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傳統文化教案

傳統文化教案

【導語】

傳統文化教案

傳統文化教案 優選15篇 由本站會員“luoyun”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傳統文化教案篇2:傳統文化教案篇3:傳統文化教案篇4:傳統文化教案篇5:傳統文化教案篇6:傳統文化教案篇7:傳統文化教案篇8:傳統文化教案篇9:傳統文化教案篇10:傳統文化教案篇11:傳統文化教案篇12:傳統文化教案篇13:傳統文化教案篇14:傳統文化教案篇15:傳統文化教案

【正文】

篇1:傳統文化教案

一、班會目標:

1、經過觀察生活、查閲資料,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於發現生活中藴涵的隨處可見的傳統文化。

2、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濃厚興趣和深切的熱愛,讓學生學會和家人一齊歡樂地過傳統節日,增進與家人的情感。

二、班會準備:調查收集有關資料。

三、班會過程:主持人上場:

1、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就猶如其中閃爍的明珠。女

1、今日,就讓我們一齊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吧!男

1、“瞭解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主題班會(合)此刻開始!女

1、請班長宣佈班會目的:

班會目的:大家都明白,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資料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而來,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能夠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得精彩畫面,可是,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信息技術不斷髮達的今日,人們忙着工作,幾乎慢慢地忽略了這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節日,就算明白今日是這個節日,卻不明白這個節日是幹什麼或紀念什麼的。例如重陽節,臘八節等傳統節日已無人問津,而同學們早早地準備聖誕禮物時,我們,華夏兒女,龍的傳人,炎黃子孫,是否該重新拾起那些“壓箱底”的傳統了呢為了幫忙同學們瞭解更多的傳統節日,我們召開這次班會!主題是瞭解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相信在召開這次班會之後,班裏必須會掀起經久不衰的“迴歸傳統”的熱潮!

男1: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團圓美滿的傳統節日,那就是——女1:合(中秋節)。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生: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七夕節、重陽節、臘八節。

男1:按照時間的先後,每年我們迎來的第一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農曆正月七年級——春節,(一個同學走上台掛上春節的燈籠)

女1:之後是熱熱鬧鬧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掛燈籠)男1:春風春雨迎來——清明節。

女1:紀念屈原便有了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男1:牛郎織女銀河鵲橋會,古老的乞巧節如今已與時尚接軌,演變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節。

女1:團團圓圓,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男1: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尊老敬老,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女1:俗語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月初八——臘八節。

男1:一年的最終一天,臘月三十兒——除夕,辭去舊歲,第二天就是春意盎然的正月七年級——新春佳節。

女1: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百年來,傳統節日藴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滋潤着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心田。

男1:請第一小組來介紹春節的習俗。

①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有所不一樣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樣來的呢請聽關於“年”的古老傳説。

②民間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能夠過去呢據説“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獸;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另有一種説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③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春節。因為當時所説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説,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七年級改名為“春節”。[由本站網友投稿]

④春節過後不久,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聯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完美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

⑤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齊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我為大家準備了餃子,請大家品嚐,祝福大家萬事如意!

⑥拜年是春節期間最普及又極富人情味的傳統禮儀。新年伊始,人們扶老攜幼,出門走訪親戚朋友。你們會拜年嗎讓我們一齊來學一學:(一齊來做手勢,口中説祝福的話)

⑦春節,人們喜氣洋洋,到處歡聲笑語,請欣賞民樂合奏《喜洋洋》。

⑧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七年級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男1:説到春節,就必須提到元宵節了。女1:下頭請第二組同學介紹元宵節。第二小組:

1、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一天,因為過了這一天,絕大部分人們都要上班了。元宵北方有盛大的燈會和煙火活動。南方有舞龍舞獅,社戲雜耍,從白天起就開始進行,直至深夜。我們富拉爾基的元宵節十分隆重,夜幕降臨,人們漫步到江邊,放許願燈、觀燈猜燈謎、觀看露天電影、燃放煙火、滾冰、拾柴等祈願新的一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財源滾滾。富拉爾基的元宵節即滾冰節,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我們家長的驕傲,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2、一位同學端着一盤湯圓上場,唱《賣湯圓》。

3、圓溜溜、爽滑香甜的湯圓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象徵團團圓圓,請品嚐我們小組為大家準備的炸元宵,願教師、同學們永遠幸福,與親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第三小組:

1、春風能解凍,和煦催耕種。農曆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就是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時代。後逐漸與之前1~2日的“寒食節”融為一體,成為悼念先人、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的節日。

2、宋代詩人王安石便有著名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來寄託對先人無盡的哀思,對逝者的懷念直至今日,清明節乃是人們為已逝親友掃墓的日子,展現了濃濃的人情味兒。

第四小組:

1、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或“天中節”。它是漢族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天民間要自發組織龍舟比賽,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於門庭。這個節日相傳是紀念楚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奮身投汨羅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葉包成飯糰投入江中作餌,讓魚鼈不食他們尊敬的屈大夫。在我們家鄉還有佩香囊、系五彩線、掛彩葫蘆等習俗,以祝願親人朋友身體健康。

2、端午節除了這些習俗我們小孩子還自創了一種“蛋碰蛋”遊戲,那便是以煮熟的雞蛋相互碰撞,最終保存完整的雞蛋的主人獲勝,哪位同學有興趣來參賽,獲勝的同學將贏得香囊一個。凡參與同學即可得我們小組同學親手編的五彩線一條。

3、遊戲蛋碰蛋。六組(需16個雞蛋)第五小組:

1、端午節的習俗真是很趣味,到了盛夏時節,我們迎來了“乞巧節”。

2、“乞巧節”又稱“少女節”、“女節”,或“七夕節”。在農曆七月初七日。源於古代的民間神話傳説--“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據説那天是牛郎織女在天河鵲橋相會的日子。且每年僅有一次。人們在晴朗的夜晚,牛郎織女兩顆星星才看得真切。因為織女心靈手巧,人間女子都期望能在這一天向織女乞取智巧。節日裏,民間有曬物、乞巧等習俗。在這個節日裏,古時候的人們還在庭院裏搭起綵樓,謂之“乞巧樓”。婦女們擺設香案,陳列瓜果,穿針引線,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登上彩樓,對着月亮,用五彩線穿九孔針。先穿好的叫“得巧”,後穿好的叫“輸巧”。有的地方在那天中午的太陽下放一碗水,把繡花針放在水面上,根據針在碗底的影子來確定是輸巧還是得巧。

