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李白贈汪倫多篇

李白贈汪倫多篇

李白贈汪倫多篇

贈汪倫 篇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的主角是李白與汪倫,兩人的關係是好友,地點在涇縣桃花潭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李白一生遊歷山川,在途中結識汪倫,兩人感情深厚,李白離開的那天,汪倫為其唱歌送行,這讓李白心中甚是感動。

附:《贈汪倫》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及重點

1.感悟古詩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摯

2.誦讀與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點詩句的情味,體驗詩人流露出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誦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做遊戲,講故事解題

1.喜歡做遊戲嗎,今天我們要做的是填顏色的遊戲,世界上的顏色有許許多多,你看填哪一種最妙?

課件出示

世界是因為有了這些豐富的色彩而美麗,人生因為有了知心的朋友而精彩。今天老師要給大家帶來一個關於朋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別人,而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兩百多年前的唐代,是一位有才華的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喜歡喝酒,經常在喝得酩酊大醉時即興吟詩,流傳至今的有990多篇。他是誰?他和朋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2、講述李白與汪倫的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遊歷名川大山,安徽涇縣有個叫汪倫的人,他是個釀酒師,他非常喜歡詩歌,非常地仰慕詩人,

尤其是當時鼎鼎大名的詩人李白。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遊覽嗎?這裏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裏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麼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裏,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説:”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裏,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遊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作了《贈汪倫》這首詩。

3、板書課題《贈汪倫》,指名讀,齊讀。

4、學習生字“贈”和“倫”

(1)強調讀音。

(2)區分字形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悟

1、(本站☆)生自由讀古詩

現在就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藉助書中的拼音,自由的讀一讀這首詩。一定要做到讀準字音,熟記字形。

2、指名讀古詩

誰願意為大家展示一下?

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3、指導朗讀

孩子們,古詩雖然篇幅短小,但是誦讀古詩時一定要講究停頓,大家讀到劃線處要稍微停頓一下,大家再練一練。

4、多種形式展示讀

誰想試一試?小組展示讀(板書重點詞做標記“將、忽、深、及”)男生讀、女生讀

三、品讀詩文,激發想象。

(一)前兩句疑難解析

1.孩子們現在請你默讀古詩的前兩句,誰來説説你讀懂了哪個詞的意思?

解讀第一句。

師:誰來讀第一句?

師:這一句你讀懂了什麼?

師:“舟”是什麼意思?“欲”呢?“行”呢?

師:齊讀一遍。這句要怎樣讀?

師:是啊,要讀得緩慢一些,因為李白不忍離開自己的好朋友汪倫,他是懷着依依惜別之情離開的,所以要讀得徐緩些,要體現出那種依依不捨之情。我們一起讀,來吧,開始!

3、解讀第二句。

師:李白乘着船將要走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誰來接着讀?

師:這一句你讀懂了什麼?

師:“聞”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踏歌”什麼意思?試過踏歌嗎?咱們來試一試。(試試用腳打節拍,再配上簡單台詞“李白李白,歡迎再來”。)

讀這句詩,你們發現什麼問題沒有?能夠發現問題的同學有雙慧眼,火眼金睛。

(為什麼要在李白要走的時候才來送別呢?)

為什麼要在李白離開汪倫的家,上路之後,來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時候,汪倫才來送呢?他為什麼早不送,遲不送,偏偏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送客你會這樣送嗎?

(我們的想象當中,不是汪倫一個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個村子的人都組織來踏歌相送。)

請學生回憶自己經歷過的送別方式。

師:擁抱和招手都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送別方式,可汪倫卻與眾不同,他對李白是踏歌相送。送別一般都是很悲傷的,李白是性情豪放的詩人,會喜歡這種悲悲切切的送別形式場面嗎?是啊,只有真正瞭解李白的人才會用這種如此獨特的方式送別,真是知李白者,汪倫也。

踏歌這種送別的形式是汪倫他們當地送別最要好的朋友的一種禮節,汪倫踏歌相送,李白事先知道嗎?你是從個詞看出來的?(忽)

這裏李白有兩個沒想到,你認為是哪兩個沒想到?(李白帶着惆悵的心情離開汪倫,沒想到汪倫來送他,從“忽聞”可以看出;另一個沒想到送別的方式很特別,洋溢着熱情。從“踏歌”可以看出。)

李白此時心情怎樣?

