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我愛比爾 書評【精品多篇】

我愛比爾 書評【精品多篇】

我愛比爾 書評【精品多篇】

我愛比爾 書評 篇一

女性身份的自我認同——讀《我愛比爾》

《我愛比爾》是王安憶創作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一部經典小説。它直接回應了那個年代的中國文化現實,凝聚了王安憶個人對於在愈演愈烈的“全球化”的境況下,第三世界的國民,特別是女性知識分子,如何建構自我身份問題的嚴峻思考。小説主要表達的是對誤入性愛的迷途的女性的悲憫。

這是一個關於情愛、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上海某師範大學的藝術系女大學生阿三經歷了與美國駐上海辦事處的外交官比爾、法國來華畫商馬丁的戀愛,最後都以對方的離開而結束。為此,阿三先是放棄了大學的學業,隨後繪畫的事業也被摧毀。從此,阿三精神彷徨放逐,陷入了對異國戀情的無端幻想而無法自拔,漸漸變成一個穿梭在酒店大堂,兜搭異國人的妓女,最後在一次偶然的爭端中,莫名地以暗娼罪鋃鐺入獄。數月後,阿三從勞改農場逃跑。

一、阿三與比爾

入獄前,阿三的生活如她的夢境,夢雖然飛得很高,卻離現實太遠;夢雖然很美,但卻有太多的悲哀。阿三碰到了比爾,阿三和比爾用英語交談,阿三和比爾在賓館裏喝咖啡,阿三和比爾在周莊的小橋上,染金的流水上,奶色的晨霧中,默默相對。阿三和比爾在華涇村飄滿菊香的,掛滿白色絲巾的小屋裏,在上海市中心撒滿陽光,擠滿絲綢坐墊的公寓裏,做愛。阿三説,她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我愛比爾”。

在上海五光十色的霓虹下,在那種都市的媚俗與浮躁中,對阿三來説,比爾是銅像,是異國情調,充滿誘惑。阿三認為,“他們那種希臘種的長相,就像是一層浪漫的底色,無論何種身份,都可兼談愛情„„”當阿三和比爾從酒店出來,漫步街頭,“兩人都有着欲仙的感覺。比爾故作驚訝地説:這是什麼地方?曼哈頓,曼谷,吉隆坡,梵蒂岡?阿三聽到這胡話,心裏歡喜得不得了,真有些忘了在哪裏似的„„”阿三的心底對外國生活的嚮往可見一斑。

而對比爾來説,阿三則是九命貓一樣的女人,亦似“幽靈”。他愛阿三身上東方文化孕育出來的神祕氣質,甚至抱着阿三時,比爾還想着中國古代烈女的崇高與恐怖。“美國人最經不起歷史的誘惑,半世紀前的那點情調就足夠迷到他們”,阿三迷倒了比爾,然而,迷倒了又能怎麼樣呢?在幾次身體的疾風驟雨之後,比爾“驚異阿三的變化。不知在什麼地方,變得觸目驚心似的。他撫摸着她的皮膚,不知什麼東西,灼着他的手心。他什麼都不瞭解。這個與他肌膚相親的女人,其實與他遠隔十萬八千里的,但是他覺出一種危險,是藏在那東方的神祕背後的„„”現實開始露出了它本來的猙獰的面目:阿三和比爾之間沒有愛情,甚至不是情慾,有的只是相互之間對對方所帶有的情調和氣息的依戀。做愛是愛情的最高形式,“阿三愛比爾但比爾不愛阿三”,所以,做愛不過是阿三對比爾的悲壯的身體獻祭。

二、阿三與馬丁

比爾去韓國後,阿三又遇到了法國畫商馬丁。馬丁是愛阿三的,這種愛少了些佔有慾,多了些虔誠,就連阿三也覺得“與馬丁是一場精神上的戀愛,保持着特別純潔的氣息”。但他們中間隔着“上帝”,如果説馬丁象徵文化意義上的西方,阿三則是丟棄了傳統東西的第三世界,兩個有着不同意識形態的人怎麼可能走到一起!馬丁沒有帶着阿三離開。

馬丁以一種“鄉巴佬”的誠懇質疑了現代藝術,否定了阿三的畫作中的“前衞性”。當他對阿三説:畫畫不是這樣的,阿三的心底深處,“隱隱的,她知道馬丁有一點對,正是這個,使她感到恐懼和打擊”。丟棄否認了中國傳統的東西的阿三學會了西方藝術的形式,卻無法觸及西方文化的根,她的畫沒有“靈魂”。於是,她感到一種被揭穿的窘迫,開始無所適從。阿三失去比爾之後希望再次得到馬丁的認可與接納,結果他們又被所謂的“上帝”隔開。

