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衞將軍驃騎列傳讀後感(共2篇)

衞將軍驃騎列傳讀後感(共2篇)

第1篇:衞將軍驃騎列傳讀後感

衞將軍驃騎列傳讀後感(共2篇)

衞將軍驃騎列傳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衞將軍驃騎列傳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衞青的童年是十分悽苦的,幼時隨母在平陽侯家做奴僕,少年時回到了父親的家,迎接他的不是温馨的家庭氛圍,而是長兄們每天都當他成奴隸的生活。

曾有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衞青聽了便是很想相信他所説的話,可結合自己的出身也只能將此當做一個笑話回道“人奴之生,得毋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但可能從這裏起衞青的`心中已經埋下官至封侯的願望了。幸運的是姐姐子夫入宮,使他有了做官的機會,隨着姐姐寵愛程度的上升,作為弟弟的自己得到的官職與恩賜也在增加。

凡朔五年春,他第一次展現了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能,此戰名為“奇襲右賢王之戰”,是漢匈大戰的第一回合,事關全局。衞青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以車騎將軍往大將軍歸。又一年升為大將軍的他再次領兵痛擊匈奴,使漢王朝獲得戰略全局上的偉大勝利,再一次為自己爭了光。

與此同時面對蘇建當逃兵,他説道“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元狩四年春,青與霍去病並肩作戰,勇猛善戰的士兵都在外甥那裏。書中對於漠北之戰的描寫是“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短短几字中看出漠北之戰的戰局之緊迫,環境之惡劣。這種情況下指揮得好壞與否,對戰局有着決定作用。身為大將軍的衞青命人衝擊匈奴軍陣、派左右兩翼包圍單于,單于見勢逃跑。青領兵追擊卻未追到,卻也發現了匈奴軍糧所在的地方,休息好後“悉燒其城餘粟以歸。”不給匈奴整頓軍隊的機會,切斷了匈奴軍隊的後路。在這一次戰爭中 衞青表現了自己在軍事上出色的才能,霍去病的斬獲數雖多,但“氣震北虜”的效果遠遠勝於霍去病。

本篇前言説到司馬遷因外戚得禍所以對為外戚的衞青與霍去病也持有偏見,但也亦為衞青在漠北之戰後的獎賞抱不平,可見司馬遷在這裏也是十分佩服衞青的。試想,如果衞青不去冒險上戰場,直接憑藉自己當皇后的姐姐坐享榮華富貴平平安安過一輩子,不也很好嗎?然而衞青沒有,他在得到機會之後,讓對他出身有偏見的人都為他在軍事上的才華而折服,也從未持皇寵在軍隊中作威作福。我不認為這是他的奴性,在我看來,他年少心中那份求而不得去證明自己的心願終於有機會去實現的全力以赴以及為深宮的姐姐提供一個可依靠的孃家的動力促使他不斷的在漢朝抗匈中留下一筆又一筆的色彩。而衞青所具有的謙卑謹慎、愛國、遇事有勇有謀,為夢想全力以赴的閃光點正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

第2篇:

品李廣

太史公會遭受腐刑,是因為為李陵説了不平之語,而《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的李廣便是李陵的爺爺。像李陵一樣,他也是一位功績卓越的大將軍。而司馬遷也將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了這個人物上,這才有了《李將軍列傳》中的那個鮮活的李廣。

李廣是個驍勇善戰、精於騎射、處變不驚、膽識過人,具備天下無雙的軍事才能;且輕財愛士、誠信寡言;終生不遇、白首為封卻依然轉戰疆場,盡忠報國。這是一個極富個性、栩栩如生的“飛將軍李廣”。

殺霸陵尉,表現他負能使氣的性格;與望氣者王朔的對話,又體現其對自身命運偃蹇的憤鬱不平。他一生經歷的大小七十多次戰役,其中上郡遭遇戰、雁門出擊戰、右北平之戰、從衞青擊匈奴,司馬遷給以詳盡描述,又穿插其他經歷和遭遇,從而在突出重點的同時,較完整地展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側面,主次分明,詳略得當,使人物飽滿生動,個性鮮明。

在文章的記敍中作者傾注了對一代名將出眾的軍事才華與高尚人格的衷心仰慕及對其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同時也寄予了對自己身世的感慨;對漢統治者嫉賢妒能、任人唯親、賞罰不公的黑暗世道則表示了極大的不滿與憤慨。

不管歷史上各個史學家對李廣有什麼評價,在本文中的李廣是一個臨危不亂、膽識過人、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的人,他治軍簡易,號令不亂的獨特人格魅力是我不禁為之傾倒。但是,和其他人相比,李廣他功高賞薄、終生不遇、白首未封,實在是可憐,最終還落得個自殺身亡的悲慘下場。在司馬遷的這些敍述,是充滿了沉重感和沉痛感的。懷才不遇是封建社會裏的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而李廣則是其中很有典型意義的一個,難怪司馬遷會對他傾注這麼多的同情之淚了,帝王家的刻薄寡恩司馬遷也感同身受。

李廣出身寒微,完全靠善射和英勇征戰而升為將軍的;衞青、霍去病則都是外戚,靠裙帶關係而青雲直上,雖説他們也建立了不小的功勞,但是他們的升遷是那麼的頻繁和快速,甚至衞青的孩子還在襁褓之中就被封了侯,這不能不説是因為是外戚的緣故。李廣仁愛士卒,出征打仗時,碰到缺食少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對士卒可謂關懷備至,體貼入微,而霍去病則不然。李廣出征時,所率領的兵馬往往很少,裝備也非常差,出征的路線也不好,戰鬥常常打得十分艱苦,回來以後不是無功就是功罪相當,有些時候還罪大於功,只好以錢贖罪,或被免為庶人,最後不僅封不了侯,還落得個自刎身亡的悲慘下場。

實在可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1rz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