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資料【精品多篇】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資料【精品多篇】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資料【精品多篇】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案 篇一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講述了中國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後,自強不息、奮發圖強,決心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為世界和平作貢獻。雷潤民就是藍盔部隊的一員。藍盔部隊是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別稱。這個部隊在全世界各地的活動招來的評論是譭譽參半。

“貝雷帽”是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準服飾之一。由於一些舉世聞名的特殊部隊長期佩戴固定顏色的貝雷帽,從而形成一種象徵。

藍色貝雷帽――聯合國維和部隊

1945年10月25日,聯合國誕生了一支世界性聯合部隊,因為這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作戰時都戴着藍色頭盔,平時戴藍色貝雷帽,所以人們又稱其為“藍盔部隊”。聯合國維和部隊榮獲當年諾貝爾和平獎,從此,藍盔(貝雷帽)部隊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重視。該部隊由聯合國祕書長領導,在取得有關各方同意的情況下,被派往世界各衝突地區。其兵源由與衝突無關的會員國自願提供,這支部隊只攜帶輕型武器,除自衞外不得使用武力。

迄今為止,聯合國已先後向世界各衝突地區派出了近40支維和部隊和軍事觀察員。應當承認,維和部隊為維護世界、地區的和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而,隨着聯合國維和部隊行動使用武力的情況越來越多,強制的色彩越來越濃,維和變成了“強制和平”。以美國為首的世界霸權國家,經常打着聯合國的旗號,對弱小地區和民族進行武力“維和”,嚴重地違背了“藍盔部隊”的宗旨,所以現在的維和部隊已變相成為美國“駐外部隊”。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是根據有關聯合國決議建立的一支跨國界的特種部隊,成立於1956年蘇伊士危機之際。它受聯合國大會或安全理事會的委派,活躍於國際上有衝突的地區。維和部隊士兵頭戴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上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凡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人員,必須被送到設於北歐4國的訓練中心接受特種訓練,以熟悉維和部隊的職能、宗旨、任務和進行特種軍事訓練。聯合國維和部隊執行任務時跟各國特種部隊不同,它必須公開自己的存在,必須行進在最引人注目的公路、廣場、熱鬧地段等公開場合。聯合國維和部隊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一種形式,其另兩種形式是軍事觀察團和多國部隊。

(1)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作用是阻止局部衝突擴大化,或防止衝突再起,並幫助在戰爭中受害的平民百姓,為最終政治解決衝突創造條件。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有兩個顯著的特徵:

一、是非強制性。它的進駐與活動,需由安理會或大會決定,並徵得有關各方同意(其中15個聯合國成員國中,最少有9個國家贊成,而且中、美、英、俄、法5個常任理事國沒有投反對票),然後授權聯合國祕書長組織;進駐後,一旦該國政府提出撤軍要求,必須立即撤出。

二、它具有鮮明的中立性,其成員必須來自與衝突雙方無直接利害關係的國家。它不同於一支真正的軍隊,它沒有戰場,沒有敵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隊。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在執行任務時,除進行自衞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須嚴守中立,不得捲入衝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國內政。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總司令是聯合國祕書長。部隊的人員由聯合國成員國自願提供。維持和平部隊是由武裝部隊的分遣隊組成,士兵可以配備輕型防禦性武器,因該支軍隊必須統一着藍色盔帽或藍色貝雷帽,所以亦稱“藍盔”部隊(藍色象徵和平)。

(2)派遣軍事觀察團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另一種形式。聯合國向衝突地區派遣軍事觀察組,需由安理會或大會決定,並徵得有關各方同意,授權聯合國祕書長組織。觀察組的人員由聯合國成員國提供,由非武裝的軍官組成。它的使命是維持和平行動。在執行任務時,觀察員不能攜帶武器,必須嚴守中立,不得捲入衝突的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國的內政。它的具體職責視情況和需要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監督停戰或停火、撤軍;觀察、報告衝突地區的局勢;執行脱離接觸協議;防止非法越界或滲透;以及聯合國決議賦予的其他使命。派遣軍事觀察組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臨時措施,均有一定的期限,視情況需要由安理會決定可延期。

