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大學生畢業感言話

大學生畢業感言話

大學生畢業感言話

洛神賦原文 篇一

藝術足跡:1978年國小二年級開始臨帖,逐漸產生興趣,初習顏柳,後改習漢隸。1987年無意間參加“全國文明杯鋼筆圓珠筆書寫大賽”,竟獲得一等獎,由此習書信心大增。1999年獲安徽省青年書法大展一等獎(楷書),獲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獎”(隸書);入展第三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隸書);《書法之友》雜誌作專題介紹。2001年入展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行書),《青少年書法報》“國展菁英”欄目作專題介紹;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美術金彩獎”提名獎(隸書)。2002年獲中日書畫藝術大展銀獎(行書),出版《當代中青年書法十家白鶴書法作品集》。2003年獲首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電視書法大賽金獎(行書),入展第四屆楹聯書法大展(隸書)。2005年在合肥舉辦“白鶴書法作品展,出版《白鶴書法展作品圖錄》;中央電視台《翰墨春秋》欄目作專題報道,《書法導報》作專題推介。2006年被評為“安徽省青年書法十佳”,《中國書法》雜誌“青年書家”欄目作專題介紹;被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聘為書法專業導師;入展首屆全國行書大展(行書),入展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隸書)。

小楷書法之研習,於書家而言,至關重要,古人曾有“不精小楷便不足稱書家”之説。然今日之世界與古人所處之境迥異矣!吾人之生活節奏古人何曾夢見,古人之心吾輩又何以領會?故不能以古人之標準以識今日之書家也!古代書家多諸體兼能,而今之書家能精於一體已屬不易,故“諸體兼工”一詞,於今人已難有用處矣!即從小楷書法,亦能見古今之別也。

餘素喜小楷書,以其點畫精到,氣韻獨絕,非其他書體所能涵蓋也。每於夜闌人靜,幾淨茶香,輕研舊墨,擇古今詩詞名文,取小狼尾,或素或絹,或扇面,或斗方,當其揮毫之際,凝神端坐,萬慮皆忘,不知斯世何世,似入化境矣!書成之時,張壁自顧,一手香煙,一手香茗,其自我陶醉之狀無以復加也。每於此時,誦古人之詩文佳句,以亦古亦今之小楷書法書之於紙,餘以為與古人有會心處在焉。

小楷書法自是必稱鐘王,此為小楷書法之頂峯,亦是正脈所在,歷來為學習小楷書法不二法門。餘於小楷書法,亦頗用心,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右軍《黃庭經》、《樂毅論》等經典法帖皆曾用功臨習,而尤喜獻之《洛神賦十三行》殘本。

獻之所書《洛神賦》,真跡在宋時已僅存九行,歸權臣賈似道所有,後又得四行,合成十三行,刻之於石,世稱“玉版十三行”,亦稱“賈刻本十三行”、“碧玉十三行”。原石曾逸落,明萬曆年間於杭州葛嶺半閒堂舊址出土,曾歸陸夢德、翁嵩年,清康熙時貢入內府。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流入民間,解放後由國家出資收購,現藏首都博物館。

獻之此作,雖只二百四十七字,然其風神超邁、飄逸飛動之勢,真可謂憑虛遨遊、道骨仙風,獻之風采,可以想見也!歷來書家對此帖皆有極高定論,譽之為古今小楷之極則。趙子昂曾雲“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二百五十字,字畫神逸,墨採飛動”。《廣川書跋》評曰:“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整嚴,非善書者不能。”董香光雲:“《黃庭》吾不甚好,頗覺其俗,餘亦不甚臨《樂毅論》,每以大令為宗極耳!”何子貞《跋停雲館刻晉唐小楷》雲:“子敬《洛神賦》用筆橫逸跌宕,欲出父書之外,頗見本色。”

觀古今論者,所重此帖者餘以為有三:其一,在鐘王之外獨闢蹊徑,開流美書風之先河,此一點最為難得。子敬能不囿於元常及逸少之成規,其戛戛獨造之精神即應標榜於青史。其二,其書之格調清雅、神采飛揚之勢,若非如李世民等心有成見者,平心而論,確非《黃庭》、《樂毅》諸帖所能及也。其三,此帖用筆及結字極盡變化之能事,卻又渾然天成、顧盼有致。張懷《書斷》有云“(子敬)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於父”,對此帖詳加研習,便知此言絕非虛譽!

