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北京大學遊記【新版多篇】

北京大學遊記【新版多篇】

北京大學遊記【新版多篇】

北京大學遊記作文 篇一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大學導遊詞

北大燕園其實是原來燕京大學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學生對此段歷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團體來北大參觀,最讓人神往的莫過於未名博雅的秀麗景色,如不能讓參觀者知道關於這個園子的真實歷史,實在讓人慚愧,謹以此文分享給願意做導遊的學生,希望我們的一言一行都為這個校園增添光彩!

西校門

西校門是北京大學原來的正門。因為是校友1926年捐資所建,故也稱作校友門。193月15日,燕大正式掛匾,同時舉辦男女兩校合併的聯歡會,合併儀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門上燕京大學的牌匾為他所題。

西門華表

這兩座華表是圓明園安佑宮中的遺物之一,當年被安放在安佑宮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有記載曰: “鴻慈永祜,在月地雲居之後,循山徑入,其中為安佑宮,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華表刻雲氣,甚精巧,民國十四年猶及見之。聞人言:今已為燕京大學所取。” 根據這段記載,這兩座華表至遲當建於乾隆七年(1742)。至於如何從圓明園移到燕園,當年的《燕京大學校刊》曾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稱移此華表時,曾“商諸圓明園之主管者,擬將此石柱移歸本校保存,並經地方當事人之認可,遂鳩工起運,陸續移來三座”,“國立北平圖書館落成,商準北平市政府,將存放天安門前之石柱移歸該館,同時函商本校,請將所存之三柱移贈其一,當即準如所請,函報市政府備案,並聲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認可,於是本校行政執行委員會乃決議將此二柱豎立於貝公樓前,以資瞻仰。此項豎立費及配製柱頂之鎮物費,為數約一千數百元。” 但是仔細觀察一下這對華表,會發現一粗一細,並非一對。原來1925年燕京大學建校舍時,只從圓明園運來了三根,第四根卻被運到城裏,1931年曾橫卧在天安門前道南。當北京圖書館建文津街新館時,欲將燕大多餘的一根華表搬走與天安門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對,不料搬運時陰錯陽差,結果燕大和北圖的華表皆不成對,成就了這一樁趣事。

貝公樓(Bashford Hall):

燕大的主樓,即現在北大的辦公樓,稱為貝公樓,是為紀念美以美會會督貝施德(又譯貝施福),1926年落成時的英文名即為Bashford Hall。燕京大學的前身是美國美以美教會開辦的匯文大學。其首任校長李安德是丁韙良的一位密友,當李安德於1893年因病去世以後,包括丁韙良在內的校董事會一致推選貝施福為匯文大學堂的第二任校長,同時選舉劉海瀾為常務副校長。貝施福當時也是美國俄亥俄州衞斯理大學的校長。雖然他於19正式來北京傳教之前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實際主持和過問匯文大學堂的具體事務,但由於他是一位頗負盛名的教育家,同時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國名牌大學的豐富經驗,所以他對於提升匯文大學堂學術和管理水準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自從他親自來北京主持美以美會的教務活動之後,以及在1913-19任上海美以美會會督期間,更是在匯文大學堂的財力上給予了鼎力支持。與此同時,貝施福還是一位藏書家和多產的史學家,編著過《中國與美以美會》(1906)、《美以美會在華一百年文獻集》(1907)和《中國述論》(1916)等重要的在華教會史文獻。1919年在上海逝世之前,貝施福向匯文大學堂遺贈了他所收藏的大量書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書。它們後來成為燕京大學圖書館西文書收藏中的核心部分。至今在北大圖書館的書庫中仍能找到上千冊有貝施福親筆簽名的西文書籍,內容大都跟在華傳教士和中國歷史文化有關。為了紀念他對於匯文大學堂和燕京大學的突出貢獻, 1926年落成時便用他的名字命名。衞理會海外傳教團捐款16萬美元建造。 貝公樓的正門是在可以遠眺燕山的西面。門前原來有一棵挺拔而高大的松樹,還有一塊西方所有大學校園均少不了的長方形草地。貝公樓正門上方的屋檐之下還掛有一塊很大的牌匾,上書“貝公樓”三個大字。從1939年和1941年《燕大年刊》的老照片上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塊牌匾。“貝公樓”的牌匾其實跟那塊被奉為國寶的“大學堂”牌匾一樣,都是具有很高歷史文物價值的。

貝公樓原來正門的上方有一個小陽台,每當校內舉行大型的集會時,這個陽台常常被用作一個講壇,而聽眾們就站在辦公樓與西校門之間的一大片草地上。1957年,當蘇聯的最高蘇維埃主席伏羅希洛夫在周總理陪同下訪問北大時,就曾經站在這兒對下面站滿草坪北大師生髮表過熱情洋溢的講演。可惜這樣的壯觀場面如今已難以重現。

寧德樓(Ninde Hall)

寧德樓(又稱宗教樓,今北大外院民主樓),是燕園第一座建築,1922年落成,作為學校的宗教學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維爾夫婦捐贈,以紀念前美以美會會督寧德威廉牧師(Bishop William X. Ninde)。寧德威廉牧師與其妻1895年來華,自此從未中斷過禱告,祈求這個偉大而有着悠久歷史的國家早日福音化 。寧德樓二樓有小禮拜堂,學校的主要聖事都在這裏舉行,這裏還進行許多重要的選舉,這個禮拜堂至今猶在。

穆樓(McBrier Recitation Hall)

