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精彩多篇)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精彩多篇)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精彩多篇)

紅樓夢大學生讀後感1700字 篇一

被埋藏了的美女--薛寶釵春夢隨雲散,花飛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襲人等是《紅樓夢》主線人物,寶、黛二人的悲劇貫穿始終。

薛寶釵雖不是此愛情悲劇的當事人,但也有着相當高的地位。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説,“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説。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後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着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説,“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後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脱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只可惜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賈家,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為力,賈母如此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絕?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盡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為難母親。嫁於寶玉後,雖説黛玉已死,寶玉待她也不薄,可寶玉仍是對黛玉念念不忘。

最後,她已懷身孕,寶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為僧,留她獨守空房。説來,得人心又如何?最終也未得幸福。我始終覺得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為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衝突。她的才華絕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説話從不造次,不該説的話絕不多説,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為小心,甚至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鳳姐無話不説,説話好似毫不諱忌,潑辣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絕差不了鳳姐許多。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時而勸戒寶玉,寶玉無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強,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説;二襲人如此勸慰,仍不見起效,多説也無效。就此打住,多説無意。再拿她與寶玉結婚之時,伺機將顰兒的死訊告訴他,也顯示了她的才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在來説説我自己的見解,我自認為對寶釵的為人,性格,想法都不夠了解。我只是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思考。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幾乎是人見人愛,可難免會有點虛偽感。她對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輕易像他人傾吐心聲,她就好似將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來沒有人自願,將自己埋藏,她也許是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這麼做的。在母親面前,她是貼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媽臉上也有光。也許她是招人喜歡,可同時她將真正的薛寶釵埋葬。在整部書中,表面上她也許是最完美的,可我總覺得她出賣了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那還有什麼完美可言?也許是家境關係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這酒囊飯袋,雖有薛蝌,可畢竟不是親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時,時機成熟後,便可尋回自己,可到時到何處尋回自己?雖然她是強者,我個人認為將自己埋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不是一個弱者做的來的,可最後她卻不是真正的贏家。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痴痴歎,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雲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常聽人討論,寶釵悽慘還是黛玉悽慘?可縱觀全文,細細評之,你便會覺得這個問題已不重要了。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黛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這些只是我個人的愚見,也許冰山一角都未觸及,還搞錯了方向,扭曲了曹雪芹的原本用意。

紅樓夢大學生讀後感2100字 篇二

紅樓夢這本書是我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説,我們家有一套繁體字的紅樓夢,是我爸爸買的,那時我小,讀國小五年級吧,很多繁體字都不認識,所以我總是反覆的讀,讀的遍數多了,對裏面的人物,故事情節大的有所瞭解,當然只是皮毛而已。我特別欣賞林黛玉的文才和薛寶釵的為人處事。當讀到黛玉葬花這段的時候,感覺甚似淒涼。特別是兩句話“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雖然黛玉葬花在書上的描寫也只用了這麼一小段文字,但是足以讓看的人為之歎息。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説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封建的犧牲品晴雯不可否認,顰兒才是女一號,無論寶釵的地位怎麼怎麼重,顰兒才是寶玉的另一半,但是晴雯,同樣是寶玉身邊非常重要的任務,不隱瞞的説,我對晴雯有偏愛,因為她的美麗。因為她的直率,因為她的可愛,因為她的倔強,因為她的不容污濁,因為她的潔身自好,更因為她那個悲慘的結局。同樣,雪芹先生也是偏愛晴雯的,她讓晴雯在賈府最鼎盛的時候死去,而不用遭受賈府落魄後的種種不幸,晴雯,是一個既幸運,又不幸的人物。曹雪芹先生給晴雯的判詞中寫道:“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曹雪芹先生的判詞將晴雯的各方面特點都寫在了其中。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這句是説晴雯這樣的人十分難得,因此也難以為污濁的社會所容納,第一句就直接指出晴雯的結局是悲慘的。晴雯的優點有很多首先,晴雯的漂亮是公認的,連王夫人都覺得“頗有點你林妹妹的樣子”,而記得是脂評中也有“晴有林風,襲乃釵副”的評註(忘記是書中還是脂評中了)。

晴雯的可愛,晴雯是個不到20的小姑娘,自然有她的淘氣,很多地方都顯現了晴雯的可愛,難道在你看到晴雯撕扇子那回合,你不覺得晴雯是個可愛淘氣的小姑娘麼?晴雯的直率,不容污濁。在發現那個小丫鬟偷東西后,不顧自己病着,直接要把那丫鬟趕出去,晴雯的潔身自好,晴雯不象襲人,麝月那樣找機會和寶玉親近,不願意被污濁的社會所玷污。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倆句中寫到,晴雯從來不肯低三下四的討好主人,儘管她是下人的下人,是奴才的奴才,是賈府奴才賴大家的買來的當奴才,送給賈母的。後倆句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就是説明晴雯的悲慘結局,就是因為她太優秀,太漂亮,也從側面體現出晴雯的優秀。晴雯的優秀,也一直被寶玉所欣賞,寶玉在所有的丫鬟裏,也是和晴雯最貼心,襲人是個好丫鬟,是的只是個好丫鬟,可能也是個好的妾,但是寶玉需要的不僅僅是這個,寶玉需要個交心的人,能和顰兒傳達感情的人,這樣,襲人就不可能勝任了,而晴雯就是最佳人選,還記得寶玉捱打,是誰替寶玉給顰兒送帕子了麼?是的,是晴雯,而且是寶玉故意支開襲人後,叫晴雯送的帕子,還記得是誰一次次跑到蕭湘館傳寶玉的話麼,是的,還是晴雯。是誰讓寶玉想了半天辦法,哄她開心不生氣?更是晴雯,在寶玉眼裏,晴雯不是丫鬟,是朋友,更是顰兒的影子。這麼漂亮,開朗,活潑,可愛的晴雯,寶玉能不喜歡麼?你能不喜歡麼?但是,晴雯的這個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是格格不入的,況且因為顰兒的結局是悲慘的,做為“晴有林風”的晴雯,結局自然也是悲慘的,由於晴雯的不容污濁,又不向主子諂媚,她得罪的人也頗多,更因為她的漂亮,使王夫人眼裏不能容下她,晴雯就在大病的時候被趕出了賈府,從而送了命。

