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柏拉圖的故事多篇500字

柏拉圖的故事多篇500字

柏拉圖的故事多篇500字

語言的美、樂調的美以及節奏的美,都表現好性情。所謂“好性情”並不是人們通常用來恭維愚笨的人的那個意思,而是心靈真正盡善盡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柏拉圖的故事精選5篇500字,希望你喜歡。

柏拉圖的故事1

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説:請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有個規則,不能走回頭路,只能摘一次。柏拉圖去做了。但他卻空著手回來。蘇格拉底問原因。

柏拉圖説道:當我走在田間,曾看到特別大的麥穗,可是,我總想著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就沒有摘。但是,我繼續走的時候,看到的麥穗,又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空手而歸。蘇格拉底説:這就是愛情。

柏拉圖的故事2

有關亞特蘭蒂斯(另譯“阿特蘭提斯”或“亞特蘭特提斯”)的傳説,始於古希臘的哲學之祖——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在柏拉圖最晚年的著作《克里特阿斯》和《提邁奧斯》兩本對話錄中都有提示。

在柏拉圖的提示中,有這樣的話: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峽”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從那裏你們可以去其它的島嶼,那些島嶼的對面,就是海洋包圍着的一整塊陸地。

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當時亞特蘭蒂斯正要與雅典展開一場大戰,沒想到亞特蘭蒂斯卻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沒入海底,成為希臘人海路遠行的阻礙。

柏拉圖的故事3

蘇格拉底有一天給他的學生上課。

“同學們,我們今天不講哲學,只要求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把手往前擺動10下,然後再往後擺動10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

過了幾天,蘇格拉底上課時,他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90%以上的人舉起了手。

過了一個月,他又要求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只有70%多的人舉手。

過了一年,他又同樣要求,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

這個人是柏拉圖。柏拉圖出身於雅典一個大貴族家庭。據説他的名字源於他的寬額頭,他的真實姓名卻漸漸被人淡忘了。柏拉圖生於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青年時期和其他貴族子弟一樣受過良好的教育,並接觸到當時的各種思潮。

對柏拉圖一生影響最大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20歲拜蘇格拉底為師,跟他學習了10年,直到蘇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處死。老師的死給柏拉圖以沉重的打擊,他同自己的老師一樣,反對民主政治,認為一個人應該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農民只管種田,手工業者只管做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參與國家大事。蘇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對平民政體的成見。他説,我們做一雙鞋子還要找一個手藝好的人,生了病還要清一位良醫,而治理國家這樣一件大事競交給隨便什麼人,這豈不是荒唐?

老師死後,柏拉圖不想在雅典呆下去了。28歲至40歲,他都在海外漫遊,先後到過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邊考察、邊宣傳他的政治主張。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島的敍拉古城,想説服統治者建立一個由哲學家管理的理想國,但目的沒有達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賣為奴隸,他的朋友花了許多錢才把他贖回來。

柏拉圖的故事4

柏拉圖到雅典後,開辦了一所學園。一邊教學,一邊著作,他的學園門口掛着一個牌子:“不懂幾何學者免進”。從中可知,沒有幾何學的知識是不能登上柏拉圖的哲學殿堂的。這個學園成為古希臘重要的哲學研究機構,開設四門課程:數學、天文、音樂、哲學。柏拉圖要求學生不能生活在現實世界裏,而要生活在頭腦所形成的觀念世界裏。他形象地説:“劃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觀念,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留存下來。”柏拉圖深知學以致用的道理,在他的學園裏按照他的政治哲學培養了各方面的從政人士。他的學園又被形象地稱為“政治訓練班”。

在以後的日子裏,柏拉圖又兩次前往西西里。一次是應邀去敍拉古擔任新登基的狄奧尼修二世的教師。柏拉圖到敍拉古之後,敍拉古宮廷的地板上都鋪滿了沙礫,人們熱中於在那上面研究幾何學。但不久柏拉圖就掃興而歸了。後來狄奧尼修二世再次邀請他去敍拉古,結果仍是敗興而歸。

柏拉圖留下了許多著作,多數以對話體寫成,常被後人引用的有:《辯訴篇》、《曼諾篇》、《理想國》、《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國》是其中的代表作。

柏拉圖的故事5

理念論是柏拉圖哲學體系的核心。他認為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個非物質的觀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實的,而物質世界是不真實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們可以以美為例來理解柏拉圖所説的感覺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認識三者的關係。柏拉圖認為:世間有許多類的事物,當你判斷它是否為美時,心中必然已有了一個美的原型,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來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個絕對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無法與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過是對後者的一種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萬,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卻只有一個。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樣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樣的房子,有了綠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間的綠色……顯然,他的理念論是客觀唯心的,根本的錯誤在於抹煞了客觀世界而把假想當成了真實。

柏拉圖認為人的知識(理念的知識)是先天固有的,並不需要從實踐中獲得。他認為,人的靈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斷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靈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的。一旦轉世為人,靈魂進入了肉體,便同時失去了自由,把本來知道的東西也遺忘了。要想重新獲得知識就得回憶。因此,認識的過程就是回憶的過程,真知即是回憶,是不朽的靈魂對理念世界的回憶,這就是柏拉圖認識的公式。他還認為,這種回憶的本領並非所有的人都具備,只有少數有天賦的人即哲學家才具備。因此,他肯定地説:除非由哲學家當統治者,或者讓統治者具有哲學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則國家是難以治理好的。這種所謂“哲學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國的支柱。

《理想國》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容,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他認為,國家就是放大了的個人,個人就是縮小了的國家。人有三種品德:智慧、勇敢和節制。國家也應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統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衞國者;三是有節制之德的供養者。前兩個等級擁有權力但不可擁有私產,第三等級有私產但不可有權力。他認為這三個等級就如同人體中的上中下三個部分,協調一致而無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謀其事,在上者治國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亂,就達到了正義,就猶如在一首完美的樂曲中達到了高度和諧。

標籤: 多篇 柏拉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pz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