比。這似乎與巴羅克,洛可可兩種風格皆有共通之處,前者也是一味採用昂貴的材料——金、銀、銅和大量繡花錦緞的裝飾來表達豪華富麗和榮耀,以炫耀財富為美,以表現奢侈為美。後者更多的追求纖巧與精緻,細膩到無以復加,繁瑣到眼花繚亂,充分表現出沒落貴族的頹喪侈糜而又精於鑑賞。清代建築藝術的細節處理似乎就是這二者風格的集合,既有堆砌的富貴,也有推敲的雅緻,各得其彰。

瀋陽清福陵導遊詞3

各位朋友,你們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大家到福陵參觀遊覽,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寢陵,因其位於瀋陽城的東郊,故又稱東陵,它與新賓的永陵,瀋陽昭陵被合稱為清初的關外三陵。

福陵,建在天柱山上,天柱山是長白山的餘脈,原名石咀頭山,東牟山,福陵的修建歷史大體經過了三個階段:即天聰時期的草創,順治時期的修繕,康熙時期的改建。

各位朋友,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座落於翠綠的羣山之中,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羣就是福陵。福陵佔地面積19.48萬平方米,依山傍水,整個陵園由低向高巧妙的依山勢而建,寶城、寶頂俱建在山巒之顛。

福陵按其自然佈局可分為三部分,即大紅門外區、神道區、方城、寶城區三部分,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第一部分。

福陵的下馬碑有6座,四座在陵前,兩座在東、西紅門附近,正紅門前兩側的下馬碑上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寫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了下馬碑,陵園前東西兩側各聳立着石獅一對,華表一對,石牌樓一對。石碑樓也叫下馬牌樓,為諸色仿木石材建成,四柱三樓,橫坊上有斗拱,二龍戲珠等紋飾。正中心刻有文字及各種瑞祥圖案,文字朝外,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着“往來人等至此下馬,如違定依法處治”整個牌坊的雕工古樸、典雅、精美。

瀋陽清福陵導遊詞4

從正紅門到碑樓為陵園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神道區,正紅門是陵園的正門,兩側是五彩蟠龍袖壁,四周是矩形紅包繚牆將整個陵園圈為一體,正紅門為三楹單桅歇山式仿木架結構,上頂鋪滿琉璃瓦、大脊、重脊、大吻、重善一抹金黃。拱門三道,彩油為飾,上有染金門釘及獸面“鋪首”、三道拱門,正中一間叫“神門”,是供所謂墓主“神靈’出入的門户,此間平日不開,只是在大祭時供抬祝版,制帛以及其它祭品的官員出入,其它人不得行走。東為:“君門”是皇帝祭陵出入之外,西為“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過了。正紅門一條與神門相逢300米長的“神道”直至石拱橋、神道和神門一樣有極嚴格的使用規定,除抬祭品的官員可以通行以外,其它人一律嚴行禁走,違者受法律懲處。對神道的設置,清代陵墓有一項特殊的規定,郎神道與隆恩門之間必須修建一座建築做隔斷、名曰“一眼望不斷”,寓意大清江山萬事一系。為此。有的清陵在神道上修龍風門,瀋陽昭陵修建神功聖德碑,福陵不僅建有神功聖德碑,而且根據地理條件還修有一百零八蹬。起到雙層隔斷作用,這是福陵區別於其它清陵之處。

神道兩側成中軸對稱,整齊的排列着一對石望柱和四對石象生。石望柱上各坐犼一隻,相傳犼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其好望,故讓其守陵。石象生依次為獅、虎、馬、駱駝。據説,石馬是仿當年努爾哈赤的坐騎龍馬——一種典型的蒙古馬雕刻的。神道盡頭便是與兩座“神橋”相連接的,巧妙依山勢而建的“福陵天蹬”;俗稱“一百零八蹬”,“欲知福陵絕佳處,石階送爾上天登”;福陵天蹬是明清皇陵中獨一無二的建築形式,那麼石階為什麼要修一百零八級呢?一種説法與星宿有關,相傳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就是就是這些星宿“下凡”,“一百單八蹬”寓意將天罡地煞星踩於腳下,以保福陵平安無事。也以此顯示至高無上的皇權。

瀋陽清福陵導遊詞5

福陵的南向四周圍以紅牆,正中是正紅門,自南而北地勢逐漸升高,門外的兩旁對立着石獅、華表、石牌坊和刻有滿、蒙、漢、回、藏五種文字的下馬碑。正紅門是很長的一段神路,路的兩側有坐獅、立馬、卧駝、坐虎等四對石獸。盡頭是利用天然山勢修築的一百零八級磚階,以象徵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磚階之上是碑樓,樓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內立康熙帝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門,上建三層歇山式的門樓建築。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樓,城內正中是坐落在須彌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單檐歇山式,殿內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樓,殿的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後邊有洞門,洞門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樓,中間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內的建築,屋頂都鋪有黃琉璃瓦,廊柱是硃紅地仗,樑枋間都是“和璽”壁畫。福陵的周圍,河流環繞,山崗拱衞,望去氣勢宏偉,景色幽雅,風景優勝。清人高士奇曾有詩云:“回瞻蒼靄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雲上,天因列柱崇。”正是這裏風光的具體寫照。“天柱排青”也是著名的瀋陽八景之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jo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