其實我真的不想看到晴雯的死,但是命運安排,在那個社會,晴雯必然不會活的很長久,因為那個社會是不能容納芙蓉一樣純潔的晴雯的。不過換個角度,晴雯也是幸運的,被送到賈母這,得到賈母的喜愛,服侍寶玉,又被寶玉當做親信。晴雯得以生存那麼長時間,試想下,如果在賴大家,晴雯估計早被賣掉,或者打死了。還有,能在賈府轟然倒塌前死去,也是幸運的,雪芹先生不願意看到這麼純潔的晴雯遭受賈府倒塌時的浩劫,安排她提早的離開了這個污濁的社會。因為她的美麗。因為她的直率,因為她的可愛,因為她的倔強,因為她的一切都那麼的純潔,不願意沾染一點污濁。她是紅樓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有了她寶玉和顰兒的愛情可以走的更遠。因為這些,我喜歡晴雯。紅樓夢真的是很不錯的一部書,有時間大家一定要看看,真的,説實話,第一遍我什麼感覺沒有,前面我也説了那時才讀國小五年級,看了很多遍後才感到曹雪芹先生的偉大,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説他是一部偉大的鉅著,不如説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説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説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説那種語言的敍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

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有時間一定要好好讀讀,真的很好的一部書。我是趁現在比較閒重新回味這部著作,寫點感想。

紅樓夢讀後感2400字 篇三

我讀紅樓,感悟最深的大致可分為兩點。

第一,有感於《紅樓夢》的藝術魅力。《紅樓夢》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並不僅僅因為它在內容上的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更重要的因素還取決於它巨大的藝術魅力。從小説的人物看,它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近五百人,而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數十人,例如林黛玉的尖酸刻薄,薛寶釵的温柔敦厚,賈寶玉的如傻似狂,王熙鳳的詼諧幽默等,這些典型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獨特而又鮮明的個性特徵,早已成為人類藝術畫廊中千古不朽的藝術典型,在銀屏上盛演不衰。從小説的情節結構上看,《紅樓夢》改變了以往長篇小説情節和人物故事單線條發展的單調模式。com,創造了一個完整宏大而又渾然天成的網狀藝術結構,四大家族及眾多人物,情節結構安排巧妙,雖然多條線索齊頭並進,互相聯結,卻又有條不紊,層次分明。

從小説的語言上看《紅樓夢》,曹雪芹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語言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加以豐富的發展,使小説的敍述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準確洗練,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小説中的人物語言堪稱經典,作者往往只用三言兩語就能傳神地勾畫出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林黛玉進賈府那段,王熙鳳説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似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裏心裏放不下。只可憐我這妹妹這麼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她這幾句話,不僅誇獎了林黛玉,而且讚揚了探春姐妹們,還博得了賈母的歡心,充分顯示了王熙鳳圓滑世故的特點。

除此之外,小説中的大量詩詞歌曲根據人物的不同性格而作,更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第二,有感於《紅樓夢》的主題,《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鉅著,關於它的主題,歷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誠如魯迅所説的那樣:道學家看見淫,經學家看見易,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但我們細讀原著,就會發現,作者所要展示的主題,其實就是人生有限,天地無情的痛苦和無奈,是留戀美好的人生而又對人生美中不足的哀惋與感歎:人生為何要生老病死、離合悲歡?小説中通過不同人物之口,反覆吟唱的這一旋律,正是作者歷經世間榮辱後的人生感悟,也是《紅樓夢》乃至歷代文人所極力探索的永恆主題之一,例如,元春貴為皇妃,但卻覺生活終無意趣;迎春誤嫁中山狼,不久便被折磨至死;探春雖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卻生於末世運偏消,為了家族的利益被迫遠嫁異域;惜春看破紅塵,出家為尼,獨卧青燈古佛旁史湘雲雖然英豪闊大寬宏量,但最終卻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的妙玉帶髮修行,結果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其他諸如香菱、晴雯、尤二姐、尤三姐等等,乃至大觀園女兒國中所有的女兒們,都無一不是以背劇結局而告終的,不過,曹雪芹的這種人生感悟是積極而非頹廢的,他對人生乃至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當人生與世間的真善美被無情地毀滅時,他才在憐惜悲憫中發出了無奈的感歎,綜觀全書,《紅樓夢》主要在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這一既詩化又真實的理想世界中展開故事情節,以無故尋愁覓恨的賈寶玉為主人公,通過他的獨特視角和親身經歷來感悟人生,探索自然,充分展示了青春少女及世間之美被毀滅的無情和無奈。

以上就是我對《紅樓夢》的淺談,自《紅樓夢》誕生以來,就受到了普遍的讚賞和喜愛,紅學各派各持己見,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然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紅樓夢》巨大影響和無窮的藝術魅力!紅樓夢讀後感1500(二)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

紅樓夢讀後感文學報告1800字 篇四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一部《紅樓夢》,讓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為之讚歎。又讓多少人們為之落淚。它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是千古絕唱。

四大名著中《紅樓夢》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與發現,書中的細節刻畫尤其令人叫絕。它將封建社會下大家族的禮節、制度、日常的吃穿用度一一向我們道來,將它們完美地融合在書的各個角落,不會讓人有為了説而説的贅述感。每個細節都很到位,一切都顯得無比自然,讓你改不動一個字。

先用薛寶釵服用的冷香丸藥方來説,它的配置極其繁瑣,且有的材料如“小雪”當天的雪十二錢此類,是可遇不可求的。可薛家配置好冷香丸只用了一兩年的時間,明寫藥方,卻暗示了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富貴,同時通過薛寶釵吞食冷香丸説明她壓抑自己天性的事實, “一箭雙鵰”這便讓人不得不佩服了,更何況全書處處有這些細節呢!