餘於此帖,習之有年,今略加歸納,並與鐘王名跡加以比較,以為有以下特點:

一、線條圓勁流暢,舒展自如,神采飛揚。《書估》雲:“子敬神韻獨超,天資特秀流便簡易,志在驚奇,峻險高深,起自此子。”此帖筆畫輕起輕收,中路圓勁,一些撇、捺較長,極為舒展放縱。如第一行“左”字一撇,率直而悠長,第六行“感”字“戈”鈎奔放而灑脱。

二、結字大小錯落,靈活多變,而又不顯突兀。獻之書法善於變化,精於造勢,此種能耐在其行草書中得到淋漓盡致之展現。《晉書》載:“獻之幼學父書,次學於張。後改變體制,別創其法,率爾師心,冥合天矩。至於行草興合,若孤峯迴絕,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而在此小楷傑作中,其個性亦不可約束。第一行開頭二字,“嬉”字十五畫,“左”字只五畫,然“左”字所佔位置比“嬉”字還多;第二行“良”字,第五行“拳”字,一字幾有鄰行“羌習”二字之大;第十二行倒數第四之“兮”字,突然放大,與周圍形成極大反差;而一些筆畫較多之字卻又寫得很輕很小,如第一行“滸、湍、瀨”處理得較為收縮,第三行“歡”字,與其下之“兮”形成強烈對比;二百四十七字之中,“之”字十三、“兮”字十一、“以”字八、“而”字五,重字之變化自然生動、姿態各異……如此之多,極盡變化之能事!然其變化雖多,觀其全篇,卻又渾然一體,使人不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之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其大小錯落、虛實變化之間,宛若一曲節奏鏗鏘起伏之樂章!

三、取法於鍾繇、羲之,而更顯開張縱逸。子敬生於名門望族,自幼耳濡目染,又得士人風氣之薰陶,自小性格清峻孤高,異於常人。《世説新語》有記:“王子敬自會稽經吳,聞顧闢疆有名園,先不識主人,徑往其家,但顧方集賓友酣燕,而王遊歷既畢,指麾好惡,傍若無人。顧勃然不堪……便驅其左右出門,王獨在輿上……怡然不屑。”書如其人,其獨特之個性,自然體現於其書之中。而其敢於突破鍾繇與其父之藩籬,更見其過人之膽識!陳思《書苑菁華》記雲:“子敬十五六歲時,嘗白其父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稿行之間,與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少年時即勸其父“改體”,羲之有否聽其勸告,今已無從查考,而其自身能“破體”創新,才足以奠定其於中國書法史之獨特地位及影響。

四、此帖之整體氣韻高妙,結體雍容瀟灑,章法錯落有致,與曹子建《洛神賦》原文浪漫之想象、夢幻之境界、瑰麗之色彩水乳交融般和諧統一,文優而字美,洵為千古之典範!雖只有十三行殘本流傳,世以為憾,然其耀目之藝術光彩,如斷臂維納斯雕像,因其殘缺而更顯珍貴!《蘭亭序》因文字內容與書法藝術完美結合而享“天下第一行書”之美譽,古人有稱此帖為古今小楷之極則,當不為過耶?

大學生畢業感言話-大學生畢業感言佳句 篇二

1、無論大學途中瘋狂的迷戀**什麼,不要忘記自己讀大學的最主要目的。

2、儘量多團結人,實在沒辦法看下去的不要過分勉強自己接受他,當他不存在好了。

3、多與老師交流自己的一些想法,有時候你看不清的一些東西,他們能看的清,畢竟他們才是過來人。

4、你有着容量極大的一座水庫,裏面蓄滿着從未使用過卻可隨時供使用的你的天賦和才能,但如果拖拉和膽怯使你永遠不能打開那智慧的閘門,那水庫就如同空的一樣。

5、張開你的帆,去乘風破浪,把我的祝福,掛在桅杆上,碼頭上的汽笛聲已結束了昨天的夢,歲月的**還會憶起往日的時光,待到滿載而歸時,再來尋重逢的岸。

6、再也回不去了,這無暇亦無邪的純真韶光。即使你願意,用一千萬去換時光倒流的大學校園,重温飛揚奔放的四年青春,然而你換不來,只能佇立在霓虹閃爍,浮華喧囂的城市街頭,追憶菁菁校園裏如水的月華。

