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太湖仙島導遊詞介紹

太湖仙島導遊詞介紹

太湖仙島導遊詞介紹

太湖仙島導遊詞1

各位遊客:

在遊覽了重頭清後,我們將從北岸的渡船碼頭乘船前往黿頭渚景區內的 一組湖中小島――“太湖仙島”去參觀。【三山概況―“太湖仙島”牌坊―“五帝巡天圖”浮雕―“洞天福地”景區― 會仙橋】 我們從船上眺望三山,只見島上松竹蒼翠,楓香染紅,距我們約 2。6 公里處的湖中小島,如神龜靜優水面,綽約多姿。 太湖仙島的原名叫“太湖三山”,三山是著帽山,烏龜山及筆架山的俗稱,由 東鴨,西鴨,大磯,小磯 4 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 2平方公里,周長約 2.5 公里。 島內景色迷人,素有“三山映碧”之稱。1993 年,憑藉天然山水,巧設人文建築,建成了一處太湖旅遊的新景觀,有道是:太湖佳絕在黿頭,三山仙島勝天堂。 遊客們:我們走過長長的遊船碼頭,首先看到的是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太湖仙島牌坊。這座三重飛檐翹角的牌坊,紅色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正中 有“太湖仙島”4 字。門樓前的台階上雕刻着一條盤龍,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牌坊後是“玉帝巡天圖”漢白玉浮雕。玉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羣臣簇擁左 右,仙鶴道遊雲間,遊人置身其中真好像仙境浮現人間。現在我們右轉沿山路向上,便可到“洞天福地”景區。這裏有花果山,水簾洞, 演武場,還可以觀賞歌舞,如有雅興還可觀看猴戲,逗逗猴子。向東走是“會仙橋”,它連接着西鴨山和大磯山,是通往三山島的主景區。此 橋原名“五洞環橋”,是座仿古建築,橋上建有四面開敞的亭子,雕樑畫棟,彷彿引導人們由此進入仙境。

【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大覺灣―靈霄宮―太乙丹爐】 過了會仙橋,來到的是“南天門”,現在我們就一同進入“天境”。沿着台階一級級“登天”,彷彿我們離世外天國越來越近了。“南天門”是座漢白玉建築, 頂端刻有篆書“天門”二字,左右有副對聯: “離塵了卻幾間事,到此逍遙星漢間。”橫批“梯雲直上”點出跨入此間,各位遊客便可徹底脱離幾間,暢遊“天國仙境” 了。進入“仙境”,首先看到是飛檐翹角的“摘星亭”。登上此亭,彷彿浩瀚星際觸手可及。亭前水池前是仿青銅器“太湖寶鼎”,香煙綜繞,飄飄似仙。 沿左邊台階向上,過彩繪門樓是“天街”的人口。進入門內便是“天國”熱鬧的街市。請看右邊牆上有一個錢型的圖案,中間一個方孔,兩邊寫有“君子愛財取 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史無欺”。再看前面是二層樓的“天香樓”,右轉枱階上為“天韻台”,後測是“天都仙府”,入內左邊房中有財神端坐其中,手中元寶閃閃發光, 期盼大家人人發財。右邊房內有“藥王”孫思邈在恭迎佳賓,保佑各位,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各位遊客:在天街最開闊的地方,是一羽仙茶樓“,遊客可在此品茗賞景,透 過薄霧眺望對面的”黿頭渚“。穿過”兀衢“門洞,沿山坡向下,過摩雲亭便到了大覺灣,我們在此可”一覽 人間石窟景“,這些石窟雕刻羣,再現了中國古代石窟建築藝術的精華之作。這裏 有長達 49米的卧佛;那面湖端坐,高達 6 米,若有所思的老者就是我國道教創始 人老子的塑像。 沿着”仙人洞“石階向上,可到達”仙島“最高處――”靈霄官“。一側為”王母府“,只見那王母正在瑤池中盡情享樂。對面的靈霄宮宏偉挺拔,裏面的玉皇大 帝站像,高 18 米,為國內玉皇塑像之最。只見五帝雙手合十,昭示天下,展示帝王之氣。沿梯而上,兩邊牆上畫有各路神仙飛天圖案。二樓後室內,是複製的”永樂 宮壁畫“以及神道真人彩繪壁畫。這些壁畫,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冠“。靈霄宮後山上是三層圓形天壇,擺設鎮山之寶――太乙丹爐。沿林間小路下山, 可以到達後山的”月老詞“,裏面有”鴻喜堂“。遊客們,太湖仙島我們就遊覽到這裏,最後出南天門,乘船返回黿頭渚。再去 下一個景點遊覽。謝謝大家!

