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 篇一

中宣部近日決定,追授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時代楷模”稱號。連日來,彭士祿院士深藏功名、矢志報國的先進事蹟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尤其是在科技工作者、高校師生中引發熱議。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他“傳承紅色家風,矢志科技報國”的高尚精神,為建設強大的祖國貢獻力量。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呂娜説,作為一名科學史的研究者和彭士祿院士的校友,20xx年我承擔了中國科協牽頭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並由此有了與彭士祿院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在一次次的接觸和十年的不斷研究中,我逐漸懂得了彭士祿院士面對國家需求時那種奮不顧身的投入,對待學術研究的嚴謹求實。彭士祿院士與老一輩核動力人一起頂住壓力、互教互學,實現中國核潛艇從無到有,他們那一代核潛艇人的墾荒牛精神,必將激勵當代科技工作者繼續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呂娜説。

中國核動力院原科技委祕書長兼辦公室主任胡明剛説:“彭士祿院士任中國核學會核能動力分會理事長期間,參加學會的學術交流活動較多,十分關心學術發展。他與人和善,談吐幽默,沒有一點架子,是一位非常和藹的老人。”

中國核動力院員工周茂和邱彥回憶説:“彭士祿院士等創辦了一本填補我國核能動力領域空白的學術期刊——《核動力工程》。他在任主編期間不僅明確了辦刊宗旨和辦刊方針,還不辭勞苦,嚴謹求實,為提高刊物的學術質量做了大量工作。他撰寫了《核能在我國能源中的地位》等多篇論文,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在科研生產和學術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教授張威説,彭士祿院士的事蹟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從彭院士的身上我們不僅僅應該學到他百折不撓、堅韌不屈的品質,更應該學習他淡泊名利、愛黨愛國愛民的精神。在過去的幾十年內,我國在科研方面發展迅速,但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侷限,我們所能做的、所應該做的依然如同彭院士説的那樣,“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

“我們學習彭老,首先學習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一生不計名利,無私奉獻,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奮鬥終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宋國傑説,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要以彭士祿前輩為榜樣,做熱愛黨、熱愛祖國、充滿幹勁兒的孺子牛,在教學和科研的本職崗位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院長助理李際鵬説,彭士祿院士堅守初心、對黨忠誠、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將青春年華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潛艇、澎湃動力的核電站,用自己堅挺的脊樑,給了整個民族以力量。“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肩負的責任化作進步的動力和奮鬥的激情,講好包括彭士祿校友在內的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故事,教育激勵新一代哈工大人在新百年新徵程中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成為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李際鵬説。

清華大學核研院青年教師周湘文説:“彭士祿院士隱姓埋名30餘年,開創了我國的核動力事業,作為新時代的科研工作者,我能夠參與到高温氣冷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倍感自豪和驕傲,向彭士祿院士學習。”

清華大學核研院博士生高羣翔説:“彭士祿院士是核工業領域的前輩,我還記得他希望將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希望能夠永遠守望我國的核潛艇事業,他的精神令人為之動容和落淚。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全心全意為推動行業進步貢獻綿薄之力,這就是我目前最應該去做的事情,也是最大的心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xx級博士生許卓頤説,彭士祿院士身為革命先烈之子,傳承紅色家風,在選擇專業時毅然以國家之需求為己任。在他的眼裏,共和國的國防事業重於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於這樣一個英雄輩出的國家,正是前輩們無私付出的努力,才給了我們今日安穩無憂的生活,才有了我國今日重新崛起的基礎。

學習了彭士祿院士的先進事蹟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核物理專業20xx級本科生楊澤楷表示,面對爭議與困難,彭士祿院士挺身而出,保持純粹的科研態度,展示出老一輩科學家的擔當與毅力。“作為一名北航核物理專業本科生,我將接過時代重任,努力學習,認真科研,繼承發揚老一輩科學家拓荒牛的精神,為國家的核物理事業添磚加瓦。”楊澤楷説。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20xx級學生常寧説,彭士祿院士用一生踐行着愛國奉獻,讓我國的核潛艇事業從幾張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個玩具模型開始,一步步建立起中國核動力裝置主要參數的計算方法,成功確定了100多個參數,最終實現我國核潛艇從無到有的突破。當代中國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我們要將彭士祿院士的精神融入學習和工作中,堅持與時代同向同行,不畏艱難挑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奮鬥傳統,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xx級本科生呂傳翰説,彭士祿院士的事蹟是老一代科學家赤心報國的最真實寫照,“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這是彭士祿院士對祖國立下的誓言,也是對我們年輕學子的鞭策。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 篇二