7踏出這一步,管你萬般無奈,它還是,變成逝去的回憶,成為一個飄忽的夢境,在時間輕蔑的流動裏,逐步塵封,但又時時於夜深人靜之際悄然浮上心頭。

8、我們可以丟失許許多多,只要不丟失友愛的心,如果沒有你温暖的友情,我不會如此深愛這個世界。

9、剪不斷的四年同窗雨,擋不住的同舟共濟風,相對欲言,淚落無聲。一片冰心,萬眾柔情。

10、人生中有許多感人的緣,有時會隨風而去,有時會令你我感傷,無論你隨風而去,我獨自在這裏感傷,都是緣。

11、記住無論如何也要上一次講台,講什麼都無所謂。這樣的經歷是一定要有的。

12、不要以為能混到畢業就行了。掌握一技之長也很重要。

13、大學期間最好談一次戀愛。

14、盡最大可能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15、為學習努力三年多以後,你的大四就可以過豬的生活了,為了笑到最後,請努力學習。

洛神賦原文 篇三

[關鍵詞]文選 “情”類賦 抒情方式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9-0083-02

賦的抒情化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辭賦創作總的趨勢,就是向着抒情化的方向發展的。賦的兩個重要源頭,《詩》和楚辭,都主要是抒情的。入漢以後,這種抒情性,在漢代的經術氛圍當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壓抑,而敍事騁辭的大賦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抒情性的辭賦也如涓涓細流,伴隨着賦的發展而發展。①

一、從自由奔放的情感抒發到發乎情止乎禮的情感抒發

楚辭開創了賦體文學抒情寫志的傳統,但是進入漢代之後,漢賦的抒情寫志傳統卻不斷淡化。直到漢末建安時期,文人賦作,感情真摯熱烈,儼然成為楚辭精神的復活。②

考察自宋玉以後的“情”類賦(即男女戀情)發展歷程,整個西漢僅有司馬相如一篇《美人賦》為模仿《登徒子好色賦》之作,但該賦中女子在愛情中的追求大膽、主動且熱烈,與西漢的賦體觀念和此後在“禮”約束下人們對“情”的認識已不相符合,因此這首賦作並未被《文選》收錄。漢末建安時期,隨着漢王朝大一統局面打破,人文精神開始覺醒,“情”不再成為禁區。因此出現了數量較多的“情”類賦,這些包括應瑒、楊修、王粲、陳琳等人的《神女賦》。他們的賦作雖然是輯佚所得的殘篇,但是從中亦可看出,不但有對女神容貌體態的鋪陳,更有對兩性愛情的直白追求,其抒情方式具有熱烈大膽的特點,對長期以來束縛男女情愛的儒家觀念產生了較大的衝擊,因此也未被《文選》收錄。

以《文選》“情”類賦所收錄四篇賦作來看,恰可以看出這種抒情方式演變的歷程。概括地來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楚辭影響下的《高唐賦》,賦的抒情方式表現為自由奔放、直白熱烈的情感表達;而《登徒子好色賦》則可以視作是漢代儒家詩教傳統的先聲,其抒情方式表現為發乎情止乎禮的循規蹈矩、重精神而輕物質的情感表達,這當中,《神女賦》可以視為是一個過渡,既有感情濃烈的一面,又有其重精神交流的一面;此後,在漢代的時代氛圍中,抒情方式在發乎情止乎禮的詩教規範中,經歷了從淡化到復生的過程,直到建安時代,隨着時代風氣的轉變和人文精神的覺醒,在文人的努力下,直白熱烈的抒情傳統得到了復活,這在《洛神賦》中有集中的體現,同時又吸收了漢大賦的敍事之長,使得情節更加細膩感人,成為人神愛情賦的集大成者,同時,感情雖濃烈,但卻以禮自防,與蕭統的文學觀正相契合。

二、從追求愛戀的愛情抒發到求而不得的悲情抒發

從《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和《洛神賦》的情感抒發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其情感抒發方式發生了從自由奔放到發乎情止乎禮的變化,而且考察其抒發情感的類型,我們也能看到他們之間的不同。概括地説,可以總結為從追求愛戀的愛情抒發逐漸變成了求而不得的悲情抒發。在這當中,諷喻的意味逐漸淡化,到《洛神賦》成為一種個體生命體驗式的悲情。