曹公在書中的伏筆也為一絕,脂硯齋説他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可能不經意間的玩笑,又或是氣話,便一語成讖。像元宵節是姑娘們的燈謎,元春的謎底“爆竹”便是她得寵一時,但是一瞬後就“回首相望以化灰”慘死的讖語。探春的謎底“風箏”,便是她未來將遠嫁的證明。正是這樣一步看十步的長遠目光,才讓紅樓的情節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很多人談到《紅樓夢》都只會説到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但我想説的是《紅樓夢》是一本格局十分之大的書,即使八十回後的文稿丟失,也無法遮住它的光芒,裏面不僅有故事,也有芹圃精湛的語句,有令人叫絕的細節與構思,有中華傳統文化的記載,有當時政治的述論,而絕不拘泥於寶玉和黛玉兩人的愛情故事,《紅樓夢》是那個時代各方面的集大成者,它所述的人情世故和家族悲劇,也絕非只是為悲而悲,而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優缺點,是立體在書中生活的人。這才是《紅樓夢》之所以為名著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劉姥姥這個角色過沒有,在我看來,這個人物的刻畫及其立體且優秀,而且為書裏增加了一大批亮點。

可能大家想到劉姥姥,印象中大多停留在她進大觀園鬧笑話上面。但我説的亮點不在此,其實如果你仔細閲讀原著,會發現劉姥姥她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不同於王熙鳳的精明,劉姥姥身上帶的那種莊稼人特有的狡黠,她來賈府是“打抽豐”的,也就是求接濟。劉姥姥是有求於人的,所以她清楚自己的定位,在賈府裏逗老太太開心,老太太讓她在大觀園裏作陪,她便毫無包袱地插一頭花,在行酒令時故意説得讓全場鬨堂大笑。鳳姐為了博老太太歡心故意給劉姥姥準備大酒杯,劉姥姥看出來也接受了。老太太是個明白人,自然是圖一樂,但難免也有人會看不起她。黛玉就叫過她“母蝗蟲”,妙玉更是因為劉姥姥用過便直接棄了她用過的杯子,儘管那杯子價值連城。

可劉姥姥仍然善良對待每一個人,不管是誰,即使是丫鬟們也以禮相待,這是她作為莊稼人的一份淳樸,也是她走時連平兒都將自己的私物贈予她的原因。人際交往,有時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

在八十回後的情節裏,劉姥姥肯定還有關鍵的戲份,在巧姐的判詞中,有“偶因濟村婦(又作“濟劉氏”,指向更明確),巧得遇恩人。”的句子。所以,劉姥姥她在賈府敗落,會傾力救人,回報賈府的恩情。目前基本可以確定她在虎口中救下了巧姐,讓巧姐成為“十二衩”裏在賈府落敗後的倖存者之一,這些種種又讓人看到她淳樸、憨厚、善良的一面。更加讓劉姥姥這個人物豐滿起來,令人不得不對曹公佩服的五體投地,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很奇怪,為什麼在八十回後的劇情裏用“基本肯定”“會有”這樣的詞彙,也有人會覺得書裏的配角不用這樣分析。實際上,八十回後的內容非出自芹圃之手人盡皆知,而程高本的續文也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結局。我看過劉心武先生的紅樓剖析,也同意他關於續作的觀點,其實這個版本的很多地方與前文不符,中間也是瘋狂的崩人設,像寶玉突然間不反對上學了,賈母不管黛玉的生死,促成寶玉寶釵的“金玉良緣”,(認真看過前八十回的應該都可以看出賈母是寶黛黨),前面的眾多伏筆到後續的四十回集體掉線,弄得一些線索沒頭沒尾的。大家有自己的續書自由,但畢竟續作者不是芹圃本人。所以,我的個人提議是當同人文看就好了。

文學的長河繁星閃爍,而《紅樓夢》無疑會是那璀璨中的一顆。縱使有存在爭議的部分,卻不影響它的價值。裏面的人、物、景、無一不穿過時光,成為一代代人心裏的經典。書中人物的悲劇,也引得多少人為][之歎息。

終了,是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

到底,是望山中高士晶瑩雪,念世外仙姝寂寞林。

一紙紅樓千古夢,悲歌盡。

《紅樓夢》讀後感2300字左右 篇五

紅樓夢》有這樣一種魅力:讓悲傷慢慢侵入內心,即使在讀過很久之後,也常常為這場大悲劇而愁緒萬千。

書中的《枉凝眉》唱到:“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盡!”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紅樓夢》諸多悲劇裏最讓人魂牽夢繞、萬般嗟歎的。

一邊是金玉姻緣,一邊又是木石前盟;一邊是封建家庭選定的標準媳婦,一邊是心靈相通的紅顏知己。賈寶玉苦苦徘徊,終究敵不過封建制度的力量。“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曹雪芹通過賈寶玉的眼睛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柔弱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林黛玉,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黛玉的清高個性也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