(3)冷戰後,隨着地區衝突的增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次數增多,規模擴大,維和行動的性質和作用也往往超出傳統的職責範圍,造成聯合國經費嚴重不足。為此,除維持和平部隊以外國聯合國也藉助成員國自願組成的多國部隊參與維和行動。多國部隊的費用一般由參加國支付。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多國部隊士兵身着自己國家的軍裝,主要標記是聯合國的旗幟以及聯合國徽章。

維和行動主要分為兩類:由祕書長直接領導的聯合國維和行動(有軍事觀察團和維和部隊兩種形式)和由安理會批准、祕書長授權、由地區組織或大國參與指揮的維和行動(有多國部隊和“人道主義干預部隊”兩種形式)。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2000年5月,聯合國已組織68次維持和平行動,共投入了75萬多軍人、警察和民政人員。其目的已從傳統的監督停火、居中斡旋,擴大到開展預防性外交、維持和平與重建和平。其任務包括監督停火、停戰、撤軍;使衝突雙方脱離接觸;觀察、報告局勢;幫助執行和平協議;防止非法越界或滲透以及維持衝突地區的治安等。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維和行動的任務範圍也逐漸擴大,涉及到監督選舉、全民公決、保護和分發人道主義援助,以及幫助掃雷和難民重返家園等許多非傳統性的工作。參與維和隊伍的人員除了軍事人員以外,還有民事警察和文職人員。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在維護和恢復地區和平和幫助解決地區衝突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它的職能和作用也越來越為世人矚目。1988年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這支頭戴藍色貝雷帽的部隊。

聯合國維持和平人員(軍人和警察)總數至1996 年9月12日為3萬人。1986—1991年期間,維和費用平均每年約3.8億美元,1992年猛增至17.3億美元,1993年又增至約36億美元。 1995年聯合國的維和經費為28億美元,其中波黑維和一項就佔了一半。1996年的維和經費為16億美元。從1948年聯合國派出第一支維持和平部隊到 1998年10月,已有1500多名聯合國人員在執行任務時喪生。其中,犧牲最多的是加拿大士兵,然後依次是印度、法國、英國和加納。

從1945年聯合國成立起,共有110個國家派出過維和人員。至1996年9月1日,5個出兵最多的國家為:巴基斯坦(1719人)、俄羅斯(1177人)、孟加拉國(1184人)、印度(1203 人)和巴西(1203人)。1994年11月,聯合國祕書長加利設立聯合國掃雷基金,從而為聯合國的掃雷計劃建立了專門的資金來源。1995年7月5-7 日,聯合國人道事務署主持的國際掃雷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目的是為聯合國在世界各地的掃雷活動徵集資金。會議共籌集資金2000萬美元。

1998年10月29日,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對會員國向聯合國提供維和人員的最低年齡作了規定:會員國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提供的民事警察和觀察員的最低年齡應不小於25歲。中國從八十年代後開始對維和行動採取區別對等積極支持的態度。1988年9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1989年,中國首次派人蔘加了聯合國納米比亞過渡時期協助團,幫助納米比亞實現從南非獨立的進程。1992年4月,中國正式第一支“藍盔”部隊--軍事工程大隊赴柬埔寨執行任務。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用得好的賜予。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體會雷棣熱愛和平美好願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3、學習倒敍的記敍方法。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戰勝命運的孩子》……可見,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和挫折,關鍵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有一箇中國南海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仍以頑強的意志發奮圖強、自強不息,決心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為世界和平作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中,去認識一下這個孩子。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全畫出認為重要的字詞,聯繫上下文弄懂意思。

2、檢查預習,出示課件,讀一讀認一認。

3、提問兩個詞意:

瞭如指掌: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給人看

泣不成聲:哭得喉嚨哽住出不來聲音,形容極度悲傷

三、朗讀課文

1、掃除了閲讀中的文字障礙,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注意把握感情基調及朗讀技巧的運用。

2、課件:朗讀知道:1、把握感情基調2、注意朗讀技巧:重音、停頓、語速、語調

3、接下來是同學們施展才華的時候了,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練習,並派代表來參加比賽

4、進行朗讀比賽,期間教師和學生合作朗讀,用評價給予指導

過度:朗讀課文初步感悟文章的主要內容後,讓我們共同交流一個問題吧!

