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飄的讀後心得體會

飄的讀後心得體會

飄的讀後心得體會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浮生似夢,如悲劇一場。讀《飄》後所思。戰爭乃生命之摧殘,但又似催化劑一般改變了黑暗籠罩下的人們。所謂的愛情,在戰爭面前又是多麼渺小。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參閲。

飄讀書心得1

這本《飄》是同學“飄”到我這邊的,看着它1000多頁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當時我還瞪了她一眼,什麼不好“飄”,“飄”本這麼厚的《飄》,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於是這本《飄》就被我擱在了牀頭,每天只是純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在家養病,看完了所有的雜誌,無書可看了。我突然想起了這本被我打落冷宮的《飄》,隨便翻了幾頁,沒想到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氣花了三個白天把它看完為止。

《飄》的主題思想很多,寫亂世中佳人的命運,寫飄然而逝的美國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戰爭改變了女人們,她們在戰火和硝煙中守護着自己的土地,她們勇敢,堅強,不屈服,因為“Tomorrow is anotherday”。

如果讀完《活着》讓我感覺到的是壓抑的話,讀完《飄》讓我感覺更多的是氣憤和悲哀。

氣憤於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殘忍甚至陰險。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麼温良賢淑,大度寬容或者純潔善良、忠貞不渝,或者歷盡艱辛但最終找到真愛。不想,小説剛開始沒多久,郝思嘉就在衞希禮和媚蘭的訂婚宴會上,為了報復衞希禮而色誘媚蘭的弟弟。很快他們就結婚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看到此處我好不氣憤,期望中女主角清純的形象蕩然無存。她的驕傲、貪婪、虛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在後面的劇情中一一展現。她渴望愛情,不顧一切世俗觀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感情和現實利益相沖突時,她毅然將經濟需求放在了首位。為了300塊陶樂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騙錢被識破而未果後,又故伎重演色誘甚至還是她妹妹未婚夫的乾癟老頭弗萊,就只因為這個乾癟老頭有一個小小的木材廠,能夠提供她300塊。

關於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為,畢竟我走的人生路還不及三分之一。二十多歲的我,想法也許是很幼稚的。平心而論我也有點同情郝思嘉,對於其“不擇手段“式的“自私鑽營”,或許那些是她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都是為了生存。不過靜靜想想也確實如此,在郝思嘉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一幫朋友也保不住父親留下的陶樂。郝思嘉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對待媚蘭也是很好的,是極盡關愛的。可能這其中是出於對衞希禮的愛而愛屋及烏,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誼,實在是一種奇蹟。

雖然《飄》只是小説,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通過讀《飄》後,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着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

讀完了整本書,出國留學網也摘出了自己最喜愛的兩句話:

“美貌並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貴。”——警告貪慕虛榮的人。

“我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們黏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説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一模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讀,並不能體味多少真諦,也許,等我再讀幾遍時,會有更多的收穫吧。

飄讀書心得2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每多讀一次就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餘味猶存······

文中的思嘉是一個很與眾不同的女孩,獨立、自我、有想法有作為,但是她的愛情觀卻讓許多人不認同。起初,活潑美麗的她愛上了艾希禮,艾希禮在她的心目當中可以説是十分完美的,可是生活就是這麼不盡如人意,她沒能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不知是什麼原因,她選擇了十分喜歡自己的查爾斯,可是不久查爾斯在戰爭中去世了,同時一個名為瑞德的男人向思嘉表達了愛意,後來思嘉又因為錢,陸續嫁給過兩個男人,一個是妹妹的未婚夫,還有一個是瑞德,原以為會一直愛艾希禮的思嘉最終愛上了瑞德,可是最後瑞德卻沒有了信心在維持婚姻,與她分手。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瑞德,他"放蕩不羈"但又不失自我,一身的痞子氣但又不失男子漢的愛國豪情,而且居然他還出身名門(美國西點軍校炮兵專業畢業生)。瑞德看起來像個玩世不恭、唯利是圖的老痞子,但是從華貝兒口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瑞德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人。

他對思嘉的愛是十分真切的。他對思嘉可以算得上是一見鍾情,在那場舞會後他就再也沒有忘記過那個較小倔強的身影。他想保護思嘉,寵愛思嘉,照料思嘉,讓她事事稱心,而思嘉卻一次次地拒絕了。他説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思嘉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愛思嘉,但他更瞭解思嘉,所以他從不説,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思嘉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他最終還是選擇放棄了這段短暫的婚姻。

事實上,思嘉是個很幸運的女孩,她想要的似乎什麼都得到了,雖然她有些手段不正當,只是她卻永遠不知道要珍惜,使得幸福與她一次次的擦身而過,當她真正意識到自己愛上了瑞德時,瑞德卻已經對她絕望了,一個人在感情的道路上走遠······

這本書將一段段悽美的愛情故事與戰爭結合在了一起,讓人不僅不覺得乏味枯燥,還讓人有一種為之動容的感覺,當時的社會環境使得這一個個年輕人變得不再是自己。也許沒有了這一切的背景,一切都會更簡單,不是嗎?