比爾離開後,阿三便沒有了那麼多可以營造的情調,而馬丁的離開卻結束了阿三的藝術

生命,她連畫都不可以畫。她不知道,她的追求,她的信仰,在上海是多麼的被不屑一顧。阿三開始像浮萍一樣,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園,自我拯救變成一種奢侈,藝術靈魂死去之後,肉體的軀殼走向墮落,開始了酒店大堂穿梭的生涯。阿三先是以“尋找機會”這樣的理由來鼓勵自已,在發現大堂邂逅的真象,“她以為這些卑俗的念頭是不該裝在這樣希臘神輪廓的頭腦裏的”。她甚至不願意承認與面對。她變本加厲地自溺在酒店的大堂裏,“外國人,外國語,燈光,燭光,玻璃器皿,瓶裏的玫瑰花,積起一道帷幕,遮住了她自已”。

以身體謀求生活或改變命運,是千百年來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的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女性作為“他者”,始終被男性奴役着。所謂“長期飯票”“批發”“零賣”這些鄙俗的説法,揭示出的正是某一部分男女婚姻、性愛關係的真相。這種男女關係所賜予女性的位置註定是充滿屈辱與喪失尊嚴的,即使在現實世界中某些關係組合達到了和睦,也無法解除女性在這一關係中所呈現的真正處境。當阿三滑向類似的思維時,雖然她自認她的理想、抱負和眼界是遠遠高於普通婦女的,但是事情的實質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三、從夢境回到現實

入獄後,勞教生活讓阿三回到真實。在勞教農場裏,身體的禁錮迫使她重新面對現實,枯燥的勞動把阿三從酒店大堂的虛幻中拯救出來,“阿三甚至有些喜歡上了這勞動,這勞動使一切變的簡單了”。然而,阿三從浮躁的充斥着商業氣息的上海來到另一個浮躁的勞教農場,無論她多麼純潔,多麼嫌惡,她都一無所有。

正如王安憶在《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中説:“男人對外界有着過重的責任:功名、孝道、傳宗接代,對外界便也有了同樣繁多的需求,因此他不可能像女人那樣在愛情的戰場上輕裝上陣,全心全意,忘我獻身。”“男人的理想是對外部世界的創造與負責,而女人的理想則是對內部天地的塑造與完善。就在男人依着社會給予的條件全面地發展的時候,女人只有一條心靈的縫隙可供發展,於是女人在這條狹小的路上,走向了深遠的境界。可惜的是,女人的範圍畢竟太狹小了,且沒有外部世界的生活作後盾,一旦戰敗,便一無所有,一整個人性都沒了落實與寄生。”阿三就是一個在愛情上失敗後一潰千里,最終一無所有的女人。

像所有的女人一樣,阿三要的,不過是一個真正愛自己的男人。可是真正的愛情在阿三這裏發生錯亂,變成一種情調,更悲哀的是,阿三恰恰愛上了這種錯亂,不能自拔。甚至在去勞教農場的車上,“想起比爾,阿三心裏忽有些悲憫般的歡喜,想着:比爾,你知道我現在在哪裏嗎?她用比爾鼓舞着自己的信心,使自已相信,這一切都是不平凡的,決不會落入平凡的結局”。阿三真的很傻,比爾都已經離開了,她還這麼執着。她不知道,她與比爾的相遇,本身就是一種錯誤,他們的結局,無可避免地是以失敗告終。

“一切因為我愛比爾”,所以在比爾離開後,阿三在賓館或別的地方結交了法國人馬丁、陌生的美國老頭、美國專家、比利時人和更多的外國人,她不是為了錢,只是想找到和比爾在一起時的異國情調。女人是那麼容易為了一個簡單的、在別人看來荒唐的理由而奮不顧身!愛情的失敗、藝術的失敗,人格的失敗甚至是喪失,鬼使神差地,阿三懷着這個情結一路敗將下來,直到一無所有。這個情調本身是無罪的,阿三的執着也是無罪的,那麼,什麼是有罪的呢?

