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秋節晚會燈謎及答案

中秋節晚會燈謎及答案

中秋節晚會燈謎及答案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中秋節晚會燈謎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鑑參考!

中秋節晚會燈謎及答案

1、他有你沒有,地有天沒有。

答案:也

2、運動會上都有。

答案:雲

3、腿細長,腳瘦小,戴紅帽,穿白袍。

答案:丹頂鶴

4、尾巴一根釘,眼睛兩粒豆,有翅沒有毛,有腳不會走。

答案:蜻蜓

5、一口咬掉牛尾巴。

答案:告

6、人對人

答案:從

7、年紀並不大,鬍子一大把,不論遇見誰,總愛喊媽媽。

答案:羊

8、一位游泳家,説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時有腳沒尾巴。

答案:青蛙

9、一物生來身穿365件衣,每天脱一件,年底剩張皮。

答案:日曆

10、大雨下在橫山上。

答案:雪

11、捲簾人道雨過天晴打一七字常言。

答案:打開天窗説亮話

12、夜夜看落花打一禮貌用語。

答案:多謝

13、莊生曉夢相迷,望帝春心打一詞牌名。

答案:蝶戀花

14、再掀昔日紅學熱打一成語。

答案:重温舊夢

15、天黑之前閒不着打三字常用語。

答案:白忙活

16、謎語題目:一輪明月照窗前(打一禮貌用語)

謎語解析及答案:光臨舍下。謎面可理解為有光照在居住的地方,因此是光臨舍下。

17、謎語題目:都在望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謎語解析及答案:大家賞光。“都”指所有人,因此扣“大家”;“望明月”扣“賞光”。

18、謎語題目:卻叫明月送將來(打一字)

謎語解析及答案:腳。“卻”“月”明企,“送將來”是放在該字的首位。該字表示人和某些動物身體最下部接觸地面的部分,是人體重要的負重器官和運動器官。

19、謎語題目:舉頭望明月(打四字常用語)

謎語解析及答案:面上有光。謎面可引申為有月光照在臉上,因此是面上有光。

20、謎語題目:明月一出照園中(打一貨幣)

謎語解析及答案:日元。“明”字的“月”出走只餘“日”;“園中”扣“元”。日元是日本的官方的貨幣,於1871年制定。

21、謎語題目:明月隱高樹(打一字)

謎語解析及答案:杳。“明月隱”還剩“日”;“高樹”是指“樹”字的最上面,扣“木”。該字表示無影無聲:~無音信。~然無聲。~如黃鶴(喻人或物全無蹤影)。

22、謎語題目:半江明月畫中陳(打一字)

謎語解析及答案:渭。“江”字的一半“氵”,“畫”字的中間“田”,月明企,合起來就是“渭”字。該字表示〔~河〕水名,源出中國甘肅省,流入陝西省,會涇水入黃河。

23、謎語題目:明月當頭天馬行(打一字)

謎語解析及答案:騰。“明月”扣“月”,添上“天”“馬”和“當”字的頭合成騰字。該字在漢語中常表示奔跑,跳躍:~驤。奔~。歡~。~躍。~越。

24、謎語題目:西江月懷古(打一字)

謎語解析及答案:湖。“江”字的西邊乃“氵”,添上“月”“古”二字,合成“湖”字。古人把陸地中的封閉水域稱為湖泊,其中湖指水面長滿鬍子般水草的封閉水域。

25、謎語題目:欲上月宮折桂枝(打一成語)

謎語解析及答案:高不可攀。月宮以及月宮上的桂花樹都是高得無法攀登的地方。該成語常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26、謎語題目:黑暗中點燈(打一湖南衞視主持人)

謎語解析:點燈是為了照亮,趙靚目前是湖南最火爆的娛樂綜藝節目《娛樂急先鋒》的主持人,以其清新甜美的形象,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謎語答案:趙靚

27、謎語題目:趙本山賣自行車(打一明星名字)

謎語解析:《賣車》是趙本山與高秀敏、範偉合作的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小品。主要講了大忽悠趙本山將輪椅賣給正常人範偉的故事。

謎語答案:范瑋琪(騎)

28、謎語:豬肉稀飯(打一地名)

謎語解析:稀飯有的地方是説“粥”,粥與“洲”同音,“豬”也要往它的諧音方向想。

謎底:株洲

29、謎語:三男兩女一個房,兩女回家還剩男(打一明星)

謎語解析:她是中國一位技藝精湛的演員,摘得多個影后獎項,大家別往歪處想。

謎底:余男

30、謎語:打雷(打一明星)

謎語解析:一般打雷就會下雨,而“下”與“夏”諧音。

謎底:夏雨

中秋節由來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説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

一説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説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6]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説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説:“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説:“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故事:玉兔搗藥

此傳説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結:前三大中秋故事處處帶有神話傳説的影子,關於三者之間的聯繫,有一説是這樣的:相傳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姮娥保管。逢蒙聽説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姮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裏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標籤: 燈謎 晚會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yjdl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