太湖仙島導遊詞2

各位遊客:

現在前往遊覽的是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的黿頭渚。它距無錫市區18公里,是無錫境內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狀如浮重翹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黿頭渚是無錫最佳遊覽勝地,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詩讚,道出了重頭清今人神往的意境。遊客們:在前往黿頭渚的途中,讓我先來介紹一下太湖。

【太湖概況―民間傳説―成因和物產】

太湖地處長江三角洲,橫貫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積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51個島嶼,湖泊實際面積為2338.l平方公里,號稱“三萬六千頃”,南北長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平均水深約2米。湖邊的山和湖中的島台稱“72峯”,尤以黿頭渚、三山、洞庭東西山最為著名。湖中遺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蹟,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

有關太湖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説法:相傳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壽,在天宮大設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剛送去一份壽禮,是一個大銀盒,裏面裝有72顆特大的翡翠,外表還雕飾着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飛禽走獸,如同一隻聚寶盆,令在場的各路神仙讚不絕口。但王母設宴時沒請孫悟空,於是這位齊天大聖就大鬧天宮。當他看見王帝送的這隻大銀盒時,一棒打翻,銀盒便從空中翻落下來,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銀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字上的一橫落在下面成一點,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為“太湖”。而72顆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變成了72峯。本來銀盒是圓的,被孫悟空打了一棒,這便是太湖不圓的原因。

遊客們:太湖的傳説,發人遐想。其實,太湖原是一個大海灣,約在5000多年前,這裏地殼下陷,東部的泥沙不斷淤積,導致長江三角洲向東伸展,西部的窪地便形成煙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間傳説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祕感。

太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温和,雨量充足,物產特別豐富,水產品種多達30多種。其中以銀魚、青蟹、白蝦最為有名。各種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愛,如蓮藕、菱白。水芹、藥菜等已成為人們品嚐“綠色植物”的美味佳餚。

【黿頭渚所處的位置―人文景觀的營建經過】

各位遊客:我們的車開過寶界橋後,就進入了充山(也叫南犢山)。重頭清就位於南犢山西端,請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臨水,好像一隻巨大黿頭伸出水面。這就是黿頭渚。黿頭渚獨佔地勢,在這裏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島隨波浮動,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馳神往。因此,在明朝時,這裏早已被稱為“世外桃源”,是富人們郊遊踏青的地方。

關於黿頭渚的營建歷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當時,楊翰西在這裏購得60畝山地,開始對黿頭渚進行最初開發,建造了仿帝王宮苑的“橫雲山莊”。20年代起又陸續興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別墅”,陳仲言的“若圃”,鄭明山的“鄭園”,何輯五的別墅和蔡緘的“退廬”。到建國以後逐漸規劃建成完整的黿頭渚公園。現面積達500公頃。有充山隱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徑、萬浪卷雪、鹿頂迎暉、黿渚春濤、江南蘭苑、太湖仙島等十多個景觀,各具風貌。

【充山隱秀―聶耳亭―鹿頂迎暉―舒天閣―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櫻花友誼林―江南蘭苑】

各位遊客:進人大門後,我們正式進入黿頭渚景區。首先參觀“充山隱秀”景點。充山隱秀位於充山最高處鹿頂山的東南面,原來是陳家花園的所在地。陳家花園,也叫“若圃”,是1928年無錫本地民族工商業者陳仲言所建。1984年開始建設“充山隱秀”景點。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分為春花、夏蔭、秋色、冬景四個區。面積為13。3公頃。

沿着空中列車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區內,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勢,順其自然迴旋在幽谷之中。水邊的土山是人工堆積的,種植着桃李、杏梅、玉蘭、杜鵑、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樹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設着一曲一直兩座橋,直橋名為“跨綠”,曲橋名為“俯青”。水邊兩層樓是供遊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層為“醉方樓”,下層為“春風人座”。樓邊的方亭,名叫“家風”。大家繞過“寥風”小亭,穿過“俯青”曲橋,便看到山坡上林邊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狀,十分逼真。因“個”字形如竹葉,此亭命名為“個亭”。

各位遊客:穿過“荇春”橋亭,我們到達夏蔭景區,這裏有許多名貴的樹木。其中兩株苦?,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樹齡,而高大挺拔的大王鬆,是當年若圃園主陳仲言栽種的。