《高唐賦》的情感抒發類型是性情式的,其直白直接表現為神女對性的開放、自由態度上,性當中又有着對君王的傾慕,同時還有着神女與君王的交合能夠護佑國泰民安、君王延年益壽的巫風觀念。這當中,雖然隱含着懷王與神女一夕而別的悲情,但是畢竟有過交歡,構成了一種歡會的模式,其情感的基調是平和的。

《神女賦》的情感抒發類型與《高唐賦》有了很大的不同。《神女賦》中,人神之間最終無緣相會,人是悲傷的,持禮離開的女神離開自己鍾愛的人,也是悲傷的。在其描寫當中,女神之容貌體態之美、對女神思戀愛慕之深,皆讓人動容,悲情開始成為抒情情感的基調。

《登徒子好色賦》中,宋玉的基本目的是諷諫,以宋玉、登徒子、章華大夫的三種愛情態度來表達不同的愛情觀念,藉以諷喻君王不可沉迷於女色,而要致力於恢復秩序和強盛國家。但是透過這種諷諫,我們能發現《登徒子好色賦》中深深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使得賦作從相愛而不能相守的個體悲情中得到超脱,隱含着宋玉對社會秩序紊亂、國家政權面臨存亡危機時的擔憂。

《洛神賦》因為有了曹植的切身經歷,因此構成了一種真情噴發的抒情模式,其描摹的女神即是男性對摯愛女性的最好讚美,其抒發感情也是戀人之間生離死別的痛苦。只是礙於曹植與甄氏身份地位的特殊性,曹植在賦中多有隱晦,並寄託於洛水女神而已。從曹植的描寫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位女神並無虛無之感,而是美而不驚、有血有肉的存在。聯想甄后賜死之慘(以糠塞口,以發遮面),人神殊途即是生離死別,求而不得的痛苦是一種極悲情的抒情類型。

三、“情”類賦的抒情方式演變與時代風氣

從自由奔放的情感抒發到發乎情止乎禮的情感抒發的賦寫作過程,正是儒家在社會意識中建立起支配地位的過程。在漢代儒家的正統地位建立之前,情與禮不存在尖鋭的衝突,如前所述,甚至周禮都對此有着明確的規定。正是在情與禮不存在尖鋭衝突的情況下,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熱情直白、自由奔放的情感抒發才受到了讚譽。但是在宋玉的時代,禮崩樂壞已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整個社會秩序已經陷入了混亂,宋玉雖然不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但是在賦作中,希望以諷諫的形式使楚襄王能夠遵循一定的秩序。宋玉找到的這種秩序,正是儒家所倡導的禮。

在宋玉的時代,如《神女賦》和《登徒子好色賦》這樣提倡情、重視情,尋求情與禮的平衡的愛情辭賦,甚至《高唐賦》這樣直白的表露情慾的作品都能夠出現,並且能夠被認可和接受,如前所述,與楚地的巫風和神話傳統有關,也與宋玉本人受到的中原文化薰陶有關,在楚地那種自由的風氣之下,甚至《登徒子好色賦》中所努力尋求的愛情在情與禮的平衡狀態,都是保守的,帶有匡正時代風氣的色彩。這種現象在漢初得到了延續。

漢王朝在漢武帝時代,經歷了高惠文景諸朝的休養生息,達到了鼎盛。漢武帝積極加強中央集權,對外他連年征戰,擊潰了長期騷擾邊境的匈奴等遊牧民族,對內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整個國家在這一時期統一、穩定,社會上充滿着宏大的氣魄、昂揚向上的精神,文人們生活在一種坦蕩和奮發的時代氛圍當中。而在文化上,漢武帝除了實行獨尊儒術的政策之外,更將流落於各諸侯國的文化精英們籠絡到中央來。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可以説是前無古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漢武帝富麗堂皇的園囿宮殿當中,鋪陳騁辭的漢大賦便應運而生了。這些大賦所反映的正是漢王朝昂揚向上時期的文化精神的需要。然而這種大賦以其敍事性和鋪排性取代了個體生命體驗的抒情性,整個漢代文學的抒情方式變得模式化,始終存在缺乏個性的問題。這一現象直到漢末,隨着漢王朝勢力的衰微,大一統的意識形態開始為個人的、生命體驗式的情感抒發所打破。“漢賦抒情寫志傳統在西漢初和東漢後期的兩度強化,證明了這一傳統在此外的大部分歷史時期的淡化趨勢。”③

