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西雙版納潑水節幾月幾日2023多篇

西雙版納潑水節幾月幾日2023多篇

西雙版納潑水節幾月幾日2023多篇

西雙版納潑水節風俗 篇一

潑水節即傣歷新年,傣語叫“桑罕比邁”,是西雙版納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的傳統佳一般在傣歷每年六月(公曆四月)舉節期三至五天。節日期間,內地的傣族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互相登門拜訪,祝賀來年吉祥如意。邊疆地區的傣族要舉行堆沙、潑水、丟包、跳舞、放高升、放煙火、放孔明燈、賽龍船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節前,西雙版納傣家村寨家家户户都忙着修蓋房屋、打掃衞生、洗刷皿具、縫製新衣,每人都要洗澡,每家還要釀酒、春耙把、殺豬、宰羊,呈現出一派節日氣象。

節日的第一天是送舊,相當於除夕。清晨,西雙版納傣家男女便沐浴更衣,各家都準備一桌或數桌飯菜,將一對米團團、一對把把以及煙、茶、蠟條等物放到桌上,抬人佛寺獻給祖先,並在佛前滴水。人們用碗或小籮從河邊端來沙子,在西雙版納的佛寺院中堆起兒座高約三尺的沙塔,塔尖上插幾根纏有彩色紙條的竹枝。然後,大家圍着佛爺坐下,聽佛爺講經説法,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浴佛”活動極其莊嚴,屆時善男信女齊集寺院,將佛像置於院中,用清水為佛像洗塵。有的地方還將佛像抬到寺外,裝人竹製的小房子之內,然後修一水槽通向屋內,槽內造有能從竹管噴水的水車,人們不停地排水倒人槽內,水流衝動水車,水車的竹管緩緩噴出細水注,慢慢灑在佛像身上。假如佛像太大搬不動,就在大殿內替佛像沖洗一下金身,以求佛祖保佑人畜平安。青年男女還要成羣結隊到山上採摘野花做成花房供奉在寺內。這一天通常不潑水,而是去江邊觀看龍船比賽。

西雙版納傣族的龍舟,船身長長的,兩頭尖尖地翹起,船舷上畫有華美的彩紋,首尾有龍頭、龍尾的木雕裝飾。比賽時以寨子為單位,參加者大多是訓練有素的小夥子,他們個個頭纏紅錦,身穿對襟白襯衫,十分英武雄壯。

芒鑼一響,百舸爭流,大家你追我趕,場面十分熱烈。優勝者將獲得獎旗和獎品,受到觀眾們的熱烈祝賀。伴着芒鑼和象腳鼓,男女老少們跳起傳統的依拉賀舞,以示慶祝

第二天是潑水日,是最隆重、最熱鬧、最有趣的一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出動,大家提着桶、端着盆來到街上。大街兩邊早已備好清水,清水中漂着片片花瓣,還滴有香水。在潑水日這天,不管生人、熟人、傣族人或外族人,凡來參加者都會受到熱烈的歡迎,都可以互相潑水,以示消災除病,風調雨順。潑水有“文潑”與“武潑”之分:文潑是對長者,即舀起一勺淨水,説着祝福的話,拉開對方的衣領,讓水沿着脊樑流下去。或者端一碗淨水,用一根柏樹枝或櫻桃花枝蘸着水向對方〖〗潑灑,被潑灑的人高興異常,愉快地接受祝福;武潑則無固定形式,明顯地帶有娛樂嬉鬧的性質。

大家用瓢、盆、桶盛滿淨水,互相追逐,迎着頭、臉潑過去。被人潑得越多,説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潑的人也就越發高興。人們在水中追逐嬉戲,忘掉了一切煩惱,沉浸在無限的快樂之中。有的小夥子還以潑水為名,闖進姑娘的竹樓,用潑水來表達自己的深情厚意。

人夜,還有羣眾性的歌舞活動。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小孩,大家都穿上節日盛裝,興沖沖地聚集到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合着銘鑼、象腳鼓的節拍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依拉賀舞,有的跳蔑帽舞,有的即興而作,邊唱邊跳。跳到高潮時,會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或以依拉賀的歌聲結尾。

西雙版納潑水節的第三天要進行放高升、丟包和放孔明燈、放火花等活動。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土火箭。放高升時,首先用一根數丈長的竹子,在其根部填上火藥,置於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然後點嫩引線,待火藥燃燒,竹子便如火箭一般衝入雲霄,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花團錦簇、光彩奪目,把節日的夜晚點綴得分外美麗。

潑水節簡介 篇二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衞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划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

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着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温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潑水節西雙版納攻略 篇三

划龍舟、放高升

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是 西雙版納 潑水節,也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更是 西雙版納 最隆重最盛大最壯觀的傳統節日。在我們印象中,關於潑水節,大概就只有潑水了吧。其實不然,傣族的潑水節有很多的慶祝活動,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除了潑水之外,還有划龍舟和放高升來慶祝盛大的節日。

每年在 西雙版納 的潑水節的第一天,傣族人民都會在 瀾滄江 舉辦隆重的賽龍舟活動。龍舟用鐵椿木製造而成,龍舟的船身上繪有華美的彩紋,披紅掛綵,在木雕的龍尾上插一根飾有綵帶的竹竿,比賽時,舟中間站立1人擊鑼指揮,在規定的範圍內,哪一隊先到達目的地為勝。

傣族人民每逢重大節日慶典的時候都會放高升,放高升寓意為“步步高昇、風調雨順”。“高升”是一種用火藥、竹筒、竹竿等製成的土火箭。在潑水節,放高升就像是我們過年放煙火一樣,在辭舊迎新的時刻燃放高升,希望高升把災難、疾病統統送走,願生活節節高升,五穀豐登。

放孔明燈、水燈

放飛孔明燈,帶上祝福,放飛希望!在一些節日裏,我們也會放飛孔明燈,但是基本是沒有什麼規模,就是三三兩兩的孔明燈放飛在空中。

在潑水節的第一天, 西雙版納 的傣族人民,會帶上孔明燈,走到瀾滄江 邊,許下心願,放飛孔明燈。整個版納的空中都飄着孔明燈,黑色的夜一下子變的明亮起來,點綴版納的夜不是星空,是帶上祝願的“暖色的夜空”!