黛玉葬花的那一節最讓人記憶深刻: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在常人看來,落英繽紛該是無比美妙的場景了,可是面對落花,黛玉想到的卻是自己死後的情景,竟然到達無法釋懷,潸然淚下的地步。在現實社會中,除了寶玉,再沒有別人能夠讀懂她的心靈。可是寶玉常常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不停地被封建禮教的追隨者拉向他們那邊。我們常常在書中讀到黛玉生氣的描寫,難免留下她小氣的印象,其實她小氣的背後卻是自己與封建制度默默的反抗。無法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在她病危之際,丫環紫鵑四處求人,卻無人肯幫;賈府為避免晦氣,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邊是喜慶的結婚場面,一邊是死前的悽婉哀怨。“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封建制度統治下的社會是那樣的受禁錮,哪裏才有理想之地?可見黛玉至死都不放棄對自由理想的追求。

任悲愁慢慢悠悠浸入思緒,一點一點地涼上心頭。人言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卻在封建的枷鎖下生離死別,前世今生永難見。

真所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的確偉大,有那麼多關於女性特徵的描寫,有那麼多關於穿着打扮的描寫,有那麼多關於飲食花樣的描寫,有那麼多關於裝飾陳列的描寫,有那麼多關於亭台樓榭的描寫……所有這些描寫都隨手拈來,刻畫人物性格細緻入微,不愧為作者增刪十載、嘔心瀝血的結晶。

不僅如此,封建社會的那種等級關係也表達得十分清晰,入木三分。妻妾、嫡庶、主僕、男女等,其家庭地位、可支配收入、傭人數量等有着天壤之別,在賈府那個封建大家庭中,熙熙攘攘而又整齊有序,既説明鳳姐治理有方,又表明那種封建等級制度的觀念深入人心,管理者用這個去制度去管理,被管理着也服從那個制度。而恰恰就是這個制度,害死了書中的大部分女人,好在前四十回還沒有死幾個人。

關於寶玉的教育問題,在今天看來仍很有意思。奶奶疼愛自己的小孫子,本來無可厚非,但書中的賈母有點過於溺愛了。古時候有個説法叫“子以母貴”,在這裏確切來説叫做“孫子以祖母貴”,賈母在賈府的地位當然是最高的,賈母疼愛寶玉,所以寶玉在家的地位也就很高,大家或者出於奉承或者出於自保,難免都要看賈母的臉色,於是寶玉在家幾乎人人都哄着他,他高興也好、任性也好,都沒有人反駁他。

這個現象在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中也很普遍,好在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自主性大了許多,古時候就不那麼自由了。書中的賈政有一次也偷偷地狠狠的打了寶玉一頓,結果被賈母罵了個狗血淋頭,以後再也不敢造次了。況且這次狠打寶玉,本來就有點不分青紅皂白,僅憑賈環的片面之辭,歪曲了事實,寶玉本來心裏就不服,再加上之後賈母給他的優厚待遇,更是一點作用都沒起到了。由此看來,在家庭教育中,一人扮黑臉另一人扮紅臉的作用不是很好哦。

在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中,雖然女人的地位較同時代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內的事情主要靠女人來操持,以賈母為首、王夫人為輔、鳳姐為主要執行人(相當於現在企業中的CEO),大到元春省親、小到每餐飯吃什麼在那裏吃等問題,都由她們做主。儘管她們的地位很高,錦衣玉食,供使喚的丫頭、嬤嬤、小廝們成羣,但也有很大的侷限性,所有女性的活動範圍都不外乎榮國府、寧國府這兩個大院之內,日常娛樂活動也不過聽戲、打牌、串門、會餐等,幾十年如一日,也沒有多少意思。

是啊,現在的我們何嘗也不是這樣呢。雖然時代變了,女人走出家門了,交通便利了,語言相對統一了,通訊和傳媒發達了,網絡進入家庭了,然而又有多少改變呢,我們仍然生活在相對以前大一點的小圈子之內,家人幾個,朋友幾個,常去購物、餐飲、運動的場所幾個,常瀏覽的網站或玩的遊戲幾個,實質上跟過去沒有什麼區別,生活一樣的單調乏味,一樣忙忙碌碌或悠哉悠哉的過活,什麼時候才真正變得豐富多彩呢?

關於薛寶釵與林黛玉,有些人評論時不免有些偏頗,過於抬高林黛玉而貶低薛寶釵。是的,寶釵是教導寶玉要讀正經書、考功名、謀爵祿,這不能叫俗,當時的士大夫都是這樣的,或者説主流社會都是這樣的價值取向,不能因為寶釵這樣做了就過分的貶低她,黛玉沒有這樣做就很好云云。我覺得,寶釵是賢妻良母型的,所以以賈母為首的長輩都喜歡寶釵;黛玉是才子兼佳人型的,而且小時候就和寶玉青梅竹馬,所以寶玉喜歡她,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説寶玉他們做的那些事情有什麼好玩的話,無外乎“開海棠詩社作詩”了,要説他們整天在家玩,也沒有玩出什麼名堂,只有這一件事情還有些詩情畫意的。而且各個姐妹的性情,也只有通過那些詩句才能夠比較全面的表現出來。

《紅樓夢》讀後感2300字左右 篇六

紅樓一夢,一品便是百年。如同佳釀,歷經歲月的發酵,愈顯醇香。可是三生石畔那灌愁海水增了韻味,還是悼紅軒中那辛酸之淚添了離殤。

魯迅曾如此評價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雪芹於悼紅軒中“批閲十載,增刪五次”,將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筆的墨硯裏。嘔心瀝血,慘淡經營,方才釀出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釀美酒,以饗後人芸生各自悲喜。