然而故事還沒完,雲端上沒有阿三的夢想,她最終還是要痛苦地醒來。阿三,這個失去精神家園後一無所有的女人,卻有一種堅韌,就好像那種對異國情調的追求也是堅韌的,永無止境,而這種近乎頑強的堅韌與瘦瘦的阿三是那麼不相稱。阿三在逃出勞改農場的路上發現了一個光滑圓潤的東西,那是一個小而透明的、染着一抹血跡的雞蛋。

“這是一個處女蛋,阿三想。忽然間,她手心裏感覺到一陣温暖,是那個小母雞的柔軟的純潔的羞澀的體温。天哪!它為什麼要把這處女蛋藏起來,藏起來是為了不給誰看的?阿三的心被刺痛了,一些聯想湧上心頭。她把雞蛋握在掌心,埋頭哭了”。

阿三動容了,晶瑩的,透明的,嬌嫩的情調又活絡起來了。阿三在大自然的造物面前,如醍醐灌頂,瞬間獲救,對過去一切的明瞭與懺悔使她重新找到了自我,她明白了自己的來路,也找到了她的去路。或許,阿三的獲救只關乎自身,與她的現實生存境況沒有關係,等待她的也許是新的牢獄之災,但是對於一個內心已經深受感動的靈魂來説,已別無所求。

於絕望中看見希望,阿三的温情、包括她的自我拯救,淡化了她的悲涼的現實處境。處女蛋意味着阿三新的起點和開始,她的成長之路雖然曲折,卻沒有被阻斷。

四、作品的內涵

從女性文學的角度講,王安憶沒有用假、大、空的道德説教,而是像莊子那樣,熱腸掛住,冷眼看穿,用一種理性的思考,以阿三的真實的生命體驗為重點,真切再現了九十年代知識女性的生存境況,看到了政治、文化等意識形態因素對身體的異化。王安憶警示女性在物質日益豐富的現代,應該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往往是女性自身的依賴性和寄生性把她們自己束縛住了。她以極輕淡的文字,省儉的語言,一反九十年代以來某些作家灰暗、陰冷、絕望的敍述方式,以寬厚感化人性,用不一樣的對生命的歌唱點燃女性對人生的希望,照亮了女性的生命,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愛比爾》以女性人物——阿三的命運折射整個中國的命運,作者王安憶也曾這樣談到作品:“其實這是一個象徵性的故事,這和愛情、和性完全沒有關係,我想寫的就是我們的第三世界的處境。”西方文明的代表比爾和東方文明的代表阿三,從一開始,兩人的關係就是不平等的,比爾對東方民族文化只是短暫的興趣,雖然他也讚賞、喜愛東方文化,但是他有自己的“根”,但是阿三卻丟棄否認了中國傳統的東西,甚至對此感到羞愧,她失去了自己的“根”。因此,阿三的悲劇不可避免地帶有一種宿命感。和比爾不同,馬丁是西方古典文化的信仰者。馬丁不會像比爾那樣讚賞阿三畫作中所謂的“前衞性”,只是羞澀地對之給予了全盤否定。在馬丁面前,阿三的東方式神祕吸引不了具有古老文化情結的馬丁,內心的精神的失落是必然的。這真是對全球化影響下失去文化傳統的“根”的當代中國的最有力的諷刺,雖然當代中國在經濟上日益走向富強,但是在文化上卻失去了自我認同感而盲目崇拜西方現代文明。

王安憶以一個女人的視角,以一個作家特有的敏鋭對迷失自我的現代中國人敲響了警鐘: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無可避免地要吸收西方的優秀體制乃至現代意識形態,但是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一個民族如果在精神上被徹底打敗,從而放棄了自己文明,就無異於沒有根的浮萍,是非常悲哀的。

書評愛的教育 篇二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撰寫的,全書採用日記體的形式,用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以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每章每節,把“愛”表現得精細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洋溢着濃濃的人間真愛。而那眾多豐滿的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懷有俠義之舉且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品學兼優、助人為樂的班長代洛西;虛榮狹隘的瓦梯尼;傲慢無禮的諾卑斯;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屈的克洛西„„

整部作品語言樸實、人物平凡,卻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於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可以説,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用愛的眼光和筆觸給我們傳達了最美好的生活和心靈。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

《規矩和愛》讀後書評 篇三

《規矩和愛》讀後書評

周煒平(55號周鉦—父親)

花了整整兩個晚上的時間,讀了孩子老師推薦的這本書,不生噓唏。一邊慶幸自己還是有很多觀念相似,一邊也在懊惱曾經錯誤的一些行為,應該更早閲讀到這本書。

哈佛教育學家王濤博士不僅從學術角度,更從父親的親歷來告訴我們,愛與規矩並不矛盾,更不對立,融合愛融合規矩,尋找平衡,樹立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核心。

