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多篇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多篇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多篇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理解樣本的數字特徵,如平均數,方差,標準差.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求合理地選取樣本,從數據樣本中提取基本的數字特徵,並作出合理的解釋.

重點難點

重點(1)用算術平均數作為近似值的理論根據.(2)方差和標準差刻畫數據穩定程度的理論根據.

難點:(1)平均數對總體水平進行評價時的可靠性(和中位數和眾數之間的聯繫).(2)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樣本數據的方差,標準差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過程

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

(一)問題情境

某校高一(1)班同學在老師的佈置下,用單擺進行測試,以檢驗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學兩人一組,在相同條件下進行測試,得到下列實驗數據(單位:m/s2):

9.62 9.54 9.78 9.94 10.019.66 9.88

9.68 10.32 9.76 9.45 9.99 9.81 9.56

9.78 9.72 9.93 9.94 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

問題1:怎樣用這些數據對重力加速度進行估計?

一般地,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的中位數(median).

一般地,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的中位數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據叫做這組數的眾數,

算術平均數是指資料中各觀測值的總和除以觀測值個數所得的商,簡稱平均數或均數.

問題2:用這些特徵數據對總體進行估計的優缺點是什麼?

21世紀教育網

用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可靠和穩定,它與這組數據中的每一個數都有關係.對這些數據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為充分,因而應用最為廣泛,特別是在進行統計推斷時有重要作用,但計算較繁瑣,並且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

用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較差,但眾數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並且求法簡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用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也較差,但中位數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也可選擇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平均數、中位數、眾數都是描述數據的“集中趨勢”的“特徵數”,它們各自特點如下:

任何一個樣本數據的改變都會引起平均數的改變.這是中位數、眾數都不具備的性質,也正是這個原因,與眾數、中位數比較起來,平均數可以反映出更多的關於樣本數據全體的信息.

問題3:我們常用算術平均數 (其中ai(i=1,2,…,n)為n個實驗數據)作為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它的依據是什麼呢?

處理實驗數據的原則是使這個近似值與實驗數據之間的離差儘可能地小,我們考慮(x-a1)2+(x-a2)2+…+(x-an)2,當x為何值時,此和最小.

(x-a1)2+(x-a2)2+…+(x-an)2=nx2-2(a1+a2+…+an)x+ a12+a22+…+an2.

所以當x=a1+a2+…+ann時離差的平方和最小.

(二)數學理論

故可用x=a1+a2+…+ann作為表示這個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稱其為這n個數據a1+a2+…+an的平均數或均值一般記為:

-a=a1+a2+…+ann.

(三)數學應用

例1 某校高一年級的甲、乙兩個班級(均為50人)的語文測試成績如下(總分:150分),試確定這次考試中,哪個班的語文成績更好一些.

甲班:

112 86 106 84 100 105 98 102 94 107

87 112 94 94 99 90 120 98 95 119

108 100 96 115 111 104 95 108 111 105

104 107 119 107 93 102 98 112 112 99

92102 93 84 94 94 100 90 84 114

乙班

116 95 109 96 106 98 108 99 110 103

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

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

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

107 111 114 106 104 104 95 111 111 110

分析:我們可用一組數據的平均數衡量這組數據的水平,因此,分別求得甲、乙兩個班級的平均分即可.

解:用科學計算器分別求得

甲班的平均分為101.1,

乙班的平均分為105.4,

故這次考試乙班成績要好於甲班.

此處介紹excel的處理方法.

例2:已知某班級13歲的同學有4人,14歲的同學有15人,15歲的同學有25人,16歲的同學有6人, 求全班的平均年齡.

解:13×4+14×15+15×25+16×64+15+25+6

=13×450+14×1550+15×2550+16×650

這裏的450,1550,2550,650,其實就是13,14,15,16的頻率.

[數學理論]一般地若取值為x1,x2,…xn的頻率分別是p?1,p2,…pn,則其平均數為x1p1+x2p2+…+xnpn.

睡眠時間 人 數 頻 率

[6,6.5) 5 0.05

[6.5,7) 17 0.17

[7,7.5) 33 0.33

[7.5,8) 37 0.37

[8,8.5) 6 0.06

[8.5,9] 2 0.02

合計 100 1

例3.下面是某校學生日睡眠時間的抽樣頻率分佈表(單位:h),試估計該校學生的日平均睡眠時間.