由託事部的司庫、銀行家穆布萊(McBrier)捐款10萬美元所建,今為北大外文樓。科學樓(Science Buildings)

其中一個由洛克菲勒基金會用於建設北京協和大學醫學預科的資金中的一部分興建,今為北大化學南樓和化學北樓。燕大圖書館

燕京大學圖書館位於貝公樓南側,即今天的北京大學檔案館,是由托馬斯•貝利(Thomas Berry)夫婦的三個女兒為紀念父母的遺願——“在全中國推廣學習”而捐款五萬美元興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書和古籍書而著稱。1952年院系調整時,它已有圖書期刊40萬冊,未編圖書期刊18萬冊,另拓片1餘張,木刻書板2400塊。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書數量高達3578種,37484冊。由於燕大作為原教會學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書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數基督教神學和有關基督教在文化傳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叢書也是國內圖書館中收藏最豐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學圖書館還收到來自各方的贈書。其中有孫中山先生從自家書架上親自取下的一包書,還有美國校友分別於1924年和1927年贈送的書。李賦寧先生在一篇題為《我與北大圖書館》的回憶文章中寫道,在他初來北大任教的日子裏,正是燕京大學保存的西文特藏書,使他能夠順利地備課和準備講演稿,並在北大圖書館度過了一段祥和而嚴肅的研究時光。

甘德閣,麥風閣(又稱姊妹樓,今南閣和北閣)

甘德閣為Mrs David Gamble捐款所建,南北二閣建於1924年,北邊的麥風閣為音樂教室和男女學生活動室,南邊的甘德閣當時作為女部的辦公樓使用。它們是以美德博士(Miss Luella Miner)的名字來命名的。麥美德博士是原華北協和女子大學的校長,華北協和女子大學併入燕京大學以後,便自動成為燕大的女部,麥美德(Miner)就成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麥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為燕大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因而在海淀新校園落成時,依據當時給建築命名的慣例,就將這兩座美麗典雅的閣樓以麥美德來命名了。從甘德閣和麥風閣到南北閣的轉變,估計也是因緣於錢穆先生的提議。從那時開始,甘德閣和麥風閣的名稱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歷史的角落了。

聖人樓(Sage Hall 今天的俄文樓)

當時是女子學院教學樓,由羅素•塞奇基金會(Russel Sage Foundation) 捐資興建,二樓有禮拜堂,專供女子聖事服侍之用。鍾亭銅鐘系雍正皇帝降旨所造,是1928年,學校用哈佛燕京學社的款項從黑寺 購得。每隔半小時,校園裏會響起悠揚的鐘聲。

男生宿舍(紅一到紅四樓),女生宿舍(靜園周圍的院子)

男生宿舍由眾多美國慈善家捐資興建,第六宿舍由中國人捐資興建。現在男生宿舍作為行政辦公室,女生宿舍是各個文科院系所在地。

思義亭(又稱魯斯亭,今稱湖心亭)

為斯克蘭頓城(Scranton)的友人為紀念副校長路思義(Henry Winters Luce)所建)(一説為路思的長子亨利•魯濱遜•路思(美國《時代》、《生活》雜誌的創辦人)捐資興建)。路思義對中國的基督教高等教育事業有很大貢獻,他像司徒雷登一樣,積極籌款,促進了山東齊魯大學的組建,1919年擔任燕大副校長,積極為燕大建設籌款,鑑於他的貢獻,台灣的東海大學還有以他為名,由貝聿銘設計的路思義教堂。

臨湖軒

臨湖軒作為校務長住宅,為司徒雷登友人美國費城的喬治•柯里夫婦捐建,其實,司徒雷登只住很少的部分,其他分別為學校接待、議事的場所,學校裏各種社團開聚餐會、茶話會、招待貴賓、舉行婚禮都可以在這裏。1929年燕大創建10週年座談會上,冰心教授提議命名為“臨湖軒”,並請當時的北大文學院院長鬍適題匾。女子體育館(Boyd Building今北大二體)

女子體育館系米蘭•鮑埃的父母威廉•鮑埃夫婦(Mr. and Mrs. William Boyd)於1927年捐獻了9萬美元給燕京大學來建設一座女子體育館,他們還捐獻了1萬美元在燕京設立獎學金。威廉•鮑埃先生曾經是YMCA(男性基督徒年青人聯合會)的祕書,而鮑埃夫人又是國際YWCA(女性基督徒年青人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因此,他們在美國基督教為亞洲捐款的運動中極為活躍。由於他們的努力,在美國基督教女子團體捐助的亞洲7所女子學校中,燕大得到了最大的一筆。300萬美元中的60萬被用來建設燕京大學校園,鮑埃夫婦10萬美元的捐助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的女兒米蘭•鮑埃畢業於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化學系,因為對基督的信仰,1923年離開了剛訂婚的未婚夫,遠涉重洋,來到燕京大學教化學,是燕大最早的女教授之一,米蘭後來成為燕大董事會的祕書,繼續為燕大的發展籌集款項。不僅如此,她還極其關心中國人民的命運。抗日戰爭,米蘭為中國難民救助會工作,籌集了很大一筆錢。她的女兒卡米拉參加了基督教教育學會的亞洲交流項目,並在1979年第一次來到中國作講座,她的外孫女謝海日(Heather Smith Xie)24歲來到中國教書,如今,謝海日與她的中國丈夫謝勇住在香港,兩個小孩先學中文,後學英文,已經能夠流利地講普通話、廣東話和英文。她把她的家庭和生活看作中美友好交往的一個見證。

