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靜悄悄的校園【精品多篇】

靜悄悄的校園【精品多篇】

靜悄悄的校園【精品多篇】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一

今天,我讀了《靜悄悄的革命》的第一章,其中教師學會傾聽學生的語言一節,我感受很深。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每當我我們提出問題後,如果學生回答的正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時,總會不自覺的舒了一口氣,或者會心的微笑一下,而當學生回答的不是我們所需的答案時,總是想法的引導學生回答自己預設的答案來。

對於這種現象,左藤先生説到:在這些學習行為中,其不確定的思考與表現與那些確定的思考與表現是同等重要的。

明晰的思考與表現容易變成一種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為,而不確定的思考與表現往往在創造的思考與表現更能發揮威力。這就是提醒我們,確定或不確定的答案我們都得重視,尤其是不確定的,包含着創造思維的過程,應該更為重視,如果我們能夠引導學生把這些不確定的、模糊的進行反響,課堂的內容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如果教師能做到這些,學生的思考的威力就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同時,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為,左藤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説話而不傾聽別人説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為’來實現的行為。這個提示也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鄭重其事的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

在我們現實中,有時候我們雖然“恩、嗯”地點頭,熱心聽學生的發言,但其實是希望,可以聽到學生的發言和我的自己思考是一致的。所以我們並不是在專心的接納學生的話語。

我們往往為了自己的教學進度而忽視某些學生的發言,以致未能與學生的想法產生共鳴。我們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這樣學生之間才能互相傾聽,教師的榜樣作用吧。

我覺得《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讓我們來靜靜地來聽一聽孩子的聲音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二

日本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撰寫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倍受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此書封面設計簡單素淡,正如書名一般“靜悄悄”,毫不張揚。輕輕打開書本,靜靜地閲讀,更感覺平靜、淡定,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和讀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靜靜讀來,收穫頗豐。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由“前言——改變教學的教師們”;“教室裏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改變教學——學校改變”;“設計課程”;“學校改革的挑戰——中國小的實踐”五部分構成。佐藤學博士從觀察者、推動者、研究者的角度,對這場自下而上的,由學生、教師、校長、家長和社區共同參與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總結和介紹,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觀點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傳統和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這本書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也很契合。當今社會大環境的急劇變化正在引發着日本的教育的 “靜悄悄的革命”。 佐藤學教授指出:“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讀了這些話,我理解了這本書命名的原因。認真讀完《靜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洗滌,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別是以下兩點,更是極贊同佐藤學的觀點。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三

佐藤學先生在《靜悄悄的革命》中提到了“潤澤”的教室,聽上去好像是很容易理解的,不就是教室裏的氣氛要恰到好處,可要是仔細琢磨,卻沒那麼簡單就可以達成的效果。一個潤澤的教室,如走進一個周圍環繞着柔和的輕音樂,到處擺放着古樸、典雅的傢俱的咖啡屋,人坐在那裏,再火熱的心情也會平靜下來。沉浸在一個心情舒暢的氣氛中,學生和老師都超越了“主體性”神話,可以自由地發展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使課堂教學變為大家主動性的課堂。這時候,課堂上上的對話也會加深每位學生的印象。課堂上的傾聽也會如願地實現。如果老師能蹲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和他們平起平坐,用一個平視的目光來打量學生,那麼和他們的溝通也會暢通無阻,這就要求老師要學會傾聽,聽學生的,聽自己的,聽課堂的。學生的內心在想什麼,老師自己是不是在合理引導學生,課堂的氣氛如何等等,都在傾聽中得以釋然。

在《靜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學先生以一種務實的精神,從老師到學生,到學校行政整個流程都注入了自己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書中的每個觀點都是精華,有些觀念不是第一眼看上去就能馬上理解,但經過多次琢磨後會發現是你在教學中確實的那些內容。打開自己的課堂,走入別的老師的課堂,和同事之間開展合作,在共同的成長中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看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彷彿置身於一個教育花園的夢幻世界裏,到處都是思想的芳香裊裊升起,醉人心脾。現在説是讀完了,那是囫圇吞棗,書中的很多精闢論述只是被舌尖觸摸了一下,有一點點的味道,但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味道,還需要細嚼慢嚥地細細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3qd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