分析:要確定這100名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就必須計算其總睡眠時間.由於每組中的個體睡眠時間只是一個範圍,可以用各組區間的組中值近似地表示.

解法1:總睡眠時間約為

6.25×5+6.75×17+7.25×33+7.75×37+8.25×6

+8.75×2=739(h).

故平均睡眠時間約為7.39h.

解法2:求組中值與對應頻率之積的和

原式=6.25×0.05+6.75×0.17+7.24×0.33

+7.75×0.37+8.25×0.06+8.75×0.02=7.39(h).

答 估計該校學生的日平均睡眠時間約為7.39h.

21世紀教育網

例4.某單位年收入在10000到15000、15000到20000、20000到25000、25000到30000、30000到35000、35000到40000及40000到50000元之間的職工所佔的比分別為10%,15%,20%,25%,15%,10%和5%,試估計該單位職工的平均年收入.

分析:上述比就是各組的頻率.

解 估計該單位職工的平均年收入為

12500×10%+17500×15%+22500×20%+27500×25%+32500×15%

+37500×10%+45000×5%=26125(元).

答估計該單位人均年收入約為26125元.

例5.小明班數學平均分是78分,小明考了80分,老師卻説他是倒數幾名,你覺得這可能嗎?(再看書p64思考)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以教學大綱,考試説明,教材為依據,進行高二年級的教學工作。立足我校學生實際,在思想上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知識學習上側重雙基訓練,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知識遷移、歸納拓展、綜合運用等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此基礎上,完成上級和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主要學習兩部分內容:完成第十一章三單元空間直線和平面,第四單元空間兩個平面;第十二章排列組合和概率

三、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大綱,聯繫本校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2、認真做好上學期期末考試的質量分析以及本學期每次的測試試卷的質量分析,對試卷要認真評講,找出問題及時糾正解決。

3、學生平時作業要認真批閲,幫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督促學生訂正錯誤,以便對學生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找出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方法上存在的缺陷。

4、認真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針對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現實,從基礎概念,基本方法入手,夯實雙基,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做到精選例題,講解到位,及時練習,精心批閲,督促改錯。

5、利用早自習和晚自習,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輔導。

最後,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二數學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藴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二、教材特點:

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親和力、問題性、科學性、思想性、應用性、聯繫性等特點。高二下學期必修3有三章(算法初步;概率;統計);選修2-3有三章(計數原理;隨機變量及其分佈;統計案例);選修4-5(不等式)。

必修3,主要涉及三章內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義、程序框圖。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過程與步驟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等問題),體會算法的思想,瞭解算法的含義。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通過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組求解等問題),理解程序框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分支、循環。

2、基本算法語句。經歷將具體問題的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語句的過程,理解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循環語句,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過閲讀中國古代數學中的算法案例,體會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數學發展的貢獻。

第二章概率

1、在具體情境中,瞭解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定性,進一步瞭解概率的意義以及頻率與概率的區別。

2、通過實例,瞭解兩個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過實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計算公式,會用列舉法計算一些隨機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數及事件發生的概率。

4、瞭解隨機數的意義,能運用模擬方法(包括計算器產生隨機數來進行模擬)估計概率,初步體會幾何概型的意義(參見例3)。

5、通過閲讀材料,瞭解人類認識隨機現象的過程。

第三章統計

1、隨機抽樣、能從現實生活或其他學科中提出具有一定價值的統計問題。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情境,理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參與解決統計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通過對實例的分析,瞭解分層抽樣和系統抽樣方法。

2、用樣本估計總體。通過實例體會分佈的意義和作用,在表示樣本數據的過程中,學會列頻率分佈表、畫頻率分佈直方圖、頻率折線圖、莖葉圖(參見例1),體會他們各自的特點。通過實例理解樣本數據標準差的意義和作用,學會計算數據標準差。在解決統計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會用樣本的頻率分佈估計總體分佈,會用樣本的基本數字特徵估計總體的基本數字特徵;初步體會樣本頻率分佈和數字特徵的隨機性。形成對數據處理過程進行初步評價的意識。