天安門廣場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及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佔地面積達44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國家機構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列廣場兩側。東邊建有國家博物館,西邊是人民大會堂,中間聳立國旗旗杆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在廣場南部。最南端是正陽門及其箭樓。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開始時僅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坊。屢毀屢建,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才重建為九五開間的重檐歇山式頂樓,取“受命於天,安邦定國”之意。改名為天安門。天安門除了舉行其他盛大儀式之外,也曾經是清朝皇帝舉行“金鳳頒詔”禮的地方。每逢冬至去天壇祭天,夏至到地壇祭地,孟春到先農壇 耕,以及皇帝大婚或出兵親征,都要從天安門出入。舉子們的黃榜也是從此捧出的。

現在的天安門城樓在城台正中大門上方掛有一幅巨型毛主席畫像。畫像高6米、寬4.6米,總重約1.5噸。每年國慶節前都要重新繪製。第一幅畫像的作者是周令釗。現在畫像的工作由北京美術公司的葛小光先生接續。在城樓重檐正中懸掛的國徽是以周令釗和張仃的創意為基礎,最終由樑思成設計完成的,國徽的圖案由天安門、國旗、齒輪、麥稻穗和紅綬帶組成。城樓內根據開國大典時的環境佈置有國畫“鐵骨傲霜雪,幽香透國魂”及董希文創作的著名油畫《開國大典》。

城門前面是與故宮內相通的金水河,河上橫跨7座漢白玉金水橋,中間5座分別與天安門城樓的5個門洞相對。正中是供帝后行走的御路橋,兩側為宗室王公行走的皇族橋。再向外的兩座是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最外面位於太廟和社稷壇門前的,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及其其他人員行走的公生橋。在金水橋南北兩岸各有一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石獅子,東側的都是雄獅子。腳踏繡球,象徵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雌獅子。腳踩幼獅,寓意母儀天下,子孫綿延。它們都把頭微微傾向內側,以示保護御路保護皇上。金水河南岸還有一對立於明成化元年高約10米,重達20噸的漢白玉華表,與其對稱在天安門內側也有一對。華表頂部承露盤上有一小獸,俗稱“望天吼”。其作用是用來警示皇上。據説華表源於用作路標的表木和聽取意見的誹謗木。現在的華表只是用來起裝飾作用。

華表以南這條車水馬龍的大街就是“中華第一街”——長安街了。明清時期的長安街東起東單牌樓,西到西單牌樓。全長十華里號稱“十里長街”。如今的長安街,東起通州,西至石景山,全長42公里。可謂“百里長街”。

長安街過後,由近到遠。首先看到的就是,由曾聯鬆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第一面國旗的製作者是國營永茂實業公司的宋樹信。高32.6米的旗杆是由特殊處理過的,20年不會腐蝕的無縫鋼管分4節組裝而成。

天安門廣場南部的方形建築,就是安放毛主席遺體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佔地面57萬多平方米,全部工程僅用6個月就完成。在主席逝世一週年時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堂內由北大廳、瞻仰廳和南大廳組成。北大廳中央是高3米的毛主席漢白玉坐象,坐像的背後是巨幅祖國山河圖。瞻仰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分,內有黑色花崗巖砌成的梯形棺牀。上面安放着有毛主席遺體的水晶棺。南大廳北牆為漢白玉石牆,上面鐫刻有毛主席的詩詞《滿江紅》。

現在咱們來看廣場的東西兩側。在廣場的西側是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國慶前竣工的人民大會堂。整組建築平面呈“山”字形,正面牆呈“弓”字形。中央最高處為46.5米,因此大會堂是整個天安門廣場上的最高建築。大會堂四周用143根巨柱支撐,東部有金色大銅門5扇,正門上方高懸着全國最大的國徽,極為宏偉壯觀。中部是著名的萬人大會堂,三層扇形會場可容納10000人。穹窿形的頂部中央位置為巨大的紅五角星燈,發出70道光芒,周圍是40片葵花瓣、500個滿天星及三層水波形燈槽。喻意“萬眾一心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北部為我國最大的宴會廳。可同時供5000人宴會,一萬人酒會。南部是人大常委會辦公樓,辦公樓部分還包括有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區各具特色的會議廳。

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巍峨建築就是國家博物館了,北半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南半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建成於1959年8月。有兩層展室,自1961年7月1日正式開放。以自“五四”以來的革命資料為主要展品,分為《近代中國陳列》和《當代中國陳列》各展廳內有圖片、文字説明和大量實物。

中國歷史博物館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7月。1959年遷入。基本陳列是《中國通史》,展品跨越從奴隸社會夏商周到太平天國直至清王朝滅亡數千年曆史,分朝代展出文物、貨幣、書畫等40多萬件歷史文物。

現在咱們再回到廣場的最南端,這裏的兩座建築就是內城中最高大的城門正陽門及其箭樓了,“正陽”取“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光緒年間被八國聯軍炮火擊毀,後重建。

好了,天安門廣場及天安門的參觀到此就結束了。現在給大家20分鐘自由活動。

故宮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建築羣。

故宮位於北京市區中心,舊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五年,完工於永樂十八年,歷。是我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名稱是借喻紫徽星垣而來。佔地72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周圍環繞有50米寬的護城河和10米高的城牆。共有房間9000多間。迄今已近6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建築羣。這組規模宏大的建築羣是按《周禮?考工計》中“前朝後室,左祖右社”的原則營建的,結構嚴謹,色彩輝煌,佈局規整。