東漢末年,時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地方勢力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強盛的大一統國家被迅速地摧毀,整個社會陷入一種無序狀態中,依靠傳統信念已經無法維繫混亂的人心,整個漢帝國面臨分崩瓦解的危機。在這樣的時代當中,社會上瀰漫着悲觀絕望與失意的情緒,這種失意與絕望,催生了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在憂患當中,文人對時代與個體的命運,進行了深沉的思考,這是在漢末深沉濃郁的抒情賦再度勃興的重要原因。到建安之後,抒情在賦中的作用越發明顯,賦作“雖失兩漢大賦恢弘之氣象,而歸於一往情深”④。“由重視政教風化,美刺勸誡,到重視抒發日常生活中一己之情,是魏晉賦風革除兩漢賦風的最大歷史貢獻。”⑤

註釋:

①《文選賦的意義》第63頁。

②康學偉。簡論中國賦體文學的發展。鬆遼學刊,1988年,第3期,第56-60頁。

③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22頁。

④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19頁。

⑤王琳。詩賦論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第41頁。

【參考文獻】

[1]李善注。文選(嘉慶十年胡克家刻本)[M].中華書局,1977

年。

[2]李善注。文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文選。六臣注四部叢刊初編本[M].中華書局,1987年。

[4]評註昭明。文選(上海掃葉山房民國十二年石印本)[M].

[5]重訂昭明。文選集評(嘉慶十二年懷德堂刻本)[M].

[6]駱鴻凱撰。文選學[M].中華書局,1989年。

[7]穆克宏點校。文選旁證[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洛神賦原文 篇四

關鍵詞:曹植;《洛神賦》;創作動機

《洛神賦》作為曹植的代表作,歷代學者都對其褒獎有加,同時對這篇賦的研究也是成果豐碩。除去對其藝術成就、文化視角、傳承與影響方面的研究,還有對其創作動機的探討。《洛神賦》一定不單單是人神相戀的神話故事,這其中必然寄託着作者的情感,而情感的抒發必定隱藏着一定的動機。

一、學界的研究成果

1.感甄而發。感甄説是被廣為接受的一種説法,最早見於唐初李善的《文選注》。“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國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縷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後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度軒轅,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雲:我本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言訖,遂不復見所在。遣人獻珠於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後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這種説法在唐代廣為流傳。除此之外,郭沫若認為,“子建要思慕甄后,以甄后為他《洛神賦》的模特兒,我看應該也是情理中的事”。從賦的內容來看,洛神與甄宓的命運是極為相似的。首先,出身同樣高貴,一個是東帝伏羲氏的女兒,一個是宰相甄邯的後代。其次,她們的生活經歷也有相似之處,都經歷過巨大的變故,洛神宓妃是覆舟溺亡而死,後被天帝封為洛水女神,而甄宓因鄴城陷落而落入曹營。洛神與甄宓相似的身世,使遊於洛水的曹植想到了宓妃,因此思如泉湧,情感迸發而出,寫下了這篇賦,因此感甄説是有道理的。

寄心文帝。對於廣為流傳的感甄説,有許多學者卻提出了質疑。如宋人劉克莊提出,感甄説是好事之人“造甄后之事以實之”。他們認為曹植與自己年齡相差太大的嫂嫂相愛的機率很小,而且他也沒有那麼大的膽量寫《感甄賦》,這樣豈不是為與曹丕本來就緊張的關係推波助瀾嗎?因此,他們認為《洛神賦》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賦中所説的“長寄心於君王”。朱東潤在他的《中國曆代作品選》中對感甄説這樣評價:“這是小説家附會之談,不足信。”同時,他將此賦的創作動機解釋為“本篇或系假託洛神寄寓對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悶”,即寄心文帝。從曹植的生活經歷來看,寄心文帝的説法不無合理之處。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重視的兩個兒子,尤其是曹植,自幼便顯現出了極高的才能,曹操對其非常看重。而養尊處優的曹植也自然而然地懷揣着遠大的政治理想抱負,同兄長一樣渴望帝位。當曹丕登上了王位,而自己的生活卻一落千丈,昔日兄弟分崩離析之時,曹植的世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曹植不僅沒有獲得政治權力,自由也被剝奪,生活從此有苦難言。整日消沉而飲酒賦詩的曹植在此時渴望獻忠於文帝,希望哥哥能相信自己,修復兄弟間的裂痕,擺脱這種痛苦的生活方式。因此當他剛拜見曹丕,從京都返回封地之時,是有可能出於此種動機寫下這樣一篇賦的。