3、變量的相關性。通過收集現實問題中兩個有關聯變量的數據作出散點圖,並利用散點圖直觀認識變量間的相關關係。經歷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兩個變量線性相關的過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據給出的線性迴歸方程係數公式建立線性迴歸方程。

選修2-3,主要涉及三章內容:

第一章計數原理

計數問題是數學中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分步乘法計數原理是解決計數問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稱為基本計數原理,它們為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提供了思想和工具。是學習排列、組合和概率理論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良好素材。

1、重視基本概念教學,正確區分分類與分步,通過具體問題情境和實際事例,讓學生不斷感悟和總結兩個基本計數原理,並能應用兩個原理解決問題,分類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驟完整。

2、在分析排列、組合應用題時,應充分利用列舉法和樹形圖進行分析,讓學生從直觀,感性上理解問題,辨別排列與組合問題,總結規律,探究快捷解決問題的途徑。

3、通過實例,總結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分步乘法計數原理;能根據具體問題的特徵,選擇分類加法計數原理或分步乘法計數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含義。

第二章隨機變量及其分佈列

學生將在必修課程學習概率的基礎上,學習某些離散型隨機變量分佈列及其均值、方差及內容,初步學會利用離散型隨機變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隨機現象的方法,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概率模型的作用及運用概率思考問題的特點,初步形成用隨機觀念,觀察、分析問題的意識。

1、隨機觀念貫穿於這部分內容的始終。首先要認識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佈列對刻劃隨機現象的重要性;其次掌握超幾何分佈、二項分佈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廣泛的概率模型。

2、通過實例,理解所有的概念,避免過分注重形式化的傾向。教學中不應簡單從抽象的定義出發,機械地模仿,得出概念。重點是理解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佈列、均值、方差、正態分佈的概念。

第三章統計案例

學生將在必修課程學習統計的基礎上,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討論,瞭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統計方法,進一步體會運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想,認識統計方法在決策中的作用。

1、教學中應該通過生活中詳實事例理解迴歸分析的方法,其步驟為通過散點圖,直觀地瞭解兩個變量的關係,然後,通過最小二乘法建立迴歸模型,最後通過分析殘差,相關指數等,評價模型的好壞。

2、教學中應用實例分析總結得出獨立性檢驗的意義,並且認真體會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路,類似於反證法,會用類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步驟。

3、迴歸分析注重步驟和過程,鼓勵學生經歷數據處理的全過程,要儘量使用統計圖直觀展示兩個變量的關係,培養學生對數據的直觀感覺,有條件的學校要利用統計軟件畫散點圖、進而直觀判斷它們是否線性相關,然後在線性相關前提下嘗試用線性迴歸模型來擬合,最後還通過相關指數和殘差分析來判斷擬合效果。

選修4-5,主要涉及一章內容:

第一章不等式

在本專題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重要的不等式都有深刻的數學意義和背景,例如本專題給出的不等式大都有明確的幾何背景。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把握這些幾何背景,理解這些不等式的實質。主要考察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這也是我們講課的重點。本專題特別強調不等式及其證明的幾何意義與背景,以加深學生對這些不等式的數學本質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回顧和複習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基本不等式。

2.理解絕對值的幾何意義,並能利用絕對值不等式的幾何意義證明以下不等式:

(1);

(2);

(3)會利用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求解以下類型的不等式:

三、教學任務

高二下學期的授課內容為必修3和選修2-3及選修4-5,必修3和選修2-3的前兩章在期會考試前完成(約在5月1日前完成);選修2-3第三章及選修4-5在期末考試前完成(約在7月10日前完成)。

四、教學目標

提高數學設計探究性課堂教學設計的能力。建立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開放的課堂教學運行機制,使教學設計真正適合學生髮展的需要。建立中學數學探究性課堂教學設計的多元化評價機制。提高教師對探究性數學教學設計的評價能力掌握科學的評價方法,推動中學數學探究性課堂教學向前發展。

五、教法分析:

告知教學目標,講述;板書或由問題引入等引起注意,激發興趣。複習舊知識,提問;小測驗等激活原有知識。呈現新知識,設計先行組織者、圖表;教師講授;指導學生自學;提供直觀教材等選擇性知覺新信息。

六、學情分析:

1、學習興趣與基?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調查,我發現班上有一半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問其原因,大部分都説數學太難,學不懂,老師講的都不明白,基礎太弱,導致課堂上無所事事。這樣越來越對數學沒有興趣。

2、學習習慣

少部分學生有主動學習的行為,比較喜歡上數學課,學習熱情也很高,和老師講常交流。但仍有大部分學生學習懶散、學習習慣差,粗心大意、書寫不認真,不願思考問題,上課開小差,依賴老師講解,

依賴同學的幫助,作業抄襲等等不良現象。

七、教學措施

1、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瞭解到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對國中的相關知識掌握不好,利用自習課或課餘時間為他們補充國中知識的盲點,加強基礎知識。同時在上課的時候,以基礎簡單題目為主,爭取讓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穫。

2、加強合作學習。對於班級出現的兩極分化情況,發動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薄弱的學生,促使大家共同進步。

八、教學進度安排

高二下學期

算法初步(必修3)9課時

概率(必修3)10課時

統計(必修3)8課時

計數原理(選修2-3)10課時

隨機變量及其分佈(選修2-3)15課時

統計案例(選修2-3)3課時

不等式(選修4-5)5課時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篇4

20xx-20xx年度工作已經開始,在新的一學年內,我們高二數學組全體老師將緊密團結在學校領導的周圍,齊心協力、踏踏實實做好各自的教學和教育工作,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水平的同時,積極參與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組織和制定本學科的研究性課題,爭取在各種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現將這學期的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的興衰維繫國家之興衰,孩子的進步與徘徊事觀家庭的喜怒和哀樂!數學這一科有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學科特點,在大學聯考中的決定性作用亦舉重非輕!誇張一點説數學是強校之本,升學之源。鑑於此,我們當舉全組之力,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大學聯考,保質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在原來良好的基礎上錦上添花。

二、工作目標

1、全組成員精誠團結,互相關心,互相支持,弘揚一種同志加兄弟的同仁關係,力爭使我們高一數學組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優秀集體。不拘形式不拘時間地點的加強交流,互相之間取長補短,與時俱進,教學相長。在日常工作當中,既保持和優化個人特色,又實現資源共享,同類班級的相關工作做到基本統一。

2、在數學競賽中,力爭高二進入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決賽階段。

3、在數學教學方面,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配合學校教學改革,力求在“生本教育”方面走出自己的路。

三、主要措施

1、明確一個觀念:大學聯考好才是真的好。平時不好大學聯考肯定不好,但平時紅旗飄飄大學聯考時未必紅旗不倒。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顧到學生實際的前提下起點要高,注意培養後勁,從整體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學。

2、以老師的精心備課與充滿激情的教學,換取學生學習高效率。

3、將學校和教研組安排的有關工作落到實處。

四、活動設想

1、按時完成學校(教導處,教研組)相關工作,如“激活課堂”,“同課異構”。

2、輪流出題,講求命題質量,分章節搞好集體備課,形成電子化文稿。

3、每週集體備課一次,每次有中心發言人,組織進行教學研討。

4、互相聽課,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自我。

5、認真組織好培優輔差工作以及竟賽的組織工作。

6、認真組織數學興趣小組與數學選修課的開展。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篇5

一、學生基本情況

261班共有學生75人,268班共有學生72人。268班學習數學的氣氛較濃,但由於高一函數部分基礎特別差,對高二乃至整個高中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數學成績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雜實複習好函數部分,加上學生又很努力,將來前途無量。若能好好的引導,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要求

(一)情意目標

(1)通過分析問題的方法的教學、通過不等式的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不等式的一題多證,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學生體驗到不等式、直線、圓、圓錐曲線就在身邊,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質、圓錐曲線的性質,體驗獲得數學規律的艱辛和樂趣,在分組研究合作學習中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4)基於情意目標,調控教學流程,堅定學習信念和學習信心。

(5)還時空給學生、還課堂給學生、還探索和發現權給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在發展他們思維能力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數學情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和追求數學的科學精神。 (6)讓學生體驗發現 挫折矛盾頓悟新的發現這一科學發現歷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養學生記憶能力。