四、講讀課文

1、課件:結合全文內容,請同學們談談父親犧牲後雷棣成長經歷中令人佩服的變化。

2、找出了雷棣成長經歷中令人佩服的五件事之後,請同學們嘗試着用學過的方法給這五件事加上小標題。

3、提問,課件訂正:寫信演講、關心媽媽、關心政治、發奮學習、謝絕幫助

4、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應如何排列父親死後雷棣成長經歷中的五件事呢?課文為什麼以雷棣宣讀寫給聯合國祕書長的一封信作為開頭呢?有什麼作用呢?

5、講解倒敍:就是把事件的結果或發展過程中的某一環節提前敍述,然後以順敍的方式從頭敍述事件的過程

作用:能夠產生強烈的懸念,引發讀者急於探知故事內容的興趣,是事件更曲折動人

6、讀文章中吸引你的段落,劃出使你感動的句子,並談談感受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發表個人見解,暢所欲言

教師點撥:讀文過程中你對雷棣產生怎樣的情感?他的什麼精神最讓你感動?雷棣自強不息的動力是什麼呢?

五、總結全文

在熱愛生活熱愛和平的人們心中,無論面臨怎樣的困境,總能激發人們的鬥志和頑強的毅力,因為他們堅信努力、自強不息會是世界的天空更加美麗,也儘快加入維護世界和平的行列中去,讓和平鴿在藍天上更自由的飛翔吧!

板書設計: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學設計 篇三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感悟課文內容。

3、體會熱愛和平的美好願望及自強不息的精神。

教學重點:

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熱愛和平的美好願望及自強不息的精神。

課前專欄:

欣賞精彩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局部戰爭和地區衝突仍時有發生,也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呼喚和平,企盼和平成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呼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課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看看一個孩子是怎樣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

二、教學過程:

1、聽寫生字

回眸藍盔凱旋靈柩殉難贏得

2、解答學生不理解又查不到的詞。

(學生提問,學生解答,教師點撥)

3、學生朗讀課文,試着概括課文內容。

(學生概括,教師補充)

4、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

(1)、激勵雷棣自強不息的動力是什麼?

(學生解答,教師點撥)

(2)、父親犧牲後雷棣成長經歷了哪幾件事?

(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小組彙報,教師點撥)

5、同學們通過本課

的學習,我們知道世界並不太平,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現在雖然雖然還不能做什麼,但我們一定會有一些好的想法。如果讓你也給聯合國祕書長寫一封信,你能不能給聯合國祕書長提出一些有關世界和平的好的建議或措施?

(開放性題,不求答案一致)

6、作業:

課下蒐集一下有關中東問題的材料。

7、板書設計:

成加倍關心媽媽自

長關心國際政治強

歷發奮讀書學習不企盼和平

程謝絕別人幫助息

給聯合國祕書長寫信

教學反思: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重點是理解雷棣內心的情感。難點是學習雷棣熱愛和平、發奮圖強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一上課,我讓學生質疑課題,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他為什麼期盼世界和平?”它的價值體現在順着這一問題可以展開本節課的學習,但本節課我卻沒有利用好這個問題,而是問:“雷棣得知父親去世後有哪些反應,請你讀一讀1-4段畫下有關的句子。”其實這就是我在備課時提出的具體問題,但是它是隸屬於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的,這樣學生自然關注到是受他父親的影響。這時再提問得知父親去世後有哪些反應,當時是什麼心情,你是怎麼體會到的,進行朗讀指導。今後,在教學中打算作如下的安排:第一課時注重文本的學習,領會文章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課時注重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案 篇四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課後反思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講中國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後,自強不息、發奮圖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決心完成父親為完成的事業 ——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貢獻的感人故事,以此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思想感情。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表達了中國青少年的正義感和愛好和平的願望。本課時的教學我覺得存在以下亮點:

一、教學因課件而精彩

課文內容對於國小生來説是跨越時空的,這對學生的理解,感悟有很大的難度。如何化難為易,讓學生很快進入文本與小作者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融應該是教師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上課之前我一方面佈置學生採用多種方法(上網、查閲圖書、收看電視……)瞭解國內國際大事,關注國際局勢,對戰爭有初步地瞭解。另一方面自己也在網上查閲很多教師的優秀教案,然後根據學情和我自己的教學實際創設教學情境,有力地突出本文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決定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中的媒體資源——範讀部分。淒涼、哀怨的音樂;聲、情並茂的朗讀;催人淚下的畫面……這對於學生進入文本,感悟,體驗小作者的內心世界無疑是催化劑,所以我很快就將這一部分內容下載到我的電腦裏面。然後又從其他網站下載了這一課的成品課件。我發現這些課件中的一些圖片和習題還是可用的,圖片展示的是戰爭後的一些慘不忍睹的場面,我想這對於渲染氣氛、墊定學生情感基調很有作用。教學過程中,課件發揮了很好的助教功能。當我們一起配樂朗讀的時候,全場師生都沉浸在為了和平而失去父親的悲痛之中,都沉浸在對殘酷無情的戰爭的痛恨之中。

二、悟讀交匯、情理交融

在這節課上,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這節課上,不僅有聲情並茂的“讀”,還有潛心會文的“悟”。如何讓學生深切感受戰爭的殘酷呢?我是這樣設計的:你是怎樣理解世界並不太平?(可以結合收集到的資料談)。看課件,親身感受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吧!看了戰爭的這些畫面,你想説些什麼?為了制止戰爭,保衞和平,我們又能夠做點什麼?在情理交融中,學生對文中的“父親之愛”、“喪父之痛”這種“情”,自然昇華為“戰爭之恨”這種“理”;因為情理交融,學生的“情”因“理”而更震憾人心,學生的“理”因“情”而更發人深省。

遺憾之處:備課時我沒有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間部分的四件事後,進行交流彙報時,顯得比較簡單,缺少聲情並茂的朗讀。 教師的牽引痕跡較重。

我知道,多一份反思就多一份成功,真正的教學不是老師帶着教材走向學生,也不是老師帶着學生走向教材,而是學生帶着教材走向老師,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反思多多,勝利多多!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學反思

【1】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重點是理解雷棣內心的情感。難點是學習雷棣熱愛和平、發奮圖強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開課伊始,我讓學生質疑課題,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他為什麼期盼世界和平?”它的價值體現在順着這一問題可以展開本節課的學習,但本節課我卻沒有利用好這個問題,而是問:“雷棣得知父親去世後有哪些反應,請你讀一讀1-4段畫下有關的句子。”其實這就是我在備課時提出的具體問題,但是它是隸屬於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的,這樣學生自然關注到是受父親他的影響。這時再提問得知父親去世後有哪些反應,當時是什麼心情,你是怎麼體會到的,進行朗讀指導。今後,在教學中打算作如下的安排:第一課時注重文本的學習,領會文章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課時注重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2】

這篇課文記敍了中國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後,自強不息、發奮圖強,決心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為世界和平作貢獻的感人故事,以此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思想感情。本課教學中的亮點有:

1、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泣不成聲”中感受雷棣知道父親犧牲後的悲痛欲絕;從“瞭如掌”中感受雷棣對國際大事的關心;從為媽媽掖被角,再三叮囑媽媽到醫院看病等關心媽媽中看出他已懂事了;從發憤讀書中感受到他的自強不息等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教師尊重他們的獨特體驗。