故宮整體建築分為前朝和後宮兩部分。前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羣臣的主要場所,其中心建築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分立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後宮也可分為三部分。那就是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官為主題的正宮,以奉先殿、皇極殿為主題的東宮,以養心殿、儲秀宮為主題的西宮。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也就是南門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神武門。

過了午門可以看到一條曲折多姿,狀似玉帶的人工河,它就是玉帶河。橫跨河上的五座雕刻精美的漢白玉石橋——玉帶橋是通往前朝三殿的必經之路。

前朝三殿俗稱三大殿,依次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也是紫禁城中最高大的建築。

穿過明朝皇帝御門聽政的太和門就可見到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屢毀屢建,曾經叫過奉天殿、皇極殿。最終於清順治年間重建後改名為太和殿。高約35米,東西寬約63米,正面立有紅柱子12根,是當時北京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基座是用高約十米的漢白玉和艾青石砌築而成。基座四周圍有云龍雲鳳圖案石望柱,基座底部還雕有一千多個漢白玉螭首,螭首的口中有排水用的小孔。遇上下雨,可見“千龍吐水”的奇妙景觀。石階兩側放置有18座香爐,殿前露台上放置4只流經銅缸,象徵“金甌無缺”。左右兩側的的銅龜銅鶴分別象徵江山永固和帝后的長壽。東邊的日晷象徵受命於天。西邊的嘉量,象徵皇帝公平公正。殿內有瀝粉金漆大柱48根。中間是平地牀,上面擺有金漆雕龍寶座。殿頂有“藻井”取鎮火之意。中間穹隆圓頂上有一條口銜寶珠的盤龍。寶珠塗水銀,名為“軒轅寶鏡”。用來象徵即位者似乎正統皇帝,是軒轅氏皇帝的後代。

太和殿的主要作用是每年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時,皇帝親臨受賀;新帝登基、頒發重要詔書、發佈新進士黃榜等國家大典也在此進行。

位於大和殿後面的中和殿,為方形攢尖頂建築。同樣氣象不凡。曾經也有三個名字——華蓋殿、中極殿、中和殿,此殿的名稱本身就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是一:太和殿大朝時在此等候上朝時辰和休息;接受官員朝賀。二:皇帝去先農壇親耕前一天,在此驗看種子和農具。三:存放皇帝的家譜。

保和殿為三大殿中位於最後面的殿宇。為重檐歇山頂。它同樣有過三個名稱——謹身殿、建極殿、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朝時有兩個作用:一、皇帝在登臨太和殿之前在此試穿朝服。二、每年年終在此舉辦慶功宴,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時同樣有兩個作用:一、每年正月七年級和十五在此宴請外藩王公大臣及外國公使。二、乾隆年間改在保和殿舉行科舉考試的殿試。殿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由皇帝親自命題,親自考核。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殿試始於隋朝,終止於清末光緒年間。

遊覽完了前三殿,我們就來到了後寢區的正門乾清門。乾清門以北為後宮,是帝后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門是前朝與後宮的分界線,清朝皇帝在此“御門聽政”。西邊幾間較矮建築為雍正年間設立的中央的決策機關——軍機處。乾清門內東面是上書房,為清代皇子讀書處。

乾清宮是後宮的正殿,也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和平時處理政務的地方。自雍正皇帝移居養心殿後這裏不再是皇帝的寢宮。宮前露台上陳設銅爐四隻,龜鶴各一對,日晷,嘉量各一個。露台兩側還建有“江山社稷小金殿”乾清宮內正中設有金漆寶座,後面有金漆屏風。上面懸掛的“正大光明”匾是雍正祕密立儲藏詔書的地方,頗有神祕色彩。乾清宮的作用主要是:一、皇帝在此處理日常政務。二、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都要在此進行內朝禮和賜宴活動。三、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間的兩次千叟宴也是在這裏舉行的。另外明朝許多震驚朝野的重大事件、宮闈祕聞也都發生在這裏,如:“壬寅宮變”、“紅丸案”、及“武宗戲火”、“崇禎出逃”等。

內廷的最後面就是御花園 原名宮後苑。花園佔地僅1.2萬平方米,卻容納了20多座、十幾種不同風格建築。御花園正中間為天一門,過天一門是欽安殿,欽安殿是御花園中的主體建築,也是皇宮中軸線上唯一的一座宗教建築,內供奉玄武大帝。北京有名的連理柏就在御花園中。御花園內還有分別象徵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個亭子——萬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

故宮裏的這是建築都是我國古代建築大師和能工巧匠們非凡技藝和豐富想象力的結晶,是我國乃至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好了,故宮我們就先參觀到這裏。

北京大學遊記 篇二

轉眼間,我在北大化學學院度過了半年時光。許多人一定會問我,北大給你的印象怎麼樣?北大究竟好在哪裏?畢竟,我僅僅在燕園呆了半年,對一些深層次的東西還沒有很深入瞭解。但是,僅就目前瞭解到的東西來説,我可以很堅定地説:北大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

初入校園,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校園的風景。北大現在在的燕園曾是皇家賜園,風景的確很美。未名湖畔的湖光塔影早已經深深印入每一位學子的心。校園內綠樹成蔭,不時地看見灰喜鵲在樹枝間閃動。未名湖畔的古典氣息和理科樓的現代氣息在這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一進校園,周圍的喧囂立刻不見蹤影。如果不告訴你這是北大,你真的會誤認為這是一個公園。

