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複習資料2021【通用多篇】

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複習資料2021【通用多篇】

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複習資料2021【通用多篇】

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複習資料 篇一

一、保持人民幣穩定的意義是什麼? ★

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影響價格的因素是什麼?

(1)供求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賣方市場。商品價格上漲。(提倡錢貨兩清消費)②供過於求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買方市場。商品價格下跌。(提倡貸款消費)

(2)價值決定價格

價格變動雖然受供求關係影響,但價格最終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三、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什麼? ★

1、一般來説,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3、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而且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四、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是什麼?

1、調節生產。(供過於求時,價格下降生產者獲利減少,生產規模減少商品產量減少,供大於求時,則反。)

2、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給自己提供降價空間,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3、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五、影響消費的因素是什麼?

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

① 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增長較快時,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增長越快;反則反。【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對於未來收入,如果人們又非常樂觀的預期,那麼預支將來收入可能性就會加大;反則反。③社會總體消費説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④物價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物價上漲人們購買力下降;反則反。⑤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等也影響人們消費。

六、恩格爾係數

含義: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恩格爾係數與消費關係:恩格爾係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七、消費心理影響消費是什麼?★

不健康的消費心理: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

八、怎麼樣做理智的消費者? ★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要求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值內景性消費。過於節儉頁是不可取的。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避免跟風隨大流。要儘量避免情緒消費,避免只注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這種精神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物質生活上的困難,獲取新的成就。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更要戒奢從儉。

九、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是什麼?★

生產決定消費

①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⑤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消費所形成的新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任何社會都需要生產過程的不斷重複和更新,這就是再生產,生產過程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十、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是什麼?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共有性。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共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十一、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是什麼?

1:共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

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既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作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

必須佔支配地位。

十二、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態度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各種經濟所有制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十三、非公有制經濟的意義是什麼?

1、活躍市場、方便人們生活。

2、增加就業。

3、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4、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

十四、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是什麼?★

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十五、公司為什麼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使企業特有的,他滲透在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最終通過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形成本企業的競爭優勢,公司是否誠信經營,關係到企業成敗。

十六、企業兼併聯合的意 是什麼?

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資源利用率,有益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十七、就業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合理配置下的勞動就業,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促進經濟的發展。

(2)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就業有利於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十八、怎麼樣樹立怎樣的擇業觀?★

(1)樹立自主擇業觀

(2)樹立競爭擇業觀

(3)樹立職業平等觀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十九、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為税收上繳國家)

二十、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是什麼?

(1)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繫在一起,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二十一、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是什麼?★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即對立統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2)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二十二、如何做到效率和公平相統一?(如何做到兼顧效率與公平?)★

(1) 兼顧效率與公平,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2)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又要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3)兼顧效率與公平,必須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係。

二十三、財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發揮財政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

A 通過財政調節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a 通過對財政收支數量、方向、結構的控制和調整,促進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及經濟結構的優化,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b 財政加大經濟建設支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B 促進科教文衞事業發展。(大力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衞生事業,是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2)人民生活有保障

A 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保證國家職能的行使,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政權的鞏固,保證人民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安居樂業。

B 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 ----為人民創造安寧、和諧的生活環境,必須提供完善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

C財政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二十四、依法納税的意義是什麼?★

(1) 依法納税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 税收取之與民、用之於民。

(3) 公民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税。

(4) 税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二十五、市場調節的作用是什麼?

市場能夠及時、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市場利用利益槓桿、市場競爭,調動生產競爭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十六、市場調節為什麼要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1)市場調節以法律法規、行業規範、市場道德規範等形式,對市場運行的各方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2)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範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二十六、為什麼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1)原因:市場解決不了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有哪些物品不能讓市場調節)

(2)侷限性: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事後調節)★

二十七、問:社會主義社會的資源配置是誰在起基礎性作用?市場調節

二十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1)基本標誌: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我國的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

(2)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鼓勵先富,而後先富帶後富)

(3)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加強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把人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二十九、需要宏觀調控的原因:

(1) 加強宏觀調控可以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2)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

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三十、什麼是總體小康?什麼是全面小康?

(1)總體小康:從微觀上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從宏觀上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

(2)全面小康: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經濟更加發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三十一、科學發展觀的措施是什麼?(表現為哪幾種發展狀態):★

⑴全面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⑵ 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等等統籌工作,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

各方面相協調。

⑶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三十二、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1)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發展的結果;

(2)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分工使生產要求打破地域和國界的限制;

(3)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

(4)資本為了追逐利潤,在全球到處奔走。

(5)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以及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繫,推動着經濟全球化發展。

三十三、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

(1)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現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左右着國際經濟的“遊戲規則”,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

(3)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在一起,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影響其他國家,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4)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説,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不能置身事外,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三十五、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三十六、對中國入世如何評價?