2、課堂教學中不應面面俱到,而是有詳有略。在學習雷棣知道父親犧牲後的四件事情時,“關心媽媽”和“發憤讀書”這兩件事與學生生活實際接近,他們容易理解,更能感受雷棣為了完成爸爸未竟的事業而發奮圖強,可重點學習。而“關心國際政治”及“拒絕別人幫助”這兩部分可以略學。

不足之處:

1、如果能進行情境創設,多媒體展示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他們對和平的嚮往。

2、還可增加課外資料的補充。如雷棣寫給聯合國祕書長的信的內容,《資治通鑑》、《二十四史》等,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學反思

恩施市實驗國小   楊豔萍

這是北師大版語文第十一冊“地球家庭”主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記敍了中國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後,自強不息、發奮圖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決心完成父親為完成的事業——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貢獻的感人故事,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思想感情。

課文篇幅較長,本文記述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成為兒子雷棣自強不息的動力。本文記述了父親死後雷棣成長過程中的五件事。第一件事:父親的死,讓雷棣認識到自己成為一個小男子漢,應該幫媽媽減輕生活的壓力,因此生活上倍加關心媽媽;第二件事:關心國際政治,特別是關心那些戰亂中受傷害的婦女兒童;第三件事:發奮讀書學習(參加各項競賽活動,並取得優異成績,讀古代史書名著,努力學習外語);第四件事:謝絕別人幫助,決心靠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去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第五件事:寫信給前任聯合國祕書長,表達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以及自己頑強的意志。

文中重點記述了雷棣發奮讀書、決心靠自己努力實現願望這兩件事,其它事蹟筆墨雖少,卻是不可缺少的一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雷棣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我在教學本課前,先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戰爭、和平的資料,以擴大學生的閲讀面,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藉助自己的資料,我再適時播放網上的關於戰爭的視頻等,他們對戰爭災難的理解更加深刻形象。

整個教學過程我突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獨特的見解,使語文教學得到課堂以外的延伸。

在引導學生注重知識能力這一緯度上,我做得還是不夠。比如:文中的先概括後具體的介紹方法——先説更懂事了,再説掖被角、叮囑去醫院;先説關心政治,再説注意新聞、看戰亂中婦女兒童受傷害;先説發奮讀書,再説數學、語文、英語學得好。我在教學中讓孩子們注意到了這種寫法,並告訴他們這就是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但是由於時間等關係沒有進行強化,致使孩子們在這點上理解仍不明瞭,這是我在改完孩子們的練習冊後發現的。這又提醒了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對於能力目標,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知曉,一定得讓他們學會運用,從而形成能力。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的內容。

2、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的內心感情。

3、深入理解雷棣自強不息的動力,學習雷棣熱愛和平、自強不息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1、鼓勵質疑,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同學們知道課題中的“企盼”是什麼意思嗎?圍繞課題你有什麼想提的問題嗎?

2、指明讀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情?

3、學生再默讀文,然後小組討論:(1)激勵雷棣自強不息的動力是什麼?(2)課文交錯敍述了那幾件事情?(3)你能説説它們發生的先後順序嗎?(4)這幾個事情中你喜歡那個故事?談談你的體會。

4、精讀品味

(1)生讀1---3段,找找雷棣為什麼要企盼世界和平?師引出“倒敍”的方法相機講解。

(2)師小結:是呀,正像同學們剛才説的那樣,維護世界和平既是爸爸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對雷棣的希望,雷棣怎麼也忘不了爸爸那親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他和媽媽説的話;更忘不了他與爸爸之間的約定,可是現在,藍盔回來了,爸爸卻犧牲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雷棣寫給聯合國祕書長的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對爸爸的思念,和對和平的企盼。

(3)指明配樂朗讀課文,聲聲爸爸叫得心碎,誰再來讀讀?

