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國國慶節閲兵儀式幾年一次(多篇)

中國國慶節閲兵儀式幾年一次(多篇)

中國國慶節閲兵儀式幾年一次(多篇)

國歌的由來 篇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為《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年代。《義勇軍進行曲》一經問世,就因其奮進的詩文和優美的曲調迅速傳遍祖國大地,並遠播海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衞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鬥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

《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這部影片描寫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拯救祖國,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英勇殺敵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兩次出現,給觀眾即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很快就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抗戰歌曲。

國慶科普小知識 篇二

國慶七天假髮展歷程

黃金週從1999年“十一”正式開始。當時國務院專門出台了文件,其主旨還在於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由於國慶大慶以及天氣等原因,1999年“十一”期間的旅遊並不火爆。

然而20__年的黃金週摩肩接踵的旅遊人羣,讓所有的旅遊熱點地區的景區、賓館、交通、餐飲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以致出現了暴利宰客的行為,住宿、餐飲的價格成倍上漲。

從那時起,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黃金週藴藏着這麼多的“黃金”,媒體用“缽滿盆滿”來形容商家的收穫,用“假日經濟”形容黃金週的新動力。從那時起,旅遊包機、旅遊專列等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手持護照出境遊的人也開始多起來。也就是從那時起,真正的大眾旅遊熱潮開始了。

然而至20__年,國務院修改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規定,元旦放假1天不變;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曆年正月七年級調整為除夕;“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曆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國慶七天長假也不再那麼火爆,更多人的會選擇在3天小長假宅家或者周邊遊,而國慶七

為什麼國慶節選在了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腦海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説:“馬敍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説:“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中國國慶節閲兵式幾年一次 篇三

答:5年一次

新中國成立之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定,把閲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1959年建國10週年,新中國每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國慶閲兵,前後共舉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着“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閲兵”。

所以,在我國的國慶節慶祝儀式上,每逢五、十週年會有不同規模的慶典和閲兵,歷史上影響較大且最具代表意義的是開國大典、建國5週年、10週年、35週年、50週年和60週年的六次大閲兵。

據記載,早在公元前的古埃及、波斯、羅馬等國家已有閲兵的活動。在我國,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如在桓公六年8月,曾舉行“大閲”。“大閲者何?閲兵車也。”挖掘出來的秦陵兵馬俑,就很像古代閲兵的陣式。那時的閲兵,通常是在軍隊出征、凱旋或演習結束時,軍事長官調集所轄軍隊進行檢閲。

據史料記載,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時期就開始閲兵了。最初的閲兵是以打獵的方式進行的。軍隊列好陣勢,最高統治者成長官在陣前先用弓箭射獵禽獸,然後檢閲部隊,所以叫“搜”(春裏打獵)。以後,又發展為定期檢閲軍隊或戰車。每年一次檢閲步兵叫“搜”,三年一次檢閲戰車叫“大閲”,五年一次檢閲步兵和戰車叫“大搜”。

統治者這樣定期閲兵,其用意除了檢查兵員裝備狀況外,主要還在於向百姓示威。如春秋時晉文公認為“民未知禮(威儀),未生其共(共同恭)”,於是乎“大搜以示之禮”。

另外,還有在戰前或戰鬥間隙進行的不定期的閲兵,叫“觀兵”或“觀師”。這樣的閲兵,除在戰前鼓舞士氣外,更主要的還在於向敵方示威。公元前625年,鄭國由於攻打宋國,遭到各諸侯國的討伐。諸侯軍隊把鄭國圍住後,“觀兵於南門”。鄭國懾於諸侯軍隊的陣勢,“乃行成”(求和)。

“閲兵”這個名稱是從漢代以後才開始叫起來的。在漢代,定期間閲兵常與立秋之日“祭獸”一起進行,其中增加一些打鬥的內容。以後,各個建朝時間較長的朝代都有類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閲兵儀式。但到清代,督撫三年一次的閲兵卻仍叫“大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15r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