我本是一個不喜悲劇的人,讀書必要知道結局美好才肯開始,唯紅樓例外,明知寶黛悲劇已成定局,卻還是將書稿一讀再讀,電子書、紙質版甚至是繁體字脂評本反反覆覆讀了不下五遍。初識紅樓,不過是國中的一節語文課,老師為講解四大名著泛泛而談,當初吸引我的,卻是那些詩詞,辭藻華麗,又不是簡單的堆砌,字字珠璣,每一首詞,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每一首詩,也有其獨特的寓意。它們,都是作者內心的寫照。全書以曹公之詩開篇“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評價寶玉的那兩闕《西江月》,更是令我詫異,古往今來,哪一個作者不是將人世間所有美好獻給自己的主人公,曹公卻以貶筆寫寶玉,將其批得體無完膚,通篇讀來,卻不由得佩服曹公的智慧,以貶寫褒,何等無奈之舉,卻又是何等的蕩氣迴腸。黛玉之詩,總有那止不住的淚水,化不開的憂愁,那怪寶玉會對薛寶琴説,“這是林妹妹作的,你不會有如此的憂愁”,許是木石前盟還淚報恩,只有寶玉會如此知黛玉之愁。

後人觀之紅樓,大多認為是曹公自身經歷的寫照,榮寧二府乃至大觀園,更像是整個社會的縮影。賈母是整個賈府的實際掌權者,她從重孫媳婦做到有重孫媳婦,有後人説她是受封建毒害最深的一位,在我看來,賈母也定然是一個厲害的角色,支撐如此大的一個家,着實不易,封建桎梏,不知年輕時的她是否反抗過,但,年年歲歲的光陰,早已磨平了她的稜角,在爾虞我詐中,學會了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她所能做的不過是用自己的方式影響着下一代子女。第五回中,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可謂將詩詞功夫顯現到了極致,眾人的命運,全被寫入這詞曲之中,我們在為萬豔同悲時,也不禁暗暗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叫絕。黛玉的五美絕,更是為這部奇書填了些許悲涼味道。而廣為後人所知的《葬花吟》,又何嘗不是黛玉自己身世的寫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從小寄人籬下,年少的她似乎有着不合乎年紀的敏感與成熟,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怎不生的“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寶玉成親,黛玉卻在笙簫喜竹聲中淒涼而去,也怨不得“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雖是生不同人,死不同鬼,但離開這個世界之時,愛人卻娶他人為妻,縱然孤標傲世,縱然還盡一生的淚,了卻上一世的心願,今生,還是到底意難平吧;“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潔如黛玉,即使是落花,也將其埋葬,捨不得半點玷污,更何況是那“質本潔來還潔去”絳珠仙草,只可惜,世間早已污濁不堪,或許,只有那離恨天、灌愁海,才是最終歸宿吧。

寶黛是整部紅樓一夢的主人公,他們的愛情,讓人可悲可歎,都説黛玉愛使小性兒,寶黛之間更是悲喜相間,殊不知,正是這一悲一喜又一悲,早已將緣分融入了一輩一夕又一輩。古往今來,總有人討論寶黛釵三人的愛恨糾葛,但是於全書中,我卻並未感受到寶玉對寶釵的男女之情。許是寶黛愛情悲劇的抑鬱,最開始讀紅樓夢時,我很不喜歡寶釵這個角色,甚至是帶着敵意的,如同現代偶像劇中邪惡的女二一樣,但是這麼多遍書讀下來,在前八十回中,我並未感受到寶釵對寶玉的愛情,許是大家閨秀的品格,她學會了接受,接受父母安排的生活、姻緣甚至命運,可寶玉又是一個最討厭規矩的人,這樣的愛情,本不可能有結果,強行騙來的終身託付,也只能是青春的墳墓了吧。或許,家教的要求,她對誰都是那樣大方得體,不肯輕易將情感流露,所以,於寶玉,我並未感受到那份熾熱的愛。反而黛玉,總會有情人間的真情流露,如若情侶間如寶釵般相敬如賓,那則樣的生活,該是何等乏味。有人曾做過調查,寶釵是男人最想娶的女子類型,她温順聰慧識大體,這樣的日子或許舒心,但這只是日子,談不上生活。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不乏悲劇,梁祝、牡丹亭、西廂記……但大團圓的思想自古有之,縱然生離死別,也總要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給讀者以心理的安慰,或是化蝶,或是還魂,雖是結局圓滿,但讀之總感覺失了些許厚重。紅樓前八十回末,賈府已有了衰亡的徵兆,所以這也是第一次,我不希望故事以喜劇收場。太虛幻境判詞有云“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而在高鶚的續本中,卻變成了寶玉中舉人,賈家沐皇恩、延世澤,蘭桂齊芳,可算是違背了曹公本意。這也是我對續本不滿的地方,紅樓本是一本充滿反抗色彩的書,如此一來,不免降了品格,失了些許仙氣。書中所言,賈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我想,更需要徹底的洗滌,才有可能除卻惡俗,續本中賈府逃過一劫,賈家人感恩皇恩浩蕩,但也許會多了一絲僥倖心理,賈府的改變定然會有,但是人心呢,最根本的桎梏呢,又將如何?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經過大劫的賈府終將如何,我不敢妄自評説,只是,若思想不變,再多的改革也只是枉然。

後人為寶黛愛情感到悲哀,許多文學作品也曾寫到寶黛離恨天相會,再續前緣,神仙美眷,好不逍遙自在,就連高鶚續本中,也出現了“絳珠仙子”與“神瑛侍者”天上相見,寶玉痴等佳人入夢的橋段。第一遍讀後看這些文章,心裏着實感到安慰,反覆讀紅樓,卻深深為自己的行為改到膚淺,曹公寫紅樓的本意是為警醒世人,如此一來,讀者便還是活在美好的幻境之中,未曾走出,怕是更會走火入魔。反抗,徹底的打破思想桎梏,才是解救,幻想寶黛不切實際的再續前緣,怕是玷污了這份純粹的愛。