3、還有的地方以此日為“少女節”。年輕的姑娘舉行“慕仙盛會”。江南一帶,在這天解開孩子們脖子上的五色彩絲,甩於屋頂,謂之送健繩。廣州一帶甚重七夕節。家家户户陳列瓜果以及各色香花,化粧用品,少女盛裝,於月下祭拜七姐(毛藍七姊妹)。廣西等地的人民在這天儲水,叫做“雙七水”。據説用此水洗浴,能夠避邪祛病,到達潔身美容效果。古時台灣、福建等地的人民把農曆七月七日作為“情人節”。如今,中國人較普遍地將七月七日定為中國的“情人節”。據説牛郎織女在七仙湖邊成親,生兒育女,所以,“牛郎織女”的故事人人講得繪聲繪色。每年到了七月初七的晚上,許多人就會自然地聚集在一齊,觀看喜鵲搭橋、牛郎織女相會人們一邊納涼一邊講着古老而神奇的感情故事。習習的晚風帶走了白天的熾熱,神奇的故事表達了人們對完美生活的無限憧憬與嚮往。唐代詩人林傑的《乞巧》詩最為有名,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第六小組:

1、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團圓節”。是漢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如今與春節、端午節一齊並稱中國三大傳統佳節。中秋時節,正值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百果成熟之際,又所以時月亮與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

2、中秋節拜月、賞月必不可少,從古至今讚美明月的詩句舉不勝舉,請同學吟誦幾句:(1)唐代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2)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3)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4)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5)蘇軾《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6)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7)《水調歌頭》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8)《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9)《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3、品嚐月餅:

同學們,中秋節你們吃月餅了嗎(吃了)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宋代,流行於元朝。相傳,元朝末年,各地災荒嚴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反抗官府。為了祕密聯絡起義平民,泰州張士誠把寫有八月十五日殺敵起義的祕密傳單夾制在月餅裏面,送給平民。起義平民吃到月餅後,就明白了起義的時間、地點,從而一呼百應,舉行了民族大起義並取得了勝利。之後,在八月十五這天就流行互贈月餅,吃月餅的習俗,以示對前人的紀念和對親朋好友的節日祝福。請品嚐我們小組為大家準備的月餅。

4、中秋節這天,民間盛行走親訪友,互贈禮品,異常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節日拜會岳父母大人。禮物不拘輕重,但月餅是不能少的。另外還有糖果、酒類、水果、糕點等。最好是成雙成對,表示吉利。前幾天中秋節,我的爸爸媽媽就買了米旗月餅去看望我的爺爺、奶奶、姥姥、老爺。

5、每年中秋佳節,現代人們會聚集在城市的廣場,或公共綠地,舉行大型的集會。資料有文藝表演、武術競賽、篝火晚會、情侶化粧舞會、團體婚禮等。還有的地方在山地湖邊宿營,舉行自助式燒烤集會等,資料豐富,形式多樣。今年我們全家就跟我爸爸的徒步隊去野外宿營,天空為被,大地為褲,賞明月、吃月餅,這中秋節我們過得異常趣味。

重陽節:

1、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它源於古老的《易經》,在中國人的眼裏,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便開始過這個節日。

甲:同學們,你們對重陽節的歷史淵源還明白哪些

生:主持人我們小組的同學從網上收集了有關的資料,就讓我們來説説吧!

2、早在春秋戰國時《楚詞》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陽。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遠遊》裏寫到:“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由此能夠明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了重陽。

3、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這首詩中説:“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在這首詩裏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那天就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

4、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齊吃花糕以示慶賀,連皇帝也要親自到萬壽山登高啊!這個風俗一向流傳到清代。

5、今日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再有二十天就是重陽節了,期望同學們在重陽節給自我的長輩送去祝福,陪伴他們,做個孝心的好孩子。

6、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重陽節寫下了許多詩篇,其中著名的有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偉人毛澤東的《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七小組:

1、農曆十二月(古稱臘月)初八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改為十二月初八日,謂之“臘八節”。人們在這天進行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和吉祥。

2、臘八粥的做法:紅小豆、胡桃、松子、柿、粟、黃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紅糖等。今北方絕大部分地區和江南部分地區,仍保留着過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雖然原料上有些變化,但營養健身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第八小組:

傳統節日中的除夕,是一年之中的最終一天,就是大年三十兒。這一天,人們都要與家人團聚在一齊,吃年夜飯,放爆竹,守歲,一向到深夜都不睡覺,而是要與家人一齊聽新年鐘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而新年鐘聲響過,迎來的就是第一個傳統節日——春節,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主持人:班會準備中,得到班主任遲教師的大力支持,下頭請遲教師講話:男1:瞭解了傳統節日,我們真正感受到了祖國文化的淵源流長、豐富多彩。女1:為了弘揚寶貴的民族文化,我們就應當重視傳統節日男:愛我們的祖國,就從重視傳統節日開始女:愛我們的祖國,就從過好傳統節日開始男:正月七年級(齊)——春節女:正月十五(齊)——元宵節男:四月五日(齊)——清明節女:五月初五(齊)——端午節男:七月初七(齊)——乞巧節女:八月十五(齊)——中秋節男:九月初九(齊)——重陽節

篇2:傳統文化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知識與本事目標: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本事。

2、經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資料,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等,做一個禮貌、有禮的好學生。

3、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激發對偉大祖國的摯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瞭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資料。

2、圖片,文字資料。

三、活動人員:全校師生。

四、活動過程:

1、宣佈主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隊會此刻開始!