各位遊客:現在看到的建築是聶耳亭。這裏原來是陳仲言於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園。1934年,22歲的.聶耳隨電影《大路》攝製組來無錫時就居住在這裏,並譜寫了著名的《大路歌》和《開路先鋒》兩首插曲。當年,這裏正在修建公路,聶耳來到築路工地,將《大路歌》唱給民工們聽。電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傳開了。1959年無錫市政府主修了這座小閻,為紀念這位人民的音樂家,取名“聶耳亭”。1981年還雕塑了聶耳胸像供遊人們瞻仰。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鹿頂山的“十里芳徑”景點。它是由茂盛的樹木、開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連在一起的遊步小道組成。每到秋天,這裏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遊人置身其中,彷彿如在畫中暢遊。

現在我們登上了鹿頂山,這裏海拔96米,是黿頭渚景區的制高點。鹿頂山還有一個傳説:南極仙翁的天鹿觸犯了無規,被仙翁一掌打下雲頭。仙鹿下凡時,看中了水草豐美的太湖,於是就在湖邊化成了美麗的山峯,永遠守護着太湖。鹿頂山共有6個山頂,在無錫“鹿”和“六”同音,所以此山也叫“六頂山”。1984年,在這裏建造了“鹿頂迎暉”景區。

舒天閣是鹿頂山的最高點,坐落在600平方米的平台上,閣高24米,三層八角四重檐,黃色琉璃瓦頂,意為“四時有景,八方入畫”。登閣北望五里湖波光點點,南望整個黿頭渚一覽無遺,真有“極目楚天舒,飽覽黿頭渚”的意境。

舒天閣東南是“范蠡堂”和“西子池”,相傳,越國大夫范蠡和西施隱居五里湖時,經常來鹿頂山。范蠡堂的屋頂為歇山式建築,莊重大方。裏面有泥塑彩繪的范蠡像,西邊牆上青銅色浮雕分別為《泛舟》、《養魚》、《製陶》、《經商》,記敍了范蠡生前的事蹟。

向上走,便是西子池。池壁上刻“照影”兩字,故叫“照影池”,據説西施曾在浣紗溪邊,以水為鏡,魚兒見她美貌無比,羞得紛紛潛入池底,從而有“沉魚之容”的傳説。池邊還有一軒一亭,分別叫“西子”、“淡抹”。整個景緻清遠幽靜,別具情趣。再向上走,金漚亭展現在眼前,亭名取自郭沫若的《遊黿頭渚》詩中的“四周騰黛浪,萬頃泛金漚”。亭立在峭壁之上,居高臨下,向東眺望,遠處五里湖上的寶界橋如長龍卧波;北岸的魚池星羅棋佈;南岸山峯綿綿,綠樹成蔭;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此情此景,各位遊客想要細細品味,還可以到旁邊的“環碧樓”、“靜觀”茶室坐下來,慢慢體會。

往前,是“碑刻影壁”。正面刻有藝術大師劉海粟手書的“鹿頂迎暉”4宇,是劉大師90高齡時書寫的,氣勢雄偉,筆力蒼勁。背面刻沙陸墟撰稿的《鹿頂迎暉建設記》。最後看到的是“準望亭”,這裏原是鹿頂山的最高點,海拔96。6米的三級測量點就設在這裏。後來用石亭取代了原先的三腳架,所以取名“準望亭”。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沿着環山路向面穿過鹿碑,來到了中日櫻花友誼林。櫻花是日本的國花。80年代中期,日本青年友好訪問團來到無錫,為了日中青年友誼長存,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青年在鹿頂山上種下櫻花樹,還建築“中日友誼亭”。現在,這些櫻花樹已經很深葉茂,春天盛開的櫻花象徵着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

沿林間小路向西,來到的是“江南蘭苑”。這是一個小巧精緻的建築,一面開敞的亭子,面對着一塘池水,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他中蓮葉浮動,體現着江南園林特有的精緻――幽靜、淡雅。

【黿頭渚門樓―“太湖佳絕處”牌坊―照壁―涵萬軒―絳雲軒―長春橋―“具區勝境”牌坊―菊花深處】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黿頭渚門樓、這座琉璃瓦頂,飛檐翹角的門樓是1973年建造的。正面“黿頭渚”3個餾金大宇;背面“山輝川媚”四字,點明瞭黿頭渚風景的特點。門樓左邊是“太湖別墅”門樓。順小路上山可到達廣福寺。右邊有一巨大的盆景,是一棵百年柏樹,樹高7米,樹冠直徑6米,重達10噸,是1978年從梅園水廠移植來的。它姿態如雲冠,配上假山湖石,似在歡迎各位遊客的到來。

