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親情的好文章通用多篇

親情的好文章通用多篇

親情的好文章通用多篇

親情的好文章 篇一

媽媽一直想為你做點什麼,來慶祝你這個小可愛來到這個世界上,一百天。無關乎物質,無關乎奢侈,我只想用我的語言來表達我跟爸爸對你未來的愛。孩子,請允許我這樣稱呼你感謝上天,把你送給了我,你就像一顆小樹,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人,慢慢的長大,自從你出生的那刻,我就變得有點擔心,我想這種擔心是每個做父母,共同的心聲。看到你那張天真的小臉,有陌生到熟悉,我突然覺得這輩子我又多了一個割捨不斷的親人,又多了一份牽掛,而這種牽掛會跟着我持續一輩子。孩子,我想告訴你,人生一定要堅強,因為你是一個女孩子,你所要承受的往往比男孩子要多的多。

當媽媽從產牀上走下來的那刻,我看到了你外婆那擔心跟喜悦的表情,我在想我的孩子,二十年後,你也要承受跟媽媽一樣的痛苦去迎接你的孩子,而我要看着你受苦受難!所以我的孩子,你必須變得強大,而這種強大,足以讓你離開我跟你爸爸的看護,我們的愛不會陪你走過一輩子,但我們要留給你學會承受痛苦的能力,在你以後沒有我們陪伴的道路上,依舊依靠着這種信仰,走下去。我的孩子,我是多麼希望你以後的生活裏,無憂無慮,天真爛漫,你本是一孩子,我跟爸爸對你的教育也是隨心所欲的,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希望你在成長的道路中,不要缺失做人的品德。媽媽是一個傳統的人,甚至有時候被你爸説成是思想古板的封建思想,但是媽媽認為,一個人的慾望跟道德底線是有度的,慾望也會使你迷失自我,所以古板的封建思想並不一定全錯,先人留下來的東西,並有它存在的理由,做人要受的住道德底線,雖然媽媽上大學選修英語專業已經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思想,但是作為一個女人,媽媽希望你骨子裏透着的是東方女性的品質,而這種保守將會為你帶來無與倫比的尊重。知道嗎?我的孩子,很慶幸你有一個睿智的爸爸,媽媽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對你的教育態度比不上你的爸爸。

自從你從生後,我跟你爸爸時常會商量你以後的教育問題,原諒媽媽總是説,孩子我是愛你的,我是為你好。其實你爸爸最討厭我這樣説你,他説我這樣是以愛的名義在束縛你,在捆綁你,我也時常在想,我是不是已經走入了誤區,把你變成我理想中的孩子,讓你替着我的夢想活着,那樣我該有多自私,感謝你的爸爸吧!我相信未來的日子,他會把你教育的更好,希望這種愛的枷鎖,媽媽以後能慢慢的糾正。我想不論媽媽對你的希望跟教育再多,還是為了讓你在未來,成為一個懂的,感恩,自尊自愛,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女人,而作為一個女人,要活得精緻,生活要過的精緻,而這個度,卻需要你慢慢衡量,我跟你爸爸一直在為了你的未來打拼,但我們不希望你會成為一個不懂的感恩的物質富二代,而希望你成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精神富二代,記住,無論高貴還是貧賤,骨子裏要透着做人的準則,不卑不亢,不奢華,不高傲。

想對你説的話很多,人生路曲曲折折,如果可以看得見未來,爸媽一定替你先走一遭,可是沒有如果,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跟條件裏,讓你少走彎路。希望你在什麼樣的年紀裏,做什麼樣的事,這是自然規律。童年,玩的時候,我們不會束縛你的天性,逼着你去學習,成為別人羨慕的天才少年,還讀書的時候,我們希望你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它,盡心盡力。該談戀愛的時候,爸媽也會支持,戀愛觀我暫時無法給你總結,總之,我們覺得在感情中受幾次傷,你才能成長的更快,事業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好,但有了家庭也的顧忌生活質量,爸媽不奢求你大富大貴,但也不希望看到你窮困潦倒的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最後恭喜你啦,我的孩子。今天你已經跨入你人生的第一步。在你一百天成長的日子裏,媽媽沒有什麼昂貴的禮物送給你,也沒有奢侈的給你舉行一場家庭聚會來慶祝,希望你懂的,我跟你爸對你的表達,是沉默的,真誠的,甚至尊重你的。希望,在你十八歲的時候,你回頭能看下今天爸媽就給你的回憶,這不是文字,而是我跟爸爸對你無言的愛,而且是一輩子的,誰也不容代替的。

