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家族宗祠落成典禮講話稿

家族宗祠落成典禮講話稿

家族宗祠落成典禮講話稿

宗祠是漢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宗祠有多種用途。。小編在此獻上祠堂竣工慶典致辭,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汪氏祠堂竣工緻辭

各位宗親,大家好!

金風送爽 ,喜氣盎然。龍騰盛世,户納千祥。

在這社會和諧國增色,安居樂業萬户豐的太平盛世, 我們迎來了汪氏祠堂竣工慶典,這是我們汪氏家族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們汪氏家族,自社裏站開荒佔草,經風歷雨幾百年來,子孫興旺,家族壯大,全仗汪氏祖宗福佑。今天修建祠堂,不單是暢想汪氏宗族淵源,感先輩恩典,頌祖宗功德,有了我們族人緬懷先祖,瞻仰族史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們汪氏家族文明孝敬,興旺發達的象徵。有了祠堂,就有了團結宗族和聯絡親情的紐帶;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場所。

在這裏我代表汪氏宗族,向建築祠堂的功臣:汪積明,汪廣泰,汪廣森,汪小東以及汪廣民等表示衷心的感謝!你們付出最多,功勞最大。在我們汪氏家史上,寫上了最輝煌的一頁。

同時,我向建設祠堂出資出力,添磚加瓦的 所有男女宗族表示感謝!我代表當今汪氏家族最高輩分,向你們説:“你們辛苦啦,我謝謝你們!”我相信祠堂的竣工,不但會給大家帶來好運,而且還會福佑我們汪氏宗族的後代興旺發達。這正是:

今朝成就千秋業,

祠堂輝煌萬事興。

宗族精誠同一脈,

龍飛鳳舞虎生風。

心存祖先行孝道,

子孫代代好前程。

今朝祠堂根基固,

明朝族人樂融融。

樂善好施德為本,

天馬橫空任而行。

謝謝大家! 汪士奇

附花籃條幅:

敬祖先宗祠佔福地名流千古

宗祠落成慶典講話

各位來賓、各位嘉賓、各位宗親:

你們好!首先讓我代表修祠理事會全體同仁和古田鎮三千多宗親,向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賴氏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的全體代表,向來自省內外各縣市參加這次修祠竣工慶典和傳統的祖墳祭掃活動的宗親,表示熱烈歡迎和崇高的敬意。追思標公嗣孫,十一世祖五郎公與誥命一品夫人羅太夫人育下十二世祖兄弟九人,有“九龍”之美譽。排行第二之七郎公遺下居古田之仲旻,仲慶、均智、均義四房嗣孫,於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1年)買就祠基一所,契銀壹仟兩,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秋動工建祠堂,歷時三年,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冬竣工,次年四月二十二日午時升神主。堂名致愛,坐南向北,未山兼丁,溯祀入閩始祖標公之神主。歷經二百多個春秋,風風雨雨,時局變遷,年久失修,月池被毀,石獅被盜,石鼓被埋,十數柱華表蕩然無存,雖整體構架尚存,但外表已遭破壞。

去年七月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賴氏委員會籌備會召開後,古田賴氏子孫對修復祖祠便有了一種緊迫感。祖祠的修復,有其特定的宗史意義和價值。它建於清朝鼎盛時期的乾隆年間,歷史悠久,古樸典雅,體現出清朝初期建築藝術和客家文化流俗,成為附近宗祠和書院建設的先聲和楷模。當時造價達一千三百餘兩銀元,有千金屋之美稱。祖祠供奉大唐入閩始祖標公為最高神主,是標公遺後,散居海內外裔孫頂禮膜拜之殿堂。在古田鎮上塘、下塘、文山下三村宗族有識之士及各地宗親的建議下,決定重修祖祠,恢復原貌,振奮族風,繼承傳統,加深各地宗親之間的情誼。去年冬,優秀民營企業家賴永興、賴宗明各人率先捐資五萬元,賴汝謙捐資壹萬元,作為宗祠修繕工程的啟動資金。隨後組建了修祠委員會理事會,於2002年12月22日,在祖祠的坪前舉行了開工典禮,歷經八個多月於今天,2003年8月28日(農曆八月七年級)竣工,舉行竣工慶典和祖祠公祭活動。除十數柱華表未能重新豎立,月池較小外,其餘基本恢復原貌。在大門頂上塑有九龍,以比喻十二世祖九兄弟之化身。在這次修祠過程中得到省內外,如永定、適中、長汀、晉江、台灣等宗親的大力支持和信任;得到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賴氏委員會籌備會,特別是賴森生宗長的大力支持;得到古田其他姓氏同胞的大力支持;也得到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還先後派員到江西瑞金和省內的羅源縣以及漳洲市、晉江市、泉州市、寧德市等縣市進行交流,並向海內外宗親發去倡議書、函件、簡訊等,得到宗親們的熱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尤其在晉江市賴厝村,宗親們尊祖敬宗的精神,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和鼓舞。