北大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他們在科研、教學上都有很大成果。就拿我們老師來説吧。帶我們普通化學的李彥教授從事納米方面的研究,承擔着一些國家重點項目,每年都能申請到幾十萬的科研基金。這是我們老師的一個在研項目:納電子運算器材料的表徵與性能基礎研究,科技部973課題,.4-.3,40萬,骨幹。更難能可貴的是,李老師對學生特別熱情,絲毫不給我們擺架子。我們有了問題,不論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李老師都會熱心幫助我們。她還非常喜歡與學生聊天。因此,李老師的BBS上也經常會有同學們感激的話語。北大,還有無數這樣好的老師。

北大也有一批很“牛”的同學。就拿我們化學學院級03班來説,全國化學競賽第5、第6、第7都在我們班。一位天津同學的考試成績基本沒有下過90的,一位四川同學連續N年全國英語競賽一等獎。有人會問,在這藏龍卧虎的地方,你是不是會有很大的壓力?壓力肯定會有的,但這壓力會轉化成無窮的動力,促使我自己也向這些“牛人”看齊。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想墮落、想偷懶都不敢。相信這樣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一定會有益於自己不斷進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北大的硬件條件真的是許多高校無法比擬的。就説説我們的宿舍吧。我們宿舍4個人,但有2部電話(有的學校8個人一間,但0部電話)。寬帶網已經連到宿舍,學生只要一根網線就能用電腦在宿舍上網。校園許多地方還有無線網絡。這麼好的上網條件一個月只要5元!

北大還有一個很好的文化氛圍。不僅學校裏有很多國際上很出名的大師,而且經常有國際名人來我們學校訪問。就拿演講報告和演出兩個方面説吧。北大經常會請到一些名人來學校演講或做報告。我印象中光華經常有一些大公司的總裁去報告,我們化學學院也不時地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去報告。英傑交流中心也經常有國外一些政治家,經濟家演講。百年大講堂可真是個好地方。不但有一些名人去報告(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還經常有一些高水平的演出。我注意到那些演出最低都是國家級的,而且很多都是世界級的。在北大僅呆了半年,我就在英傑交流中心聽了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的演講,在大講堂聽了一場個人音樂會(演奏家用的提琴價值1億多美元,全世界僅有3部,而化學學院整個設備價值為1.2億人民幣),欣賞了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天鵝湖》。這一切都是在其它學校難以享受到的。

或許有的人認為,金子在哪裏都可以發光,我可以隨便進一所學校,我可以不要上面的一切,知識在哪裏學不都一樣?我認為,一所學校,在N年之後留給你的可能已經不是知識,而是思想,更進一步説,是人生觀!一所大學不僅僅只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對一個人的思想起着很大的作用。北大招生網上赫然寫着:“在那獨特的風格與氣氛的薰陶下,我的思想漸漸有了雛形”,而不是“我的知識有了很大增長”。大家一定要努力進一所好的大學,因為這對於一個人的思想以至一生都有很大影響,且不可報着“胡考一個算了”的想法!雖然我現在還看不到北大對我思想的作用,但我相信若干年後,我的腦海裏還會有這樣一句話:“縱使時光飛逝,縱使人在天涯,我依然愛你愛得一塌糊塗!”

我期待着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北大人的行列。

上海交通大學遊記 篇三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但説來慚愧,幾乎不瞭解上海這座大都市的過去。為了讓我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小“上海人”,爸爸決定帶我去一個地方“遊歷”一番。那是一個星期天下午,老爸神祕地對我説:“今天我帶你去一個大學玩好嗎?”我很疑惑:“為什麼要帶我去大學?我現在又不讀大學?帶我去哪個大學?”“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是管交通的嗎?”爸爸笑了笑説:“去了你就知道了。”帶着強烈的好奇,我跟着爸爸坐上11號地鐵來到了位於華山路的交通大學徐匯校區。

剛到校門口,我立刻被震撼到了——硃紅色對開的大門,飛粱斗拱的房頂,每根橫樑上面都是精美異常的圖案,整個校門雕樑畫棟的猶如一座北京王府的大門,左右兩隻威武的石獅子看門。這樣的校門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了吧。沿着平坦的大道往裏走,中心區域一個綠草如茵的大草坪躍入眼球,草地中心矗立着一塊高大的石碑,邊上的階梯上有不少哥哥姐姐或坐或躺地看着手中的書,我真想捧一本書,也像交大莘莘學子一樣看起來。

穿過一條種滿梧桐樹的幽靜小路,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用紅磚砌成的西洋風一條種滿梧桐樹的幽靜小路,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用紅磚砌成的西洋風格建築,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高大而華麗,氣勢恢弘。看了銘牌才知道這是交通大學1919年建成的老圖書館。聽爸爸介紹,老圖書館以其精緻典雅的風格獨顯魅力,自建成以來,成為交大人的藏書、看書之地,迎來成千上萬的學子走進這知識的殿堂。“這個圖書館比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大多少?有多少藏書呀?……”當我想打破砂鍋問到底時,爸爸建議我自己找“度娘”查找。於是,我取出手機,上網搜索,原來這座建築很有名氣,也成為上海圖書館建築、高雅文化的標誌性象徵,出現在許多電影、電視和攝影作品之中,還曾是上海乃至全國各種工業展覽會的重要展館呢!綠色作文網哇!一座圖書館還有這麼多的歷史,我不禁暗暗驚歎。只可惜因為是休息日關門早,我們沒能進去參觀,無法瞭解交大的風雨發展歷程。