2、活動開始:

同學們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創造了許多讓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奇蹟。從古到今,華夏大地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藝術瑰寶。中國書法、

篆刻印章、京戲臉譜、水墨山水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各種禮儀和習俗

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資料是倡導:“富強、民主、禮貌……”?這24字能夠大致概括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意。

3、同學們,我們怎樣才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下頭我們來看看……(愛國篇、誠信篇、友善篇)。同學們,從今日起,我們倡議:

(1)遵守紀律,禮貌有禮不破壞校紀、班規,熱愛我們的國家。

(2)團結友愛,幫忙有需要的同學。

(3)努力學習,進取上進,爭取長大以後為國家做貢獻。

(4)班幹部起好帶頭榜樣作用,認真工作,管理班級;值日的同學認真完成值日任務。

每個人都承擔起自我的`人物,這就是愛。在家愛家,在學校愛學校,在班級愛班級,這樣,我們都能夠做到愛國。

教師總結: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個人都拿出一點點愛,匯合起來,就是大大的愛。在班團體中,教師期待大家每個人都發揮自我的長處,貢獻出自我的一點點力量,那樣我們的班級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明白,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五彩繽紛的文學遺產,讓我們領會了博大的情懷,感悟精深的文化。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不僅僅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並且要譜寫更新更美的篇章。

篇3:傳統文化教案

後面還有多篇傳統文化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知識與本事目標: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本事。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本事。經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旨在引起學習傳統文化的濃烈興趣,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激發對偉大祖國的摯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瞭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資料。

2、圖片,實物(中國結等),文字資料。

3、黑板中間寫“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標題。

三、活動人員:永吉二中三年五班全體同學。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步驟:

1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內涵。

2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多彩的資料。

3培養愛國情感。

(二)活動的具體過程

1、宣佈主題:

班長:“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隊會此刻開始!有請兩位主持人。

2、活動開始

主持人甲: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創造了許多讓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奇蹟。

主持人乙:從古到今,華夏大地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藝術瑰寶。

主持人甲: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京戲臉譜、水墨山水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主持人乙:秦磚漢瓦、萬里長城、中國瓷器、園林建築,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主持人甲: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各種禮儀和習俗。

主持人乙:每個地方還有自我的民族特色。

主持人甲:同學們,你們想了解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嗎

全班答:想。

主持人甲:今日,教師給大家帶了一件禮物,你明白這是什麼嗎(出示中國結)

全班答:中國結。

主持人甲:那你能説説你所瞭解的關於中國結的資料嗎學生A:學生B學生C

主持人甲:多謝大家。

主持人乙:看完教師的展示,我明白大家也準備了很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請看__等同學的展示。

__:我們幾個給大家帶來的是幾首古代的詩詞。

(詩詞背誦)

主持人甲:欣賞了古代詩詞,我們彷彿透過詩人的目光,看到了壯美的祖國山河。我們也能從詩句之中瞭解到一些節日風俗,請看__給我們帶來的作品展示。__學的展示:春聯。

主持人乙:請看__同學的展示。

主持人甲:請看__同學的展示。……

主持人乙:不可是我們想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連外國遊客也專程來到中國,他們來做什麼來了,請看__和__同學的話劇表演《秦皇求仙入海處遊記》。

主持人甲:原先秦皇島這個名字和一代帝王秦始皇密切相關,我也想去看看呢。

主持人乙:是啊。同學們,看了這麼多,你最喜歡誰的展示呢

學生A:學生B:學生C:請大家談談自我的打算吧。(學生交流、彙報)

主持人甲:請班主任教師給大家做總結。

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感悟傳統文化”主題班會,在二位主持人的精心策劃和各位同學的一致努力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日的主題班會開得很成功,我在同學們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學們也經過自我搜集資料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所瞭解,教師為你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大家明白,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五彩繽紛的文學遺產,讓我們領會了博大的情懷,感悟精深的文化。

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不僅僅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並且要譜寫更新更美的篇章。

3、主持人宣佈活動結束:“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篇4:傳統文化教案

【地點】:四(1)班教室

【與會人員】:四1班全體同學

一、活動設想:

學校周計劃中要求以詩歌朗誦為主題,但不拘泥於此,形式多樣可自行組織。所以,此次活動加入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競賽、音樂欣賞、圖片欣賞、視頻等,資料較豐富,能夠拓展學生視野。

二、活動目標:

1、中秋即將來臨,讓學生在聯繫生活實際的同時,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經過朗誦,是同學們能自主參與到活動中,增強自信心,提高朗誦本事。

3、查閲有關中秋節的資料,瞭解有關中秋節的一些傳説、習俗等,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薰陶。

4、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本事,提高審美本事和創新本事,培養民族精神。

三、活動準備

1.精美課件

2.學生報名(朗誦的詩歌名、配樂等)

3.查資料明白有關中秋的風俗或故事

4.確定主持人(我)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配樂(琵琶語))

時光的車輪年過一道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穫;

皎潔的月光傳達的是一種真切的思念,嚮往中秋的團聚。

今日,就讓我們帶着對團圓幸福的渴望,感受古聖先賢的中秋情懷,體驗詩歌中月的美麗,情的芬芳。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大家明天會更好,真心祝福,預祝大家中秋歡樂。八一班“中秋詩歌朗誦會”正式開始。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已經成為表達美滿、和諧、團圓和安康的完美願望,也成為團結、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資料。此時此刻,就讓我們隨着美妙的旋律走進詩的海洋。

(二)、詩歌朗誦

《我的思念是圓的》艾青

《月亮》

詩歌總是那麼優美,或憂傷,或活潑,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請同學們評價,並選出優勝者。

(三)、説一説(多媒體展示)

1.本地的中秋風俗有哪些(學生互相交流,自由發言)

2.你明白那些有關月亮的傳説或故事(在皎潔的月光下流傳着各種傳説和神話故事,讓我們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

3.有關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餅到底出現於什麼時侯

②有關月的成語和典故)(競賽,優勝者可獲中性筆)

4.欣賞視頻《中國民俗大觀——中秋節》

(四)朗誦

教師以飽含活力的語調朗誦: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五)、教師小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着中華禮貌的特點。經過今日的學習,現新同學們對此也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傳統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種子,只要心裏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裏生根、開花、結果,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我們有義務,有職責弘揚我們的傳統。

最終,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共祝福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學業提高。

五、活動結束

在王菲主唱(水調歌頭)的歌聲中宣佈活動結束

篇5:傳統文化教案

一、班會主題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二、活動背景

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影響不可小視。電視、電腦和網絡遊戲中的那些虛幻的感情,暴力和血腥的場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錢的價值取向,以及很多粗製濫造的影視作品,對中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在中學裏,學生學的科目多達十幾種,對傳統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爾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現。我們有的中學生、甚至於大學生,必須經過翻譯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我的傳統文化,再怎樣發展,也只能成為別人的文化附庸;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我的民族精神,再怎樣粉飾,也只能是一盤散沙。

三、活動目的

1、促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孕育學生的文化底藴。

2、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和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忱。