飄讀書心得3

人真是怪。十幾年前讀《飄》的時候,我是喜歡郝思嘉的。可最近,無意中拿起舊書重讀,卻深深地被媚蘭吸引住了。難道是年齡的緣故,人的思想真的會改變的嗎?

哪個年輕女孩看了《飄》不喜歡郝思嘉呢?漂亮不説,又聰明倔強,周圍總有男人圍繞着。特別是有瑞德這樣有魅力的男子始終追隨,寵着,太過癮啦!還有,她十分有個性,當在眾多男孩子中間鶴立雞羣的艾希禮,最終婉言拒絕了她的愛,一怒之下,順手扔出一隻花瓶!這不是舊貴族的淑女風範,卻很符合當今潮流,“野蠻女友”的典型呀!她在募捐舞會上,因為寡婦身份無法跳舞,而急得團團轉的樣子,真是可愛!

而在亞特蘭大淪陷時,趕着馬車,帶媚蘭逃往塔拉。還有,北方逃兵闖進塔拉,舉起槍幹掉他那一幕,又表現得頑強堅定。她穿着母親窗簾做的新衣服,瞪着據瑞德説在一尺之外的手槍對面看到的綠眼珠,靠撒謊把自己嫁給了弗蘭克,努力撐着木材廠,多麼的狡猾!最後,當知道自己真正愛的人是瑞德,而這時瑞德已經對她深深的失望,決定要離開她的時候,她依舊平靜地把下巴高高地翹起。這個時候,是多麼地喜歡這個有血有肉有性格的郝思嘉啊!

可是現在,我不這麼想了。我注意到,在莊園聚會上,媚蘭安靜地坐在一旁,她瘦小的身體一點也不顯眼。募捐舞會上,她痛苦而毅然地摘掉手上的結婚戒指,捐給了部隊。在亞特蘭大淪陷的那天,因為臨產,她虛弱的身體正在死亡的邊緣掙扎,可她不動聲色,我能想象到一個虛弱的產婦,臨產之後躺在顛簸的馬車上行進數十公里時是怎樣蒼白的臉。可從沒有對郝思嘉説過她的痛苦,而因為在這場逃難與郝思嘉逐漸建立起來的感情,使得媚蘭從始自終默默站在郝思嘉的身後,時時刻刻保護着她,維護着她。北方逃兵來的時候,她拖着虛弱的身體,拿着沉重的大刀,準備隨時幫助郝思嘉。冷靜地出主意幫助郝思嘉那北方逃兵埋起來.當亞特蘭大所有的人都拒絕與郝思嘉交往,是媚蘭堅持立挺着她。甚至在艾希禮與郝思嘉的隱情被人發覺,傳遍亞特蘭大時,她仍毅然決然地站在郝思嘉的一邊。

而她是對他們之間的事情,一直知曉的。最後,她死時,米德大夫憤恨地對郝思嘉説不要對她懺悔!永遠揹着沉重的十字架吧!不要去傷害這個善良的女人!可媚蘭僅僅是善良的嗎?不,應該是偉大的,代表了一種傳統性格的女性形象。堅韌,內斂,勇敢,賢良。如果説郝思嘉是一位有衝勁,敢做敢為的新女性,那麼,媚蘭是舊階級貴族中最值得尊重的典型婦女。

即使是到了現在,幾百年後的今天,媚蘭的身上仍有我們值得欣賞的光輝。我們承認,《飄》一書,把媚蘭過於美化了。可能是作者太寵愛她的緣故。把她描繪得過於完美,幾乎找不到缺點。如果有缺點,就是不算美麗,和郝思嘉正好是個對比。我一直在想:媚蘭真的沒有私心嗎?在這點上,作者描寫得很模糊。尤其不能接受,臨死時表露出實際上一直以來都是知道郝思嘉與艾希禮多年來的曖昧關係的。她真那麼大度的嗎?而我更願意相信,那是她聰明的緣故。她什麼都看得清楚。其實,艾希禮與郝思嘉根本沒有什麼,也不可能有什麼。她放任他們,是最明智的舉動。

相比較,郝思嘉真是一個糊塗蟲。愛了艾希禮多年,到最後,媚蘭去了,才發現根本就不愛他。瑞德才是最愛。而瑞德呢,已經被她傷害得退縮,失望。象瑞德説的,她要艾希禮。不過是小女孩想要洋娃娃似的,可她要來有什麼用呢?她嫁過三個男人,其實從來不懂男人。她那套把戲,不過糊弄一下小男孩而已。或者弗蘭克這樣老實的老傢伙。