沿着圖書館門前的路,向前走一段就是董浩雲航運博物館了,遠遠看去這又是一棟很有年代感的兩層樓的西式建築。這時老爸抬手一看錶説道:“哎呀!開放時間快要結束了,要快否則趕不上了”“快!”我叫道,於是我倆加快了步伐一路小跑來到門口。一進門,我們發現這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外表雖是西式風格,裏面的結構卻有着中國式的天井,天井的頂上又用大塊的玻璃做了頂棚使得整個天井明亮通透。在庭院的兩邊,就是展館了。進入展館,映入眼簾的是一艘艘精緻的船模,一件件古代航海的器物。每個船模的細節都是按比例縮小製成,栩栩如生,好像放進水裏就能開動。牆上記載着中國航海活動的發展的介紹和上海還沒開埠前外灘和吳淞口碼頭的老照片。“哦!原來上海以前外灘是這個樣子的呀,簡直就是一個小漁村嘛,現在的外灘可是要比那時候高大上多啦!”我不禁小聲説出聲來。“是呀,今天來得很有意義吧!作為一個地道的上海人就是應該知道這些的。”老爸笑嘻嘻地説着。我邊走邊看,中國的航海事業真了不起!正在我看得入迷時,耳邊傳來要閉館了的聲音。唉,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參觀到,那就留待以後吧。

走出大學校門,天色已暗,再回頭看一眼那完全中國風格的校門,而裏面看到卻是到處中西合璧的建築,兩者完美的結合是呢麼的和諧呢麼的交融,很好的突現出了這所大學獨特的文化氣質,這裏是濃縮的上海,這裏展現的是上海的氣質,這讓我真正領悟到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這十六個大字所包含的深刻含義,再看看眼前璀璨的燈火,繁華熱鬧的徐家彙,我越來越為生在上海這座充滿人文情懷的城市而自豪,更為作為一箇中國人而驕傲。

北京大學導遊詞 篇四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年學府北京大學。很高興能夠作為大家的導遊,我叫馬天意,大家可以叫我“馬”導遊。希望大家能積極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過一小段快樂的時光。

但是,在出發前,我要先強調一下紀律,請大家聽好:

1、校園不是公園,這是一個學習的環境,希望大家不要喧譁,一起來感受校園裏該有的氛圍。

2、校園景色非常優美,請大家愛護環境,不要踐踏草坪,攀枝折花,亂丟廢棄物。

3、校園裏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時候排成兩列縱隊,緊跟隊伍,千萬不要走丟走散了。

要出發了,大家要緊跟着我的思路和腳步,否則你將會錯過很多知識和景色喲!出發了,首先先讓大家回顧一下北大歷史。北大創辦於18,原名京師大學堂,光緒皇帝親筆題詞“京師大學堂”匾額。它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的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是康梁百日維新的措施之一。慈禧發動政變,把所有的變法都廢除了,只保留了京師大學堂。北大從此延續至今。(原校設在北京石景山東街)

19易名為北京大學校。嚴復任北大首任校長,積極開設外語學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課程。19紅樓竣工,校本部設在故宮後的沙灘。

19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並且擔任中華民國教育總長,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生創造了條件。他聘陳獨秀為文科學長,李大釗為圖書館長,胡適、錢玄同為文科教授,李四光為理科教授,馬寅初為教務長,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魯迅也應聘在北大教授《中國小説史》。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做圖書管理員,經過李大釗的介紹,認真學習馬列主義著作,逐漸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也是在當時認識他的第一夫人楊開慧,北大教授楊昌濟的女兒。那時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雲集。

1919年,北大師生點燃了“五四”運動的火炬,李大釗、胡適等人領導了文化革命的新啟蒙運動,北大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南開大學紛紛南遷長沙,後又轉到雲南昆明組建臨時“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持續八年,西南聯大持續了八年,當時條件非常艱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時期之一。西南聯大匯各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維繫中華教育命脈,在此精神的激勵下,培養了如諾貝爾獲獎者楊振寧、李振道,兩彈元勛鄧稼先,文學家聞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抗戰勝利以後,1946年10月北大遷回北平沙灘覆校,胡適擴建北大,設有六個學院,33個系。

新中國建立以後,1951年,政務院任命馬寅初為中國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

1952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合併,從沙灘遷到西郊海淀的燕園。院系調整,北大響應國家基礎學科的號召,調出農學、工學、醫學、地學、法學等學科。紛紛組建海淀區學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醫、地大、北科、農大、礦大等。把工科併入清華大學,北大隻保留文科與理科,成為一所側重基礎學科的文理科綜合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基礎科學的研究人才。

北京大學導遊詞 篇五

北京大學自薦信

我不止一次踏足清華園,但從未徜徉於燕園,不是沒有機會,只因有些名字太過珍視放在心尖後,一觸就疼,何以消疼止痛?唯有圓夢!所以,我請求如此可愛的老師您能給一個追夢人一個圓夢的機會。

曾幾何時,我是一個靦腆害羞,毫不出眾的醜小鴨,但或許是驚鴻一瞥中那沉靜而美麗的湖光塔影打動了我,或許是那“北大詩會”中海子西川驚才豔絕之輩的風采震撼了我,或許是那用智慧改變人生的王志東、李彥宏、俞敏洪觸動了我。“北大”二字已鐫刻在我的生命裏。正如《中國合夥人》中所説:“總有一些事情賦予我們打敗恐懼的勇氣”,而北大就是讓我打敗恐懼,温暖向陽,不斷前行的力量之源。