羅源縣黃土村的慶雄宗長得知修祠後,即電匯人民幣壹萬元,以表心意,令人感動。希望宗親們今後一如繼往,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在修祠活動中,經歷8個余月,從冬天到夏秋,從嚴寒到酷暑,修祠委員會理事會的成員和顧問們團結一致,任勞任怨,不怕艱苦,不拿一分錢報酬,精心策劃,精心施工,嚴密組織,分工負責。在資金運用方面,互相制約,嚴格審查,按規批付,注意節約,不亂花一分錢。這種公而不私的精神感人至極。修祠已完畢,事業需繼續。打算成立管委會,繼續籌措資金,以錢生息,用之於宗祠日常管理,宗親到訪接待或接濟,祭掃祖墓補貼,標公陵園籌建等。

標公字允,乃叔潁公開闢賴國之後,及其重要的支脈之一的世宗,扶佐唐朝,集軍事家、政治家於一身。他一生戎馬倥傯,馳騁沙場,西征外夷,南剿亂寇,從天山之麓,到甘肅走廊,跨黃河,越長江,攀武夷,達閩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屢建奇功,欽錫錦衣之尊加封直殿將軍,世襲十一世。有贊詩七律一首將軍奉旨掛徵戎,征戰頻繁屢建功。西出嘉峪驅韃虜,南達閩汀鎮頑兇。萬馬疾馳敵陣內,千里決勝帷幄中。世襲勛爵十一代,入閩始祖乃標公。公晚年卸甲從政,鎮守閩汀,屯田墾荒,興學興商,以德治政,仁政於民,百姓安居樂業,有“周公復生”之美譽。有贊詩七絕一首披袍卸甲去徵戎,扶植農商社稷豐。佈德興文居業樂,撫民仁政若周公。標公在唐朝為官時,為保衞邊疆,抵禦外敵,為鞏固政權,平叛戡亂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當為後代子孫之楷模。自公入閩始,厥後孫枝繁盛,傳四十餘代,歷千年之久。除居古田外,遷國內閩、浙、贛、粵、蘇、川、湘、鄂、豫、桂諸省,移海外及亞、歐、美、澳、非諸洲。傳承中華之文明,弘揚客家之文化,增輝世界之遺產,傳播宗族之美德。散居華廈大地,遍佈世界諸國之各地宗親,不乏有經濟、軍事、政治家,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家,文學、藝術、教育家,工商、企業、管理專家,他們在各自領域卓有成效,在人類文明史中作出過和正在作出巨大的貢獻。我們認為,在海內外宗親的大力支持下,有錢出錢,有智獻智,我們有必要也一定能建設一座規模宏大,設施齊全,內容充實的標公陵園,供旅遊者遊覽,族人瞻仰。現因年代久遠,滄海桑田,部分墳塋已有變遷,其中文物,多有失散,標公,一官公,嵩郎公祖孫三代和四郎公四位世祖墓塋原在坪埔,因國家建設需要被徵用而遷移,墓碑暫存於賴氏宗祠左廂房文物陳列室內。我們盼望在各地宗親的支持下,早日建成標公陵園,以便選擇園內吉地予以升座,供族人溯思、憑弔。

承先人之偉業,啟後世之鴻圖,激勵宗親後代為民族之繁榮而努力,為國家之強盛而奮鬥。在古田興建標公陵園,順理成章,意義特別重大。各位嘉賓,各位宗親,在這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的時代,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為早日建成標公陵園而奮鬥。我的話説完了,謝謝大家!

宗祠落成典禮講話稿

尊敬的廣西總會仁山會長、各位領導、各位宗親、各位朋友:太家上午好!

仲冬十月,天高氣爽。正值二零一六年新春之際,迎來了廣西融水縣潘氏宗祠重修落成隆重慶典活動。承蒙盛邀,我荔浦潘氏一行三十人有幸參加,非常高興。在此,我代表荔浦潘氏會及荔浦一萬貳千多潘氏宗親對本次慶典活動的隆重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藉此機會向參加本次慶典活動的各位宗親、朋友表示最誠摯的問候!

各位宗親,融水潘氏宗祠重修落成,是融水潘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整個潘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大盛事。我家安微績溪的宗祠可大呢,大家有機會可去走走看看“。再有據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潘鎮球宗長介紹,己故蔣氏兩代總統對家族宗譜、宗祠極為重視,尤其蔣經國先生,其父去世後,他常到慈湖伴靈,在父親面前默立,檢討得失,捫心自問:怎樣才能對得起列祖列宗、蔣氏子孫?怎樣才不愧為綿延永盛的炎黃子孫呢?於是耿耿精誠,思親情切、惠澤億民,毅然決定開放大陸探親,使隔海相望兩岸同胞重温親情之夢!之後於老家浙江修建宗祠。可見,宗祠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個相當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後人對自己祖先的敬重。是給後人修心、立志、成人、教育的一個良好傳承場所。

通過祭祀祖先、敬祖教悌,利用姓氏血緣關係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繫起來,形成內部的同心力和凝聚力,激勵後一代奮發向上樹立遠大志向。對構建和諧社會、為海內外宗親尋根問祖、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興建重修宗祠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宏偉偉業!

各位宗親,美不美,江中水,親不親,一家人!我們同是潘氏後裔,一情相脈。心上都有肩負傳承潘氏優良傳統及振興潘族的歷史使命。……最後,我代表荔浦潘氏會為本次慶典活動送上四個字,(賀匾內容):繼往開來,即繼承潘氏優良傳統,開創家族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g9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