紅樓夢曲,芳醇佳釀,品之,蕩氣迴腸,轉眼,百年已逝。三生石畔,可還有彼岸花開。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 篇七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之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每念至這,我總看見一位女子,孤單地倚在窗口,她便是薛寶釵。

在《紅樓夢》中,更多人喜愛林黛玉的純情,從而對奪其摯愛的寶釵產生仇恨。她,一個弱女子,怎受得住世間非議。孰知她有多少夜晚單獨在房內哭泣。

如果寶釵是自由的,我相信她不會選擇寶玉的,更不想成為他人口中的陰險的“小三”。她也是無奈的。還記得她初進賈府就受到了黛玉的仇視。黛玉認為她會奪走自己的一切,寶釵便是一笑,假裝不知道,誰知道她承受多少壓力,她這樣聰明的女子,又怎得不知道這種事呢。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寶釵的豪邁怕是許多男子都不及的。但在看見她的這句詩後,我卻只看見了她的'無力,她的無奈。她也是感性的,她何嘗不想有“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性。但她不行,她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員,須遵三從四德,這無不禁錮着她。在書中的氤氲中,我彷彿也看見了那個被壓抑的,感性的,純情的她。

可喜的是,她在大觀園中找到了知己,造化弄人,這個知己不是別人,恰是林黛玉。“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這章似乎被看成寶釵“詭計”的達成,騙了天真的林妹妹。其實不然,她們兩個,在寶釵的豁達下漸漸地成為的是真正的神交知己,她們的友情在書中是毫無保留地流露出來。我不禁為她們感到欣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終於,寶釵出嫁了,黛玉含恨而終。我極不喜歡高鶚的續寫。我為黛玉感到傷心,也為寶釵感到難過。寶玉失去了自己的林妹妹,黛玉失去了自己的寶哥哥。但又有誰看見玉釵失去了什麼,她既失去了知己,又失去了對婚姻的選擇。不知有沒有人在她出嫁時唱《桃夭》呢?聽見後她又會怎麼想呢?她一定不會想出嫁的吧。我看見了她在洞房花燭夜,一個人默默地哭泣。為自己,更為黛玉與寶玉的緣分吧!

寶釵婚後一定很不幸福。失去了黛玉的寶玉恐早已看穿紅塵。她沒有《氓》中那女子的果斷離去,更沒有“生死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有的僅僅是一間空房。惟待紅顏老去,真正地花落人亡兩不知了。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傅於天,藹藹王多吉士。”我願為你唱最後一支輓歌,來人祭奠你被封建壓垮的心。“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之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每念至這,我總看見一位女子,孤單地倚在窗口,她便是薛寶釵。

在《紅樓夢》中,更多人喜愛林黛玉的純情,從而對奪其摯愛的寶釵產生仇恨。她,一個弱女子,怎受得住世間非議。孰知她有多少夜晚單獨在房內哭泣。

如果寶釵是自由的,我相信她不會選擇寶玉的,更不想成為他人口中的陰險的“小三”。她也是無奈的。還記得她初進賈府就受到了黛玉的仇視。黛玉認為她會奪走自己的一切,寶釵便是一笑,假裝不知道,誰知道她承受多少壓力,她這樣聰明的女子,又怎得不知道這種事呢。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寶釵的豪邁怕是許多男子都不及的。但在看見她的這句詩後,我卻只看見了她的無力,她的無奈。她也是感性的,她何嘗不想有“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性。但她不行,她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員,須遵三從四德,這無不禁錮着她。在書中的氤氲中,我彷彿也看見了那個被壓抑的,感性的,純情的她。

可喜的是,她在大觀園中找到了知己,造化弄人,這個知己不是別人,恰是林黛玉。“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這章似乎被看成寶釵“詭計”的達成,騙了天真的林妹妹。其實不然,她們兩個,在寶釵的豁達下漸漸地成為的是真正的神交知己,她們的友情在書中是毫無保留地流露出來。我不禁為她們感到欣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終於,寶釵出嫁了,黛玉含恨而終。我極不喜歡高鶚的續寫。我為黛玉感到傷心,也為寶釵感到難過。寶玉失去了自己的林妹妹,黛玉失去了自己的寶哥哥。但又有誰看見玉釵失去了什麼,她既失去了知己,又失去了對婚姻的選擇。不知有沒有人在她出嫁時唱《桃夭》呢?聽見後她又會怎麼想呢?她一定不會想出嫁的吧。我看見了她在洞房花燭夜,一個人默默地哭泣。為自己,更為黛玉與寶玉的緣分吧!