剛進高中,我的入學考試成績並不在班級前列,面對會考中各個學校的第一名,我不免感到沮喪,生放棄倦怠之意,但北大賀舒婷學姐的一篇《你憑什麼上北大》如平地驚雷將當時如行屍走肉般生活的我震醒,我明白我的高中三年或者説我的人生都不應該這樣荒廢,只要我努力,Nothing is impossible.從那時起,北大成了桌上牀頭日記本中不可缺少的字眼。曾經多少次背文綜背到衝出教室在操場上奔跑,又是多少次一個人為自己數學試卷上一把一把的紅叉而垂淚涕泣,又是多少人在為我那[]“不切實際“的北大之夢而嗤笑不已,就像李嘉誠所説:“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卻是成長。”所以我發自內心的感謝這段經歷,是它逼着我去努力,而北大也鼓舞着我,我明白闖的過這重重險阻,我才能打破了蛋殼,迅速成長起來,夢圓北大。語文不好又怎樣?五年大學聯考題做下來,堅持閲讀背誦,我的語文成為了年級當之無愧的第一;數學不好又怎樣?不放過老師講的任何一道習題,自己反覆思考演算,我照樣能實現數學由及格邊緣到班級前列的逆襲;文綜不拔尖又怎樣?我一遍又一遍地揣摩課本做題目,我的文綜最高分至今無人能打破,而我的年級排名也一直穩在前十之內。正是這一段努力而充實的日子讓我相信,在我將來的人生中無論面對怎樣的挑戰,我都能從容應對,全力以赴。Nothing is impossible!

我相信一個北大人光有優異的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不斷提高着自己的。綜合素質。

從人前説話緊張,到積極備戰演講賽展現自我風采;從五音不全,到鋼琴八級能和着音樂深情歌唱;從走路駝背,到舞蹈室裏揮灑汗水盡情舞蹈;從字跡潦草,到行書盡展霸氣楷書工整大氣。

在學校我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書法競賽時我的行楷成為唯一的硬筆書法特等獎,而我的毛筆字也被展出在學校網站和藝術長廊中;我喜歡攝影,雖然算不上專業,但對於美有着較好的感悟和捕捉能力,攝影作品獲得校園文化節的最佳題材獎;我喜好文學,作文一直是課堂範文,每每舉行校園徵文大賽,我的文章也將展出;我熱愛體育鍛煉,運動會上總少不了我矯健的身影,100m第三,800m第五,4×100m接力第一,給班級帶來了榮譽;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關於中學生使用手機情況的調查及分析,獲得了全校二等獎;我喜好讀書,涉獵廣泛,文綜競賽獲得全校一等獎;我喜歡旅遊,在寒暑假期間不侷限於書本,北京大學自薦信走向祖國的大好河山,莊嚴肅穆的紫禁城,高樓林立的大上海,綠波環繞的灕江,古樸淡雅的麗江古城,一片蒼茫的大漠,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天之涯地之角的大海,都拓寬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見識。

秉着為同學服務,鍛鍊自己能力的原則,我主動參與班幹部競選先後擔任過寢室長,宣傳委員,副團支書,副班長等職務,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給我感觸最深的是並不是那“大官”副班長,而是寢室長一職。我們寢室可以説是集聚了我們學校文科最優秀的同學,

或許一個羊羣很好管理,但面對一個強大無比的獅子聚落,管理的難度如指數增長般暴增,可我卻用自己的樂觀活潑開朗感染着每一個人,用自己的服務意識打動着室友,到今天,我可以很驕傲的説,我們寢室是整個芷蘭最優秀的寢室,不是因為我們有着最為優異的成績,而是我們是一個最團結的整體,一人遇到困難,其他人不僅不會暗自高興袖手旁觀,反而會“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我們不會為成績而損害我們之間的友誼,因為我們明白,成績無法長存,但我們的友誼能夠不朽!正如我們這一屆的考神所説:“高中最開心的事,不是我考到第一名,而是分到這個寢室,遇到你這個好寢室長,共度三年美好時光!”

雖知圓夢北大的逐夢之旅荊棘密佈,有千萬人阻擋,但我不會投降,我願用我的努力換明年夏日那紙燕園通行證,去那裏聆聽藝術的凱歌,去那裏睹法學之魂,去那裏學管理之博大!

老師您的一個“通過”將為我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台,從此燕園將多了一個上下求索的逐夢人,多了一抹靚麗靈動的色彩,多了一個不願做沉默的大多數自由的聲音,而中國也將多了一個致力於建設美麗中國的創造者!

自薦人:謝夢逸

2015年12月24日

北京大學導遊詞 篇六

畢業典禮一: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的典禮標誌着你們圓滿完成了本科學業,即將開始新的人生航程。很榮幸,你們是我作為校長送走的第一屆畢業生。幾年來,我和老師們看着你們跟隨奧運的腳印來到清華,看着你們在軍訓基地列隊踢正步、站着吃饅頭,以及最近傳到網上各種“賣萌”的畢業照;聽過你們24號方陣通過天安門時響亮的口號,聽過你們百年校慶志願者熱情的講解,以及“馬杯”賽場上奮力的吶喊;記得你們在“微積分”課堂上緊蹙的眉頭,記得你們趕去聽文化素質講座一路飛奔的身影,以及北門外翅香園關閉時的留念――轉眼間,就到了你們畢業的時節。大學是最值得銘記的青春時光,你們在這裏灑下了汗水和淚水,留下了友情和愛情,種下了夢想和希望。今天,你們畢業了!我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對你們、對你們的家人,表示最衷心、最熱烈的祝賀!