親情的好文章 篇二

一對瓷器做成的鴛鴦,一隻朝東,一隻向西,小巧靈動,彷彿剛剛在天涯的一角交會,各自輕輕拍着羽翼,錯着身,從水面無聲劃過。

這一對鴛鴦關在南京東路一家寶石店中金光閃爍的櫥窗一角,它鮮豔的色彩比珊瑚寶石翡翠還要燦亮,但是由於它的遊姿那樣平和安靜,竟仿若它和人間全然無涉,一直要往遠方無止盡的游去。

再往內望去,寶石店裏供着一個小小的神案,上書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晨香還未燒盡,煙香鐐繞,我站在櫥窗前不禁痴了,好像鴛鴦帶領我,順着煙香的紋路游到我童年的夢境裏去。

記得我還未識字以前,祖廳神案上就擺了一對鴛鴦,是瓷器做成的檀香爐,終年氤氲着一樓香煙,在廳堂裏繞來繞去,檀香的氣味彷彿可以勾起人沉深平和的心胸世界,即使是一個小小孩兒也被吸引得意興飄飛。我常和兄弟們在廳堂中嬉戲,每當我跑過香爐前,聞到檀香之氣,總會不自覺地出了神,呆呆看那一縷輕淡但不絕的香煙。

尤其是冬天,一縷直直飄上的煙,不僅是香,甚至也是温暖的象徵。有時候一家人不説什麼,夜裏圍坐在香爐前面,情感好像交融在爐中,並且燒出一股淡淡的香氣了。它比神案上插香的爐子讓我更深切感受到一種無名的温暖。

最喜歡夏日夜晚,我們圍坐聽老祖父説故事,祖父總是先慢條斯理地燃了那個鴛鴦香爐,然後坐在他的藤搖椅中,説起那些還流動血淚聲香的感人故事。我們依在祖父膝前張開好奇的眼眸,傾聽祖先依舊動人的足音響動,愈到星空夜靜,香爐的煙就直直升到屋樑,繞着屋樑飄到庭前來,一絲一絲,螢火蟲都被吸引來,香煙就像點着螢火蟲尾部的光亮,一盞盞微弱的燈火四散飛昇,點亮了滿天的嚮往。

有時候是秋色蕭瑟,空氣中有一種透明的涼,秋葉正紅,鴛鴦香爐的煙柔軟得似蛇一樣升起,煙用小小的手推開寒涼的秋夜,推出一扇温暖的天空。從瀟湘的後院看去,幾乎能看見那一對鴛鴦依偎着的身影。

那一對鴛鴦香爐的造型十分奇妙,雌雄的腹部連在一起,雄的稍前,雌的在後。雌鴛鴦是鐵灰一樣的褐色,翅膀是紺青色,腹部是白底有褐色的濃斑,像褐色的碎花開在嚴冬的冰雪之上,它圓形的小頭顱微縮着,斜依在雄鴛鴦的肩膀上。

雄鴛鴦和雌鴛鴦完全不同,它的頭高高仰起,頭上有冠,冠上是赤銅色的長毛,兩邊彩色斑讕的翅翼高高翹起,像一個兩面夾着盾牌的武士。它的背部更是美麗,紅的、綠的、黃的、白的、紫的全開在一處,彷彿春天裏怒放的花園,它的紅嘴是龍吐珠,黑眼是一朵黑色的玫瑰,腹部微芒的白點是滿天星。