順着大道往前,是300多米的杜鵑坡。如果春天到此,山坡上的杜鵑花漫山遍野,映紅周圍。右邊則是高大的香樟樹、楓樹、大山櫻等樹木與花草相互映襯,構成了美麗的圖畫。

各位遊客:前面的又一座牌坊,上寫“太湖佳絕處”5個大字,只見牌坊外形古樸典雅,斗拱相連,飛檐翹角。此牌坊是黿頭渚公園的老大

太湖仙島導遊詞3

各位遊客:

現在前往遊覽的是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的黿頭渚。它距無錫市區18公里,是無錫境內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狀如浮重翹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黿頭渚是無錫最佳遊覽勝地,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詩讚,道出了重頭清今人神往的意境。遊客們:在前往黿頭渚的途中,讓我先來介紹一下太湖。

【太湖概況―民間傳説―成因和物產】

太湖地處長江三角洲,橫貫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積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51個島嶼,湖泊實際面積為2338.l平方公里,號稱“三萬六千頃”,南北長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平均水深約2米。湖邊的山和湖中的島台稱“72峯”,尤以黿頭渚、三山、洞庭東西山最為著名。湖中遺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蹟,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有關太湖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説法:相傳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壽,在天宮大設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剛送去一份壽禮,是一個大銀盒,裏面裝有72顆特大的翡翠,外表還雕飾着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飛禽走獸,如同一隻聚寶盆,令在場的各路神仙讚不絕口。但王母設宴時沒請孫悟空,於是這位齊天大聖就大鬧天宮。當他看見王帝送的這隻大銀盒時,一棒打翻,銀盒便從空中翻落下來,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銀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字上的一橫落在下面成一點,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為“太湖”。而72顆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變成了72峯。本來銀盒是圓的,被孫悟空打了一棒,這便是太湖不圓的原因。遊客們:太湖的傳説,發人遐想。其實,太湖原是一個大海灣,約在5000多年前,這裏地殼下陷,東部的泥沙不斷淤積,導致長江三角洲向東伸展,西部的窪地便形成煙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間傳説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祕感。太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温和,雨量充足,物產特別豐富,水產品種多達30多種。其中以銀魚、青蟹、白蝦最為有名。各種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愛,如蓮藕、菱白。水芹、藥菜等已成為人們品嚐“綠色植物”的美味佳餚。

【黿頭渚所處的位置―人文景觀的營建經過】

各位遊客:我們的車開過寶界橋後,就進入了充山(也叫南犢山)。重頭清就位於南犢山西端,請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臨水,好像一隻巨大黿頭伸出水面。這就是黿頭渚。黿頭渚獨佔地勢,在這裏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島隨波浮動,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馳神往。因此,在明朝時,這裏早已被稱為“世外桃源”,是富人們郊遊踏青的地方。關於黿頭渚的營建歷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當時,楊翰西在這裏購得60畝山地,開始對黿頭渚進行最初開發,建造了仿帝王宮苑的“橫雲山莊”。20年代起又陸續興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別墅”,陳仲言的“若圃”,鄭明山的“鄭園”,何輯五的別墅和蔡緘的“退廬”。到建國以後逐漸規劃建成完整的黿頭渚公園。現面積達500公頃。有充山隱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徑、萬浪卷雪、鹿頂迎暉、黿渚春濤、江南蘭苑、太湖仙島等十多個景觀,各具風貌。

【充山隱秀―聶耳亭―鹿頂迎暉―舒天閣―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櫻花友誼林―江南蘭苑】

各位遊客:進人大門後,我們正式進入黿頭渚景區。首先參觀“充山隱秀”景點。充山隱秀位於充山最高處鹿頂山的東南面,原來是陳家花園的所在地。陳家花園,也叫“若圃”,是1928年無錫本地民族工商業者陳仲言所建。1984年開始建設“充山隱秀”景點。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分為春花、夏蔭、秋色、冬景四個區。面積為13。3公頃。沿着空中列車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區內,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勢,順其自然迴旋在幽谷之中。水邊的土山是人工堆積的,種植着桃李、杏梅、玉蘭、杜鵑、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樹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設着一曲一直兩座橋,直橋名為“跨綠”,曲橋名為“俯青”。水邊兩層樓是供遊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層為“醉方樓”,下層為“春風人座”。