寶釵婚後一定很不幸福。失去了黛玉的寶玉恐早已看穿紅塵。她沒有《氓》中那女子的果斷離去,更沒有“生死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有的僅僅是一間空房。惟待紅顏老去,真正地花落人亡兩不知了。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傅於天,藹藹王多吉士。”我願為你唱最後一支輓歌,來人祭奠你被封建壓垮的心。“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紅樓夢》讀後感2200字左右 篇八

襲人被曹雪芹賦予一個“賢”字,襲人也完全當得起這個字,要知道,襲人是賈母送給孫子寶玉的丫鬟,賈母喜歡的女孩子有三條:漂亮、口齒伶俐、針線活好。襲人一條也不佔,就是這樣的一個襲人,能讓賈母看上,讓她作為寶玉的首席丫鬟負責寶玉的生活起居,也只能説襲人也真是勤勉細心到無可挑剔才行,歸結成一個字,“賢”是最準確的。

襲人伺候主子沒説的,伺候賈母的時候,心裏眼裏就只一個賈母,後來服侍了史湘雲一年,同樣的出色,因為後來湘雲大了,每來賈府,都要親自去看望襲人,姐姐長姐姐短的兩個人很親密,伺候寶玉更是沒的説,舉一個小例子好了,寶玉隨身帶的通靈寶玉,每在睡覺時摘下,襲人怕第二天寶玉帶時涼着了,睡前用手帕子將玉包好,塞到枕頭下邊,到第二天帶時,有睡覺時的餘温,不至於冰着寶玉,襲人其時也不過十幾歲,能如此細心用心,值得肯定,可見襲人受主子的信任不是偶然。

但是……

襲人是眾多紅樓人物裏最不討讀者喜歡的人物之一……

讀者不喜歡,曹雪芹也對她並不感冒,判詞裏形容她是一張破席(襲),有人説這是在映射她身許兩人的事,屏山個人以為應該還有棄舊主改換門庭的寓意,一個“破”字,口氣相當的嚴厲,封建社會將女性的道德污點做這樣的直言,這一點,足以證明曹公對襲人的基本態度。襲人被廣大讀者詬病,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襲人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表裏不一,先與寶玉有染,後又以保全寶玉名譽為由向王夫人邀功

襲人是《紅樓夢》裏唯一作者明寫與寶玉有過牀第之歡的女子,寶玉和她這事在那個時代裏其實算不得啥,可是放進《紅樓夢》特定的環境裏卻是絕對不行的,連續發生的幾件事,讓襲人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首先是寶玉向黛玉表白的話一字不落的説給了襲人,寶玉鍾情的是襲人最不願意看到的黛玉,因為她是站隊金玉良緣的;其次是晴雯可以做到和寶玉賭氣,寶玉反而伏低做小讓晴雯撕扇以博千金一笑,這點她襲人是萬萬也做不到的。很明顯,晴雯在慢慢替代自己在寶玉內心的位置;再次,金釧僅僅和寶玉調笑就被攆出去,落得投井自盡,金釧的死讓襲人更感到了心虛和不安。

在成為寶玉姨娘的道路上,在賈母和寶玉那兒她都競爭不過晴雯,恰好這個時候,寶玉因為金釧和蔣玉菡的事捱了賈政一頓暴打,襲人抓住王夫人對教育寶玉束手無策這個軟肋,拋出寶玉一生品行名譽不可受損,大大向王夫人表了一番忠心,此時的襲人對王夫人來説,無異於救命的稻草。從此,王夫人百分百信任襲人,提前定她為姨娘,所有待遇向生了一兒一女的趙姨娘看齊。

第二件:拋棄舊主,改換門庭

襲人是賈母的人,她人在寶玉這裏,佔的仍然是賈母的編制,説的再難聽一點,一僕不侍二主,這是古人對一個人道德要求最基本的底線,同一女不事二夫差不多同樣的道理,讀者都知道,襲人最後嫁了蔣玉菡,這兩條她都佔了。她向王夫人表忠心,投向王夫人的麾下,本質上就是對賈母的背叛,王夫人為什麼就沒意識到這一點呢?作者在這裏也證明王夫人糊塗,看人不明。

第三件:站隊金玉良緣,公開貶低林黛玉

清虛觀打醮回來,史湘雲來了,在怡紅院時,得知寶玉要去會見官場人物賈雨村,史湘雲就説了:就應該和這些為官作宰的人多交往,常常談講經濟仕途學問,説寶玉一天混在女孩子堆裏能有什麼長進。寶玉一聽就轟湘雲走,説姑娘去別的房裏坐坐吧,仔細我這裏髒了你的仕途學問。襲人這時發話了:“雲姑娘快別説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説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得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裏寶姑娘的話也沒説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説又不是,不説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得怎麼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一會子去了。我到過不去,只當她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的賠多少不是呢!”

襲人頌揚寶釵,拿黛玉作為比較,公開贊一個貶一個,當然,站在她的立場上也沒錯,只是,作為服侍了寶玉多年的也可以説是枕邊人,她對寶玉的思想、感情訴求一無所知。

第四件:以怡紅院女主人自居,對威脅到自己的晴雯下黑手

襲人有着爭榮誇耀的心,從她與寶玉有了肌膚之親之後,襲人不自覺的以怡紅院女主人自居,比如她失口就説出她和寶玉“我們”的話來,被晴雯諷刺一通,比如她認為怡紅院根本離不開她,她一個心沒操到就生出事來。後來晴雯被攆,寶玉傷心説半年前那棵海棠枯死就是預示,襲人醋勁就上來了,説:“真真的越發説上我的氣來了。那晴雯是個什麼東西,就費這樣的心思,比出這些正經人來!還有一説,她縱好,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便是這海棠,也該先來比我,也還輪不到她。想是我要死了。”

從來不乏有人説晴雯被攆,不該讓襲人背鍋,作者不是都説了嗎,是王善保家的進的讒言啊,其實,襲人是逃不脱告密的干係的。因為至少有兩處直接證據:

一是晴雯被逐出後,寶玉直接質問襲人為什麼所有人都有不是,太太單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紋來?襲人聽了後是“心內一動,低頭半日,無可回答。”後來她的解釋寶玉也不聽,直接就説晴雯和你一樣,打小從老太太那裏過來的,並沒有妨礙到你,就是長得太好了,你容不下她。