(1)在對不等式的性質、平均不等式及思維方法與邏輯模式的學習中,進一步培養記憶能力。做到記憶準確、持久,用時再現得迅速、正確。

(2)通過定義、命題的總體結構教學,揭示其本質特點和相互關係,培養對數學本質問題的背景事實及具體數據的記憶。 (3)通過揭示解析幾何有關概念、公式和圖形直觀值見的對應關係,培養記憶能力。

2、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1)通過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組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2)加強對概念、公式、法則的明確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3)通過解析法的教學,提高學生是運算過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簡捷性能力。

(4)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正確、迅速與合理、靈活的運算能力,促使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

(5)利用數形結合,另闢蹊徑,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通過含參不等式的求解,培養學生思維的周密性及思維的邏輯性。

(2)通過解析幾何與不等式的一題多解、多題一解、通過不等式的一題多證,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發展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不等式引伸、推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能力。

(5)通過解析幾何的概念教學,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的能力。

(6)通過典型例題不同思路的分析,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是學生掌握轉化思想方法。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1)在比較鑑別中,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2)通過對個性特徵的分析研究,提高觀察的深刻性。

(三)知識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質及證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過直線與圓的教學,使學生了解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及位置關係,掌握簡單線性規劃問題,掌握曲線方程、圓的概念。

3、掌握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方程、圖形及性質。

三、教材簡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內容是:不等式性質、不等式證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質是基礎,不等式證明是在其基礎上進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這一基礎上、依據不等式的性及同解變形來完成的。20xx年高二下數學教學計劃20xx年高二下數學教學計劃。不等式在整個高中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工具,是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強有力載體。

2、直線是最簡單的幾圖形,是學習圓錐曲線、導數和微分等知識的的基礎。,是直線方程的一個直接應用。主要內容有: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線性規劃的初步知識,兩直線的位置關係,圓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線與圓是數形結合解析幾何相互為用思想的載體。

3、圓錐曲線包括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標準方程,簡單幾何性質,以及它們在實際中的一些運用。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分別是滿足某些條件的點的軌跡,由這些條件可以求出它們的方程,並通過分析標準方程研究它們的性質。

四、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不等式的證明、解法。

2、直線的斜率公式,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兩直線的位置關係,圓的方程。

3、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標準方程,簡單幾何性質。

(二)難點

1、含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證明。

2、到角公式,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簡單線性規劃的問題的解法。

3、用座標法研究幾何問題,求曲線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學措施

1、教學中要傳授知識與培育能力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育學生的概括能力,是學生掌握數學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堅持與高三聯繫,切實面向大學聯考,以五大數學思想為主線,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避免面面俱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3、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堅持啟發性原則。研究並採用以發現式教學模式為主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4、積極參加與組織集體備課,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課質量

5、堅持向同行聽課,取人所長,補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進步。

6、堅持學法研討,加強個別輔導(差生與優生),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培育尖子學生。

7、加強數學研究課的教學研究指導,培養學識的動手能力。

六、課時安排

本學期共81課時

1、不等式18課時

2、直線與圓的方程25課時

3、圓錐曲線20課時

4、研究課18課時

高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高二上學期的教學,我發現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較為一般,學生自覺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學中需時時提醒學生,培養其自覺性。同時,學生對自己學習數學的信心不足,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而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得不夠紮實,缺乏對基礎的理解和研究,沒有注意對所學知識和方法及時的複習與鞏固,知識積累量不多,而遺忘的速度太快;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只會模仿解決一些簡單問題,不能舉一反三,題目稍微有點變化就束手無策。

二、制定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問題的出現,在本學期擬訂以下目標和措施。其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藴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的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藴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三、進行教法分析:

1、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3、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儘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四、教學措施:

1、教學中要傳授知識與培育能力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育學生的概括能力,是學生掌握數學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堅持與高三聯繫,切實面向大學聯考,以五大數學思想為主線,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避免面面俱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3、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堅持啟發性原則。研究並採用以五段發現式教學模式為主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4、積極參加與組織集體備課,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課質量

5、堅持向同行聽課,取人所長,補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進步。

6、堅持學法研討,加強個別輔導(差生與優生),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培育尖子學生。

7、加強課外輔導,提高競爭能力。課外輔導是課堂的有力補充,是提高數學成績的有力手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36vk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