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中生物可遺傳變異知識點

高中生物可遺傳變異知識點

高中生物可遺傳變異知識點

-遺傳變異是指生命是在遺傳的基礎上,同一基因庫中不同個體之間在DNA水平上的差異,也稱“分子變異(molecularvariation)”,也是對同一物種個體之間遺傳差別的定性或定量描述。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生物可遺傳變異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生物可遺傳變異知識點1

1、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即R型細菌轉化是S型細菌)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後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2、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遺傳物質除DNA以外還有RNA。

因是絕大多數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部分病毒等)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説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鹼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鹼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説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4、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複製(注意其半保留複製和邊解旋邊複製的特點)來完成的。

5、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是複製提供了精確的模板;

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保證了複製能夠準確地進行。

6、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於子代獲得了親代複製的一份DNA的緣故。

7、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8、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即轉錄和翻譯過程)來實現的。

9、由於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

(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10、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

所以,生物的一切性狀都是由基因決定,並由蛋白質分子直接體現的。

11、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12、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純合親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

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並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於3:1。

13、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着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14、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在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15、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6、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即雄性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雌性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X,後代性別由父本決定),另一種是ZW型(即雄性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ZZ,雌性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ZW,後代性別由母本決定)。

17、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18、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

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19、基因重組的兩種方式:一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二是減數第一次分裂聯會時,同源染色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所以,通常只有有性生殖才具有基因重組的過程。而細菌等一般進行無性生殖的生物的基因重組只能通過基因工程來實現。

20、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

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物可遺傳變異知識點2

1.父母的性狀是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子女的。

2.我國金魚種類多樣,金魚不同的形態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3.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叫做生物的性狀。

4.遺傳學家把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

5.人們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最初是從性狀開始的,逐漸深入到基因水平。

6.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

7.變異是指親代和子代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

8.轉基因超級鼠的獲得,説明性狀和基因之間的關係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9.對於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遺傳下去的不是性狀,而是控制性狀的基因。

10.轉基因超級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狀是鼠的個體大小,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是大鼠生長激素基因,從而使身體生長速度變快。

11.用人工的方法取出某種生物的某個基因,把它轉移到其他生物的細胞中去,並使後者表現出轉入基因控制的遺傳性狀,這樣的技術叫做遺傳工程。

12.生物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過程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

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親子間傳遞的橋樑,基因大多有規則地集中在細胞核內染色體上,而且每一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

13.除生殖細胞外,生物體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

它們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因此,後代個體具有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

14.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係是: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基因是DNA上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15.人體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包含46個DNA分子。

16.父母的性狀是通過他們生殖細胞遺傳給子女的,在染色體上決定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

17.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近親是指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親。

18.人的性別主要是由性染色體決定,XY是男性,X-X為女性。

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23對,可寫成22對+X-X或22對+XY,則精子中的染色體可以寫成22條+X和22條+Y。

19.染色體,DNA,基因三者的關係是:

染色體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一條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DNA分子中的特定片段稱為基因,每條染色體上含有無數個基因。

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有46條,含46個DNA分子,大約有3-5萬對基因。

20.由遺傳物質的改變所引起的變異,叫做可遺傳變異;

由於環境條件改變,而遺傳物質沒有改變而產生的變異,叫做不可遺傳變異。

21.有的變異有利於它的生存,就叫做有利變異;

有的變異不利於它的生存叫做不利變異。

22.生物的遺傳特徵,使生物界的物種能夠保持相對穩定。

變異使生物個體能夠產生新的性狀,以至於形成新的物種。

23.因為有可遺傳的變異,就能不斷產生新的生物類型,生物就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由此可見,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對生物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物可遺傳變異知識點3

第一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實現的。

2.性狀:生物體所表現的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統稱為性狀。

3.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例如:家兔的黑毛與白毛。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5 .轉基因超級鼠的啟示: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同時也説明在生物傳種接代中,生物傳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6.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樑”。

2.基因位於染色體上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

片段。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4.染色體: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5.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

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3對(46條),也就包含了46個DNA。

6.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而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親代細胞中染色體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體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7.生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同種生物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為N,體細胞的則為2N,如人的染色體數目,在體細胞和受精卵中是23對(46條),在精子和卵細胞都是23條。

染色體的傳遞規律: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的染色體的數目= 1/2體細胞的染色體的數目。

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

(1)孟德爾是現代遺傳學之父。

(2)實驗過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給高豌豆(或相反),獲得了雜交後的種子,結果雜交後的種子發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爾又把雜交高豌豆的種子種下去,結果發現長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為3:1)。

(3)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矮豌豆)的,其基因組成只有dd一種,表現為顯性性狀(高豌豆)的,其基因組成有DD或Dd兩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g9wl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