這個暑假,人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奧運會了。當奧運健兒經過奮力拼搏獲得獎牌的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榮譽和獎勵紛沓至來。可是,很少有人體會到這些奧運健兒所經歷過的痛苦和磨難。

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短跑預賽,中國隊的三名選手出戰,蘇炳添、謝震業和吳智強。最終蘇炳添以10秒05小組第二名成功晉級到半決賽,他連續兩屆奧運會晉級到半決賽,也創造了紀錄。謝震業10秒16和吳智強10秒18遺憾出局,半決賽中蘇炳添跑進了職業生涯最好的成績挺進決賽。

9秒98,在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或許是受到英國選手休斯搶跑的影響,他的起跑反應慢了一點,導致他最擅長的起跑沒能做好,最終只能是略有遺憾的獲得第六名。

雖有遺憾,但這已經是中國田徑選手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亞洲選手的最好成績。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站在了幾乎是黑人專屬的奧運百米決賽賽道上,這是許多年前我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眨眼就過去了,但每個0.01秒對我來説都是一個極限。”蘇炳添曾這樣描述0.01秒的定義,看運動員在場上拼搏的時候,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也不斷超越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奮鬥。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 篇三

有人曾説:“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温暖。

一個温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牀為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為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為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温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温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羣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着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着微薄的工資,做着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為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説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有人曾説:“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温暖。

一個温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牀為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為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為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温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温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羣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着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着微薄的工資,做着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為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説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蘇炳添的勵志事蹟 篇四

成為中國飛人,甚至亞洲飛人好幾年後,蘇炳添終於拿到個人的第一塊大賽金牌。亞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他跑出9.92秒。9.92秒,不是他個人最好成績,他曾創造過9.91秒的亞洲紀錄,也曾在順風2.24m/s的風速下,跑出9.90秒。

這足夠讓人興奮了。日本網友也很興奮,即便他們本國選手山縣亮太僅僅獲得了第三名,他們還是讚歎道,“太強了,日本運動員估計要等100年才能趕超中國選手。”還有人説,“中國體育除了足球,其他都很強,男子百米都可以與世界一流選手較量。”

看到這樣的誇獎,我們固然很自豪,但仔細思考蘇炳添的故事,這其實是一種科學的勝利。現代體育,已經不講究大力蠻幹,講究的是技巧,是科學。蘇炳添的勵志故事、雞湯故事背後,其實是一個科學的故事。

比賽前,蘇炳添拿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小皮尺,他在認真測量起步器與跑道之間的距離。過去一年,他一直攜帶着這個尺子,有一次去馬德里比賽差點丟了,他請裁判幫他一起找,找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回來。

蘇炳添是處女座,他的形式風格也很處女座。7點起牀,23點睡覺,中午午休一個小時,每天訓練結束寫日記。他對訓練有強迫症,仰卧起坐、蹲起,要求100個就是100個,少一個都不行。每日訓練後,堅持水療和按摩,不管開心或不開心都不會更改訓練強度,10多年來一直如此。有次和喬丹一起參加耐克的活動,活動開始前,他還到酒店健身房,練了會兒慢跑。

他很瞭解自己的身體,也很愛護它。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吃任何不利於肌肉生長的食品。他不追求大運動量的訓練,從來沒讓自己練吐過。每次去體育館帶上一名隊醫,幫他做訓練間隙的身體恢復,他明白自己身體的慣性,並由此安排訓練計劃。“賽前一個月達到訓練量的頂峯,然後逐漸下降,到賽前第十二天達到最低,然後再慢慢向上,讓身體在比賽時達到它的最佳狀態”。

為了跑得更快,他還換過起跑腳。20xx到20xx年,他在歐洲參加了十幾場比賽,成績卻很糟糕。他意識到自己跑步節奏有問題,“我前面60米太快了”,他在想怎麼讓這個快拉長到一百米,讓這個速度更加地有節奏。他想到了換起跑腳。