另一處是在寶玉寫給晴雯的祭文《芙蓉女兒誄》裏寫道:“諑謠謑詬,出自屏帷;荊棘蓬榛,蔓延户牖。”啥意思?就説芙蓉女兒啊,那些誹謗謠言,就出在咱們牀幃之間;那些對你的惡語毒言,就蔓延在咱們的門後窗前。這指的當然不是王善保家的了,結合寶玉的質問,曹公這麼寫,答案不言自明。

正是因為這四點,無論襲人怎麼周到,怎麼個賢法,讀者也不買賬了。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 篇九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它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讀完這本書之後特別有感觸,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又名《石頭記》等。小説講述了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三人感情故事為主線,發生在清代封建社會的一些男男女女的愛情故事。

小説中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是主角,賈寶玉和林黛玉兩情相悦,但林黛玉的身子不太好,從小就進了榮國府。在榮國府裏,有幾次林黛玉都不顧一切的“懟人”,所以一些讀者覺得林黛玉小肚雞腸。在我看來,小時候的林黛玉和長大後的林黛玉都不像世人説的那樣小肚雞腸。她小時候不懂事,比較天真無邪,口不遮攔,便想説什麼就説什麼,所以在別人看來,她是很斤斤計較的一個人。大家都知道他來榮國府之後不久,薛寶釵也來到了榮國府。林黛玉心裏其實有點討厭薛寶釵的,因為以前只有他一個人圍在賈寶玉身邊,突然來了個薛寶釵,她覺得很不舒服。但後來她慢慢的喜歡上薛寶釵,因為薛寶釵像姐妹一樣對待她,得知她身體不好,就動用家裏的關係給他尋藥材。她後來也跟薛寶釵説過,之前她是很討厭薛寶釵的,但後來她慢慢的佩服薛寶釵,從這一點我覺得就可以看出來,林黛玉並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林黛玉是一個讓人感覺很清高,很孤傲的一個人,但她並不是這樣,由於父母比較早的離世,她並沒有夥伴,所以平時只能寫寫詩;由於身體不舒服,話也不是很多,就導致她在別人心目中和她本人的性格有點差距。金陵十二釵中首榜的兩個女子,我比較喜歡林黛玉,不怎麼喜歡薛寶釵。

薛寶釵是一個很圓滑的女子,做什麼在別人的印象裏都是很好的。但有一回裏,她在找林黛玉,不小心偷聽到了兩個丫鬟的談話,被那兩個丫鬟發現了,然而她並沒有主動的承擔責任,跟那兩個丫鬟説自己是不小心聽見的,而是説她自己看見林黛玉在這裏,自己剛剛來到,而林黛玉剛走。這就誤導了那兩個丫鬟,並且很討厭林黛玉。我覺得薛寶釵有點過分了,雖然人人都想在別人的心目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但是我覺得她不能他人來成全自己。看完這一章後,導致我很討厭薛寶釵這個人物。

金陵十二釵中每一位女孩都有每一個不同的結局,林黛玉活生生被氣死、薛寶釵年輕守寡……或許,這就是每一個人不同的命吧。

這本小説是一本悲劇小説,故事情節如同一首哀婉悽傷的交響曲,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生悲劇構成一個個不同音色的音符,所有的音符貫穿了人生的各個層面,曲譜上下都瀰漫着悽清幽怨的感傷情調。小説裏從主子到奴僕,從宮廷到民間,從成人到少年,無不具有着一段哀傷的愛情。或許正如小説第一回的絕句所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説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枉自温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情。”

記得幾年前初讀《紅樓夢》時,對於書中人物,除了我們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襲人了。

這麼説來自己也覺得十分奇怪,而此話叫大家聽了自不免更加稱奇了罷,莫不都要問:讀罷“紅樓”,不仔細記憶“十二釵”中的女子,反而對一個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寶玉之染而犯了呆勁罷?然而當時我確實就是這樣,只是“呆呆”地喜愛襲卿一個。

有些朋友聽説我如此,總是要懷上一種同我辯駁的態度來對我説:“襲人那麼討厭,你還喜歡她,有毛病!”甚至有時還會因為這事同我爭個面紅耳赤,總之是要我“放棄”襲人、要我同他們一般地去厭惡襲人。但我卻始終“固執己見”,從不曾動搖過分毫,鬧到最後,此事在我與友人們之間也就不了了之。

其實説到朋友們嫌惡襲卿的根本原因,我卻也知道並且理解——那全是由於“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們那時所讀到的還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紅樓夢》(其時我也尚還不知“石頭”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後面偽續四十回中“高兄”劣筆的“感染”。

説句實話,當我將百廿回通讀過一遭之後,也曾多少對我以前的想法產生了質疑,覺得是否自己從前“看錯”這“丫頭”了?但由於我實在是愛喜她在先,而且愛得深、喜得切,所以,念頭掙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會襲卿後來的“大轉型”了,只還將她當作心中的最愛。之後的幾年,這等念想一直不改,無論旁人如何嗔謗於她。這或許就是我的“戀到痴處盡包容”罷。

直到後來,我由於受了“紅潮”的影響,也開始自行“鑽研”(不過也就是自娛自樂罷了)起《紅樓夢》,這才逐漸對它有了略深一層的瞭解,得知了它竟還有許多異本、曉得了“程高本”的偽劣之處。如此,我便更加確定了自家先時對於襲卿的看法與“愛戀”,我便更加不再“懼怕”於朋友們的爭駁了。

記得最開始喜歡上襲人,還只是因為從書中看到她温柔賢惠、知事通理,處處都從寶玉一面設想,總覺同雙兒(金庸先生《鹿鼎記》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雙兒有過人的地方,便是她對於寶玉的一些“不是”總不會像雙兒那樣過分地去遷就,並非事事都大順其意而行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d8dkzq.html
專題