文中開篇就提出一個觀點:學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換句我們熟悉的話説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潛移默化改變着孩子。這讓我想起大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從沒有做父母的經驗,一直認為生活是家庭負責,學習應該是學校負責,把孩子送到學校,放學送到託學班就完了。最後的記過就是孩子完全成了學校裏的頭疼人物,不是惡作劇就是打架,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從這點看,確實,父母不是一種稱謂,而是一種責任,需要去學習、去領悟如何才能成為合格的父母。非常慶幸的是,我們很快意識到問題,及時進行了修正,並偶然的契合和王濤博士的“不佔有原則”、“情商先於智商原則”、“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原則”。

在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我大多數時候以我的價值觀和認識在踐行這教育的方法,雖不知道對錯,但從孩子的現在的基本性格來看,還能聊以自慰。總結起來也就如下兩條:

? 和孩子做朋友,更多的瞭解他們的內心情感需求,而非僅僅停留於物質的滿足。我花了很多時間和孩子一起生活,吃飯、睡覺、聊天、玩樂等等,讓孩子能感受到愛,同時也體會到他可以和你交流,因為我更願意和他平等交流,而非濫用父親的權威。時至今日,我和孩子們之間仍然能坐下來聊上半天,這也許就是王老師説的愛吧。

? 樹立合理的規矩。記得大兒子剛轉學到合肥的時候,只有我們爺倆過來,我和他一起探討了規矩的重要性,並引導他,幫助他一起制定了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和一週的時間安排。因為是一起制定的規矩,並在過程中被我和孩子媽媽嚴格的要求執行,至今,這一時間表讓然是孩子們的生活指導,甚至慢慢內化到孩子的習慣當中。規矩和愛,從來就不衝突。

在成人的世界,自由和節制並不矛盾,追求自由需要對自身的節制,節制也並不妨礙自由。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在鼓勵天性的同時要求自我約束也是可以平衡的。知易行難,很多道理到落實的時候總有諸多困難,誰也不能保證一定得以全部貫徹。同時,孩子作為一個具有鮮活生命的個體,有其獨立的性格和靈魂,並不是同樣的教育方法就能得到同樣的結果,一切都會有變數,作為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不斷審視自身,不斷修正教育方式,且行且進步!

感謝孩子給我們的幸福感!

愛的教育書評 篇四

《愛的教育》書評

暑假裏,為了教育小侄女讀書,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愛的教育》。沒想到,讀着讀着,我也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了。這才明白,這本17萬多字的書,不僅是給孩子讀的,也是寫給父母寫給老師的。《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

《愛的教育》書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賣炭人、父親的老師、我的老師、鐵匠的兒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現在我眼前。《愛的教育》是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着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掃煙囱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從《愛的教育》中,我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愛,其實愛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中那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是它的源泉。但願《愛的教育》樸素的文字能感動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受到洗禮、猛省,使更多的人珍惜身邊的愛,付出更多的愛。

《愛的教育 》 的書評 篇五

《愛的教育》書評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説。小説以一個學齡前男孩恩裏克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恩裏克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自1886年該書誕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裏,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來,始終暢銷不衰,並且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影響遍佈全世界。本書為“世界兒童文學名著插圖本”系列中的一本,書中配有精美的圖片,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讓讀者盡領原著的風貌。《愛的教育》是一部極富感染力的兒童小説,它通過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寫的日記,抒發了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本書講述了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動情,字裏行間洋溢着兒童的純真與情趣。本書譯文因其優美生動的傳神於2000年榮獲意大利駐華使館頒發的意大利政府文化獎。《愛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一部人生成長中書”。書裏説過,人類有3種感情是最純潔無暇的,是愛,追求,和悲憫,《愛的教育》這本書正強烈的包含了這三種感情。我記得,我國小三年級的生日,我的班主任就把這本書送給了我,她把那富有哲理而又讓人容易理解的話語寫在首頁,一直激勵並教育着我。那本書我一直珍藏在櫃子,直到國中也要閲讀這本書時,我把它翻了出來。那清秀而熟悉的字跡又一次映入眼簾,充滿了愛的淳淳告戒,加深了我再次看《愛的教育》時的感受。

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如天上的星星/山間的小溪和你手紅/這些美麗的/童話/故事/每一本都是你一生中不可不讀的經典/

《愛的教育》就是一部經典。它一孩子獨特的眼光,寫出了孩子獨特的心態。用婉轉的話語教育小讀者,就像老師給我的話一樣温暖。也許,這個世界上許多事情的發生與你想的不一樣,但請你相信,你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是愛你的。世界上最可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心交流。,《愛的教育》這本書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卻並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小鐵匠,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許多感人事件,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感情。我自認為人緣是不錯的,但是若説真正的推心置腹的好友我有又有幾個?我反省自己,有到底有沒有真誠?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qjz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