換起跑腳很難。百米短跑更多靠的是身體記憶,要改變這套記憶,等於打破一切,從頭開始。剛開始練習時,蹬起跑器完全使不上力,和外國女選手一起訓練,也能比人家慢了一兩米。他請了專業教練,美國著名跳躍教練、也是中國隊的外教蘭迪。當他終於跑進10秒大關,跑出9.99秒後,為了穩定這種感覺,他會每晚睡前會反覆回想奔跑的全程,將感覺在記憶中固定下來。

科學訓練、科學休息、科學地利用自己的優勢、科學地打破極限,這就是蘇炳添。蘇炳添的個人故事,縱然是一碗典型的勵志雞湯。他擁有雞湯裏的所有元素:小鎮青年、半道出家、不完美的身材、不佔優勢的人種、堅持不懈的努力、無人能及的高度。但熬成這些雞湯的,是圍繞他的一系列的科學。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蹟材料 篇五

當孩子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時候,當家長覺得孩子總是不盡如意的時候,可曾想過,除了一味指責,是不是更應該為孩子提供幫助和支持,陪他尋找更多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沒有人會生來成功,如果孩子們在學習過程遇到了問題,我們也不能急於指責孩子,而是應該耐心地找出問題,分析解決辦法。譬如,試着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建立錯題集,改進寫字速度……總之,請相信,這世上沒有毫無理由的成功,不過是找準方向,然後不斷努力罷了!

頂級運動員如此,我們的孩子更如此。

蘇炳添父母對兒子的評價很低調,只説努力了就好,結果怎麼樣現在誰都不能下定論;兒子能有多點時間回家看望父母,他們倒是高興,一年見不上一兩次面,挺想念兒子的;當然,不能影響比賽和學習,兒子既要好好比賽,也要好好讀書,將來年紀大了跑不動了,能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好。

也正是蘇炳添父母對孩子不驕不躁的教養態度,蘇炳添對待比賽時才能永遠保持一顆冷靜踏實的平常心。

自律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蘇炳添一直很小心地看護自己的身體。他作息非常規律,晚上23點睡覺,早上7點多起牀,不抽煙不喝酒,也不追求大運動量訓練。他曾提過自己在2020年上半年訓練到骨裂的一段“小插曲”。

“2020年在封閉備戰的時候,成績也不比今年的成績差很多的,但是一直沒有比賽,然後在5月底的時候就訓練過度,就出現了一些骨裂,然後看到鑽石聯賽取消,國內所有的比賽都取消,我自己就請假回家了。”

這就是蘇炳添之所以能夠在31歲依舊成為中國短跑領軍人物的重要原因——不管面對任何情況,他都極度自律地完成訓練計劃;不管年齡多大,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將技術推進到新的高度,他都願意做出改變和嘗試。

有時,那些努力和嘗試並不一定能幫助到他,就像他所説,有的帶來了傷病,讓人不得已選擇放棄,但有也有另一些帶來了積極的進步,激勵人繼續打磨到完美。

正是蘇炳添對待短跑的極度自律和不斷探索的精神,他才能一次次突破極限,做到更好。我們的孩子不一定要成為冠軍,但也應該有進取心,對待自己想要做好的事保持專注的態度,自覺自律地努力達到目標。

“我們這一代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一點(站上奧運決賽)了,我希望我們後面的年輕運動員,可以借鑑我的訓練手段,然後調整,這對他們來説,就是最好的資源。”

站在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裏,蘇炳添説到了劉翔,“劉翔就像是中國田徑的開路人”。而如今,蘇炳添成了下一座燈塔,把劉翔給他帶來的那束希望之光,照得更亮、照得更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 篇六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有些人一輩子渾渾噩噩,整天無所事事虛度一生;而有些人,卻用他們的生命譜寫着美好的樂章……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公安幹警。平凡是因為做的一切都是所有警察該做的,不平凡的是沒有幾個人可以像他一樣做得如此盡職盡責。他多次參加活動,為了人民的安危,總是九死一生,明知道危險無處不在,但他仍用自己寬厚的胸膛,鋼鐵的臂膀,支撐着無數人美好的未來……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生命置之腦後,而他,也並不是將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他也有父母妻兒的牽掛,但他卻毅然堅定的堅持着自己的意志,做一個翱翔魚天際的大漠獵鷹,他用自己無聲的行動詮釋着--大愛無疆,這足以感動中國。