(4)學生第二部分,學習雷棣的精神。

最殘酷的戰爭奪取了爸爸的生命,卻使雷棣一下子長大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7段,找找,課文從那裏看出雷棣一下子長大了?將相關句子在書中畫下來。(用讀、圈、抄、解、記的方法。)

(5)對家庭、對社會乃至對世界強烈的責任感使雷棣一下子長大了,瞭解了這些事情後,你是否對雷棣產生了某種感情呢?請大家帶着你對雷棣的感情再讀文。

(6)師小結:雷棣現在還小,他還不能進入聯合國,不能參與維和行動,但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動努力着,為今後維護世界和平打下基礎。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對和平的企盼,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我們能夠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讓我們將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聲音。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5、拓展延伸:

配樂出示戰爭畫面:是呀,在世界很多的地方,依然瀰漫着硝煙,還有一些國家處在殘酷的戰爭中,許多孩子正飽嘗戰爭的苦難,請同學們拿起筆,記錄下你對遠方處在戰火中的小夥伴、對自己或對周圍的人最想説的話。

板書設計: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案 篇六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學反思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重點是理解雷棣內心的情感。難點是學習雷棣熱愛和平、發奮圖強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一上課,我讓學生質疑課題,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他為什麼期盼世界和平?”它的價值體現在順着這一問題可以展開本節課的學習,但本節課我卻沒有利用好這個問題,而是問:“雷棣得知父親去世後有哪些反應,請你讀一讀1-4段畫下有關的句子。”其實這就是我在備課時提出的具體問題,但是它是隸屬於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的,這樣學生自然關注到是受他父親的影響。這時再提問得知父親去世後有哪些反應,當時是什麼心情,你是怎麼體會到的,進行朗讀指導。今後,在教學中打算作如下的安排:第一課時注重文本的學習,領會文章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課時注重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學反思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這篇課文敍述了中國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後,發憤學習、自強不息,決心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為世界和平作貢獻。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感悟課文內容,體會雷棣熱愛和平的美好願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突破本課重難點,使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由我學會變為我會學,我採用瞭如下教學手段:

一、抓住重點句子品讀感悟,突破本課重難點

語文教學,讀是根本,學生只有與文本進行直接的對話,才能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但語文課只有“讀”,沒有“悟”,學生的“讀”往往會流於形式,而成為課堂最華麗的裝飾。這節課上,不僅有感情的“讀”,還有結合文本的“悟”。如在讓學生了解雷棣企盼世界和平的原因時,我抓住雷棣爸爸媽媽對雷棣説的話,通過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讓學生領悟到雷棣企盼世界和平不僅是爸爸生前的理想,而且是媽媽對雷棣的期望。師生通過配樂朗讀信的內容,共同體會雷棣對爸爸的思念,對和平的企盼。在學習交流父親犧牲後雷棣成長經歷的五件事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抓住重點句子品讀感悟,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如抓住父親教育雷棣的話:“記住,沒有人總會讓着你的,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贏得成功。”使學生認識到雷棣謝絕別人的幫助是因為他牢記父親的教導。總之,抓住重點句子品讀感悟,能幫助學生把握課文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可是我這次是借班上課,對於學生的情況很難把握。但是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誇獎。而我們也知道正確、科學的語文課程評價方法,不僅可以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學習目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堂上我特別注意對他們的學習情況作出及時的評價。因為誇獎,鼓勵,使沉悶的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的思維緊隨老師。是的,老師一句簡單的“你提的問題真有價值,真是個善於質疑的孩子;你對課文的理解真透徹;你讀出了雷棣對爸爸的思念之情;你很有語言組織能力”等鼓勵性語言是學生課堂上的催化劑,能很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即使是回答問題不是那麼理想的同學,我也不會吝惜對他們的鼓勵。因為他們此時更加需要得到老師的鼓勵,你的一句“不要緊,老師還是欣賞你的勇氣”其實就是給了他們勇氣、給了他們自信,讓他們有信心迎接下面的挑戰。

三、以拓展訓練,昇華情感

由於文中雷棣的年紀與學生的年齡相仿,他的做法也很貼近學生實際。學完本課,為了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拓展題:學習了雷棣的故事,你覺得雷棣是個怎樣的孩子?今後你準備怎樣做?這樣不僅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還能使學生學習雷棣身上的優秀品質。