那一對相偎相依的鴛鴦,一起棲息在一片晶瑩翠綠的大荷葉上。

鴛鴦香爐的腹部相通,背部各有一個小小的圓洞,當檀香的煙從它們背部冒出的時候,外表上看像是各自焚燒,事實上腹與腹間互相感應。我最常玩的一種遊戲,就是在雄鴛鴦身上燒了檀香,然後把雄鴛鴦的背部蓋起來,煙與香氣就會從雌鴛鴦的背部升起;如果在雌鴛鴦的身上燒檀香,蓋住背部,香煙則從雄鴛鴦的背上升起來;如果把兩邊都蓋住,它們就像約好的一樣,一瞬間,檀香就在腹中滅熄了。

倘若兩邊都不蓋,只要點着一隻,煙就會均勻的冒出,它們各生一縷煙,升到中途慢慢氤氲在一起,到屋頂時已經分不開了,交纏的煙在風中彎彎曲曲,如同合唱着一首有節奏的歌。

鴛鴦香爐的記憶,是我童年的最初,經過時間的洗滌愈久,形象愈是晶明,它幾乎可以説是我對情感和藝術嚮往的最初。鴛鴦香爐不知道出於哪一位匠人之手,後來被祖父購得,它的顏色造型之美讓我明白體會到中國民間藝術之美;雖是一個平凡的物件,卻有一顆生動靈巧的匠人心靈在其中游動,使香爐經過百年都還是活的一般。民間藝術之美總是平凡中見真性,在平和的貞靜裏歷百年還能給我們新的啟示。

關於情感的嚮往,我曾問過祖父,為什麼鴛鴦香爐要腹部相連?祖父説:

鴛鴦沒有單隻的。鴛鴦是中國人對夫妻的形容。夫妻就像這對香爐,表面各自獨立,腹中卻有一點心意相通,這種相通,在點了火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來。

我家的鴛鴦香爐每日都有幾次火焚的經驗,每經一次燃燒,那一對鴛鴦就好像靠得更緊。我想,如果香爐在天際如烽火,火的悲壯也不足以使它們殉情,因為它們的精神和象徵立於無限的視野,永遠不會畏怯,在火煉中,也永不消逝。比翼鳥飛久了,總會往不同的方向飛,連理校老了,也只好在枝椏上無聊的對答。鴛鴦香爐不同,因為有火,它們不老。

稍稍長大後,我識字了,識字以後就無法抑制自己的想像力飛奔,常常從一個字一個詞句中飛騰出來,去找新的意義。“鴛鴦香爐”四字就使我想像力飛奔,覺得用“鴛鴦”比喻夫妻真是再恰當不過,“鴛”的上面是“怨”,“鴦”的上面是“央”。

“怨”是又恨又歎的意思,有許多抱怨的時刻,有很多無可奈何的時刻,甚至也有很多苦痛無處訴的時刻。“央”是求的意思,是詩經中説的“和鈴央央”的和聲,是有求有報的意思,有許多互相需要的時刻,有許多互相依賴的時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憐惜求愛的時刻。

夫妻生活是一個有顏色、有生息、有動靜的世界,在我的認知裏,夫妻的世界幾乎沒有無怨無尤幸福無邊的例子,因此,要在“怨”與“央”間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鴛鴦。鴛鴦香爐的腹部相通是一道傷口,夫妻的傷口幾乎只有一種藥,這藥就是温柔,“怨”也温柔,“央”也温柔。

所有的夫妻都曾經擁抱過、熱愛過、深情過,為什麼有許多到最後分飛東西,或者鬱鬱而終呢?愛的諾言開花了,雖然不一定結果,但是每年都開了更多的花,用來喚醒剛墜入愛河的新芽,鴛鴦香爐是一種未名的愛,不用聲名,千萬種愛都升自胸腹中柔柔的一縷煙。把鴛鴦從水面上提升到情感的詮釋,就像鴛鴦香爐雖然沉重,它的煙卻總是往上飛昇,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吧!