3、全面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與學校文化。

四、活動形式

主題班會、情境對話、才藝表演、通讀傳統經典。

五、活動資料

1、觀看《百家講壇》中於丹教師講《論語》的片段

2、傳統文化知識競答

3、誦讀傳統文化經典

六、活動過程

(一)、情境短片:三個學生正在為藝術節開幕式緊張排練:練習拳法,劍術,一會兒,走過來一個學生乙,比比畫畫,來回搗蛋,拽着別人教他武功,別人不理他,他繼續竄來跳去,無奈之下,決定教他幾招,可是有個條件,要問問他為什麼練武術學生乙不屑地説,這樣就能夠在別人欺負我時對付他了,還能混個大哥大當當,看誰敢跟我打。這時三個學生很生氣,決定讓他轉變錯誤思想,重新認識武術精神。其中一學生講:武術是一種傳統文化,武術以“尚武崇德”為基本原則,崇尚道德修養,與人為善,寬厚處事,豁達胸懷,經過武術訓練,磨練出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樹立尊師愛友,誠實守諾,團結互助的團體主義觀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到達修身養性的作用,你沒看見“武”字拆開是“止戈”,就是停止干戈……學生

乙蹲馬步,只叫苦,嘴裏不停地説,什麼文化,還傳統,都什麼年代了,哪還有那麼多的傳統傳統文化,OUT了,三個學生一氣之下,決定帶他見識一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走進班會現場。

(二)、你好,傳統文化

1、瞭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七年級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2、我是傳統文化的代言:出示圖片,過新年,奧運會會徽、中國結、剪紙等,請形象代言人展示。

3、小品:《如此節日》認識傳統文化受到衝擊,受到冷落的現狀,引發思考,經過小組討論,尋找傳承、拯救傳統文化的途徑。

(三)你好,魅力華夏。

1、學生傳統文化才藝展示:在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襯托下,幾名學生吟誦詩詞經典,同時有學生在剪紙;有學生在書法,有學生自創中秋詩,有學生背誦弟子規,還有的學生在編中國結。曲終,學生展示作品,並做簡潔説明。

2、觀看班會的那幾名場外同學對話交流,剛才學生乙大吃一驚,表達感悟,重新練習武術,那三名學生,讓他看看,星光中學課間操練習武術操的陣容和氣勢,讓他真正懂得了練武的意義。

3、配樂武術表演

(四)、你好!心靈盛宴拍手齊誦:弟子規曹紅瑩:我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承過程中,我的形式日益多樣,春聯,婚聯、壽聯、輓聯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今日我還帶來了一幅對聯作為禮物送給大家。上聯是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顯民族特色下聯是:筆墨紙硯詩詞曲賦譜華夏春秋。

黃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吟誦一首經典,品嚐一杯香茗,這是何等的愜意呀。各位同學,我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孕育的詩詞經典,我的家族可謂龐大,唐詩、宋詞、元曲、歌賦,源遠流長。

喬吉昊:我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我的文化習俗,一年365天,喜慶不斷,有正月七年級過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臘月初八臘八節,怎樣樣,豐富多彩吧。

主題班會流程

一、情境短片《我來學武術》

二、開場白《您好,傳統文化》

三、説説我眼中的傳統文化。(曹紅瑩、黃碩、喬吉昊)

過渡詞:感激三位同學的精彩介紹,原先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可是傳統文化的內涵實在是太豐富了,戲劇、曲藝、書法、燈謎等等不勝枚舉。我聽説我們班同學中還有異常熱愛傳統藝術的,他們想為傳統文化作代言人,就讓大家做評委,看看誰是最佳形象代言人。有請:翟悦:奧運會徽代言人張琪:中國結代言人徐靜宜:世博會中國館代言人

過渡詞:不愧是形象代言人,各出奇着,我相信有了你們的大力宣傳,

將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你們的團隊中,可是,在如今的生活中,隨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傳統節日正一點一點在人們的心中淡化,應對洋節日的犀利進攻,傳統節日不得不向洋節退讓,不信,你看,這個小品《如此過節》必須會給你些警示。演小品:《如此過節》

過渡詞:討論應對傳統節日受到衝擊,受到冷落的現狀,你有哪些好的

提議。(學生討論的時間2分鐘後各抒己見)

四、您好,魅力文化

過渡詞: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傳承民族文化,發揚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職責,我們不僅僅要宣傳,更要拿起傳統文化的接力棒,用實際行動肩負起復興傳統文化的重任,請同學們行動起來,用我們的智慧展現華夏文化的魅力。我明白咱班的剪紙小組,書法小組,詩歌創作組,誦讀小組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正等着大顯身手呢。咱們快去看看。(播放輕音樂,各小組進行準備3——5分鐘,展示)剪紙作品中、書法作品、詩歌作品,誦讀《春江花月夜》

四、場外對話:學生乙:今日我可是大開眼界了,文化,文化的確有

味道,另一個學生説:你今日可是品嚐了一頓精神大餐,此刻練武為了什麼學生乙:看來練武除了強身健體外,更是傳承祖先的留下的文化,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另一個學生説,你總算是開竅了,此刻中國小校都在開展傳統文化系列活動,咱們校的課間操不正練習武術操嗎,那陣容那氣勢,咱們看看去。(播一段學生表演)學生乙説:你們不也在為藝術節緊張排練嗎,今日就演給我們大家看看。欣賞:配樂武術表演《中國龍》

過渡詞:正像歌中唱得那樣:上山是虎,下海是龍,在人間我是堂堂的大英雄。習武是武德呀,立德才能行走天下,寡德之人必定寸步難行。同學們讓我們在古訓的金玉良言中,做講誠信,崇尚道德的真君子。拍手齊誦:弟子規。

篇6:傳統文化教案

德育目標:

1、讓學生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2、進一步激發學生傳承祖國燦爛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本事目標:

1、讓學生了解祖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趣味味的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準備階段的主動性,探究性;學習階段的進取精神和獨特體驗。

教學時間:

兩個階段:資料準備收集階段和課堂教學彙報階段

教學步驟及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收集資料階段(確定方案,調查研究)

1、導入活動

(1)師:同學們,我們前面認識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還明白哪些呢?(學生自由發言)

(如果學生答不全,教師能夠提示:在我們學校樓道和學校裏你看到過了什麼?──那裏還有許多中華歷史名人,如莊子、孟子。)

(2)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人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們都創造過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可是,這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在今日的生活中,我們仍然能夠處處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一齊走進她吧!(出示課件:兩扇宮殿的大門緩緩打開,“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映入眼簾。)

2、確定專題

(1)出示17課課後“綜合性學習”一段話,自我讀一讀吧!