(A驚訝的,讀——B激動的,讀——C喜出望外的,讀——)

4、總結一二句。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兩句寫了一件什麼事?板書:敍事

解讀三四兩句

耳邊迴盪着汪倫發自肺腑的歌聲,眼前流動着碧綠的桃花潭水。李白百感交集,千言萬語會成一句話。引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這兩句你讀懂了什麼?

(雖然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但是卻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啊!)

師:“不及”什麼意思?

師:“深千尺”什麼意思?“千尺”相對於83層樓還高。桃花潭有這麼深嗎?作者為什麼要寫桃花潭的水深呢?(用桃花潭水的深和汪倫的情誼做比,突出汪倫對李白的情誼十分深厚。)這是什麼手法?(誇張)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想象奇特,飄逸灑脱,善用誇張、比喻等手法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們來讀讀李白的這些詩句。

課件出示李白詩句,齊讀。

李白就是用這極度的誇張表達他的強烈感情,讓我們一起讀出李白的真情,李白的豪邁。

師:是啊,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啊!船漸漸地離岸了,此時,我們就是李白,此刻,我們就站在船頭,(全體起立)讓我們對着岸上的汪倫深情地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船越行越遠,看不清汪倫的臉了,聽不清汪倫的歌聲了,讓我們大聲地對汪倫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船兒啊,請你慢點開,再慢點,已經看不見汪倫的身影了,但他的深情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假如此時你就是汪倫,你的好友即將離開,你會對他説些什麼呢?

而此刻,你又化身成李白,面對為你送行的朋友,你又想對他説點什麼呢?

總結,這就是“抒情”。板書:抒情。

從詩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板書:深厚的友情)那我們就讀出你的感受吧!

(1)指名讀。(3-4名)師評:一個重情的李白。(指名讀。)一個被友誼深深感動的李白。老師已經感到了你的依依不捨。老師感到你此刻是多麼的痛苦。我都看到你快掉淚了。

(2)孩子們,讓我們放下書和李白一起把這首詩送給汪倫。女生先來(師評:柔情的相送)來,男生也一起來。(師評:真是是一種豪壯的送別)

站起來一起送。背誦全詩(真是一種深情厚誼的相送啊!)

孩子們,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此時我們已經來到一千兩百多年前的唐朝,來到安徽涇縣的桃花潭邊,我們看到了什麼?

播放視頻

四、拓展延伸,課內外結合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想不想再讀一些送別友人的詩句?請聽!(播放課件)

師:是啊,朋友是什麼?朋友就是那一杯杯濃濃的茶,讓人喝了回味無窮,精神百倍;朋友就是那一罈罈的陳年老酒,讓人飲了脣齒留香;朋友就是那春天裏綿綿的細雨“潤物細如無聲”沁入了我們的心脾,

五、作業設計,延伸課堂

師:以前的作業都是誰給佈置?

師:想不想自己給自己佈置作業?

師:敢不敢?

師:那麼自己設計一份作業,想想怎麼設計?師引導:可以把它改寫成一個小故事,還可以續寫一篇文章,老師幫你開個頭:歲月輪迴,時光穿梭,轉眼間已到了二十一世紀。有一天,李白乘坐着一輛轎車到桃花潭去遊玩。正看得起勁時,忽然後面有人喊了聲:“李白!”李白回過頭來一看,原來——。你能接着寫下去嗎?發揮你的想象試一試。

六、結束

師:時間匆匆,轉眼間一節課結束了,我們通過交流已經成為了好朋友啦!我會記住你們,你們會記住我嗎?謝謝大家!我想會的,因為李白和汪倫之間的深情厚誼還在我們心間流淌,讓我們齊誦《贈汪倫》,把友誼記在心中。

鑑賞 篇三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藴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説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脱,很有情味。

詩的前半是敍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讀者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忽聞岸上踏歌聲”,接下來就寫送行者。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敍,而用了曲筆,只説聽見歌聲。一羣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説“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説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説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裏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標籤: 汪倫 多篇 李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9rq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