至於“香爐”,我感覺所有的夫妻最後都要邁人“共守一爐香”的境界,久了就不只是愛,而是親情。任何婚姻的最後,熱情總會消褪,就像宗教的熱誠最後會平淡到只剩下虔敬;最後的象徵是“一爐香”,在空闊平朗的生活中緩緩燃燒,那升起的煙,我們逼近時可以體貼地感覺,我們站遠了,還有温暖。

我曾在萬華的小巷中看過一對看守寺廟的老夫婦,他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在晨昏時上一炷香,以及打掃那一間被歲月剝蝕的小端。我去的時候,他們總是無言,輕輕的動作,任陽光一寸一寸移到神案之前,等到他們工作完後,總是相攜着手,慢慢左拐右彎地消失在小巷的盡頭。

我曾在信義路附近的巷子口,看過一對撿拾破爛的中年夫妻,丈夫吃力地踩着一輛三輪板車,口中還叫着收破爛特有的語言,妻子經過每家門口,把人們棄置的空罐酒瓶、殘舊書報一一丟到板車上,到巷口時,妻子跳到板車後座,熟練安穩的坐着,露出做完工作欣慰的微笑,丈夫也突然吹起口哨來了。

我曾在通化街的小麪攤上,仔細地觀察一對賣牛肉麪的少年夫妻;文夫總是自信地在熱氣騰騰的鍋邊下面條,妻子則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清潔桌椅,一邊還要蹲下腰來洗滌油污的碗碟。在賣面的空檔,他們急急地共吃一碗麪,妻子一徑地把肉夾給丈夫,他們那樣自若,那樣無畏地生活着。

我也曾在南澳鄉的山中,看到一對剛做完香菇烘焙工作的山地夫妻,依偎的共坐在一塊大石上,談着今年的耕耘與收成,談着生活裏最細微的事,一任頑皮的孩童丟石頭把他們身後的鳥雀驚飛而渾然不覺。

我更曾在嘉義縣內一個大户人家的後院裏,看到一位鬚髮俱白的老先生,爬到一棵蓮霧樹上摘蓮霧,他年邁的妻子圍着布兜站在蓮霧樹下接蓮霧,他們的笑聲那樣年少,連圍牆外都聽得清明。他們不能説明什麼,他們説明的是一爐燃燒了很久的香還會有它的温暖,那香爐的煙雖弱,卻有力量,它順着歲月之流可以飄進任何一扇敞開的門窗。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景象,總是站得遠遠的仔細聽,香爐的煙聲傳來,其中好像有瀑布奔流的響聲,越過高山,流過大河,在我的胸腹間奔湍。如果沒有這些生活平凡的動作,恐怕也難以印證情愛可以長久吧!

童年的鴛鴦香爐,經過幾次家族的搬遷,已經不知流落到什麼地方,或者在另一個少年家裏的神案上,再要找到一個同樣的香爐恐怕永得可得,但是它的造形、色澤,以及在荷葉上棲息的姿勢,卻為時日久還是鮮鋭無比。每當在情感挫折生活困頓之際,我總是循着時間的河流回到歲月深處去找那一盞鴛鴦香爐,它是情愛最美麗的一個鮮紅落款,情愛畫成一張重重疊疊交纏不清的水墨畫,水墨最深的山中灑下一條清明的瀑布,瀑布流到無止盡地方是香爐美麗明晰的章子。

鴛鴦香爐好像暗夜中的一盞燈,使我童年對情感的認知乍見光明,在人世的幽晦中帶來前進的力量,使我即使只在南京東路寶石店櫥窗中,看到一對普通的鴛鴦瓷器都要悵然良久。就像坐在一個黑忽忽的房子裏,第一盞點着的燈最明亮,最能感受明與暗的分野,後來即使有再多的燈,總不如第一盞那樣,讓我們長記不熄;坐在長廊盡處,縱使太陽和星月都冷了,羣山草木都衰盡了,香爐的微光還在記憶的最初,在任何可見和不可知的角落,温暖的燃燒着。

親情類的文章 篇三

五月的風兒涼爽卻不刺骨,温暖卻不悶熱,如一隻温暖的手,撫摸着我的面頰,使我感受到温暖,使我感受到愛的洗禮。我明白,這是因為五月,有一個母親節。所以,五月的萬事萬物,都有媽媽的味道。

臨近母親節,我的心卻一陣發酸,因為我沒有收入,無法給母親買像樣的禮物,雖然母親沁説我能每天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活着,就是給她最好的禮物,可我就是“不領情”,母親節哪有不送禮物給母親的,愛一個人就看舍不捨得給那個人花錢了,如果愛一個人愛到了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就算自己沒有錢,就會借錢給自己所愛的人花。而我,沒有資格説愛母親!