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標誌着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⑴ 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有利於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⑵ 嚴峻考驗: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深入地與國內市場的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經濟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三十七、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三十八、中國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三十九、中國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於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

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複習資料 篇二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使用價值概念: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注意:有使用價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須有使用價值。)

(2)商品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注意: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換,是因為都耗費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3)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是商品,沒有價值的東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時兼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銷售者是為了實現商品的價值。

(二)貨幣的本質。

1、貨幣的產生:貨幣是商品交換髮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1)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的商品。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能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商品。)瞭解

3、貨幣的職能

(1)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

A、價值尺度職能

(1)含義: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職能。

(原因: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

(2)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所謂價格是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商品價格與價值成正比。

(3)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是觀念上的貨幣,不需要現實貨幣。

B、流通手段:

(1)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的區別。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強調的是商品如何交換。

(3)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

(2)貨幣在發展過程中又有了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計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的價格總額(即待售商品的數量×價格水平)/ 貨幣流通速度

(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例,而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紙幣的產生和發展:

(1)紙幣是隨着商品交換的發展而產生的。

(2)紙幣的含義:它必須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注意: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這裏需要強調兩點:一是由國家或特定地區發行的。二是國家強制使用的。紙幣沒有價值,之所以能代替貨幣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國家的強制力。)

6、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1)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任何數量的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為限度。

(2)通貨膨脹指的是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會引起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或社會經濟秩序。

(注意: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很多,不僅僅與紙幣的發行量太多有關,也與其他因素有關,如成本上升、總需求太大等。)

(3)通貨緊縮是一種與通貨膨脹相反的經濟現象,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的下跌的經濟現象。通常伴隨着經濟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一)信用工具:

1、結算的方式:(1)現金結算 (2)轉賬結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義: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B、優點: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C、其中銀行信用卡是指商業銀行對信貸狀況良好的客户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

(二) 外匯和匯率:

1、外匯: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兑換比率。

判斷匯率升高和跌落的標準:如果用100單位外匯可以兑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説明外匯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貶值;反之,亦然。

3、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即: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1)本幣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幣兑換的本幣更少,影響有:A出口減少,進口增加;B外資投資成本增加;C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D本國外匯儲備貶值,但有利於償還外債;E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

(2)本幣貶值,意味着同量外幣兑換的本幣更多,影響有:A出口增加,進口減少;B外資投資成本降低;C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D本國消費相對便宜,外國遊客增加。

4、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含義及意義: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對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從產生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本質看: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從職能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從重要性看: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然存在商品貨幣關係,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1)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一定意義上是財富的象徵;(2)對金錢要取之有道,要通過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3)用之有益,要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地方。(4)用之有度。花錢要有所節制,要分輕重緩急。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價格由價值決定,並受供求關係及其它的影響(即價格由市場形成)

(一)供求影響價格

1、供求影響價格

(1)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有 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甚至 宗教信仰、習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響(間接因素);(2)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係 (直接因素)來實現的

2、供求如何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買方不得不接受較高的價格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這就是“賣方市場”。(即由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賣者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

②供過於求,價格降低。賣方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他們過剩的存貨,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這就是“買方市場”。(即是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買者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

(二)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和價值的關係

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值越大,價格越高

2、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3、勞動生產率及其與商品價值量的關係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

4、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1)基本內容: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提示: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有商品經濟就有價值規律)

(2)表現形式: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為什麼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即為什麼沒違背價值規律---等價交換原則?為什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

價格和供求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造成價格上下波動,價格不可能無限上漲,也不可能無限下跌,始終以價值為基礎,圍繞價值波動。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經常價格與價值不相符,但是從一個較長時間看,商品的平均價格還是和商品價值相符的可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而且是可能的表現形式,等價交換存在於商品多次交換的平均數中

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一)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一般來説,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1)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

(2)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

(1)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

(2)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3、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1)在可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將增加對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補關係的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同時將減少對其互補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詞解釋:替代品是指如果兩種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互補商品是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

(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1、調節生產規模 2、提高勞動生產率 3、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 (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物價總體水平)

⑴、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A、其他條件不變,則人們當前可支配收入(當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來預期收入(未來收入)越高,預期支出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C、社會收入差距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有密切的聯繫。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

⑵、物價水平也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 :一般説來,物價上漲人們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量;物價下跌,則購買力普遍提高,會增加對商品的消費量。

2、消費的類型

(1)按照消費對象不同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錢貨兩清的消費 、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分: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

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的關係:消費結構的完善和優化意味着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

恩格爾係數與消費水平成反比

4、消費心理:

⑴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⑵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⑶ 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⑷ 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5、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⑴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⑵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⑶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⑷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與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費的發展能促進生產的發展(動力)。①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3)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及各環節間的關係

①社會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樣相互聯繫的四個環節。②各環節間的關係:A.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B.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樑和紐帶,對生產和消費有重要的影響;C.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2、大力發展生產力

(1)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

A.解決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B.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C.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D.才能擺脱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E.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2)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②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④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係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1)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地位、範圍

①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②範圍: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國有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②地位:國民經濟的支柱

③作用: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掌握着國家的經濟命脈。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

(4)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並廣泛存在於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中。

②地位: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税收。對於發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對於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含義: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經濟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不能籠統地説是公有還是私有。

(6)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股份制作為現代資本的組織形式有利於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從而提高企業和資本運作效率,股份制企業,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注意:公有制實現形式就是公有資產的組織形式、經營方式。股份合作制是勞動和資本聯合的一種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

(7)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

第一,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

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 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個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佔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促進商品流通、擴大社會服務、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營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資金,為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務;可以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和國家税收,對提高國家的總和經濟實力有積極作用。

(3)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台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②地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於引進境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有利於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注意:民營經濟是除國有經濟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經濟,是相對於官營經濟而言的。

社會主義經濟是指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4)理解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理解: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①原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意義: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第五課企業與勞動者

一、公司的經營

(一)公司的類型

1、企業

(1)含義: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濟組織

(2)地位: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

(3)所有制類型:

①從性質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混合所有制企業構成社會主義企業體系

②從投資方式和組織形式看:企業包括公司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

2、公司

(1)含義: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2)設立:成立公司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辦理一定的登記手續,取得法律上的承認。

(法人:是相對於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為存在特徵的個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類型: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兩種,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設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包括:決策機構即公司的股東大會及其選出的董事會,負責處理公司的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即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督機構即監事會,負責對董事會和總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

5、公司制的優點:二者都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管理制度等優點

4、公司的組織機構:

公司設有相應的組織機構,對整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統一的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實現既定的經營目標。這些機構之間權責明確、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運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學性,使公司的發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經營和發展

1、公司經營的直接目的

(1)直接目的:利潤

(2)意義:保持一定的營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2、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①這是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徑,也是提高我國整體競爭力與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主要途徑;

②企業取得優勢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①企業形象的含義: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在社會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評價和認可;

②企業信譽和形象的表現: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③企業信譽和形象的作用: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④樹立企業信譽與形象的途徑:開展正當競爭和反對不正當競爭

3、企業兼併和破產

兼併: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吞併那些長期虧損甚至資不抵債企業的經濟現象;

意義: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破產:對那些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照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

意義: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可以及時淘汰落後企業,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新時代的勞動者

(一)勞動和就業

1、勞動

(1)含義:勞動是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

(2)意義: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勞動創造文明,創造了財富,促進人的發展,推動歷史前進。

高一下冊政治複習資料 篇三

一、企業

股份公司和股票的基本含義、股息計算公式

二、國有企業

(一)地位: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二)改革重要性:對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三)改革必要性:機制不活、能力不強、債務過重、人員過多、經營艱難、效益下降。

(四)改革目標: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五)改革總原則: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

(六)佈局調整: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佈局,要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完善結合起來,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

(七)戰略改組:抓大放小。

(八)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對於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意義(課本P73-74)

三、提高企業濟效益

(一)含義: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注意與利潤率區別)

(二)重要性: 1) 對企業來説—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對國民來説—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對社會來説—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三)方法和途徑:(1)依靠科技,使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四)利潤與經濟效益

1、經濟效益是衡量經濟活動的綜合指針,是指經濟活動中有用勞動成果同勞動消耗之間的比例關係,即“收入與支出”、“所得與所費”。企業的經濟效益是指企業的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係。

2、利潤是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之間的差額。

3、經濟效益與利潤之間的關係,離不開生產成本。

(1)當生產成本不變時,可以分三種情況分析

第一。若利潤增加時,那麼經濟效益肯定提高。

第二。若利潤不變時,那麼經濟效益也不變。

第三。若利潤下降時,那麼經濟效益也下降。

(2)當生產成本提高時,可以分以下幾種情況分析

第一。若利潤提高時,有三種情況

①利潤與生產成本同幅度提高,此時經濟效益不變。

②利潤提高的幅度比生產成本提高的幅度大,那麼經濟效益提高。

③利潤提高的幅度比生產成本提高的幅度小,那麼經濟效益下降。

第二。若利潤不變或下降時,經濟效益均下降。

(3)當生產成本下降時,可以分以下幾種情況分析

第一。若利潤不變或提高時,此兩種情況下,經濟效益均在提高。

第二。若利潤也下降時,同樣也有三種情況。

①利潤與生產成本同幅度下降,此時經濟效益不變。

②利潤下降的幅度比生產成本下降的幅度大,那麼經濟效益下降。

③利潤下降的幅度比生產成本下降的幅度小,那麼經濟效益提高。

思考:企業利潤總量增加是否就意味着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了?