總之,只要我們敞開心,放開手,充分運用各種有效方法或手段,儘可能多為學生創造自主參與的機會,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孩子們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意外的驚喜!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學設計 篇七

一、教材分析: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地球家庭”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敍述了中國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後,發憤學習、自強不息,決心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為世界和平作貢獻。

課文重點記敍了雷棣發憤讀書學習及決心靠自己的努力實現願望這兩件事,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責任”“成長”等主題也藴含其中,通過深入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勇於承擔責任、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本文是這個單元的開篇課文,學好本文,有助於深入理解本單元主題——“地球家庭”,讓學生明白: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熱愛和平、維護和平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同時,為學習下一個教學單元“戰爭”作好鋪墊。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也具備一定的閲讀理解分析能力。不過他們社會閲歷淺,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少。加之,由於長期生活在和平、優裕的環境中,很難將小家的不幸、國家的災難、地球的和平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繫。因此,在教學中要儘可能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生動、可感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能更具體地感受“世界並不太平”,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思想觀念。

三、學習目標

根據本課的內容,結合單元教學要求與學生學情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的內心情感;

3.引導學生學習雷棣熱愛和平、自強不息的精神。

學習重點: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人物的精神。

學習難點:學習主人公熱愛和平、發憤圖強的精神,激發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提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主要運用情景教學法和點撥教學法,重在引導。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運用自讀品悟法、探究學習法學習課文。

五、學習準備

學生準備:蒐集有關維和部隊、戰爭、和平的資料。

教師準備:相關課件

六、説教學過程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版塊。一是複習舊知,導入新課;二是精讀感悟,加深理解;三是再讀書信,昇華主題;最後是課後練筆。在第一個模塊中我安排了聽寫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並有選擇性地用上聽寫的詞語這兩個主要環節。這樣安排主要是檢測對學生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讓他們在聽寫過程中既能有所收穫,又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以達到促進的作用。在進行了字詞訓練後,再讓他們根據聽寫的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是一舉兩得,既能檢測他們等課文內容的瞭解情況,又鍛鍊了他們的遣詞造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從多個角度去提升他們。

第二版塊是我今天教學的重點。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新課標也強調老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本環節我還有意滲透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閲讀的方法,寫作的方法。那就是朗讀不僅讀出文字的表面,還要讀出文字後的內容,讓文字有畫面感,可以傳情達意。我還想告訴學生閲讀課文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讀了又讀,要讀佔螯頭,要抓住文本中關鍵詞句,感人鏡頭進行感悟品味。在這一教學環節,我抓住體現人物精神的幾個重點事例,以自讀合作探究為本,讓學生在默讀、齊讀、比較讀、引讀等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中增進體驗,昇華情感,豐富了文本內涵,凸顯了情感體驗閲讀方法無可替代的功能。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雷棣成長的迅速,雷棣的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第三個版塊,我設計了讓學生誦讀雷棣寫給聯合國祕書長的信,然後出示戰爭圖片,引導學生談談對戰爭的看法這兩個環節。誦讀雷棣的書信目的是對課堂教學予以拓展延伸,讓學生能更近距離地走近雷棣,瞭解雷棣,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在學生了解到課文的主題後,播放戰爭畫面,意圖是使生在和平環境中的學生直面戰爭帶來的苦難,能給他們更為深刻的感受: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樣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雷棣對和平的企盼了。

在第四版塊,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意在閲讀教學過程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凸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高度統一,協調發展。“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讀”是積累,“寫”是運用。“讀”只有在“寫”中才能內化為學生的能力,而“寫”也只有在“讀”中才得以發展。今天在課堂上我想已經不是孩子們在代替雷棣表達了,而是他們在表達自己對和平的企盼之聲了。也許今天學生筆下的文字是稚嫩的,生澀的,但我相信那一刻他們筆下流瀉的文字是最熱切的,發自內心的。

由於本人專業知識,教學能力不足,這堂課上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還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多批評指點,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不斷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vo6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