但我不能羞愧,更不能內疚,這些是負面的情緒,我可以將這股情緒轉化成淡定,轉化成主動,讓自己“窮則思變”,《大學》裏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要學會自省,為什麼自己沒有收入?為什麼自己總是負面情緒一大堆?為什麼自己的一顆感恩的心只想給對自己好的人?將來我的思想境界還能昇華嗎?還能昇華多少?

不敢説自己能在母親節當天給媽媽買禮物,也不敢説自己無法在母親節給媽媽禮物,可是,我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學會了感激,媽媽對我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媽媽對我的缺點的放大,我選擇了原諒,因為她苦苦養育了我二十多年,我與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媽媽與爸爸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俗話説,女人生孩子,就如同到鬼門關走一遭,媽媽是冒着生命危險生下我的,如果因為媽媽的。過錯而去責怪、怨恨媽媽,我這就是不孝不順。媽媽有自己的苦衷,第一次當媽媽的人,不犯錯誤是不正常的,況且絕大多數女人都是在沒有準備做媽媽的情況下就糊里糊塗的成為了媽媽,作為年輕媽媽的苦衷,不是當事人,不會理解其中的苦衷的。

母親節,我學會了感恩,感恩自己有機會成為人,學習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感受大自然的奇幻奧妙,沒有母親,就沒有現在思想、感情豐富和充實的頭腦的我。

謝謝母親!給予了我這麼多的愛,給了我一個家,讓我擁有了您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一切!

親情的好文章 篇四

冬至,我們這裏有傳統的祭祖。

在以前,母親還在,父親未老,我們都是在一起過節的,那時,父親擺祭品,母親燒菜,一大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

母親去世後,我在鄉下也蓋了座房,慢慢的,我開始獨立了,而父親則和三哥住在一起,很多次讓他和我一起住,因為哥哥不常在家,他就是不肯。可能老人有老人的習慣,在一個地方住慣了,就不再願意住到一個新的地方。

祭祖的模式,我開始不懂,先是哥哥教我,漸漸的也就熟悉了。就這麼一年一年的過着,不知不覺,我也慢慢的老了。

父親的年紀越來越大,儘管身體還可以,手腳畢竟不利索了。早一年,我説我幫他洗澡,他頭直搖,還笑着説“我還要你給我洗澡?”言下之意他還很年輕,而今年,一次看他洗澡實在不利索,就説我幫你洗,他遲疑了一會兒説“你幫我洗……?”“嗯我幫你”,他便不再推讓。而上半年要幫他洗衣服,他堅決不要,硬説自己搓,下半年説給他洗,也就不再不要了,我知道,他真的老了,要不然,他不會。

時常和父親聊天,總是説大孫子二孫子這麼大了還不結婚,尤其二孫子還在讀書,同年的孩子都有了小孩。又告誡我讓我讓孩子早點結婚,我説還要十年,他又有些黯然傷神,自言自語説“十年我不知道個能活呢……”我説能的,他搖搖頭。

母親生病那會,醫生告訴我們,調理得好十年沒問題,我嫌少,結果只過了兩年多……。

十年,一個看似很短又似乎漫長的年段。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

冬至,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親情類的文章 篇五

母親的爰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

但父親的愛是嚴厲的,也是生沉的,母親的愛與父親的愛是相互對立的。

在我眼中,無論你做錯了啥事,母親的愛是維護,也是溺愛;而父親對你的愛是反思的,錯了就是錯了,沒有商量的餘地,直到你不斷思考知道自己哪裏做錯,能知錯能改,他才肯放手,也許你過幾天回過想想,才發現父親做得對,父親常常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

親情的好文章 篇六

那天,佳芬什麼都沒帶,跟媽媽吵架之後隻身就往外跑。

可是,佳芬走了一段路,發現她身上竟然一毛錢都沒帶!走着走着她肚子餓了,看到前面有個麪攤,香噴噴的,好想吃!可是她沒錢。

過一會兒,麪攤老闆看到佳芬還站在那邊,久久沒離去,就問:“小姐,請問你是不是要吃麪?”

