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楊絳《我們仨》經典語錄【經典多篇】

楊絳《我們仨》經典語錄【經典多篇】

楊絳《我們仨》經典語錄【經典多篇】

楊絳《我們仨》經典語錄 篇一

1、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錢鍾書 ——楊絳

2、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 ——楊絳

3、我喊他,沒人應。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裏。 ——楊絳

4、老人的眼睛是乾枯的,只會心上流淚。 ——楊絳

5、歉然未足 ——楊絳

6、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楊絳

7、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楊絳

8、那裏煙霧迷濛,五百步外就看不清楚;空氣鬱塞,叫人透不過氣似的。門外是東西向的一道長堤,沙土築成,相當寬,可容兩輛大車。堤岸南北兩側都砌着石板。客棧在路南,水道在路北。客棧的大門上,架着一個新刷的招牌,大書“客棧”二字。道旁兩側都是古老的。楊柳。驛道南邊的堤下是城市背面的荒郊,雜樹叢生,野草滋蔓,爬山虎直爬到驛道旁邊的樹上。遠處也能看到一兩簇蒼松翠柏,可能是誰家的陵墓。驛道東頭好像是個樹林子。客棧都籠罩在樹林裏似的。我們走進臨水道的那一岸。堤很高,也很陡,河水靜止不流,不見一絲波紋。水面明淨,但是雲霧濛濛的天倒映在水裏,好像天地相向,快要合上了。也許這就是令人覺得透不過氣的'原因。順着蜿蜒的水道向西看去,只覺得前途很遠很遠,只是迷迷茫茫,看不分明——楊絳《我們仨》

9、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楊絳《我們仨》

10、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楊絳《我們仨》

11、鍾書説的什麼話,我當時沒問,以後也沒想到問,現在已沒人可問!——楊絳《我們仨》

12、我像林黛玉一般小心眼,問是單給我一人,還是別人都有。他們説,單給我一個人的,我就特別寶貝。——楊絳《我們仨》

13、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楊絳《我們仨》

14、我轉側了半夜等鍾書醒來,就告訴他我做了一個夢,如此這般;於是埋怨他怎麼一聲不響地撇下我自顧自走了。鍾書並不為我夢中的他辯護,只安慰我説: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楊絳《我們仨》

15、不過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楊絳《我們仨》

16、我們仨,失散了,家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楊絳《我們仨》

17、但是我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我好勞累地爬上山頭,卻給風一下子掃落到古驛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驛道往回掃去。我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楊絳《我們仨》

18、在低等動物,新生命的長成就是母體的消滅。我沒有消滅,只是打了一個七折,什麼都減退了。——楊絳《我們仨》

19、從今往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錢鍾書《我們仨》

楊絳《我們仨》經典語錄 篇二

1、是的,這類的夢我又做過多次,夢境不同而情味總相似。往往是我們兩人從一個地方出來,他一晃眼不見了。我到處問詢,無人理我。我或是來回尋找,走入一連串的死衚衕,或獨在昏暗的車站等車,等那末一班車,車也總不來。夢中悽悽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2、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説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3、他發願説:“★★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4、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5、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6、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説話,還強睜着眼睛招待我……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説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7、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8、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9、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10、“嚶其鳴兮,求其友聲。”友聲可遠在千里之外,可遠在數十百年之後。鍾書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學問也是冷門。他曾和我説:“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已,不求有名有聲。

11、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傷心事,悲苦得不知怎麼好,只會慟哭,哭個沒完。鍾書百計勸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悲苦。但是我沒有意識到,悲苦能任情啼哭,還有鍾書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

12、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

12、神仙煮白石,吃了久遠不餓,多沒趣呀,他不羨慕。但他作詩卻説“憂卿煙火薰顏色,欲覓仙人闢方”。他在另一首詩裏説:“鵝求四足鼈雙裙”,我們卻是從未吃過鵝和鼈。鍾書笑我死心眼兒,作詩只是作詩而已。

13、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

14、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15、我愛讀詩,中文詩、西文詩都喜歡,也喜歡和他一起談詩論詩。我們也常常一同背詩。我們發現,我們如果同把某一字忘了,左湊右湊湊不上,那個字準是全詩最欠妥帖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16、鍾書諄諄教誨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我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女兒,又像鍾書,不知是何模樣,很費想象。我們的女兒的確像鍾書,不過,這是後話了。

17、如果這是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也許會答應。可是孩子懷在肚裏,倒不掛心,孩子不在肚裏了,反叫我牽心掛腸,不知怎樣保護才妥當。

18、鍾書喜歡“格物致知”。從前我們一同“探險”的時候,他常發揮“格物致知”的本領而有所發現。圓圓搬個小凳子坐在怪客面前細細端詳,大概也在“格物致知”,認出這女人就是曾在弄堂口帶個女兒的人。

19、我們淪陷上海期間,飽經憂患,也見到世態炎涼。我們夫婦常把日常的感受,當做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嚐。這種滋味值得品嚐,因為憂患孕育智慧。鍾書曾説:“一個人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他是引用桐城先輩語:“子弟二十不狂沒出息,三十猶狂沒出息”;也是“夫子自道”。

20、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3rr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