除了放飛孔明燈之外,大家也會聚集到曼聽公園,尤其是是在曼聽公園“ 瀾滄江 · 湄公河 之夜”歌舞篝火晚會結束之後,大家手捧着一盞水燈,穿過一片漆黑的黑心樹林,默默在心中許個願後,慢慢放進放生湖中,微微的水波中帶着放燈者許下美好心願的水燈,緩緩朝湖心漂去。放一盞水燈,祈福生活順順利利,身體健健康康。

趕擺

趕擺又稱“做擺”,是傣組特有的一個活動,類似於我們漢族的“廟會”。因做擺的規模不一,有的以村為單位舉行,有的幾個村聯辦,時間也各有不同。個人通常在傣歷12月中旬的開門節以後三天舉行,公眾辦的也有在正月舉行的。

潑水狂歡

潑水節最重要的也是最壯觀的慶祝節日的方式就是潑水。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15日這一天是全民潑水送祝福的一天。在4月15日這一天,整個 西雙版納 的傣家人都會帶上自己的潑水工具,走到大街上,用潑水的方式慶祝一年一日的潑水節,用潑水的方式祝福每一個“濕身”的人來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對於遊客來説,如果來到 西雙版納 ,不能趕上潑水節會是一種遺憾。可是不一定每一次都有合適的假期能夠參加上 西雙版納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我也是每次錯過潑水節,不過現在不用擔心了, 西雙版納傣族園有一個萬人潑水廣場,無論什麼時候來到 西雙版納 ,每天都能夠感受到 西雙版納 傣族的潑水節。

西雙版納放假時間 篇四

2023年潑水節(傣歷1385新年節):4月12日至14日放假,與4月15日(星期六)、4月16日(星期日)連休,共5天。

潑水節的由來 篇五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是雲南哪裏? 篇六

潑水節在雲南有很多地方都有慶祝活動,比如昆明、大理、麗江、騰衝等地。在昆明,人們會在滇池邊上聚集,一起慶祝潑水節,還會有各種遊戲,比如抓魚、抓蝦等,讓人們在歡樂中度過這個節日。在大理,人們會在洱海邊上聚集,一起慶祝潑水節,還會有各種遊戲,比如抓魚、抓蝦等,讓人們在歡樂中度過這個節日。在麗江,人們會在束河邊上聚集,一起慶祝潑水節,還會有各種遊戲,比如抓魚、抓蝦等,讓人們在歡樂中度過這個節日。在騰衝,人們會在滇池邊上聚集,一起慶祝潑水節,還會有各種遊戲,比如抓魚、抓蝦等,讓人們在歡樂中度過這個節日。

雲南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篇七

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歷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4月13號到16號,一般持續3至7天。

西雙版納潑水節介紹 篇八

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採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並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眾生圍塔而坐,聆聽佛爺唸經,然後又將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婦女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佛寺禮畢,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潑水為戲,於是羣眾性的潑水活動就開始了。人們用銅缽、臉盆以至水桶盛水,擁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人們認為,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災除病,所以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潑者還是被潑者,雖然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還是高興異常。一朵朵水花在人羣的歡笑聲中綻放,在太陽的照射下折射出絢麗的光芒。

在潑水節第一天的時候,不但要划龍舟、放孔明燈、水燈、吃燒烤(當地特色),還有一樣更重要的就是-邊交會。邊交會是由泰國那邊的小商人過來買賣當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兩國的友誼,意義重大。邊交會一般持續3天,潑水節的前3天都有。

除了潑水,還有羣眾性的歌舞活動。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日的盛裝,共聚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着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臘呵”;有的即興而作,邊唱邊跳;動作優美,歌聲動人;節奏鮮明,熱情四溢。跳到興高采烈時,或爆發“水!水!水!”的歡呼,或以“玉臘呵、玉臘呵”的歌聲結尾。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狂,通宵達旦,甚至醉倒在舞場上。

節日期間,在寬闊的瀾滄江上,舉行劃龍船比賽。木船扎以彩花,裝扮成龍、孔雀、大魚等形象,由數十男女青年奮力划槳前進,兩岸觀眾如雲,鑼鼓聲、喝彩聲響徹雲霄。比賽結束後,優勝者來到主席台前領獎並喝慶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煙火,用一根數丈長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藥等配料,置於竹芋搭成的高架上。點燃引線,火藥燃燒,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雲天,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羣星閃耀,光彩奪目,把節日的夜空裝點得特別美麗。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們的讚賞,並獲得獎勵。

潑水節期間,也還舉行丟包等活動。青年男女通過丟包尋求伴侶,表達愛慕之情。

西雙版納潑水節幾月幾日 篇九

潑水節是每年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在4月13日—16日,持續3天左右。

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opv1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