佳芬不好意思地回答:“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

熱心的麪攤老闆説:“我可以請你吃呀!沒關係,來,我下碗一根面給你吃!”

不一會兒,老闆端來一些小菜和一根面。

佳芬只吃了幾口,嘩啦啦的眼淚竟然掉下來。

老闆問:“小姐,你是怎麼了?”

“沒有啊,我只是很感激!”擦着自己淚水,佳芬邊對老闆説道:“你我既不相識,你只不過是在路上看到我,對我就這麼好,願意煮麪給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媽媽,她跟我吵架,竟然把我從家裏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陌生人的你都能對我這麼好,而我的媽媽,對我,竟然這麼絕情!”

老闆聽了,委婉地説道:“小姐,你怎麼會這樣想呢!你想想看,我不過煮一碗麪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媽媽,煮了10多年的飯和麪給你吃,你怎麼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可以跟她吵架?”

佳芬一聽,整個人愣住了!是呀,陌生人請吃一碗麪,我都那麼感激,而一個人辛苦地養育我的媽媽,也煮了10多年的面和飯給我吃,而我怎麼沒有感激她呢?而且,只為了小小的事,我就和媽媽大吵一架。

匆匆吃完麪後,鼓起勇氣,佳芬往回家的方向走去,她好想真心地對媽媽説:“媽媽,對不起,我錯了!”

當佳芬走到家巷口時,看到焦急、疲憊的母親,正在四處張望……看到佳芬時,媽媽就先開口説:“佳芬呀,趕快回家吧!媽媽的飯都已經煮好,你再不趕快回去吃,菜都要涼了!”

此時,佳芬的眼淚奪眶而出……

有時候,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我們很容易“感激不盡”,卻孰視無睹父母、親人,一輩子的似海恩情,未曾感念過!

親情的好文章 篇七

自從爸媽關注了我的社交網絡,我就很少更新了。雖然好久不更新,但每次打開,最近來訪處總是我媽頭像在最前邊。想起當年我暗戀某人,頭像總在她空間最前面,她卻不予理會。我卻不能對我媽的來訪無動於衷,只好漸漸不更新了。爸媽果然等到後來忍不住問我,我仰着脖,坦率地説,更新到別的地方去了。

再後來,有了朋友圈。朋友圈好就好在,你給一個人留言,除了共同好友,別人看不到。搞得我很長時間以為很多人只和我有互動,可見它是維護吊絲自尊心的利器。因為許多真相,畢竟以不看到為好。看到,就未免殘忍。

可我開始並不曉得這點呀。還記得我發第一張照片上去,很快就收到一些留言,我媽赫然在列。別人留言都是在問照片:在哪兒拍的?好不好玩?你也來混朋友圈啦?只有我媽對照片完全不關心,對各種好吃好玩的視而不見,上來逮住我就問:“咳嗽好點了嗎,週末怎麼過的呢。”看了她的留言,我是什麼反應呢?我的反應就是,我覺得她的頭像該換換了。

我媽的頭像是一碗豆麪條,在家自己做的。我不喜歡吃豆麪條,豆麪條不僅不好吃,連賣相都不好。我媽可能是一時找不到照片,又不愛自拍,就隨手拍張豆麪條當頭像了。低端了,低端了,不是嗎?我朋友圈裏有好多吃貨,甚至是偽吃貨,她們也會用食物當頭像,但一定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奢華的餐館,考究的桌面,別緻的飾物作為背景。我媽的頭像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張普通的飯桌,一碗再低調不過的豆麪條。如你所知,我是虛榮的'。年輕人的一切虛榮,我這裏都不缺乏。我有些介意被朋友看到,我媽媽的頭像是一碗豆麪條。

