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2除夕為什麼叫除夕

2022除夕為什麼叫除夕

2022除夕為什麼叫除夕

對於除夕,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都好奇除夕為什麼叫除夕?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除夕為什麼叫除夕,以供大家參考!

除夕為什麼叫除夕

(一)被稱作除夕的原因

我國在很早以前就有過年的習俗了,早期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這一天又稱除日、歲除、歲盡、暮歲、歲夕等,指的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總之,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又叫守歲。

(二)除夕有什麼含義

要想更深刻體驗這個詞的含義,除了結合史料來看,也可以參考各地的民俗,當然最直接是通過本身兩個字來理解。“除”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也就是交替。“夕”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由此可見,除夕就是經過這一夜的交替,明日就是寓意新鮮出爐的嶄新一年了。

(三)大年三十是怎麼來的

這個節日的來歷起源於古代的傳説,且有多種故事版本,主要原因還是由於那時候科學文明還未興起。這裏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總結,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種兇惡的動物叫做“年”,非常厲害,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會出現,嚴重危害人類。年通常也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人們這時候就熄滅燈火,整夜的徹夜不眠,用來躲避災害。到了後來人們發現,着紅衣服,以及點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就可以趕跑年獸,因此每到年末,感覺年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辟邪,祈求來年會是個好運,於是就這樣流傳到了今天。

除夕的傳説故事

熬年守歲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除夕有什麼風俗

1、祭祀

也就是祭祀祖先,我國人民在過節的時候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2、守歲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這就可以看出除夕守歲的正面作用。

標籤: 除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1g3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