太湖仙島導遊詞4

各位遊客:

在遊覽了重頭清後,我們將從北岸的渡船碼頭乘船前往黿頭渚景區內的一組湖中小島――”太湖仙島“去參觀。

【三山概況―”太湖仙島“牌坊―”五帝巡天圖“浮雕―”洞天福地“景區―會仙橋】我們從船上眺望三山,只見島上松竹蒼翠,楓香染紅,距我們約2。6公里處的湖中小島,如神龜靜優水面,綽約多姿。

太湖仙島的原名叫”太湖三山“,三山是著帽山、烏龜山及筆架山的俗稱,由東鴨、西鴨、大磯、小磯4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長約2。5公里。島內景色迷人,素有”三山映碧“之稱。1993年,憑藉天然山水,巧設人文建築,建成了一處太湖旅遊的新景觀,有道是:太湖佳絕在黿頭,三山仙島勝天堂。

遊客們:我們走過長長的遊船碼頭,首先看到的是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太湖仙島牌坊。這座三重飛檐翹角的牌坊,紅色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正中有”太湖仙島“4字。門樓前的台階上雕刻着一條盤龍,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牌坊後是”玉帝巡天圖“漢白玉浮雕。玉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羣臣簇擁左右,仙鶴道遊雲間,遊人置身其中真好像仙境浮現人間。

現在我們右轉沿山路向上,便可到”洞天福地“景區。這裏有花果山、水簾洞、演武場,還可以觀賞歌舞,如有雅興還可觀看猴戲,逗逗猴子。

向東走是”會仙橋“,它連接着西鴨山和大磯山,是通往三山島的主景區。此橋原名”五洞環橋“,是座仿古建築,橋上建有四面開敞的亭子,雕樑畫棟,彷彿引導人們由此進入仙境。

【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大覺灣―靈霄宮―太乙丹爐】過了會仙橋,來到的是”南天門“,現在我們就一同進入”天境“。沿着台階一級級”登天“,彷彿我們離世外天國越來越近了。”南天門“是座漢白玉建築,頂端刻有篆書”天門“二字,左右有副對聯:”離塵了卻幾間事,到此逍遙星漢間。“橫批”梯雲直上“點出跨入此間,各位遊客便可徹底脱離幾間,暢遊”天國仙境“了。

進入”仙境“,首先看到是飛檐翹角的”摘星亭“。登上此亭,彷彿浩瀚星際觸手可及。亭前水池前是仿青銅器”太湖寶鼎“,香煙綜繞,飄飄似仙。

沿左邊台階向上,過彩繪門樓是”天街“的人口。進入門內便是”天國“熱鬧的街市。請看右邊牆上有一個錢型的圖案,中間一個方孔,兩邊寫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史無欺“。再看前面是二層樓的”天香樓“,右轉枱階上為”天韻台“,後測是”天都仙府“,入內左邊房中有財神端坐其中,手中元寶閃閃發光,期盼大家人人發財。右邊房內有”藥王“孫思邈在恭迎佳賓,保佑各位,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各位遊客:在天街最開闊的地方,是一羽仙茶樓”,遊客可在此品茗賞景,透過薄霧眺望對面的“黿頭渚”。

穿過“兀衢”門洞,沿山坡向下,過摩雲亭便到了大覺灣,我們在此可“一覽人間石窟景”,這些石窟雕刻羣,再現了中國古代石窟建築藝術的精華之作。這裏有長達49米的卧佛;那面湖端坐,高達6米,若有所思的老者就是我國道教創始人老子的塑像。沿着“仙人洞”石階向上,可到達“仙島”最高處――“靈霄官”。一側為“王母府”,只見那王母正在瑤池中盡情享樂。對面的靈霄宮宏偉挺拔,裏面的玉皇大帝站像,高18米,為國內玉皇塑像之最。只見五帝雙手合十,昭示天下,展示帝王之氣。沿梯而上,兩邊牆上畫有各路神仙飛天圖案。二樓後室內,是複製的“永樂宮壁畫”以及神道真人彩繪壁畫。這些壁畫,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冠”。

靈霄宮後山上是三層圓形天壇,擺設鎮山之寶――太乙丹爐。沿林間小路下山,可以到達後山的“月老詞”,裏面有“鴻喜堂”。

遊客們,太湖仙島我們就遊覽到這裏,最後出南天門,乘船返回黿頭渚。再去下一個景點遊覽。謝謝大家!