翻開手裏的《飄》,紙張已經發黃,發脆。若不小心,手指會把紙張碰破。這樣的書,拿在手裏非常有歲月感。覺得自己就象這手裏的書一樣,終究有一天容易碰破,易碎。而書籍本身的內容是不會碎的,書中人物的精神也不會碎。如果有靈魂,我也不會碎的。

飄讀書心得4

悽婉動人,蕩氣迴腸,瑪格麗特/;米切爾用詩一般的語言將氣勢磅礴的南北戰爭和一段悽婉動人的愛情展現在讀者的眼前。波瀾起伏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單純而又複雜的內心描寫,讓《飄》成為20世紀文壇上的一顆熣燦奪目的明珠。但是買了以後我就有點後悔了,看着它1000多頁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我就沒信心有這個耐心能把這麼多頁看完。就這樣直到十一,在家閒來沒事,就隨便翻了幾頁,沒想到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氣花了兩個白天一個通宵把它看完為止。讀完《飄》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就像自己真的成為了女主角思嘉莉,整個人有一種飄起來的感覺,茫茫然中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這麼多年過去,至今想起仍歷歷在目。

《飄》,全文的線索是圍繞女主角斯佳麗的一生展開的。從她的少女時代—初為人婦—喪夫—再到再婚,原本天真幼稚的女主角斯斯佳麗在不斷地成長、成熟。因此,在作者筆下的眾多人物裏,女主角斯佳麗的藝術形象無疑是塑造得最圓滿、最真實、最成功的。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德,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德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少女時代的斯佳麗,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她擁有許多少女的共同特徵:熱情、開朗、純真、浪漫;但她又是一個不平凡的'女子,生長在一個優越的家庭,擁有美麗的容貌和智慧,因此她又擁有一般貴族小姐的缺點:驕傲、自大、虛榮、任性。儘管如此,良好的家庭出身、傾城的美貌,讓斯佳麗的身邊總是不乏熱烈的追求者。按理説,斯佳麗是幸運的,它受到上帝的眷顧,也是維納斯的寵兒;但她又是不幸的,她深深地愛上了好友玫蘭妮的未婚夫——阿希禮。

平心而論我是很喜歡斯佳麗獨立、自我、有想法有作為的"豪放"性格的。同時,對於其"不擇手段"式的"自私鑽營",對感情不純真、不忠貞是很氣憤的。不過靜靜想想也確實如此,在斯佳麗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沒有她那"強悍"的性格,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一幫朋友也保不住父親留下的陶樂。斯佳麗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另一方面,斯佳麗對待玫蘭妮是很好的,是極盡關愛的。開始可能是出於對阿希禮的愛而愛屋及屋,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她們兩個人的性格是截然不同,斯佳麗經常生玫蘭妮的氣,甚至還想棄她於不顧,好在在關鍵時刻,斯佳麗沒有以個人的私利干擾自己的情感選擇。以至最後,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誼,實在是一種奇蹟。至於思嘉對瑞德的感情,開始時我覺得斯佳麗是出於功利性目的的,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在利用瑞德,直到最後斯佳麗看清了阿希禮,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就是瑞德。反觀瑞德對斯佳麗的愛則確是真切的,雖然瑞德的性格和斯佳麗類似都是功利的性格,而且他還痞子氣十足。但我以為他從在12根橡樹第一次遇見斯佳麗就已喜歡上她了,這種喜歡是出於愛慕、出於對斯佳麗 的愛。

雖然《飄》只是小説,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些我們都在歷史書上學到過了。但是通過讀《飄》後,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着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

飄讀書心得5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温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着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斯佳麗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特説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瞭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斯佳麗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為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為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便會告訴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書中另一個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蘭妮。她是個外柔內剛的女性,她幾乎擁有了女性所能擁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説的,她是他所見過的少數貴夫人中的一個。她是堅強的,她是愛國的,她用她的心愛身邊所有的人。當她丈夫打仗時,她在後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當北佬打進城而她又快要臨盆時,她依然鎮定,當她身體虛弱而沒人下地幹活快要沒飯吃時,她和斯佳麗一樣,放下過去所受的教育和優越感,拖着虛弱的身體下地幹活,當她看到斯佳麗殺了一個北佬時,她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幫着掩埋屍體,搜查錢財,擦拭血跡,當戰爭終於結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來到她門前要求照顧而她們自己也沒有過多糧食時,她還是盡她所能地幫助他們,因為她希望在遠方也有一個好心的北佬女人給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飯吃。

如此一位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執着地相信斯佳麗和阿希禮,即使有人親眼看見他們摟在一起,也執着地相信他們,保護斯佳麗。她明知自己的身體無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卻執着地要再為阿希禮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

真的是太偉大了,看着玫蘭妮,使我想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然後默默無名地老去、死去。

整部書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執着,他能那麼深地愛着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他説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被阿希禮,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説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瑞特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鋭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説,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雖然其中由於作者的主觀因素,對於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並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説,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標籤: 讀後心得 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4311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