(2)師:你想不想成為一位研究祖國傳統文化的專家啊?(生:想!)你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資料呢?(學生根據自我的喜好及生活閲歷談自我的想法,教師隨機打出相應的文字資料。)

(3)將學生提出的專題進行歸類。如,將陶瓷、剪紙、布藝、草藝、泥塑等歸為民間工藝;將戲劇、國畫、書法等歸為民族藝術。

3.全班討論填寫下表:活動主題: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小組專題研究資料

(1)民間工藝(2)民族藝術(3)古詩文賞析(4)風俗風情

(5)神話傳説(6)飲食文化(7)備註(備註説明:除以上六個專題之外,學生可能還想研究其它方面,為此設置了“備註欄”,以滿足學生的不一樣需求,給孩子們留有更大的空間。)

【設計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習領域,並且充分發揮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所以,我們設計了“課件激趣”和“自主選擇研究專題”兩個環節。

4、學生根據自我感興趣的問題組成專題小組

5、討論、撰寫專題實施方案

(1)結合某一專題,教師在全班進行“制定實施方案”的指導。

(2)專題小組進行討論並填寫下表。

篇7:傳統文化教案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經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藴涵的文化內核,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忙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歡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

三、活動準備: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八(1)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教師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能夠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日我們一齊來走進中秋佳節,一齊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教師: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教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説中秋節的由來。

教師:誰明白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同學們都説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説與民間故事

(1)教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裏,可是十分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温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説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教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説,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隊員講述不一樣版本的傳説,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教師(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教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必須意猶未盡吧。此刻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趣味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教師:有人説,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教師問:我們來看這幅畫,隊員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2)、教師: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明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教師:今日,我們就一齊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你還明白哪些呢

(6)指名背誦《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三、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嚐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教師: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完美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教師:展示月餅事物,並簡單介紹圓形設計的格式。(對稱、均衡)

(2)動動手,設計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3)隊員作品欣賞。由隊員自我講解自我的設計意圖。

2、舉辦月餅宴

教師:中秋節,為什麼要和家人一齊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齊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裏人一齊吃;還和好朋友一齊吃。)

師:你吃的月餅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

教師:為什麼要送月餅(過團圓節,送月餅表示和家人團圓。)咱們中隊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你們願不願意和全體隊員一齊過這個中秋節(板書課題)

①送月餅:

②吃月餅(大家一齊吃月餅,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温暖和團圓)

四、中秋燈謎

1、教師: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觀)

3、舉杯詢包拯。打一句宋詞(把酒問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五、遊戲:“月”字組詞接龍。

要求:以“月”字開頭組詞,以“中秋節”收尾。

優勝:組詞過程短者獲勝。

六、教師總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完美、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教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完美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歡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激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完美。

篇8:傳統文化教案

主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年級__班主題班會活動名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主題班會

活動時間:2012年6月__日(6月份期間,7月1日之前)活動地點: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

活動主體:商學院09,10級全體同學

活動口號:禮貌文化共傳承,和諧學校齊共建

活動目的:引導廣大學生學習借鑑國內外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同時,要大膽創新,進取參與課外學術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努力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法紀意識,敢於與不禮貌、不守紀、考試作弊等行為作鬥爭。

活動意義:加深同學們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認識,讓同學們在理解新鮮的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做到以創新進取的態度去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同學們經過了解學習優秀文化,從而做到修身,自律,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水平,增強自身的法律道德意識,為禮貌社會,和諧學校,貢獻出一分力量。

嘉賓:輔導員,導師,導生等(人數不限)

活動流程:

根據各班策劃情景而定,但必須留有必須時間讓輔導員或

導師發言總結

活動資料: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結合學校文化與校

園禮貌建設的要求,從加強學校管理和加強大學生禮貌行為養成修身工程的需要出發,組織學生學習討論:

1、中華民族有哪些優良傳統與禮貌習慣

2、當代大學生如何傳承與創新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與文化

3、如何在遵紀守法、克己奉公的實踐中加強自身的禮貌養成

以以上的問題和要求作為基礎來開展這次主題班會。各班要深入研究如何搞好該班的主題班會,開班會前各班

委務必要一齊討論策劃班會活動,並組織好本次活動(温馨提示:需要用到課室的班級需提前三天去借課室),要求各班級的設計方案及活動資料必須緊密切合該次活動主題及精神內涵,鼓勵各班大膽創新,設計形式新穎,資料豐富的主題班會,展現班級風采。

活動要求:

1、各班級務必要邀請一位教師(輔導員或導師),若導生在校,則可邀請導生到場觀看。

2、各班級要根據自身情景,由班長、學委負責組織,深入把握該次主題活動精神所在,擬定好方案。並且務必在舉行主題班會前提前知會祕書處和學習部的系負責人,及時通知他們主題班會開展的時間地點。

3、各班級的班幹部要進取參與主題班會的各項組織工作,做好考勤、場地、議程安排和討論記錄等工作。

4、活動過程注意時間,紀律等方面的控制。推薦活動時間為60分鐘。

5活動2天內,請各位班長將此計劃書與總結書以電子版形式發到祕書處系負責人處.逾期不候.總結書的要求(400字以上):

總結資料包括:總結本次主題班會的優缺點、以及工作提議等等。總結是主題班會的成果體現,請班級給予充分重視。

班長簽名:

班會結束後2天內,請各位班長將此計劃書與總結書以電子版形式發到祕書處系負責人處.逾期不候.

篇9:傳統文化教案

活動目的:

1、經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經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本事,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明白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明白嗎今日就讓我們走進中秋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此刻開始!

【活動一】中秋節由來

(一)中秋節簡介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構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我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敍談。

2、月餅欣賞

(多媒體課件:月餅)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中秋討論會

討論:對於此刻的高價月餅現象怎樣看

3、主持人小結: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中秋節與往年有什麼不一樣你是怎樣過的

(學生交流自我的感受。)

2、品嚐月餅。

篇10:傳統文化教案

一、指導思想:

瞭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中秋節,明白它的傳説、習俗。

2、經過中秋這個傳統節日,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來弘揚民族精神。

3、讓學生懂得親情的可貴,能融入團體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友情。

三、活動準備:

1、歌曲:《但願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四、活動過程:

1、中秋習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節目

4、朗誦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同學分享自我帶來的月餅。

五、活動小結

篇11:傳統文化教案

活動目標:

1、經過收集資料瞭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説風俗及有關的詩詞等.