太湖仙島導遊詞5

各位遊客:

在遊覽了重頭清後,我們將從北岸的渡船碼頭乘船前往黿頭渚景區內的一組湖中小島――“太湖仙島”去參觀。

【三山概況―“太湖仙島”牌坊―“五帝巡天圖”浮雕―“洞天福地”景區―會仙橋】我們從船上眺望三山,只見島上松竹蒼翠,楓香染紅,距我們約2。6公里處的湖中小島,如神龜靜優水面,綽約多姿。太湖仙島的原名叫“太湖三山”,三山是著帽山、烏龜山及筆架山的俗稱,由東鴨、西鴨、大磯、小磯4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長約2。5公里。島內景色迷人,素有“三山映碧”之稱。1993年,憑藉天然山水,巧設人文建築,建成了一處太湖旅遊的新景觀,有道是:太湖佳絕在黿頭,三山仙島勝天堂。遊客們:我們走過長長的遊船碼頭,首先看到的是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太湖仙島牌坊。這座三重飛檐翹角的牌坊,紅色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正中有“太湖仙島”4字。門樓前的台階上雕刻着一條盤龍,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牌坊後是“玉帝巡天圖”漢白玉浮雕。玉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羣臣簇擁左右,仙鶴道遊雲間,遊人置身其中真好像仙境浮現人間。現在我們右轉沿山路向上,便可到“洞天福地”景區。這裏有花果山、水簾洞、演武場,還可以觀賞歌舞,如有雅興還可觀看猴戲,逗逗猴子。向東走是“會仙橋”,它連接着西鴨山和大磯山,是通往三山島的主景區。此橋原名“五洞環橋”,是座仿古建築,橋上建有四面開敞的亭子,雕樑畫棟,彷彿引導人們由此進入仙境。

【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大覺灣―靈霄宮―太乙丹爐】過了會仙橋,來到的是“南天門”,現在我們就一同進入“天境”。沿着台階一級級“登天”,彷彿我們離世外天國越來越近了。“南天門”是座漢白玉建築,頂端刻有篆書“天門”二字,左右有副對聯:“離塵了卻幾間事,到此逍遙星漢間。”橫批“梯雲直上”點出跨入此間,各位遊客便可徹底脱離幾間,暢遊“天國仙境”了。進入“仙境”,首先看到是飛檐翹角的“摘星亭”。登上此亭,彷彿浩瀚星際觸手可及。亭前水池前是仿青銅器“太湖寶鼎”,香煙綜繞,飄飄似仙。沿左邊台階向上,過彩繪門樓是“天街”的人口。進入門內便是“天國”熱鬧的街市。請看右邊牆上有一個錢型的圖案,中間一個方孔,兩邊寫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史無欺”。再看前面是二層樓的“天香樓”,右轉枱階上為“天韻台”,後測是“天都仙府”,入內左邊房中有財神端坐其中,手中元寶閃閃發光,期盼大家人人發財。右邊房內有“藥王”孫思邈在恭迎佳賓,保佑各位,身體健康,無病無災。各位遊客:在天街最開闊的地方,是一羽仙茶樓”,遊客可在此品茗賞景,透過薄霧眺望對面的“黿頭渚”。穿過“兀衢”門洞,沿山坡向下,過摩雲亭便到了大覺灣,我們在此可“一覽人間石窟景”,這些石窟雕刻羣,再現了中國古代石窟建築藝術的精華之作。這裏有長達49米的卧佛;那面湖端坐,高達6米,若有所思的老者就是我國道教創始人老子的塑像。沿着“仙人洞”石階向上,可到達“仙島”最高處――“靈霄官”。一側為“王母府”,只見那王母正在瑤池中盡情享樂。對面的靈霄宮宏偉挺拔,裏面的玉皇大帝站像,高18米,為國內玉皇塑像之最。只見五帝雙手合十,昭示天下,展示帝王之氣。沿梯而上,兩邊牆上畫有各路神仙飛天圖案。二樓後室內,是複製的“永樂宮壁畫”以及神道真人彩繪壁畫。這些壁畫,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冠”。靈霄宮後山上是三層圓形天壇,擺設鎮山之寶――太乙丹爐。沿林間小路下山,可以到達後山的“月老詞”,裏面有“鴻喜堂”。

標籤: 仙島 導遊詞 太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yjz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