3.仿擬宋賦。曹植在《洛神賦》的序文中這樣寫道:“黃九年級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曹植作為才高八斗的詩賦大家,遊於洛水河畔時,詩興大發,自然地回憶起宋玉的《高唐賦》和《神女賦》,借洛神的傳説,仿擬此賦,寫下了千古名篇。將《洛神賦》與《神女賦》對比一下,我們就會發現,《洛神賦》幾乎是《神女賦》的深加工。不管是在開篇,還是故事情節上,兩者表達的意思也非常相近,並均以表達對女神的思慕而終結。而曹植除去像宋玉那樣思慕女神外,還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無法實現的苦悶與無奈。《洛神賦》雖基本套用了《神女賦》,但是它所表達的多層次的情感寓意卻超出了《神女賦》,這是其藝術成就高於《神女賦》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後世爭論的主要原因。

4.象徵理想。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界對《洛神賦》的創作動機又提出了新的説法――理想象徵説,即曹植寫這篇賦是為了寄託自己遠大的理想抱負,並抒發理想終無法實現的苦悶與傷懷。學者張文勛認為,除去對理想女性形象的愛慕,在愛情主題後面還寄託了作者對事業和理想的追求,最後將曹植的創作心理總結為“洛神是理想的象徵,這理想,可以是美的理想、愛的理想,也可能是事業的理想、生活的理想”。黃九年級年的曹植,正經歷着世人難以體會的落差與苦悶,在政治理想與人生抱負都化為泡影后,擺在他面前的是無盡的悲傷與落寞。當他途經美麗而令人神往的洛川,想起了洛神的魎怠K對洛神的描寫便是對自己長久以來的政治理想訴求的生動刻畫,而人神殊途的結局則是對自己隕落的理想和未來道路的哀歎。

二、創作動機新解

除上述學界常討論、接受的觀點外,還有一種容易被忽略的動機:感物而興。古人在創作時,很多情況下都是觸景生情,感物而興,藉由身邊的景物詩興大發,寫下許多優美的篇章,這是最直接的創作動機。因此感物而興是曹植創作《洛神賦》的動機之一。

“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軒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税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曹植一開始就交代了《洛神賦》的創作起因,可見曹植是因為途經洛水駐紮休息時才有感而發寫下這篇賦的。因此感物而興這一動機是最直接的動機。

對於曹植創作《洛神賦》的動機,學界一直爭論不斷,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猜想,都必須符合作者當時的人生經歷、性格特徵、所處環境和創作心理。作家的作品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創作的,具有時代性,體現出當時的社會思潮與文化傾向。生在建安時代的曹植融合了儒、道、俠等多種思想,具有獨特的文學風格,在他身上既有重視建功立業的儒家思想,又糅合了守道的道家思想,具有文化的多元性與開放性。《洛神賦》作為曹植的代表作品,廣受後世關注,但不論是探討其創作動機還是研究其藝術成就,都要以作者本人為參考,結合文化背景與史實資料進行研究,這樣才能保證結論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朱東潤。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上編)第二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金元浦。當代文藝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李善。文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郭沫若。歷史人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5]張亞新。略論洛神形象的象徵意義[J].中州學刊,1983(6).

[6]張文勛。苦悶的象徵――洛神賦新議[J].社會科學戰線,1985(1).

[7]楊茂文,閆續瑞。曹植《洛神賦》創作動機新解[J].前沿,2011(12).

[8]渠曉雲。曹植《洛神賦》的另一種解讀[J].電影評介,2007(15).

[9]張豔存,於向輝。論曹植《洛神賦》與甄宓的淵源[J].長城,2014(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8mw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