我把電話撥回去,先説咳嗽好多了,再問問家裏忙不忙,天氣冷不冷,最後,我亮出本意,建議我媽把頭像換了。我説,人家都用自己的照片,你怎麼不用照片當頭像呢。我媽不知道説什麼,只好呵呵。我説,你有事直接發微信就行,別在朋友圈留言了,這頭像也太土氣,人家看見不好。我媽説嗯。掛掉電話,我覺得有點對不住我媽。

到了下午,她還真把頭像給換了,是一張綠色植物,感覺好多了。不過,從那以後到現在,她一直沒再給我照片下留言過。沒想到我從小就不聽她的話,我的話她卻這麼聽。

那一陣兒我狂發照片,今天到這玩兒,明天到那玩兒,都發上。有時候,我挺希望我媽點個贊什麼的。但她可能是怕我不高興,就沒有點。漸漸地,朋友圈玩膩了,感覺沒啥意思。那些成天刷屏的人,還不是在塵世的孤單中硬要抓住一些虛妄的慰藉麼。社交網絡之於安慰,大約就如酒精之於清醒吧。

我不喜成天在朋友圈狂曬情緒的人,若非有點幽默和自我調侃的精神,就只剩下把負能量擴散給別人。其實,負能量也不一定就是負能量。你的負能量,在別人那裏可能就會轉化為正能量。因為你的遭遇對大家起到了安慰的效果。有同事在朋友圈裏發感情狀態,和老公鬧到要離婚的地步,別人看了眉頭一舒——原來我家裏的麻煩事,還都算不上事兒。

我因此悟出髮狀態的原則了:真正的大事,不發,憋爛在肚子裏也不發;無關緊要的小事,可以發,不僅可以發,還要添油加醋一百倍,往誇張了去説。這才是娛樂的精神,既娛樂自己又娛樂大家。所以我現在一般只發中國夢了。

前天,我屋裏暖氣壞了。好在房間隔熱效果不錯,温度沒怎麼降下來。暖氣片涼了足足一天我才發現。我顧不上聯繫供暖公司,先在朋友圈發了條狀態:“暖氣壞了一天,要被凍成狗了。”

發完,我樂顛顛出門了。我知道,要不了多久,就會收到一些同情和安慰。點贊黨是永不缺乏的,因為世上再沒有比觸手可及的安慰更便捷的事情了。拍馬屁還要用上五個手指頭,點贊只需一個食指就夠了。所以,我就是個點贊黨。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我在小區裏尋找居委會和物業公司的時候,雪片般的安慰如期而至。我把手機塞在兜裏,並不打開看——外面是真的冷,零下八度的氣温,我會為了看幾個贊把自個兒凍成狗嗎?那樣我就笨成狗了。

我趾高氣昂地走在去居委會的路上。我知道朋友圈的贊數會一直增加,就如秋天會收穫滿滿一筐的蘋果。這時,短信響了。

不用任何思索,我知道是我媽。百分之百沒跑兒。在這時候直接發短信的人,除了她老人家還能有誰呢。我掏出了手機。果不其然,她説:“那麼冷怎麼辦呢?暖氣修好了沒?”

我出溜着手,找個避風的地方回她:“也沒太冷,室內十六七度呢。”

可是室外冷啊,打完這幾個字,我的小爪都凍成紅蘿蔔了。

趕緊塞進兜裏,卻又怕她不相信,又掏出來補了一行:“已經報修物業了,馬上就來修。”

再次把手機揣回兜裏,我覺得自己真是矛盾,或者説,生活原本就很矛盾:在朋友那裏,我要努力裝成被凍成狗的樣子。縱然如此,誰都明白,我不會被凍成狗。而偏偏有人,就算我吃着火鍋擼着烤串喝着啤酒,她還是一樣會擔心我凍成了狗。怎麼解釋,都抹不去這絲絲入扣的擔心。

這大概就是關注的真正含義吧:並不想給你的生活添哪怕一絲打擾,卻時時刻刻為你的飢寒提心吊膽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5ejy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