分析: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企業利潤總量,二是產品成本總量或企業全部資金。因此,企業利潤總量增加,能否提高經濟效益有三種可能:①如果企業利潤總量增加比產品成本總量或企業資金總量增長快,包括企業利潤總量增加,而產品成本總量或企業資金總量不變;企業利潤總量增加,而產品成本總量或企業資金總量反而下降,這兩種可能則説明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了。②如果利潤總量增加與產品成本總量或企業資金總量的增長的速度一樣快,則説明經濟效益沒有變化。③如果企業利潤總量增加不如產品成本總量或企業資金總量的增長的速度快,則説明企業的經濟效益下降了。

因此,企業利潤總量增加並不一定就意味着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了。

(五)在市場競爭中出現企業兼併和企業破產是必然的。

1、兼併的含義和意義

2、企業破產的含義和必要必性

3、實行大企業、企業集團的“強強聯合”

四、企業經營者

企業經營者的素質(特別是業務素質)

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

五、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的區別

比較 參與競爭時的動機和出發點 競爭時採取的手段 社會效果與法律後果

正當競爭 遵守法律和市場活動準則,以最低消耗獲得利潤 正當、合法、公平的商業做法。主要靠提高質量、改進技術,降低成本、提高信譽。 保護了國家、集體和消費者利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技術進步,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受到法律鼓勵和保護。

不正當競爭 躲避法律或直接違法,

以獲取高額違法所得 違法行為。主要表現為弄虛作假、欺詐、損人利己。 損害了其它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不僅不能增加社會財富,還會給現有財富帶來浪費。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

高一下冊政治複習資料 篇四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框題一:

(1)國家的本質:在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的根本屬性:階級性。

(2)我國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5)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6)人民民主專政的專政職能的表現:依法打擊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及犯罪活動。

(7)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作用:主要體現為“兩個只有”。

(8)在改革開放條件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的時代內容。

框題二:

(I)我們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的基準: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2)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

(3)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4)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現: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6)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樹立權利意識與義務意識。

(7)如何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

框題三:

(1)關於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與法制。

(2)政治生活的內容: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學生怎樣參與政治生活: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學習政治知識,貴在實踐。

高一下冊政治複習資料 篇五

一、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1、真實、廣泛的民主

(1)國家:國家都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2)我國的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民主的優點:廣泛性(表現在廣泛的民主權利和民主主體的廣泛性)和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也表現在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4)新型的專政: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5)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6)民主與專政的關係: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於人民內部,專政則適用於敵對勢力。另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意義)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P7)

(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時代新內容

(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件正義的事情

二、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

1、神聖的權利莊嚴的義務

(1)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②政治自由③監督權

(2)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②遵守憲法和法律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參加兵民組織

2、參與政治生活把握基本準則

公民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權利,依法旅行政治性義務,要遵循以下的基本準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權利是義務的前提,義務是權利的基礎)

(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1、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①兩極世界的解體與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蘇東解體,打破了美、蘇兩極對立的格局。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世界形成了若干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包括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大國和國際組織。

②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多極化發展中的作用:

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

③多極化趨勢形成的特點:漫長、曲折、充分複雜鬥爭

④世界多極化趨勢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作用:

世界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

2、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1)當代國家競爭及其實質

①當代國家既合作又競爭。

國家間在加強合作的同時,競爭也在激烈。國際競爭表現在各個領域,有經濟競爭、文化競爭、軍備競爭,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等。

②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

A.綜合國力的含義: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

B.綜合國力的內容: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是基礎,文化力、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織部分。

一、國際社會的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

1、國際社會的構成

(1)主權國家

(2)未被國際社會承認主權的地區

(3)國際組織

2。主權國家:

①主權國家的含義:對內具有管轄權,對外具有獨立權的國際社會成員。

②主權國家的分類:

A.按國家性質分: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

B.按經濟發展程度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③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

A.構成要素: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

B.主權是最重要的國家構成要素:主權是一個國家不可分割的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④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A.主權國家享有的基本權利:

a。獨立權。主權國家有按照自已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干涉的權利。

b。平等權。主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c。自衞權。主權國家擁有保衞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

d。管轄權。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都具有管轄的權利。

B。主權國家承擔的義務:

A。不侵犯別國。B。不干涉他國的內政。C。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3、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的含義:

國際組織是國家、地區或民間團體,出於各種特定目的,通過簽訂條約或協議的方式,建立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v36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