2、以個人或合作的形式進行活動交流促進同學們主動參與,與人合作的技能.

3、經過了解中秋節的有關資料瞭解社會,風土人情,引領孩子走進中國的傳統文化,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熱愛生活,樂於參與,勤於動手,學會與人相處,分工合作,體會活動帶來的歡樂。

活動過程:

一、齊讀班會的主題,交流對主題的理解:

(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裏也會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識競猜:

1、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我們能正確説出是哪三個節日嗎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2、中秋節是中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許多習俗,我們明白些什麼習俗都能夠説出來哦,看誰説的多

(拜月娘、賞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餅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師引: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裏,可是十分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温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説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此刻就讓教師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剩餘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齊,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明白自我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日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並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我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2、學生扮演嫦娥姑娘來介紹其他中秋節的習俗

好,聽了教師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必須意猶未盡吧。此刻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趣味的傳統習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繼續介紹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

好,聽了嫦娥姑娘的給我們的介紹,教師覺得中秋節真是個十分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啊。它還有許多傳説故事呢。(看時間待定)

月中玉兔

吳剛伐掛樹

4、介紹中秋節的水果

柚子

四、聯繫班級實際,討論中秋節的活動方案

1、討論: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我們有什麼想法嗎

大家想過沒有,中秋節怎樣過

2、同學之間交流

3、關於留守孩子

4、同學交流

五、小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為我們班級如何過明天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教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三(3)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大家永遠齊心協力,共同出謀劃策做好每一件事!

篇12:傳統文化教案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秋節

教學目標:

1、明白中秋節的來歷、傳統故事、傳統活動,明白中秋節歷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圓”的原因,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感受親情。

2、正確對待中國傳統節日和外國節日,進取參與中秋節的文化娛樂活動,針對如何更好地慶祝中秋節的論題,發表自我的見解。

3、從不一樣途徑蒐集節日的信息,對中秋節產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明白中秋節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中秋月圓”的原因。

2、體會節日背後的歷史含義和文化底藴,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3、對民族傳統佳節產生進一步瞭解和參與慶祝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蒐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民風民俗、名言佳句。

活動安排

1、活動主題:月到中秋分外圓

2、活動對象:全班學生

3、活動時間:9月xx號午時第二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節。時在夏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與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並稱四大傳統佳節。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兩漢時已具雛形,時在立秋日;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構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構成與“唐明皇夢遊月宮”的故事有關。八月是作物收穫季節,慶豐收、賀團圓,“花好月圓人壽”便成了中秋節的主題。中秋節闔家團圓,月亮升起時,獻月餅、瓜果以祭月,古風延續至今

圓圓的月亮象徵着團圓,中秋節也是中華民族象徵着團圓的傳統節日。所以,我們把圓月和中秋緊緊地聯繫在一齊了。

二、聯繫自我,暢談中秋感受:

1、過渡:中秋節為什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麼常借中秋節月亮最圓時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與親人、朋友相聚的願望,人們又是怎樣來慶祝中秋節的呢帶着這些問題,繼續我們的探究學習。

2、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完美的回憶,今日,就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將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現出來,説説我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學生講述對中秋節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過節方式。)

①教師啟發引導:爸爸、媽媽為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麼(贈送月餅,全家團聚。)

②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表達一份孝心。)

③小組討論:我們平時應當怎樣做,才能體現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長輩,爭獲孝敬章)

3、小結:你們的中秋節過得真有意義,令人難忘。

三、瞭解來歷,感受中秋節悠久歷史

1、師:課前,教師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你明白中秋節的來歷嗎

2、學生交流中秋節來歷。

嫦娥奔月的故事;唐明皇想念月宮;穀物豐收,人們拜祭;

3、小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民間傳説很多,究竟哪個更準確,我們已無法證實了。可是,根據史書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就成為固定的節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已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思考:每個月的農曆十五都有圓月,為什麼把中秋節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為什麼“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説説你的想法,

5、小結: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後(太陽直射赤道),空氣中水汽較少,透明度較好,月亮便顯得異常明亮。又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三、瞭解習俗,感受中秋節的文化底藴

1、師:作為傳統佳節,中秋節有好多慶祝的方式。

①説説全國各民族人民是怎樣來慶祝中秋節的

②把收集到的材料合作交流。

2、有關中秋節的傳説故事;

(1)嫦娥奔月

(2)朱元璋起義

(4)月餅典故

(5)傳統習俗

燈謎吃月餅燃燈祭月賞月

我們在那裏歡聚一堂,遠在台灣島的小朋友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儘管我們此刻各在一方,相信我們總有一天會團聚的,我們在這團圓佳節裏給他們寫一封信吧!遙祝我們對他們的思念之情

中秋傳説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終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所以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齊,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我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明白自我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日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並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我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傳説之二——吳剛折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可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可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説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朱元璋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篇13:傳統文化教案

“剪紙”活動

【設計意圖】

民間美術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信仰、傳説、風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凝聚了一個地方世代相傳的民風民俗,它是由人民羣眾根據生活的要求而創作,又為人民羣眾所廣泛使用,其濃郁的鄉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產生情感上的認同和迴歸,成為人民羣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料,是人類的精神家園。為了傳承這一文化,我們開展了民間美術這一幼兒喜愛的活動,在活動中尤其是民間剪紙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歡,幼兒能夠用剪刀在彩色紙上任意的剪出自我喜愛的植物、動物、人物造型等圖案,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本事及想象力,發展了孩子的思維,又對孩子進行了民間美術的薰陶和民間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必須的作用。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了必須的觀察力,隨着年齡和知識水平的增長,他們對這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設計了“剪紙”這一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所在,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經過觀察、交流,啟發幼兒瞭解剪紙的用途。

2、培養幼兒剪紙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本事及創造性。

3、激發幼兒熱愛生活,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彩色臘光紙若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十二生肖剪紙範品、籃子、鉛筆每人一把、毛線若干條、膠水、棉籤、紙盒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12生肖剪紙)範品,提問:

這是什麼上頭有什麼他是怎樣做的請你學學小動物的叫聲,看看小動物身體上的圖案是什麼花紋

二、出示剪紙書籤,它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出圖案,把圖案貼在襯紙上,再繫上緞帶)

三、出示剪紙圓盤做成的門箋,它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成漂亮的圖案,把剪出來的紙貼在圓盤中心,在上頭粘上繩子,再在下頭粘上穗子)

四、出示剪紙燈籠,這是什麼有幾個面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在臘光紙上剪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貼在正方形紙的中央,然後把正方形紙的四個角向中心折,再把六張紙的每個三角形貼在一齊,給上頭粘上帶子,給下頭貼上穗子)

五、幼兒分組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六、互相交流、觀賞、講評作品,佈置教室和幼兒園環境,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結束。

篇14:傳統文化教案

春節貼春聯

【活動設計】

春節貼春聯是中國傳統的習俗,也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它更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好多幼兒春節有和爸爸、媽媽貼春聯的經歷,但他們只是盲目地幫忙,覺得好玩而已,並不瞭解其中所藴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開展此活動旨在引導幼兒經過大膽交流中瞭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發展語言表達本事,培養民俗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對春聯產生興趣,樂於交流自我的發現。

2、大膽探索並發現春聯的特徵和種類,體驗張貼春聯的的樂趣。

3、初步瞭解春聯的演變。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春節裏幼兒與家長一齊貼春聯的照片。

2、紅紙、毛筆、硯台等。

經驗準備:

1、幼兒有貼春聯的經驗

2、瞭解春聯的由來和傳説。

3、聯繫會寫春聯的家長助教

【活動過程、

一、出示春節家家户户貼春聯的照片,激發幼兒對春聯的興趣。

引導語:看看這些照片的門上都有什麼春聯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時候家家户户門上都要貼春聯

二、多媒體展示春聯演變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聯。引導幼兒一齊瞭解春聯的演變。

討論:為什麼春節或辦喜事的時候門上要貼春聯春聯到底是怎樣來的

請個別幼兒起來講述春聯的由來,教師小結。

三、出示各種各樣的春聯照片,探究春聯的種類。

1、請小朋友觀察這些春聯的形狀一樣嗎它們分別貼在什麼地方

師小結:春聯有好幾種,就好像小朋友,他們都有自我的座位,每個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我的名字。

2、介紹春聯的種類和名稱。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它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門心和框對就像我們班的兩對雙胞胎,他們大小、長短、字數是一樣的,分別貼在門板和門框上,且要對稱。

四、暢所欲言——我在春節貼春聯。

展示小朋友貼春聯的照片,請小朋友向其他幼兒介紹照片裏的他正在貼的春聯名稱及所貼的位置,鞏固對春聯名稱和使用場所的認識。

五、感知、區分上聯和下聯。

站立在門外觀看貼在門上的春聯,右手邊是上聯,左手邊是下聯。

六、體驗寫春聯。

1、家長現場表演寫春聯,並請小朋友説出其名稱和貼的位置。

2、幼兒體驗用毛筆畫春聯福娃。

七、組織小朋友給班級的活動室貼上春聯,鞏固對春聯的認識。

【活動反思】

本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好多幼兒有親身體驗的經歷,經過教師精心設計,整個活動流程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充分調動幼兒進取性,幼兒興趣濃厚,主要表此刻以下3個方面:

1、形象比喻,認識門心、框對。我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區分各種不一樣使用場所春聯及其名稱。再借助班級兩對雙胞胎進行巧妙的比喻,引導幼兒認識門心、框對,使幼兒形象地弄明白其對稱關係,也初步瞭解了上聯與下聯的關係。

2、藉助幼兒的春節活動相片加深對不一樣場合春聯種類的認識。

3、設置情景,請家長寫春聯,幼兒貼春聯,引導瞭解春節貼春聯的整個過程,激發幼兒對民俗文化的興趣。

篇15:傳統文化教案

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

一、活動目標:

1、知識與本事目標: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本事。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本事。經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旨在引起學習傳統文化的濃烈興趣,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激發對偉大祖國的摯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瞭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資料。

2、圖片,實物(中國結等),文字資料。

3、黑板中間寫“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標題。

三、活動人員:XX班全體師生。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步驟:

1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內涵。

2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多彩的資料。

3培養愛國情感。

(二)活動的具體過程

1、宣佈主題:

教師:“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此刻開始!。

2、活動開始

今日,教師給大家帶了一件禮物,你明白這是什麼嗎(出示中國結)

全班答:中國結。

那你能説説你所瞭解的關於中國結的資料嗎

學生A:……學生B……學生C……

主持人甲:多謝大家。

主持人乙:看完教師的展示,我明白大家也準備了很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請看李然等同學的展示。

李然:我們幾個給大家帶來的是幾首古代的詩詞。

(詩詞背誦)

是啊。同學們,看了這麼多,你最喜歡誰的展示呢

學生A:……學生B:……學生C:……

請大家談談自我的打算吧。(學生交流、彙報)

主持人甲:請班主任教師給大家做總結。

班主任總結:

今日的主題班會開得很成功,我在同學們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學們也經過自我搜集資料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所瞭解,教師為你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

3、主持人宣佈活動結束:

“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教師講過傳統節日的習俗

一、過年、春節習俗

春節,俗稱新年。原本僅指農曆正月一日這一天。此刻泛指從農曆十二月(舊稱“臘月”)二十四日過“小年”起至正月十五日鬧完元宵節才告結束。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其特徵有四個方面:一是廣泛流傳於漢、壯、蒙、滿、侗、瑤、白、黎、納西等近二十個民族之間;二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舊時與新時代節慶活動交相輝映;三是風俗古樸,禮儀頻繁,形式多樣化;四是節慶時間長,歲末年初前後共長達二十多天,天天都是春節節慶日,且氣氛熱烈,喜慶祥和,令人陶醉。

這期間有許多禮儀習俗和活動資料,現摘要簡述如下:

1、家家辦年貨

2、户户大清掃

3、祭祀灶神爺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稱“小年節”,或稱“祭灶節”,“新年”)這天,舊有“祭灶神”的習俗。據説,灶神爺(又稱“司命菩薩”)是天皇玉帝派到人間來監督和獎懲人們的善惡之神。家家都有,每年在過小年的晚上,上天堂向玉帝彙報人間的善惡情景。信奉佛教和道教的鄉民為其設祭送行,謂之“祭灶”。4、貼春聯