病毒,是全世界的敵人,應對埃博拉,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但是誰又沒有私心呢?奔赴異國他鄉,每天都面臨着死神的降臨,隨時都有可能會死在那裏,做一個回不了故土的孤魂野鬼。所以,抗擊埃博拉病毒援非醫療隊,從他們選擇的那一刻起,就足以讓我們心生敬佩。

獨在異國,寂寞本就如影隨形,背井離鄉,離家萬里,心中本就有着無法言語的鄉愁,更何況是面對客死他鄉的威脅?他們為了全世界人民與病毒抗爭,他們也是醫者仁心,為每一個生命爭分奪秒,這是一種沉默的高貴。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儘管我們沒有勇氣也沒有機會做到如此偉大,但是我們可以無私的地方也很多。生活中處處都有需要幫助的人,搭一把手,也就將愛無私的贈與。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助人小事向他們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蹟材料 篇七

8月8日,備受關注的奧運會圓滿落幕,正當大家為中國取得的成績紛紛喝彩時,我想起了魯迅曾經寫下的令人深省的話,“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爭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這一次東京奧運會,有兩個中國代表團的運動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個是00後射手楊倩,沉着冷靜射下東京奧運第一塊金牌,第二個就是32歲飛人蘇炳添,雖然沒有站上領獎台,但他卻憑藉9.83的成績打破了亞洲100米紀錄,在一眾二十幾歲的對手中再次起飛。蘇炳添不服老不服輸的精神令人起敬,他成為我國代表團閉幕式的旗手也實至名歸。

競技體育成績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奧運精神是突破、超越自我。蘇炳添的奧運精神是純粹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同時,中華人民的奧運精神也是純粹的,即使痛失金牌,我們亦能“輸得起”、“放的下”,真誠的為其他國家優秀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喝彩。超越自我、突破極限,這是我們參加奧運比賽的初衷。

生活學習,亦是如此。當我們面臨失敗時,要抱着堅強的鬥志和毅力,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正如鞏立姣那樣,儘管連續四屆奧運會失利,但最終還是拿到我國田賽的第一枚金牌,最終成功“上岸”,實現自我突破。

很多時候,我們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屬於我們的奧運精神。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 篇八

中華悠悠歷史長河中,有太多這般為國為民赴蹈湯火、死不旋踵的民族英雄。他們有着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仁愛,有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慈悲,有墨家“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的義勇。他們所為超越了自身的功利福禍,而是將自身命運與民族國家的興衰系在了一處,因為這是他們內心至真至純想要守護的對象。這就是“俠”,“俠之大者”。

人民日報:

人們幫助英烈尋根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精神層面的自我洗禮。“當年,他們為我們犧牲;今天,請為他們做一件事”,不少網友就是在這句行動標語的感召下,按下了轉發按鈕。每一個安享今日幸福生活的人都深知,和平與繁榮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鮮血乃至生命換來的;每一位矢志於民族復興大業的奮鬥者都懂得,拼搏進取、不停奔跑的內在動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源於英雄用實際行動鑄就的精神豐碑。崇尚英雄、捍衞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早已融入中華兒女的血脈。

然而在對先烈的一片緬懷中,網絡上竟然出現了鍵盤俠對英雄們莫名其妙的詆譭。

而言論自由永遠都有邊界,互聯網也從來不是鍵盤俠們的法外逍遙之地。各地網警紛紛出動,將這些心理扭曲、詆譭英雄的鍵盤俠們紛紛拘捕歸案。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氣質,但只有堅守信仰、崇尚光榮者,才能定義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我們為什麼會在國歌聲中、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心潮澎湃?為什麼會因為聽了英雄人物的事蹟而熱淚盈眶?為什麼會在海外撤僑現場、抗震救災一線與人民子弟兵深情相擁?堅守正確的價值理念,才能讓英雄精神長存,也才能讓整個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實與飽滿。如今,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時代,各種觀點泥沙俱下,一些錯誤思潮乘虛而入,也存在有人刻意歪曲歷史、抹黑英雄的現象。對英雄烈士的詆譭、貶損,對英雄事蹟的解構、質疑,污損的是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傷害的是億萬人民的質樸情感。對此,不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更要採取措施堅決予以糾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g4rw8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