同學們,畢業是一個充滿懷念,滿載祝福、囑託和期望的時刻,但今天我只想在這裏和你們分享兩個我最近讀到的故事。

第一個是關於楊振寧先生的故事。1946年,楊先生在芝加哥大學讀研,那時研究生都很窮,有一次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填寫縱橫字謎的廣告,最高可以拿到5萬美元獎金。當時參加比賽的多是家庭主婦,他想自己總比家庭主婦強,於是就和幾個同學報了名。果然,兩個月後主辦單位來信,祝賀他們得到了最高分,但還有一組人跟他們的分數一樣,所以要再填一個難度更大的字謎一決勝負。於是他們開始分工合作,楊先生的任務是把韋伯大字典裏所有五個字母的單詞都列出來。為此,他到圖書館通宵查字典,到早上五六點鐘的時候,實在累得不行,想回去睡一覺。從圖書館出來的時候,看到地上有份《紐約時報》,大標題寫着《湯川秀樹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一下子猛然驚醒,責問自己“楊振寧,你在做什麼?”此後,楊先生一直專注於物理學的研究,併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我講的第二個故事來自於《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是關於當今美國乃至全球it界最有影響的企業家之一皮特泰爾。年輕時,泰爾為能進入斯坦福大學而展開競爭,接着為取得在斯坦福法學院學習的機會而競爭。在這些競爭中,泰爾都取得了成功。所以畢業後,他理所當然地想要通過競爭,成為聯邦最高法院的書記員。但是這一次,他失敗了。這次失敗促使他放棄了成為書記員的最初設想,走出法律圈,成立了貝寶(paypal)公司,後來又成為包括臉譜網(facebook)在內的多家知名高科技公司的最早投資人之一。之後曾有人問他:“沒有進入最高法院,你是否暗自慶幸?”這個問題讓泰爾陷入沉思。他發現,人們總是認為競爭中的優勝者能夠脱穎而出,但是,在使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的過程中,人們有時會錯把最難達成的目標看成是最有價值的目標,把激烈的競爭看成是價值的代名詞。他認為,我們並不應該只是滿足於成為一個成功的競爭者,而應當努力成為一個出色的壟斷者。因為在某個已有很多人從事、並且範式成熟的領域努力工作,你可能比別人做得稍好,但相比之下,開拓一片新的天地並完全掌控它,會更有價值。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你能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同學們,在追求理想的抉擇中,這兩個故事給我們的啟迪似乎相互矛盾,在利益或挫折面前,是堅守還是另尋它徑?我想這取決於我們如何認識理想。堅持人生的理想通常並不僅僅是學會如何放棄眼前的利益。一個人的理想也往往不是一個可以清晰描述的宏大的目標,它更應該是一種對人生價值的執着追求、對有真正意義的高尚生活的追求。我相信,你們作為一名清華學生,有戰勝懈怠的毅力,有走出彷徨的智慧,也有耐得住寂寞的情懷,但你們更需要的是不唯眾、不跟風,不在意在普通的道路上是否比別人走得更快,而是具有從容地行走在無人知曉的荒原上的勇氣。因為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同學們,你們這一屆在清華有一個特定的稱號,叫做八字班。在清華的歷史上,八字班向來是人才輩出,比如1918級的經濟學家陳岱孫,28級的語言學家吳宗濟,38級的空間技術專家王希季,48級的數學家丁石孫,58級的核材料與核燃料專家陳念念,78級的微波專家劉國治,以及88級的玉柴集團總經理李漢陽,等等。我前面提到的楊振寧先生,他是1938年入學的,正好也是八字班,今年是他90華誕,與你們一樣也是“90後”。

同學們,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像你們的學長一樣,成為清華為之驕傲的八字班,隨着時間的流逝,清華的底藴終究會在你們身上慢慢發酵,不甘於平凡的基因終究會讓你們理解什麼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相信,理想高處的風景會時刻引領着你們,讓你們不畏眼前的浮雲、不亂腳下的步伐;而你們對理想的選擇和堅守,不僅會決定你們人生的高度,也終究會讓你們在蒼茫的現實中看到更為遼闊的風景。我相信,在你們看到別樣風景的時刻,回味的不止是“舌尖上的清華”,回想的不止是教室的安靜和操場的熱鬧,回憶的也不止是幽美的荷塘和白髮的先生。那一刻,太陽初出時,首先照耀的將是山頂的你們;那一刻,你們也是很多人眼中別樣的風景。清華憧憬着你的憧憬!

願你們在理想的追求中收穫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謝謝大家!

畢業典禮二:

做自己尊重的人

在祝福裹着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着: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從物理學來説,無機的原子逆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現生物是奇蹟;

從生物學來説,按進化規律產生遺傳信息指導組裝人類是奇蹟。

超越化學反應結果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蹟;

超越動物慾望總和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應做自己尊重的人。

過去、現在、將來,能夠完全知道個人行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

世界上很多文化藉助宗教信仰來指導人們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為;

而對於無神論者――也就是大多數中國人――來説,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們加入社會後看到各種離奇現象,知道自己更多弱點和缺陷,可能還遇到小難大災後,如何在誘惑和艱難中保持人性的尊嚴、贏得自己的尊重並非易事,卻很值得。

這不是:

自戀、自大、自負、自誇、自欺、自閉、自憐;

而是:

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贖、自勉、自強。

自尊支撐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我祝願:

退休之日,你覺得職業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遲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不要問我如何做到,50年後返校時告訴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熱力學第二定律迴歸自然之前,它們既經歷過物性的神奇,也產生過人性的可愛。

[關於北京大學畢業典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dl3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