春聯,是我國最早出現且應用範圍最廣的對聯形式之一。多用來表達人們除舊迎新的喜悦和繼往開來的奮鬥精神。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門兩側貼上一幅春聯(此刻凡有門窗處都貼對聯),還有橫披。這樣就給本來熱鬧祥和的節日增添了更加濃郁的喜慶氣氛。春聯是對聯,門對的一種常見形式。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古時候,限於人們的認識水平,因而對自然現象或自然災害無法正確理解。一旦遇到天災人禍時,就總認為是有鬼神在作祟。於是,在臘月裏多數人家用兩塊桃木削成一兩寸寬、七八寸長的木條,上頭畫着神荼、鬱壘二神的形象,掛於門側。這實際上就是將門神與春聯合在一塊了。

5、掛年畫

春節來臨之際,湖鄉人民家家户户除了貼春聯之外,還有掛年畫的傳統習俗。其中有一首描述年畫的詩異常趣味:“蘭荷菊梅開滿牆,滿屋似聞花芬芳。引來燕雀檐前鬧,直衝屋裏抖翅膀。”此詩借詠年畫,描繪了春節將到之時,民間普遍掛年畫的新氣象。

6、吃團年飯:

等待外地的親人趕回家中之後,家家户户在大年那天中午要張羅一桌異常豐盛的宴席。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等十多盆美味佳餚,擺滿大圓桌。白酒、啤酒、飲料款款齊備。全家圍席而座,大吃大喝,謂之“吃團年飯”。

7、守歲、關財門:

大年之日,團年飯一般都吃得慢也吃得多,時間拉得很長。有的人家吃上2~3小時不散席。所以,平常有人責怪別人吃飯慢吞吞時,就比喻説他是“吃年飯”--慢條斯里的,一點也不性急的。吃過年飯,天色漸晚,這時家家户户便在堂屋裏或烤火房內堆起丁塊柴燒起大火,把屋內外所有的燈都點亮。七仙湖區農家流行俗語道:“三十的火,十五的燈”。

8、拜年:

拜年是春節期間最普及又極富人情味的傳統禮儀。新年伊始,人們扶老攜幼,出門走訪親戚朋友。

9、耍龍舞獅打花鼓:

10、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稱“上元”(古稱“上元節”),又叫“燈節”。

三、三月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日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傳説,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時以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後始定為農曆三月三日。南朝宋范曄在《後漢書·禮儀志》上載:“星月上巳,官民皆潔與東流水上,曰洗滌拔除、去宿垢痰,為大潔。”説的是古代人們在這天要在清水河邊洗滌,目的在於衞生與保健,之後便演變為在水邊飲宴,郊外春遊的節日。宋代吳自牧在《猛樑錄·三月》中載:“賜宴曲江,傾都楔飲、踏青”。此刻,我國漢族及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仍傳承着“三月三”這個傳統節日。

四、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農曆24個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作為民間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時代。後逐漸與之前1~2日的“寒食節”①融為一體,成為悼念先人、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的節日。

五、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或“天中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日,它是漢族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

六、中秋節

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團圓節”。是漢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在農曆八月十五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時期已開始中秋賞月。唐代有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之風俗。北宋太宗年間(988-1003),始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如今與春節、端午節一齊並稱中國三大傳統佳節。此節在許多少數民族當中也很盛行。

中秋時節,正值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百果成熟之際,又所以時月亮與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所以,“花好月圓”是中秋節的一大特色。該節日的節慶活動以及民俗心理是極為有情致、頗具詩情畫意的。雖然不一樣地區,不一樣民族各自習俗有異,但有許多方面大致是相同的。

①拜月賞月:每當明月升起,清輝曬滿大地之時,人們便在露天或桂花樹下襬設桌椅,把圓形的果子(蘋果、葡萄、棗子等)和圓形的食品(月餅、糖果等)端上桌子。全家老小圍在桌邊,默默地仰視着明月,肅然站立片刻,以示祭月拜月。之後,全家人圍桌而坐,共享美味的食品和明月的清輝。文人墨客或雅士大家此時此刻往往會詩興大發,搜索枯腸,吟詩唱對。因故不能回家團聚的夫妻、情侶,身處異鄉,仰望圓潤的明月,勾起對故鄉親人無限思念之情。宋朝大詩人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無疑是給天下所有不能如期團聚的有情人的最完美的祝福。“人是故鄉親,月是故鄉明”。人們把中秋明月當作團圓的象徵,所以“獨在異鄉為異客”者,總是在中秋佳節之夜,每當看到“牀前明月光”時,便會“疑是地上霜”,然後情不自禁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起來。無疑,唐朝詩人李白這首《靜夜思》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自古以來獨處異鄉之人對自我家鄉及親人的無限思念情結,深刻揭示了人們對美滿生活的深情嚮往。

②品嚐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宋代,流行於元朝。相傳,元朝末年,各地災荒嚴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反抗官府。為了祕密聯絡起義平民,泰州張士誠把寫有八月十五日殺敵起義的祕密傳單夾制在月餅裏面,送給平民。起義平民吃到月餅後,就明白了起義的時間、地點,從而一呼百應,舉行了民族大起義並取得了勝利。之後,在八月十五這天就流行互贈月餅,吃月餅的習俗,以示對前人的紀念和對親朋好友的節日祝福。

③送禮拜節:中秋節這天,民間盛行走親訪友,互贈禮品,異常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節日拜會岳父母大人。禮物不拘輕重,但月餅是不能少的。另外還有糖果、酒類、水果、糕點等。最好是成雙成對,表示吉利。如當代月餅有“七星伴月”,“八仙團圓”,“九龍戲珠”等等。均是雙數,又是名牌,價格也不菲喲。

④中秋集會:每年中秋佳節,現代人們會聚集在城市的廣場,或公共綠地,舉行大型的集會。資料有文藝表演、武術競賽、篝火晚會、情侶化粧舞會、團體婚慶大會等。還有的地方在山地湖邊宿營,海濱舉行自助式燒烤集會,露天夜食集市和服飾貿易集市等。資料豐富,形式多樣,讓人目不暇接。場面盛大而熱鬧非凡。有的地方節日集會自娛自樂,通宵達旦,樂此不疲。

【小編簡評】

傳統文化教案 優選1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傳統文化教案範文。

【網友評價】

好好感受,好好思考,不要浪費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標籤: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rp5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